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考纲

2011年高考考纲

2011年高三历史考试范围说明:以下内容作为高三、高二历史教学和复习参考的范围,正式内容以今后下达考纲为依据。

高三1-7册考试内容:(第二版教材页码仅大字部分,小字部分不考.)★后高考的要求,没有标识的表示水平与高考都要掌握的内容。

(共158课,整课删掉共31课)第一分册:(删掉2课)第1课P2王国的更替第一段,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P3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第二段;P4《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与历史价值,P5第一段。

第2课P7法老专制统治埃及位置,法老专制统治;金字塔与来是信仰;P8第一段;象形文字P8第1段,P9第1,2段。

第3课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种姓制度P10第2段,P11第1段;佛教的创立和发展P11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佛教的鼎盛和传播,《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第4课P15中美洲文化三个代表(玛雅、阿兹特克、印加),P16第二段玛雅文化地位及贡献。

第6课P24古代希腊地位与位置,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P25第2、3段(“古典时代”);P26雅典民主政治全部。

第7课P29《荷马史诗》;★雅典卫城;P31哲学与史学第8课P34罗马共和国开始;P35罗马进入帝国;P36第2,3段(环地中海,跨三大洲)段,★罗马帝国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及影响;P37基督教兴起的地点、时间与经典。

第9课“十二铜表法”全要;★公民法与万民法第10课伊斯兰教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东罗马帝国灭亡。

第11课P49第一段,★1299年奥斯曼人首领宣布建立独立国家;P50第一段,P51第一段。

第12课P53封建制度的产生,第13课:城市的复兴与自治p58 第三段;★等级君主制第15课:大学的兴起第二分册:第1课原始农耕全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第2课★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二里头文化遗址第3课P9,甲骨文与信史,方国联盟,青铜时代(司母戊鼎);第4课P14第一、二段,第5课社会大变革全要(C);P19百家争鸣(B)全要。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2011高考大纲(新课标)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4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2_2.shtml> aokao.tl100.co源文档</201103/125172_3.shtml> m/201103/12517源文档</201103/125172_4.shtml> 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2_6.shtml>高考考试大纲英语(新课标)2011年3月7日13:29源文档<http://g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73.shtml> /201103/125173.shtml>高考考试大纲文科数学(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3:31源文档</201103/125169.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6.shtml>源文档<http://gaoka源文档</201103/125169_8.shtml> /2011源文档</201103/125169_9.shtml> 03/125169_7.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1.shtml> /201103/125169_10.shtm源文档<http://gaokao.tl100.c源文档</201103/125169_1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4.shtml>om/201103/125169_12.shtml>l>l>源文档</源文档</源文档</201103/125169_16.shtml> 201103/125169_15.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源文档</201103/125169_18.shtml> /201103/125169_1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9_19.shtml>高考考试大纲政治(新课标版)2011年3月7日19:34源文档</201103/12516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2.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3.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4.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5.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6.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7.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8.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9.shtml>源文档<http://gaokao.tl100源文档</201103/125167_11.shtml> .com/201103/125167_10.shtml>源文档</201103/125167_12.shtml>。

2011年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2011年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2011年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1.专供尖子班内部使用,不用外泄。

2.国家级示范高中教导处历史科组集体整理古代中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含义(概念):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渊源,商王朝内服与外服制度演变而来的。

2、背景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人物,周公;基础,井田制;3、内容:(1)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关系的纽带)等;物资、武装;(2)最高统治者:周王;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3)、对象:王族(同性亲族是主体、姻亲类似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殷商降族)、古老的附属国(恢复被商灭掉的古国)等 (课本P2-3的小字和形势图)(4)诸侯的权利:册命、授土、授民、授职;封地内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

4、作用:积极:(1)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3)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消极:后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5、分封制的特点?为什么说分封制并不能真正巩固周朝的统治?(1)特点:①对象多样化,但一王室贵族为主;②周王是“天下共主”;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土地)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④层层分封,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2)原因:①权力大,独立性强;②王室衰微;③血源疏远;④生产力发展等;6、发展过程:夏朝出现,西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无法维系下去(废除)。

瓦解原因: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根本原因)②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二、宗法制1、含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011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内容与高考考纲

2011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内容与高考考纲
(3)《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1)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最负盛名的金字塔名称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3)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2)区域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的南移;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今年不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
(1)南朝与北朝: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今年新增加的考点)
南朝与北朝: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南方经济的发展
(2)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1)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的名称
(2)玛雅文化: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玛雅文化: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今年不要了★)
(1)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
(2)希腊城邦的形成: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典时代”
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特征;“古典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发展、全盛的三个里程碑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第25课康乾盛世(上)
第26课康乾盛世(下)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1)宋朝的建立
宋朝的建立
(2)文官体制(今年全部要★)
文官体制:“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B
(3)科举制的完善:(今年全部要)
科举制的完善:(今年全部要★)
(1)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知道三个政权并存)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大纲的说明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大纲的说明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大纲的说明整理人:平顶山市二高秦红超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考核目标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例 1 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说明】本题提供了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考生需要从题干、作品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正确选择。

通过审视作品首先确定它们采用的是夸张的表现手法;结合所学知识,知道用这种方法所表达的更多的是作者本人内心的感受。

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例 2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

1947 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

从 1 月到 3 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

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 万。

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

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

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2011年新课改地区考纲解读——历史部分

2011年新课改地区考纲解读——历史部分

2011年新课改地区考纲解读——历史部分在《考试大纲》出台后,考生应对照《考试大纲》,逐一核实知识点,避免知识漏洞。

特别是主干知识与核心考点,它是基础知识中的主要只是,是能够考查出考生能力、素质的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接下来的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生应紧密结合《考试大纲》上的考点对主干知识进行复习。

必修一模块——政治史一、制度建设在政治史中,制度建设是该模块的核心。

制度建设包括制度的创新和调整。

制度创新就是建立新的制度,例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北美建立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等。

制度的调整就是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良,使其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例如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就是对秦朝以来实行的三公九卿制的发展;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等等。

制度建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今天的制度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基于此,这方面内容受到了命题专家和备考指导教师以及考生的关注,是备考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君主制、民主制;近代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现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

虽然这两年的而高考命题没有涉及这些方面,但是不等于说今后的命题不会出现,希望广大考生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是必修一模块的重点内容。

民主和法制总是放在一起阐述的,这是因为二者相辅相成,民主的维护和发展需要法制作保证,法制是为保障民主秩序而存在的。

必修一重点揭示和阐释了人类在社会治理方面从专制走向民主、法制的发展历程以及民主、法制的内涵。

在这方面有三种表现方式。

1、直接解释民主政治。

如教科书中第二单元的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制;第三单元的近代欧美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第四单元第17课的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历程;第六单元前两课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2、民主的追求包含在一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中。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数学(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和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 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3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4)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不要求记忆公式).(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5(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5)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6)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渐近线).7。

2011学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学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数学、语文、英语

2011年高考测试说明(新课标)——数学(理)根据教育部测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测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测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测试形式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和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和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使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使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和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使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使用意识:能综合使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使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使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和灵活地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测试,合理支配测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和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使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使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使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和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测试中表现为解答使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使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测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使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测试范围和要求一、必考内容和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和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和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和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 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二)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分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使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5)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4)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3)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和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和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使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和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和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和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分析几何初步1.直线和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和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和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使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不要求记忆公式).(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七)概率1.事件和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和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和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和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和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使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和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使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和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和一次函数、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5)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6)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和方程(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6)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使用.。

2011年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

2011年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
等。
1.考核的目标解读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2005年文综卷1) 本题第(1)小题是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的,第(2) (3)小题是阐释 地理基本原理和规 律的。
1、考核的目标解读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004年文综全国卷1)本 题是按照论证探讨地理问题 的思路设计的。探究的主题 是“白风暴”中盐尘的来源。 这类考题通过把学习探究的 过程,设计成试题的形式, 达到考察考生探究地理问题 的能力。 这类题目命题的思路宽,对 考生的能力要求高,是高考 综合题重要命题方向。
一、了解高考发展的历史
3、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制度的形成和变化 (3)“文革”前高考制度的反复。1958年
在大跃进和反右倾思想下,取消了统一考 试,招生强调政治表现,导致录取生源质 量下降。1959年又恢复了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并取消了免试保送上大学的做法。
一、了解高考发展的历史
3、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制度的形成和变化 (4)文革”期间高考制度的废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废止统一高考,并提
157
地表形态的塑 造 11 4 21 7 0 16 0 4
63
地表水
3 0 12 0 4, 14 20 4
57
整体性和差异 性 5 0 0 4, 0 0 0 0
9
二、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变化
5.人文地理考察内容的变化
人口
1985 2001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8,
2009年
8,
出推荐选拔的新办法。但因“文革”影响,招生 工作无法进行,高校在1966~1971年期间实际已停 止招生。
1972年大部分高校恢复了招生工作,但取消了文 化考试,而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 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直至1977年恢复统 一高考。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综合2011年03月09日 11:07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历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井田制和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5)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5.五代、辽、宋、夏、金、元(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理学和史学;文学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7)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第二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资政新篇》;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4.北洋军阀的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袁世凯专政与称帝;“二次革命”;“二十一条”;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壮大5.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经过(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军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2)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第三部分世界近代、现代史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2)文艺复兴2.欧美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欧洲启蒙运动(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从君主立宪派到雅各宾派;拿破仑帝国的兴亡(4)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亚洲革命风暴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5.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8.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的。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政治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日期: 2011-03-09 16:12:27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2011届上海市高中历史高考及学业考试考纲

2011届上海市高中历史高考及学业考试考纲

2011届上海市高中历史高考及学业考试考纲(★指代高考内容;▲指代学业考试的内容)第一分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1、王国更替(地理位置、方位)2、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汉穆拉比法典》1、埃及的地理位置2、法老的专制统治3、金字塔与来世信仰4、象形文字1、种姓制度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时间、地点、人物、经典、对外传播)3、《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1、美洲三大代表▲2、玛雅人生产的农作物▲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方位2、希腊城邦的形成、全盛时期3、雅典民主政治1、史诗与戏剧2、雅典卫城★3、哲学与史诗1、从王政时代过渡到共和时代2、罗马帝国3、基督教的兴起(时间、地点、人物、经典)1、十二铜表法2、公民法与万民法★3、公民法▲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时间、地点、人物、经典)1、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2、奥斯曼帝国的影响★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1、封建制度的产生(主要关注采邑改革)2、中世纪庄园1、城市的自治2、等级君主制大学的兴起★第二分册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1、原始农耕2、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2、二里头文化遗址1、内外服制2、青铜时代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1、封建国家2、周公“制礼作乐”1、社会大变革(C级要求)2、百家争鸣(B级要求)1、战国七雄2、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开始强大3、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级要求)1、秦的暴政2、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3、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1、汉承秦制2、布衣将相之局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1、光武中兴2、东汉的衰败1、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2、区域经济的发展★1、北朝与南朝2、北魏孝文帝改革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1、贞观之治的解释2、唐与吐蕃的关系★3、开元盛世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丝绸之路的全盛2、遣唐使第三分册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1、文官体制2、科举制度的完善1、与北宋、南宋对峙的政权,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2、辽、夏、金的建立与澶渊之盟★3、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1、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2、海上丝绸之路1、活字印刷(发明传播)2、火药武器(发明使用)3、沈括与《梦溪笔谈》1、元朝的行省制度2、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3、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1、清朝建立2、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记住这句话即可)1、军机处的设立1、社会经济的繁荣2、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1、“朝贡贸易”特点2、民间海外贸易3、从海禁到闭关1、西学的传入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君主专制1、新航路开辟动力2、新航路开辟过程、影响3、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放在影响里面)1、意大利文艺复兴原因、内容、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选考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选考五探索历史的奥秘1.历史与历史的重现2.人类起源之谜3.二里头文化4.三星堆遗址5.米诺斯宫殿遗址6.玛雅文明7.大津巴布韦遗址选考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1)“世界遗产公约”(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2.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1)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3.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1)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2)奥林匹克遗址群(3)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2)圣彼得大教堂5.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1)秦始皇陵兵马俑(2)万里长城(3)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4)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5)昆曲6.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塞内加尔的戈雷岛(2)奥斯威辛集中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