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剂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肌松药是一类用于手术和麻醉过程中的药物,它们的作用是使患者的肌肉放松,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操作。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使肌肉松弛,达到手术需要的效果。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来实现的。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能够与肌肉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

而肌松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这一过程,使得肌肉无法收缩或者减弱肌肉的收缩能力。

一种常见的肌松药是竞争性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它们能够与肌肉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但并不会引发肌肉收缩。

这样一来,即使神经末梢释放了乙酰胆碱,肌肉也无法收缩,从而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

另一种肌松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的其他环节,比如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或者影响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等。

这些药物也可以达到减弱肌肉收缩能力的效果,从而实现肌肉松弛。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使得它们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需要肌肉完全松弛的手术中,比如心脏手术或者腹腔手术,肌松药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此外,在一些需要机械通气的情况下,肌松药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然而,肌松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由于肌松药的作用原理是减弱肌肉收缩能力,患者在使用肌松药后往往无法自主呼吸,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此外,肌松药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肌松药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且在专业医生的监护下进行使用。

总的来说,肌松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使肌肉松弛,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操作。

它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使用,以减少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肌松药的作用原理,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手术操作,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紧张型头痛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紧张型头痛
athy[J].Am J Hypertens,1998,11(8 Pt 1):983—988.
[4]

Vermes I,Spooren PF,Kalsbeek—Batenburg EM,et a1.In addition to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plasma endothelin is an indicator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J].Diabe. t0109ia,1993,36(5):472-473.
的张力增高有关。肌电图研究同样证实紧张型头痛患j 者颅周和颈部肌肉静息状态下兴奋性增高。Franc0,
等。5 o比较了不同类型头痛患者颅周肌肉与颈部肌群 的压痛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联,发现紧张型头痛引起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6P<0.05;两组比较,。P<0.05,oJD<0.01
2.2治疗前后两组头痛程度的变化:盐酸乙哌立松治 疗2周时头痛已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4周时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药物。
注:与治疗前相比,8P<0.01,”P<0.05;两组相比,oP<0.01
参考文献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复 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治疗组有4例 (5.7%)出现恶心、胃部不适,1例(1.4%)出现全身 无力,1例(1.4%)出现失眠。对照组有3例(4.5%) 出现恶心、食欲不振,1例(1.5%)出现视力模糊,无其

巴氯芬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巴氯芬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巴氯芬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世?界?临?床?药?物WRLDCLINICALDRUGS巴氯芬临床应用酮究进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神经内科'.__????一.谢瑞满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在降低肌张力的神经康复治疗和减轻疼痛的治疗方面有独特效果,特别是在脑卒中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起的中枢性痉挛性瘫痪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疗效,且安全可靠.巴氯芬;脑卒中;疼痛10年来,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的临床应用得到很大进展,特别是在降低肌张力的神经康复治疗和减轻疼痛的治疗方面获得很多经验,例如在脑卒中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起的中枢性痉挛性瘫痪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疗效.近来有研究还发现,巴氯芬能够明显减少胃食管反流并改善其症状,有效缓解儿童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和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另外,巴氯芬鞘内注射疗法的临床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随时调整药物用量,稳定治疗效果.本文对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研究作一回顾3_.概述巴氯芬(baclofen,氯苯氨丁酸)为解痉药,是y-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骨骼肌松弛剂,镇静剂.本品通过激动GABA~B受体而使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门冬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从而抑制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传递,从而起作者简介谢瑞满:神经科博士,教授,1999年作为NIH课题成员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科任客座教授,博士后导师.从事神经眼耳科,行为神经科及人脑功能损伤研究.参加国家七五一十五脑卒中防治和康复攻关等课题.2001年获上海市老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基金.世?界?临-床?药?物WIRLDCLINICALDRUGS到解痉作用.巴氯芬在胃肠道中吸收迅速而完全,脑脊液中活性物质浓度约为血浆中的1/8,血浆消除半衰期(f1,)平均为3~4小时,大部分巴氯芬以原型排出,在72小时内,摄入量中约75%经肾脏排出.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巴氯芬作用增加,有可能引起肌张力过低.巴氯芬和降压药联用,可使降压作用加强,因此降压药的剂量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帕金森病患者,同时接受较大剂量巴氯芬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治疗,有个别报告引起精神错乱,幻想和激动不安. 作用机制巴氯芬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GABA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含量很高,比脑内单胺类如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高出1000多倍,其中以中脑黑质和苍白球中含量最高, 脑内约有20%一40%的突触以GABA 为递质.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递质,但它不能透过血脑屏障.GABA通过B碳原子接上对位氯苯基(B-chloropheny1) 即变为巴氯芬,从亲水性物质变为亲脂性,从而能透过血脑屏障.巴氯芬的主要作用是激动GABA的B受体,通过突触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释放,并使神经元内K,Ca离子外流,产生超极化作用,降低单突触性与多突触性反射的传递,促使中间神经元活动的正常,减少oc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缓解锥体束受损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脑卒中患者早期产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有害的.因此应用巴氯芬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脑卒中后的肌张力异常增高,并且可以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细胞的毒性.脊髓损伤患者经巴氯芬治疗后,肌电图检查显示F波振幅,时程,F/M显着减小,提示巴氯芬治疗能够降低oc 运动神经元活性,改变中间神经元的活性,对y运动神经元,Renshaw细胞活性影响不大.临床应用巴氯芬主要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起的中枢性痉挛性瘫痪等的临床治疗.也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有效缓解儿童肌张力障碍,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和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偏瘫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特征,脑卒中后一般过程是:发病初出现肌张力丧失,无随意运动,而后联合反应运动,肌张力,反射及随意共同运动出现,之后随意共同运动为主,肌张力增加并至高峰,接着是共同运动减少,随意分离运动出现,肌张力开始下降,随后随意分离运动为主,肌张力下降至正常,最后随意分离运动充分,肌张力正常.肌张力过高不能及时降低,随意分离运动不能恢复,使精细技巧运动不能完成,引起挛缩,关节脱位及畸形,脑卒中后这种现象在我国极为常见,临床上一般要等到脑卒中后肌张力很高,如达到Ashworth评价的…,lV级时才给予降低肌张力的药物,并且剂量偏大.往往使正常药物作用难以发挥且不良反应明显.因此,正确合理应用降低肌张力的药物,防止肌张力异常增高.促使肌张力由低一高一正常顺序进行恢复.是临床治疗中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作者报道的脑卒中急性期巴氯芬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急性单侧半球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按双盲法给药,用药前,用药2周,4周观察肌力,肌张力,运动机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统计分析后揭盲.结果显示,巴氯芬治疗组在肌张力,运动机能障碍评定方面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表明巴氯芬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而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未见差异.可能与巴氯芬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研究提示,巴氯芬治疗确能防止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异常增高,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揭盲后显示,巴氯芬的世?界?临?床?药?物WRLDCLINICALDRUGS2006V01.27No.3用药剂量为每次2.5mg,一日2次起始,逐步增加剂量.至每次5~10mg.一日3次较为合适[.许多文献报道和我们的临床研究还发现.有些脑卒中患者应用巴氯芬后还有助于腱反射亢进的缓解和病理征的消失.临床上3~6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应用巴氯芬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神经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最终改善预后,防止肌肉挛缩,关节脱位及畸形发生[2I. )))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后的中枢痉挛性瘫痪Hattab[】对欧洲发表的关于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后肌痉挛的280篇文献作了综述,并针对其中1531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用药后显着进步的为66%,中等进步的为12%,两者合计总有效率为78%.一项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5】发现,与地西泮比较,巴氯芬疗效更好,并且镇静作用较少见.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巴氯芬组的有效率为77.39%,显效率为29.57%,和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研究表明,巴氯芬能够减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餐后第一个3/J\ 时内的反流发生.短期研究选择28例伴或不伴轻度内镜下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为治疗组,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食管胃48小时pH值监测,期间采用双盲的方式给予巴氯芬或安慰剂1天,结果发现,短期给予巴氯芬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尸之O.003)反流发生次数和pH值小于4的时间明显减少,给予巴氯芬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P<O.001)胃pH值明显升高. 长期研究选择16例胄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给予巴氯芬每次10mg,一日4次或安慰剂共4周,在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和反流症状积分计算.研究发现,巴氯芬给药4周,所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反流发生次数(P<O.OO3)和pH值小于4的时问(P<O.02)明显减少.巴氯芬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O.0007).提示巴氯芬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能有效[.)))中枢性顽固性呃逆和神经性疼痛由于巴氯芬为神经传导抑制性递质的相似物,能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可能使传人端高度极化,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解除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的痉挛状态.特别是屈肌痉挛及并发的疼痛,肌阵挛和肌肉震颤.有多组报道采用巴氯芬治疗各种中枢性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效果显着,其可能因上述抑制机制而达到止呃逆效果,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引.自1980年巴氯芬首先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以来,有许多研究表明巴氯芬能够治疗各种神经性疼痛,包括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反复发作的丛集性头痛的治疗,安全且耐受性好[们.)))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临床上.发生脊髓损伤患者,其膀胱尿道功能经常受到损害,所出现的排尿功能障碍主要类型是逼尿肌反射亢进,急迫性尿失禁,或逼尿肌无反射及低顺应性,溢出性尿失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有研究采用巴氯芬等治疗脊髓损伤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选择主诉尿失禁,排尿困难或遗尿的脊髓损伤患者,以美国Life-TechJanusV型尿动力学检查仪检查其排尿功能障碍,对尿道横纹肌括约肌功能亢进者予以巴氯芬每次1Omg,一日3 次.表现为尿道横纹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或痉挛,伴逼尿肌反射亢进属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者,辅以托特罗定;伴逼尿肌无反射属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者,辅以坦洛新及吡啶斯的明.多数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恢复排尿,尿失禁及遗尿消失,尿线增粗和排尿次数减少等.巴氯芬是GABA的B受体激动剂,该受体兴奋在骶髓水平导致阴部神经核抑制,尿道横纹肌括约肌松弛,对尿道横纹肌括约肌功能亢进者有治疗作用.在桥脑,排尿中枢和贮尿中枢是分离而无神经联系的,而逼尿肌括约肌的协调在骶髓水平,对脊髓损伤患者无论是上或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保证逼尿肌压力处于安全水2006V o1.27No.3世?界?临?床-药?物WRLDCLINICALDRUGS平如小于40cmH.O,减少剩余尿极为重要.应适当采用辅助药物,减少出口阻力.巴氯芬的适应证包括失调性排尿,逼尿肌无力,导尿管依赖状态,神经性膀胱中有神经性梗阻存在和膀胱过动症合并出口过紧者【131.)))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腰椎问盘突出症以男性青壮年为最多,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故L4/5及L5/$1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一般发病时间短,急性期时症状,体征较严重,通常有腰肌痉挛,可发生一例甚至两侧腰肌痉挛,大部分伴脊柱侧弯畸形,脊柱侧弯的方向一般取决于髓核突出位置与神经根的关系.腰肌痉挛和脊柱畸形均属继发性,适应性改变,属痛性反应.在椎问盘突出治愈后,这些畸形会随之消失.传统治疗对本病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伴随的肌张力增高未予足够的重视.腰椎的稳定性依靠脊柱本身结构和与之相关联的肌肉系统维持,如果肌肉痉挛始终存在,必然引起肌力下降,致使腰椎间盘突出症迁延难愈和反复发作.研究发现,巴氯芬对痛性痉挛有明显缓解作用,患者应用后2,4,6周肌张力分别下降57.39%,71.30%和77.39%,大部分病例经2周治疗后可取得显着效果.巴氯芬是目前国内外首选的抗肌痉挛药物, 能缓解肌肉痉挛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本品口服吸收良好,服药1周左右疗效最佳.有研究显示,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伴明显肌肉痉挛且行动障碍的患者,在进行传统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巴氯芬治疗,不但改善了肌痉挛,还促进了肌力平衡的恢复,显着提高了康复疗效.有患者服用较大剂量巴氯芬后出现嗜睡不良反应.但这恰恰对因疼痛而造成的夜不能寐有帮助.至今尚无本品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I.>))可卡因成瘾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hoptaw博士进行的一项纳入70例吸毒者的研究显示,巴氯芬能够降低长期,大量吸毒者的毒瘾.研究中有半数吸毒者连续使用巴氯芬16周,并接受行为咨询;其余半数则服用安慰剂,也接受行为咨询.研究结束时的尿液毒品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巴氯芬的患者,其毒品使用量比安慰剂组要低.且长期,大量吸毒者功效尤为明显【].)))酒精成瘾性酒精能够促进大脑释放GABA,引起愉悦感,但过量的GABA会损害对肌肉的控制并降低反应速度,所以大脑会释放谷氨酸盐对其进行抑制.当谷氨酸盐水平很高却没有酒精存在的时候,人会出现易怒或其他不适症状.为了减轻这些感觉,大脑就会产生饮酒的冲动.随着更多的GABA和谷氨酸盐的释放,为了与之相适应,大脑细胞就会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当人戒酒时就会出现心理和身体上的各种痛苦. GABA也许是人想喝酒的原因.而谷氨酸盐则是人无法戒酒的原因. 这种物质在人脑学习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过量会对饮酒过程造成深刻的记忆,使人即使戒酒多年以后也会因为遇到某人,回到某地或者闻到酒精味而再次产生饮酒的欲望.这种诱导是戒酒者复饮的主要原因.有许多报道表明,巴氯芬有助于戒酒成功.巴黎的奥利维尔?阿梅森医生也是一个酗酒者,在1997—2004 年问.阿梅森因酗酒和心脏病发作多次被送进医院抢救.巴氯芬可以通过干预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来抑制对饮酒的欲望,阿梅森接受了9个月的巴氯芬治疗后,第一次没有了对酒精的渴望,即使与朋友在餐馆里,也不受别人饮酒的影1~[16,17].鞘内注射治疗鞘内巴氯芬注射法(1TBT)的优点是可使巴氯芬在脑脊液中的浓度高于口服给药的30倍,其药效相对明显,例如能够长期减低脑卒中后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显着改善闭锁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成人脑外伤性或缺氧性痉挛患者有明显疗效,也可明显缓解中枢性疼痛.ITBT可以根据患者需求,通过电脑向植入腹部皮下的泵输入信息而随时调整每日用药量,必要时还可终止用药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使巴氯芬随脑脊液流至脊髓和脑.因此能使全身紧张状态松弛,包括颈,上肢,躯干和腿,从而减少患者痛苦,更好地改善功能[18,伯】. ITBT的缺点是患者有嗜睡,恶心,呕吐,头痛,肌肉无力等不良反应,也可出现视物模糊,语言不清等表现,绝大多数症状是暂时的或能通过改变用药剂量而改善,但剂量过大可致昏迷甚至死亡.Penn对7年中接受ITBT的6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ITBT的手术过程并不复杂,术后泵植入部位感染或泵固定不好是可能造成手术失败或不得不将泵取出的主要原因.另外泵的电池使用年限,也是造成再次手术的原因.且泵的体积偏大[2o】. 随着技术的改进,ITBT将在临床逐步推广.总之,随着中枢性肌松剂巴氧芬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降低脑和脊髓疾病引起的肌张力增高的神经康复治疗,以及减轻各种原因尤其是神经性病变所致的疼痛治疗方面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另外,巴氯芬对有些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或症状,也显示出很好的效果.随着ITBT的逐步推广应用,以及医患对其药物特性的不断认识,我们相信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将会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参考文献1MilanovIG.Mechanismsofbaclofenactionon spasticity.ActaNeuroScand,1992,85(5):305-3102.谢瑞满,姚景莉.方定华,等.中风急性期巴氯芬治疗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1,2(1):9-113.MeythalerJM.Guin?RenfroeS,BrunnerRC,eta1.Intrathecalbaolofenforspastichypertonia fromstroke.Stroke,2001,32(9):2099?21094.HattabJR.ReviewofEuropeanclinicaltrials withbaclofenIn:FeldmanRG,YoungRR,Kiella WP,eds.Spasticity:DisorderedMotorContro1. Chicago:YearBookMedicalPublishers,19805.FromA,HeltbergAAdouble?blindtrialwith baclofen(Lioresa1)anddiazepaminspasticity duetomultiplesclerosisActaNeurolScand,1975,51(2):158-1666.汪宗琼,刘根林.梁蔚珉,等Baclofen治疗脊髓损伤性痉挛的初步报道中国康复杂志,1996,11(1): 287.AzouviP,ManeM,ThiebautJB,eta1.Intrathecal baclofenadministrationforcontrolofsevere spinalspasticity:functionalimprovementand long?termfollow?up.ArchPhysMedRehabil,1996, 77(11:35.398.LinWC.Potentiationbybaclofenofgastricacid secretionstimulatedbysecretagoguesinvago—tomizedratsunderanesthesia.ResCommun MolPatholPharmacol,1996,91(2):211-2249.BozC.VeliogluS,BulbulI,0fa1.Baclofenis effectiveinintractablehiccupsinducedby brainstemlesions.NeurolSci,2001,22(5):40910.TairaT,KawamuraH,TanikawaT,eta1.Anew approachtocontrolcentraldeafferentationpain: spinalintrathecalbaclofen.StereotactFunct Neurosurg,1995,65(1?4):101?10511.Hering?HanitR.GadothNTheuseofbaclofen inclusterheadache.CurrPainHeadacheRep, 2001,5(1):79?8212.FreitagFG.Preventativetreatmentformigraine andtension?typeheadaches:dodrugshaving effectsonmusclespasmandtonehavearole? CNSDrugs.2003,17(6):373?38113.BeckerR,BenesL,SureU,etaLIntrathecal baclofenalleviatesautonomicdysfunctionin severebraininjury.JClinNeurosci,2000,7(4):14.施问民.巴氯芬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抗痉挛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王见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 22(7):662~66415.ShoptawS,YangX,Rotheram?FullerEJ.etaL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trialofbaclofen forcocainedependence:preliminaryeffectsfor individualswithchronicpa~ernsofcocaineuse JClinPsychiatry,2003,64(12):1440-1448pleteandprolongedsuppres? sionofsymptomsandconsequencesofalto-hol?dependenceusinghigh-dosebaclofen:aself? casereportofaphysicianAlcoholAlcohol,2005,4O(2):147?15017.AddoloratoG,CaputoF,CapristoE,eta1. Baclofenefficacyinreducingalcoholcraving andintake:apreliminarydouble?blindrandom- izedcontrolledstudy.AlcoholAlcohol,2002,37(5):504?50818CairnsK,SteinJ.Motorfunctionimprovement followingintrathecalbaclofenpumpplacementin apatientwithlocked?insyndrome.AmJPhys MedRehabil,2002,81(4):307?30919BeckerR,AlbertiO,BauerBL.Continuous intrathecalbaclofeninfusioninseverespastic? ityaftertraumaticorhypoxicbraininjury.JNeurol,1997.244(3):16O-16620.AvellinoAM,LoeserJD.Intrathecalbaclofen forthetreatmentofintractablespasticityofspine orbrainetiology.Neuromodulation,2000,3(2):I收稿日期:2005-12-301 广告索引。

神经肌肉松弛药研究进展(1)

神经肌肉松弛药研究进展(1)

神经肌肉松弛药研究进展(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肌肉松弛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

神经肌肉松弛药是一类能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一
般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或其他需要减少肌肉张力的情况。

近年来,神经
肌肉松弛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型神经肌肉松弛药的研究
传统的神经肌肉松弛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副作用大、作用时间短等。

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发现新的神经肌肉松弛药。

一些研究人
员已经成功地研究出了一些新型神经肌肉松弛药,它们能够在保证安
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松弛肌肉的作用。

二、神经肌肉松弛药的应用领域的拓展
传统的神经肌肉松弛药主要应用于手术中,但近年来,人们发现神经
肌肉松弛药在其他领域也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如在改善睡眠、缓
解焦虑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神经肌肉松弛药还能够帮助控
制一些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

三、神经肌肉松弛药的副作用研究
神经肌肉松弛药虽然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
在一些副作用,如肌肉疲劳、呼吸抑制等。

因此,研究人员还在努力
探索如何减少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当前神经肌肉松弛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神经肌肉松弛
药的开发、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药物的副作用研究三个方面。

在不断的
研究之后,相信未来神经肌肉松弛药将会越来越安全、有效,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

• 不良反应 : • (1)高血钾症 • (2)心脏作用 • (3)眼内压升高 • (4)胃内压升高 • (5)恶性高热 • (6)术后肌痛 • (7)可能导致肌张力增强.
(被乙酰胆碱水解成——醋酸+胆碱)
• 乙酰胆碱的合成
• 醋酸+胆碱——胆碱乙酰化酶作用下——乙酰胆碱
二、神经——肌阻滞的分类
• 竞争性阻滞:
非去极化阻滞 去极化阻滞
• 非竞争性阻滞:
离子通道阻滞 受体脱敏感阻滞 Ⅱ相阻滞
(一)非去极化阻滞
• 非去极化阻滞的特征
1. 阻滞前无肌震颤:强直刺激及“四个连 串”(TOF)刺激出现衰减
2. 强直后刺激(PTC)出现肌增强现象 易 化现象
3. 抗胆碱脂酶可拮抗 4. 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增强作用
•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分类
1. 甾类:潘库溴铵 维库溴铵 2. 卞异喹啉类:筒箭毒碱 阿曲库铵等
•(二) 去极化阻滞
• 去极化阻滞的特征:
1. 肌震颤后才出现肌松 2. 强直刺激或“四个连串”刺激不出现衰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阿曲库铵
哌库溴铵
顺阿曲库铵
全麻诱导期肌松药剂量
置入喉罩 ➢ 静注诱导药物→1~2×ED95 肌松药→置入喉罩 ➢ 需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可以不用肌松药
气管内插管 ➢ 静注诱导药物→2~3×ED95 肌松药 ➢ 顺阿曲库铵可将剂量增加到 4~6×ED95
全麻维持期肌松药剂量
为避免发生去极化肌松药的Ⅱ相阻滞作用 不主张 麻醉维持期多次反复注射或持续输注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单次补充剂量为插管剂量的 1/2~1/3
• 用法用量 :本品必须在具备辅助或控制呼吸的 条件下使用: (1)气管插管时,1~1.5mg/kg,最 高2mg/kg; 小儿1~2mg/kg,用0.9%氯化钠注射 液稀释到每ml含10mg,静脉或深部肌内注射, 肌 内注射一次不可超过150mg. (2) 维持肌松: 一 次150~300mg溶于500ml 5%~10%葡萄糖注射液 或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溶液中静脉滴注。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1.作用特点琥珀胆碱具有起效快、时效短的特征,不能为任何非去极化肌松药所替代,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肌松药。

2.对骨骼肌的作用琥珀胆碱与突触后烟碱受体结合,表现出Ach样作用。

琥珀胆碱还与接头外受体和突触前受体结合。

(1)琥珀胆碱引起的去极化作用为不协调的骨骼肌纤维成束收缩。

(2)琥珀胆碱增加咬肌张力,可能为气管内插管带来困难,咬肌痉挛亦可能与恶性高热有关。

(3)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防止琥珀胆碱引起强烈去极化表现,提示突触前受体主要与肌纤维成束收缩有关。

(4)琥珀胆碱对NMJ的阻断作用大概是由于其脱敏作用,即琥珀胆碱持续作为受体激动剂,以致敏感受体缺乏,使机体处于脱敏状态。

3.去极化阻滞特点(1)琥珀胆碱最初产生的阻滞为I相阻滞,I相去极化阻滞特点为:肌颤搐幅度降低;对持续强直刺激的反应不出现衰减;四个成串刺激时,肌颤搐降低的幅度相等(T∕T1>0.7);强直刺激后无易化;可被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可被抗胆碱酯酶药强化。

(2)持续、大剂量应用琥珀胆碱,可能发生II相阻滞,出现非去极化阻滞特点。

II相阻滞的出现与琥珀胆碱效应的快速减敏表现相一致。

4.琥珀胆碱的药理学(1)琥珀胆碱被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胆碱和琥珀单胆碱,消除半衰期为2~4分钟,琥珀单胆碱的肌松作用约为琥珀胆碱的一半。

(2)与麻醉性镇痛药氧化亚氮复合麻醉时,琥珀胆碱的ED95为0.30~0.35mg∕kg o(3)静注大剂量1~2mg∕kg琥珀胆碱,通常1分钟内起效。

静注琥珀胆碱1mg∕kg,肌张力完全恢复需10~12分钟。

(4)一小部分(1∕1500~1∕3000)患者具有遗传性不典型血浆胆碱酯酶,该酶不能水解琥珀胆碱。

静注1~1.5mg∕kg琥珀胆碱,持续作用时间为3~6小时。

5.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尤其儿童,重复用药的成人更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肌纤维成束收缩;肌痛,肌纤维成束收缩并非其决定因素;胃内压升高,可被琥珀胆碱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显著升高所抵消;眼内压升高,由于琥珀胆碱对眼外肌的痉挛性收缩作用,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也不能完全防止;颅内压升高,影响较小,临床意义尚存疑问;血钾浓度短暂升高,神经损伤、疼痛、广泛创伤、男性儿童不明肌肉萎缩症等一般升高0.5〜1omEq/1;诱发恶性高热,咬肌痉挛可为其早期征象;不典型血浆假性胆碱酯酶存在或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被新斯的明(非依酚氯锭)抑制时,琥珀胆碱时效延长6.临床应用(1)琥珀胆碱的主要用药指征为气管插管,常用剂量为静注1mg∕kg o若预先静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则琥珀胆碱剂量可增至1.5〜2.0mg∕kg o(2 )不明肌肉萎缩症(Unrecognizedmuscu1ardystrophy):小儿应用琥珀胆碱可诱发高钾血症,并且琥珀胆碱应用于小儿,偶可激发恶性高热,因而小儿应慎用。

肌松药

肌松药

(1)骨骼肌对肌松药的敏感性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肌群对肌松药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眼部、颜面部、咽 喉部及颈部作精细动作的肌肉较易被松弛,其次为上下肢、肋间肌和腹部肌肉松弛,膈肌最后松弛。肌力恢复的 顺序与此相反,最后松弛的肌群最早恢复肌力,最先松弛的肌群则最晚恢复肌力。
(2)心血管效应肌松药也可不同程度地作用在位于神经节细胞的N1乙酰胆碱受体和M(毒蕈碱样)乙酰胆碱 受体,通过兴奋或抑制周围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心血管效应。某些肌松药还具有组胺释放作用。这些肌松药的不良 反应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非去极化肌松药中筒箭毒碱、阿曲库铵等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血压下 降,筒箭毒碱还兼有神经节阻滞作用。泮库溴铵具有一定的心脏M乙酰胆碱受体阻滞作用,用药后可致心率增快及 血压升高。琥珀胆碱激动所有的胆碱能受体,可引起各种一过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结性心律和室性心 律不齐等。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哌库溴铵、罗库溴铵及杜什库铵均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是比较理想的肌松 药。
4.
感谢观看
(6)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用小剂量箭毒诊断重症肌无力,用肌松药鉴别骨关节活动受限是关节粘连还是肌肉 痉挛的原因等。肌松药可用来解除喉痉挛和顽固性肌痉挛,控制严重局麻药中毒反应的肌肉抽搐等。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主要通过兴奋或抑制周围自主神经,或组胺释放以及可能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流 动力学的显著变化。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在去极化时产生的高钾血症,均是引起心血管反应的常见原因。肌 松药或多或少地兴奋或阻断神经肌接头以外的胆碱能受体。如自主神经节的烟碱样受体、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 毒蕈碱样受体,产生迷走阻滞作用。琥珀胆碱兴奋自主神经节,对其前已使用阿托品的病人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 动过速,反之则引起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后者多见于儿童。非去极化肌松药一般阻滞胆碱能受体。在临床应用 剂量范围,氯筒箭毒碱有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泮库溴铵与氟烷复合可致心律紊乱增加,如在其前应用了三环类 抑郁药可引起心动过速和房室分离。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
肌松药是一类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调节神经肌肉传递或干扰神经肌肉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

具体来说,肌松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1. 阻断神经冲动传递:某些肌松药可以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
肌肉接头的传递,从而阻止神经冲动引起的肌肉收缩。

这种作用与神经肌肉接头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有关,肌松药能够与这些受体结合并阻断其功能。

2. 干扰细胞内钙离子释放:肌松药也可以通过干扰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释放来实现肌肉松弛。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是必需的信号分子。

某些肌松药能够抑制钙离子释放通道的功能,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减弱肌肉收缩。

3. 增加神经抑制作用:有些肌松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实现肌肉松弛。

它们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结合,从而增加抑制性神经传递的效果,抑制肌肉的神经冲动传递。

总之,肌松药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神经肌肉系统,以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

不同肌松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肌松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肌松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危急重症患者的镇静、肌松、疼痛监测和控制(1)

危急重症患者的镇静、肌松、疼痛监测和控制(1)

危急重症患者的镇静、肌松、疼痛监测和控
制(1)
危急重症患者是指存在各种生命危险和临床治疗上高风险的患者。

镇静、肌松和疼痛监测和控制是他们接受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分点分别探讨:
一、镇静
镇静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保持意识清醒或者睡眠模式下,从而达到使病人能够耐受各种不适的目的。

镇静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内源性代谢消耗,减轻呼吸肌的消耗,降低氧耗,从而改善预后。

同时也为医生进行各种操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肌松
肌松是指通过药物的方式使得患者的肌肉松弛,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

肌松可以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某些外科手术,也可以帮助机械呼吸机维持呼吸等。

但要注意的是,肌松需要慎重使用,因为使用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

三、疼痛监测和控制
疼痛是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伴随症状,而且疼痛的程度和强度也是很难预测的。

为了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疼痛,医生往往需要使用镇痛剂,如吗啡、芬太尼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剂量和时间需要掌握好,不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负担和副作用。

四、实践对策
在实践中,针对危重病人的镇静、肌松和疼痛监测和控制需要慎重而周到。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掌握患者的体征变化和药物反应,以此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最终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的镇静、肌松和疼痛监测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十分必要的治疗过程,需要慎重对待。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注重多方面的监测和掌控,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肌肉松弛药物

3肌肉松弛药物

3肌肉松弛药物(1)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为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物,起效快,肌肉松弛完全且短暂,临床主要用于气管插管,用量为1~2mg/kg由静脉快速注入。

副作用可引起心动过缓及心率失常,广泛骨骼肌去极化过程中可引起血清钾升高,肌肉强直收缩时可引起眼压、颅内压及胃内压升高,有的患者术后主诉肌痛。

(2)维库溴胺(万可松)为去极化药,肌肉松弛作用强,作用时间短,用于气管内插管和术中维持肌肉松弛,静脉注射0.02~0.03mg/kg维持术中肌肉松弛。

(3)阿曲库胺(卡肌宁)为非极化肌肉松弛药,肌肉松弛作用为万可松的1/5~1/4,作用时间较短,用于全身麻醉插管和肌肉松弛维持,静脉注射0.5~0.6mg/kg可行气管插管,0.1~0.2mg/kg维持全身麻醉期间肌肉松弛。

过敏体质及哮喘患者忌用。

(4) 顺苯磺酸阿曲库胺4麻醉辅助药(1)地西泮(安定)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可作为麻醉前用药及麻醉辅助用药,也可作为全身麻醉诱导及预防和治疗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

(2)咪达唑仑具有较强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降低肌张力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短,静脉注射1~2mg患者即可入睡,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剂量为0.1~0.2mg/kg。

(3)异丙嗪(非那根)具有较好的镇静和抗组胺作用,常与哌替啶和用(异丙嗪25mg,非那根50mg)。

(4)氟派利多为中枢性镇静药,具有较好的神经安定及镇吐作用。

(5)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可消除紧张和焦虑,并引起欣快感,有成瘾性,能提高痛阈,解除疼痛,成人用量为5~10mg皮下或肌内注射。

(6)哌替啶(杜冷丁)具有镇痛、安眠、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对呼吸有轻度抑制。

(7)芬太尼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似,镇痛作用为吗啡的75~125倍,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镇痛剂量2~10μg/kg,麻醉剂量30~100μg/kg。

5常用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是效能和作用时间均属中等的局部麻醉药,组织弥散性能和黏膜穿透力都好,适用各种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浓度为2%~4%,局部浸润的浓度为0.25%~0.5%,神经阻滞的浓度为1%~2%,起效快,作用维持1~2h,成人一次限量为表面麻醉100mg,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400mg。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快捷指南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快捷指南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快捷指南一、使用肌松药目的1. 为气管插管提供肌松条件2. 满足各类手术、诊断、治疗对肌肉松弛的要求3. 减弱或终止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4. 消除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相互对抗二、合理选择肌松药(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 选用起效快肌松药2. 应用琥珀胆碱时应权衡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3. 置入喉罩时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剂量为l~2 倍ED954. 气管插管时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剂量为2~3 倍ED955. 常用肌松药的ED95(肌颤搐被抑制95%的剂量)及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附件中表 1 和表2(二)维持期1. 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药物相互作用、手术不同阶段对肌松要求等,决定追加肌松药的时间和剂量2. 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3. 术中常用间断静注肌松药,维持不同肌松深度满足不同阶段手术要求4. 持续输注或靶控输注肌松药尚有争议5. 麻醉维持期不主张使用琥珀胆碱6.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追加剂量见附件2(三)ICU 中肌松药的使用1. 给予镇静药、镇痛药和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与参数后,仍有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时才考虑使用肌松药2. 给予镇静药后可使用肌松药治疗破伤风或癫痫持续状态等痉挛性疾病3. 需要时主张小剂量间断静注肌松药4. 给予肌松药可降低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峰压和减少气压伤5. 避免长期使用肌松药,因可产生耐药性和引起肌肉萎缩及肌肉溶解等严重肌肉病变三、肌松药相互作用(一)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相互作用1. 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减少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颤及术后肌痛。

2. 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削弱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延缓起效时间,缩短恢复时间。

3. 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作前处理时琥珀胆碱剂量需增加70%,预注间隔时间3min。

4. 手术近结束,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减弱,但肌松不满意时,应继续用小剂量同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不主张使用琥珀胆碱。

骨骼肌松弛药用途

骨骼肌松弛药用途

骨骼肌松弛药用途骨骼肌松弛药是一类可以用来放松肌肉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阻断肌肉与神经之间的传导,从而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

骨骼肌松弛药的使用范围广泛,常见于麻醉手术、神经疾病治疗、急诊救治等领域,下面将具体介绍其用途。

首先,骨骼肌松弛药在麻醉手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骼肌松弛药可以通过松弛身体的肌肉,使患者适应不同类型的手术,从而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头部、胸腹部、盆腔等深部手术的患者,骨骼肌松弛药能够有效地放松肌肉,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骨骼肌松弛药在神经疾病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癫痫等肌肉痉挛性疾病的治疗中,骨骼肌松弛药可以通过松弛肌肉,减轻痉挛和抽搐的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在中风、脑血管疾病等导致肢体瘫痪的情况下,骨骼肌松弛药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功能,促进康复。

此外,骨骼肌松弛药在急诊救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骨折、脱骨、扭伤等骨骼肌肉损伤的情况下,骨骼肌松弛药可以通过减轻肌肉的张力,缓解疼痛,提供给紧急手术的条件。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支持等情况下,骨骼肌松弛药也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此外,骨骼肌松弛药在其他医疗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在胃肠道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内窥镜检查中,骨骼肌松弛药可以使肌肉放松,提供清晰的实验室工作条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在屏气试验和胶囊内镜等特殊检查中,骨骼肌松弛药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骨骼肌松弛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呼吸抑制,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

因此,在使用骨骼肌松弛药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必要时采取措施支持其呼吸。

总结而言,骨骼肌松弛药是一类用于放松肌肉的药物,在麻醉手术、神经疾病治疗、急诊救治和其他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正确使用和监测的前提下,骨骼肌松弛药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促进康复和手术的成功进行。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肌松药肌松药,即肌肉松弛药物,是一类能够影响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

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或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肌肉松弛效果。

肌松药可以分为两类: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和去极化型肌松药。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作用机制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肌肉无法收缩。

•去极化型肌松药:作用机制是改变神经-肌肉接头的电位,导致肌肉无法产生有效的收缩反应。

2. 肌松药的作用原理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基于对神经-肌肉传导的干预。

正常情况下,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肌肉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

然而,肌松药的作用会干扰这个过程,从而引起肌肉松弛。

对于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它们通过竞争性地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止乙酰胆碱的结合,从而阻断了神经-肌肉传导。

这使得肌肉无法收缩,达到肌松的效果。

对于去极化型肌松药,它们的作用机制稍有不同。

它们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使得神经冲动无法产生足够的电位来引发肌肉收缩反应。

这会导致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3. 肌松药的应用肌松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麻醉手术:在某些手术过程中,需要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操作。

肌松药可以与麻醉药一起使用,达到手术需要的肌肉松弛效果。

•呼吸机使用:肌松药有时也用于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

通过给予适量的肌松药,可以达到减少呼吸阻力、提高通气效果的作用。

•疾病治疗:某些疾病或症状需要采用肌松药进行治疗。

例如,肌肉痉挛、癫痫发作等情况下,使用肌松药可以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某些物理治疗过程中,需要使患者的肌肉得到放松,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肌松药可以在物理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 肌松药的副作用肌松药的使用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抑制:肌松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血压变化:一些肌松药可能会影响血压,导致低血压或高血压等情况。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肌松药物过敏,出现过敏反应。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肌肉松驰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干扰了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而使骨骼肌完全松驰,是常用的麻醉辅助药。

一、肌松药的作用机理与分类神经肌接头(运动神经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的交接部位,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运动神经元轴索的终端及覆于其终端的接头前膜,神经轴索的终端分支内含有丰富的乙酰胆碱包裹。

②肌细胞膜相应增厚的部份为接头膜,上有乙酰胆碱受体。

③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裂隙称为接头间隙。

宽度一般为300A,间隙内充满乙酰胆碱酯酶。

活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有明显的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相对静止状态时的细胞膜呈极化状态,此时称为静止膜电位,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约-90毫伏)。

神经冲动抵达神经肌接头后乙酰胆碱包裹释出大量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进入膜内,钾离了渗出膜外,使膜电位差从-90毫伏变为-45毫伏,达到终板电位的临界水平,因此又引起动作电位,钠、钾离子继续交换,膜内电位可达+20毫伏,这个膜电位的逆转,生理上称为去极化。

随后乙酰胆碱为乙酰胆碱酯酶所分解,钠泵重新恢复膜内外的离子分布,膜电位恢复到极化状态,此过程生理上称复极化。

在复极化完成时,即开始肌肉收缩。

(一)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常用者有管箭毒、三碘季胺酚、泮库溴铵(本可松)、维库溴胺(去甲本可松)、阿屈可林等。

这类肌松药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但不起激活作用,即干扰乙酰胆碱的正常去极化,继续保持接头后膜的极化状态,不能产生肌肉收缩。

因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故又称竞争型肌松药。

抗担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有拮抗效果。

(二)去极化类肌松药常用者为琥珀碱。

这类肌松药作用几乎与乙酰胆碱相同,只是去极化时间较长。

即能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呈现持续性去极化,从而没有动作电位向终板两端扩散,肌肉亦即处于静止(松驰)状态。

另外,肌松前常有10余秒钟肌纤维成束收缩,这是由于终板电位开始去极化,但未延及到整个肌纤维的结果。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教案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教案
2、熟悉肌松药常见不良反应和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
了解内容
1、了解肌松药作用的消退过程与残留肌松作用,熟悉正确应用肌松药拮抗药的指征、方法与注意事项。
2、了解肌松药监测的选择及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
肌松药在麻醉中应用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四个成串刺激(TOF)的临床应用。
教学难点
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的常用方法。
(二)用于麻醉维持
在全麻中使用肌松药维持肌松,提高了麻醉的安全系数,手术操作得以在良好肌松条件下进行,扩大了手术范围。麻醉维持多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且以中时效肌松药为主,便于术终拮抗。目前常用的有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泮库溴铵等。
(三)用于机械通气
在进行控制呼吸及辅助呼吸时,肌松药的应用可消除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对抗,降低机体代谢,有利于增加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储备,特别适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开胸手术和ICU危重病人。
3、年龄婴儿和成人比较,维库溴铵的作用延长;新生儿对氯筒箭毒碱的用量与成人相似,因其消除半衰期延长,追加次数应减少;老年人因体液量减少和肾排泄减慢,肌松药用量应减少,但对肝、肾功能正常或应用不依靠肾功能消除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其用量与成年人相似。
4、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病人对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常敏感而对去极化肌松药相对不敏感,但后者易发生Ⅱ相阻滞。肌无力综合征病人对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均十分敏感。肌强直综合征病人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反应虽正常,但较正常人易发生术后呼吸抑制;而对去极化肌松药,可能引起全身性肌肉痉挛性收缩而影响气道通畅和通气。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肌松药。1和H2受体)阻滞药,可防止肌松药的组胺释放。
(四)肌松的维持
应根据手术对肌松的要求而追加肌松药,要保持手术期间绝对不动,肌颤搐要求100%抑制。欲抑制气管隆突受刺激而致的呛咳,要求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肌颤搐计数在3以下。肌松药追加量一般为初量的1/5~1/3,追加药的间隔时间可参考肌松药消除半衰期的长短、肌松监测值和病人情况来决定。吸入全麻药达一定深度时也有肌松作用,并能增强肌松药的作用,辅用硫喷妥钠、麻醉性镇痛药也可加强肌松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一:单独使用替扎尼定治疗头痛
患者背景
安慰剂组(n=47) 替扎尼定组(n=45)
诊断分类 偏头痛 具有偏头痛症状的头痛和慢性紧张性头痛 严重程度
37 10
34 11
轻微
中等 严重
2
34 11
4
33 8
Joel R. Saper, MD,et al. Chronic Daily Headache Prophylaxis With Tizanidine: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Outcome Study. Headache.2002;42:470~482
2、凯莱通治疗头痛的优势:
A、明显减轻头痛程度、头痛频率和头痛持续时间; B、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C、与抗焦虑抗抑郁药,或者其他治疗头痛的药物联用,疗效更好。
四川医学2009年2月第30卷(第2期)
临床研究一:单独使用替扎尼定治疗头痛
Us02-TZ057关于替扎尼定有效预防治疗慢性每日头痛 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瑞士诺华研发
商品名:sirdalud(松的乐)

腊、卢森堡、葡萄牙、意大利、乌拉圭、芬兰、巴西、奥地利、 西班牙、阿根廷、日本、印度、韩国、智利、哥伦比亚、泰国、 美国、加拿大等

已上市的国家有:瑞士、荷兰、德国、丹麦、比利时、希
其中日本有18家工厂生产替扎尼定

台湾地区有3家工厂生产
2004年四川科瑞德凯莱通大陆首家上市
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乙哌立松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文献名称
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乙哌立松治疗紧张型头痛75例 乙哌立松加阿米替林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紧张型头痛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伴有颈椎异常的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 性
头痛指数:替扎尼定与安慰剂比较更有效(P=0.0025),且各阶段都有显著的差异; 各个阶段头痛均值(P=0.019),替扎尼定比安慰剂有更显著的效果
Joel R. Saper, MD,et al. Chronic Daily Headache Prophylaxis With Tizanidine: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Outcome Study. Headache.2002;42:470~482
用量已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2、疗程为8~12周。
适应症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应用所推荐的高剂量时,嗜睡、疲乏、头晕、口干、恶心、胃肠道功能紊 乱以及血压轻度降低等不良反应较常见且明显,严重到需要终止治疗者极少。
——《台湾替扎尼定说明书》、《瑞士替扎尼定说明书》、《韩国替扎尼定说明书》
正因为如此,凯莱通说明书上罗列了较多不良反应。
4.在增加剂量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
凯莱通治疗头痛的机制
1、凯莱通治疗头痛的机制为: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 产生以下作用:
A 、松弛头颈周围紧张肌肉,减少致痛物质释放 ; B、 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堆积; C、 抑制疼痛反射,提高中间神经元对肌肉收缩和松弛的调控,使疼痛阈保持一定正 常水平。
临床研究一:单独使用替扎尼定治疗头痛
结果
总体头痛指数(=头痛天数*平均头痛强度*持续时间) 各个阶段头痛均值
0 级=无头痛;1 级=轻微头痛,可以轻易被忽略;2 级=轻微头痛+,不适,令人烦恼;3 级=中度头痛,有些痛;4 级=中度头痛+,很痛;5=严 重头痛记录每天的头痛的平均强度和峰值强度。头痛持续时间是指病人每天头痛的小时数。
肌松药在神经内科的 临床应用
目录

紧张型头痛的治疗现状 常用肌松药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替扎尼定简介 相关临床研究
紧张型头痛治疗现状
□ 头痛疾患的分类[1]
√ 头痛疾患分为3大组: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脑神经痛、中枢
和原发性颜面痛及其他头痛。 √ 原发性头痛又分为以下4类:①紧张型头痛;②偏头痛;③ 丛集性
[1] 头痛分类和诊疗专家共识组. 头痛分类和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年7月第40卷第7期 [2] 川又达郎. 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有用性研究. 诊疗与新药, 第33卷, 第1号(1996年1月)
紧张型头痛治疗现状
□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1] 1、治疗;2、预防性用药。

作用机制: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抑 制 去 甲 肾 上 腺 素 的 释 放 和 作 用
脑干蓝斑α2肾上腺素受体
肌松
..... ..... .....
镇 痛
降低外周 血管阻力
脊髓α2肾上腺素受体
镇 静
□ 凯莱通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脑干蓝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肌肉松弛、镇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镇静作用。
局部疼痛综合征包括:头、颈、肩、臂、腰、背、腿等疼痛。
适应症一

用法用量:
1、可单独使用 2、可与抗焦虑抑郁药联用 3、可与非甾体类药物(双氯芬酸、塞来昔布、尼美舒利、布洛芬、美洛昔康、 洛索洛芬、萘丁美酮等等)联用 4、口服每次2mg,每天2次,餐后服用,疗程至少4周
5、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晚上睡前服用一
文献名称
黛力新辅助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慢性紧张型头痛30 例 (黛力新+鲁南贝特+硫必利)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单位
针挑加氯唑沙宗治疗紧张性头痛41例疗效观察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口服氯唑沙宗治疗颈源性头痛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 凯莱通
(盐酸替扎尼定片)
国家医保目录品种(2009年版)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新型肌松药,是治疗肌紧张/肌痉挛的首选药物
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④ 其他原发性头痛。
□ 紧张型头痛
√ 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慢性头痛中约 占45~50%,为发生频率最高的头痛[2]。 √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肌肉紧张、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紊乱等诸多因素有关;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愤怒、精神紧张
、过度疲劳、头颈部经常固定于某一位臵等常为重要诱因。
适应症二

适应症二: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手术后遗症(脊髓损伤、大脑损伤)、脊
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引起的肌痉挛和强直。

用法用量:
1、应根据患者需要而作剂量调整。初始剂量一日4mg(分两次服用),并
可每隔半周或一周逐渐增加2~4mg。通常一日12~24mg(分3~4次服用)的

注意事项
1.禁止与α2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合用
2.禁止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抗抑郁药氟伏沙明、沙星类抗生素药物(如: 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抗心律不齐药(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
帕米)、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口服避孕药、阿昔洛韦和噻氯匹定
——因这些药物能抑制替扎尼定的代谢酶活性 3.对胃粘膜保护,可以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常用肌松药
① 巴氯芬(力奥来素、郝智)
② 乙哌立松(妙纳) ③ 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氯唑沙宗—鲁南贝特)
④ 替扎尼定(凯莱通)
巴氯芬的应用 文献名称
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分析 巴氯芬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观察 巴氯芬结合运动疗法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肌痉挛的 疗效观察 巴氯芬结合运动和蜡疗对脊髓损伤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巴氯芬对控制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作用 巴氯芬缓解脊髓损伤后肌痉挛
患者宣教和改变生活方式 ① 非药物治疗 鼓励患者记头痛日记 心理治疗、松弛疗法、按摩、针灸和理疗
治疗
解热镇痛药或其复方制剂: ② 药物治疗
(头痛发作时服用)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肌肉松弛剂:如替扎尼定、乙哌立松
[1] 头痛分类和诊疗专家共识组. 头痛分类和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年7月第40卷第7期
临床研究一:单独使用替扎尼定治疗头痛
结果
每周严重头痛天数 平均头痛强度
每周严重头痛天数(P=0.0211),平均头痛强度(P=0.0108),替扎尼定比 安慰剂有更显著的效果
Joel R. Saper, MD,et al. Chronic Daily Headache Prophylaxis With Tizanidine: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Outcome Study. Headache.2002;42:470~482
Joel R. Saper, MD,et al. Chronic Daily Headache Prophylaxis With Tizanidine: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Outcome Study. Headache.2002;42:470~482
次2mg 6、某些职业如驾驶员,操作机械的需要集中注意力患者,可晚上睡前服用一次
2mg
适应症一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使用所推荐的低剂量,不良反应极少,且通常为轻微而短暂的,它们包
括嗜睡、疲乏、头晕、口干、恶心、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血压轻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