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地调节

合集下载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解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内容, 解答此题首先 明确反射弧的结构组成、结构完整性在完成反射时的必 要性,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 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时,都会使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兴 奋,表现出相同的反应。
[答案] A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 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人 教 版 生 物
4.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________ 和脊柱椎管内的________,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 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________,分别负责调控某 一特定的生理功能。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________受 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________。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问题探究:运动员在比赛时要经过何种方式的调节 才能做出迅速而精确的反应呢?
人 教 版 生 物
提示: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 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 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 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 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人 教 版 生 物
必修③
第2章 第1节
2.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这称为________; 当神经纤维某一处受到刺激时,该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 时性的电位变化,变为________,而两侧邻近的未兴奋 部位仍然是________,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 之 间 由 于 ________的 存 在 而 发 生 电 荷 移 动 , 形 成 了 ________,这又刺激了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 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________传导,后方 又恢复为________。

新人教版必修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 考 总 复 习 · 生 物 人 教 实 验 版 ) (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 考 总 复 习 · 生 物 人 教 实 验 版 ) (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主要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本章主要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 血糖的平衡及
高 考
其调节,既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也与神经调节、 其调节,既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也与神经调节、激 素调节、体温调节、糖类代谢、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素调节、体温调节、糖类代谢、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同时与水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人尿多、喝水多、 同时与水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人尿多、喝水多、吃 得多而身体逐渐消瘦,就可由此得到解释, 得多而身体逐渐消瘦,就可由此得到解释,而在糖类代谢 中,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也有充分的体现。 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也有充分的体现。 免疫也有保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免疫也有保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 这种稳定的 功能与其他特性的相对稳定是不同的, 功能与其他特性的相对稳定是不同的,它保证了内环境中 无“非己”成分,预防接种能够产生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 非己”成分, 能力。 能力。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 考 总 复 习
题型
年份及考卷
考点
· 生 物 人 教 实 验 版 ) (
2010年全国新课标、浙江、 年全国新课标、浙江、 年全国新课标 选择题 北京 2009年广东、宁夏卷 年广东、 年广东 非选 择题 2010年安徽、全国新课标、 年安徽、全国新课标、 年安徽 山东 2009年安徽、重庆 年安徽、 年安徽
高 考 总 复 习 · 生 物 人 教 实 验 版 ) (

【导与练】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59页)

【导与练】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59页)

未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
[探究与学习] 下列各图表示某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受 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横
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为内
负外正。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变
为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差,兴奋向 左右邻近部位双向传导。 [答案]C
[探究与学习]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从一个神经 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原因是( )来自A.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体
B.突触后膜内有突触小泡 C.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解析]由于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的神 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之 间兴奋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细胞体或树突。
贮存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________ 和再现。
[探究与学习] 你知道怎么利用英文首字母巧记大脑皮层 言语区吗?
提示:S(Sport):运动性语言中枢;H(Hear):听觉性语言
中枢;W(Write):书写性语言中枢;V(Vision):视觉性语言中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大脑皮层的功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 反射活动 ,还具有__________ 语言 记忆 的______________ 、学习、__________ 和 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 (1) 语言功能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的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老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2·贵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B.在一个反射弧中,兴奋始终通过电位变化传导C.在一个反射弧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依靠神经递质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解析】选B。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需要发生电→化→电的信号转变,其中的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

2.在运动会的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解析】选A。

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到损伤。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时简洁忽视题干中腰部受伤的信息,而认为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受损伤,错选D答案。

因此解答本类题目审题时确定要看清破坏部位。

3.(2022·威海高二检测)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快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A。

静息电位常见的测定方式是将电表的两个电极一个放在神经纤维的外侧,另一个放在神经纤维的内侧,由于内外两侧存在电势差,因此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变式训练】如图表示连接有电表的一段神经纤维,且bc与cd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内负外正B.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b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时,电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解析】选D。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课件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课件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实验材料: 蛙的坐骨神经,两个电极,一个电流表。
++
-+
+-
++
ab (1)
ab (2)
ab (3)
ab (4)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兴奋是以什么的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呢? 电信号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叫神经冲动。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外正内负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外负内正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写字
W区
W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V区
V
S
S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讲话
H
H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ort)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言 语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区 W区:书写语言中枢
膜外:未兴奋部位 ③局部电流
膜内: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 荷移动
④传导与恢复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
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 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 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以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细胞核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堂小结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双向
单向
结构基础 实质
神经纤维 膜电位变化→ 局部电流
突触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课堂练习
7.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
C 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③局部电流
膜外: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④神经冲动:局已部经电兴流奋导部致位相又邻不未断兴地奋依区次域恢兴复奋原先的电位
未兴奋区域 兴奋区域 未兴奋区域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动态示意图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一定刺激 ++++----++++ ----++++---- ----++++---- ++++----++++

+
+
a
b
【结论】: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电__信__号__的形式沿着神经 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_神__经__冲__动__。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内正外负 动作电位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区域 未兴奋区域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环境变化
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生来就有,先天性,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2)类型
和脊髓参与
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后天性 必须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必修三 2.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 2.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 2.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自主学习讨论】㈠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作出的。

2.: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使膜电位表现为;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造成,膜电位表现为,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

3.兴奋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1.结构基础:突触 B:C:2.其他结构:D. E.F. G. 。

3.传递过程: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

4.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中,只能由释放,作用于,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巩固检测】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内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3.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4.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下图中,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6.神经纤维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高二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介绍

高二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介绍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 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分级调控
脑 高级神经中枢
控 制
脊髓
低级神经中枢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小脑
(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 枢中枢) (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讨 论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有意识地依赖大脑排尿 中枢控制排尿;而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鞥有 意识的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 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
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这种药物
的即时效应是(
B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 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 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7.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不 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受伤的中枢应是下列哪项 A. 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
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三、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外正内负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外负内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提示: 静息状态时电位为内负外正, 受刺激时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触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2)传导过程 传导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 兴奋――→ ――→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 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提示:排尿中枢在脊髓,有意识控制某项活动的中枢在大脑,婴 儿大脑还未发育完全,因此不能有意识控制排尿。
2.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可感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W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S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 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考点一 神经调节方式和结构基础 细解教材 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先天具有的 后天形成的 区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别 神经联系 永久性的(固定的) 暂时性的(可变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 联系 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刺激 ――→ 强化 条件反射
思维探究 3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吗?
提示: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种。因此,神经递 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不一定引起兴奋。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 的控制有关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思维探究 4:分析婴儿不能有意识控制排尿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 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 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 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 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伽尔瓦尼和伏特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进行进一步实验来验证 自己的论点。伏特由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池,即伏特 电池。后来,伽尔瓦尼改做“无金属接触收缩”实验,证明了 肌肉中电现象的存在,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仪器是无法 测量这种电流的。伽尔瓦尼逝世后,他的后继者们用电流计测 出肌肉电流,从而出色地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由此,电生理 学才迅速地发展起来。
反射
问题2:什么是反射?请至少举三个例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举例: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吞咽反射等等。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问题3:反射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 系?请各举一个例子。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条件反射
温故而知新
什么叫稳态吗?
p8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为什么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呢?
p9
因为内环境的稳态影响到细胞代谢原料的取得、代谢 废物的排出和代谢反应的催化剂——酶的活性。
温故而知新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p 8~9
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 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3第二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3第二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B
)
现象Ⅱ 现象Ⅱ 完整 一定需要 少 少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多
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正确的是 (
D)
A.由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当 受到刺激时, C.图中②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图中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若从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 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 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 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 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 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C )
对位训练
1、 (2009·广东高考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 、 广东高考)现象 广东高考 现象Ⅰ 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 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 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比较项目 反射弧的完整性 现象Ⅰ 现象Ⅰ 不完整 (
突触 由突触前膜、 由突触前膜、 神经元(神经纤维) 神经元(神经纤维) 间隙 和突触后膜 构成的突触
传导 形式 传导 方向 特点
局部电流 电信号) (电信号)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通过 神经递质转化 单向 传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共37张PPT)




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抑制)
突触后膜
兴奋通过突触时: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问题
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突触传递的区别
方向 方式 速度
神经纤维 可以双向传导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反 传入神经

弧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
的肌肉或腺体)
传入 神经
感受器
传出 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反射的过程:
传入神经 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感受刺激
传导兴奋
中枢
效应器
传导兴奋 应答反应
产生兴奋
(3)受体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4)种类 兴奋性神经递质 抑制性神经递质 (5)作用 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6)去向 作用后被酶分解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 轴突

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触 间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 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 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兴奋:
产生兴奋 分析综合
(肌肉收缩或 腺体分泌)
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 )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答案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答案

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新课标)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思维导图】【微试题】1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方法规律】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传导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2 [2015浙江高考]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微思考】已知神经纤维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正好相反。

静息时的K+外流和兴奋时的Na+内流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提示:被动运输。

3 [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Cl- 同时内流【微探究】(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还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为什么?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

因为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2)神经递质以什么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其意义是什么?提示:胞吐。

短时间可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兴奋传递的效率。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3-2.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④

3-2.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④

* 从前至后:肌牵张; 慢快适应; 关节骨膜等
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例) 大脑皮层运动区 功能特征:
交叉:躯体—对侧, 头 面部—多为双侧,下部面 肌和舌肌—对侧 定位:精细, 皮层→肌 肉点对点支配 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 度有关,运动愈精细复杂 的肌肉代表区愈大 倒置:下肢—顶部, 膝 以下—半球内侧; 上肢—中部, 头面部(内 部正立)—底部 从前至后:肌牵张; 慢 快适应; 关节骨膜等
些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一连串具有信息意
义的神经冲动,因此,感受器有能量转 化器的作用。
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刺激 感受器换能 神经传入 丘脑 大脑皮层特定中枢 (产生感觉)
例: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例) 第一感觉区 投射规律:
* 交叉:躯体感觉→对 侧, 头面部→双侧 * 大小:与感觉分辨精 细程度有关,分辨愈精 细,代表区面积愈大 * 倒置:下肢→顶部, 膝以下→半球内侧, 上肢→中间, 头面部 (内部正立) →底部
高中生物必修3 ※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④
2013-8-15
第四课时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感受器与感觉形成 •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人脑的高级功能
2013-8-15
感受器与感觉形成
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体内外环境中
的某些特殊刺激(适宜刺激),并把这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小脑对于姿势反射、调节肌 紧张、协调和形成动中枢。
主要生理功能是: (1)维持躯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 (3)协调随意运动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
大脑皮层运动区
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刺激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高中生物必修三__2.1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高中生物必修三__2.1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上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 于箭头处施加一个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 变化的位置是( C ) A . a b B. a b c
C. b c d e D.abcde
小结
刺 激
各种信 号(化 学、机 械等) 膜电位 变化 电 信 号 突触小 泡释放 递质 化 学 信 号 膜电位 变化
电 信 号
小结
3、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 联系
• 反射的结构基础 :
巩固练习: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 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 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D )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 偏转
• 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 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 B) 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反射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 反射的结构基础: •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上传导;
• 兴奋通过突触结构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 经元之间传递。
•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 速度决定于突触数目的多少。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有的 非条件反射: 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
电信号
比较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间的传递
信 号 形 式 传 导 速 度
电信号 快 双向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慢
传 导 方 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3第2章第1节限时练2015.8.26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A.反射弧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仅存在于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之中B.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元突起及突触大大增多,智商会较高C.大脑结构的发育及工作方式由遗传决定,但突触的数目及种类则受环境影响D.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冲动会向轴突的两端进行传导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C.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9.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10.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和人工向胃内注流食,但其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解11.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内电流方向是b→cC.③内的递质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内环境D.⑥处的神经冲动会引起神经元a的兴奋12.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13.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14.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 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15.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6.如图所示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1)电激(即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而B和D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_的,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7.)据神经系统部分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其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中枢如⑥和⑦分别是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__________以及控制机体的__________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S区受损,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1.解析: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腱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脊神经,中枢在脊髓。

膝跳反射有固定的反射弧,其神经传导途径不会发生变化,受试者能够完成膝跳反射,说明其反射弧完整。

传出神经没有受阻,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并未受影响。

受试者有了思想准备,说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对膝跳反射有影响。

答案:D2.解析:考查兴奋的传递的有关知识。

兴奋是通过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从前一神经元传递到后一神经元的;药物抑制递质分解,可保持后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B3.解析:d 是传入神经,b 是传出神经,切断d ,刺激b ,可以引起效应器收缩。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

Ⅱ指突触后膜,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4.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因为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因此B 、C 是正确的。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地方,一个反射弧结构并不是只有两个神经元,因此A 项错误。

答案:A5.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电位变化并形成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其中膜内局部电流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一定的电势(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外负内正),当兴奋向前传导后,原兴奋部位恢复原先的电位(外正内负),而不是零电位,即静息状态存在着一定的电位。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答案:A6.解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中枢是脊髓。

语言、记忆、思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进行的。

意识丧失的人大脑皮层受损,因此排尿不能控制,但脊髓是正常的,仍能正常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答案:D7.解析:A 项中,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离子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有离子进出;B 项中,组织液Na +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C 项中,神经递质经外排作用排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

答案:D8.解析:题干信息显示使用作为神经递质阻断剂的麻醉剂只是使痛觉消失,而不影响其他神经的传递功能,证明其作用具有特异性,也就说明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A9.解析: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表现为外正内负,由此可知图中A 点电位发生了变化,此处为兴奋部位,与相邻两侧形成电位差,则图中弧线可以表示局部电流的方向,从而导致兴奋向A 两侧传导,膜内电流也向A 点两侧传导,两者方向一致,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为B 。

10.解析:“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而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中,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人体的基本(低级)的反射活动。

植物人⎩⎪⎨⎪⎧ 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基本 低级 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答案:A11.【思路点拨】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如下:(1)图示为突触结构,a代表突触小体,d代表突触后膜;(2)图中②代表线粒体,③为突触小泡,⑤为突触间隙,⑥为突触后膜,④为突触前膜。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a与d之间的联系机制,然后逐项分析。

答案:B12.【思路点拨】本题中获取的信息为:专心作答时,要用到视觉和手写的合作,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各行为的神经中枢,然后对号入座。

【自主解答】在答题时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不需要听觉,而在浏览试卷过程中需要视觉,并且要理解题干中给予的信息,则需要语言中枢的帮助,在经过思考作答时,要用文字形式表现在试卷上,则需要书写性语言中枢。

答案D13解析: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沿单一方向传递,是因为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从图中可以看出,f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兴奋由e向f方向传递,若f处受损,则兴奋不能由e传向g,即针刺皮肤在肌肉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D14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上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以后,该部位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电荷分布为内正外负。

因此,膜外未兴奋部位正电荷流向兴奋的部位,而膜内正好相反。

答案:B15答案:(1)负(2)内正外负(3)C16.解析:(1)根据图示中与E相连的D上有神经节和用电刺激B和E产生兴奋传递的单向性,可判断出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代表传出神经,A代表效应器。

(2)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内具有突触结构,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答案:(1)效应器感受器传出神经纤维传入神经纤维(2)单向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学习、语言、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由于语言功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写、说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