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PPT讲稿
第三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3)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 年》)——说,后来写作“悦”,高兴。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四》)——责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 1.词义引申以后,同一个字形表示的义项 众多,为区别词义而另造新字,分担原 字的部分意义。
• 2.由于字形的假借,假借义与本义共用一 字,为使假借义与本义能区分开来而另 造新字,承担本义或假借义。
• 这些后起的新字和原字就构成古今 字的关系。古字表示的意义多,今字只 是表示古字的部分意义。字形上,多数 古字与今字形体中有相同成分。
(三)今字产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1.多数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加形符而成。如: 奉—俸、捧 采—彩 賈—價 辟—避、僻、譬、闢、嬖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 一、古今字 • (一)定义 • 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
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 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 • 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 例:
(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 传·隐公元年》)——大,后来写作“太”。
同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 替代,而今字却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 替代古字。
三、通假字
• (一)定义
•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 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 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 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 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为借字。
• 例:
再如:“游”和“遊”。“遊”的本义是关于 行走的,“游”的本义是关于水的。关于行走 的都可写作“游”,但关于水的却不能用 “遊”。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共25页
1.2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上古時期漢字數 量少,漢字的“兼職”現象多,後來爲了 把多種意義加以區別,就另造新字來表示 其中的某一意義。就這一義項而言,先造 字和後起字就是古今字的關係。
例如一個“辟”字就兼有பைடு நூலகம்代的避、闢、僻、嬖、 譬等字的意義:
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後來寫作避。)
又如上古時期“責”也表示“債”的概念, “舍”也表示“捨”的概念,後來新造 “債”“捨(今“捨”又簡化爲“舍”)” 等字,這就是古今字。“債”和“捨”只 是承擔“責”和“舍”眾多職務中的某一 兩個職務, “責”和“舍”的其他職務並 未卸掉。
古今字很多,再如:
a.大太 弟悌 閒間 說悅 孰熟 竟境 隊墜 涂 塗 赴訃 馮憑 賈價 屬囑 厭饜 縣懸 陳陣 (此組今字不見於《說文》,其中“悌、境、 墜、塗、價”屬《說文》新附字)
意符不同:敕勅 嘆歎 咏詠 睹覩 杯盃 暖 煖 瓶缾 絝袴
聲符不同:笋筍 綫線 烟煙 踪蹤 梅楳 猿 猨 确確 褲袴
意符聲符均不同:剩賸 村邨 暖煗 炮礟 俯頫 迹蹟 趟蹚
③變換構件成分的位置或寫法:
構件位置變換:够夠 棋棊 和咊 秋秌 略 畧 峰峯 群羣 胸胷
構件位置變換且改變寫法:慙慚 雜襍 花 芲 裡裏
古漢語通論(六)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〇 概述
一個字原則上只應有一個形體,但是在漢 字發展過程中,有些字出現了兩種以上的 寫法,這些不同形體的字可以分爲三種類 型:
1.古今字 2.異體字 3.繁簡字
一 古今字
1.1 古今字的概念 所謂古今字,就是指產生時間上有先後的
一組義同形異的字,產生在前的稱爲古字, 產生在後的稱爲今字。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第三,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異體分工現象。異構字在不同的 時代常常產生職能分化,也就是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它 們能夠成為異構字的時間只是在某一個時期。書上所舉的 例子是喻和諭。這裡再舉幾個例子。例如《說文· 口部》: “咳,小兒笑也,從口亥聲。孩,古文咳,從子。”“孩 “”咳”二字異體。魏晉以後,“孩”引伸為初生小孩之 意,而“咳”用為咳唾之意,結果這兩個字變成兩個字形 和讀音都不同的字。又如《說文· 人部》:“佗,負何(荷 )也”,段注:“隸變佗為他,用為彼之偁,古相問無它 乎,只作它。”經隸書寫定之後,現在分化成“佗”和“ 他”(它),二字的讀音和意義也不相同。又如《說文· 巾 部》認定“常”與“裳”是重文,原因是它們的聲符相同 而義符(巾衣)同類,在構字上有通用的例子(“裙”異 體作“帬”),“常”“裳”什麼時候屬於異構字,目前 沒有文獻可以獲得準確信息,但起碼是在東周的文獻裏, 他們已經分化為兩個字了。也就是說,它們即使曾經是異 構字,也只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其他如沉(沈)。
•共”身兼四職,分別 記錄了四個不同的詞。 虽然在使用上非常經濟 ,但容易造成表意的含 混和模糊。為了增強表 意的明確性,後來就分 別造了供、拱、恭三個 新字來分別發擔它的兼 職,“共”字本身主要 用以表示“共同”這一 個義項了。这样,“共 ”是本原字,為分擔母 字職能而造的供、拱、 恭等字是分化字,它们 之间形成古今字关系。
導致漢字分化(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兩種:詞義引 申和文字借用。 1、詞義引申
• 詞義引申會在原有詞彙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新的詞彙意義, 這就需要造新字來記稹新的意義,由此而產生了一批新字。 如“解”字本義爲“判也”,即用刀分解動物肢體,引有分 割、消除、理解等義,又引有松馳、懈怠義,此義後獨立成 詞,故由“解”加心旁分化出“懈”字。“懈”爲分化出来 的今字。
6文字第五章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6文字第五章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假借字作了定义,即“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
《古今字和异体字》PPT课件
辟
僻 邪僻,偏僻。 秦國辟遠。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比如,打比方。
譬 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闢 消除,排除。 辟除民害。 《荀子·成相》
精选课件
6
古今字举例
• 知—智 大—太 責—債 舍—捨 弟—悌 • 孰—熟 竟—境 隊—墜 赴—訃 説—悦 • 反—返 賈—價 辟—避 昏—婚 取—娶 • 尸—屍 云—雲 共—拱 屬—囑 厭—饜 • 州—洲 止—趾 莫—暮 其—箕 然—燃 • 采—採 要—腰 禽—擒 馮—憑 景—影 • 奉—捧 自—鼻 牟—眸 益—溢 牙—芽
精选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1)、有些古今字是一對多的關係:
奉→俸、捧 采→採、彩
辟→嬖、僻、闢、避、譬
(2)、古人理解的古今字的範圍很寬。 鄭玄給《禮記·曲禮下》“予一人”作注說:“余、予,古今
字。”(古今字的概念最早出現在這裏)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 裏,第一人稱代詞“余”都寫作“余”,用“予”表“余”不會早 于春秋時代。從歷時角度看,“余”、“予”是古今字的關係,但 是“予”對“余”沒有分化的作用。類似的例子還有“誼”和“義” 等。另外對一些更新換代的字如“繖→傘 、絝 →袴→褲”等,古 人也看作古今字,而實際上它們是異體字。由此可見,古人使用 “古今字”這個術語只是指出哪一個古字與哪一個今字對應,目的 是幫助人們讀古書。
➢意義上古今字是最常見的同源字。而通假 字只有語音上的聯系,意義無瓜葛。
精选课件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本義,而只是把它當作一個語音符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使還報王, 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共13张PPT)
第六页,共13页。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诗经·豳 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王上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寡 人(guǎrén)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 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这些)。 《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借作“慧”。
如:饋-餽直、昵,-暱本、棹义-櫂是、“猿曲-猨”、的裤-反袴、面掩-,揜借作“特”(表“仅只”之义)。《孟子·梁惠王 4壶、,谁本习义计是上会器,物》能之为名:文(如收““责水‘…于壶薛”…),乎以借?作五“瓠”十(葫芦步)。笑百步,则何如(hérú)?’曰:‘不可。直不百
》)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
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古今(ɡǔ jīn)字
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 ;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通论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形體關係c:
有些古今字之間沒有形體上的聯繫,這類字早
期是假借(通假)字,後來借字取代本字。我 們簡稱為(4)“無關假借”。 例如:亡亡——無。 甲骨卜辭中,亡—“沒有或亡失”,無—“舞蹈 (主要目的是求雨)”。 從西周金文起,“有無”的“無”既用“亡”, 又用“無”。 先秦傳世古籍中,“無”的用例超過“亡”; 以後就基本上用“無”了。
3.州 —洲 《詩經· 周南·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傳:“水中可居者曰洲。” 《爾雅· 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郝懿行義疏:“《說文》作州。” 《字彙· 水部》:“洲,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之字也。” 《說文· 川部》:“州,水中可居曰州。”桂馥義證引李巡云:“四方皆有水,中 央獨可居。”《漢書· 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 里。” 4.厭—饜 《左傳· 隱公元年》:“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 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說文· 厂部》:“厭,笮也。”段注:“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顯 然與上文之“厭”義異。 《說文· 甘部》:“猒,飽也。”段注:“淺人多改猒為厭,厭專行而猒廢矣。 猒與厭音同而義異。《雒誥》:‘萬年猒于乃德。’此古字當存者也。按: 飽足則人意倦矣,故引伸為猒倦、猒憎。《釋詁》曰:‘豫,射,厭也。’ 是也。……猒、厭古今字,猒、饜正俗字。” 朱駿聲通訓定聲:“厭……假借為猒。《書· 洛誥》:„萬年厭于乃德。’馬 注:„飫也。’《禮記· 曾子問》:„攝主不厭祭。’注:„厭,厭飫神也。’……《晉 語》:„屬厭而已。’注:‘飽也。’‘民志無厭。’注:‘極從禽獸而無 厭。’釋文:„止也。’《漢書· 王莽傳》:„莽厭眾意而出之。’注:‘滿也。’ 《周勃傳》:‘處尊位以厭之。’按:猶窮極也……《孟子》:‘我學不 厭。’《論衡· 知實》作‘饜’。” 5.身 —娠 《說文· 身部》:“身,躳也,象人之身。”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用)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
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
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
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畔与叛——《说文·田部》:“畔,田界也。
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用法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15
4、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6、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古义:谢罪,道歉
今义:感谢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指河北省、河南省
最新版整理ppt
16
8、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古义:逃跑 今义:步行
2、表把施事、受事——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具告以事(《同上》)
3、表原因——因为
樊将军以穷困来燕(《荆轲刺秦王》)
最新版整理ppt
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2、来,表目的关系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荆轲刺秦王》)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最新版整理ppt
56
3、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鸿门宴》)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用“之”或“是”将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介词宾语提前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最新版整理ppt
当作边邑肉食者鄙未能进谋曹刿论戓形容词鄙漏这里指目光短浅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副词似乎好像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乊武退秦师连词如果徐公不若君乊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及比得上若属皀且为所虏获鸿门宴代词佝否定副词没有表否定癿假设戒条件副词稍微略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副词隐约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形容词微小微言大义形容词精微癿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副词只是终以不顾同上动词回头三顾茅庐同上动词拜访愿丼国为内臣荆轲刺秦王形容词全部癿杀人如不能丼鸿门宴形容词尽动词选用戍卒叫凼谷丼阿房宫赋动词攻兊丼所佞玉玦以示乊者三鸿门宴动词丼起固不如也鸿门宴动词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丼同上动词唯恐沛公起如厕同上动词去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形容词美丽癿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哙拜谢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谢43一以介词1表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照根据以乱易整同上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迚荆轲刺秦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乊武退秦师具告以事同上3表原因因为樊将军以穷困来燕荆轲刺秦王44二以连词1因为表因果关系以其无礼亍晋烛乊武退秦师愿得将军乊首以献秦荆轲刺秦王皀白衣冠以送乊荆轲刺秦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3表修饰箕踞以骂曰荆轲刺秦王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45三以通假字已47一之助词1主谓乊间叏消句子独立性48二之代词三之动词1辍耕乊垄上陈涉世家49一而连词1连词表承接不译2连词表修饰不译夜缒而出3连词表转折译成但是却今行而无信4连词表递迚译成并且而且劳苦而功高如此50一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相当亍啊呢了子亦有不利焉烛乊武退秦师51二焉代词1相当亍乊52一其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癿2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戒第二人称可译为我癿我自己佝癿佝53二其副词1表商量戒希望语气相当亍还是55一判断句名词戒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迚行判断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讲稿第六节:通论六·古今字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今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就是古今字。
比如云:雲;说:悦。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唐为今。
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古今字大致可分为三类:增加偏旁的古今字、改换偏旁的古今字、另造新字的古今字。
一、增加偏旁的古今字(1)为保留本义而造的今字。
以古字为基础,通过增加偏旁形成今字。
如:益:溢止:趾要:腰然:燃其:箕自:鼻無:舞莫:暮责:债具体讲解这些字……(2)为明确引申义而造的新字。
以古字为基础,通过增加偏旁形成今字。
如:取:娶昏:婚解:懈反:返景:影具体讲解这些字……(3)为明确假借义而造的今字。
以古字为基础,通过增加偏旁形成今字。
如:辟:避、闢、僻、嬖、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上)友便辟(bi),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二、改换偏旁的古今字,如:赴:訃説:悦陈:阵具体讲解这些字……三、另造新字的古今字,如:亦:腋在指事字部分已经说过,“亦”是腋的本字,由于这个字常被借为副词,表示“也”“又”之类的意思,所以另造从肉夜声的形声字“腋”作为“亦”的后起今字。
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只有形体有所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指古书时代)的一组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字叫正字,其余皆称异体。
旧时也叫“重文”“或体”“俗体”等。
根据这样的定义,如果两字读音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但意义广狭不同、或本义不同、或通用需要其他条件,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如“雕”“彫”“凋”;“沽”“酤”等。
雕字从隹,所以它的本义是鸟名;彫字从彡,所以它的本义是雕饰;凋字从仌,所以它的本义是凋零。
三字本义不同,虽然有时可以通用,但不是真正的异体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暮 北→背 禽→擒 爰—援 哥—歌
暴→曝 益→溢 丞→拯 或—國 柬—揀
第二,分化字表示引申義。
取→娶 解→懈 秉→棅 景→影 府—腑 奉→俸 竟→境 反→返 坐→座 慈→礠(磁) 第三,分化字表示假借義。
師→獅 戚→慼 栗→慄 牟→眸
(2)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音作用的聲符 食→ 飼 自→鼻 晶→曐(星)
暮 (今字)
莫 (古字)
在昏暮 日暮的 义项上
避 躲開,避免。 姜氏欲之, 焉辟害? 《左傳·隱公元年》
辟
僻 邪僻,偏僻。 秦國辟遠。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比如,打比方。
譬 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义项 高处坠落
娶妻
躲避 畚箕
古字 队
取
辟 其
今字 坠
娶
避 箕
其他字例:
何——荷 要——腰 孰——熟 卒——猝 免——娩 直——值 申——伸 尝——嚐 孙——逊 县——悬 责——债
泪-涙;嵩-崧; 野-埜;凭-慿
2、构字部件不同
畚箕 其
代词、语气词
本有其字的通假
《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 自来谢项王。”
《史记·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 子,立,不幸早死。”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 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乡党》:“朋友之馈,虽车马, 非祭肉不拜。”
《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
• 含义 • 用字的假借 • 古音通假 • 本有其字临时借用 • 古人的错字 • 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本无其字的假借: 莫、然、其
代词: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孟子》 莫
昏暮( → 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燃烧 然
指示代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
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州→洲
《说文》:“水中可居为州。”
队→坠
《左传》:“公惧,队于车。”
衰→蓑
《说文·衣部》:“草雨衣。”
《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 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糇,hóu,干粮
臭→嗅 《荀子》:“彼臭之而无嗛xián于鼻。”
然→燃 《三国志·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 不敢辞。”
“伸”-“信” “疲”-“罷” “屎”-“矢” “叛”-“畔”
“修”-“脩” “飞”-“蜚”
“尿”-“溺” “拒”-“距”
异体字
•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
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 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 系。
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 概括: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用字求新
(3)改換古字的形符 説—悦 赴—訃 錯—措 唱—倡 斂—殮 徹—轍 (4)改換古字的聲符 邪—耶 譙—誚 蕃—藩 圜—圓
徇—殉 隔—膈
撝—揮
振—賑 張—脹
憯—慘
(5)完全改換字形 戰—顫 伯—霸 鄦—許 (6)對古字略有增損 陳—陣 大—太 不—丕
要—邀 母—毋
身—娠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求奇的心理;用字追求简便的心理;古代 无严格的正字法。
• 具体而言: • 一是使用汉字的人多、地广,时间长,不
同时间、不同空间给同一个词造字,字形 歧义是不可避免的;
• 二是给某个词造字时,由于人们的构思不
同,所采取的造字方法不同,或所用素材 不同,或造字部件位置配备不同,也自然 要产生异体字。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取→娶
《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
解→懈
《说文·角部》:“判也。从刀判牛角。” 《礼记·杂记》:“三日不解。”注:“倦也。”
竟→境
《说文·音部》:“乐曲尽为竟。”
《晋灵公不君》:“亡不越竟。”
责→债
《说文·贝部》:“求也。” 《冯谖客孟尝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戚——慼 采——彩 顷——倾 曾——增 解——懈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
昏
①傍晚、黄昏 ②婚姻、结婚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婚 “男女有昏。”
要
①人的腰部 ②重要、关键
腰 《荀子》:“量要而
带之。”
取
①战场上取左耳
《诗·齐风·南山》:
②娶亲
娶 “取妻如之何?”
同音假借的古今字:
然
①燃烧 ②文言虚词
燃 《孟子》:“若火之
辟→避 《说文·辟部》:“法也。”
《诗·小雅·雨无止》:“辟言不信。”
属→嘱
《说文·尾部》:“连也。” 《冯谖客孟尝君》:“使人属孟尝君。”
• 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 • (1)其北陵,文王之辟风雨也。(《觳之战》) • (2)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礼记·中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课件
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
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 “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
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 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 “暮”是今字。
莫 本义
昏暮、日暮
新的
否定性无定代词,
义项
没有谁,没有什么
语〉十则》
• 4、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 5、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 6、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 7、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
庸》)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 (通假字
• 1、、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 2、诲女知之乎 “女”(rǔ) 通“汝” 《〈论语〉十则》 •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
始然。”
孰
①食物熟 ②疑问代词
熟 《左传·宣公二年》:
“宰夫胹熊蹯不孰。”
卒
①士兵
《赤壁之战》:“五
②突然、一下子 猝 万兵难卒合。”
今字産生的方式
(1)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意作用的形符
第一,分化字表示本義。
• 它→蛇 孚→孵 韋→圍 • 然→燃 止→趾 州→洲 • 原→源 縣→懸 正→征 • 云—雲 其—箕 草—皁 • 居—踞 匡—筐 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