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创新探讨
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公务员作为行政权力的实施者和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官僚主义对公务员管理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此,探讨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化解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梳理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分析其运行机制,识别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国际比较研究。
通过对国际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分析,借鉴有益经验,为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
3. 制度优化与创新。
基于现有体制的弊端,提出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建议,以此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效能,实现公共服务的更好发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客观、准确、可靠。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论文旨在研究和分析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制度创新与优化建议,以此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效能和公共服务的品质。
预期成果如下:1. 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整体梳理和分析报告。
对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进行问题分析。
2. 国际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对比研究报告。
通过对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其有益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3. 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优化与创新报告。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优化和创新的建议。
本研究结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对于振兴国家机关和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研究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研究国家公务员是国家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管理水平和形象。
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和政府治理体系的基石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公务员职业化、职级晋升和公务员奖惩制度等方面对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特色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选拔具有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公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公平公正。
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实行公平竞争原则,所有的报考者都必须经过同一考试和评定标准的检验,不存在内部推荐或者特殊照顾的情况。
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可以保证选拔出具有优秀素质和能力的公务员,提高公务员队伍质量。
专业性强。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根据考试科目和内容,针对公务员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的,而且经过多次的考试和评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才能通过考试,这种专业性强的考试制度可以保证选拔出具有业务素质的公务员人才。
灵活多样。
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设置多种考试类型和形式,如联合省级公务员考试、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考试等。
这种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部门和岗位的需求,为公务员的选拔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二、公务员职业化的特色公务员职业化是指公务员在培训、职称评审、晋升、薪酬和福利等方面享有与其他职业人士相当的权利和待遇。
中国的公务员职业化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培训体系完善。
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公务员培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这种培训体系可以保证公务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职称评审公开透明。
中国公务员的职称评审制度公开透明,职称评审的条件和程序都明确规定,并且公开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员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优化公务员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政府机构的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一、选拔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公务员选拔机制是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关键一环。
以往的公务员选拔主要以笔试和面试为主,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容易出现“应试教育”倾向。
在优化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应加大对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察力度,引入更为科学客观的选拔方法,如综合评价、岗位测试等,从而选拔出更加优秀的公务员人才。
二、培训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培训是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公务员培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的环节。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公务员的要求,培训机制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提供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培训内容。
同时,建立培训成果的考核机制,确保培训效果的落地和实施。
三、激励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公务员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过去的激励机制主要以保障性待遇为主,缺乏灵活性和激励性。
为了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可以探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根据工作贡献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从而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监督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强化对公务员的监督是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必要环节。
传统的监督机制往往局限于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工作结果的监督较少。
为了确保公务员廉洁自律,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管,监督机制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可以建立综合性的监督机构,加大对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的监督,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高效。
综上所述,优化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完善公务员选拔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
-
%07 2上 0 争 o . 0
公 务 员制 度
试 我 公 员 度 创 论 国 务 制 的 新
口 孟 祥科
(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 苏 南京 209 ) 10 7
摘 要 :我 国公务 员制度在制度设计及运作 中存在 一些 问题 ,这表现在 : 务 员范围的界 定 ;职位分类 :行 为失 公 范 ;问责制的完善 ;公 务员考核 存在的 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务 员法》 已经 实施 ,这将 对我 国公务 员制度 的完善 提供 法律依据 。针对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 出了一些制度设计 建议 。 关 键 词 :公务 员制度;创新 ;制度设计 ;公务 员法 中图分 类号 :1 3. 3 0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27 (06 704-3 0 780 20 )0-0面 的 问 题 及 制 度 创 新 】公 务 员范 围界 定 创 新 。 世 界 各 同 实 际 情 况 看 , 从
、
公 务 员 范 刖 l 能 涉 及 到 下 列 人 员 :各 级 国 家 行 政 关 几 丁 范 内 的 人 员 , 括 政 务 官 、 务 官 ( 工 勤 人 员 ) 各 包 事 含 ; 级 围家 行政 机 关 范 罔外 的 人员 . 括 法官 、 察官 、 包 检 立 法 机关 、 法 机关 的 _作 人 员 、 事 人 员 、 家 企 事 、 司 I 军 国
,
职 、 乡科 级 副 职 非 领 导 职 务 分 为 : 、 巡 员 、 巡 视 员 、 剐
渊 研 员 、 州 研 员 、 任 l 、 主 f f. 、 员 、 事 副 主 _ 副 员 『 科 员 办
员 一
《 务 员 法 》 规 定 J 外 外 交 机 构 公 务 员 的 L等 公 还 驻 衔级 : 使衔 、 使 衔 、 赞 衔 、 大 公 参 一 秘 f衔 、 等 秘 书 5 一 衔 、 等 秘 书 衔 和 随 员 衔 i 过 去 ,公 务 员 制 度 只提 供 _ 导 职 务 非 领 导 职 r领 务 两 个 职 务 系 列 , 务 员 的 职 、 爬 阶 悌 过 丁 一 再 公 』 发 加 上 只 设 置 _ ‘ 个 级 别 , 层 公 务 rI 琏 级 n 很 小 . i J 许 多 人 退 休 前 卜多 年 没 晋 级 机 会 、 公 务 员 法 》 从 职 ≮ 务 设 计 上 建 立 了 多 元 化 的 公 务 员职 务 发 喂 途 i、 ,,存 传 统行 政 职 务外 , 没 々、技 术 职 务 , . 法 官 、 察官 增 』 设 愉 职 务 , 基 层 行 政 执 法 机 构 设 立 仃 收 执 法 务 同 时 在 在 现 行 级 圳 基 础 上 , 过 增 加 级 圳 数 , 纵 x . 通 于大 , 扩 - . 允 级 别 功 能 , 立 新 的 职 级 , 以 增 强 职 驽 j j 的 激 建 可 耳J 级
公务员分类改革最新方案实施细则
公务员分类改革最新方案实施细则公务员分类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我国最新发布了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就此细则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公务员是国家公共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公务员队伍庞大且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公务员分类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破除以往的行政模式,促进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优化结构和高效运转。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分类原则与依据:将公务员按职能领域、工作类型和职务等级进行分类,以提高工作专业性和效能。
依据包括政策导向、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业绩表现等因素。
2. 分类标准与程序:设立分类评审委员会负责公务员的分类标准和程序制定,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评价体系和岗位职责,对公务员进行分类评定。
3. 分类结果与管理:根据分类评定结果,将公务员分为不同类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政策。
分类结果将影响公务员的培训、晋升、岗位调配和待遇等方面。
4. 推进措施与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分类改革推进机制,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文件、加强培训和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三、改革的意义和影响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和推动力:1. 优化人才配置:通过分类改革,能够更好地匹配公务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通过分类改革,可以为公务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
3. 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分类改革可以推动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和专长化,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4. 增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分类改革可以促进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公平公正,避免不合理的分配和任命,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四、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公务员分类改革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 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制定合理的分类标准需要充分考虑职能变化、技能要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评定结果准确可行。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研究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研究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员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和财权,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和世袭制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公务员制度得到了重大的改革和建设。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需要,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从而打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1.严格的选拔机制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严格的选拔机制。
中国公务员的选拔工作主要由国家公务员局负责,其选拔标准和程序都是非常严格的。
公务员必须通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经严格的资格审查和面试,才能成为正式的国家公务员。
而对于高层公务员的选拔更是严格,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评定,确保了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
2.职业化管理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职业化管理。
中国国家公务员系统建立了职业化管理模式,通过对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管理,确保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在职业化管理下,公务员的晋升和职业发展更加规范和公正,也更加符合公务员的职业特点。
3.公正的薪酬体系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薪酬体系是非常公正的。
公务员的薪酬待遇主要由国家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公务员的薪酬标准根据不同级别和职务设置,以保证公务员都能获得公平的薪酬待遇。
4.职责明确、权责分离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注重职责明确和权责分离,保证了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利的明确性。
公务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得超范围行使职权,也不得利用职权谋求个人私利。
这一严格的职责分工和权责分离制度,有效减少了公务员的腐败现象,保障了国家机构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
单位和部门也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对考核要素进行量化, 制定
科 学的考核指标 体系 , 而是 停 留在定性的方法上, 缺乏可操作
性。 1 考核结果等次偏 少。 . 3
1 公务 员考核 方法简单, . 1 不科 学。
《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规定了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 称职、 不称职三个等次。 在实际操作中, 又修改为优秀、 称职、 基 本称职、 不称职四个等次。而实际上不称职的公务员只占极小
关键, 也是他能否升迁, 晋级的关键。
1 考核 的标准模糊, . 2 考核方法上偏重 于定性考核。
现象。 这样的现象使我们 的公务员无法真 正认识 到 自己在工作 中存在 的问题 , 产生 了考 核不过是 “ 走过 场” 的思想 , 以也难 所 以在思想和意识中对考核有深刻 的认识 。
关 键 词 : 务 员 考 核 制度 公 机 制创 新
考核制 度是公务 员制度 的一个 重要 组成部分 , 考核是 录用
程度, 工作的质量如何。另一方面, 公务员考核重视定性的考 核, 轻视定量的考核;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 《 中有关的考
核 等次 、 基本的标准都是一些原则性 的规定, 过于笼统, 而一些
括: 应用知识 和技能 所取得 的成绩 、 学习知识 、 共享 知识 、 创新
知识的行为等, 同时通过上级 、 同事、 下属和外部公众对政府人 员的 【 作业绩进行 30 6 度评价,以此来鼓励公务员去学习、 分
享知识 , 并不断进行 创新 , 最终, ul e o nl n gm n. () E D Me e ute P bi P r n e Ma ae e t 03: C rs c s 3
维普资讯
TE C H N o Lo G
创新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可行性对策探析
、
我 国公务 员职 位分 类管 理制度 概述
( ) 位分 类 管理制度 的含 义及 特征 一 职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指将适 合分类的各种
职 位 , 工作 性质 、 易程 度 、 依 难 责任 轻重 及 所需 人 员 任 职 资格条 件 予 以职 位 类 别 和 等级 系列 划 分 的 制 度 。一 般认 为 , 现行 公务 员分 类管 理 制度 是指 建 立
1 .选拔 录用更 加合理
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后 , 每个职位对工作性 质、 难易程度、 责任大小及所需知识技能等方面做 出明 确规定 。 人事机关在选拔人才时根据职位说明书有 针对性筛选所需人才 。 真正做到选贤任能 , 才尽其
用。
在 以职位分类为基础上的职务与级别体系。职位 分类的特点是 以“ 为 中心 , 事” 以工 作 内容作为 区
分类。因事设职 , 因职择人 , 因事定级 和因事给薪 ,
正是通过对职位各项要求的分析而提供 了一个科
学考核标准 , 真正做 到对公务员 的有效 监督和约
束。 3 训更 具针 对性 , 训 效果更 明显 .培 培
职位不随人走 , 同一职位不同时期不 同的人担任是
主要 特征 。
2 .职位分类意味着职位数量具有限定性
法》 规定了依照职位性质 、 特点和具体需要对公 务
员 进行 分 类 , 对 于 何 种 类 别 的 职 位 在 总 职 位 所 但 占 比重 、 适 用 领 域未 予 规定 , 所 导致 职位 设 置 随 意
性较 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非领 导职务 的设 置 未能发 挥有 效作 用 四) 对公务 员进 行领 导职 务与 非 领导 职 务 的划 分 , 可 以追溯 到 19 9 3年 的《 国家 公 务 员 暂行 条 例》, 当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创新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创新提要:《公务员法》是我国建国50多年来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
该法立足于中国国情,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等方面,着力解决公务员制度的主要问题;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本制度为基础,在继承中进行了发展创新。
关键词:公务员法制度创新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
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公务员法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了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又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成功经验。
它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为基础,在继承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发展和创新,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一、从我国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的范围是公务员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公务员范围,各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和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来确定公务员的范围。
就我国来说,科学界定公务员的范围,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加强党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干部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
与《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不再以机关性质来确定公务员的范围,而是规定了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即凡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
按照公务员具备的这三个条件,公务员的范围不再限于国家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人都是公务员。
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中央制定印发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深入总结30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十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规划。
《规划纲要》是新形势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公务员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改变了“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在奠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分类管理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对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需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原则,按照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一、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务员法配套法规体系和分类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开始实施,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新的法制化阶段。
以公务员法为基本依据,公务员考核、录用、奖励、处分、调任、职务与级别、非领导职务设置、职务任免与升降、培训、申诉、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辞去公职、辞退、日常登记、录用考试违纪违规处理等15个配套政策法规及一批专项处分规章陆续颁布,初步形成了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实现了有法可依。
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在工商、税务、海关系统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在深圳市开展了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
按照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组织实施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在人民警察队伍中先行完成了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
公务员中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
公务员中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公务员作为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力量,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决策执行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务员队伍中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创新思维的内涵、创新思维在公务员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如何帮助公务员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创新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通过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观点、想法或方法,创造新的价值。
创新思维强调以变通、变通、变通,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和实践,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变。
在公务员工作中,创新思维是指公务员通过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思考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
二、创新思维在公务员工作中的重要性1.顺应社会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务员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传统的解决办法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需要公务员以创新思维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2.增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创新思维有助于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更加灵活和高效,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优化政策制定与执行。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公务员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升政策效果。
4.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公务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能够快速反应和作出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公务员在紧急情况下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有效地应对危机。
三、创新思维如何帮助公务员解决问题1.转变思维模式。
公务员从传统的“只管事不提意见”转变为能够提供创新建议和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问题的重新思考和观察,激发灵感和创新思维。
2.广泛汲取知识。
公务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注重团队合作。
公务员要与其他部门和同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集思广益、多方参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论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之创新
一
、
公 务 员职 位 类别 划 分 更 为科 学 、 理 , 优 化 合 为
公 务员 管理提 供 了基础
划 分 职 位 类 别 是 分 类 管 理 的 基 本 要 求 。 为 提 高 管 理 效 能 和 科 学 化 水 平 ,公 务 员 法 》 变 了 1 9 年 《 家 《 改 93 国
公 务 员 暂 行 条 例 》 颁 布 施 行 以 来 公 务 员 职 位 分 类 过 于
可 缺 少 的 专业 技 术 人 才 . 激 励 他 们 更 好 地 发 挥 专业 特
长 。 为 本 职 丁作 的 专 家 。 成
单 一 的 现 状 。明 确 规 定 “ 家 实 行 公 务 员 职 位 分 类 制 国
公务 员翼圩 垲发 挥幸 业特 长 , 为 奉 职工 T 甘 家 。 成 苫自 幸 专
科 学 合 理 化 程 度 : 影 响 到 公 务 员 管 理 其 他 环 节 的 效 直接 率 与 效 能 。9 3 8 1 1 9 年 月 4日围 务 院 发 布 的 《 家 公 务 员 国 暂 行 条 例 》 然 曾 规 定 “ 家 行 政 机 关 实 行 职 位 分 类 制 虽 国 度 ” 但 实 际 上 并 没 有 根 据 公 务 员 职 位 的性 质 和 特 点 进 , 行 分 类 管 理 , 只 是 对 公 务 员 的 职 务 进 行 了 分 类 , 将 而 即
{ 一 一
; =;=0≥ 0 》0 = : 》 .‘ ,: “ 0 : ・ 。 ’ ≥ = ‘ ≥ ≥
~
. .
口 邓 卫 文
(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 05 ) 1 0 3
试析《公务员法》职位分类制度的创新
职位分类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 的基 础 ,其科学合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管理 其他环节 的效率与效能 。19 93年 8月 1 4日国
~
、
公 务 员 职 位 类 别 划 分 更 为 科 学 、合
理 ,为优化公务员管理提供了基础 划分职位类别是分类管理 的基本要求。为
务院发布的 《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 曾规 定 “ 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 度” ,但 实 际上并没有根据公务员职位 的性质和特点进行
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等方面 ,都有所创新。
收稿日期 :2 o —O —1 o5 2 5
作者简介:邓卫文 (91 ) 17一 ,男 ,江西九江人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务员制度 、公共政策分析。 6 7
维普资讯
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并不存在真正意义 上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当把这套职务系列 适应于公务员队伍 中的 专业技术人员时 ,它既 难 以体现专业技术类职位 的特殊要求和此类公 务员专业技术水平 的高低 ,也使得此类公务员 难 以得到公正的社会评价 ,导致大量优 秀技术
分类 管 理 ,而 只 是 对 公 务 员 的 职 务 进 行 了 分
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 《 公务员法》改 变了 《 国家公务员暂行 条例》颁布施行 以来公
务员职位分类过 于单一的现状 ,明确规定 “ 国 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 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 按照公务员职位 的性质 、特点和管理需要 ,划 分为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 法类等 类 别 。 ” 1 、专业 技术类 职位 的设 置 ,有利 于专业 技术类公务员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 ,成 为本职 工作的专家。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机关 中履行 专业技术职责 ,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 专门技术
关于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7期一、我国现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中面临的难题(一)公务员服务观念相对落后公务员本应该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尽量给群众提供方便,但是现在有些公务员沾染了严重的官僚习气,再加上单位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导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消极怠工,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群众的问题,而且还会给群众制造麻烦。
例如,一些“奇怪的证明”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新录用公务员“人岗不相适”现象依然存在从考试录用情况看,仍存在精准化招录程度不够,考试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考试人员测评手段单一,考试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
边远地区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仍较为突出,偏远乡镇或条件艰苦部门的岗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无人报考或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现象。
新招录公务员女性比例偏高,除特殊岗位限定男性性别外,其他岗位考录的女性人数远多于男性。
还有的单位对考生专业认识不清,诸如“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的问题在这段时间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三)公务员考核效果不明显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绩效考核走过场的问题,无法对公务员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考核结果也不能有效地与职务晋升、奖励等相结合,很难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例如,大多数单位采取年终工作总结、述职和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考核,不能完全反映公务员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表现。
公务员考核结果所分的四个等次里,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按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此外,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未对优秀等次比例分配作出具体规定,导致有些单位为了平衡各部门分配比例,将优秀名额分配下去,造成不管部门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的问题,难以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四)公务员薪酬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公务员工资水平尚未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同步增长,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占工资比例较小,津贴、补贴占比较大。
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一、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一)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和专业化建设必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时,要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法制建设的需要我国《公务员法》中规定了公务员的选拔、聘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就是要贯彻执行《公务员法》,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规章,规范公务员的选拔、聘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性问题,使之成为支撑行政管理的法治支柱。
在公务员的选拔、聘用、管理等方面,要遵守法律,做到依法管理,严格标准。
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分类管理的原则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与岗位需要相适应原则。
根据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对公务员进行科学地分类管理,使之更好地为行政管理服务。
2. 严格评价选拔制度原则。
在公务员的选拔、聘用和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3. 鼓励岗位需求、能力、岗位效果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应有作用。
(二)分类管理的内容1. 职业管理类别。
公务员的职业管理类别主要包括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具体专业技术管理等。
其中政治管理类别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政治指导、组织领导等重要政治职能的公务员;经济管理类别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经济、财务、税收等管理职能的公务员;具体专业技术管理类别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具体技术工作职能的公务员。
2. 非职业管理类别。
公务员的非职业管理类别主要包括办事类、工勤类、医疗卫生类等。
其中办事类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一般行政事务工作职能的公务员;工勤类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一般物资管理职能的公务员;医疗卫生类是在行政管理中承担医疗卫生工作职能的公务员。
公务员分类管理
公务员分类管理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的从业人员,其管理体系和分类管理方式对于保障行政效能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公务员分类管理是指按照公务员从事的不同工作性质和要求,将其组织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务员分类管理的意义及其实施情况。
一、公务员分类管理的意义公务员分类管理对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优化行政管理结构,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分类管理能够根据公务员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要求,进行人员的岗位匹配和任务分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分类管理能够使公务员在相应的领域内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其次,分类管理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培养。
通过细分不同的管理类别,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具有专业背景和能力的公务员,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再次,分类管理有助于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和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过分类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管理类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分类管理也能够避免过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分散、协调,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最后,分类管理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分类管理能够将人员从相应的管理类别中选拔和提拔,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推动政府治理工作向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实施情况目前,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分类标准上,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分类标准。
事业单位包括教育、医疗、科研等领域,机关则包括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等。
这种分类标准相对简单,但也存在模糊性和不完善性,不够准确地反映公务员从事的各类工作性质和要求。
在管理措施上,我国已明确了公务员的招录、晋升、淘汰等管理制度和规定,但对于不同管理类别公务员的特殊需求和政策支持还不够充分。
创新视野下的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探析
一
数 利 益 相 关 者 无 法 意 识 到 制 度 设 计 的 好 处 . 在 主 观
感 觉 上 进 一 步 夸 大 了 制 度 改 革 的 成 本 ,贬 低 了 制 度 收 益 。 面 对 悬 殊 的利 益 博 弈 力 量 以及 不 确 定 的 成 本 与 收 益 关 系 ,制 度 设 计 者 与 研 究 者 等 对 制 度 设 计 充
、
制约公 务员 分类 管理 制度发 展若 干 因素分
满 信 心 的 “ 道 者 ” 衡 利 弊 后 , 摇 了对 制 度 进 行 布 权 动
优化 设计 的信 念并最 终放 弃理 想化 的设计 方 案 。
( ) 度 惯性制 约制 度发展 二 制
析
在 中 国语 境 下 ,制 约 公 务 员 分 类 管 理 制 度 发 展
难度 增大 。
科 学 的公 务 员 分 类 管 理 制 度 是 对 公 务 员 进 行 规 范 管 理 的重 要 手 段 .也 是 构 建 服 务 型 政 府 与 行 政 管
理 体制 改革 的重 要 内容 。公务员 法 》 1 《 第 4条 明 确 规
定 我 国 实 行 以职 位 分 类 为 基 础 的 公 务 员 分 类 管 理 制 度 , 践 中由于 制度本 身 和社会 条件 等 因素影 响 . 实 该 制 度 并 未 得 到 有 效 贯 彻 执 行 。2 1 年 深 圳 公 务 员 分 00 类 管理 改革 试点 拉开 了对公 务 员进行 职位 分类 管理
安 徽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An u c t n l l g fPoie o ies o r a h i o Vo a i a o Co l e o l fc r e c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制度”的部署安排,奏响了加快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改革的时代号角。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
标签:职位分类管理;问题;对策公务员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正如20世纪著名的西方行政学家怀特指出的“当代的人事管理有两大支柱:一是选拔人才,一是职位分类,两者缺一不可”。
我国公务员法实施以来,一直采用“大一统”的单一公务员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型及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极不适应,日益暴露出管理上的弊端和不足,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健全职位分类管理体系,是我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实行公务员分类管理,有利于拓宽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形成多渠道、畅通式的职业发展通道;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本领;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人才保障。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原因我国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职位分类管理的制度,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按综合管理类进行管理,不同类别、层级的公务员,无论从事综合管理、政策研究,还是一线执法、辅助岗位,全部混同招录、选拔和使用,“考核一根尺、升迁一把梯”,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带来了许多弊端。
当前,公务员管理突出存在着职位分类缺乏配套法规支撑,职务管理手段单一,内部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
(一)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缺乏相关配套法规和制度设计公务员法实施后,从上到下先按照公务员范围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了入轨登记、依法确定了公务员身份,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后制定了公务员考核、录用、奖励、调任、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申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任职定级、日常登记等配套政策办法,纵向建立了单一的职务和级别序列,横向仅制定了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中国政府部门人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目前,中国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分为四个等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和副科级。
该制度对于公务员的晋升和升迁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职位等级划分不合理,容易导致职业发展的瓶颈。
此外,公务员职位晋升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也面临着挑战。
这些问题对公务员的个人发展和公共事务的高效运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开展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完善公务员的人事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促进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意义如下:1. 为公务员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及帮助。
通过分析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问题和瓶颈,可以为公务员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2. 为政府的人事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问题和原因,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3. 为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支持。
公共服务的高效运作需要有一定数量、质量高、能力强的公务员支持。
因此,完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和建议等。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念。
主要是介绍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概念等基本知识。
2. 公务员职位等级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要是分析公务员职位等级划分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和原因,探讨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创新探讨
作者:张莉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19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正面临着改革,行政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时,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中的职位分类就成了管理公务员最有效的途径和前提保障。
因此在遵循行政法治的前提下,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新型分类管理制度,做到歉收并蓄有张有弛,使我国的行政体制形成纵向发展的改革体系。
关键词: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创新
当今社会正处于全面改革发展的浪潮下,行政管理体系也正面临着改革,致力于建造一个服务性政府机构,这其中对公务员进行规范管理是其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重新制定科学的分类管理体系也变成了其发展的必要过程和手段。
一、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的现状
自2010年起,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开始在深圳试点,分类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以政务类和业务类为界线对公务员进行划分,将从事业务类工作的公务员从政府中剥离,并赋予其独立管理的权力,业务类和政务类由于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加之工作内容、形式的变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也存在区别;二是按一定标准将机关职业划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三大类别,在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同时,加强对公务员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对公务员的约束,将“公共行政”落到实处。
二、制约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发展的因素
1、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施行缺乏稳固的根基
改革往往是在现有体制已经成熟但不适用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我国现有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却并不十分成熟。
纵观各国行政体制改革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往往是在人事管理相对成熟、相关公务员管理制度较为法制、规范的时候,开始进行公务员的分类管理[1]。
而我国由于公务员管理体系尚不成熟,各级部门缺乏对公务员体制进行改革的操作经验,甚至连连心理准备都不充分。
这时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推行就变得举步维艰。
2、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设计、创新缺乏经验
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这期间改革需伴随着社会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创新。
不论是美式的职位分类管理制度还是英式的品位分类管理制度,都无一例外的论证了这一点。
因此我国的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制度本身的问题,这条改革之路可谓道阻且长。
3、公务员职务分类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传统的企业职位分类中,并没有“职务”这一概念。
它是来源于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名词,我国政府机构为了继承曾经的干部人事制度,将这一概念沿用在了公务员的分类制度中。
“职务”在法律上的定义是隶属于职位的,职务、职责和职权三者的结合就是职位[2]。
制度设计者曾试图用这种界定方法,使人事管理的制度更加科学规范。
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运行中,职务却有了“喧宾夺主”的意思,反而在职位与职务之间占领了主要地位。
三、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
1、理清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
制度是组织在管理组织内部所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对制度进行创新,首先要对组织制度有清楚的了解。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民主化程度也不高,因此要想有效的控制公务员行为、保证政府权力,就必须健全制度,完善制度。
公务员管理制度目前还属于新制度,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问题和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改革公务分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做出调整,提前预测制度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其次,要对创新有客观的认识。
创新不是一味的创造新型事务,它要求我们在创造之前就必须对可能造成失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避免,同时要对创新内容进行探究,确认其是否适用于现有的生存环境。
当前的中国正属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政府改革行政体制,创建服务型政府变得迫在眉睫,而公务员管理制度由于起步晚,还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时公务员制度这个还处于成长期的新制度就不得不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通过局部性的调整和整体性的改革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
以便跟上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新环境的步伐,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独树一帜,成为与时俱进的一门管理体制。
2、制度创新应紧扣时代脉搏
社会在不断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面对新的问题,这要求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步更新。
当今时代,科技在快速发展,人文也不断创新,社会各项事业的新旧交替周期在逐渐缩短,因此改革是事物发展的唯一道路。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我国的科技正在飞速前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完善,改革频率也在不断加快。
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也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自身。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发展永远都不会停止,我国目前所急切需要的就是高效率的改革,由于行政事务繁杂,组织系统也过于庞大,因此一个高效的改革进程就变得尤为重要。
3、完善公务员职位类别的划分
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从本质而言是优化公务员职务,为公务员创新更多的服务类别。
因此在改革时必须拿捏到位,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人事管理,取消不必要的工作职位,加派人员到重要的工作岗位,对公务员职位的工作范围进行准确划分,逐步完善公务员的划分内容和具体
操作[3]。
首先是细化综合管理职位。
一是将所有具有领导作用的公务员职位纳入综合管理类中;二是细化政府机构中从事行政事务的公务员职位,将行政管理和行政业务区分开来;三是分离出司法类公务员职位和辅助类公务员职位,为二者成立单独的职务类别。
完成这些基础分类后,就可以对技术类公务员进行管理分类了,主要是通过对这些专业技术进行判别后,在最需要其贡献力量的领域中为其设置职位。
最后,需要做的就是收尾完善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别职位所需要的人员数目,进行招纳,增加对专业技术性公务员的需求量,将服务、技术贯穿在制度中,使“官本位”的思想得以减弱。
四、结论
我国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因此要想创立一个完善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就必须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考究、调查和调节。
创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是公务员管理的前提,也是我国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斐.创新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可行性对策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25-126.
[2]钟秀.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与绩效考核[J].知识经济,2010(19):251-252.
[3]王耀文.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探索[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0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