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

合集下载

《庄子》外篇·天道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天道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天道原文及译文作者:庄子及门徒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

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故帝王圣人休焉。

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

无为则俞俞。

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

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此之谓天乐。

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

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

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

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

下与上同德则不臣。

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

上与下同道则不主。

上必无为而用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

此不易之道也。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

庄子对静的4种境界

庄子对静的4种境界

庄子对静的4种境界包括:
1. “地文”,这是内敛的过程,指不会被外界的杂音带走,并且能把这种声音化解成内心的流动,给自己带来美妙的体验。

2. “天壤”,这是静极而动,由内而外的一种释放,舒缓且自然。

不管是哪种情绪,释放后,身心都是敞亮自在的。

3. “太冲莫胜”,这是平和状态,情绪不内敛,不释放,一切只允许和接纳,对外表现无欲无求,达到大道至简的境界。

4. “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这是庄子的一个思想,认为当一个人的内心像一张白纸一样时,自然而然的会安静下来。

这种状态中,心如湖水一般平静,能洞察世界上的所有动变。

这是庄子所说的“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是让人把画在纸上的笔画都去除掉的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庄子》原文或咨询研究庄子的专业人士。

古文阅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古文阅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古文阅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与老子并称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围绕古文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展开探讨和解读。

1. 庄子的自由观念庄子提出了自由观念,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强调顺其自然。

他认为,人应当放下一切束缚和执着,以达到心灵的自由状态。

他以自然界为榜样,主张追求无为而不争的境界,摆脱一切烦扰和纷争,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2. 庄子的虚无观念庄子对于人生的虚无观念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生之所以活得疲惫和无趣,是因为过于执着于名利和功成名就。

他倡导人们舍弃这些功利观念,追求思想的纯粹和内心的宁静。

庄子的虚无观念并不是悲观消极的,而是提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

3. 庄子的矛盾统一观念庄子的哲学追求矛盾的统一,他主张相反的事物在某种层面上是相互依存和平衡的。

他在《逍遥游》中提到蝴蝶和周而复始的梦境,以此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无处不在的联系。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绝对的对立和矛盾。

庄子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倡导和谐统一的世界观。

4. 庄子的自我超越观念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强调通过超越自我的方式,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境界的提升。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身心的执着,超越个人利益和欲望的限制,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通过自我超越,庄子认为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超越尘世纷扰,获得返璞归真的心灵解脱。

5. 庄子的反思主义观念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着深刻的反思主义观念。

他主张人们应该反思现实和自我,超越主观和客观的局限,以达到境界的升华。

他以逍遥游的境地为例,在梦里觉醒的他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进而提出反思和怀疑的观点。

庄子认为,反思和怀疑能够打破既有的框架和常规,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和认识。

总结起来,古文庄子中的哲学思想深邃而富有启发性。

庄子强调自由观念、虚无观念、矛盾统一观念、自我超越观念和反思主义观念,通过这些哲学思想,引领人们超越尘世的困扰和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的美学阐释【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悟“道”以及最终实现“逍遥游”的体验理论。

它虽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却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审美思想,尤其是在庄子的一系列寓言中所反映出的技艺创造者要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与审美活动息息相关,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虚静;道;自由庄子的“虚静”说,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它虽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却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审美思想,并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一、“虚静说”探源“虚静”一语最早见于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冲让厥心,虚静于猷”,指一种谦冲、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用以摆脱现实的欲念,便于崇天敬祖。

[1]先秦时期的“虚静”则超越于这种宗教心境,具有了新的理论内涵。

最早涉及“虚静”说的首推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体,认为道是无限超出人的感觉体验的,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把握,只有“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即主体排除一切主客观的干扰,也就是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

老子之外,其他诸子亦注意到其重要性。

《管子·心术上》说:“去欲则寡,寡则静。

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

”也认为只有虚静恬淡,虚而静心,才能达到最高的认识。

其后,《荀子·解蔽》提出“虚壹而静”的主张,将“虚”和“专一”统一起来。

然则庄子的虚静与老子及其他诸子的“虚静”说有相通又有所不同,庄子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的角度出发,着重主体积极独特的自由体验,它能很容易的开启艺术家们在进行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本体自由”精神,从而洞彻万物,达到对“道”的深观远照。

因此,庄子对后世的文学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态度起了重要的影响则是无可置疑,而后世又对其发展也已“虚静”的意义远远超出庄子的预期。

二、庄子的“虚静说”(一)虚静是体道、悟道的过程在庄子思想中道无所不在,庄子的终极理想是能够悟道,最终实现“无待”的自由即达到“逍遥游”。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黄元吉注释目录例言(摘要)黄元吉自序第一章众妙之门第二章功成弗居第三章不见可欲第四章和光同尘第五章不知守中第六章谷神不死第七章天长地久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功成身退第十章专气致柔第十一章无之为用第十二章去彼取此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第十四章无象之象第十五章微妙玄通第十六章虚极静笃第十七章功成身遂第十八章大道废第十九章少私寡欲第二十章独异于人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第二十二章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第二十九章去奢去泰第三十章故善者果第三十一章恬淡为上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终不为大第三十五章往而无害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第三十九章以贱为本第四十章有生于无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第四十二章损之而益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第四十四章多藏厚亡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第四十九章圣无常心第五十章生生之厚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第五十六章为天下贵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第五十八章祸兮福倚第五十九章长生久视第六十章两不相伤第六十一章大者宜下第六十二章为天下贵第六十三章终不为大第六十四章无为无执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第六十六章为百谷王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第六十九章哀者胜矣第七十章被褐怀玉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第七十三章不召自来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第七十五章贤于贵生第七十六章柔弱处上第七十七章为而不恃第七十八章受国之垢第七十九章常与人善人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道德经精义》例言(摘要)按:《道德经注释》曾于1970年在台湾易名为《道德经精义》出版。

该书序言称:“黄注”尤为精辟,确乎言玄机,字字精义,故名曰“注释”,毋宁名曰“精义”之为得也,因易名重刊,以期普渡云云。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篇是现在流行讲的平台思维利他和利己是一对阴阳一切因公,其中有私;一切因私,其中有公,公私互转,是阴阳的互转,可惜的是我们经常是私也不私,公也不公元神当家,识神退位。

不尚贤是不要有分别心,恬淡自然,好不好都一样,美与丑都一样,居于中间的空无状态,后天意识心淡化,虚灵活泼之神常静不乱。

没有分别心,没有向外之心,心内空空,好像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水。

心是沉静不动的,如果有任何心思,就是在大脑皮层忙活,心灵的空间就阴云密布,一盆浑水,动荡不安。

这是入道的第一关,后天意识有一丝一毫,这个门就不给你开。

换句话说,就是甘愿为愚,一愚解千愁,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民争,争什么?有难得之货,即会有盗和机巧觊觎心、攀缘心此起彼伏,个业造成共业,共业影响个业治己如亨大国五蕴衍化,哪一个又不是因见而生识神?弱其志,强其骨:婴儿是不是很弱,但是把自己练得如婴儿般至柔,虽然至柔,如天地的大元气,却可以至强至刚,浩浩荡荡,包天地而入日月。

无知无欲,是说无“识”,无停止。

欲,看似是贪婪,却也容易懈怠。

吕动宾说的:世之财物,人人爱底,一见即欲;不见可欲,人之心就乱了。

我无见,我就无欲——这个“见”。

很有意思,如果是远离,也只算是出世躲避;但如果是:见而不现,便是内心的功夫,着尘而不染;入色而不熏,自在。

无为这个词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

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

无为这个词也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不为所为。

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执一、贞一、守一的。

最后说一句,贪眼见之物——人性的矢然。

马斯洛的定义有个很细微的地方,五层需求求索中,人,一定是在满足其一层后,且一定会向上一层伸手。

《庄子·天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天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天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①,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②。

古之所谓道术者③,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④?明何由出⑤”“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⑥。

”不离于宗⑦,谓之天人;不离于精⑧,谓之神人;不离于真⑨,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⑩,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⑪,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⑫,以参为验⑬,以稽为决⑭,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⑮;以事为常⑯,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⑰,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⑱!配神明,醇天地⑲,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⑳,系于末度㉑,六通四辟㉒,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其明而在数度者㉓,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诗》以道志㉔,《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㉕,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㉖。

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㉗,一曲之士也㉘。

判天地之美㉙,析万物之理㉚,察古人之全㉛,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㉜。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㉝,郁而不发㉞,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㉟。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㊱,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㊲,古人之大体㊳,道术将为天下裂。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㊴,不晖于数度㊵,以绳墨自矫㊶,而备世之急。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㊷。

为之大过㊸,已之大循㊹。

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

墨子氾爱兼利而非斗㊺,其道不怒。

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

黄帝有《咸池》㊻,尧有《大章》㊼,舜有《大韶》㊽,禹有《大夏》㊾,汤有《大濩》㊿,文王有《辟雍》之乐〔51〕,武王、周公作《武》〔52〕。

第03章 《庄子》-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

第03章 《庄子》-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先秦诸子)(原卷版)2020年中考语文

《庄子》“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文字各有其侧重的内容,共同形成整体的思想体系;“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也以反映庄子核心思想为主,又能体现其他更丰富的思想内容。

整本书着力体现出庄子自由无待、道通为一、清静无为、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遵从自然、无用之用、绝圣弃智、虚无恬淡、死生同一等主张以及关于自然规律的思考。

1.自由无待:认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己、无功、无名,自由自在、无恃无待的逍遥状态。

2.道通为一:认为宇宙及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穷无尽,规律都是一样的,多少、长短、大小都是相对而言,万物相齐,没有什么真正的差别,要依顺自然、超越对立、忘言忘辩。

3.养生之道:强调养生的重要和养生需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安时处顺、忘却情感、淡看生死,不必过于疲累地追求知识、智谋、利益等外物。

4.无用之用:强调因无用而有大用的人生处世态度。

5.才德圣人:认为道德内全、无形符显、不用智谋、摒弃烦恼的人才是理想中的才德圣人。

6.天人合一:认为道德能力达到顶点的真人能够顺应自然、听从内心、同于大道,也就是达到忘却自我的天人合一。

7.无为而治:主张治国理天下应摒弃心机、顺其自然。

8.遵从自然: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常态本然,强调要遵从万事万物本然的样子,否则就是不合理、不合道的病态。

9.绝圣弃智:抨击儒家思想,反对仁义礼智,强调要拋弃仁义等思想,避免各种仁义礼法反让社会大盗得行。

其实也是强调要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10.虚无恬淡:认为追求疆域、功利、名声、长寿等都是不足取的,应该不刻意做任何事,内心虚无、恬淡无为,让一切自然而然。

11.死生同一:认为生命的产生和消亡过程是自然规律,淡看生死。

12.自然规律:认为宇宙、天地万物有其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又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思考大小有无、有限无限等自然概念,在看似试图探求宇宙的本原和本性的过程中,体现了大道深奥、顺其自然的思想。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庄子》中,庄子对自由的观点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从庄子的原文和解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

一、庄子的自由观原文解析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的理解。

庄子认为,真正的至人是没有自我的,他们没有功利心,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庄子认为,人应该摒弃浮躁的欲望,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中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放下执着,顺应自然,不做无用之事,不追求空洞的名利。

庄子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个体的私利,以天下众生的利益为重。

只有如此,人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自由。

二、庄子的自由观解析庄子的自由观突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

庄子认为,人是自由的,但由于社会的种种束缚,人们逐渐失去了自由。

庄子呼吁人们回归本性,追求内心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与当代的自由观有着相似之处。

庄子主张摒弃功利主义,提倡自由与宁静的境界。

这与现代社会中提倡的追求内心平静、摒弃世俗欲望的观念相契合。

庄子的自由观也与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通,都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内心的满足。

庄子的自由观也对今天世界中的困扰提出了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名利,追逐物质享受,却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庄子告诫人们要超越这种功利心态,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结语:庄子的自由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通过对庄子的原文解读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

庄子的自由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应该回归内心,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宁静,超越功利,追求内心的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由的境界。

静字文言文翻译

静字文言文翻译

夫静,天地之始,万物之本也。

自古圣贤,皆以静为修身之要,治国之基。

是以,吾人欲究其义,必先明其源。

静者,不动也。

不动者,非无动也,而是不动之中含有万动。

盖天地之大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以,静者,天地之动,万物之生也。

古之君子,修己以安人,其道在于静。

静则明,明则神,神则能事。

是以,君子之学,始于静,终于事。

静者,内敛其心,外放其德,不逐物欲,不染尘埃。

《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者,静也。

天地之心,静而明,明而动。

动非无静,静非无动。

动静相生,循环无端。

故君子之道,静以修身,动以济世。

静者,心之境也。

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思远。

思远则志大,志大则事成。

是以,君子之志,常怀静心,以观天下之变。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夫乐水乐山,乐静乐动,皆由心之静也。

心静则能乐,乐则寿。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夫三乐之中,无不以静为本。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心静则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心静则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心静则乐。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夫天地四时,万物有成理,皆由静而然。

静者,天地之妙,万物之理也。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

”夫虚极静笃,乃道之极也。

虚极则无欲,静笃则无争。

无欲无争,乃天下之至善。

《庄子·养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夫知者以静,静则不乱。

乱则失道,失道则失生。

总之,静者,天地之本,万物之源。

人能静心,则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静,乃人生之大道,处世之至理。

愿世人皆能悟静之道,以达至真至善之境。

解读庄子的禅修观与内心平静之道

解读庄子的禅修观与内心平静之道

解读庄子的禅修观与内心平静之道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庄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领悟到了他的禅修观与内心平静之道。

庄子强调内心平静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他通过各种寓言和比喻,向人们揭示了实现内心平静的方法和道路。

首先,庄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欲望和功利心,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而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顺其自然地生活。

只有放下执着,不争不抗,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

其次,庄子强调“自然无为”的境界。

他认为,人们应该像自然界一样,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人为地干涉和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

只有心无所执,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

庄子还提出了“忘我”和“无我”的观念。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个人的欲望和私利,忘记自我,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庄子的禅修观也强调“空寂无为”的境界。

他认为,人们应该在静默中寻找内心的宁静,通过冥想和静心的修行,使自己的心灵达到空灵无物的境界。

只有心如止水,才能达到内心平静。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还通过各种寓言和比喻,向人们揭示了实现内心平静的路径。

比如,他通过“蝴蝶梦”和“胡蝶之梦”的故事,告诉人们要超越现实的虚幻和变幻,追求真实的内心平静。

通过“大鱼食小鱼,小鱼食虾”的比喻,他告诉人们要超越欲望的纷扰和争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总结起来,庄子的禅修观与内心平静之道,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放下欲望和执着,顺应自然的变化,超越自我,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通过冥想和静心的修行,人们可以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与自然和谐相处。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心灵自由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追求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和谐。

以静制动文言文翻译

以静制动文言文翻译

夫世之动者,非动于外,而动于内也。

故动者,心之动也;静者,心之静也。

心静则神明,心躁则志昏。

是以圣人贵静,以静制动,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昔者孔子游于乡校,闻人言曰:“夫子何为乎?”孔子对曰:“吾闻之,君子以静制动,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以静制动,非止于心,亦在于身。

身静则心定,心定则神明,神明则事理明。

是以君子居则思危,处则虑患,动则必思其所以然,静则必思其所以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者,非不为也,乃不为而成也。

不言者,非不言也,乃不言而信也。

是以圣人无为而治,不言而化,天下莫能与之争。

吾闻之,水静则清澈,心静则明。

水之清澈,非水自清,乃外物不扰也。

心之明,非心自明,乃外物不蔽也。

是以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以静制动,而后能致其理。

是以夫以静制动者,必先修身养性,使心无欲无求,而后能致其静。

心静则神明,神明则事理明。

是以君子之道,始于静,成于动。

静以养德,动以成业。

夫静者,非无所事事,乃有所不为也。

有所不为,而后能有所为。

是以君子之动,必有所依,有所据。

依乎道德,据乎仁义,而后能行其所为,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昔者孟子见梁惠王,王问孟子曰:“吾闻君子以静制动,然则何以处天下?”孟子对曰:“君子以静制动,非静于外,静于内也。

静于内,则心无所扰,心无所扰,则事无所乱。

是以君子处天下,必先以静制动,而后能致其理。

”是以夫以静制动者,必先正己,而后正人。

正己者,所以正心也;正人者,所以正事也。

心正则事理明,事理明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以静制动,非一日之功,乃积久而成也。

是以君子之学,必始于静,成于动。

静以养德,动以成业。

夫如是,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而天下莫能与之抗。

盖闻之,水静则流深,心静则神明。

水之流深,非水自流,乃地之高也。

心之神明,非心自明,乃德之厚也。

是以君子之学,必始于静,成于动。

静以养德,动以成业。

夫如是,则可以处天下,可以平天下,可以治天下,可以安天下。

吾故曰:以静制动,天下莫能与之争。

安静的文言文翻译

安静的文言文翻译

夫安静者,心灵之至境,处世之道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以安静为修身养性之要,亦为治国平天下之基。

然安静之道,非一日之功,需静心沉淀,方能领悟其中真谛。

古之君子,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求安静之境。

彼时,清风徐来,白云飘飘,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于是,修身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安静为本。

夫安静者,心无杂念,清净无为。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此言安静之道,在于心灵之安宁,不逐物欲,不染尘埃。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此亦为安静之道,不随波逐流,坚守正道。

安静之境,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安静之境,亦需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方能达到。

人之处世,如行于江湖,纷繁复杂,唯有保持内心之安静,方能应对各种变故。

安静之境,在于修身养性。

修身,即修身养性,使人内心平和,心态平和。

养性,即培养性情,使人性格稳重,气质高雅。

修身养性,方能达到安静之境。

夫安静之境,亦为治国平天下之基。

治国之道,在于安定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

民心安定,国家方能繁荣昌盛。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言治国之道,以德治国,方能安定民心,达到安静之境。

然安静之境,非独君子可得,凡人亦可通过修炼达到。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言安静之道,不仅君子可得,凡人亦可通过努力,达到安静之境。

今日之世,物欲横流,人心浮躁。

欲求安静之境,需远离喧嚣,回归内心。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言自我反省,使人内心平静,达到安静之境。

总之,安静之境,为心灵之至境,处世之道。

欲求安静之境,需修身养性,远离物欲,坚守正道。

唯有如此,方能达到安静之境,实现人生价值。

《淮南子》说山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说山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说山训原文及译文说山训作者:刘安及门客撰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

”魄曰:“无有有形乎? ”魂曰:“无有。

”“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

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魄曰:“吾闻得之矣。

乃内视而自反也。

”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

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

”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

人莫鉴于沫雨,而鉴于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荡也。

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曾子攀柩车,引楯者为之止也;老母行歌而动申喜,精之至也;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

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

螾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暗,河水不见太山。

视日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

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

人无言而神,有言则伤。

无言而神者载无,有言则伤其神。

之神者,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

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

以为不信,视籁与竽。

念虑者不得卧,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

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用所以言也。

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非其诗也。

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

是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

故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

神蛇能断而复续,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

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窥之。

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

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

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

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

故末不可以强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下轻上重,其覆必易。

一渊不两鲛。

(6)陈抟其人其文

(6)陈抟其人其文

(6)陈抟其人其文陈抟其人:陈抟(871—989)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

汉族,老子故里亳州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陈竹园村)人(一说宋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

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

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

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

陈抟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

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

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

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年)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

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

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

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

”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

“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或作“李奇”)交往甚密。

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

自此,其名大振。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

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

赐号“白云先生”(此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一说学者又称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

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守静——修养的要术

守静——修养的要术

守静——修养的要术静超天地外,不在有无中。

守静,人之进德立业之要功,也是一种上乘的修养艺术。

1、静能健体。

传统医学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

”《黄帝内经》曰:“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即神宜静,而不宜燥。

长寿的关键是养神,养神的关键在清静,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

人在入静后,心态得以平衡,真气得以内存,新陈代谢得以减缓,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免疫功能得以增强,衰老之速暂得延迟。

武则天,总揽朝政50余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

有人说,这与她在感业寺用了3年时间“盘膝静坐”不无关系。

晚年的武则天也经常在朝政之余,瞑目静坐,她去世时81岁,算得上寿星皇帝。

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由于急躁和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

后来,他偶然读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里面的王阳明以“静坐”法养病健身,便开始学起来。

每天清晨起身静坐30分钟,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转,胃口也恢复如常,之后的数十年中,“静坐”一直陪伴着他。

郭老享年86岁,得益于“静神养生”。

2、静能滋心。

禅宗六祖慧能,受具足戒之前住在法性寺,有天晚上他偶然听见两位僧人在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于是他朗声插了句话,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此言一出,两位僧人若有所悟。

因为风和幡是外在的、虚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时空,永恒寂寥的。

心静,则万物皆安;心不静,则万物皆动。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

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明郭蒙泉先生也有诗云:“近名终丧己,无欲自通神。

识远乾坤阔,心空意境新。

闭门只静坐,自是出风尘。

”静中可变化气质,静中可变化心性,静中可变化神品。

当今,几乎人人都处在内设的喧嚣中,生活节奏快了,人际麻烦多了,许多人心中的绿洲被摧残殆尽,只剩下荒夷、沙丘和浮躁的自己。

欲修其身,养其性,必先守静。

《淮南子》原道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原道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原道训原文及译文以下是店铺编辑为您整理的《淮南子》原道训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guoxue/)查看。

原道训作者:刘安及门客撰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氵孛,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

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

舒之冥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

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

甚淖而氵哥,甚纤而微。

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

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是故能天运地滞,转轮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

风与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

鬼出电入,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豪之末,而大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句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豪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角各>生也。

兽胎不<卵卖>,鸟卵不<卵段>,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行喙息,飞Й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

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

忽兮兮,不可为象兮;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鹜忽,历远弥高以极往。

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

吕祖解《道德经》

吕祖解《道德经》

吕祖解《道德经》吕祖解《道德经》《道德经》原文:道可道章第一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吕祖解经摘要:道,阴阳未分谓之道。

可道,心可道其妙,口难道其微。

非常道,是心可道之道。

名,无空无相者,就是名。

可名,是心名其名,难谓口可名其名,心领神会。

只在先天中求先天者,就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了。

天地之始,是混元纯一不杂,一团底性中之性,为之始。

体道乃得此中之根本,现如意之光,珊瑚玛瑙珍珠宝石之相,要在一个“母”字上求,方有万物,者是个性中有为。

要体此道此名,方知母之奥妙,此正是有为万物之母了,俱是个虚空中景象,是个有名底万物,从混元之母而生,故曰:“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徼(同“窍”)非耳目口鼻之徼,乃生死存亡、出入必游之徼,所关甚重,所系非轻,此其徼也,吾若有欲而身不得道之妙,从世欲中出入,此亦徼之门也。

总是元始之母,而生妙于徼,皆从心可道之道,从心可名之名,而合于始生之母,方得到一个妙字,知其徼之自然之徼,非造作有欲之徼,体道之妙,知道之徼,此两者,岂不是同出之门户者也?到无为之始,无声无臭底时节,惟精惟一,言那个能体道之士、慎笃之辈,除此安得入众妙之门?笃信谨守,抱一无为之始,以心道其道,以心名其名,方得入其门、知其妙,以悟混元之母,而得至妙之徼,此之谓其道也。

嗟乎,道之义大矣哉,而复无其言。

《道德经》原文:天下皆知章第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吕祖解经摘要:天下皆知,是抱道之人。

为美,是到了极美处。

既不知静而安得知美。

善之为善,是善能达道者,方能知善。

善美是知其微,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是到了知微底虚静处,再加潜修,恶与不善,俱化于为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不为之”与“空静”观
摘要:“不能不为之”是苏轼针对艺术本源提出的文艺观点,前人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艺观点进行了阐释,但却少有学者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探索。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追寻这一文艺观点的哲学本源。

关键词:苏轼;“不能不为之”;“空静”观
“不能不为之”是苏轼在《叙》中提出来的,对此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有的从“创作动机”、“灵感”或“情”的角度论述其内容,说明“不能不为”的具体所指;有的从西方文论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论述其创作所追求的自然风格,讨论“不能不为之”创作时候的心态。

但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讨论苏轼的学说是否有着哲学的根源。

本文就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并进一步来追寻苏轼的这条文艺观点的哲学根源。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提出了“不能不为之”的文艺观点。

己亥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第二次由蜀入京。

他在途中写下了许多诗篇。

此序是苏轼回忆自己在途中作诗的情形,同时也发表自己了对写诗的见解。

“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1]这句话说明了苏轼认为的“工”是“不能不为之”的。

“山川之有
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苏轼的文艺的触发点转向了心灵的自由抒发,这种状态下作文是不受“有意”之意识的控制的,作者完全处于一种不能自己的“不能不为之”的自由状态。

在“不能不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作文”,是“无意”之文;而在“能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为文”,是“有意”之文。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能为之”和“不能不为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能为之”的“为文”状态是有意而为文,“不能不为之”的“作文”状态是无意而作文。

前种状态下作者处于理性之中,并没有摆脱文学的功利性的束缚,心灵也没有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纯然状态,所以不能写出“工”的文章。

后种状态下作者处于非理性中,体现的是文学的非功利性,抒发了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心灵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所以所作之文是“工”的文章。

“不能不为之”所对应的写作状态是“无意为文”,而“无意”的状态即是心灵自由之状态,写作时心灵是处于无目的和非功利的自由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认为,文艺源于心灵的自由抒发。

由此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了苏轼“不能不为之”艺术本源论的含义,现在我们就可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苏轼的哲学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种“不能不为之”的心灵自由抒发状态是否有着其宗教的本源。


心灵的自由抒发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心灵的虚空和宁静,心念万物、心猿意马的状态不可能使心灵处于自由抒发之中。

苏轼对佛教的喜好和研究为人所熟知,其哲学观也有着深刻的释家的烙印,其文艺思想也必然会受到佛教的影响,我认为苏轼的“不能不为之”的文艺心灵本源论同佛教的“空”、“静”有着内在的联系。

“空”和“静”是佛教般若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大乘空宗基础理论学说,是佛教中最常用的概念。

比如《坛经.般若品》在谈到空观时候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小大,……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2]《楞伽经》也对空进行了论述,“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3]而《心经》更是提纲挈领式的论述了“空”,这些佛教的经典都是当时流传很广的经典,苏轼对这些经书也是经常翻阅甚至抄写,佛教的“空静”观会潜移默化到苏轼的思想中来。

苏轼喜好佛教,研读佛经,对佛教的“空静”观有着自己的接受和理解。

他在《江子静字序》中说:“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

”苏轼在此论述了动、静的关系,认为“静”是人的主体状态,也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宁”和“明”,才能泰然自
若。

其实苏轼的很多诗文都体现了自己对佛教“空静”观的理解和吸收。

如苏轼在《吉祥寺僧求阁名》中写道,“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4]苏轼的这首诗甚至可以看做是《心经》的诗歌解读。

又如在《北寺悟空禅师塔》中说:“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能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 [4]393在《望云楼》中写道“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4]666苏轼在这首诗中把人生看做是虚空,已经彻底地接受了佛教的“空”观。

翻开苏轼的诗集,这样的句子真可谓是不胜枚举,苏轼用大量的诗歌来写“空静”,这也充分表明他对佛教这一观念的理解和吸收。

而在《送参寥师》中苏轼更是把“空静”和文学文艺联系到了一起苏轼认为作诗应当使心灵达到“空静”的状态,提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4]393的观点。

认为要使诗歌达到妙语连珠的境界,心灵必须虚空和寂静,因为只有静寂才能察觉到万物的动向,只有虚空才能包纳万千的境界。

苏轼在这里虽然是对参寥而言,但却更体现了苏轼重要的诗学观点,阐发了“空静”的心灵状态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此处的空和静不仅指的是创作时的心理,也是一种创作的状态,也只有这种状“空且静”的态才能达到“无意”为文的写作状态,才能够作出“不能不为之”的文。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了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
本源论同佛教“空静”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佛教的“空静”是一种观察宇宙的方法和心态,苏轼把佛教的观点用于文艺的批评中,认为只有心灵达到“空静”的状态才能够写出妙语连珠的文章。

而“不能不为之”也是一种创作的状态,即“无意为文”,这种“无意”的状态从根本上要求是心灵的自由抒发,而心灵的自由也需要“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空静”状态,这样就可以看出“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空静”观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同苏轼的哲学观点有这紧密的联系,不可否认把“不能不为之”理解为创作的动机或创作的灵感,或者把其理解为情感的抒发都是有道理的,从西方文论的角度出发把“不能不为之”理解为非功利性的文字表达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结果。

从宗教的角度,尤其是从对苏轼影响颇深的佛教的角度来看“不能不为之”这一文艺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同佛教“空静”观的联系。

“不能不为之”所要求的“无意为文”的心里状态同佛教体察世界“空静观”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共同归宿都是心灵的自由抒发,二者的心理状态都是心灵的虚空和静默。

苏轼是一个思想比较复杂的文豪,儒道佛三家思想在苏轼的思想体系里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苏轼的每一条文艺观念的表达都不可能是一种思想的简单表述,分门别类的来探讨每一种哲学思想同苏轼文艺观念的联系,然后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苏轼的文学观念,这也许就是这种研究的价值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