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6节空间向量的应用第1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理
又∵|A→N|=|M→C|= 23a, ∴A→N·M→C=|A→N||M→C|cos θ = 23a· 23a·cos θ=a22. ∴cos θ=23. ∴向量A→N与M→C的夹角的余弦值为23,从而异面直线 AN 与 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
第十五页,共19页。
1.利用数量积解决问题的两条途径:一是根据数量积的定义, 利用模与夹角直接计算;二是利用坐标运算.
第十三页,共19页。
(2)解:设向量A→N与M→C的夹角为 θ. ∵A→N=21(A→C+A→D)=12(q+r), M→C=A→C-A→M=q-21p, ∴A→N·M→C=12(q+r)·(q-12p) =12(q2-12q·p+r·q-12r·p) =12(a2-12a2cos 60°+a2cos 60°-12a2cos 60°) =12(a2-a42+a22-a42)=a22.
2.证明点共面问题可转化为证明向量共面问题,如要证明 P, A,B,C 四点共面,只要能证明P→A=xP→B+yP→C,或对空间任一点 O,有O→A=O→P+xP→B+yP→C,或O→P=xO→A+yO→B+zO→C(x+y+z= 1).
第十页,共19页。
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 ABC 外的任一点 O,若点 M 满足O→M=13(O→A+O→B+O→C).
第十七页,共19页。
解:记A→B=a,A→D=b,A→A1=c, 则|a|=|b|=|c|=1,〈a,b〉=〈b,c〉=〈c,a〉=60°, ∴a·b=b·c=c·a=12. (1)|A→C1|2=(a+b+c)2=a2+b2+c2+2(a·b+b·c+c·a)=1+1+1 +2×12+12+12=6, ∴|A→C1|= 6.
第七章 立体几何 (lìtǐjǐhé)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立体几何 第6节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 理 北师大版
2.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两个向量 a,b(b≠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λ, 使得a=λb . (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向量 e1,e2,e3 是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a 是 空间任一向量,那么存在唯一一组实数 λ1,λ2,λ3,使得 a=λ1e1+λ2e2+λ3e3, 其中 e1,e2,e3 叫作这个空间的一个基底.
(1)A→P; (2)M→P+N→C1.
图 7-6-2
[解] (1)因为 P 是 C1D1 的中点, 所以A→P=A→A1+A→1D1+D→1P=a+A→D+12D→1C1 =a+c+21A→B=a+c+12b.
(2)因为 M 是 AA1 的中点, 所以M→P=M→A+A→P=12A→1A+A→P =-12a+a+c+21b=12a+21b+c. 因为 N 是 BC 的中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 120 页)
[基础知识填充]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空间向量 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数学中所讨论的向量与向量的起点无关,我们称之为自由向 自由向量
量
方向向量 A、B 是空间直线 l 上任意两点,则称A→B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法向量
如果直线 l 垂直于平面 α,那么把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n 叫作平 面 α 的法向量
第 章 立体几何 第六节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考纲传真]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 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 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 直.
栏目 导航
双基自主测评 题型分类突破 课时分层训练
(新课标)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6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理
【小结归纳】 1.利用向量证明点共线或点共面时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 定理.向量方法为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向量的平行与直线的平行是不同的:直线平行是不 允许重合的,而向量平行,它们所在的直线可以平行也可以 重合.
第三十三页,共44页。
如图所示,已知 ABCD 是平行四边形,P 点是平面 ABCD 外一点,连接 PA、PB、PC、PD. 设点 E、F、G、H 分别为△PAB、 △PBC、△PCD、△PDA 的重心.
(1)试用向量方法证明 E、F、 G、H 四点共面.
(2)试判断平面 EFGH 与平面 ABCD 的位置关系,并用向量方法证明你的判断.
第三十四页,共44页。
解:(1)证明:分别连接 PE、PF、 PG、PH 交对边于 M、N、Q、R 点.
因为 E、F、G、H 分别是所在三 角形的重心.
所以 M、N、Q、R 为所在边的中 点,顺次连接 M、N、Q、R 得到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且有:
答案:-5
第十九页,共44页。
5.已知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 中,以顶点 A 为 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等于 1,且两两夹角都是 60°,则对角线 AC1 的长是________.
答案: 6
第二十页,共44页。
热点命题·突破 02
课堂升华 强技提能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第十四页,共44页。
模
|a|
____________________
夹角 〈a,b〉(a≠0,b≠0)
cos〈a,b〉= a1b1+a2b2+a3b3 a21+a22+a32· b12+b22+b23
第十五页,共44页。
答案 2.a1b1+a2b2+a3b3 a1=λb1,a2=λb2,a3=λb3 a1b1 +a2b2+a3b3=0 a12+a22+a23
第7章 第6节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1)求点 N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求点 C1 到平面 ABN 的距离.
第六节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B(2 3,2,0),C(0,4,0),C1(0,4,4), ∵N 是 CC1 的中点, ∴N(0,4,2).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4.在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都和二面角的棱垂直的两个向量分
别为(0,-1,3),(2,2,4),则这两个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15 6
B.-
15 6
C.
15 3
D.-
15 3
A [|0,1+-19, ×34·+2,4+2,164|= 615,故选 A.]
1
2
3
走进教材·夯实基础 细研考点·突破题型 课时分层作业
(2)点 P 到平面 α 的距离
若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平面 α 内一点为 A,则平面 α 外一点 P
到平面 α 的距离 d=|A→|Pn·|n|,如图所示.
(3)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第六节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跟进训练]
1.(多选)(2021·广东六校联考)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
长为 1,点 E,O 分别是 A1B1,A1C1 的中点,P 在正方体内部且满足
A→P=34A→B+12A→D+23A→A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六节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1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6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理)课件
向量表示
坐标表示
数量积
a·b
共线 a=λb(b≠0)
a·b=0 垂直
(a≠0,b≠0)
a1b1+a2b2+a3b3 a1=λb1,a2=λb2,a3=λb3 a1b1+a2b2+a3b3=0
模 夹角
|a|
a12+a22+a23
〈a,b〉 (a≠0,b≠0) co〈s a,b〉=
a1b1+a2b2+a3b3 a21+a22+a23· b21+b22+b2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空间三点 A(-2,0,2),B(-1,1,2),C(-3,0,4), 设 a=A→B,b=A→C. 导学号 25401756
(1)求|c|=3,且 c∥B→C,求 c; (2)求 a 和 b 的夹角的余弦值; (3)若 ka+b 与 ka-2b 互相垂直,求 k 的值; (4)若 λ(a+b)+μ(a-b)与 z 轴垂直,求 λ,μ 应满足的关系.
②-a+b+12c
③32a+12b+32c
[规律总结] (1)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 用已知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时,应结合已知和所求观察图 形,将已知向量和未知向量转化至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然 后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 量表示出来. (2)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 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 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我们把这个法则称为向量加法的多边形 法则. 提醒: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类似于平面向量中的坐标运 算.
空间向量的共线、共面问题
已知 E,F,G,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 ABCD 的 边 AB , BC , CD , DA 的 中 点. 导学号 25401753
(1)求证:E,F,G,H 四点共面; (2)求证:BD∥平面 EFGH; (3)设 M 是 EG 和 FH 的交点. 求证:对空间任一点 O,有O→M=14(O→A +O→B+O→C+O→D).
第七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用空间向量研究夹角问题-新人教版高中数学
和简单夹角问题.体会 学科素养: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决空
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 间角及空间距离的探究性问题考查数学运
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算、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
知识分步落实
(3)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如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形成四个二面角, 我们把四个二面角中不大于 90°的二面角称为平 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
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 n1 和 n2,则平面α
与平面β的夹角即为向量 n1 和 n2 的夹角或其补角. 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则
cos θ=|cos 〈n1,n2〉|=||nn11|·|nn22|| .
2.空间距离
(1)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设A→P =a,u 是直线 l 的单位方向向量,则向
第七章 立体几何初步与空间向量
第六节 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1课时 用空间向量研究夹角问题
课程标准
考向预测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以几何体为载体,重点
到直线,点到平面、相 考查有关空间的线线角、线面角的计算问题,这仍会是高考的热
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 点,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2)问.
考点分类突破
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 [提醒] 注意向量的夹角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区别 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此异面直线所 成的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
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解题模型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7章 立体几何 第6节 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课件 理 新人教版
向量和 向量差
a=(a1,a2,a3),b=(b1,b2,b3) a+b=_(a_1_+__b_1_,__a_2+__b_2_,__a_3_+__b_3)_ a-b=_(a_1_-__b_1_,__a_2-__b_2_,__a_3_-__b_3)_
数量积 共线 垂直
夹角公式
a=(a1,a2,a3),b=(b1,b2,b3) a·b=_a_1_b_1+__a_2_b_2+__a_3_b_3_
数λ的值为
()
A.-2
B.-134
C.154
D.2
解析:由题意知a·(a-λb)=0,即a2-λa·b=0,
又a2=14,a·b=7,∴14-7λ=0,∴λ=2.
答案:D
3.(教材习题改编)已知a=(2,-1,3),b=(-1,4,-2), c=(7,5,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________. 答案:675
xOA+(1-x)OB
yOA+(1-x-y) OB
[即时应用] 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点M,N分别在AC1 和BC上,且满足 AM =k AC1 , BN =kBC (0≤k≤1). 向量 MN 是否与向量 AB, AA1 共面?
解析
考点三 利用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问题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
[典例引领] (2016·汕头模拟)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中,PC⊥平面ABCD,PC=2, 在四边形ABCD中,∠B=∠C=90°, AB=4,CD=1,点M在PB上,PB= 4PM,PB与平面ABCD成30°的角.求证: (1)CM∥平面PAD; (2)平面PAB⊥平面PAD.
证明
考点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 [题组练透]
高考一轮复习—立体几何—6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应用(学生版)
立体几何—6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应用1考点1.1线线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思路:①选好基底或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②求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v 1,v 2.③代入公式|cos 〈v 1,v 2〉|=|v 1·v 2||v 1||v 2|求解.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注点: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θ∈0,π2,两向量的夹角α的范围是[0,π],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该异面直线的夹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的夹角.1.2线面角(1)利用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个思路:①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②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2)若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为θ,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为β,则θ=π2 -β或θ=β-π2 ,故有sin θ=|cos β|=|l ·n ||l ||n |.1.3二面角(1)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2)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平面的法向量,求法向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求平面的垂线的方向向量.②利用法向量与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列方程组求解.2常考题型2.1求线线角1.若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AC =∠BAC =60°,平面A 1ACC 1⊥平面ABC ,AA 1=AC =AB ,则异面直线AC 1与A 1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2.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3 ,AB =1,则直线AB 1与CD 1所成的角为()A.30°B.45°C.60°D.90°3.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 =4,C1C=1,AB=BC=B1B=2.(1)证明:AB1⊥平面A1B1C1;(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4.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ACC1⊥平面ABC,∠ABC=90°,∠BAC= 30°,A1A=A1C=AC,E,F分别是AC,A1B1的中点.(1)证明:EF⊥BC;(2)求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角的余弦值.5.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A⊥平面ABCD,E,F分别为AD,SC的中点,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1)证明:EF为异面直线AD与SC的公垂线;(2)若EF=12 BC,求二面角B-SC-D的余弦值.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 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1)证明:BE⊥PD;(2)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D的余弦值.2.4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1)对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假设存在,然后在该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寻找假设满足的条件,若满足则肯定假设,若得出矛盾的结论则否定假设.(2)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图形中线面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变化情况.一般地,翻折后还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发生变化.7.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以EF为棱将正方形ABCD折成如图所示的60°的二面角,点M在线段AB上.(1)若M为AB的中点,且直线MF与由A,D,E三点所确定平面的交点为O,试确定点O的位置,并证明直线OD∥平面EMC;(2)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DE与平面EMC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此时二面角M-EC-F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如图1,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AD=60°,DE⊥AB于点E,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D⊥BE,如图2.(1)求证:A1E⊥平面BCDE;(2)求二面角E-A1D-B的余弦值;的值;若不(3)在线段BD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EP⊥平面A1BD?若存在,求BPBD 存在,说明理由.9.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1)证明:MN∥平面C1DE;(2)求二面角A-MA1-N的正弦值.。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7.6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课件理
1.利用向量法证明平行问题的类型及方法 (1)证明线线平行: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2)证明线面平行 ①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某一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③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用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 (3)证明面面平行: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第十九页,共39页。
(3)∵M 是 AA1 的中点, ∴M→P=M→A+A→P=12A→1A+A→P= -12a+a+c+12b=21a+12b+c. 又N→C1=N→C+C→C1=12B→C+A→A1= 12A→D+A→A1=21c+a, ∴M→P+N→C1=12a+21b+c+a+12c= 32a+12b+23c.
第十一页,共39页。
「基础小题练一练」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打“√”或“×”) (1)空间中任意两非零向量 a,b 共面.( ) (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b)·c=a·(b·c).( ) (3)对于非零向量 b,若 a·b=b·c,则 a=c.( ) (4)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 ) (5)若 A,B,C,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B→C+C→D+D→A=0.( ) (6)|a|-|b|=|a+b|是 a,b 共线的充要条件.( )
(2)证明:连接 A1B 交 AB1 于点 P. ∵四边形 AA1B1B 是平行四边形, ∴P 是 A1B 的中点. 又∵M,N 分别是 CC1,AB 的中点, ∴NP∥CM,且 NP=CM, ∴四边形 MCNP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 CN∥MP. ∵CN⊄平面 AB1M,MP⊂平面 AB1M, ∴CN∥平面 AB1M.
x=5, 解得y=13,
z=-3.
∴D(5,13,-3).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六节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考点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
方法感悟
(1)线线平行:方向向量平行. (2)线面平行:平面外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3)面面平行: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2.利用向量法证明垂直问题的类型及常用方法 (1)线线垂直: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2)线面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3)面面垂直: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3.运用向量知识判断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时,仍然离不开几何定理.如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 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时,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
迁移应用
考点二 空间角的计算 角度1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角度2 线面角
方法感悟 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线面角)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坐标. 第二步: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第三步:求向量的夹角.
角度3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方法感悟 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二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 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 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第四,破“应用公式关”.
(1)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2)找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 (3)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对应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可 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 3.线到面的距离问题,一般转化为直线上一点到面的距离问题,或者考虑用几何法 解决.
迁移应用
D
[解析] 命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的求法、点到平面的距离,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的 能力,属于中档题.
C
[解析] 如图,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6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课时作业 理 新人教版
第6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证明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考纲索引1.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或垂直关系.3.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的关系.课标要求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3.能用向量的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4.了解空间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5.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计算问题.知识梳理1.用向量表示直线或点在直线上的位置(1)给定一个定点A和一个向量a,再任给一个实数t,以A为起点作向量=ta,则此向量方程叫做直线l的参数方程.向量a称为该直线的方向向量.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1和v2,则l∥α或l⊂α⇔.(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或l⊂α⇔.(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4.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1)设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1,m2,则l1与l2所成的角θ满足cosθ=.(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为m,n,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满足sinθ=.(3)求二面角的大小如图(1),AB,CD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如图(2)(3),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θ=.5.点面距的求法如图,设AB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到平面α的距离d= .基础自测1.已知a=(-2,-3,1),b=(2,0,4),c=(-4,-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c,b∥cB. a∥b,a⊥cC. a∥c,a⊥bD. 以上都不对2.若平面α,β垂直,则下面可以作为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A. n1=(1,2,1),n2=(-3,1,1)B. n1=(1,1,2),n2=(-2,1,1)C. n1=(1,1,1),n2=(-1,2,1)D. n1=(1,2,1),n2=(0,-2,-2)3.已知向量m,n分别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若cos<m,n>=-,则l与α所成的角为().A. 30°B. 60°C. 120°D. 150°指点迷津【想一想】利用空间向量求角有哪些误区?【答案】(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都可以转化成空间向量的夹角来求;(2)空间向量的夹角与所求角的范围不一定相同,如两向量的夹角范围是[0,π],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3)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时,二面角的大小与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有相等和互补两种情况.考点透析考向一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例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C1C,B1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1BD.【方法总结】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有:(1)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某一法向量垂直;(2)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3)证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用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线性表示.变式训练(第1题)考向二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例2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点.求证:AB1⊥平面A1BD.【方法总结】证明线面平行和垂直问题,可以用几何法,也可以用向量法.用向量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向量,再用共线向量定理或共面向量定理及两向量垂直的判定定理.若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其证法将更为灵活方便.变式训练2.(2014·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B'C'中,∠BAC=90°,AB=AC=λAA',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ACC';(2)若二面角A'-MN-C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第2题)考向三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4,AD=3,AA1=2.E,F分别是线段AB,BC上的点,且EB=BF=1.求直线EC1与F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方法总结】本题可从两个不同角度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是把角的求解转化为向量运算,二是体现传统方法(三步:作,证,算),应注意体会两种方法的特点.“转化”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可平移线段或化为向量的夹角.一般地,异面直线AC,BD的夹角β的余弦值为cosβ=.变式训练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E1=D1F1= ,求BE1与DF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第3题)考向四求二面角例4(2013·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平面AA1C1C,AB=3,BC=5.(1)求证:AA1⊥平面ABC;(2)求二面角A1-BC1-B1的余弦值;(3)求证:在线段BC1上存在点D,使得AD⊥A1B,并求的值.【方法总结】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变式训练4.(2013·湖北)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直线PC⊥平面ABC,E,F 分别是PA,PC的中点.(1)记平面BEF与平面ABC的交线为l,试判断直线l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设(1)中的直线l与圆O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点Q满足,记直线PQ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θ,异面直线PQ与EF所成的角为α,二面角E-l-C的大小为β,求证:sinθ=sinαsinβ.(第4题)考向五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例5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B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1)求证:平面PAC⊥平面PCD;(2)在棱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CE∥平面PAB?若存在,请确定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方法总结】对于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存在,设出空间点的坐标,转化为代数方程是否有解的问题.若有解且满足题意,则存在,若有解但不满足题意或无解,则不存在.变式训练5.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侧棱AA1=2,CA=2,D是CC1的中点,试问在A1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点A1到平面AED的距离为?(第5题)经典考题典例(2014·浙江)如图,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90°,AB=CD=2,DE=BE=1,AC=.(1)求证:DE⊥平面ACD;(2)求二面角B-AD-E的大小.【解题指南】(1)根据两垂直平面中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性质加以证明线面垂直,也可通过空间向量,利用对应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平行来证明;(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来求解对应的二面角的大小问题.(1)(2)真题体验1. (2014·全国新课标Ⅱ)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第1题)2.(2014·广东)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 ∥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第2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知识梳理基础自测(第5题)考点透析变式训练经典考题真题体验。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6节 空间向量的应用(第1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
第6节空间向量的应用第1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5.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6.并能描述解决夹角和距离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知识梳理(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位置关系向量表示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l1∥l2n1∥n2⇔n1=λn2 l1⊥l2n1⊥n2⇔n1·n2=0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n⊥m⇔n·m=0 l⊥αn∥m⇔n=λm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n∥m⇔n=λm α⊥βn⊥m⇔n·m=0的角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a与b的夹角βl1与l2所成的角θX 围 (0,π)⎝⎛⎦⎥⎤0,π2 求法 cos β=a ·b|a ||b |cos θ=|cos β|=|a ·b ||a ||b |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 ,n 〉|=|a ·n ||a ||n |.(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__〈AB →,CD →〉.(2)如图②③,n 1,n 2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距离用向量方法求点B 到平面距离基本思路:确定平面法向量, 在平面内取一点A ,求向量AB →α的法向量为n ,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n |.[微点提醒]1.平面的法向量是非零向量且不唯一.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要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θ的正弦值等于直线的方向向量a 与平面的法向量n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sin θ=|cos 〈a ,n 〉|,不要误记为cos θ=|cos 〈a ,n 〉|.4.二面角与法向量的夹角: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当求出两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 1,n 2时,要根据向量坐标在图形中观察法向量的方向,来确定二面角与向量n 1,n 2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基 础 自 测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2)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则a ∥α.(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X 围是⎝ ⎛⎦⎥⎤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X 围是⎣⎢⎡⎦⎥⎤0,π2,二面角的X 围是[0,π].( )解析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不是唯一的,有无数多个;(2)a ⊥α;(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答案 (1)× (2)× (3)× (4)√2.(选修2-1P104练习2改编)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2,3,5),n 2=(-3,1,-4),则( ) A.α∥β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解析 ∵n 1≠λn 2,且n 1·n 2=-23≠0,∴α,β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 C3.(选修2-1P112A4改编)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 〈m ,n 〉=-1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A.30°B.60°C.120°D.150°解析 由于cos 〈m ,n 〉=-12,所以〈m ,n 〉=120°,所以直线l 与α所成的角为30°.答案 A4.(2019·某某和平区月考)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则平面AB 1D 1与平面BDC 1的距离为( ) A.2a B.3a C.23a D.33a 解析 显然A 1C ⊥平面AB 1D 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AB 1D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a ,a ),A (a ,0,0),B (a ,a ,0),BA →=(0,-a ,0),则两平面间的距离d =|BA →·n ||n |=33a .答案 D5.(2018·某某区检测)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4,k ),若α∥β,则k 等于( ) A.2 B.-4 C.4 D.-2解析 因为α∥β,所以1-2=2-4=-2k ,所以k =4.答案 C6.(2019·某某月考)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解析 因为a =-12n ,所以l ⊥α.答案 l ⊥α考点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例1】 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证明:PQ ∥平面BCD .证明 法一 如图,取BD 的中点O ,以O 为原点,OD ,OP 所在射线分别为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知,A (0,2,2),B (0,-2,0),D (0,2,0). 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0). 因为AQ →=3QC →,所以Q ⎝ ⎛⎭⎪⎫34x 0,24+34y 0,12.因为M 为AD 的中点,故M (0,2,1). 又P 为BM 的中点,故P ⎝ ⎛⎭⎪⎫0,0,12,所以PQ →=⎝ ⎛⎭⎪⎫34x 0,24+34y 0,0.又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a =(0,0,1),故PQ →·a =0. 又PQ ⊄平面BCD , 所以PQ ∥平面BCD .法二 在线段CD 上取点F ,使得DF =3FC ,连接OF ,同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 ,B ,C 的坐标,设点C 坐标为(x 0,y 0,0).∵CF →=14CD →,设点F 坐标为(x ,y ,0),则(x -x 0,y -y 0,0)=14(-x 0,2-y 0,0),∴⎩⎪⎨⎪⎧x =34x 0,y =24+34y 0,∴OF →=⎝ ⎛⎭⎪⎫34x 0,24+34y 0,0又由法一知PQ →=⎝ ⎛⎭⎪⎫34x 0,24+34y 0,0,∴OF →=PQ →,∴PQ ∥OF .又PQ ⊄平面BCD ,OF ⊂平面BCD , ∴PQ ∥平面BCD .规律方法 (1)恰当建立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向量运算.【训练1】 如图所示,平面PAD ⊥平面ABCD ,ABCD 为正方形,△P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A =AD =2,E ,F ,G 分别是线段PA ,PD ,CD 的中点.求证:PB ∥平面EFG .证明 ∵平面PAD ⊥平面ABCD ,且ABCD 为正方形,∴AB ,AP ,AD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2,2,0),D (0,2,0),P (0,0,2),E (0,0,1),F (0,1,1),G (1,2,0).法一 ∴EF →=(0,1,0),EG →=(1,2,-1), 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EF →=0,n ·EG →=0,即⎩⎪⎨⎪⎧y =0,x +2y -z =0,令z =1,则n =(1,0,1)为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 ∵PB →=(2,0,-2),∴PB →·n =0,∴n ⊥PB →,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法二 PB →=(2,0,-2),FE →=(0,-1,0), FG →=(1,1,-1).设PB →=sFE →+tFG →,即(2,0,-2)=s (0,-1,0)+t (1,1,-1),∴⎩⎪⎨⎪⎧t =2,t -s =0,-t =-2,解得s =t =2. ∴PB →=2FE →+2FG →,又∵FE →与FG →不共线,∴PB →,FE →与FG →共面.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 考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例2】 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AB =BC =PB =PC =2CD ,侧面PBC ⊥底面ABCD .证明:(1)PA ⊥BD ;(2)平面PAD ⊥平面PAB .证明 (1)取BC 的中点O ,连接PO ,∵平面PBC ⊥底面ABCD ,△PBC 为等边三角形, ∴PO ⊥底面ABCD .以BC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O 与AB 平行的直线为y 轴,O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不妨设CD =1,则AB =BC =2,PO = 3.∴A (1,-2,0),B (1,0,0),D (-1,-1,0),P (0,0,3). ∴BD →=(-2,-1,0),PA →=(1,-2,-3). ∵BD →·PA →=(-2)×1+(-1)×(-2)+0×(-3)=0, ∴PA →⊥BD →,∴PA ⊥BD .(2)取PA 的中点M ,连接DM ,则M ⎝ ⎛⎭⎪⎫12,-1,32.∵DM →=⎝ ⎛⎭⎪⎫32,0,32,PB →=(1,0,-3),∴DM →·PB →=32×1+0×0+32×(-3)=0,∴DM →⊥PB →,即DM ⊥PB .∵DM →·PA →=32×1+0×(-2)+32×(-3)=0,∴DM →⊥PA →,即DM ⊥PA .又∵PA ∩PB =P ,∴DM ⊥平面PAB . ∵DM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PAB .规律方法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①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②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③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训练2】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A 1BD .证明 法一 设平面A 1BD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m .由共面向量定理,则存在实数λ,μ,使m =λBA 1→+μBD →.令BB 1→=a ,BC →=b ,BA →=c ,显然它们不共面,并且|a |=|b |=|c |=2,a ·b =a ·c =0,b ·c =2,以它们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则BA 1→=a +c ,BD →=12a +b ,AB 1→=a -c ,m =λBA 1→+μBD →=⎝⎛⎭⎪⎫λ+12μa +μb +λc ,AB 1→·m =(a -c )·⎣⎢⎡⎦⎥⎤⎝⎛⎭⎪⎫λ+12μa +μb +λc=4⎝ ⎛⎭⎪⎫λ+12μ-2μ-4λAB 1→⊥m ,结论得证. 法二 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 所以AO ⊥BC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平面BCC 1B 1, 所以AO ⊥平面BCC 1B 1.取B 1C 1的中点O 1,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O 1→,O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D (-1,1,0),A 1(0,2,3),A (0,0,3),B 1(1,2,0).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BA 1→=(-1,2,3),BD →=(-2,1,0).因为n ⊥BA 1→,n ⊥BD →,故⎩⎪⎨⎪⎧n ·BA 1→=0,n ·BD →=0⇒⎩⎨⎧-x +2y +3z =0,-2x +y =0,令x =1,则y =2,z =-3,故n =(1,2,-3)为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 而AB 1→=(1,2,-3),所以AB 1→=n ,所以AB 1→∥n , 故AB 1⊥平面A 1BD .考点三 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位置关系的探索性问题 多维探究角度1 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3-1】 如图,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 和∠A 1AC 均为60°,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1)求证:BD ⊥AA 1;(2)在直线CC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设BD 与AC 交于点O ,则BD ⊥AC ,连接A 1O ,在△AA 1O 中,AA 1=2,AO =1,∠A 1AO =60°,∴A 1O 2=AA 21+AO 2-2AA 1·AO cos 60°=3, ∴AO 2+A 1O 2=AA 21,∴A 1O ⊥AO .由于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且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AC ,A 1O ⊂平面AA 1C 1C ,∴A 1O ⊥平面ABCD .以OB ,OC ,O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1,0),B (3,0,0),C (0,1,0),D (-3,0,0),A 1(0,0,3),C 1(0,2,3). 由于BD →=(-23,0,0),AA 1→=(0,1,3),AA 1→·BD →=0×(-23)+1×0+3×0=0,∴BD →⊥AA 1→,即BD ⊥AA 1.(2)解 假设在直线CC 1上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 设CP →=λCC 1→,P (x ,y ,z ),则(x ,y -1,z )=λ(0,1,3). 从而有P (0,1+λ,3λ),BP →=(-3,1+λ,3λ). 设n 3⊥平面DA 1C 1,则⎩⎪⎨⎪⎧n 3⊥A 1C 1→,n 3⊥DA 1→,又A 1C 1→=(0,2,0),DA 1→=(3,0,3),设n 3=(x 3,y 3,z 3),则⎩⎨⎧2y 3=0,3x 3+3z 3=0,取n 3=(1,0,-1),因为BP ∥平面DA 1C 1,则n 3⊥BP →,即n 3·BP →=-3-3λ=0,得λ=-1, 即点P 在C 1C 的延长线上,且C 1C =CP . 角度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3-2】 如图,正方形ADEF 所在平面和等腰梯形ABCD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BC =4,AB =AD =2.(1)求证:AC ⊥BF ;(2)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平面PAC ⊥平面BCEF ?若存在,求出BP PE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AF ⊥AD ,AF ⊂平面ADEF , ∴AF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AF ⊥AC .过A 作AH ⊥BC 于H ,则BH =1,AH =3,CH =3, ∴AC =23,∴AB 2+AC 2=BC 2,∴AC ⊥AB , ∵AB ∩AF =A ,∴AC ⊥平面FAB , ∵BF ⊂平面FAB ,∴AC ⊥BF .(2)解 存在.由(1)知,AF ,AB ,AC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F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0,23,0),E (-1,3,2).假设在线段BE 上存在一点P 满足题意,则易知点P 不与点B ,E 重合,设BP PE=λ,则λ>0,P ⎝⎛⎭⎪⎫2-λ1+λ,3λ1+λ,2λ1+λ. 设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AP →=⎝ ⎛⎭⎪⎫2-λ1+λ,3λ1+λ,2λ1+λ,AC →=(0,23,0),得⎩⎨⎧m ·AP →=2-λ1+λx +3λ1+λy +2λ1+λz =0,m ·AC →=23y =0,即⎩⎪⎨⎪⎧y =0,z =λ-22λx ,令x =1,则z =λ-22λ,所以m =⎝ ⎛⎭⎪⎫1,0,λ-22λ为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 同理,可求得n =⎝ ⎛⎭⎪⎫1,33,1为平面BCEF 的一个法向量.当m ·n =0,即λ=23时,平面PAC ⊥平面BCEF ,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 ,此时BP PE =23.规律方法 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1)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 (2)探索性问题的关键是设点:①空间中的点可设为(x ,y ,z );②坐标平面内的点其中一个坐标为0,如xOy 面上的点为(x ,y ,0);③坐标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如z 轴上的点为(0,0,z );④直线(线段)AB 上的点P ,可设为AP →=λAB →,表示出点P 的坐标,或直接利用向量运算.【训练3】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AB ⊥AD ,AB =1,AD =2,AC =CD = 5.(1)求证:PD ⊥平面PAB ;(2)在棱PA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若存在,求AM AP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证明 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AB ⊥AD , 所以AB ⊥平面PAD ,所以AB ⊥PD .又PA ⊥PD ,AB ∩PA =A ,所以PD ⊥平面PAB . (2)解 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CO . 因为PA =PD ,所以PO ⊥AD .因为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因为CO ⊂平面ABCD ,所以PO ⊥CO . 因为AC =CD ,所以CO ⊥A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得,A (0,1,0),B (1,1,0),C (2,0,0),D (0,-1,0),P (0,0,1).设M 是棱PA 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 →=λAP →. 因此点M (0,1-λ,λ),BM →=(-1,-λ,λ). 因为BM ⊄平面PCD ,所以要使BM ∥平面PCD , 则BM →·n =0,即(-1,-λ,λ)·(1,-2,2)=0, 解得λ=14.所以在棱PA 上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此时AM AP =14.[思维升华]1.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空间向量的一个具体应用,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这种方法可把复杂的推理证明、辅助线的作法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降低了空间想象演绎推理的难度,体现了由“形”转“数”的转化思想.2.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用向量表示几何量,利用向量的运算进行判断;另一种是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几何量,共分三步:(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或坐标)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3.用向量的坐标法证明几何问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关键,以下三种情况都容易建系:(1)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2)有线面垂直;(3)有两面垂直.[易错防X]1.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化归为证明线线平行,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b,只需证明向量a=λb(λ∈R)即可.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2.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写准点的坐标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中点、向量共线、向量相等来确定点的坐标.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2,5,7),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1,1,-1),则( ) A.l∥α或l⊂αB.l⊥αC.l⊂αD.l与α斜交解析由条件知a·u=2×1+5×1+7×(-1)=0,所以a⊥u,故l∥α或l⊂α.故选A. 答案 Aa=(-2,-3,1),b=(2,0,4),c=(-4,-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b∥cB.a∥b,a⊥cC.a∥c,a⊥b解析∵c=(-4,-6,2)=2(-2,-3,1)=2a,∴a∥c,又a·b=-2×2+(-3)×0+1×4=0,∴a⊥b.答案 CAB→=λCD→+μCE→,则直线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C.在平面内解析 ∵AB →=λCD →+μCE →,∴AB →,CD →,CE →共面. 则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 Dα内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P (2,3,3)B.P (-2,0,1)C.P (-4,4,0)D.P (3,-3,4)解析 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 ,MP →=(1,4,1), ∴MP →·n =6-12+6=0,∴MP →⊥n ,∴点P 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答案 A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A.斜交C.垂直D.MN 在平面BB 1C 1C 内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A 1M =AN =2a 3,则M ⎝ ⎛⎭⎪⎫a ,2a 3,a 3,N ⎝ ⎛⎭⎪⎫2a 3,2a 3,a ,MN →=⎝ ⎛⎭⎪⎫-a3,0,2a 3.又C 1D 1⊥平面BB 1C 1C ,所以C 1D 1→=(0,a ,0)为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MN →·C 1D 1→=0,所以MN →⊥C 1D 1→, 又MN ⊄平面BB 1C 1C ,所以MN ∥平面BB 1C 1C . 答案 B 二、填空题6.(2019·某某调研)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得⎩⎪⎨⎪⎧3+5-2z =0,x -1+5y +6=0,3(x -1)+y -3z =0,解得x =407,y =-157,z =4,∴x +y =407-157=257.答案2577.(2018·某某月考)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0,0,0),M ⎝ ⎛⎭⎪⎫0,1,12,O ⎝ ⎛⎭⎪⎫12,12,0,N ⎝ ⎛⎭⎪⎫12,0,1.AM →·ON →=⎝ ⎛⎭⎪⎫0,1,12·⎝ ⎛⎭⎪⎫0,-12,1=0,∴ON 与AM 垂直.答案 垂直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2,4),若a =(1,1,2),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若a =(-1,-1,1),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当a =(1,1,2)时,a =12n ,则l ⊥α;当a =(-1,-1,1)时,a ·n =(-1,-1,1)·(2,2,4)=0,则l ∥α或l ⊂α. 答案 l ⊥αl ∥α或l ⊂α 三、解答题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证明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线段DA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DP ,D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依题意有Q (1,1,0),C (0,0,1),P (0,2,0), 则DQ →=(1,1,0),DC →=(0,0,1),PQ →=(1,-1,0). ∴PQ →·DQ →=0,PQ →·DC →=0.即PQ ⊥DQ ,PQ ⊥DC ,又DQ ∩DC =D , ∴PQ ⊥平面DCQ ,又PQ ⊂平面PQC , ∴平面PQC ⊥平面DCQ .ABCD 的边长为22,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BD 与AC 交于点G ,O 为GC 的中点,FO =3,且FO ⊥平面ABCD .(1)求证:AE ∥平面BCF ; (2)求证:CF ⊥平面AEF .证明 取BC 中点H ,连接OH ,则OH ∥BD ,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C ⊥BD ,∴OH ⊥AC ,故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 (3,0,0),C (-1,0,0),D (1,-2,0),F (0,0,3),B (1,2,0). BC →=(-2,-2,0),CF →=(1,0,3),BF →=(-1,-2,3).(1)设平面BC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BC →=0,n ·CF →=0,即⎩⎨⎧-2x -2y =0,x +3z =0,取z =1,得n =(-3,3,1). 又四边形BDEF 为平行四边形, ∴DE →=BF →=(-1,-2,3), ∴AE →=AD →+DE →=BC →+BF →=(-2,-2,0)+(-1,-2,3)=(-3,-4,3), ∴AE →·n =33-43+3=0,∴AE →⊥n , 又AE ⊄平面BCF ,∴AE ∥平面BCF .(2)AF →=(-3,0,3),∴CF →·AF →=-3+3=0,CF →·AE →=-3+3=0,∴CF →⊥AF →,CF →⊥AE →, 即CF ⊥AF ,CF ⊥AE ,又AE ∩AF =A ,AE ,AF ⊂平面AEF ,∴CF ⊥平面AEF .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20分钟)11.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点M ,P ,Q 分别为棱AB ,CD ,BC 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①A 1M ∥D 1P ; ②A 1M ∥B 1Q ; ③A 1M ∥平面DCC 1D 1; ④A 1M ∥平面D 1PQB 1.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解析 A 1M →=A 1A →+AM →=A 1A →+12AB →,D 1P →=D 1D →+DP →=A 1A →+12AB →,∴A 1M →∥D 1P →,所以A 1M ∥D 1P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A 1M ∥平面DCC 1D 1,A 1M ∥平面D 1PQB 1.①③④正确. 答案 C12.(2019·某某调研)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 =2,AA 1=3,AD =22,P 为C 1D 1的中点,M 为BCAM 与PM 的位置关系为( )A.平行 C.垂直解析 以D 点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依题意,可得,D (0,0,0),P (0,1,3),C (0,2,0),A (22,0,0),M (2,2,0).∴PM →=(2,2,0)-(0,1,3)=(2,1,-3),AM →=(2,2,0)-(22,0,0)=(-2,2,0),∴PM →·AM →=(2,1,-3)·(-2,2,0)=0,即PM →⊥AM →,∴AM ⊥PM .答案 C13.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BC ,DD 1上的点,如果B 1E ⊥平面ABF ,则CE 与DF 的和的值为________.解析 以D 1A 1,D 1C 1,D 1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E =x ,DF =y ,则易知E (x ,1,1),B 1(1,1,0),F (0,0,1-y ),B (1,1,1),∴B 1E →=(x -1,0,1),∴FB →=(1,1,y ),由于B 1E ⊥平面ABF ,所以FB →·B 1E →=(1,1,y )·(x -1,0,1)=0⇒x +y =1.答案 11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A 1B 1,A 1D 1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DD 1,BB 1上移动,且DP =BQ =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 1∥平面EFPQ ;(2)是否存在λ,使平面EFPQ ⊥平面PQMN ?若存在,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 以DB (2,2,0),C 1(0,2,2),E (2,1,0),F (1,0,0),P (0,0,λ),M (2,1,2),N (1,0,2),BC 1→=(-2,0,2),FP →=(-1,0,λ),FE →=(1,1,0),MN →=(-1,-1,0),NP →=(-1,0,λ-2).当λ=1时,FP →=(-1,0,1),因为BC 1→=(-2,0,2),所以BC 1→=2FP →,即BC 1∥FP .而FP ⊂平面EFPQ ,且BC 1⊄平面EFPQ ,故直线BC 1∥平面EFPQ .(2)解 设平面EFPQ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由⎩⎪⎨⎪⎧FE →·n =0,FP →·n =0,可得⎩⎪⎨⎪⎧x +y =0,-x +λz =0. 于是可取n =(λ,-λ,1).同理可得平面PQMN 的一个法向量为m =(λ-2,2-λ,1).则m ·n =(λ-2,2-λ,1)·(λ,-λ,1)=0,即λ(λ-2)-λ(2-λ)+1=0,解得λ=1±22.故存在λ=1±22,使平面EFPQ⊥平面PQMN.。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6节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训练理新人教版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6节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训练理新人教版知识点、方法题号夹角和距离5,7,8,10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6,13共线、共面向量定理及应用1,9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2,3,4,11,12,14基础巩固(时刻:30分钟)1.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b共线,则向量a,b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b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b一定不共面;③若三个向量a,b,c两两共面,则向量a,b,c共面;④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b,c,则关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总存在实数x,y,z使得p=xa+yb+zc.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A)0 (B)1 (C)2 (D)3解析: a与b共线,a,b所在直线也可能重合,故①不正确;依照自由向量的意义知,空间任意两向量a,b都共面,故②错误;三个向量a,b,c中任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③不正确;只有当a,b,c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才能表示为p=xa+yb+zc,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故选A.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等于( B )(A)-1 (B)0 (C)1 (D)不确定解析:令=a,=b,=c,则·+·+·=a·(c-b)+b·(a-c)+c·(b-a)=a·c-a·b+b·a-b·c+c·b-c·a=0.3.如图所示,PD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AB=2,E为PB的中点,cos<,>=,若以DA,DC,D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E的坐标为( A )(A)(1,1,1) (B)(1,1,)(C)(1,1,) (D)(1,1,2)解析:设PD=a,则A(2,0,0),B(2,2,0),P(0,0,a),E(1,1,),因此=(0,0,a),=(-1,1,).因为cos<,>=,因此=a·,因此a=2.因此E的坐标为(1,1,1).4.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a,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则·的值为( C )(A)a2 (B) a2 (C) a2(D) a2解析:如图,设=a,=b,=c,则|a|=|b|=|c|=a,且a,b,c三向量两两夹角为60°.= (a+b),= c,因此·= (a+b)·c= (a·c+b·c)= (a2cos 60°+a2cos 60°)= a2.5.导学号 38486158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OB=OC,且∠AOB=∠AOC=,则cos<,>的值为( A )(A)0 (B)(C)(D)解析:设=a,=b,=c,由已知条件<a,b>=<a,c>=,且|b|=|c|,·=a·(c-b)=a·c-a·b=|a||c|-|a||b|=0,因此cos<,>=0.6.在四面体OABC中,=a,=b,=c,D为BC的中点,E为AD的中点,则= .(用a,b,c表示).解析:=+=+=+× (+)=++=+ (-)+ (-)=++=a+b+c.答案: a+b+c7.若向量a=(1,λ,2),b=(2,-1,2)且a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为,则λ= .解析:由条件知|a|=,|b|=3,a·b=6-λ.因此cos<a,b>===.整理得55λ2+108λ-4=0,解得λ=-2或λ=.答案:-2或8.如图所示,已知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为θ(θ∈(0,)),AB⊥BC,BC⊥CD,AB在平面β内,BC 在l上,CD在平面α内,若AB=BC=CD=1,则AD的长为.解析:=++,因此=+++2·+2·+2·=1+1+1+2cos(π-θ)=3-2cos θ,因此||=,即AD的长为.答案:能力提升(时刻:15分钟)9.导学号 38486159O为空间任意一点,若=++,则A,B,C,P四点( B )(A)一定不共面(B)一定共面(C)不一定共面(D)无法判定解析: 因为=++,且++=1.因此P,A,B,C四点共面.10.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点M在AC1上且=,N为B1B的中点,则||为( A )(A) a (B) a (C) a (D) a解析: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a,0,0),C1(0,a,a),N(a,a,).设M(x,y,z),因为点M在AC1上且=,因此(x-a,y,z)= (-x,a-y,a-z),因此x=a,y=,z=.因此M(, ,),因此||== a.11.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若动点P在线段BD1上运动,则·的取值范畴是.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设=λ,其中λ∈[0,1],·=·(+)=·(+λ)=+λ·=1+λ·(-)=1-λ∈[0,1].因此·的取值范畴是[0,1].答案:[0,1]12.(2021·江苏徐州模拟)已知O点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向量=(1,2,3),=(2,1,2),=(1,1,2),且点Q在直线OP上运动,当·取得最小值时,的坐标是.解析:因为点Q在直线OP上,因此设点Q(λ,λ,2λ),则=(1-λ,2-λ,3-2λ),=(2-λ,1-λ,2-2λ),·=(1-λ)(2-λ)+(2-λ)(1-λ)+(3-2λ)·(2-2λ)=6λ2-16λ+10=6(λ-)2-.即当λ=时,·取得最小值-.现在=(, ,).答案:(, ,)13.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B′C′D′,E,F,G,H分别是棱A′D′,D′C′,C′C和AB 的中点,求证E,F,G,H四点共面.证明:取=a,=b,=c,则=++=+2+=b-a+2a+ (++)=b+a+ (b-a-c-a)=b-c,因此与b,c共面,即E,F,G,H四点共面.14.已知a=(1,-3,2),b=(-2,1,1),点A(-3,-1,4),B(-2,-2,2).(1)求|2a+b|;(2)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O为原点)解:(1)2a+b=(2,-6,4)+(-2,1,1)=(0,-5,5),故|2a+b|==5.(2)令=t(t∈R),因此=+=+t=(-3,-1,4)+t(1,-1,-2)=(-3+t,-1-t,4-2t),若⊥b,则·b=0,因此-2(-3+t)+(-1-t)+(4-2t)=0,解得t=.因此-3+t=-,-1-t=-,4-2t=,因此存在点E,使得⊥b,现在E点的坐标为(-,-,).。
2021届高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创新课件:第7章+第6讲 空间向量及运算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6讲 空间向量及运算
[考纲解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能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并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重点、难点) [考向预测] 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本讲一直是空间立体几何的基础,一般不单独命题.预测2021年会与多面体相结合进行考查,题型为解答题,解题时利用空间向量法解决问题,试题难度不会太大,属中档题型.
1基础知识过关PART ONE
2经典题型冲关PART TWO
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 二 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定理的应用
-9
3课时作业PART THREE
A组基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A 级 基础巩固]1.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1,1),则( ) A .l ∥α B .l ⊥α C .l ⊂α或l ∥αD .l 与α斜交解析:因为a =(1,0,2),n =(-2,1,1), 所以a·n =0,即a ⊥n , 所以l ∥α或l ⊂α. 答案:C2.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k ),若α∥β,则k 等于( )A .2B .-4C .4D .-2解析:因为α∥β,所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所以-21=-42=k-2,所以k =4.答案:C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3),B (-2,-1,6),C (3,2,1),D (4,3,0),则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异面D .相交但不垂直解析:由题意得,AB →=(-3,-3,3),CD →=(1,1,-1), 所以AB →=-3CD →,所以AB →与CD →共线. AC →=(2,0,-2)与AB →不平行,故四点不共线,所以AB ∥CD . 答案:B4.设u =(-2,2,t ),v =(6,-4,4)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若α⊥β,则t 等于( )A .3B .4C .5D .6解析:因为α⊥β,所以u·v =-2×6+2×(-4)+4t =0, 所以t =5. 答案:C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A .斜交B .平行C .垂直D .MN 在平面BB 1C 1C 内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A 1M =AN =2a 3, 则M ⎝ ⎛⎭⎪⎫a ,2a 3,a 3,N ⎝ ⎛⎭⎪⎫2a 3,2a 3,a ,MN →=⎝ ⎛⎭⎪⎫-a3,0,2a 3.又C 1D 1⊥平面BB 1C 1C ,所以C 1D 1→=(0,a ,0)为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MN →·C 1D 1→=0,所以MN →⊥C 1D 1→,又MN ⊄平面BB 1C 1C , 所以MN ∥平面BB 1C 1C . 答案:B6.(2020·西安调研)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________.解析:由条件得⎩⎪⎨⎪⎧3+5-2z =0,x -1+5y +6=0,3(x -1)+y -3z =0,解得x =407,y =-157,z =4,所以x +y =407-157=257.答案:2577.(2020·济南质检)已知平面α内的三点A (0,0,1),B (0,1,0),C (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 =(-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m ·AB →=0,得x ·0+y -z =0⇒即y =z , 由m ·AC →=0,得x -z =0即x =z ,取x =1, 所以m =(1,1,1),m =-n , 所以m ∥n ,所以α∥β. 答案:平行8.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A 1A →+A 1D 1→+A 1B 1→)2=3(A 1B 1→)2;②A 1C →·(A 1B 1→-A 1A →)=0; ③AD 1→与A 1B →的夹角为60°; ④此正方体体积为|AB →·AA 1→·AD →|. 则错误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③异面直线AD 1与A 1B 的夹角为60°,但AD 1→与A 1B →的夹角为120°,注意方向.④因为AB →·AA 1→=0,正确的应是|AB →|·|AA 1→|·|AD →|. 答案:③④9.(2020·韶关质检)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C 1C ,B 1C 1的中点.求证:MN ∥平面A 1BD .证明:如图所示,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A 1(1,0,1),B (1,1,0),M ⎝ ⎛⎭⎪⎫0,1,12,N ⎝ ⎛⎭⎪⎫12,1,1,于是MN →=⎝ ⎛⎭⎪⎫12,0,12,DA 1→=(1,0,1),DB →=(1,1,0).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DA 1→=0,且n ·DB →=0,得⎩⎪⎨⎪⎧x +z =0,x +y =0.取x =1,得y =-1,z =-1. 所以n =(1,-1,-1).又MN →·n =⎝ ⎛⎭⎪⎫12,0,12·(1,-1,-1)=0,所以MN →⊥n .又MN ⊄平面A 1BD ,所以MN ∥平面A 1BD .1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求证:(1)AE ⊥CD ; (2)PD ⊥平面ABE .证明:(1)易知AB ,AD ,AP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 =AB =BC =1,则A (0,0,0),B (1,0,0),P (0,0,1).因为∠ABC =60°,所以△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C ⎝ ⎛⎭⎪⎫12,32,0,E ⎝ ⎛⎭⎪⎫14,34,12.设D (0,y 0,0),由AC ⊥CD ,得AC →·CD →=0. 则⎝ ⎛⎭⎪⎫12,32,0·⎝ ⎛⎭⎪⎫-12,y 0-32,0=0,解得y 0=233.所以D ⎝ ⎛⎭⎪⎫0,233,0,所以CD →=⎝ ⎛⎭⎪⎫-12,36,0.又AE →=⎝ ⎛⎭⎪⎫14,34,12,所以AE →·CD →=-12×14+36×34+0=0,所以AE →⊥CD →,即AE ⊥CD .(2)由(1)知AB →=(1,0,0),AE →=⎝ ⎛⎭⎪⎫14,34,12.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B →=0,n ·AE →=0,得⎩⎪⎨⎪⎧x =0,14x +34y +12z =0, 令y =2,则z =-3,所以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2,-3). 因为PD →=⎝ ⎛⎭⎪⎫0,233,-1,显然PD →=33n ,所以PD →∥n ,所以PD →⊥平面ABE ,即PD ⊥平面ABE .[B 级 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 )A .(1,1,1)B.⎝⎛⎭⎪⎫23,23,1C.⎝⎛⎭⎪⎫22,22,1 D.⎝⎛⎭⎪⎫24,24,1 解析:设AC 与BD 相交于O 点,连接OE ,由AM ∥平面BDE ,且AM ⊂平面ACEF ,平面ACEF ∩平面BDE =OE ,所以AM ∥EO ,又O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则O 为AC 中点, 所以M 为线段EF 的中点.在空间坐标系C-xyz 中,E (0,0,1),F (2,2,1).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点M 的坐标⎝ ⎛⎭⎪⎫22,22,1. 答案:C12.(2020·成都十中月考)给出下列命题:①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1,2),直线m 的方向向量b =⎝ ⎛⎭⎪⎫2,1,-12,则l 与m垂直;②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0,1,-1),平面α的法向量n =(1,-1,-1),则l ⊥α; ③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0,1,3),n 2=(1,0,2),则α∥β; ④平面α经过三点A (1,0,-1),B (0,1,0),C (-1,2,0),向量n =(1,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u +t =1.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解析:对于①,因为a =(1,-1,2),b =⎝⎛⎭⎪⎫2,1,-12,所以a·b =1×2-1×1+2×⎝ ⎛⎭⎪⎫-12=0,所以a ⊥b ,所以直线l 与m 垂直,①正确;对于②,a =(0,1,-1),n =(1,-1,-1), 所以a·n =0×1+1×(-1)+(-1)×(-1)=0, 所以a ⊥n ,所以l ∥α或l ⊂α,②错误; 对于③,因为n 1=(0,1,3),n 2=(1,0,2), 所以n 1与n 2不共线,所以α∥β不成立,③错误;对于④,因为点A (1,0,-1),B (0,1,0),C (-1,2,0),所以AB →=(-1,1,1),BC →=(-1,1,0), 向量n =(1,u ,t )是平面α的法向量, 所以⎩⎪⎨⎪⎧n ·AB →=0n ·BC →=0,即⎩⎪⎨⎪⎧-1+u +t =0,-1+u =0.则u +t =1,④正确.综上,以上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 答案:①④13.(2020·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模拟)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C ⊥BC ,AC =BC =CC 1=2,点D ,E ,F 分别为棱A 1C 1,B 1C 1,BB 1的中点.(1)求证:AC 1∥平面DEF ; (2)求证:平面ACB 1⊥平面DEF ;(3)在线段AA 1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直线DP 与平面ACB 1所成的角为30°?如果存在,求出线段AP 的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以点C 为原点,CA →,CB →,CC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A (2,0,0),C 1(0,0,2),D (1,0,2),E (0,1,2),F (0,2,1),所以DE →=(-1,1,0),EF →=(0,1,-1),设平面D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E →,n ⊥EF →, 所以⎩⎪⎨⎪⎧n ·DE →=0,n ·EF →=0,即⎩⎪⎨⎪⎧-x +y =0,y -z =0,令x =1,则n =(1,1,1),又因为AC 1→=(-2,0,2),所以AC 1→·n =0,所以AC 1→⊥n , 又因为AC 1⊄平面DEF ,所以AC 1∥平面DEF .(2)证明:设平面ACB 1的法向量为m =(a ,b ,c ),CA →=(2,0,0),CB 1→=(0,2,2), 则m ⊥CA →,m ⊥CB 1→,所以⎩⎪⎨⎪⎧m ·CA →=0,m ·CB 1→=0,即⎩⎪⎨⎪⎧a =0,b +c =0,令b =1,则m =(0,1,-1), 因为n·m =0,所以n ⊥m , 所以平面ACB 1⊥平面DEF .(3)解:设直线DP 与平面ACB 1所成角为θ,则θ=30°,设AP →=λAA 1→,0≤λ≤1,则AP →=(0,0,2λ),DP →=(1,0,2λ-2), 所以|sin θ|=|DP →·m ||DP →|·|m |=|2-2λ|2·1+(2-2λ)2=sin 30°=12, 解得λ=12或32(舍).所以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 ,即AA 1的中点,此时AP =1.[C 级 素养升华]14.(2020·福州市联考)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点E ,F ,G 分别为棱AB ,AA 1,C 1D 1的中点.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①过E ,F ,G 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所得截面为正六边形; ②B 1D 1∥平面EFG ; ③BD 1⊥平面ACB 1;④异面直线EF 与BD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2; ⑤四面体ACB 1D 1的体积等于12a 3.解析:①正确.因E ,F ,G 为棱AB ,AA 1,C 1D 1的中点,设A 1D 1的中点为M ,BB 1的中点为N ,B 1C 1的中点为P ,连接点M ,F ,E ,N ,P ,G 可得截面为正六边形,所以①正确.②错误.通过以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B 1D 1→,面EFG 法向量是n 1,B 1D 1→·n 1≠0.③正确.同上建系,求出BD 1→,平面ACB 1的法向量为n 2,BD 1→=λn 2,所以BD 1⊥平面ACB 1. ④正确.同上建系,求出EF →,BD 1→,设夹角为θ,则cos θ=EF →·BD 1→|EF →|·|BD 1→|,由sin 2θ+cos 2θ=1,tan θ=sin θcos θ,得tan θ=22.⑤错误.同上建系,求出平面AB 1C 法向量是n 3,得D 1到平面AB 1C 距离为d =|D 1A →·n 3||n 3|,求出S △AB 1C ,由V =13Sh 验证其体积不等于12a 3,故⑤不正确.答案: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