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及比较研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公共服务覆盖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居民享受公共产品的权利,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同时,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可以帮助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摘要】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着不足和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改进现有的供给模式。
对此,提出了加强政府主导、强化社会参与以及优化供给方式等对策。
在未来,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将朝着更加公平、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总结了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现状分析、探讨、问题、对策、发展趋势、总结提要、展望、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是当前农村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地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了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低下、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等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对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改善公共物品供给的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围绕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
也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研究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意义在于:了解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现状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了解公共服务的覆盖程度和质量,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探讨和改进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可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农村发展的关注点也从物质生活条件逐渐转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已成为学术和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总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不足。
尽管国家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依然存在不足的情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2.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服务质量相对较低,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主要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构的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等因素有关。
3.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些优质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地区资源匮乏,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
4.服务项目单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主要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而对于其他民生服务的覆盖相对较少,这导致农村居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5.政府主导。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政府主导,而市场、社会等其他力量的参与相对较少,这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不够完善。
1.结构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的公共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而对于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供给相对不足。
4.管理水平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构,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等问题。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1.结构调整。
应当适时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加大对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
2.机制创新。
应当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引导社会、市场等其他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形成多元化、灵活化的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比较与反思
无 法 自主选 择 符 合 自身偏 好 的公 共 产 品 。这 种 供 给 体 制 造 成 我 国农 村 公 共 产 品在 总 量 供 给 不 足 的 前 提下 ,供 给严 重 偏 离 需 求 ,结 构 失 衡 。
主要 从 事 政 治 学 研 究 。
・
8 ・ 3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8 年 第 1 0 1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8 年 第 1 期 0 1
管 是农 村公 共 产 品 还是 私 人 产 品 的供 给都 是通 过 高 度 集 权 的计 划 方 式 由集 体 统 一 组 织 、安 排 ,农 民 只是 集体 经济 组 织 内的 劳动 者 ,农 民对 生 产 过 程没 有 多 少话 语 权 ,“ 们 作 为 ‘ 他 国
一
步 改 革提 供 一 种 理论 参 考 。
一
、
人 民 公 社 时 期 的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体 制
人 民公 社 时期 的农 村 公共 产 品 供 给 体 制 与 人 民公 社 的 组 织 特 征 密 切 相 关 ,人 民公 社 的 所 有制 结 构 为 “ 级 所 有 ,队 为 基 础 ” 三 。公 社 既 是 农 村 经 济 管 理 组 织 ,又 是基 础 政 权 组 织 , 集农 村 一 切 政 治 、经 济 和 社会 事 务 管 理 大 权 于 一 体 ,拥 有 调 动 农 村 绝 大 部 分 人 力 、物 力 和 财 力 的权 力 ,对 所 属 生 产 大 队 和 生 产 队 也 实 行 严 格 的 行 政 化 管 理 ,而 生 产 大 队 和 生 产 队 , 不 仅是 一 个 经 济组 织 ,也 是公 社 的 基 础 政 权 机 构 ,这 一 时 期 的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体 制 表 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演变及其完善研究
“ ” 研 三问 究 农题
我 国农村 公 共 产 品供 给 制 度演 变及 其 完 善 研 究
董 明涛 , 孙 钰
30 7 ) 0 0 2
( 津大 学 管理 与经济 学部 ,天津 天
[ 摘
要]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农村 经济社会 发展 水平及农 民生活水平关 系密切 。我 国现 行的农村 公共产 品供给制
[ 键词 ] 关 农村 公 共 产 品 ; 给 制度 ; 度 演化 供 制
[ 图分 类 号 ] F 2 中 31
一
[ 献标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0 7—8 8 (0 1 0 0 8 0 文 10 4 7 2 1 ) 5— 0 3— 4
历程, 其演变大 体 可 以划 分 为农 业合 作 化 与人 民公 社 引 言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至农 村税 费改革前 时期 、 农 农村公共产 品是 农村地 区农业 、 村或 农 民生产 、 时期 、 农 生 活共 同所需 的具有 一定非 排他性 和非竞 争性 的产 品 村税 费改革后 时期三个时期 。 ( ) 业 合 作 化 与 人 民 公 社 时 期 ( 9 9 17 一 农 14 - 9 8 或服务 。农村公 共产 品是农 村 经济 社会 发 展 、 民生 农
度还存在诸 多缺 陷, 不仅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不足 , 而且严 重制 约 了农村经 济社 会 的发展 。为 了改善农村 公共产 品供给 的 困境 局 面 , 分析 新 中国 成 立 以 来 我 国农 村 公 共 产 品供 给 制 度 的 演 变 历 程 基 础 上 , 结 了供 给 制 度 演 变 的 经 验 及 启 示 、 行 在 总 现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的缺 陷, 并针对缺 陷探 索 了完善我 国农村公共产 品供给制 度的设想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为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在农村范围内消费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收益外溢性的产品和服务,它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农村的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以及社会救济等;农村的准公共产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服务和职业教育、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以制度外筹资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这种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既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又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抑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税取消后,原来的制度外筹资方式开始失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其运行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问题进行探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
合作化时期是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时期。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3个发展时期。
在互助组阶段,主要通过“私有公用”或公共购买的途径,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要。
到了农业合作社阶段特别是高级社阶段,开始实行“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开始形成。
在农村集体和农民自身供给公共产品的同时,政府也履行了一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职能。
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几乎全部由公社(包括下属的大队及生产队)承担,广大农民成了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成本承担者,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代为农民统一表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报告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报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农村发展、社会公平和农民福利等方面。
以下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报告,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点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给农村居民的基本服务或设施,如教育、医疗、交通、水电等。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 具有普遍性:农村公共产品应该面向所有农村居民,无论其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2. 具有非竞争性: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权,即供给不受需求量的影响。
3. 具有外部性:农村公共产品的使用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如教育可以提高整个社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1. 资金短缺: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导致供给不足。
2. 不均衡的地区发展: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一些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不足。
3. 供给结构不合理:有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如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县城,导致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不足。
4. 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农村公共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
2. 调整供给结构:政府应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确保供给的均衡性和公平性。
3. 强化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产品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防止资源浪费和滥用。
4. 引导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如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合作社等形式,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调整供给结构、强化管理和监督以及引导社会参与,可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变迁与改革思路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变迁与改革思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变迁与改革思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种机制。
这一机制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变迁和改革,以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演变历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呈现出向市场化倾斜的态势,即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逐渐演变为政府和市场共同供给的模式。
这一模式发展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自主性,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但是,市场化倾向过度往往会使得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将对其公共产品的投入降至最低水平。
21世纪初,政府开始逐步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改革思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政府出台支持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
例如,为农村地区制定特别的支持政策,提高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服务所需费用中去。
2、推行改革,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政策,加强补贴制度,完善行政管理,保障其向各个农村地区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在推行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导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将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服务。
3、加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
加强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指导,加强地方政府从中间作用的调度功能。
在协调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将政策转化为行动的效果。
结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是农村地区积极发展的必要条件。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及矛盾冲突,必须及时制定改革建议,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乃至整体农村经济的发展。
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行动中,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创造一种对农民更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摘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不同阶段的历史变迁。
目前,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是在新一轮的农村建设中,亟需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合理的制度安排,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其本应享受到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社会福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变迁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社区内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及服务。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供给主体及供给渠道等方面的设置及安排。
①建国以来,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农村政策以及农村治理结构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化,并由此带来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
1.1集体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既是我国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也是农村社会的基层政权。
1.21978年至税费改革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组织也逐渐虚化。
1.3后农村税费改革时期为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我国首先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之后又在其他省份逐步推开,并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1.4新农村建设时期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新农村建设”。
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为了弥补取消农业税给基层财政带来的压力,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力度。
2.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面临的困境2.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清目前,我国的行政层级较多,为五级行政体制,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存在难度。
分税制改革主要对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进行了划分,而省级以下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事权的划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财政责任也比较模糊。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观点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观点综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涉及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重大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这些观点综述如下。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相应变化。
张军、何寒熙(1996)认为,农村制度的变迁在为促进农业生产高速增长提供了很强激励的同时,也引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即由国家财政承担、动员并组织群众以劳代资的供给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私人共同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且私人参与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地方政府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兴庆(1997)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的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发展又迫切需要公共产品时应运而生的。
尽管成本分摊方式与人民公社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就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看,实际上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延续,属于制度外供给。
林万龙(2001)认为,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发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变迁的基本特征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不再限于政府,而是民间供给主体,主要由他们承担变迁成本,并享有变迁收益。
二、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体制不合理。
贾晓俊(2006)认为,由于事权划分脱离于财权划分,在财权呈现上收态势的同时,事权却呈现下放态势,基层政府承担了与其财力极不相称的事权,这种不对称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体制性诱因。
寇铁军、任晓东(2006)认为,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性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力有限。
熊巍(2002)认为,由于我国分税制具有的制度缺陷,使得乡镇财政收入极其有限,而且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缺少监督,乡镇政府取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很少。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多年来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数额始终偏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徘徊不前。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创新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创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指政府提供给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也在不断变迁。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息息相关,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公共物品供给主要由村委会或乡镇政府提供,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和居民需求的变化,这种供给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亟待加快,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变迁过程,分析路径依赖和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探讨政府角色的演变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通过研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变迁,可以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
1.2 研究目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的分析,探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以及制度创新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历史演变,揭示路径依赖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过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根源。
探讨创新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和市场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对不同农村地区的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可以找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制度创新路径,为未来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望未来,探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总结制度创新对农村发展的意义,为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思路。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演变、困境及对策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演变、困境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演变,接着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转移支付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主干网络、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特点。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且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推动国家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相比城镇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还比较短缺,因此如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需要以及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演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家庭承包制实施至农业税取消前、后农业税时期四个时期。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主要目的是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
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从组织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发展到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我国出现了初步的农村公共产品制度。
1958年,我国实施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拥有对人、财、物的绝对控制权,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保证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供给。
这一时期,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主干网络、低水平的社会保障等方面。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路径变迁与动态对策研究
展 ,关 系 到 广 大农 民 的切 身利 益 与新 农 将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分 为 纯 公 共 产 品和 准 公
共产 品,确认前者须 由政府提供 ,而后 者可 以有不同的供 给主体 。0 总体上看 , 目前我 国城乡差距突 出 表现 为公共产 品上 的差距 。 学术 界对 d — p I se u yo iaS r l Pu I G O s Su pySy t m c
a d I r t ge n sSta e is t
L i jn i a u Jn
( u ies e at n, n n ne a o a E o o c nv r t, h n sa H n n4 0 0 ) B s sD pr n me tHu a t t n l c n mi U ies y C a g h , u a 1 2 5 I r i n s i
2 1 年第 6 00 期
第 2 卷( 第 22 ) 6 总 0期
改革 与战略
REF0RM ATI ON & s R ATEGY T
NO. 2 0 6,01
( u uavl,O2 2 C m l i yN . ) te 0
我 国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制度 的 路径变迁 与动态对策研究
李建军
( 南 涉外 经 济 学 院 商 学部 ,湖 南 湖 长沙 400) 12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一、引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现状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民仍面临着基本生活条件不足的问题。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和支持不到位,这些地区缺乏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产品。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剩与此同时,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由于过度投入和导向失衡等原因,导致一些公共设施设备过剩。
例如,在城市周边地区修建了大量高标准道路和公园,但由于农民收入低,无法享受这些公共产品,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现象。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原因,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
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享受到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则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医疗等问题。
这种不均衡现象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1. 财政投入不足在我国,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导致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投入不足。
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产品。
2. 支持不到位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发展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的执行效果不佳,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此外,一些存在执行差异和地区差异,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均衡。
3. 农民参与度低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民对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参与度较低。
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和渠道,使得农民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造成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及其改革策略研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及其改革策略研究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可以划分为1979-1984年微观体制改革时期与1985年至今宏观体制改革时期两个阶段。
即联产承包变革取消以评工记分为主的农村微观分配制度取得成功以后,由于受城市改革滞后和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制约,农村第二步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说是迄无成功。
经过四十多年剪刀差方式的积累,我国目前从总体上看已经基本完成农业支持工业的阶段,正步入工业与农业平等发展阶段。
与此相适应,彻底改革以剪刀差为主的农村宏观分配制度,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新旧体制双轨并存并行,势必加剧对经济剩余的动员和交易费用的消耗。
农村分配关系秩序混乱所引发的农民负担严重、农业投资下降、发展结构失调等问题长期困挠着人们,研究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制度变迁,并探讨改革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剪刀差:弱化与放量剪刀差机制主要涉及公社、企业和财政三类经济主体与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改革以来我国剪刀差积累机制已经被严重破坏。
1、农业生产与流通体制改革动摇了剪刀差机制基础为了缩小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197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随后两年又继续提高了部分农产品收购价,并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978-1981年间农付产品收购价格年均递增11.5%,远远高于1950-1978年间递增2.8%的速度,有效地改善了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和农村宏观分配结构的刺激功能。
为农村分配领域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只能解决剪刀差量的缩小问题,根本没有改变剪刀差作为分配杠杆的经济机制本身。
联产承包变革改变了农村经济的经营主体。
农户具有了对各种经济信息作出理性反应的能力。
同时,农户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也已经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对国家和集体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负担的轻重,市场价格的出现更使剪刀差方式暗拿明显化,在以后牌市差价较大时,定购遇到的抵制也越强烈。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叶文辉(云南财贸学院经济系 650221) 内容提要: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
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
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乡绅治理 人民公社 制度变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乡村治理制度、农村税费体制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治理制度是合理的税费体制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必要前提,而一定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又与一定的农村税费体制相对应。
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必然导致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治理制度的变迁,而农村税费问题的彻底解决又必然与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调整互为条件。
本文在此就中国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进行比较研究,这对我们探索化解“三农”问题的思路会有所启示。
一、中国历代依赖乡村税收的财政制度缺陷在中国长期的农业文明演化中,作为农业文明载体的乡村社会变化相对缓慢,上层统治者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低度整合态势,乡村社会内部的经济社会体制处于一种超稳定状态,王朝更替导致的是上层统治者的替换和政府周期性的重组,乡村社会结构仍一如既往。
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乡村治理和财政体制难以承担起对乡村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推动乡村社会进步的责任,农业社会的财税体制决定了帝国的财源支柱是农业税,农民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纳税者,国家对乡村的控制以取得财政收入为重要目的。
历代王朝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带有相当一部分对税收基础的重视或稳定财政收入的功利色彩。
这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政府都难以建立适宜工商业兴起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及意识形态,所以,因工商业在政府的抑制下难以顺利发展成为重要的财源,政府的财税体制主要就是乡村税费体制,即财政重点难以从“征农”顺利转向“征商”,财政收入对自然经济下的田赋高度依赖。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引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涉及诸多领域和利益关系,制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农村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进行浅析,旨在揭示现有制度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为满足农民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和设施。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祉。
在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挑战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其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
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有限,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规划,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此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民对于政策和服务的了解程度有限,难以充分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福利。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主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体。
其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涉及多个部门和地方,需要进行跨部门合作和区域协调。
再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供给。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首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主体不清晰,存在多部门重叠和职责不清的情况。
不同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其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和投入不充分,政府在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上存在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10-31作者简介:吕云涛(1982-),山东滨州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
王玉龙(1983-),山东滨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及比较研究吕云涛 王玉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60)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以及税费改革后三个时期。
本文从需求表达机制和决策机制、资金筹集机制以及生产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对这三个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了细致地比较研究。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生产和监督管理机制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2006)01-0052-03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所谓“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实际上是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它并非一个单一的制度,而是多种具有关联性的规则、制度所构成的一个组合或者说体系。
这一体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多种不同的选择,随着这些选择的变动,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决策机制、资金筹集机制以及生产和监督管理机制。
决策机制,又可划分为需求表达机制和狭义的决策机制,它决定当公共产品的需要在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后,供给主体依据制度、规则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和具体的供给方式。
资金筹集机制是关于解决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及成本分摊问题的有关制度。
它不仅要确定通过何种方式来筹集资金,而且还要确定当这些资金用于生产公共产品后所形成的成本分摊问题,即成本由谁来负担。
生产和监督管理机制主要解决怎么生产、如何监督,生产后对公共产品的管理以及对农民意见的收集、整理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以及税费改革后三个时期。
现将这三个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作一比较研究。
一、需求表达机制和决策机制的比较改革开放后的两个时期和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农民最大的变化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拥有相当大的自主处置权,其独立的市场经济地位基本确立。
原来高度同质化的农民群体开始分化,并且随着拥有的财产、生产安排、消费习惯和对未来预期的不同而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而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基本丧失了对生产安排甚至人身活动的自主权,农户之间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因而农户没有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主动性,更无所谓需求的差异性。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较人民公社时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1]:第一,以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所处的生活环境为目的,更加注重公共产品的实用性和多样性;第二,农户家庭作为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对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极为敏感;第三,农民开始有了自主产权意识,对一部分由小范围内集资生产的公共产品要求拥有产权。
所以,尽管在承包责任制下由于制度安排的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表达机制仍摆脱・25・学术论坛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 V University No.1,2006(T otal No.7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总第73期)不了“长官意志”的约束,但由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冲动和巨大的差异性,导致农民会想方设法通过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前者如通过村民委员会、人大代表等向决策者反映自己的意愿,或通过“以脚投票”[2]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原居住地公共产品供给的不满;后者如通过向决策者行贿来改变他们的决定。
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和人民公社时期类似,仍是以领导者的政治、经济理性为主,农民的真实需求表达仍是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只是税费改革后实行的“一事一议”使农民的需求在很小的范围内农民的需求得以表达。
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关于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活动。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反映出公共决策不合理而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扭曲。
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必须解决决策权的配置问题。
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社队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农民仅仅是简单地向集体出售劳动的”社员”,他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既无需求的冲动也无决策的权力,所有的决策权都被集中于社队或社队以上的各级政府。
改革开放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尽管在农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改革,并且确立了”乡政村治”模式,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仍然没有突破人民公社时期以行政手段强制性供给的弊端。
由于乡镇政府及村组织追求的目标与辖区内农民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于是,为了达到政府的目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就主要不是根据本辖区农民的需求决定,而是由外部政府或组织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理性来确定。
在政绩考核、职位升迁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基层政府及部门已经演变为拥有相对垄断权力和相对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它们为了维护部门或个人的利益,往往会利用掌握公共资源的权力,提供不反映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
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谈判制度,农民难以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反映自己的意见或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最终形成目前的不反映需求的带有强性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二、筹资机制的比较改革开放后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之间最大的不同可以说就是成本分摊形式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物质成本分摊方式不同。
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的物质成本分摊是在集体分配之前直接从各个基本核算单位扣除。
对农民来说,虽然实际上也是自己所得部分的扣除,但由于是分配前的扣除,单个农民并不清楚自己分摊的公共产品物质成本为多少,农民成为隐性的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摊者,对负担的感受是间接的。
而在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的公共产品由集体范围内的扣除,转变为农户家庭的直接缴纳。
除了缴纳国家税收用于制度内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外,农民还要分摊各种在乡、村范围内的公共产品成本,如乡统筹和村提留。
此外,还有其他不确定的农村公共产品成本支付,如额外摊派。
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直接分摊到户,并且农户又已成为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因而对负担轻重与否的感受是直接的,从而也凸显了这一时期的农民负担问题。
税费改革后这种制度外筹资的口子基本被堵上,农民负担得以减轻。
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资金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少量部分来自于以“一事一议”方式筹到的资金。
其次,人力成本分摊方式不同。
工分制以及工分总量膨胀的无约束,是公社时期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基础。
与其他任何制度安排相比,公社制度在将劳动力资源配置于公共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最大潜力。
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教师、医生、大队干部等)全部以补贴工分形式参与分配。
这种增加工分总数、降低工分值的成本分摊方式,使单个农民同样不清楚自己的负担额。
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民获得了劳动支配权,乡、村两级动员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大大下降,公共产品所需人力成本的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公共产品建设使用的劳动力的成本大部分以货币形式支付,只有少部分由农民以活劳动(如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形式支付,税费改革后又逐步取消了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
三、生产和管理机制的比较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都是从无到有开始建设的,所以当时的当务之急是先行建设能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公共产品,如乡村道路、农村水利设施。
又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缺乏能独立进行公共产品建设和管理的中介组织,更由于当时的农户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没有对公共产品的异质性需求,尤其是当时社队具有非常强的动员劳动力的能力,所以使得当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非常强的(下转第56页)・35・吕云涛 王玉龙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及比较研究 学术论坛那么,在中国古代究竟何时于城邑中设有市场,文献史料中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
但从《周礼》等早期经史中与市场相关的记载可知,在西周时城邑中已开始设有市场,从而拉开了中国古代早期城与市结合的序幕。
在周代,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聚居点增加,手工业与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观念上的变化。
人们一方面逐步认识到工商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诸侯割据,各国认识到仅有城墙的防御功能而无经济实力的城难以长期固守。
同时,随着统治集团地域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统治者为使其生活更为便利和舒适,并为增强都城的防卫能力,在开始仅建有宫殿或衙署等政治、军事性建筑的“城”里,允许在“城”的城厢设“市”贸易,进而手工业作坊等也不断随之出现并增多,“城”的规模由此相继扩大,人口增加,逐渐形成了“前朝后市”的格局。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逐渐发展,市场的增多,促进了一些交通发达的商品集散地或繁华的市场,因军事、政治等原因,围“城郭沟池以为固”,从而出现了“市”、“城”合一的情况。
所以,“市”有大市、小市、早市、晚市,定期与不定期市等之分。
《周礼?地官》曰:“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
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莅焉。
”所谓“市师”,即“司市”。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以次叙分地而经市”。
即是说,当时“市”中所设的管理官员,其职责不仅在于监督商贩货物等出入城门,整顿摊肆货店排列场所,甚至确定物价、限制违禁品买卖等,而且自身有专设的吏所治舍及其管理制度等。
可见,当时城中有市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上述城内部市的建立以及市外部城的修筑这样两条主要途径,最初各自独立的城与市便渐趋融合,缓慢地发展为统一的、有机的复合体———城市。
这样的有机整体性的城市,不再仅仅是“王宫的营垒”。
尽管最初只是城与市的简单结合,但愈到后来,其职能、成分和基本特征等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
这种具有复合性的一体化城市的产生,它不仅事实上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中心,而且还是行政、生产、文化、居住和交通等系统在空间的统一体,同时还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
它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表明中国古代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城市在西周时就已经形成了。
注 释:①张全明.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1期,1998.②《战国策・赵策一》[Z].(上接第53页)“自我承担”、“自我生产”、“自我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