《15的认识》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15的认识》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5,理解15的意义,掌握15的数序,学会15的拆分与组合,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了解其数序,学会15的拆分与组合,并能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5的拆分与组合,以及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5,理解15的意义,掌握15的数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宠物数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为15的宠物。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说出“15”。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磁性黑板上的计数器,演示15的拆分与组合。

(2)讲解15的加减运算,如:15+3=18,185=13。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用计数器进行15的拆分与组合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的数序:1152. 15的拆分与组合:15=10+515=9+615=8+715=7+815=6+915=5+103. 15的加减运算:15+3=18154=11185=1312+3=1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计数器拆分数字15,至少写出3种拆分方法。

(2)运用数字15进行加减运算,至少写出4道题目。

答案:(1)15=10+5,15=9+6,15=8+7(2)15+3=18,154=11,185=13,12+3=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认识数字15,掌握了15的拆分与组合以及加减运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字15的认识》优质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字15的认识》优质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字15的认识》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数字宝宝》,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二节《数字15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5,了解15的组成和分解,通过数数、比多少、找规律等活动,使幼儿掌握数字15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认读数字15,并了解其含义。

2. 培养幼儿对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数字15,了解其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图片、磁性黑板、教学课件。

学具:幼儿用书、计数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玩“数数”游戏,引导幼儿数到15。

(2)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读数字15。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磁性黑板,展示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

(2)讲解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计数棒进行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练习。

(2)组织幼儿进行“找规律”游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示例。

2. 数字15的练习题。

3.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画纸上画出数字15的组成和分解。

2. 答案:(1)数字15的组成:10+5;9+6;8+7 等。

数字15的分解:15=10+5;15=9+6;15=8+7 等。

(2)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品数量是否等于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了数字15的基本概念。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数字15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数字的组成和分解,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认识数字5及其应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认识数字5及其应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认识数字5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5及其应用。

2.能够正确识别、书写数字5。

3.能够正确定位数字5在数线、数字表中的位置。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数字5及其应用。

2.能够正确识别、书写数字5。

3.能够正确定位数字5在数线、数字表中的位置。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将数字5融入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字5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其数学思维能力。

3.游戏教学法:结合游戏方式进行数字5的认识与应用,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四、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通过询问和指示,找出有多少个物品是5,如:某个课桌面上有5个橡皮擦、5个铅笔、5个钢笔等。

2.呈现写数字5,鼓励学生自己写,引导学生观察数字5的形状,特别是五指。

3.讲解介绍数字5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人手有5个手指,太阳系中有5个大行星,一副扑克牌有5个花色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字5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4.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写数字5,并在数线、数字表中找出数字5的位置。

5.游戏(1)游戏名称:数学捞月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加强学生认识数字5的应用以及数理逻辑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让学生聚在操场中心,将几个数量不等的球分别写上1、2、3、4、5这几个数字,老师在说数字后,学生按顺序尽快去找数字球打回老师放球的框中。

老师同时对学生观察,防止有同学凌乱地去拿没有说到的球。

(2)游戏名称:寻找数字5游戏目的: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5的认识和掌握如何快速找到数字5。

游戏规则:将黑板上的数字乱写一通,然后提示学生找数字5的位置。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观察学生对数字5的认识和书写是否准确、是否能正确地定位数字5在数线、数字表中的位置、是否能将数字5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等方面进行评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要求: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数量比较与排序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数量比较与排序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数学教案二:数量比较与排序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用比较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进行大小判断,能够掌握简单的数量比较并且找出比较中的不同之处。

2.能够很好地认识和掌握数字1~5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唯一性和连续性。

3.能分辨出数字大小相似或不同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排序,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较数字的大小,用比较词语(大于、小于、等于)进行大小判断。

2.学习认识数字1-5之间的大小、唯一性、连续性,能够简单排序。

三、教学过程:1.自然情境教学(1)教师用自然情境中的一些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成规律。

例如:课前因为天气热,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衣服,哪些衣服大小有区别,哪些又相同。

当学生发现两件衣服的大小不一致时,教师可以拿来两种不同大小的石头,同学们利用石头进行对比,提问:“这两块石头谁更重一些?”,当同学们回答出“大的更重一些”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大于”的比较词。

同理,掌握“小于”与“等于”的比较词。

(2)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介绍数字的唯一性、连续性、大小排序。

如拿一块正方形木板,让学生数数它的边,当学生数出来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需要你们把木板分成很小的一些部分,你们要分成几等分才好分呢?”同学们可以从中发现数字1-5之间的大小、唯一性、连续性,也会因熟悉特定的事例而更好地掌握数字1-5之间的关系。

2.教学体验活动(1)教师通过简单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大、小、等的概念,并通过数棒、卡片等多种物品进行数值排序和比较。

(2)教师让学生从一组卡片中分辨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并进行重新排序。

(3)教师让学生自主练习,例如老师出声音,同学们就要举手比较出声音强的一方,再举手比较大小关系等。

四、教学要点: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规律。

2.教师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和探索,培养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5的序数》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5的序数》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5的序数》中班数学教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防止同学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特别重要,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

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熟悉1-5的序数》”,盼望能为您供应更多的参考。

活动设计背景在中班的幼儿发育期间,对于数的认知很不够,通过序数的学习,能够让幼儿进一步的对数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活动。

通过嬉戏和直观的观看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也能够熬炼幼儿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1、让幼儿能够懂得排序。

2、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知道什么是序数。

教学的难点:区分数字和序数。

活动预备1、点字卡。

2、标记图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让幼儿闭上眼睛。

2、让幼儿观看图片上的动物。

3、让幼儿数数有几只……逐个的数。

二、在出示图(2)点字卡1、数数点字卡,逐个的数。

三、用动物卡和点数卡来排序,按从少到多排列。

1、谁排在最前面,第一只大象排在第一。

2、请小伴侣来排谁排在其次。

3、谁在第三,四,五。

四、请小伴侣一起和老师说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两只……排在第2,3,4,5。

五、请小伴侣来排点字卡(请各位小伴侣来排排)1、请小伴侣念一念:一个点子排在第一两个点子排在其次六、与数字串联起来:一只大象,一个点字卡用数字1表示两只大象,两个点字卡用数字2表示七、1、伴侣自己排,(从少到多的排,老师指导,教具要人手一份)。

2、与老师对比,自己做正确没有。

八、老师出图,让小伴侣观看对不对,不对的我们一起来改正。

九、老师发放教具,让幼儿自己做作业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培养契约精神》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培养契约精神》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培养契约精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培养契约精神》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契约精神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契约精神。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契约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诚信、法治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契约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对契约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契约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契约精神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契约精神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契约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契约精神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契约精神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契约精神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契约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契约精神的看法和体会。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契约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契约精神的案例。

3.活动材料:相关实践活动所需物品。

4.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关于契约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契约精神?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契约精神?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契约精神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契约精神的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契约精神。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设计一个体现契约精神的方案。

讨论结束后,各组分享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精选15篇)《认识几分之一》篇1课题名称: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内容,第93也“做一做”的第1题。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

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各部份表示的具体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

二、学生分析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作为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主要有两个困难:其一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其二是要口头表达。

所以在教学时我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三、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即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出示分苹果的故事1、把这4个苹果分给两只小兔,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只小兔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板书:一半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15的认识》教案精选

《15的认识》教案精选

《15的认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章节,主要内容为“15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5的数字意义、数序及数量关系,理解15在数学中的位置,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5,并运用15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意义,能正确书写数字15,理解15的数序及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15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15的数序及数量关系,运用15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重点:15的数字意义,能正确书写数字15,认识15以内的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课件、磁性黑板、计数器等。

学生准备:计数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一幅包含15个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同学们,你们能数一数这幅图片中有多少个物品呢?”2. 教学新课(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15,理解15的数字意义。

(2)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讨论,掌握15的数序。

(3)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15的数量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15的加减运算,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15进行加减运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15的认识2. 内容:(1)15的数字意义(2)15的数序(3)15的数量关系(4)15的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下面的图片中各有几个物品?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图片1:()图片2:()图片3:()(2)用数字15,完成下面的加减运算。

15 + 4 = () 15 7 = ()8 + 7 = () 18 5 = ()2. 答案:(1)图片1:8 图片2:11 图片3:15(2)19 8 15 1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15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5《搭船的鸟》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5《搭船的鸟》优秀教学案例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仿写和创编,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集体朗读、分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小孩与鸟儿的互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3.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强调保护鸟类、关爱自然环境的意义。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鸟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意识,使他们在自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并能初步区分不同大小的角。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体验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他们对角有直观的感受。

但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不深刻,角的画法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体会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

2.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并能初步区分不同大小的角。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并能初步区分不同大小的角。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角,体会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PPT。

2.教学道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3.学生材料:练习题、几何画板等。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角”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角。

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要求学生观察图形中的角,并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特点。

《1-5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1-5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1-5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5。

2.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5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1-5。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2. 数字的书写3. 数字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歌曲或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动作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字1-5,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1-5,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字的概念。

三、数的认识(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形状,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1-5。

2. 教师通过游戏或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5。

四、数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1-5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加法和减法。

2. 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字1-5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复述数字1-5的认识和运用。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数字1-5的练习。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5。

2.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1-5。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数字1-5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数字的概念。

2.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问题引导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故事、歌曲或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4. 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数字1-5。

以上是一份关于《1-5的认识》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5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5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5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有明确的喜好。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来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的课余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实践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课余生活的选择,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5《认识蓝牙通信技术》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5《认识蓝牙通信技术》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15《认识蓝牙通信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蓝牙通信技术》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蓝牙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蓝牙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课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新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蓝牙技术作为一种较为专业的技术,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蓝牙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蓝牙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于科技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蓝牙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难点:蓝牙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蓝牙技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蓝牙技术。

2.准备蓝牙设备,让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听说过蓝牙吗?蓝牙有什么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蓝牙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实际操作蓝牙设备,体验蓝牙技术的应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蓝牙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蓝牙技术在未来会有哪些应用?激发学生对于科技的发展的想象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蓝牙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1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1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课时)【教材简析】《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的基本精神。

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

【学情简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是学生熟悉的。

因此教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如学生在用各种图形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理念】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

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15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5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5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您如今正在阅读的«1-5各数的看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5各数的看法»教学反思«课程规范»强调:〝要引导先生联络自己身边详细、幽默的事物,经过观察、操作、处置效果等丰厚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树立数感,让先生感遭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络。

〞在教学〝看法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肉体,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络,停止了〝数学效果生活化、生活效果数学化〞的尝试。

经过培育先生树立数的概念,使先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复杂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先生的年龄特征,依据小冤家喜欢小植物的特点,让先生一同到植物园游一游。

开课伊始,师生交谈:〝明天的课堂教员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冤家,看看有谁?〞先生们听后心情高涨,学习兴味得以激起。

在旅游植物园进程中,我为先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先生说说喜欢的小植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植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反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经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形串,既激起起先生参与学习的兴味,又在操作进程中稳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先生实在地感遭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看法1—5〞各数,注重引导先生去入手操作、自主实际和协作交流。

主要经过下面四个环节来停止: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局部:一是让先生依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二是依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

经过两局部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络起来,使先生初步树立数感。

摆一摆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由组内同窗相互评价摆的能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先生看法计数器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添加1个,实践也就浸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应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失掉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先生感知1—5各数的联络,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陈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14—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

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

4、利用“野生动物”图,初步培养学生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

教学难点: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意义。

教具与学具: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
(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

(5分钟后汇报)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

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1头大象指1个手指,2头牛指2个手指。

3匹马指3个手指,4只小鸟指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生:天空上飘着4朵白云,挂着一个太阳。

地面上有2棵树、5朵红花、4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一共5个人。

4、结合学生不同回答,教师逐步提问题:
师:刚才图上所出现动物的只数,天空上白云,地上花朵及人,各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各用“1 2 3 4 5这些数学表示的。

5、引导学生结合图幅选出与图片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发现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及数字卡片是否有杂乱,需用什么方法整理,根据整理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6、分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生:从小到大排:1、2、3、4、5 5前面有1、2、3、4 4个数。

从大到小排:5、4、3、2、1 和3相邻两个数是2和4等等。

1后面有2、3、4、5 4个数[
师:你回答真棒,很有想象力,是个聪明的孩子。

7、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概括数字卡片多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例如:卡片是,让学生摆出4根小棒)进一步了解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师巡视,摆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8、指导书写:
设置好田字格,指导学生写数字。

(教师及时表扬会写的同学,对于格式错的进行指导。


9、总结过程:
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指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①今天我们学习1、2、3、4、5 5个数字。

②也学习它们的顺序和5个数字的表示意义。

③学习5个数字书写。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棒极了!
二:巩固训练:(1、设置数字迷宫2、设置游戏情景3、选择题)
教学构思:通过设置数字迷宫,游戏情景,选择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听、说、动的训练。

1、设置数字迷宫,进行学习巩固。

(出示打乱卡片)
①提问题:你们看到什么?请你们找出本课学习的数字。

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请同学们在排列好数字下面相应拨出计数器上珠子各几颗。

③同学们进行比较总结。

2、设置游戏情景,切入学习兴趣。

①老师报数,学生摆出数字卡片,再让他们进行不同顺序排列。

②进行说、摆、看的训练。

例如:一个同学说数字了,另一个同学摆出表示3的物体,同时拿出3的数字卡片。

3、选择题
看下面各图,选出与图相应的数字在前面圆圈涂上颜色。

4只小鸟01 02 05 04
03 04 01 02
04 01 05 03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