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兴盛原因之初探
论衡——中国古陶瓷的外销与海上丝绸之路
论衡——中国古陶瓷的外销与海上丝绸之路作者:孟原召一概说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商周时期已生产出原始瓷器,至东汉晚期烧造出了成熟瓷器;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隋唐五代时期达到了新的水平,并形成了以“南青北白”为主要特征的制瓷手工业分布格局;宋元时期制瓷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类别增多,达到了空前繁荣;明清时期的瓷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尤以景德镇窑的发展最为突出,产品则以青花瓷器为主,还有丰富多彩的彩瓷和单色釉瓷等1 。
中国古代的瓷器,不仅受到国内人们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同时,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欢迎,是海外贸易中十分重要的输出商品,在古代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海外地区发现的中国古代瓷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应属于非商品类瓷器,如赏赐品、礼品等,此类数量有限;另一类则是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瓷器,这类最为常见,而且数量非常大,一般称之为“外销瓷”2,也有学者称为“贸易陶瓷”、“外贸瓷”等 3,本文所论即是这类外销瓷器。
中国古陶瓷的外销,是与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亦即“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这在历史文献记载和文物考古资料中均有明确反映。
中国同海外地区的交通和商贸往来由来已久。
秦汉时期,岭南已与海外地区有一定贸易往来 4,《汉书·地理志》记述了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抵达印度、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航线,并载有黄门设“长”,“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赉黄金杂缯而往”5。
隋唐五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6,海外交通得以迅速发展7,特别是唐代以来海外贸易逐渐繁荣8 。
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与海外市场的需要,陶瓷器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重要商品之一 9。
这在当时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记之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
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10;赵汝适《诸蕃志》中多次提到“番商兴贩”用“瓷器”、“青白器”、“青瓷器”等博易 11;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贸易之货用“青器”、“粗碗”、“青瓷器”、“青白碗”、“青白花器”、“处器”、“青处器”、“青白处州瓷器”等12 ,可见宋元时期中国陶瓷器已在海外不少地区使用。
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
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作者:黄晓宏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14期[摘要]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一度繁荣,国家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指南针的发明、中国瓷业中心的南移、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中国瓷器价廉物美、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等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海上陶瓷贸易以两条路线为支撑,以众多贸易港口为依托,陶器贸易遍及亚、非、欧、美、澳等各大洲。
这一时期输出的种类繁多的瓷器,对内刺激了各地瓷窑的发展,对外间接或直接传播了陶瓷烧造技术,也改善和丰富了所达之地人们的物质生活,影响了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 陶瓷贸易[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23-04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繁荣的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又称“陶瓷之路”。
据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在公元2世纪前后就已开通。
《后汉书》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这说明远在西欧的罗马帝国(中国史书称“大秦”)从南海与中国曾有交通往来。
唐宋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与外国交通最重要的路线共七条,五条为陆路,二条为海路,即安东道、云中道、回鹘道、西域道、天丝道、渤海道、海夷道。
海夷道后来成为日本学者所称的海上“陶瓷之路”。
实际上这条路不仅是“陶瓷之路”,也是“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药之路”。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出现了繁荣局面。
宋代因陆路交通的阻塞,国家大力提倡、鼓励海上贸易。
在造船术改进、指南针发明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海外贸易到得较大发展。
陶瓷贸易在此大背景下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产生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如下:其一,宋代以后,中国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尤其是陶瓷业中心的南移,方便了瓷器由沿海港口向外输出。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上海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上海卷)一、单选题1.瓷器的全球流动。
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瓷器行销世界,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
这发生于____。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
()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3.瓷器影响世界。
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
()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4.资本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在发展中也显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以下选项能反映此观点的是____。
()A.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使世界连为一体B.工业革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不确定性增加二、填空题5.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
(填涂字母)(1)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
(2)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
他出使的路线是。
(3)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
三、多选题6.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
(双选)()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7.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为资产阶级革命积蓄了力量。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以来,西欧社会新兴阶层崛起,同时,许多人成为“有地产的穷人”。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的外销
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的外销——宋元时期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广博浩瀚为世界仅见,是古代文明的典范。
宋元两代我国制瓷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窑场林立,名窑辈出。
随着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瓷器作为主要贸易品,运销海外,赢得了亚非人民的赞誉。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制瓷技术也开始大规模向外传播。
长期以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陶瓷之路被丝绸之路所取代,但陶瓷的工艺特点、艺术价值、运输方式,特别是陶瓷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丝绸文化所不能涵盖。
全国各窑口的陶瓷通过水陆联运,转长江出海,到宁波、泉州、或由闽江水系出海到福州、泉州、厦门;或由珠江水系到广州、澳门,经东海到日本、北美;经南海到东南亚,绕马六甲海峡西达非洲、欧洲。
陆海比较,陆路主要靠马车、骆驼运输,运量小,易破碎,难以形成大的经济规模;海路主要是舟船、商舶,运量大,不易碎,成为关税的主要来源。
以海运为特征,陶瓷之路逐步形成。
宋元时期我国运销海外的瓷器品种很多,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产品品种。
其中越窑青瓷、耀州窑系青瓷、龙泉窑系青瓷,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的青白瓷等品种深受喜爱,出口量很大。
此外,像磁州窑系彩绘瓷器,建窑系黑釉窑变碗以及元代青花瓷器等也都有出土。
从海外考古发现来看,不同品种瓷器畅销区域也有所不同,青瓷、青白瓷几乎遍及亚洲各地乃至非洲东海岸,但建窑系各式窑变黑釉碗就多见于日本、朝鲜这样茶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而元代青花瓷器则在西亚阿拉伯地区有惊人的发现,仅土耳其的托普·卡普·撒莱博物馆和伊朗的德黑兰考古学博物馆两家所收藏的元青花就有约二百件,这个数字对中国这个元青花瓷器的原产地来说也是惊人的。
宋元时期外销瓷的产地比起唐代末明显增多,生产外销瓷的窑场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八大窑系中的一般民窑,以生产内销瓷为主,兼烧一些外销瓷,比如属于越窑系统的上林湖窑、上虞窑,属于耀州窑系的耀州黄堡窑以及河南诸青瓷窑场,龙泉窑系诸窑场,江西景德镇等诸青白瓷窑场等。
中国瓷器外销与“海上瓷器之路”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国瓷器外销与“海上瓷器之路”发展的历史轨迹何志标;吕锡鹏【摘要】中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销海外,在宋、元时代,随着中国瓷器生产和贸易的飞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拓展为航程更远、船舶更先进、影响更大的"海上瓷器之路",直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鼎盛状态。
瓷器大量外销是中国航海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Chinese porcelain starts to be exported in bulk to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marine silk road" from Tang Dynasty.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celain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Song and Yuan Dynasty,"marine silk road" developed gradually into more influential "marine porcelain road" on which there are more advanced ships with much longer range.Until Ming Dynasty when Zhen He stared sailing in Western Ocean,"marine porcelain road" reached its development peak.Chinese porcelain export is the motive power of Chinese sailing and shipbuilding technology,and their interac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be studied.【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5【总页数】6页(P21-25,35)【关键词】中国瓷器外销;海上瓷器之路;航海和造船技术【作者】何志标;吕锡鹏【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5.3我国素有“瓷国”之称,瓷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之一,在世界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绝不亚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的原因
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的原因一、引言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贸易中的重要航线,自唐宋时期开始逐渐兴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的原因。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拥有类似优势。
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海上交通可以方便地进行贸易活动。
2.气候条件中国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发展,这也促进了当时南方城市的繁荣。
同时,季风也为海上贸易提供了便利。
三、政治因素的作用1.统一政权唐宋时期中国实现了统一政权,这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更好地维护商人和船只在海上贸易中的安全。
2.外交政策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注重对外交往,通过外交手段扩大贸易范围并保护本国商人在外贸易中的权益。
四、经济因素的推动1.商品需求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生产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在当时非常有市场。
同时,中国也需要从外部进口一些必需品如香料、药材等。
2.商人利益商人是海上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贸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也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五、文化交流的推动1.宗教交流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盛行,这也促进了与周边国家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
2.知识传播随着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进行了大量知识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例如,在唐宋时期,许多外国学者来到中国学习科技和文化知识。
六、结论综上所述,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交流都对其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条航线对于当时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以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为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那么,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够繁荣呢?一、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首先得益于中国的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靠蒙古和俄罗斯,西接中亚和南亚。
这个位置使得中国可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同时,中国的沿海地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终点,这为海上贸易提供了便利。
二、物产丰富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矿产资源等。
这些物产在古代就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例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广受欢迎,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三、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例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传播,中国的文化也传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这些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保障。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稳定为海上贸易提供了安全保障。
同时,中国的政治稳定也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和旅行者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五、海上技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得益于海上技术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非常发达,这使得中国的商船可以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安全地航行。
同时,中国的航海家也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进行了广泛的探险和贸易活动,为海上贸易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繁荣,是因为中国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文化交流、政治稳定和海上技术的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为海上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龙泉青瓷外销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龙泉青瓷外销研究作者:朱素珍来源:《丝绸之路》 2016年第10期[摘要]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龙泉青瓷大量外销到海外,包括东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
龙泉青瓷以其优雅的品相深受输入国民众的喜爱,还与当地原有的制瓷技术巧妙融合,催生出新的风格与特色,对世界文化与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龙泉青瓷;瓷器外销[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52-02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汉代,在唐宋元时期达到繁盛。
在对外货物交流中,陶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隋末唐初开始一直至清代,中国陶瓷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大输出时期。
①而龙泉青瓷是我国古陶瓷史上三次较大对外输出时期中后两次输出时期的主要陶瓷品。
它的输出海路之长、分布国家之广、数量之大、产品之精,为全国其他产区无可匹敌,“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
②龙泉青瓷的外销,堪称中外青瓷外销史的典范。
一、龙泉青瓷外销的范围和品种宋朝对与海外各国开展贸易所带来的利益认识超过唐朝。
因此,宋朝开国之初就很重视海外贸易,专门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开宝四年(971),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此后在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明州、杭州、泉州等地也纷纷设立市舶司。
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平兴国元年(976),宋廷还设立榷易署。
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瓷器对外销售的规范化、经常化。
这一历史背景,催生龙泉青瓷开始了著名的“陶瓷之路”。
美国学者霍普孙、海索林顿在《中国陶人艺术》一书中说:“中国古今名瓷,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即印度、菲律宾、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波斯、阿拉伯以及非洲的埃及都大量使用中国浙江青瓷,尤其是龙泉青瓷。
”③日本陶瓷学家三上次男在《陶瓷之路》中也详细记载了自日本至印度洋到非洲各国遗址发掘的龙泉青瓷碎片及各国博物馆收藏的龙泉古青瓷。
元朝的瓷器贸易元代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元朝的瓷器贸易元代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元朝的瓷器贸易——元代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元代瓷器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优质的瓷器之一。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了元代瓷器贸易的重要通道。
本文将以元代的瓷器贸易为切入点,探讨元代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元代瓷器的特点元代瓷器在外观、工艺、装饰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例如,元代瓷器多以青花、红彩等进行装饰,釉质晶莹剔透,颜色鲜艳丰富;同时,元代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款式,如青花瓷、白瓷、黑瓷等。
这些独特的特点使得元代瓷器备受世人的赞赏和喜爱。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元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给予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元代政府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瓷器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便利。
三、元代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结合元代瓷器的繁荣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持和推动。
海上丝绸之路为元代瓷器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随着海上航运的发展和改善,元代瓷器得以迅速传播和销售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类之一。
四、瓷器贸易的影响元代瓷器贸易的繁荣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元代瓷器不仅传播到东南亚地区,还远销至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为中外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元代瓷器的遗产元代瓷器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也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遗产。
元代瓷器的创新和独特性对后代瓷器的制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元代瓷器的精湛工艺和优美外观也使其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在元朝的瓷器贸易中,《关于制造划分各种工艺瓷器谱录》和《御注元代青花与官窑瓷器鉴赏》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信息和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通过这些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元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外观和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和特征。
宋代瓷器对外输出原因:瓷业繁荣,航海先进,海外需求量大
宋代瓷器对外输出原因:瓷业繁荣,航海先进,海外需求量大敬书历史-头条号 2019/9/910:07宋代的瓷器能够大批量的进入国际市场,并备受欢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统治者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就能立见成效的。
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瓷业繁荣的条件(1)农工商的发展为社会基础民以食为天,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宋代社会,农业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战争成败的支柱产业。
它的发展程度代表着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宋代的农业与唐代相比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朝廷鼓励百姓在海边、江畔、山地因地制宜的开垦农田,并主持兴修水利工程。
宋室的南迁,使南北方在耕作技术和培育农作物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互通有无,使粮食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南宋时,太湖流域的上等田,亩产达到五、六石,从而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在宋代统一后的几十年里,“田野日辟,户口繁庶”。
农业的发展,自然会促进人口的增长,社会的分工使一部分人脱离了农业生产第一线。
手工业发展起来,而且在宋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民间经营为主的制茶业,在唐代兴盛后,在宋代继续增长。
宋代是一个盛行饮茶的时代,社会自上而下流行饮茶之风,必然为制茶业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宋代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削弱,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可以更自由地组织生产并改进技术。
这时制瓷业、造船业、纺织业、采矿业等手工业都有了显著地发展。
尤其是瓷器行业,由于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外销需求,瓷窑数量显著增加,技术明显进步,民窑比例大幅度提高。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起来后,商品经济迅速繁荣。
在《都城纪胜》、《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商业繁荣景象的描写。
繁荣的市镇里面就有许多是烧瓷的窑场。
河南登封宋代窑址的清代石碑上记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
一个普通的登封窑繁荣至此,我们就能想见众多名窑各地的繁荣景象了。
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之路
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之路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的瓷器与丝绸被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和产品。
而瓷器和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一、瓷器之旅中国的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中国不仅是瓷器的发明者和生产者,也是瓷器的主要出口国。
瓷器之路成为连接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中国宋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这使得中国的瓷器得以通过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
二、丝绸之旅中国的丝绸制造技术在古代世界中独树一帜。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贸易路线,通过这条路线,丝绸和其他稀有商品从中国传到了欧洲和中东等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和知识的桥梁。
中国的丝绸之路见证了许多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发展。
中国的丝绸制造技术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三、影响与传承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瓷器的出口带动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同时,瓷器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风格也赢得了世界各地的称赞和欣赏。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业贸易,还传播了医学、哲学、宗教和科学等知识。
丝绸之路的开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至今,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依然延续着悠久的传统和精湛的工艺。
中国的瓷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收藏家们的珍品。
丝绸制造技术也在中国传承至今,丝绸产品成为时尚和高雅的象征,赢得了广泛的喜爱和追捧。
结语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推动了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繁荣,还传播了文化和知识,丰富了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海上贸易与宋元时期漳州外销瓷业
漳州地区是中国外销瓷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以往限于资料,对于漳州地区瓷业的关注点主要在“漳窑”、“米黄釉”瓷器、“克拉克”瓷,以及明代漳州窑(平和窑)与月港兴废等方面,缺乏对宋元时期漳州地区陶瓷生产与港口变迁的探究。
近年来,随着漳浦、云霄等地宋元窑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实物资料,也能够逐渐揭示出海上贸易与宋元时期漳州瓷业兴起的关系。
窑业概述2017年6—9月,为配合云平高速公路建文 图/林海南海上贸易与宋元时期漳州外销瓷业设,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年代为北宋中期—南宋早中期的云霄县水头窑窑址南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龙窑遗迹2座,出土了一批青釉、青白釉瓷器和窑具标本,其中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达数百件,出土器物以瓷器和窑具为主,另有少量制瓷工具等。
瓷器主要以青釉瓷为主,有少量青白釉瓷。
青釉瓷种类丰富,造型多样。
器类主要有碗、盘、杯、炉、盒、器盖、罐、执壶等。
青白釉瓷器类有碗、盘、杯、碟、盒、器盖等。
漳浦罗宛井窑年代为北宋中晚期—南宋早期。
1999年7月,为了配合漳诏高速公路建设,福建省博物馆(今福建博物院)对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龙窑2座,该窑产品主要为青瓷,兼烧青白瓷和少量白瓷,器类以碗为主,还有盏、盘、壶等。
漳浦石寨窑年代属于元代中期—明代初期。
2018年11月—2019年1月,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共揭露一处窑炉遗迹,出土遗物有青瓷和窑具。
青瓷均为仿龙泉窑青瓷,器类较少,主要为碗、盘、高足杯等,也有少量碟、杯、炉、罐等日常用品,窑具有匣钵、垫圈等。
宋元漳州地区瓷业自北宋中期偏晚逐渐发展起来,产地主要集中在漳浦、诏安、长泰等23处,分别为芗城区碗窑山窑,龙海市金山漳浦县罗宛井窑、竹树山窑、祖马林窑、赤土窑、南山窑、石步溪窑、仙洞窑、石寨浯源窑,华安县际北下窑,东山县磁窑(后壁山窑)云霄县水头窑,南靖县通坑窑,诏安肥窑、后壁山窑、上陈窑、麻园窑等。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一、政治因素:宋朝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为海上贸易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并且南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这也为海上贸易的兴盛提供了支持。
二、经济因素:南宋时期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繁荣,且南方人口密度大、水路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这为海上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文化因素:南宋时期,南方文化较为发达,海上商贸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使得南方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文化交流平台。
四、科技因素:南宋时期,民间商人和海上航海者的水平和技术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水产渔业、纺织业、造船业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航海规模和贸易往来有了更好的保证。
综合以上因素,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兴盛,并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财富源头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财富源头【摘要】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财富,而当时承载财富的最主要商品之一便是瓷器。
在当时,龙泉及瓯江两岸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而成为了全国制瓷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内陆地区主要起始地和财富的发祥地、输出地。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最成功的时代。
它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国家财政的增收以及本国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文化交流,促进了财富在沿线国家间的流动并持续增长,是始自中国惠及世界的千秋伟业,是中华与世界携手共富的最好证明。
宋元时期特别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宋元经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工商业发达。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
这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
而在工商业的税赋中,对外贸易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这一切,均要仰赖被宋元视为黄金生命线的海上丝绸之路。
既然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财富,那么承载财富的主要商品是什么,其源头和起点又在哪里呢?瓷器成为国库收入和世界各地创富的主要工具与载体在宋元时期,支撑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已由原来的丝绸变为瓷器。
沿线国家也开始以陶瓷代称中国。
自Seres(丝)到China(陶瓷)的称谓变化,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陶瓷在海上丝路中的主导地位。
那时,海上航行的大都是中国的商船,船中大都是瓷器商品。
宋代记述海上交通贸易等内容的《萍洲可谈》这样表述瓷器海运情况:“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
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也就是说船中主要是瓷器,多得堆满船舱的所有空间,人晚上只能挤在货物上睡觉。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外销探析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外销探析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外销探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大国,早在唐代时期,中国瓷器就作为新兴商品远销海内外,中国以此进入国际贸易的行列,“China”因此而得名。
宋元时期,中国瓷器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大时代,期间,异军突起的龙泉青瓷成为了绚烂瓷海当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据记载,在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日本、南朝鲜、巴基斯坦、伊拉克、肯尼亚、津巴布韦、南非联邦等地,都有龙泉青瓷的身影,龙泉青瓷的外销几乎遍及整个亚洲,并传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商品。
一、宋元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社会背景1.高度发展的社会商品经济宋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农产品、日用品都有专门的作坊,商品化程度高。
此时,官府减少了对商业活动的管制,取消了唐代以来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合为一体,坊市合一,一直以来处于次要地位的商品经济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据《梦梁录》记载:“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行分最多,且言其一二,最是官巷花作,所聚奇异飞驾走凤、七宝珠翠首饰、花朵、冠梳及锦绣罗帛销金衣裙,描画领抹,极其工巧,前所罕有者悉皆有之。
”工艺美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下而上的发展起来。
此时的瓷器生产,由于民窑的纷纷建立,遍地开花,出现了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均窑、吉州窑、龙泉窑、饶州窑(景德镇)和建窑八大窑系。
民窑的大发展成为了宋代瓷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朝廷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两宋时期,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由于宋朝廷与辽金的对立关系被阻断,宋朝廷转而开拓海上贸易,竭力鼓励海外贸易。
《宋会要辑稿》记载:“遗内侍八人,赍赦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于所至处赐之。
”记载的是雍熙四年宋太宗派内侍到海外招徕贡市贸易之事。
于此同时,朝廷也在沿海地区设立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负责收购海外货物,接待海外贡使,管理海外贸易诸事项。
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
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于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统一了大部分中国,宋初虽仍是封建割据但是宽减赋税,是农民的生活得以喘息,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开始实行以农作物和手工制品等实物充当地租的政策,这样大大减轻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手工业,从而促进了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租赁制度。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宋代鼓励人民从事商业活动,这不仅促进了宋代商品贸易的发展,也给宋代的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基础,商品经济带动着整个宋朝走入繁荣时期。
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制的剥削关系在宋代得到普遍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包括瓷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劳动力来源。
在这一基础上,文化艺术方面便得以蓬勃发展。
经济关系的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人口的增长和陶瓷器的普遍使用宋代的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虽然北方地区战事不断,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但包括广西在内的岭南等地区,并没有受到战火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相对安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人口也就大幅增加,所以在岭南等地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密集的集市。
宋代的瓷窑大多都出现在一些人口密集的集市。
著名商业城市,东京、临安,今四川境内的成都、梓州,沿海的广州、泉州、福州等等。
这些城市与集镇既是陶瓷制品的市场,也是瓷器的集散地,定窑窑址在曲阳而以“定”名,当是因定州是产品的集中地,瓷器商品又由此销往四方的缘故。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关系的改变,人们的意识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反应在了生活方式上,这也就对当时的宋代制瓷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陈设用瓷,不仅要满足皇室、贵族宫廷雍容华贵的装饰要求,还要满足一些官僚、富商们的观赏和收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兴盛原因之初探
陶瓷是跨越中世纪东西方世界的一条友谊纽
带。
同时也是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
中国瓷器的出口曾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
重要影响。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瓷器对西方的影响
力甚至大于丝绸.故西方人直呼中国为“瓷国”。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实质就是“瓷”的意思。
从宋元至今的千余年,五彩缤纷、莹润亮泽的中国
陶瓷是古代国际贸易瓷器通过各种渠道输入亚洲、
非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后.对这些地区的
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
国家先后都参与的陶瓷贸易.对古代中国与世界经
济交流、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海上陶瓷贸易以两条路线为支撑,以众多贸易港口为依托,陶器贸易遍及亚、非、欧、美、澳等各大洲。
对内刺激了各地瓷窑的发展,对外间接或直接传播了陶瓷烧造技术,也改善和丰富了所达之地人们的物质生活,影响了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
下面我就以宋元时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表达一下看法。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又称“陶瓷之路”。
据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公元2世纪前后就已开通。
《后汉书》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2】”这说明远在西欧的罗马帝国,从南海与中国曾有交通往来。
唐宋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与外国交通最重要的路线共七条,五条为陆路。
二条为海路,即安东道、云中道、回鹘道、西域道、天丝道、渤海道、海夷道【3】。
而其中的海夷道后来成为日本学者所称的海上“陶瓷之路”。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出现
了繁荣局面。
宋代因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至
使陆路交通的阻塞,所以国家大力提倡、鼓励
海上贸易。
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更是重视发
展海上贸易,经推测,南宋时期,全国GDP的20%
来自对外贸易【4】,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又是
其重要通道。
在造船术改进、指南针发明等外
部因素的推动下,海外贸易到得较大发展。
陶瓷贸易在此大背景下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对其繁荣的原因,有经济中心南下、为贸易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发展、政府政策支持、设立机关管理有效、禁止金银结算以物易物的贸易结算方式、中国瓷器烧造技术的改进以及她自身魅力博得各国喜爱等原因。
宋代以后,中国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尤其是陶瓷业中心的南移,方便了瓷器由沿海港口向外输出。
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交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造船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航海交通发达,宋代船只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船体坚固,结构良好。
以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宋船残骸为例,在结构方面,船身扁阔,底部尖,船舷侧扳三重,船瞒板两重,船内分十三个水密隔舱,船上有两根以上的大桅杆,船主龙骨两端接舍处的断面有俗称“保寿孔一个大圆孔和七个小圆孔【6】。
由此可见宋代商船合理,制作精良,装备齐全,续航距离远,货位容积火大具备深海高速航行的能力。
在当时世界造船业中是元与伦比的;在导航术方面,除传统的海外地理学、地文定位、天文测量、船舶操纵技术等继续发展外。
以量天尺为测量工具的大洋天文定位术和全天候的磁罗盘导航的使用,使得中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北宋时期,朝廷还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
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设广州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摧、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后又在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设市舶司。
哲宗元韦占二年(1087),又增设泉州市舶司。
南宋时,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极大地促进了宋代海外贸易业的发展。
元代市舶之盛,计有市舶司七所,即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庆元。
中国瓷器绝大部分经由这些贸易港13销行出境。
元代创办了规模空前的对外海运,杭州、泉州、广州都是重要的对外航运港,各个港口又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
宋元时期,禁止以金银与外国贸易,在以物换物的交易中提高了瓷器在贸易中的地位。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臣僚言以
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
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5】。
这样一来,金银钱币不再用于海外贸易。
而瓷器、丝绸成了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品。
外销的陶瓷主要来自民窑。
又直接刺激了东南沿海民窑陶瓷业的发展。
由于宋瓷窑烧造技术的进步,使宋瓷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深受世人喜爱,
需求量很大,促进了对外贸易及瓷业的
发展。
宋代南方瓷业的制作工艺和烧造
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如对瓷土注意选
择、提炼、因材施釉,在纹饰题材、制
瓷种类、施釉颜色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在烧造技术方面,龙窑的产生有划时代
的意义:龙窑多以山坡或堆土倾斜建筑,
窑长数十米,形似长龙。
其特点是升温、
降温都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成本
低。
同时,还用上了观察窑温的火照。
瓷窑烧造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进步。
既降了低成本、提高了质量,又扩大了生产规模。
作为实用器的瓷器不仅可以代替简陋的木器、陶器和昂贵的金属器,其易清洗、耐用的特点及可以作为生活器具的同时,其或是华美,或是清丽的装饰风格
亦可作为珍贵的艺术品,陈设在宫殿、花园里。
富有东方民族色彩的瓷器,是西方国家本地陶瓷所不能比拟的器皿(如荷兰的克里夫特蓝陶),当时在世界各国上层社会,无不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如埃及河尤布王朝的创建者萨拉丁,就曾以40件龙泉青瓷作为高级礼品,送给大
马士革苏丹诺尔丁【7】。
甚至有国家
人们把中国瓷器当作圣物来崇拜,而达
到迷信的程魔。
例如菲律宾一些地区盛
算命用签的器皿一定要是中国瓷器,否
则就不灵;马来西亚土著人把中国瓷器
磨碎作为药来治病【8】。
由于中国宋元瓷器太过受欢迎,西亚、北非、欧洲的当地工匠看到从中有利可图,试图仿制出中国瓷器,但都没有成功,从埃及福斯塔特库藏的六、七万片宋元时期的伊斯兰陶片来看,太部分是仿中国瓷器制作的.但没有一片达到了瓷的标准,更谈不上达到录穗镇青白瓷和青花瓷的标准。
这种唯有中国能产的稀缺性,使得中国在瓷器贸易商独占鳌头。
总此上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瓷器贸易之繁盛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释:
【1】(日)三上次男著、胡德芬译:《陶瓷之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7页。
【2】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3】高华、吴泰、郭松义:《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60-62页。
【4】黄晓宏: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丝绸之路,2010(14) 【5】陈立立,邹宇雷:宋元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原因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2)
【6】《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
【7】(法)让-诺埃尔·罗伯特:《从罗马到中国——恺撒大帝时代的丝绸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
【8】(美)戴尔·布朗主编,王同宽译:《东南亚——重新找回的历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4-95页;
图片
1 元代外销青花瓷
2、5.南海一号出土的瓷器
3.1974年出土的宋代上传遗骸以及复原图
4.龙泉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