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第十八章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引言概述: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
一个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规划1.1 绿化设计:合理布局绿地、树木和花草,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1.2 水系规划:合理规划水系,建设人工湖、溪流等水体,增加景观效果,改善生活环境。
1.3 垃圾处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和垃圾处理设施,保持居住区的清洁整洁。
二、交通规划2.1 道路设计:规划合理的道路网,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车辆通行道,提高交通效率。
2.2 公共交通:规划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2.3 停车场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减少交通拥堵。
三、配套设施3.1 学校医院:规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就医和子女就学。
3.2 商业设施:规划商场、超市等购物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3.3 娱乐设施:规划公园、健身房等娱乐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安全规划4.1 消防设施:规划消防站、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2 安防设施:设置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安防设施,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
4.3 紧急救援:规划应急救援中心、医疗急救点等设施,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五、社区管理5.1 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的物业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维护居住区的整体形象。
5.2 社区活动: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3 环境维护:加强环境维护工作,保持居住区的整洁和安静。
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开展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具体指导。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居民对于舒适、便利和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而进行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工作。
本方案将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绿化设计、设施配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
2. 土地利用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合理的土地利用是确保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
本方案将采取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绿化带。
2.1 住宅区住宅区将占据居住区总面积的大部分。
在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将注重户型设计、建筑密度控制以及居住环境的品质。
合理设置公共活动区域和休闲设施,以满足居民对于社交和娱乐的需求。
2.2 商业区商业区将布局在居住区的核心位置,便于居民购物和生活所需。
通过合理的商业区规划,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2.3 公共设施区公共设施区包括学校、医院、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
这些设施将根据居住区规模和居民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以公共设施区为核心,将便利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2.4 绿化带绿化带是整个居住区的重要设计要素。
通过合理布局的绿化带可以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绿化带应包括花坛、草坪、人工湖等元素,注重生态保护与景观效果的综合考虑。
3. 交通规划为了便捷的交通流动和减少交通拥堵,交通规划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3.1 道路规划应采用合理的道路布局,避免交通阻塞和拥堵。
主干道和支路的设置应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同时注重行人、自行车和汽车交通的平衡,以便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3.2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得到充分考虑。
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要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并与周边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相衔接,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4. 绿化设计绿化设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1 植被种植居住区内的植被种植应具有多样性,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等。
《居住区规划》课件
《居住区规划》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居住区规划概述 •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 居住区规划的要素 • 居住区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 居住区规划的案例分析
2023
PART 01
居住区规划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一定地域内的居住 区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居民的基本 居住需求和改善居住环境。
邀请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 。
方案修改完善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
报批与公示
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并进行 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规划实施阶段
1 2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审批意见和公示反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
组织建设实施
按照实施计划,组织各方资源进行建设实施。
空间布局的艺术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创 造出富有艺术美感的居住 区景观,提升居住环境的 品质。
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道路交通规划应遵循安全、便捷、顺畅的原则,确保居民出行方 便且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的组织方式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地形条件,道路交通可采用自由式、方格网式 、混合式等不同的组织方式。
停车设施的设置
合理设置停车设施,包括住宅配建停车位、公共停车场等,以满足 居民的停车需求。
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的原则
01
绿化景观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的原则,提高居住区
的环境质量。
绿化景观的类型
02
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绿化景观可分为草坪、花坛
、树木、水景等类型。
绿化景观的管理与维护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规划和设计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区,成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接下来,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标准的角度来探讨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
一、居住区的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 建设规模划分。
对居住区内的各类住宅、公建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绿地等进行规划。
2. 合理设置居住区条块大小。
在居住区规划中,可以将居住区分成若干个条块,不同的条块面积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一刀切。
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对于人们的基本需要设施(如商场、医院、公园、幼儿园等)的配置,需要合理规划,确保住宅区内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4. 道路交通规划。
要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布局,确保交通流畅和道路安全。
同时,还要为非机动车和行人创造便利通道,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5. 绿化规划。
要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增加居住区的美观和舒适度。
在绿化布局中要逐步实行保护自然生态,让居住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
二、居住区的设计居住区的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实现,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场所。
在设计居住区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
以下是居住区设计的标准:1. 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是居住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住宅建筑设计需要合理设置户型、面积、采光和通风等方面,保证住户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
2. 公共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娱乐、体育、培训和学习等方面使用,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人流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利等方面。
3. 道路交通设计。
道路交通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和便捷。
道路设施应配备齐全,交通标志及路面标线等应该清晰易懂。
4. 绿化系统设计。
绿化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二)课程性质: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等方面。
(二)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注重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一)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
(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可选)。
(二)参考书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
七、教学团队与教学设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生动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八、其他说明(一)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文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整套配套完整的教学课件对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从使用效果、内容特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说明《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的相关情况。
一、使用效果《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从设计初期的基础知识到现场勘察、方案定位及整体规划、具体强化设计以及后期的文献积累、档案整理,无一不涉及。
这一课件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前人的经验及职业素养提升和案例分析、创意思考、设计操作等多个方面,去提升自身对规划设计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实际上,这个全套的教学课件不仅适用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专业学习者,同时也可供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相关人才使用。
二、内容特点1.内容方面《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融合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现有的科技进展,量身打造出一套有助于全面学习规划设计的教学课件。
从整体到细节,从设计思考到方案展示,再到文献记录,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足够的细节,是学习者的权威指南。
2.形式与结构教学课件结构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通过真实可行的规划案例和设计实践,让学习者通过多角度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相结合进行规划设计思路的应用。
同时,这个全面的教学课件呈现方式清晰、分点分布排序、具有循序渐进的逻辑顺序,让学习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更具实用价值的知识。
三、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教学课件采用零距离网络教学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习者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和开放学习方式。
学习者可以自由下载相关教学材料、案例和实用工具,参与线上论坛、交流和研讨,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在进入实验室、实验设计和调研等环节中进行现场指导,传授实用技巧和设计方法,从而形成“面向社会,多元化,实用性强”的教育形态。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教材,它所展现出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可以在越来越需要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学习者提供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知识储备,从而使规划设计行业的人才实现掌握更专业和更高水平的能力,能够更科学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
本文将以____字篇幅,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选址和土地利用规划1. 选址:优先考虑距离城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区域。
这样便于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2.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用地比例,确保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区域的平衡发展。
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三、社区布局与交通规划1. 社区布局:以功能分区为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区。
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综合配套设施,合理规划社区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2. 交通规划: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合理规划社区内的地铁、公交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保证社区内道路的连通性,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四、住宅区规划设计1. 住宅布局:以小区为单位,规划出合理的住宅单元,保证每个住宅单元附近都有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注重社区的人文景观设计,使小区环境美观宜人。
2. 住宅类型:结合实际需要,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
确保住房供应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公共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社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融合,增加居民的社交活动。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1. 教育设施:规划社区内的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等。
确保居民的子女能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家长的精力负担。
2. 医疗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医疗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等。
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少外出就医的时间和费用。
3.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图书馆、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中心,居住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城市规划师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的居住区规划方案,以满足市民对舒适居住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一种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使城市规划师们在面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有一些启发和想法。
规划步骤第一步:调查和研究在开始设计之前,城市规划师需要对该居住区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这些调查包括对区域内的居住需求的调查、城市的交通状况、环境问题以及工业和商业设施的布局等诸多方面的调查,以便为需要的居民量身定制合适的规划方案。
第二步:确定居住区规划的类型现代城市规划师需要考虑居住区的类型和模式。
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社区和家庭。
对于居住区规划的类型,规划师需要考虑住宅楼的类型、人口密度、建筑形态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以确保他们最终确定的居住区规划方案是合理的。
第三步:确定居住区规划的用途城市规划师需要考虑居住区规划的用途和功能。
他们需要判断每个区域的优势和不足,以确定如何分配各种用途,例如公共空间、绿地、商业场所、社区中心和交通设施等。
此外,规划师需要考虑将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集中在哪里,以最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第四步:解决交通问题城市交通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师需要确保住宅区的交通安全,缩短居民通勤时间,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此外,规划师需要保证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以满足未来需求。
第五步:绿化、美化和环保城市规划师需要确保居民生活在一个绿色环保而美丽的社区中。
规划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城市中创造机会使绿色空间最大化。
规划师还需要确保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筑和外观相匹配,以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
设计原则舒适和易使用城市居住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市民提供居住舒适,规划师需要以这一点为出发点考虑规划设计。
规划师需要研究每个社区成员的需求和作息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设计可以用于最大的满足住户需求而不会使他们感到困扰或不舒适。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规划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一个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年龄结构等因素,为他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比如,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居住区与商业区、教育区、医疗区的结合,保证居民生活便利,减少出行成本。
另外,要注重绿化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强社区凝聚力。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个成功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比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优化交通布局,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另外,在建筑设计方面,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绿色性能。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还可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而且,居住区规划设计也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包容。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保证居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居住条件。
比如,在规划设计中要设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社区中心等,让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服务。
另外,还要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的参与度,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社交交流机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总之,一个优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下,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适合居民生活的城市居住区。
希望未来的城市规划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完善居住区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可以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居住品质和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从住宅建筑规划、公共设施布局、绿化景观设计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在住宅建筑规划方面,应以居民的生活需求为核心进行合理布局。
居住区内的住宅建筑应具备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应有多种类型的住房供给,涵盖不同面积和户型,以适应各种家庭结构和经济条件。
另一方面,住宅建筑应考虑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特性,采用节能材料,加强隔音隔热措施,建造光照充足的房屋。
此外,还应确保住宅与周边环境的和谐融合,注意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色彩搭配,避免单一、呆板的外观设计。
其次,在公共设施布局方面,应注重便捷性和智能化。
居住区应内设配套设施如医院、学校、超市、公园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而且,公共设施的布局应便利居民出行,缩短步行距离。
此外,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公共设施的智能化也应提上日程。
例如,可在居住区设立智能停车场,方便居民停放车辆;设立智能洗衣房,提供便捷的洗衣设施;甚至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管理和维护,提升居住区的品质。
再者,在绿化景观设计方面,应注重生态环保和美观性。
绿化带和公园的规模应根据居住区人口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居民有足够的休闲活动空间。
此外,绿化带和公园应注重生态环保,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质。
同时,可以在居住区内建造人工湖和小溪等水系景观,增加观赏性和生态效益。
此外,还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增强身体健康。
最后,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中,应注重社区文化和共享空间的建设。
社区文化是居住区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设施,举办文化艺术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促进居民的文化交流和共享。
此外,共享空间的建设也是居住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如公共广场、休闲椅、儿童游乐区等,为居民提供交流、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健康的设计,下面是一份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700字的建议:首先,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应在居住区规划中包括商业区、文化娱乐区、教育区等功能区域,以方便居民购物、娱乐和接受教育。
商业区可以设立超市、商场、餐厅等,满足居民的日常购买需求;文化娱乐区可以有图书馆、剧院、游乐场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教育区则可以设立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方便孩子们就近接受教育。
其次,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确保交通便利和安全。
道路的规划应考虑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需求,分设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并设置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此外,应设立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站点,方便居民出行。
再次,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尽量保留和滋养已有的自然环境,如树木、草坪等。
同时,可以在绿地和公共空间中设置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提供居民户外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要注重环保和节能设计,降低生活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在居住区内设置太阳能光伏电板,为居民提供电力;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
同时,可以设立垃圾分类站点和废品回收站点,鼓励居民参与环保行动。
最后,要注重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可以设立社区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和维护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
同时,可以设置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社区居民的物业管理和维修服务。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要考虑交通便利和安全,规划道路和交通设施;要注重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要注重环保和节能设计,降低生活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要注重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优质的居住区,提供舒适、便利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居住区的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下面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1. 应充分考虑居住区的人口密度,合理确定居住区的建筑物高度和容积率,以确保住房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和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2. 居住区应设置合适的公共设施,如公园、运动场和社区中心,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和社交需求。
3. 居住区应配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交通安全。
4. 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节能和环保设计,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 居住区应合理规划小区内的绿地和植被,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同时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6. 居住区应配备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以确保废物和污水的有效处理和环境的清洁。
7. 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和设施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和生活。
8. 居住区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逃生通道,以确保居住区的火灾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9. 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应与周边地区的城市规划相协调,以确保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
总之,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居住区的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宜居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二)
《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二)- 《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介绍- 该课件的主要内容- 该课件的特点和优势- 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该课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是一套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教学课件,包含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技术和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
该课件的主要内容:该课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该课件的特点和优势:该课件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内容全面:该课件涵盖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2.案例丰富:该课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易于操作:该课件操作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4.可视化:该课件采用了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该课件适用于以下对象:1.高等院校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2.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等工作的专业人士。
使用方法:1.教师可以将该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教学内容;2.学生可以通过该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该课件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不断提高,该课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1.增加实践案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需要更多的实践案例来展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2.加强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应该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3.提高可交互性:提高课件的可交互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共82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之
易
安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PPT82页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居住区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艺术、地理、环境、心理、行为等各个领域。
因此规划师和建筑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好调查研究,进行艰苦的创作,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一、历史的回顾人类自出现聚居以来,不断地探索着有利于当时当地生产与生活的居住形式。
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居住区”的规模和布局。
早期,农民依附于周围所耕种的土地。
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通手段决定了村落的布点比较分散,村落的规模不可能太大。
手工业生产和个体劳动经济的崛起出现了沿交通道建房,前店(铺面)后厂(作坊)的布局形式。
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入,城镇规模逐渐扩大,产生了街坊—成街和成坊相结合的形式。
这时期的城镇可以说是一个扩大了的居住区,在那里综合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居住等多项功能。
内向庭院式的居住方式代表着当时封闭的社会形态。
只是由于大工业生产的集中,才有了分区的要求。
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物、噪声等干扰迫使居住区从工业区中分离出去。
而商业、金融、贸易、行政管理等又有了各自的活动范围。
可是城市化运动带来了人口密集、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阻塞等弊病,迫使许多社会学家和城市学家寻找对策。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莱(Clarence A.Perry)根据霍华德(EbenezerHoward)“田园城市”(《The Garden Cities》)的设想,提出了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 Unit)的理论。
他在给纽约区域规划委员会的报告中阐述了邻里单位的6条基本原则:(1)城市主要干道和过境交通不得穿越邻里,而应是邻里的边界。
(2)邻里内部道路的布置应设计和建设成为尽端式和曲线形,并采用轻荷载路面,使内部保持安静、安全和低交通量的居住气氛。
(3)邻里的人口应与维持一个小学的规模相适应。
(4)邻里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为邻里服务的设施一起放在中心公共场地或绿地上。
(5)邻里占地约160英亩,密度为每英亩10户。
它的形状应考虑孩子步行上学都不超过半英里。
(6)邻里单位的服务设施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一个位于小学附近的社区中心。
邻里单位的理论得以实施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先是在伦敦外围的卫星城中。
著名的哈罗(Harlow)新城由4个居住区(Village)组成,每个居住区划分为2~4个邻里单位。
全城共有13个邻里单位。
以后世界各地相继仿效。
70年代美国兴建的哥伦比亚新城仍然遵循这些原则,各个社区下分成若干邻里。
巴黎周围的5个新城都是吸收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发展起来的。
建国初期,我们在居住区规划中也曾应用了邻里单位的经验。
如上海的曹杨新村等。
当时我们正全面学习苏联,生活区多设计为“街坊”形式。
周边式的街坊布置和单元式的住宅设计在不少城市产生广泛的影响。
北京的三里河和百万庄的双周边布局的街坊,是从苏联周边式街坊演变出来的。
1956年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苏联提出了小区的理论。
这个理论迅速传到我国。
小区一词即是由俄文“Mиkpo-paйoн”直译过来。
它的设计原则是:(1)被城市道路所包围的居住地段。
(2)有一套完善的日常使用的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包括一贯制学校、托幼、饭馆、商店等。
(3)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空间。
苏联最早的一个实验小区——莫斯科新契尔穆舍克区9号街坊体现了上述原则,但还保留了街坊的名称。
而北京的第一个小区——夕照寺小区还能看出街坊中轴线和对称的布局手法。
1959年苏联组织了一次莫斯科西南区的住宅区规划方案的国际竞赛。
这次竞赛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试点居住区占地75公顷,要求住1.5~2万人。
方案中反映了居住区布局的特点:(1)密切结合原有地形,建筑自由布置。
(2)居住区分若干小区,每一小区容纳5000~6000人;小区内分若干住宅组,每组有1000~2000人。
(3)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分别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4)车行与人行分成两个系统。
居住区有完整的绿化系统沟通。
此后,小区规划的原则和手法在我国被普遍地采用,并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居住环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定数量的人住在一起形成了基层社会结构,因此研究居住环境必然涉及居住的社会性。
分析过去的社会环境,试看历史长期形成的街坊有其规律可循。
热闹的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具有浓厚的城市气氛,方便居民购物活动。
进入街坊小巷则安静幽雅。
住家内向,有自己的室内外生活空间,与外界隔离。
小巷就是居民的社交场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居住形态也要发生变化。
大家庭分裂成小家庭,封闭的独家独院为开放式的群居所代替。
布局形式要适应变化了的居住形态。
但是传统街坊所具有的环境质量,可以在我们的居住区规划中加以借鉴。
首先是居住的社会性。
居民的相互交往和作用是居住区赖以存在的基本因素。
居住区建起来后,如果邻居们相邻不相往,长期不能形成牢固的社会结构,则不利于安定的生活。
被称为“兵营式”、一排又一排、前后左右对齐的住宅布局所以不好,除了给人以呆板、单调的感觉以外,问题还在于缺乏足够的场所供居民进行交往和休闲活动。
因此要求规划师和建筑师寻求一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有利邻里交往的住宅布置形式。
住宅分组团布置,便于形成内向庭院。
住宅的单元入口开向内院,庭院要具有优美的室外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空间,人们上下班都能见面,有事也好互相照顾,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亲和的邻里关系。
我们不妨把组团的布置形式称之为新型的“扩大了的四合院”。
居民委员会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种群众自治组织。
住宅组团的大小可因地制宜。
在人口集中和建筑密度高的地方,每个组团可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团组成一个居民委员会。
组团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总之,规划的中心思想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邻里交往的场所。
良好的居住环境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日照、通风、安静、安全、整洁、美观以至人际交往等条件既是生理上的需要,又是精神上的要求。
例如,人们经常暴露在噪声的干扰之中,往往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变态;突发性的噪声会使情绪烦躁不安。
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防止噪声源迫近住宅、中小学、托幼等设施。
要妥善确定噪声源旁的建筑布置。
在噪声源周围要设置绿化带或隔音墙等防护装置。
三、空间环境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连续。
城市生活必然会渗透到居住区里来,文化、教育、商业、娱乐等人际相互作用也会在这里经常进行。
但居住空间毕竟有别于城市空间。
从居民的环境心理分析,在居住空间里人们不但需要有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场所,而且还要求有安逸、私密的小天地。
在工作之余能安心学习、消遣、休息和从事家务活动,并且不受外界的干扰。
集体与个体、暴露与隐蔽、公开与私密,在居住区里是交替存在着的。
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回家洗完澡在院子里凉爽一番就不愿被人家看见。
如果单身深夜回来,经过阴暗的小路担心有坏人袭击,就希望别人看见他,如此等等。
目前许多新建的居住区道路四通八达,人车到处穿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任何人都可以大摇大摆地在居住区里进进出出,坏人在这里作案,不易引起注意,逃窜也很容易。
在目前,居住区里往往存在着不少“剩余空间”。
由于在规划设计中对这些空间未作精心的安排,因此使这些空间成了“消极的空间”。
在这里,道路两旁脏物遍地,空地上野草丛生,特别是人迹罕到的旮旯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为此必须把“消极的空间”转化成为“积极的空间”,也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要把剩余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把它置于居民的视线范围之内。
要使这些空间真正成为美国建筑师、犯罪心理学家纽曼(OscarNewman)所说的“可以防卫的空间”(Defensible Space)。
积极空间的开辟要密切结合人的活动需要和心理环境的特点,并且在规划方案中就能体现出来。
比如居住区内部道路两旁应尽量布置对居民有积极作用的设施,如商店、文化站、管理处、绿地、住宅等等。
使街道不仅是出行的通道,还是活跃的生活场所。
这样人们乐于在此通行,并且对它有丰富多采的感觉,即使晚间经过这里,也有一种安全感。
如果街道两旁是高高的围墙,人们往往不愿在此久留,心里总想尽快地走完这段路。
当临路的高大围墙(如锅炉房煤场)是不可避免时,也应在围墙与道路之间设置一些服务性建筑,或留出一条绿带,放些花架、座椅等设施,使消极空间变成为积极空间。
将居住区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不同的领域,是一种较好的规划设计办法。
当人们进入居住小区时便是第一层次,从小区进入住宅组团乃是第二个层次;然后进入自己的家,就是第三个层次了。
这样居住空间便形成了序列:从公共空间(城市街道)→半公共空间(小区所有的空间)→半私有空间(组团所有的空间)→私有空间(首层住户的小院和住宅户内的空间)。
如此层层深入,各有各的领域范围。
同时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有形或无形的遮拦,如围墙、花墙、门垛、门头、标志性建筑等,造成实际上和心理上的障碍,防止闲人任意入内。
在这样的环境里老人有地方休息、聊天、锻炼身体,儿童有地方游戏玩耍,尽情欢跳,成年人也能各得其所。
让所有空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又令人感到安全舒适,那么居民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主人翁自豪感。
四、生活环境居住区规划中必须充分地考虑居民的需要,妥善地、恰当地安排好各项生活服务设施,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
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发展的,为此生活服务设施的设置,一定要充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在规划中要掌握人的活动规律和日常行为轨迹,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且要留有余地。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民收入不高,产品还不够丰富。
人们在选购耐用消费品时总要精打细算,那怕距离远点还是到商品齐全的大型商场去挑选。
小区内设置规模不大不小的百货商店往往无人问津。
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有本身的合理规模、服务范围和布点要求。
在强调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的同时,引进了竞争机制。
国营商店与集市贸易同时并存,国营、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相互竞争,繁荣了市场,扩大了购买者的选择范围。
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到规划中来。
其次我国双职工多。
他们的购物活动往往是利用下班的回家途中进行。
所以沿城市道路布置商店这种传统手法在现代生活环境中还是适用的。
这种布置方式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商店扩大了服务面,使顾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为此这种充满城市气息的商业街至今仍为我国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再是人们出行的心理——“抄近路”,不愿走回头路。
生活服务设施的布点要顺乎居民的流向和流线。
对商业经营来说叫做“一步三市”——差一步就会影响营业效果。
居住区中的自行车库如果位置安排不当,不是放在上下班必经之处,有的居民可能宁愿冒丢失的风险,把车放在楼道里,而不愿多走几步放在车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