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体育校本课程在医学院校开发的初探
体育校本课程在医学院校开发的初探摘要:通过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兴趣与实效的问题上搭建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使高校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育理念得到提高,更好地在体育实践中贯彻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结合具体实际,达到体育课程的实效,避免走形式。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高校教师能够以人为本、以地域为本、以校为本,探索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医学院校开发医学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它强调学生、教师、学校、独特性和差异性。
以国家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以自然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资源,它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适应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医学院校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但是如何改革怎么样改革又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体育校本课程是学校体育部门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教育部体育教学的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设立、实施的民主化。
“医体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收稿日期:2017G09G13作者简介:袁玎(1984-),女,浙江诸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医体融合 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袁㊀玎,杜世全(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1000)摘要:通过对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剖析,发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㊁教学内容落后于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发展㊁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不清晰等问题.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特点,依托国家倡导特色办学的语境,以安徽医科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为例,提出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理念,并提出相应教学改革策略.关键词:医体融合;医学院校;体育课中图分类号:G 642.0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G6021(2018)01G0073G04㊀㊀一㊁引言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也逐渐转变为以创新型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建设精准化学科以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要[1].体育教学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的人文教育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因其专业性质㊁培养目标㊁校园文化环境㊁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体育教学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好切入点,走医体融合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从 医体融合 的角度剖析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改革策略,为其他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脉路.二㊁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一)教学模式陈旧㊁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学生在教学中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㊁特长,忽视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学生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健身运动处方模式㊁体育锻炼与医疗体育相结合等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契合度不多[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以普通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而体现医学院校特色内容,如运动医学㊁运动养生㊁运动生理㊁医疗保健等则少有涉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应逐步融合到预防医学教育中,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建立以人为本㊁健康第一㊁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医学院校学生具备储备体育保健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走体育锻炼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道路,将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取向.(二)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策略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拥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师资力量,在开设体育保健㊁医疗体育㊁运动医学㊁康复医学等课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教师和体育教师的资源优势.可是纵观国内诸多医学院校,基本都在走传统体育教育的老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人为因素,体育教学总是同外语㊁计算机一起被安排在公共课程教学行列,与体育关联的医学内容都被分散在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环节之中,而医学专业教师由于不懂体育专业知识,往往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不能详细的予以解释,体育教学资源和医学教学资源没能够有效整合,从而导致高等医37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学院校体育教学并没有反映出其 医体融合 的办学特色.(三)体育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方式主要局限于体育教师对运动专项技能的传授,学生则以掌握这些技能为目的,而教师和学生针对动作给人体生理机能所带来的影响㊁变化分析甚少,这显然不符合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毕业后,多数学生要从事医疗㊁预防㊁保健工作.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应向健身化㊁保健化㊁兴趣化转化.所以,教学方式㊁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的知识能力构成㊁专业特点㊁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需求.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对原来教材内容体系进行精简㊁重组㊁整合,体现出医学体育的职业性,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三㊁安徽医科大学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一)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基本观点和认识,从体育的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职业需要,加强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贯彻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理念,发挥其在医学教育的育人环境中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殊性,便成为改革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突破口.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以适应和服务社会需要为目标开展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体育是强身健体,是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现阶段改革出发点就是要使学生从多维度㊁多层面接受医学体育教育,如体育保健㊁运动医学㊁康复医学㊁中医养生㊁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维观念,凝练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二)提高部门协同效率安徽医科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施行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策略:首先,就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专题汇报,附属医院从人员㊁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学校教务处从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㊁教材的选定㊁ 医体结合 体育课程的安排㊁外聘教师课时计划㊁教学工作量计算等诸多方面都给予认可与支持;再次,学校科研处从科研项目立项㊁科研经费投入㊁学校与附属医院人员的科研交流合作等都做出计划与安排[3],并给予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支持.多部门的有效协调,使得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的软硬件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安徽医科大学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重要保证.提高各系部院辅导员的体育意识,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是高等医学院校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好基础力量,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医体知识互融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 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体会到知识性㊁新颖性㊁趣味性㊁实效性.采用 请进来 走出去 等新的举措. 请进来 即邀请学生时代的优秀运动员现在已是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的专家和教授,定期来学校为本科生上 医体结合 的专题理论课,他们结合自身将医学与体育融会贯通的体会和经验,以及生动㊁翔实的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目标有了清晰的设定[4]. 走出去 即让本科生以小班为单位,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参观的过程中医生们会回答学生们的各种提问,使学生们了解体育对医学治疗㊁医学康复的帮助,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好体育知识与技能,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㊁服务社会一定会有较大的帮助[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考虑到部分研究生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回到学校来读书的现状,他们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开医学处方的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健身运动处方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研室选派在 医体结合 方面最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该班级 医体结合 健身运动处方模式的教学,每学期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由任课教师聘请附属医院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来课堂教学,回答学生们的提问,指导学生们如何选择健身运动处方,实现学生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47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开健身处方.(四)研发新教材,医学体育贯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势必要求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内容.为此,从改革体育教材入手.改革教材要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对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把医学体育的相关知识融入体育教材之中.教材要充分体现高等医学院校 医体结合 体育教育理念,从理论上阐述高等医学院校实行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的必要性㊁紧迫性㊁重要性[5].安徽医科大学在学生体育必修课中设立体育保健课,把体育保健课程作为 医体结合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6].在体育保健课实践教学内容中,选择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㊁三十二式太极剑㊁八段锦㊁五禽戏㊁大舞等气功内容.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医学体育的内容不少于10%,并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给予加分奖励.(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特色就是要把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和完成好这一目标与任务就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队伍.在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是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7].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㊁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知识的进一步加强与提升,同时,为教师在职读研和进修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多方面鼓励教师提升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水平.第二,加强体育教师和医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努力把体育教师培养成 半个医生 ,使医学和体育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在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相互交融,让医学体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发挥更大作用[8].第三,合理评价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的合理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医学体育的学习热情,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统一规定医学体育知识占总成绩的10%,并且采用奖励加分的形式记入总分,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出卷考试㊁讨论问题㊁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给予评定.四㊁启示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精髓,身体练习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身体练习正是医学体育知识运用最好的载体[9]. 医体结合 的体育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涵,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健身体育思想理念已被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界广泛接受,我们的 医体结合 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近年来不断地摸索与试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第一,争取学校政策的支持是我们进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每所高校所在的省情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人文环境不一样,每所高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师资力量㊁教学条件㊁场地设施状况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量身定做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三,加强人际交流,争取院系部的支持[10].现代社会人脉关系也是一种资源,高等学校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一般不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能,而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后载体是学生,所以,和院系部各级领导与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友情,并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是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㊀李晓静.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思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89.[2]㊀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4.[3]㊀王志华.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改革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56.[4]㊀陈学华.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89.57袁㊀玎,等: 医体融合 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课创新策略探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5]㊀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3G544.[6]㊀王刚.关于高校 形势与政策 课教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5):55G59.[7]㊀李家兵,张兴元.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166G167.[8]㊀雷亮.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 医体结合 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8):1112G1113.[9]㊀胡国鸽.优化医学专业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嘉应学院医学院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28(12):75G76.[10]㊀袁琼嘉,侯乐荣,李雪.高等体育院校 体医渗透 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82G84.A nA n a l y s i s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S t r a t e g i e s o f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B o d yGb u i l d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a k e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E x a m p l eY U A N D i n g,D US h i q u a n(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A n h u iH e f e i231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r o u g h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A n h u iP r o v i n c e,i t i s f o u n dt h a t t h e t e a c h i n g m o d e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o l d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i s o b s o l e t e.T h e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l a g s b e h i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a n d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t e a c h i n g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su n c l e a r.B a s e d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r u n n i n g s c h o o l s o f h i g h e r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 a r dt h ec o n c e p to f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s u g g e s t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s t r a t e g i e s,t a k i n g t h e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o f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e x a m p l e.K e y w o r d s:m e d i c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m e d i c a l s c h o o l;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责任编辑㊀李潜生]㊀(上接第62页)M e c h a n i s m R e s e a r c ho n t h eE d u c a t i o n M o d e o fA r t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F u s i o nG A O Y u n b i n g1,2,G A OS h a n3,L U O W a n g q i n1(1.S c h o o l o fA r t s,A n h u i S a n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230061,C h i n a;2.E r g o n o m i c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A n h u i S a n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230061,C h i n a;3.C o l l e g e o fL i g h tGT e x t i l e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A r t,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23003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a r t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f u s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m o d e la n dt h e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i n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t h r o u g hl i t e r a t u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e x p e r t i n t e r v i e w,t h i s p a p e r c l a r i f i e s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 f u s i o n:e x t e r n a lm e c h a n i s ma n d i n t e r n a l d y n a m i c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I t p r o v i d e s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 a r t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u s i o n 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i d e a s a n dm e t h o d s o f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a l e n t s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f o r t h e a r t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u s i o n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T h o u g h p r a c t i c e,i t e x p l o r e s t h e p l a na n ds t a n d a r do fm o d u l a r c u r r i c u l u m 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f u s i o n.K e y w o r d s:a r t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u s i o n;c o n s t i t u t em e c h a n i s m;d y n a m i cm e c h a n i s m;m o d u l a r c u r r i c u l u m[责任编辑㊀李潜生]67。
OBE理念下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
1092022年11月刊(总第 115 期)学校体育OBE 理念下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朱二刚,陶志轩(皖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摘 要:医学院校体育工作事关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分析表明,医学院校开展成果导向下的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但目前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与医学契合度低、资源整合不力、评价体系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直接导致培养的医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研究认为,从构建“成果导向”教学目标、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加强体育教师师资培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更能深化OBE 理念下医学生培养规格的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医融合;OBE ;成果导向;体育教学模式1994年,Spady 提出了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理念教育,该理念以学生未来的工作规划和需求为教学导向,以成果产出为核心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进而使学生逐级达到学业顶峰。
医学院校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其体育教学应以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导向,并以运动处方和健康评估成果指标为切入点,培养出既懂“体”又能“医”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但已有调查显示,由于在校期间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实际的工作中,医学生对于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思维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不能给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病人制定行之有效的运动处方。
基于此,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如何以OBE 理念为指导对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优化策略,进而为医学生培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是目前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 问题。
1 OBE 理念下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1 落实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体育学和医学都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疾病预防或药物治疗手段,确保个体的机能发展与健康,二者在教学中具有天然的共通点。
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注重“医体结合”的思考
医体 结 合 教 学 改 革 的 突 破 口 。这 些 医 体 结 合 产 物 的 出 现 对
学生个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 它完 全 符 合 素质 教育 思 想 要
上 心理 定 向 、 体 的强健 和 心理 的健康 紧 密结合 的重任 。 把身
医学 院校 体 育 既 有 其 他 院校 体 育 的共 性 , 有 医 学 院 校 又 自身 的特 殊 性 。体 育 的 目标 是 增 强 体 质 、 进 健 康 ; 学 的 促 医 目标 是 防治 疾 病 、 护健 康 , 学 和 体 育 紧 密 联 系 、 同 担 负 维 医 共
将 更 加 频 繁 。 如何 指 导 居 民科 学 、 理 地 运 动 和 饮 食 ,进 而 合
建 立 科 学 、 康 的 生 活方 式 , 成 为 社 区 医 疗 机 构 的 主 要 工 健 将
2 2 建 立符 合 医 学 院 校特 点 的 体 育课 程 体 系 .
教 育 理 念
是 医学 体 育 准 确 定 位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 医学 体 育 教 学 应 以 终
教学改革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
对 以 培 养 医 学 人 才 为 目标 的 医 学 院 校 , 既 是 健 身 教 育 的需 它 要 , 是 医学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需 要 。 也
1 注重“ 医体 结合 ” 医学 院 校 体 育教 育 发 展 的 必 是
然
1 1 医 学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决 定 应 重 视 对 医 学 生 进 行 医 . 体结 合 的 医疗 体育 教 育 医 学 院校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是 培 养适 应 社 会 主 义 现 代化 建设 需要 的 医 学 复 合 型 人 才 , 就 要 这 求他 们 不 仅具 备 自我强 身健 体 的 能力 和 治 疗疾 病 的 能 力 , 而 且 应该 具 备 指 导 他 人 预 防 疾 病 及 提 高 健 康 水 平 的 能 力 E , s 3 肩 负 全 民健 康 的 医 务 监 督 职 责 。 目前 随 着 我 国 医 疗 体 制 改
如何通过对辽宁省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研究构建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
M OT HE RL AND
特别 关 注
自己不 行 ,也说 明你 叫 的人也 和 你一样 ,多对 一 ,全 是贪 生 怕死之 辈 。这 和你 说 你等 着 ,我 回去 喊父母 来 打有 什么 区别 ?学生 都笑 了,有 的眼 角往 打群 架 的学 生身 上扫 ,打架 的学 生把 脸埋 在膀 子里 。 我 想教 育效 果达 到 了, 接着 我 们得 出结 论 ,退 让、不 计 较不 一定 说 明 自己不 行 ,更 反映 了你 的心 胸 比别人 开 阔 ,你 的 见识和 眼光 高 于对 方 ,只 有真 正 的强者 才懂 得忍 让 。 【 案 例分 析 】 现在 的学 生 都很 有个 性 ,有 时 旧式 的说教 未必 接受 ,我 们 可 以把 教育 放到 课 堂、放 到 生活 中 ,结合 他们 的年 龄 和心 理特 点用 他 们愿 意接 受 的方 式在 适 当的 时候给 他们 以触 动 。“ 学 无定 法 ,教无 定法 ” 。 在这 个案 例 的处 理 中带给 我 的启 示是班 主 任工 作不 同于一般 机 械性 工 作 ,是 与人 打交 道 的工作 ,更 多 的应 是一 种策 略 、一种 智 慧 、一种 艺 术 。 当代 中 学生 自信 、 自负 、甚至 有 点 自傲 ,朝气 蓬勃 却又 带 着 强烈 的叛逆 思 想 ,有 的学 生信 奉“ 哥们 义气 ” , “ 为朋 友两肋 插 刀” ,寻衅 闹事 打群 架 ;有 的争 强好 胜 ,欺侮 同学 ;很多 时候 他们 不懂 得 如何 控制 自己 的情 感 , 当与 别 的 同学 起利 益 冲突 时 ,他们 极 易冲动 而 爆发 出不 满 的情 感 ,形成 暴力 行 为 ,往往 导致 打 架事 件 的发生 。 我们 的教 育重 点不 是在 学 生犯错 后 对他 的 责罚 ,而 是 让人 他认 识 的 自己的错 误 ,尽 量防 止类 似事 件 的发 生 。有 时学 生 的错误 对 于教 育者 来说 未必 是坏 事 ,我 们可 以通 过一 件 事达 到教 育 一群 人 的 目的,这 对班 主任 而 言既是 任 务更 多的 是一种 挑 战。 班 主任 是 与 学生接 触 最多 的人 ,也 是学 生最 易 亲近 的人 。当学 生犯错 时如 果我 们一 味 地指 责只 会让 学 生觉得 反 感和 哕嗦 ,他 们很 自然 地 对教 师 正常 教育 产 生抵 触情 绪 ,有 了 问题 和 困惑 不会 找老 师倾 述 , 即使 老 师主 动 向他 们 了解情 况 也很 难 听到学 生真 正 的心 声 。在上 面 的案例 中,被 提及 的 男生 不仅 涉及 打 架事 件在 老师 调 查时还 犯 了说 谎 的错误 。从心 理学 角度 来 看 ,说谎 是个 体 为 了避 免不必 要 的 困扰 ,满足 自己 的虚 荣 心或 是为 了逃 避 各种 惩 罚而 实施 的应 对策 略 。一 般而 言 ,学生 说谎 行 为 的形成 往往 和 家长 或 教 师 的态度 有 关 。尤其 在学 生 出现 问题行 为 时 ,家长 与 教师对 学 生 的态 度 是 相 当重要 的 。说 谎行 为 的出现 , 必然 有其 原 因与发 生 的情境 。班主 任 在 这 方面 就要 针 对学 生说 谎行 为 ,深入 了解学 生说 谎 的原 因与 困难 之处 , 才 能 就 问题 为学 生提 供适 当 的协助 。要 了解学 生说 谎 的真 正原 因 ,教师 应 该设 法解 除学 生 自我防 卫 的心理 ,进 而 了解行 为本 身 的意义 。 另一 方面 ,我们 也不 能为 了让学 生把 自己当哥 们看 待而 一 味 的宽容 , 对 他 们犯 的错 误 睁只 眼 闭只眼 ,这样 不仅 不会 赢得 孩子 的 尊重 ,反 而会 让 他 们 缺乏 是非 感和 更 以 自我为 中心 。总 之 ,对 学生 严于 要求 和 宽容 大度 是 出于 一个 共 同的 教育 目的,严 而不 苛刻 , 慈而 不溺 爱 、宽而 有 限度 是我 们 当代 班主任 工 作原 则及 艺术 。 当然 ,一 个人 的智 慧 是有 限 的,只 有在 实 践 中不断 地探 索 ,不 断学 习 众 人 的经 验结 合 自己的工 作实 际和 个人 工 作风 格 ,才能 更好 地达 到 教育 的 目的 。今 后我 还 需不 断地 努力 , 多学育 人 之道 ,在 塑造 学 生 的同时 也提 升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究 与探讨 ,旨在 为医 学院校 的体育 教学 改革 提供 必要 的理 论支 持和 实践 参考 。
关键 词 体育 课程 ; 开放式 ; 改革和 实践 中图分类 号 :G 4 . 6 20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 1 7 — 8 X 2 1 ) 6 0 4 — 2 6 14 9 (0 0 0 — 0 3 0
E u a i n R f r n r c ie R s a c l O e h sia E u a i n e c C lg / W i a o g d c t o al e o m a d P a t c e e r h O p n P y c l d c t o i M dial ole e / e D y n 3 n
s ud n t e ts p pe , t e a r h
u e t n n an a al i t t e at re n i o a ce f hy c e uc ti n I t s nd rs a di g d n ys s o h n u a d mp rt n o p si al d a o . n hi “ e s yl ’ e u ati nal h r a i s p i at o a wa s o h i al op n t e’ dc o t eo y nd t a pl c i n nd y t p ys c ed c i n n u at o i
o tr di o al p si al e uc i n. C mp ed wi h t t adi i al p ysi l e c f a ti n hy c d at o o ar t he r t on h ca du ati n o, te o n h pe
开放 式体 育 教学 是随着 我 国体 育 教育 改革 的发 展而 产生 任 务为 基本 目标 ,创 设一 种适 合 于学 生 自主发 展 的体 育 教学 的一 种新 型 的教学 模式 ,它在重 视 教师 主 导作用 的同时 ,更 环 境 ,使学 生 能够主 动学 习 , 自主 创 新 ,师 生 共 同主 动参 与
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育工作的优势与劣势, 从而提 高医学类院校体育教育 教学的整体 效果 , 培 养全 面 发展 的高筑人 材, 此外还可以为学校的体育 教学长 , 注 重健 身, 增 强 体 育 意识 , 养成 锻 炼 习惯 为 中心 的新 内容 。 从 高 校 的 体育 教 材 中发 现 , 体育 科学 知 识 的 内容 究 较 少 且较 粗 劣 , 缺 乏针 对性 、 实 效 性 和长 远 仵晓民 在《 体 育 教 师如 何使 身 体 素 性。 洪 晓 波 ’ 在 《 对安 徽 省普 通 高 校 体育课 质差 的 学生 达 到学 校 体育 的 目标 中提 出: 程 改 革 的 调 查与研 究 》中谈 到 : 学 生 在体 育 体育 课 是 师范 专 科 学 校 学 生 的 必 修 课 , 其
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巩 固与加强医学院校体育工作 已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 医学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 G 5 1 1 体 育教 学 研究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l 3 ) O 7 ( c ) 一0 l 3 8 一O l
垫
:
Sc i e nc e an d Tec hn o l og y I n no vat i on He r a l d
创 新 教 育
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研 究
何珈 郭杨 ( 沈阳医学院体 育部 辽 宁沈阳 1 1 0 0 3 4 )
摘 要: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 大大提 高了 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 实力, 高速 发展的同时, 逐 渐暴露 了 一些体制与机制上的矛盾与弊端 , 如何 准确
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
思想认识 , 少伤害 事故 的发生 , 减 让学 生人 人都有一 个健康
的生命。充分的体育潜 能 , 为其终身体育 意识 的培养打下 坚
实 的基 石:增强每 一个学生 的生命 活力 , 升每一 个学生 的 }, I 提 t命境界 ,l i 每一个学生都能 自由地 、 : 充分地 、 最大 限度 地实 现 自己的生命价值。 ( F)
的人格和追求 人性 的完美 ,使他们 的个性得到充 分的张扬 ,
生命价值和 主体精 神得到充分 的重视 , 同时他们也懂得 尊重 他人的存在和社会 价值。 ( ) 2 改革课堂教学 , 建立生命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生命特 色教 学模式 中, 把学生 的生命作为其 人性论 的 基础 , 把培养能够维持生 命 、 认识 生命 、 理解生命并能够 提升 生命的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追求。
在 教 育 过 程 中 , 立 正 确 的学 生 观 、 师 观 和 教 学 观 , 树 老 唤
( 创造 和谐教学环境 , 4) 树立体育生命意识
为学 生 的 发 展 创 造 和谐 的 教 学 气 氛 ,营 造 一 个 民 主 、 自 由 、 全 的绿 色 教 学 环 境 , 养 学 生 的安 全 意 识 , 高 学 生 的 安 培 提
维普资讯
科 技 文 摘
使学生克服畏惧耐 力素质教学课 的不 良心理反应。因此 , 在教
学过程 中教学 内容的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 化同样关 系着学生对体育学 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性评 价与教学
方法手段改革 的有机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 ( F)
动性 的价 值也被忽 视 ,人的生命 智慧 已经被 生存技 能所掩
蔽, 学生的 内在兴趣 和需要 、 学习课程 的感 受 、 以及对世界 的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浅谈
摘
要: 目的 突出护理专业特 色, 打造解剖 学与组织胚胎学精 品课程 , 高解剖 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水平。 提 方法 针对 中职
护理 专业解剖 学与组织胚胎学教 学现状 , 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 求 , 从加强 师资 队伍建设、 整合教 学内容 、 化教 学方 优 法、 完善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 实践并探讨。结果 精品课程 建设稳 步推进 , 已达到提 高护理 专业 学生的动手能
Vo . 8 O1 No 1 1 2 O 2 .6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浅谈
崔凤 凯 , 李伟光 , 东旭 段
( 白城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吉林 白城 17 0 ) 3 0 0
摘 要 : 进健康、 高体 育素养为 目 , 以促 提 的 以培养能力为 中心 , 以健康教育为主导 , 以发挥 个性 为原 则 , 实推进 医学院校 切
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 动技能 。 这种不重视学生感受 的教学方式
过体 育锻炼 能达到健身效果 , 但是却忽 略了体育锻炼过程 中首 先是得到快乐感和满足感 , 之后才是身体 健康 。可 以说 , 没有愉 悦 的过程 , 就不会有健康的结果。可是 , 我们 一直在结果上找 问
题, 没有在过程上找问题。
22 激 发学 生的 运动 共 趣 .
使学生厌 恶 , 达不到锻炼身体 的 目的。 改变 现状 , 要 就必须以学 生发展为 中心 , 重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 , 让学 生在 自主观察动作 技术的基础上 , 自己理解并 模仿练 习 , 在愉 快 的过程 中达到体
兴趣 是学习的初始动机 , 也是有效 学习 的保证 。对学 生果 。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形
成体育锻炼 习惯 , 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 体育教学模式虽
医学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改革——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一
、
背 景 分 析
育 锻炼 的意 识 和 习惯 , 从 2 0 1 0级 开始 , 学 校 将 体育 课 增
自2 0 0 2年 8月 , 教 育 部颁 发 了《 全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体育 课程 教学 指导 纲要 》 以来 ,各 高 校体 育课 程 改革 在 “ 健 康第 一 ” 思 想 的指导 下 , 坚持 以人为本 , 以培 养 学生 运
医学高职瞬市 交 体 肓选 工 页 课 的 教 学 改 革
以重 庆 三峡 医药 高等 专 科 学校 为例
◇重庆 三峡 医药 高 等 专科 学 校公 共 基础 部
徐 山 闰丽 丽
摘要 : 通 过 对 重庆 三峡 医 药高等 专 科 学校 ( 以下 简称 “ 我校” ) 近 年 来 实行 的体 育 选项 课 教 学 改革 的现 状进行分析 , 指 出其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和 研 究对 策 , 为 探 索一 条 适 合 我 校基 本 情 况 、 紧跟 学校 发 展 步
的需求 。 例如 : 护理 专业 对学 生保 持端 庄 的体态 和优 雅 的
气 质有 较高 的要求 .开 设课 程 的时 候也 尽 可能 地顾 及 了
为 了增强 学生 身体 素质 , 提高运 动 技能 , 培养 终身 体
这 一 因素 。 可 以多 开设健 身 美体 的项 目, 如瑜 伽 、 形体 、 拉
有 的系部甚 至减 少 了 3 4 %。 目前 。 学 校仍 实行 这种体 育课
教学模 式 。
在教学 内容 的 改革 上 ,将 一学 期 的太 极拳 调 整为 学 习一 学年 的太 极拳 和太 极剑 。 笔 者认 为 , 这 与高 职高专 学
生 的特点 是不 相适 应 的。
“以体为主,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师解答 。也可采 取讨论、研讨 的形式 ,共 同探 讨一些疑难 问
题。
( 五)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要利用 自身 的资源优势,在 教 师中有计划 的开展体 医结合知 识的培训 : 体育 教师可 系统 地 听取医学教师 有关专业 课程的讲 授 医学专业 教师应积 极 参加体育锻炼 ,了解体育运 动方面知识 。根据 医专专业 设置 的特殊性 ,采用体育 与医学相结合 的教学模式 。根据 不同专 业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如 问题式、讨论式 、启发式等 实验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在课 堂上提出的不 同问题 ,给予 必要 的 指点 ,使学生对 问题 的认识更 加深 入,充分培养学生 的创 新 精神 。 在室外上 体育课时 ,医学教师 也可 到操场上 ,随着
“以体 为主 ,体医 结合 ”的医学 院校 体育教 学模式的内容
一
、
( )理论依据 。 “ 一 以体为主 ,体医结合 ” 的医学 院 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 以素质 教育 为核心,依托南阳 医专 开设有中医骨伤、 中医学 、针灸推拿 等专业的独特优势 ,以 学校 “ 以体 为主、体医 结合 ,培养高层 次医学人才 ”的办 学思路为指导 思想 ,对 医学类 专业 的学生实施 “ 体育 与医 学相结合 ”的特色教育方式。 ( )教学 目标 。 “ 二 以体为主 ,体 医结合 ”教学模式的 教 学 目标是使 学生在 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 同时 ,通过各 种教 学手段 ,更 加深 入的理解和掌握有关 的医学 、健身 知识 ,充 分地使理论与实 践相 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 实际 问题的能力 。 ( )教学条 件 。南 阳医专采 用 “以体为主 ,体医结 三 合 ”的体育教学模式 ,其有利 条件 表现在:南阳医专有三个 附属医院,尤其是二 院,主要 以中医为主,每个附属医 院都 有推拿按摩科室 ,有在推拿按摩方 面很 有造诣的医生 ;公共 体育教 学部有教授 2 ,均具有丰 富的教 学经验 ,有 较强 的 人 凝聚力,教学效果优秀 ;每个教室都可进行 多媒体教学 :两 个标准 田径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优秀青年 教师较多,身体 素质较好 ,对人 体各部的肌 肉、血管 、神经等 非常熟悉 。这 些有利条件基本可使体育教学模式顺利 开展 。 ( 四)教学 内容。人体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生理学、 运 动生 理学 、生物化 学 、中医 骨伤 学、推 拿学 、西 医外 科 学 。其 中,人体解剖学 、生理 学、生物化学 、中医骨伤学 、 推拿 学 、西医外 科学 , 由医学 院校教 师讲 解 ;而运动 解剖 学、运动生理学 由体育教师讲解 。学生可 以在听课过程 中随 时发表 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或者提 出问题 , 由医学或体育教
构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地 , 何 把 医学 的 特 色 融 入 体 育 教 学 中 , 何 建 立 起 具 有 医学 如 如
的 思想 、 方法 、 任及学 生 的认识 、 解 、 责 理 应用 , 通过 强调 评价 的 内容 、 方法与价值 、 效果等 , 来培养 学生的运动兴趣 。 在教学类型上 多采用各 种趣 味、 乐性 强的活动游 戏 、 娱 教 学竞 赛、 学评 比等形 式 , 教 增加 “ 乐型 ” 娱 的运 动项 目, 体 育 如 游戏等 , 使学 生在活动 过程 中获 得积极 的情 感体验 , 让他们 能 自觉参 与体育 课堂教 学并 能正 确评 价 自己的学 习态度 、 习 学 水平 、 知识 的掌握程度 以及身体 锻炼状况 , 形成较深 刻的体育
学生 , 将来会 有许 多人走 上救 死扶 伤 的岗位 , 因此 , 们不 仅 他
需 要 注 意 自身 的 运 动 安 全 , 于 保 护 他 人 的 运 动 安 全 也 有 相 对 当 的责 任 。在 授 课 过 程 中 , 适 当 地 开 展 “ 习 ” 以提 高 学 生 可 演 ,
遇到突发的运动损伤 的应 变能力 。
2 3 培 养 学 生 的 运 动 兴 趣 , 视 教 学 的 管 理 与 评 价 . 重 重 视 教 、 双 方 的 自觉 、 动 和 投 入 , 学 过 程 强 调 教 师 学 主 教
方便教 师教 学和 教师 能够教 学为 主 , 于学 生的主 体性 认识 对
不 足 , 略 以 人 为 本 、 展 学 生 个 性 的 要 求 ,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忽 发 不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现 出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的 目的 性 不 强 , 乏 针 对 表 缺 性 、 身 性 、 效 性 和 长 远 性 , 乏 培 养 学 生 从 事 体 育 活 动 的 健 实 缺
基于“医体融合”理念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第33卷第1期2019年1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33N o .1J a n .2019收稿日期:2018G07G02基金项目:2015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j yx m 755)作者简介:蒋磊(1981G),男,安徽全椒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E Gm a i l :190642189@q q.c o m.㊀㊀文章编号:2095G6991(2019)01G0126G03基于 医体融合 理念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蒋㊀磊1,夏美燕1,李㊀宁1,张忠兴1,蔡㊀俊2,张鹏程2(1.安徽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2;2.安徽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2)摘要:医体融合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在医体融合的社会学背景下,以医体融合为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探讨医体融合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影响,以期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推进医体融合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 医体融合 模式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健康观,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满意度;同时在掌握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方面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关键词:医体融合;体育教学;医学院校中图分类号:G 807.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一直以来,在健康服务中存在 体不懂医,医不懂体 的缺陷.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 运动是良医(E x e r c i s e i sM e d i c i n e ,E I M )的健身理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共识[1].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从最初的 医体结合 到 医体融合 ,发展成立医体整合联盟,揭示了医学与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们健康中越来越密不可分.国家政策性文件多次提到,医体融合是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2].医学院校以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同时,医学院校具有专业鲜明㊁资源丰富㊁文化环境等优势,是实现医体融合的理想载体.但是,目前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体系与学生需要不吻合,与各专业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4].本文阐述了在医体融合的社会学背景下,以医体融合为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探讨医体融合对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影响,以期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推进医体融合提供一定参考.1㊀医体融合的社会背景1.1㊀慢病已成为影响健康首要原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类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㊁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㊁癌症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㊁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㊁肾脏㊁骨骼㊁神经等疾病,其特点为潜伏期长,病程长,导致患者功能衰退或丧失.据统计[5],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中,慢病所占比例超过80%.排在前四位的是:心血管疾病㊁糖尿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慢病可能给国家及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支出已经占到总医疗费用的69%.体力活动不足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6].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越来越便捷,人们为之生活所付出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结果导致总能量消耗减少.而骨骼肌的收缩是增加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7],当骨骼肌收缩时,能量消耗比安静时增加100倍.目前,体力活动不足评价标准及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1.2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十三五 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指出,伴随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㊁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8],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0.8%.老年人是健康风险高发的群体.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迅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使慢病负担至少增加40%.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㊁孝老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而体育运动与医学保健深度融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2㊀医体融合 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实践2.1㊀实验对象从安徽医科大学一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抽取4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30人.2.2㊀研究方法2.2.1㊀ 医体融合 教学设计㊀(1)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医体融合内涵;掌握体力活动不足与慢病关系,运动处方制定;熟悉运动疗法在慢病防治中作用.(2)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体育学原理与慢病康复㊁运动风险评估等内容贯穿在以田径㊁球类㊁传统武术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实践课中.(3)教学方法:以运动处方 案例教学为主.(4)教学时间:每周1次,共16周.2.2.2㊀问卷调查法㊀制订 医学院校体育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采用特尔菲法对问卷效度进行检验,修改定稿后,在教学方案实施后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95.8%,其中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96.5%;对照组有效问卷55份,实验组有效问卷56份.2.2.3㊀数理统计法㊀采用S P S S20.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3㊀结果与分析2.3.1㊀学生对 医体融合 的认知情况统计分析㊀表1结果表明,经16周的体育教学实践后,实验组学生对 医体融合 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选择了解的学生合计占95.3%;对照组学生了解的合计占49.6%,不了解的占13.5%.结果说明,通过 医体融合 模式体育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医学和运动在促进健康中的作用,初步形成 医体融合 概念.2.3.2㊀ 医体融合 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观的影表1㊀不同组别学生对 医体融合 的认知情况统计(%)组别非常了解较了解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对照组8.316.225.136.913.5实验组54.124.516.74.70响㊀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健康的相关认识不明确,43.8%的学生仍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这可能与常规体育教学中缺乏健康相关知识介绍,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基本形成较为正确的健康观,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身体上㊁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7].说明 医体融合 模式体育教学在学生形成正确健康观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表2㊀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观的影响统计(%)组别对照组实验组不生病即健康43.83.5健康是一种资源19.962.5健康是基本人权13.871.2社会适应良好属于健康范畴36.196.4㊀㊀注:表中值为选择 是 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2.3.3㊀学生对体育教学过程评价的统计分析㊀表3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对常规体育教学满意程度以上的合计60.1%,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占25.5%和14.6%,说明常规体育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实验组对体育教学满意以上的合计92.8%,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仅占5.4%和1.8%,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 医体融合 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认同度.表3㊀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满意程度的统计(%)组别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对照组7.418.334.425.514.6实验组57.119.616.15.41.8表4为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在非医疗健康干预工作中的帮助程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对非医疗健康干预工作中帮助为较大和非常大的仅占12.7%,一般和不大分别占29.1%和36.4%,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常规体育教学对今后从事非医疗健康促进相关工作帮助不大.实验组学生选择帮助较大和非常大合计占721第1期蒋磊等:基于 医体融合 理念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41.1%,明显高于对照组;选择一般和不大分别占16.1%和5.3%,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体育教学中融入 医体融合 理念和相应教学内容有助于拓宽学生医疗技能,进而达到培养复合性医学人才的需要.表4㊀学生对今后非医疗健康干预的认知程度(%)组别非常大较大大一般不大对照组012.721.829.136.4实验组14.326.837.516.15.33㊀结束语医体融合 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是开展医体融合的重要载体.以 医体融合 为教学指导思想极大丰富了体育课程内涵,不仅满足学生职业需要,同时有助于培养与时俱进的复合性人才.以 医体融合 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开设该课程时,首先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医学专业教师纳入到课程团队,对体育运动中医学问题进行研究.其次,加强医疗体育课程建设.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内容体系,研讨教学组织方式等.各类医学院校应因地适时开展医疗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医体融合观念,掌握医疗体育技能,使体育更好地为医学与健康服务.参考文献:[1]李红娟,王正珍,隋雪梅,等.运动是良医:最好的循证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6):43G48.[2]廖远朋,王煜,胡毓诗,等.体医结合:建设 健康中国 的重要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1):5G7.[3]陈勇.医疗体育教学对医学生提高医疗技能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53G54.[4]杜世全,谢陶.特色办学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6):73G75.[5]李晓雅.世行:慢病成中国头号健康威胁或致经济放缓[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31):24.[6]乔玉成,王卫军.全球人口体力活动不足的概况及特征[J].体育科学,2015,35(8):8G15.[7]L E V I N EJA,S C H L E U S N E RSJ,J E N S E N M D.E n e r g y e x p e n d i t u r e o f n o n e x e r c i s e a c t i v i t y[J].A mJ C l i nN u t r,2000,72:1451G1454.[8]刘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体医 融合发展研究[J].运动,2017(19):3G4.[责任编辑:纪彩虹]R e s e a r c ho n t h eP r a c t i c e o f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i n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B a s e do n t h eC o n c e p t o fM e d i c i n eGe x e r c i s e I n t e g r a t i o nT a k i n g 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E x a m p l eJ I A N GL e i1,X I A M e iGy a n1,L IN i n g1,Z HA N GZ h o n gGx i n g1,C A IJ u n2,Z HA N GP e n gGc h e n g2(1.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230032,C h i n a;2.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A n h u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H e f e i23003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e x e r c i s e a n dm e d i c i n e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w a y t ob u i l d ah e a l t h y C h i n a.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s o c i o l o g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o fm e d i c i n eGe x e r c i s e i n t e g r a t i o n,t a k e s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e x e r c i s e a n dm e d i c i n e a s t h e g u i d i n g i d e o l o g y o f 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 s t h e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a n d m o d e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e x p l o r e s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m e d i c i n eGe x e r c i s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n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e a c h i n g i n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w i t h a v i e wt o p r o v i d i n g s o m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p r o m o t i n g m e d i c i n eGe x e r c i s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e a c h i n g i n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s.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m e d i c i n eGe xGe r c i s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m o d e l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h e l p s s t u d e n t s f o r ma s c i e n t i f i co u t l o o ko nh e a l t ha n d i m p r o v e s t u d e n t s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w i t h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i n g.A t t h es a m e t i m e,i th a sac e r t a i n h e l p i nm a s t e r i n g n o nGm e d i c a l h e a l t h i n t e r v e n t i o nm e a n s.K e y w o r d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e x e r c i s e a n dm e d i c i n e;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i e s8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3卷。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验
第2 5卷 第 4期
新 乡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f ixagUnvri (oil c ne d i ) orl o n i iesy Sc i csE io n X n t aSe tn
Au . 0 1 g 2 1 Vo . 5 No 4 12 .
的 完 整 、 统 和科 学 性 , 调 以 通 识 为 基 础 的 深 厚 的 专 业 理 系 强
课程 内容包括理论课 和技 术课两大部分 。 理论课部分 : 主要为学生搭建具有 可塑性 的知识交叉 框 架 。医学院校有普通生理 和普通生 物化学 等课程 , 以结 合 可
体育课程进行运动生理 和运动 生化 的理论 与实践 , 这样 既交
叉了知识又夯实 了专业 基础 。理论课 要强 调学 生知识 体 系
推动教学 内容 和教 学模 式 的不 断创 新。三 是突 出 “ 医结 体 合” 人才 的基本 技能 和专 门技 能 培养 。四是 突 出校 内外合
】 7】
( ) 革 的 意义 一 改
随着现代科技 的迅猛发 展 , 健 、 保 治疗 和康 复早 已不能
单纯依靠医学来解决问题 了, 它们往往 要通过体 育锻炼来实
●教育教学研究
医 学 院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改 革 与 实 验
傅 兰英 , 付 强 , 齐 琦
( 乡医学院 体育部 , 新 河南 新 乡 4 30 ) 5 0 3
摘
要: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医学院校复合型人才 的需要 , 本项 目以 医学 院校 临床医学本 科专业 学生为研 究对
象, 在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 的基础上 , 创建 了以“ 体医结合” 运动处方教学 为核心 的教 学方 法 , 并进行 了多年的实验
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医结合”
年 8月印发 了《 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 程教学 指导纲 关
要》, 要求从 20 0 3年教学年开始 在全国所有普 通高等 学校 中 施行 。紧扣课程 的主要 目标 , 坚持把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 想作 为课程 内容 的基本 出发 点 , 实保 证体 育课 程 教学 内容 , 切 时 间和质量要求落实 。“ 健康第 一” 的指 导思想 成为发 展学 校 教育的重点 , 而增进学 生的身体健康则成 为体育课 程 的根 本 目标 。20 0 7年 5月 7日,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 年 体 育增 强青少 年体质 的意 见》中指 出 : 当前 和今 后 一个 时 “
有效干预人们的生 活方式 , 防 和延缓 亚健 康 的发生 发展 , 预
期,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 作 的总体 要求 是 : 认真 落实 健康 第一
的指导思想 , 增 强学 生体 质 作为 学 校教 育 的基 本 目标 之 把
一
,
建立健 全学校 体育 工作 机制 , 分保证 学校 体育 课 和学 充
进 而促进 人们身心健康 。慢性病患 者参加适 宜 的体 育锻炼 , 对促进疾病 的痊 愈 、 加速病 后身体机能 的恢 复 、 延缓衰 老 、 改 善心理 和生理状 况都 有积 极 和 良好 的作 用。体 育锻炼 也可 以很大程度地预 防慢性 病的发生 。体 医结合用 于实践 , 用于 生活 , 将成 为人们一种 健康 的生 活方式 和消 费方式 , 形成 一 种人文价值取 向, 为个体 的终 身需要 和全民的永恒需求。 成 2 医学院校体 育教 学与医学教育的关 系 世界卫 生组织 ( O) WH 已经认识 到体育 和体育 教育在 维 护人类健康 推动人类 文明进步 中的重大作用 , 并成 功 的与国 际奥委会合 作在 全球推 行 “ 积极 生活 , 体育 为健康 ” 动 , 活 为 医学院校 的体育 教育 改革 提供 了 可靠 的依据 。体 育教 学与 医学教育关 系密切 。
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全新探求
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全新探求摘要: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作者发现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众多学者提出了较深刻的见解,但受制于众多客观条件制约,理论上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时间与应用中遇到一定的阻力。
作者通过走访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自身性质,探讨体育教学方法旨在为建立全新体育教学方法与课程实践中的桥梁提供理论依据,为深入发展学校体育,贯彻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学术界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以教学方法为主题进行模糊检索显示17600多条结果,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有教学方法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创新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思考等相关论著;作为教学方法子系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近些年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理论方面体育研究人员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层次、新课改要求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领域在不同的背景时期对体育教学方法做出不同的论述。
本文通过总结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调研,以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此次院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的独特性,以创新性的姿态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求进一步优化中医类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成果。
1.体育教学方法区别于其他课程教法的独有特质1.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分析在体育教学方法概念探索方面,不同的专业领域、客观背景下,每位学者提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但围绕教学方法谈概念,大部分概念理解都是在共性中寻求专业领域的独特性,以求以最优化的理论提出最贴切的看法。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述较为认同的观点是高菲菲老师在《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评价》一问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身体技能教学为主,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体医结合”思路的不断推进,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其体育教学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认为应当清晰定位“以体促医、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新理念,分析自身优劣,不断改革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体育教学模式;体医结合
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承担着培养体魄强健、能够胜任高强度工作压力的医务工作者的重任。
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其体育教学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学习压力大、空余时间少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学业繁重,空余时间少。
医学学科在众多学科中属于比较难于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医学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包括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还必须到医院进行临床技能的实习和训练,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急诊处
理,另外还要学习沟通技能等,其学习压力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的学生。
医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医学专业知识上,对体育健身方面知识了解不多、也不予重视。
据调查,医学生实际每学期只有12次左右室外体育课。
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掌握所选项目的技术及技能,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师资方面:教师数量不够、教学设施落后
首先,医学院校受其招生规模的限制,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也非常有限。
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分布以田径和球类为主,难以满足教学多样化的需求。
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普遍投入不足,场地建设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学设施滞后,导致部分项目的开设受到限制。
(三)教学方面: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由于教学内容单一,且不能实现“体医结合”,因而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内容的学习,而难以去改变、去选择,使偏离的教学内容走上正轨,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更难以养成“体医结合”的习惯。
另外,医学院校虽然大都采取选项教学的方式,看似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教师和学习内容,但实际上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校既定的,尽管比较丰富,并且缺少与医学接轨的项目。
并且每个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个体育项目来学习,因而难以全而地掌握各项体育
运动所涉及的健康保健知识。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包括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注重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对运动动作要领的掌握,往往不注重对锻炼方法的传授和引导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和医务工作岗位素质要求的日益提升,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定位问题,即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统一起来。
医学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应用”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因此,而作为所有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医学院的体育教学也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围绕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其教育价值取向发生战略性转变迫在眉睫。
医学院校因其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环境、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无法沿袭综合性院校的改革之路,应分析自身优劣,走特色
发展之路――以体促医、体医结合。
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一)抛弃陈旧观念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一再强调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分析自身优劣改革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到医学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架构、专业特点、职业需要和社会需求,建设医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体系,精简、重组、整合现行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医学院校的职业特性,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体促医、体医结合”的目标定位。
医学院校在这方面拥有医学专业知识雄厚的师资,可以整合资源,开设体育保健、医疗体育、运动医学等课程,可以尝试选择健身处方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健身处方的学习,将来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出健身处方,这样既符合培养学生养成终身热爱体育的习惯,又满足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四、结语
在构建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应当清晰定位“以体促医、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新理念,将教学思想、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元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整合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办学特点和对学生在健康、健身知识方面的特殊需求,去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尝试点,寻找具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赵丹.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索[[J].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6期.
[2]王红雨,杨毅.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科研,2009年第6期.
[3]许万林,李梦泽,王庆波.体育教程[M].西安:西
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刘茂伟.基层健康促进工作手册[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7年6月.
[5]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