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合集下载

市政工程知识

市政工程知识

1.城镇道路通常可分为几类?答: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2.按结构强度分级城镇道路路面可分为几级?答:可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两级。

3.按力学性能分类城镇道路可分为几类?答: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类。

4.构成城镇道路沥青路路面的结构层通常有哪些?答: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5.构成城镇道路水泥路路面的结构层通常有哪些?答: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垫层、基层以及面层。

6.城镇道路基层的结构类型有哪些?答: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

7.从材料上分,城镇道路路基可分为哪几类?答: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等3类。

8.城镇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作用?答:高级路面由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等组成。

上面层主要应具备耐磨耗和防滑作用;中、下面层主要是承重作用。

9. 城市道路的使用要求主要有哪些?答:城市道路必须适应于城市交通的安全、舒适,区域化程度高,交通量大等不同于公路的特殊要求;主要指标有:平整度、承载力、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降噪性能。

10. 沥青混合料与沥青混凝土有何不同?答: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为沥青混凝土。

11.简述SMA(混合料)及其优点?答:SMA(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SMA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和城市快速路。

12.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方法?答:再生方法可根据再生方式、再生场地、使用机械设备不同而分为热拌、冷拌再生技术,人工、机械拌合,现场再生、厂拌再生等。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与防治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与防治

浅谈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与防治导读:一般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原因,防治措施城市道路如同一个城市的血脉,一条条道路编织而成的路网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日新月异,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与防治作以浅显论述一沥青路面的结构一般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

(1)面层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以下的结构层。

因此,它应满足表面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使用要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的服务功能。

(2)基层主要承重层和传递分散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

基层可为单层或双层,双层称为上、下基层,无论是沥青混合料或粒料类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要承重层。

因此,对底基层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也可分为上、下底基层。

(4)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及减少层间模量比、降低半刚性底基层拉应力的作用。

二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的类型裂缝。

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龟裂等几种情况。

据笔者观察,郑州市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现象是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大体垂直,而且缝宽不同,缝长不一;纵向裂缝则是和与车行道平行;龟裂又称网裂,是裂缝相互交错,规模是缝宽大约 imm,缝距30cm以下。

(2)车辙。

表现为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车轮痕迹两侧稍微隆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一般在制动地带出现较多。

(3)松散。

路表面可看到成片的集料或小块混合料,明显不整体现象,面层集料的结合能力基本丧失。

行车时会有粉尘飞扬现象。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0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1 掌握城市道路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刚性路面以水泥砼路面为代表,柔性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代表。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

从材料上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路面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结构层。

1.面层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分为磨耗层、上面层、下面层或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用作基层的主要材料有:(1)整体型材料。

又称无机结合料基层。

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包括级配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和水结碎石三种。

3.垫层。

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

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荷载应力。

要求: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3)垫层厚度一般≥150mm(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2.层间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3.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一)路基的性能要求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二)路面的使用指标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做法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做法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做法一、引言透水沥青路面结构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受关注的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其具备较好的透水性能和抗滑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排水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做法和优势。

二、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组成透水沥青路面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路基层•砾石层:用于支撑上部结构和提供一定的强度。

•压实土层:用于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结构层•下基层:由粗骨料、粗砂、水泥和透水剂混合而成,具备一定的强度和透水性能。

•上基层:由细骨料、细砂和透水剂混合而成,提供良好的透水性能和车辆行驶的平顺度。

3. 表面层•透水沥青混合料:由骨料、矿料、沥青和透水剂混合而成,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和耐久性。

三、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彻底清理施工区域,包括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对路基层进行整平和压实处理。

2. 下基层施工1)将粗骨料、粗砂、水泥和透水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均匀铺设于路基层。

2)利用压路机进行初次压实,确保下基层的均匀和稳定性。

3)进行水泥稳定层的养护,保证其达到设计强度。

3. 上基层施工1)将细骨料、细砂和透水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均匀铺设于下基层。

2)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上基层紧密结合并达到指定厚度。

4. 表面层施工1)将透水沥青混合料铺设于上基层。

2)采用机械压实设备进行压实,以确保材料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3)对刚完成的透水沥青路面进行冷却,帮助沥青材料更好地固化。

5. 养护1)对施工完成的透水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包括喷洒养护剂、覆盖防护层等操作。

2)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保证路面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优势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良好的透水性能透水沥青路面能够将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水,减少道路表面积水,有效缓解城市排水问题,预防水患的发生。

2. 减少水雾和水溅透水沥青路面能够减少道路表面的水雾和水溅,保持视线清晰,提高驾驶安全性。

路面结构规定

路面结构规定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规定》一、沥青路面定型结构1.AC符号即代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将原沥青路面定型结构中型号I(代表密级配)的符号取消,北京地区考虑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一般采用AC-C型。

2.因AC-30运输、施工中易离析,取消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改用AC-25。

3.沥青混合料的一层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最大粒径的4. 2.5~3倍(SMA仍为2~2.5倍),故调整AC-13、AC-16、AC-20、AC-25的厚度见表6.0.3.1(2007修改)。

5.次干路和支路土基回弹模量25MPa,低于25MPa时,应先进行路基处理。

二、粘层油、透层油和下封层1.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的规格和用量见《施工规范》表9.2.3规定,设计中粘层油一般宜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PC-3或PA-3)。

北京地区快速路、主干路宜用SBS改性乳化沥青(PCR),设计用量一般为0.5~0.7 L / m2 (沥青含量50%) 。

2.无机结合料基层上应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具有高渗透性、3.破乳快的乳化沥青(PC-2或PA-2)或改性乳化沥青(PCR),用量宜为1.0~1.2L/ m2 (沥青含量50%),渗透深度宜不小于5mm。

参见《施工规范》53页9.1.4条。

4.半刚性基层上(喷洒透层油后)应设置下封层。

下封层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改性稀浆封层)。

采用沥青表面处治时,沥青或乳液用量(沥青含量60%)1.0~1.2 kg/m2,集料采用S12型,用量为5~8m3/1000 m2,厚度为1cm。

参见《施工规范》4.8.3条、6.2.1条和6.4.3条。

采用稀浆封层时,乳化沥青PC-2或改性乳化沥青BCR,沥青用量(油石比)为6.5~9.0%,矿料级配采用ES-2型,厚度不小于6mm。

参见《施工规范》6.4.2条和6.5.5条。

5.原结构总厚度增加1cm三、关于道路石油沥青等级1.道路石油沥青分A、B、C三个等级,据《施工规范》4.2.1条,以往的重交通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不再使用。

2022一建《市政》章节题及参考答案

2022一建《市政》章节题及参考答案

大立2022一建建造师章节题及参考答案(真题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真题1)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的路面是()路面。

A.沥青混合料B.次高级C.水泥混凝土D.天然石材【答案】C【解析】“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描述的是刚性路面的特征,而刚性路面的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2.(2013年真题1)关于降噪排水路面说法,正确的是()。

A.磨耗层采用SMA混合料B.上面层采用OGPC沥青混合料C.中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D.底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混合料【答案】B【解析】今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3.(2014年真题2)与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关于骨架-空隙结构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大B.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小C.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大D.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小【答案】C【解析】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

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4.(2014年真题3)下图所示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为()。

A.重力式B.悬臂式C.扶壁式D.柱板式【答案】B【解析】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5.(2012年真题1)仅依据墙体自重抵抗挡土墙压力作用的挡土墙,属于()挡土墙。

A.恒重式B.重力式C.自立式D.悬臂式【答案】B【解析】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衡重式挡土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来增强墙体稳定;自立式挡土墙由拉杆、挡板、立柱、锚定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定块形成整体稳定;悬臂式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它依靠墙身的重量及底板以上填土(含表面超载)的重量来维持其平衡。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一、城镇道路分级(1) 快速路:应 ( ) 分隔,全部控制出入并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 ( ) 车道。

(2)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 ( ) 功能为主。

(3)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 ( ) 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的功能。

(4)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 ) 功能为主。

二、城镇道路路面分类(1)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适用于 ( ) 道路。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 ( ), 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3) 砌块路面适用于 ( ) 与步行街。

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 年 )三、按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 (第1 页共119 页) 和 ( )。

刚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它的破坏取决于( )。

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1) 垫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垫层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 ( ) 必须要好。

(2)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 ( )。

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有足够的 ( ) 和 ( ),坚实、平整、整体性好,不透水性好,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3) 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

承受 ( ) 和降水的侵蚀作用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①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且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 ( ) 和 ( )。

②面层可分为: 上 ( 表 ) 面层、中面层、下 ( 底 ) 面层。

粗粒式用于 ( ),中粒式用于 ( ),细粒式用于 ( )。

二、沥青面层的性能要求(1) 平整度 - 为减缓面层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面层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路面结构组成

路面结构组成

路面结构组成路面结构是指道路上的铺装材料和构造方式,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不同的路面结构对于保障道路质量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路面结构由基层、底基层、面层和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

基层是路面结构的最底部,其作用是分散和传递车辆荷载,承受地基的压力,并保证路面的整体稳定性。

常见的基层材料有碎石、砂石和混凝土等。

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用于分散和传递荷载,同时起到排水和保持路基平整的作用。

常用的底基层材料有碎石、砂石和沥青混合料等。

面层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道路的平顺度、抗滑性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面层材料有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等。

根据不同的道路用途和交通量,路面结构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通常采用多层结构,以应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荷载和频繁的交通流量。

而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则相对简单,一般只有基层和面层两个部分。

路面结构的施工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在道路建设中,先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填筑、夯实和排水等工作。

然后进行基层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铺设和压实。

最后进行面层的施工,包括沥青混合料的铺设、摊铺和压实等工序。

不同的路面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平顺度和抗滑性,适用于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

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道路。

在实际的道路维护和管理中,对路面结构的监测和维修也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路面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路面病害,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养护措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保障交通安全。

路面结构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了解不同的路面结构对于保障道路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在实际的道路维护和管理中,对路面结构的监测和维修也十分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和有效的维护管理,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流畅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型式有:路堤一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堑一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桐三种型式);半填、半挖一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奋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 l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可按使用要求结合各xx 实践经验选用.(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

作单层式面层时,为了达到防水和平整度要求,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 -70mm。

( 3)沥青贯入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

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贯人式面层常用厚度为 5 0〜80mm .( 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常用厚度为15 -30mm .2 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泥稳定粒 料 , 主要是 因为其抗 冲刷能 力强收缩性 小和表层 不会 软化 ; I 石灰稳定 土 的水 稳定性很差 , 用作基层 是非常不 合适 的 , 作 底基层 还可 以 。同时考虑透 水层的封水效 果 , 基层 的首选材料是水 泥稳定碎石 。水 泥稳定碎 石具有 比较好 的强度和刚度 , 抗 冲刷 能力强 。 沥青 结构层 的 内部所产 生 的应 力和 应变 随深度 是 向下递减 的 , 所 以结 构各层 的材 料应该 自上 而下按 照强 度和 刚度递 减 的规律来 安排 , 这样 可以使得材 料得 到充分 的发 挥 。一般来说 城市道 路常用级 配碎 和 砂石 。从 施工工 艺方面考 虑来确定 半刚性 基层 、 底基层 的最小 厚度 , 几 种 常用的底基 层 和基层 的最小施 工厚度 为 1 5 c r n , 适 宜厚 度为 1 6  ̄ - m  ̄
科技创新与应用 l 2 0 1 3 年 第4 期
路 桥 科 技
城市道路沥青路 面结构研究
李 荟
( 辽 宁奥路 通科技有 限公 司, 辽 宁 沈阳 1 1 0 0 0 6 )
摘 要: 本 文主要 研 究 了城 市道路 沥 青路 面 的 结构 , 内容 包括 沥青路 面的概 述 、 优点, 以及 其 进行 结构 组 合设 计 时 的原 则 , 并且 重 点 阐述 了结构 层组 合 、 沥 青 面层 类型 的 选择 及厚 度 确定 。基 层 、 底基 层 材料 选 择及 厚 度确 定 等 , 对城 市道 路 沥青路 面的 结 构组 合 设计 具 有 一定 的 参考 价值 。 关 键词 : 城 市道 路 ; 沥 青路 面 结构 ; 设 计研 究
1引言
沥青路面是一种用沥青材料取代水泥而作为胶结料的路面结构 , 沥青 材料 主要用来修 筑垫层 、 底 基层 、 面层 与各类基层 。和以往 的普通 的混 凝土路 面相 比来 说 ,沥青 路面具有很 多优 良的性质 ,比如行 车舒 适、 振动小 、 表面 平整 、 无 接缝 、 燥声 低 、 施 工期短 、 养护维 修简便 、 耐磨 、 适合 进行分期修 建等 , 因此沥青路面 的应用也越 来越 广泛 。 在 进行城市 道路 沥青路 面结构设 计时 , 应该 满足 以下 五个最基 本 的要 求 : ①稳 定性 要求 : 稳定性 主要是指 温度稳定 性和水稳 定性 , 在 高温情况 下不致 于产 生永 久变形 , 在低温 l 青 况能抵抗 开裂 , 水稳 定性指 的是沥青 路面在 荷载 和水 的综合作用 下不会 发生破 坏的现象 。 ② 强度和 刚度要 求 : 刚度 的要 求 是指路 面在荷载 的作用下 不会产 生过大 的变 形 ,强度 的要求是 指路 面在荷载 的作用下 不会 因为强度不够 而产生破 坏或开 裂。③平堑 『 生 要 求; 路面需要 保证一 定的平整 度 , 避免在 车速较高 的情况 下产生过 大 的 震动, 进而影响到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 性。④耐久性要求 : 防止在较低 的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而发生疲劳破坏,影响路面的施工。⑤抗滑性要 求: 保证 车轮与 路面 有一定 的摩 擦 力 , 避免 产生 车辆 打滑 和滑溜 , 从 而 保证行车 的安全 。 2沥青 路面结构层 组合设计 的要 求 如果在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要求经济合理,必须做到以下的 几点要 求 : ① 前提是 结构 组合设 计 : 在进行 路 面结构 设计 之前 , 必 须进 行一些 前期 的调差 丁作 , 一般 包括气 候 、 地 质环 境 和水文 状况 , 并且需 要结合当地的材料供应的特点,设计出满足各项基本要求的路面结构 方案 。② 关键是 材料组成设 计 : 因地制 宜的进 行材料情 况 的调 查 , 在保 证材料 的供 应的前提下 , 尽量 做到 因地制 宜和就地取材 。 ③ 基本是结 构 设计 : 在进行 完组合 设计 以后 , 在开 始结 构设计 , 并且 需要 准确 的预 测 交通量 。然后通 过试验来确定 路面设计 的参 数。④ 保障是排水 设计 : 再 设计 的时候必须考 虑如何增强排水 的效果 , 从 而保证路 面使 用 的寿命 。 3沥青面层及 厚度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一、组织结构(一)基本结构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弯沉值)柔性基层: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土方路基 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湿陷性腹胀土冻土等)半填半挖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二建市政必看重点汇总

二建市政必看重点汇总

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必看考点汇总知识点1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及构成掌握:城市道路构成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城市道路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一路基路基分类:按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按材料分: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二路面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垫层1、面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1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2 热拌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3 沥青灌入式面层常用厚度为50~80mm,可用作面层或下面层;4 沥青表面处治主要作用:放水、防磨耗、防滑、改善碎砾石路面;常用厚度:15~30mm;2、基层对基层的要求:强度、刚度、水稳定性基层的材料:整体型材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材料:工业废碴混合料级配碎石材料的要求:密实、稳定;控制小于0.5mm颗粒的含量,砾石最大粒径宜采用60mm;3、垫层要求:水稳定性好、处于潮湿地段及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厚度≥150mm;采用粗砂或天然沙砾时<0.075mm的颗粒含量应<5%,采用炉渣时<2mm的颗粒含量宜<20%;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二、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一路基性能要求性能要求主要指标:1、整体稳定性 2、变形量二、路面使用要求使用要求的指标: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熟悉: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一、城市道路分类一快速路特征:1、车行道间设中间分隔带,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快速车道2、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3、与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相交采用立体交叉;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相交可采用平面相交;过路行人集中处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地道;4、设计车速为80km/h二主干路三次干路四支路三、城市道路路面分级一面层类型、路面等级与道路等级1、高等级路面2、此高等级路面3、中等级路面4、低等级路面二按力学特性的路面分类1、柔性路面2、刚性路面掌握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区别及特征;熟悉:城市道路的级别与类别掌握:城市道路分类及各自特征一、城市道路分类一快速路特征:1、车行道间设中间分隔带,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快速车道2、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3、与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相交采用立体交叉;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相交可采用平面相交;过路行人集中处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地道;4、设计车速为80km/h二主干路三次干路四支路三、城市道路路面分级一面层类型、路面等级与道路等级1、高等级路面2、此高等级路面3、中等级路面4、低等级路面二按力学特性的路面分类1、柔性路面2、刚性路面这里要掌握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区别及特征;知识点2城市道路基层工程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一、石灰土稳定土基层包括:石灰土、石灰碎石土和石灰砂砾土;特点: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较好,但干缩性和温缩较大;适用范围:可用于各类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分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层;如必须用,应采取防水措施;一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土质;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于15的土更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有机质含量超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2.灰质;磨细的生石灰的效果优于消石灰;3.石灰剂量;是指石灰干重占干土重的百分率;石灰剂量较小时,石灰起主要稳定作用;4.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含水量为好;5.密实度;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且密实的灰土,其抗冻性、水稳定性也好;6.石灰土的龄期;强度随龄期增长;7.养护条件湿度和温度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生石灰在使用前2-3d需要消解,并用10mm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工地上消解石灰的方法有:花管射水和坑槽注水消解法两种;为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过0.6倍石灰土厚度的集料;2.拌合应均匀,摊铺厚度虚厚不宜超过20cm,严格控制含水量;3.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先用8t稳压,后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控制原则是:“宁高勿低,宁刨勿补”;4.交接及养护: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50c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养生期内严禁车辆通行;二、水泥稳定土基层概念类似于石灰稳定土;包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碎石和水泥砂砾特点: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不应做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砼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一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1.土质;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石、砂砾效果最好,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对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超过0.25%的土及重黏土,不宜用水泥稳定;2.水泥成分和剂量;对于同一种土,硅酸盐水泥稳定效果较好,而铝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差;水泥土强度随水泥剂量增加而增长;水泥剂量以5~10%较为合理;3.含水量;含水量对水泥稳定土强度影响最大;在最佳含水量时最好;4.施工工艺过程;水泥稳定土从开始加水拌合到完全压实的延迟时间一般不超过3~4h;二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一般情况下,每一作业段以200m为宜;2.宜在春季和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施工期日最低气温应在50C以上,在有冰冻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0.5~1个月前完成;3.雨季施工,应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4.配料应准确,洒水、拌合、摊铺应均匀;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2%时碾压,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5.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6. 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7. 必须保湿养生,防止忽干忽湿;常温下成活后应7d养护;8.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一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分为两大类:石灰粉煤灰类和石灰煤渣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等类特点: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比石灰土高得多,抗裂性能比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都好,适用范围:适合各类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土不应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砼面板下,二灰土也不应做基层;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间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前1-1.5个月完成;2.配料应准确;以石灰:粉煤灰:集料的质量比表示;3.城市道路宜选用集中厂拌,运到现场摊铺;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4.二灰砂砾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应适当挖补;5.必须保湿养生,不使二灰砂砾层表面干燥,在铺封层或者面层前,应封闭交通,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四、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基层粒料基层一级配型集料可分为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二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施工技术要求4.应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轮迹小于5mm5.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熟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一、定义及功能功能: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二、种类与用途种类: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模袋、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排水材料、玻纤网、土工垫用途:1、路堤加筋2、台背路堤填土加筋3、过滤与排水4、路基防护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方法及施工要求一垫隔土工布加固地基法2、施工: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宜为0.3~0.9m,采用缝接法时,粘接宽度不小于50mm,粘接强度不低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现场施工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0.5m;二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基底法同上第三章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求1、一般规定: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级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2、施工准备: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实验段,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了解:沥青混凝土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一、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二、沥青混凝土对材料的一般要求一沥青二石料三填充料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掌握: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结构组成:路基、垫层、基层及面层一、路基材料要求: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城市道路路床填料,如必须采用,应添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二、垫层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三、基层1、作用:防止和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3、基层的宽度: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基层的宽度比面层每侧至少300mm 或500mm或650mm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一混凝土的搅拌、运输1、混凝土配合比:按弯拉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压强度作强度检验;拌合物摊铺塌落度为0~65mm;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48;2、搅拌:常用搅拌机械有自落式和强制式搅拌机;每盘最长搅拌时间宜为:80~120s;3、运输:允许运输最长时间与水泥初凝时间、施工气温和摊铺工艺有关;二混凝土的浇注1、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一处支撑;2、摊铺:板厚不大于220m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时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3、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至模板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4、钢筋设置:厚度大于250mm的板,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分两次安放,厚度不大于250mm的板,一次安放;5、接缝:伸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宽宜为20mm;缩缝采用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宽度宜为4~6mm.三混凝土养护有湿法养护和薄膜养护;养护时间为14~21d;了解:沥青混凝土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知识点4 城市桥涵工程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术要求明挖基坑种类:有支护和无支护一、无支护基坑一无支护基坑适用条件:1、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2、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二无支护基坑的坑壁形式:垂直坑壁、斜坡坑壁、阶梯形坑壁和变坡坑壁;三无支护基坑施工注意事项二、有支护基坑一有支护基坑适用情形1、基坑坑壁土质不稳,并有地下水2、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3、受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二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1、一般要求:坑壁上有出水点处,应设导管排水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不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2、喷射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30%时,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40%时,不得受冻;掌握:各类围堰施工技术要求围堰的种类:土围堰、土袋围堰、竹、铅丝笼围堰,间隔有桩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钢板桩、双壁钢、套箱围堰等一、各类围堰的适用范围当围堰的水深≤1.5m,水流速度≤0.5m/s可用土围堰当围堰的水深≤3m、水流速度≤1.5m/s时,应采用土袋围堰当围堰的水深为1.5m~4m、水流速度较大时,应采用竹、铅丝笼围堰各类土的深水基础,可用钢板桩围堰黏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河床上可用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对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或修建桩基的水中承台可用套箱围堰深水基础适用双壁钢围堰二、对各类围堰的基本要求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2、围堰外形设计应考虑河水流速增大的影响3、围堰的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4、围堰结构和断面应满足堰身强度、稳定和防水要求;三、对土围堰的施工要求1、堰顶宽度可为1~2m;2、筑堰材料宜用粘性土或砂夹黏土,围堰填筑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四、土袋围堰的施工要求1、堰顶宽度可为1~2m;2、土袋码放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掌握:沉入桩施工技术要求沉入桩基础常用的施工方法:锤击沉桩和静力压桩一、锤击沉桩法一锤击沉桩法的特点二锤击沉桩设备选择沉桩设备选择的一般思路:选择锤型—选择锤重—选择桩架三沉入桩的施工技术要求1、水泥混凝土桩要达到100%设计强度并具有28d龄期2、重锤低击;3、打桩顺序:一端——另一端、先中心后周围、先深桩后浅桩、先坡顶后坡脚4、在桩的打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锤、桩帽和桩身在同一直线上5、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6、无论桩多长,打桩和接桩均须连续作业,中间不应有较长时间的间歇7、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过桩基数的1/48、沉桩过程中,如遇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应暂停沉桩;二、静力压桩法、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一、钻孔灌注桩一钻孔灌注桩的特点二钻孔灌注桩常用的成孔方法、适用范围及泥浆作用1、正循环回转钻孔原理2、反循环回转钻孔原理3、选择钻孔设备的一般思路:选择钻孔方法——选择钻孔设备,选择钻孔设备的依据孔径、孔深、土质状况和设备能力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一对护筒的要求二骨架存放与运输三骨架的起吊与就位四水下混凝土灌注掌握: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要求一、模板配置常用的模板有:固定式、拼装式、整体吊装式、组合定型钢模板对模板的技术要求:验算模板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1、表面外露的挠度:构件跨度的1/400.2、表面隐蔽的挠度:构件跨度的1/250二、支架搭拆主要用途是脚手架,最常用的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三、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注施工要求1、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2、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应从准备工作、材料、操作技术和灌后养护这四个方面加以控制;滑模浇筑应分层分段对称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插入下层砼50~100mm;3、若墩台截面积不大,砼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以保证其整体性;如截面积过大,应分段分块浇筑;4、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空、预埋制作的位置是否位移,若发现应及时纠正;还应注意模板、支架情况,若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对并加固;2、高大的桥台,未经填土的台身施工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不均匀沉陷;掌握:现浇混凝土盖梁施工技术要求盖梁指桩柱墩墩帽,有装配式,也有现场浇注;要控制的三大环节:模板设计、支架搭拆、预应力张拉一、盖梁模板设计二、盖梁支架和施工脚手架一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先用压路机碾压人工整平后,再在土基上铺设枕木或路基箱板,或在土基上铺设100mm碎石,然后铺设150mm砼的方法处理;2、地基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二盖梁承重支架1、立杆底部应有通长的槽钢或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且上有100×100mm的钢板座垫衬;2、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3、立杆的接长除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4、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6、搭设完毕的盖梁承重支架,必须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三盖梁施工脚手架1、盖梁施工脚手架部分与承重支架必须分隔设置,施工脚手架一般采取双排落地脚手架;2、严禁在吊运盖梁模板及钢筋等作业时随意拆除脚手架的防护杆件;3、脚手架必须可靠接地;4、必须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三、预应力张拉1、张拉前,必须做到“六不张拉”,即: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张拉前交流不清、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构建不符合设计要求、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2张拉过程中,构件张拉两端不准站人,并设置可靠防护措施;3每次张拉完毕,必须稍等几分钟再拆卸张拉设备;掌握:预制混凝土梁、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在城市中安装简支梁、板的主要方法为:A.人字扒杆B.龙门架C.吊机单机、双机装配式桥梁的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吊装、移动装配式桥梁构件时,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应大于60°一、架设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二架设安装设备安全性验算为了保证架设安装工作的安全,应按架设安装的荷载及规范验算一些大型的架设安装设备和相应的临时构造物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预制梁、板构件的安全性验算二、架梁的主要基本作业一注意事项1、注意梁板的重心2、选择好起落梁板的方法3、移梁操作方法的选择梁板纵移或横移时,在坚固的轨道上使用平车较为安全可靠,且速度较快;4、设置好控制方向的钢丝绳二千斤顶起落梁1、千斤顶的选择一般起落钢梁或较轻的砼梁时可选用油压或螺旋千斤顶;起落大型的砼梁时,宜选用油压千斤顶,而不使用螺旋千斤顶三吊放梁板四横移梁、板五梁板落位7.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位置应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熟悉: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要求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支架法、移动模架法、悬臂浇筑法一、在支架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支架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要求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1/400二、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应该注意的问题:三、悬臂浇筑法1、浇筑段落四大部分:墩顶梁段0号块、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2、悬浇顺序在墩顶拖架或膺架上浇注零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在0号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3、张拉及合龙顺序张拉顺序:上下左右对称张拉合龙顺序: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4、高程控制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标高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前段标高时应考虑: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预拱度设置施工中已浇筑段的实际标高温度影响前三项为施工中监测工程,必要时还有结构物的变形值和应力;了解:钢梁安装的技术要求一、安装方法1、自行式吊机整孔架设法2、门架吊机整孔架设法3、支架架设法4、缆索吊机拼装架设法5、悬臂拼装架设法6、拖拉架设法三、钢梁安装要求3、钢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前,复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副按出厂批号每批抽验不小于8套扭矩系数;4、螺栓穿入孔内应顺畅,不得强行敲入,穿入方向应全桥一致,施拧顺序为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处开始,由中央向外拧紧,应在当天终拧完毕;5、钢梁落梁前后应检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掌握:管涵施工技术一、涵洞施工准备工作二、管涵的施工顺序管涵分两种:有圬工基础、无圬工基础一有圬工基础管涵施工程序:二无圬工基础管涵施工程序包括:三、管涵施工注意事项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土了解:箱涵顶进技术要求一、箱涵顶进的基本要求1、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2、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程3、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开挖4、按照侧刃脚坡度及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进行,侧刃脚进土应在0.1m以上;二、箱涵顶进的测量与校正三、箱涵在穿越铁路、桥涵和管线等结构时的安全防护措施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备进行测量监控掌握: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一、分类:按浇筑方式分:预制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墙;通常指现浇;按成槽方式分:桩排式、壁式和组合式;按挖槽方式分:抓斗式、冲击式和回转式二、地下连续墙工法的优点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能高效成槽;三、槽段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地质条件; 2,后续工序的施工能力 3.其他因素;四、泥浆的功能泥浆应具有以下功能1.护壁功能;2.携渣作用;3.冷却与润滑功能;五、浇筑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灌注,管节连接应严密、牢固,施工前应对拼接好的导管接缝进行水密性实验;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中断;掌握:盖挖法施工技术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明挖法、盖挖法、喷锚暗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盖挖法:盖挖顺筑法、盖挖逆筑法盖挖顺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由下而上浇筑结构内衬盖挖逆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

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型式有:填方路基;路堑;半填半挖路基。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1K411012。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

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

(3)沥青贯人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

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常用厚度为15~30mm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1K411012 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引汤形式的沥青路面为代表。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特点将在1K411051 条阐述,这里不再介绍本条主要介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的基本结构、结构性能及材料。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

路基是在地表按道路的线型(位置)和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一)路基的性能要求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

公路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公路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第四节 土基与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一、路基受力与工作区
1、路基受力状况:
• 1)路面和路基自重
• 2)车轮荷载作用
• 土基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受到的垂直作用力σ1:
1
p
2.5
Z D
2
• •
土基在自重作用下受到的垂直作用力σ2:
路基受际受力: 1 2
2 Z
2、路基工作区
• 定义: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与路基 自重相比只占很小部分(1/5~1/10),在此深度以下,车 辆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很小,可略去不计。在此深度以 上的范围,是路基土受车辆荷载影响较大的范围,将该区 域称为路基工作区或应力作用区。
– 路面外观状态分为五类:好、较好、中等、较坏、坏 – 把第四类状态定为路面的临界状态,以此状态下测定的回弹
弯沉的低限作为路面设计弯沉值界限的依据
二、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 路面设计弯沉值定义:根据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上通过的 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相当于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 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 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单位( 次/日 ):
Nt N1 1 t1
• 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Ne
[1
t 1] 365
N1
Ne
[(1 )t 1] 365 (1 )t1
Nt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
路面结构的破坏模式与产生原因
破坏模式
描述
沉陷
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其表 面产生较大的凹陷变形,有时 凹陷两侧伴有隆起现象。
标准轴载与轴次换算
标准轴载与轴次换算
一、标准轴载及其形式 • 定义:将不同车型组合而成的混合交通量换算成某种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公路路面结构层是指公路铺设的各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层级结构,其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面结构分为基层、底基层、底面层、面层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底层,一般由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构成。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分散荷载传递到下层,同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基层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基层的厚度会根据公路的设计荷载和交通量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支撑和排水功能,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沉降。

底基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荷载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要求。

底面层是路面结构的中间层,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弹性支撑和防水功能,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底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设计要求和交通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性能要求。

面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构成。

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舒适的行车表面和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时保护底层结构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功能要求。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

合理设计和施工公路路面结构层,能够保障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提高公路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因此,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公路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施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路面结构,由于其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安全性高、舒适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等场所。

由于其特有的组成结构,沥青路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路基结构沥青路面需要建立于合适的路基之上,而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决定路面寿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

路基主要由上盖层、底基层和路基土工材料构成。

其中,上盖层通常由粉土、碎石、砂砾、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底基层通常由粉土、乱石、碎石等材料构成。

而路基土工材料则包括路基填土、砂土和黏土等土壤。

二、基层结构沥青路面的基层结构通常由水泥砂浆或沥青混凝土构成,它是路面结构的支撑层,承受着交通载荷和气候荷载,主要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均匀分布荷载、配合面层构造防止龟裂和裂缝的产生,以及对于路基土方体积收缩下沉等问题的调节作用。

三、面层结构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是沥青路面最外面的一层,它直接承受车辆的负荷,带着车流量和气候条件的各种变化,具有着较高的弹性和塑性。

而面层的组成结构主要由底胶层、中间层和表面层构成。

底胶层通常由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较高的抗裂性和抗老化性。

中间层通常由高强度、低收缩率的矿物骨料混合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表面层通常由高粘合力、抗滑性能和透水性的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排水性能。

四、路面结构的黏结性沥青路面结构的黏结性是指路面各层结构之间的黏结性能够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变形。

在施工中,可以采用加温加压、冷拌等方式来提高其黏结性能,从而增强其性能和寿命。

五、路面结构的维修性沥青路面结构的维修性是指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并补救路面出现的问题,如路面坑洞、水损、裂缝等,需要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和材料来处理。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包括路基结构、基层结构、面层结构,以及结构的黏结性和维修性等方面。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面层的厚度选择也与公路等级有关。 从压实的角度来看,沥 青最小压实厚度与他的公称最大粒径值相关。 在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中,沥青面层存在着最小厚度,如果沥青面层太薄,就不能独立地作为 一个结构层,这不仅不能满足路面的力学性能要求,而且给施工也带 来不便,影响压实效果。 沥青面层太厚又会提高造价,造成工程资源的 浪费,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施工。
[责任编对加固段 采 用 5m 长 Φ42×4 的 系 统 小 导 管 注 浆 加固围岩,小导管间距为 @1m×1m 梅花状布设,环向加 固 范 围 起 拱 线 180°以 上 拱 部 ,注 浆 材 料 采 用 水 泥 -水 玻 璃 双 液 浆 。 5.2.3 换拱处理
2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沥青面层向下传递的全部荷载都是有基层承担着, 并支撑面层, 保持面层的各项性能正常发挥。 基层有时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仍称 基层,下层称为底基层。 基层要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来 保证路面的稳定,但基层不受到车轮和大气的直接影响,受到的外部
不利因素相对较少。 基层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三种,根据不同
【关键词】沥青路面;基层;垫层;结构设计
沥青的路面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结构组成。 路面的结 构设计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需求,在路面结构使用年限内既能承受行车 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又可以发挥各结构层的最大功能,满足经济 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1)路面品质的长期稳定性要得到保证,在设计使用期限内,路面 的抗滑安全性能、平整性、抗车辙性能等各项功能的稳定要在允许的 范围内。 2)路面结构的强度、抗变形能力能够和各层次的力学响应相匹配。 在路面的结构上层车轮的荷载、温度、湿度变化等产生的应力较为集 中,并逐渐向下部扩散,所以面层和基层要具有很高的强度、模量以及 抗变形能力。 3)结构层受到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造成强度、稳定性的降低 时,要加强其抵御能力。 4)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等选择材料,最大限度的做好优化,降低 建设以及养护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
路基的断面型式有:路堤一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堑一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桐三种型式);半填、半挖一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奋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为适应这一特点,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 l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
可按使用要求结合各城市实践经验选用.
( 2 )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

作单层式面层时,为了达到防水和平整度要求,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
50 -70mm 。

( 3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

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贯人式面层常用厚度为5 0~80mm .
( 4 )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常用厚度为15 - 30mm .
2 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故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用于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 1 )整体型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

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 2 )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

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
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

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

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0.5mm
的颗粒含量。

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60mm.
泥灰结碎(砾)石——适用于中湿和潮湿路段,掺灰量为其含土量的8 % - 12 %。

骨料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40mm ,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
倍。

嵌缝料应与骨料的最小粒径衔接.
水结碎石——碎石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70mm ,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 倍。

掺灰量为小于0.5mm 颗粒含量的8 % - 12 % .
3 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引县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

垫层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水稳定性.
( l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 2 )垫层材料有粒料稳定土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

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
;采用炉渣时,小于2mm 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

( 3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

(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l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2 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3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 .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 ~0.4.
4 层数不宜过多。

5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它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