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学习

合集下载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篇一:读《伤寒论》有感】我学《伤寒论》有感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

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篇一: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 '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

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

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

再着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服用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

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

在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对于张仲景的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脏腑辨证。

寒热由表入里辨三阴三阳,杂病辨脏腑,辨邪气去留,有独立的一套辩证体系,结合案例可以体会到,往往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在以后自己的辩证方式中可以将病因病机一分为二,以最能突破人体卫外致病的寒邪为代表的六经辨证,以各种内伤因素为主的脏腑辨证。

对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人也因此受益良多。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

若再简化它,也许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

伤寒杂病论注音版

伤寒杂病论注音版

伤寒杂病论注音版伤寒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以寒邪侵袭人体而引发,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身体不适等。

在《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中,医家张仲景详细记载了这些病症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注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重要的中医典籍。

第一章太阳病太阳病是伤寒的最常见类型之一。

太阳病的主要特点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纳呆等症状。

太阳经是全身经络中的一条,患者在此经络出现异常表现。

太阳病的治疗方法有采取汗、吐、下等疗法,以驱散寒邪。

第二章阳明病阳明病是伤寒的另一类常见类型。

它的症状表现为高热、大便秘结等。

阳明经是全身经络中的一条,阳明病表现为此经络出现异常。

治疗阳明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腑泻火,以使病情缓解。

第三章少阳病少阳病是伤寒的第三种常见类型,其主要症状是发热、口苦、苔薄黄等。

少阳经也是全身经络中的一条,少阳病反映了此经络的异常情况。

治疗少阳病的方法有清热解毒、泻热宽中等。

第四章太阴病太阴病是伤寒中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怕冷、大便溏泻等。

太阴经是全身经络中的一条,患者在此经络上出现异常症状。

治疗太阴病需要根据病情,采用适当的方法调理。

第五章厥阴病厥阴病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最后一种类型。

厥阴经是全身经络中的最后一条,其特点是脉弦而细。

厥阴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黄疸、咳嗽等。

治疗厥阴病的方法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等。

根据《伤寒杂病论》的记载,中医学家们对不同类型的伤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每一篇章节都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对于学习和实践中医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注音版的《伤寒杂病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著作。

通过对每种病症的详细解说和注音,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每个病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学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

总结《伤寒杂病论注音版》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其中包括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和厥阴病等不同类型的伤寒病症。

通过对每种病症的详细讲解和注音,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一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 原文 及白话文

伤寒杂病论 原文 及白话文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白话文《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临床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医学理论。

本文将从原文及白话文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伤寒杂病论》这一主题,带领读者了解和理解其中的精髓。

一、《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白话文解读1. 《伤寒杂病论》原文概述《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临床实践总结。

全书共分为六十篇,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被认为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解读翻译传统文言文的《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医学知识和经典理论。

白话文解读的方式简单直观,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精华。

二、《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和意义《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总结了古代医学临床经验,还对后世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并将其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临床工作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今天的医学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杂病论》,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对《伤寒杂病论》这一主题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从原文及白话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伤寒杂病论》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

在知识文章格式下的文中,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和白话文的解读,以及对其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呈现了一篇全面、深刻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总结了古代医学临床经验,还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

《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

一、任应秋:谈谈学习《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辨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阅读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拉杂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

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

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来。

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

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借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画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

”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

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

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列本。

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

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的影印本。

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

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

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较好的注本。

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1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

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

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

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话说,你们家净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时不常见到的书,别人不常常吃的东西。

但我相信,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比美国200年左右的东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篇1《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伤寒杂病论》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本书总结了之前医学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思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张仲景的伟大智慧。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还学习了许多实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

同时,我也对张仲景的医学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他不仅提出了“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还倡导“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注重人的整体性和心理健康,这与现代医学的理念非常契合。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多种疾病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中,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感冒的治疗。

他提出的“桂枝汤”,通过发汗和解表,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还能改善身体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方法简单有效,与现代感冒药的原理相似。

总的来说,阅读《伤寒杂病论》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张仲景的医学智慧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中医知识和治疗方法,对我以后的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将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篇2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代表作,也是中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

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智慧。

他强调了“治未病”的理念,即预防疾病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他还提出了“六经辩证”的理论,即根据病邪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不同症状,将其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解读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解读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解读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此书主要介绍了伤寒病及其他各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病状、辨证施治等知识,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今天,我们将对伤寒杂病论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点和精髓。

1. 伤寒杂病论的背景与意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经,对于临床医生和学者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该书的著者张仲景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以汗法为主的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并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案。

这些内容为后世的中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伤寒病的概述伤寒是一种急性的发热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热、寒战、出汗、头痛、身痛等。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六经传变、六经未究太过、诸病病变及其他病等不同类型,对于每一种类型的疾病,他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了中药的使用、针灸疗法、食疗等,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应症。

3.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伤寒杂病论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来确定病症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详细介绍了多种辨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这些方法都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

通过准确地辨证,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机,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 经典案例与实践应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了临床实践中的经典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了解中医诊疗的实际操作过程。

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案例,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其内容涉及了伤寒病及其他各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病状、辨证施治等方面。

学习伤寒论前的准备,零基础小白也能治病!

学习伤寒论前的准备,零基础小白也能治病!

学习伤寒论前的准备,零基础小白也能治病!学习伤寒杂病论前的准备。

一、既然是学习伤寒杂病论,首先就得知道伤寒杂病论讲的是什么!伤寒一词在《难经》中说:伤寒有五,湿温、伤寒、温病、中风、热病。

第一个伤寒是指广义的伤寒,第二个是指狭义的伤寒。

在《素问·热论》里“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所以伤寒有个特征就是发热。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病按照发热与否,可以分为两类:发热的病,不发热的病。

不发热的病,就是杂病(金匮要略)。

有兴趣,可以看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挺有启发的。

二、怎么用伤寒论治病!既然学了经方,就得知道如何应用。

我们先来看麻黄汤证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再来看看医案。

① 恽铁樵应用麻黄汤的故事:恽铁樵除攻读经书外,兼习医经,对医学有一定基础。

在长沙时,3个儿子死于伤寒,另一爱子慧度亦得伤寒症。

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不敢开伤寒方,以致爱子之伤寒越来越重,屡失愈病之机。

视其方药,仍是历次用过的山栀、豆豉、豆卷、桑叶、菊花,连翘、银花、杏仁、象贝等味,服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

先生终夜不寝,绕室踌躇,苦于无临床经验。

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病头痛、发热、身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是伤寒论的太阳病,当以麻黄汤治之。

乃援笔书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持方与夫人曰:我三个儿子皆死于伤寒,今慧度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含药面亡。

”夫人默然。

乃即配药煎服,先生仍去商务印书馆工作。

及归,见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与药,得汗出喘平面愈。

②刘力红《思考中医》:前些天看一个病人,咽喉痛、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开什么方呢?光有这些还开不出方。

你要是急着开什么山豆根、牛蒡子,你就成下工了,因为你“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嘛。

你还要“临证察机”,不要急着用山豆根。

当时,我为病人摸脉,发现两尺浮紧,紧属寒,浮是表,浮紧就是表寒,一个典型的太阳伤寒证。

伤寒论心得体会(共7篇)(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共7篇)(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论心得体会(共7篇)(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第1篇:伤寒论心得体会08中西医谢海旋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谢海旋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

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

《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

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

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一、引言《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医对于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理论与经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讨。

二、背景伤寒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

在古代,伤寒病的发病率极高,治疗方法也相对有限。

张仲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伤寒病学说根据《伤寒杂病论》,伤寒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具体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

张仲景认为,伤寒病的治疗要点是清热解毒和调理脾胃。

他通过使用中药的配方和针灸疗法来治疗伤寒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治疗方法根据《伤寒杂病论》,治疗伤寒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4.1 药物治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配方的使用方法和疗效。

例如,他推荐使用麻黄汤来治疗伤寒病,这是一种由麻黄、桂枝、杏仁等药材配制而成的方剂。

此外,他还介绍了其他一些中药配方,如桂枝汤、大青龙汤等,用于治疗伤寒病不同阶段和不同病情的患者。

4.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张仲景还强调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他提倡患者多休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食不洁等因素。

此外,他还指出针灸疗法在治疗伤寒病中的作用,例如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五、现代意义《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于现代医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对于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次,中医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研究《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六、总结《伤寒杂病论》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医学著作,它为传染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该书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治疗伤寒杂病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医疗知识,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伤寒杂病论》的原文、译文和注释。

原文:
夫伤寒者,始得之,当先寒,阴阳俱去其道,邪气上干,卫气内陷,正不相干,邪正相搏,故自寒热,汗出恶风,脉弦紧,为伤寒。

译文:
伤寒病的发病机制是这样的,患者初得病时,通常是由于受寒引起的,阴阳气道都受到了影响,邪气上升侵袭,卫气内陷,正气和邪气相互冲突,因此出现寒热征象,有汗出、恶风、脉搏紧张等症状,这就是伤寒病的特征。

注释:
这段原文描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指出了伤寒病初发时的病
理变化。

首先是受寒引起的阴阳气道失常,邪气上升,卫气内陷,
正邪相搏,导致了寒热征象的出现。

这一段文字对于理解伤寒病的
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以上是《伤寒杂病论》原文、译文和注释的简要介绍。

这部医
学经典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
和理解《伤寒杂病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
应用。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内容及特点(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晋时期的名医张仲景
所撰写。

该书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后世医学有
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该书的一些特点:
1.内容全面详细:伤寒杂病论详细记载了各种病症的病
因、病机、辨证施治、药物使用等方面知识。

全书包括伤寒、温
疫、热淋、腹中虫病等各种疾病的论述,内容十分全面。

2.独特的分类方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采用了独特
的分类方法。

他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机、病证进行分类,有助于
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辨证论治病症。

3.注重辨证施治:伤寒杂病论在治疗方法上注重辨证施
治。

张仲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判断疾病的发
展和病情,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得治疗更加有针
对性和有效性。

4.药物运用精准: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记录了大量的药物
使用情况,并对每种药物的功效、用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张仲
景运用草药辨证施治,合理地运用药物,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5.主张患者个体化治疗: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个体化治疗。

张仲景认为,同一疾病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因,因此需
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在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也为医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在今天的医学教育中,伤寒杂病论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学习。

《伤寒杂病论》序的学习心得

《伤寒杂病论》序的学习心得

《伤寒杂病论》序的学习心得《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的圣典,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家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简便易行的特点。

其核心内容是临床辩证论治,强调“知常达变”、“方证对应”。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说的“不知常,妄作,凶”。

《<伤寒杂病论>序》就是全书最精粹的部分之一,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被誉为学习中医必读之经典。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伤寒杂病论》中《辨脉法》的学习心得。

书中的《辨脉法》,又称《平脉法》,主要包括五脏阴阳虚实辨脉法、六腑脉症参合考异同、三焦病脉候五法等方面。

书中以表格形式,总结了各种病症脉象变化规律及脉位、脉数等方面的内容,涉及病种有二百多种。

书中也分别列出了一些条文,列出了疾病的脉象变化及运用,尤其是重点突出“浮沉迟数”,并解释道:“浮则为风,沉则为寒,迟则为虚,数则为热”。

同时,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病证的脉象变化及应用,如,妇人脉法,小儿脉法,四时脉法,男子平人脉法,五脏风寒脉症脉法,表里虚实表里脉法,卫气营血辨脉法,脾胃脉症脉法,水谷停蓄脉法,小便脉法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浮紧为在表,沉紧为在里,微弱为在下,滑利为在上”,并将之列为八纲辨证的依据。

此外,还通过分析脉诊“脏腑相应”的理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脉象,得出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理论。

如心脉浮大而软,主心肺虚损;肺脉浮大而短,主肺虚;肝脉沉取细软,主肝血虚衰;肾脉沉细而大,主肾虚腰痛;胃脉沉软而大,主饮食积滞;大肠脉沉实而长,主宿食不消;小肠脉沉而散,主肠虚泄泻;膀胱脉浮,主癃闭尿少;胆脉沉弦而大,主胆气上逆;三焦脉浮而滑,主痰饮停阻;小儿脉法,孩子的脉都是弦大。

张仲景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的正气充足则邪难以侵入。

同时,他还非常强调扶助正气的重要性。

而对于邪气与正气两方面都要进行辨别。

因此,他根据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创造性地将五脏、六腑、三焦和表里进行了归类,并对每类有独特的认识。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专论温病的医书。

本书以“伤寒”为核心,系统地总结了大量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伤寒杂病论》教会我病机辨证的重要性。

在中医理论中,病机辨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正确地辨别病机,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全面详细的病机辨证方法,使我明确了不同疾病病因、病理和病机的特点和差异。

举个例子,对于伤寒病的分类和辨证,书中指出了不同的发病原因和体征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深入研究疾病的特点和病机,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疾病。

其次,《伤寒杂病论》让我了解了中医治疗的思维方式。

相比于现代医学的“一病一药”治疗模式,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强调对疾病的辨证分型和个体差异的重视。

在学习《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张仲景对于疾病的治疗,始终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他善于从病人的脉象、舌苔、面色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信息,以辅助诊断和辨证,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这让我深信,对于中医治疗来说,观察综合和个体化非常重要,治疗应该因人而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再次,《伤寒杂病论》启发了我对于疾病预防的思考。

在古代社会,传染病、流行病等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而《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很多预防病症的方法和建议。

其中,张仲景提出了“先发制人”的观点,主张在疾病刚刚发生或初期阶段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这让我明白,疾病预防不仅仅是控制疫情的手段,更是保护个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只有通过及时的观察和预防,才能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伤寒杂病论》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医德医风。

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仅只有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更有张仲景对于医生职业素养和医德伦理的强调。

他强调医生应该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同时坚持“救死扶伤”的原则。

伤寒杂病论医学

伤寒杂病论医学
影响
该书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隋唐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注解和发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伤寒学派。至今,《伤寒杂病论》 仍被公认为是一部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
02
伤寒病因与病理机制
外感风寒因素
风寒侵袭
风寒之邪是伤寒病的主要外因,多因气候骤变、人体防御功能减弱而致病。风 寒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引起营卫不和、肺气失宣,导致伤寒病的发生 。
伤寒杂病论医学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伤寒杂病论简介 • 伤寒病因与病理机制 • 伤寒症状与诊断方法 • 伤寒治疗方法与药物应用 • 伤寒预防措施与养生之道 • 现代医学对伤寒杂病论的认识与应用
01
伤寒杂病论简介
作者与成书背景
作者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成书背景
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率很高。张仲景家族原有两百多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其 中因患伤寒而致死的占十分之七。张仲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最终写成了《伤 寒杂病论》这部不朽之作。
03
伤寒症状与诊断方法
典型症状表现
持续高热
伤寒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高热 ,体温可达39-40℃,常呈稽留
热型,即24小时内的体温波动 不超过1℃。
相对缓脉
与高热不相符的缓慢脉搏,是 伤寒的重要体征之一。
消化系统症状
伤寒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 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消化系统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 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谵妄、
01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伤寒疫区居住或旅行史,是否接触过伤寒患者或带菌者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巨著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这部医学经典对于了解诊断与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伤寒杂病论》详细记录了大量的病例,这些病例中涵盖了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和总结,张仲景提出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脉象等来确定疾病的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一理论对于现代医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其症状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病来如山倒,治法逆而行”的观点。

这个观点强调了在治疗疾病时要采取与疾病相反的措施,通常称为“逆行论治”。

例如,对于实症(如高热、便秘等),应采取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方法;对于虚症(如体力衰竭、气虚等),则应当滋补益气、调养身体。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治疗疾病的方法应该遵循“因病而异”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提到了“治疗要善用药物的剧烈作用”这一观点。

在古代,药物的剧烈作用往往通过刺激人体的内脏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

例如,杨氏服药法就是通过药物的味道、气味、视觉感受等刺激,让病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借此调动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善于发挥药物的疗效,合理运用疗效较大、副作用较小的药物,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介绍了很多中药的使用方法和治疗病症的方剂。

这些中药方剂包括了很多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感冒、发热、咳嗽等。

这些方剂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告诉我们,中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使用中药时要注重其药理作用、剂量和配伍,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瑰宝,通过研读这部经典著作,我深刻认识到了“辨证论治”、“逆行论治”等重要原则。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 寒 杂 病 论汉 张仲景桂林古本,即经后人完整修订过的版本,修正了原 本中因传抄致误的地方,并作了少许增加,包括有杂病部分,对于入门学习伤寒的后辈,此本甚佳.本书是在桂林古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附录了一些古中医常识和内经的几篇重点原文,以便学习Kf701 排版整理 已丑年丁卯月于合肥内容目录伤 寒 杂 病 论 (1)平脉法第一 (3)平脉法第二 (6)六气主客第三 (10)伤寒例第四 (11)杂病例第五 (17)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18)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21)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23)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24)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6)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7)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39)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45)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5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5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57)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62)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64)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66)辨疟病脉证并治 (68)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68)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70)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76)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78)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79)附录 河图洛书 (84)附录 天十地支五行 (84)附录 易卦 (85)附录 主客相得 (85)附录 十八反 十九畏 (86)附录 方药用量转换 (86)附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86)附录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87)附录 阴阳离合篇第六 (88)附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89)附录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99)平脉法第一【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怎样学习伤寒论?怎样才能学好伤寒论?

怎样学习伤寒论?怎样才能学好伤寒论?

怎样学习伤寒论?怎样才能学好伤寒论?怎样学习《伤寒论》,简要地说,要学好《伤寒论》,必须熟读、理解、运用。

因为熟读是基础,理解是深化,运用是提高。

所以,初学者应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本篇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熟读熟读原文,是学好《伤寒论》的基本功。

但由于《伤寒论》的文字,受到汉以前的文学影响,承袭了汉以前的“省文”、“倒装”、“插叙”和“举宾略主”等文法。

因而在阅读时,必须掌握这些文法,才能读通弄懂。

所谓“省文法”。

论中不少原文是采用省略的笔法写成的。

例如只提一证一脉,以概其余,这就应当前后文联系地读,领悟原文精神。

如“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为什么脉浮数者,还可以发汗?而且宜用麻黄汤呢?这条原文必须与第一条太阳病提纲,第三条“……名为伤寒”的提纲,以及第35条麻黄汤证的主文相互对照,才能搞清楚“脉浮数宜麻黄汤”的道理。

此类条文论中甚多,读时应一隅三反,不然则读不通。

所谓“倒装法”,亦称“倒装句”。

论中的原文多数是按主证、主脉、主方,或提示病机、转归、治疗、禁忌等依次排列,这是顺叙,可以一读便通。

但有的条文则不然,不一定是按上述主次顺叙排列的,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本条小青龙汤主之句,应移在“发热不渴”的句下,与全文才能衔接,论中此类条文,在理解时应将倒叙文句,按语法原理,换回顺叙的意思。

所谓“插叙法”,是在叙述中插入其他脉证,或插叙疯机.或带有鉴别诊断的作用等。

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本条是叙述蓄血发黄的证治,与上下文三条并列,都提出小便利与不利,以兹鉴别蓄血证。

这类条文六经皆有,应当明辨。

所谓“举宾略主”。

亦属“省文”之类。

论中六经辨证,在提纲中叙述之主证、主脉,以后的条文中则多有省略,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杂病论学习对于学习伤寒,我觉得首先要把握一个纲领,也就是要知道伤寒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是一部中医临床著作,就不用赘述了,有人提出,说古代的伤寒,与现今看到的病不是一回事,所谓古方今病两不相能;还有人说,伤寒只论述了“寒”邪所致的病,其它病邪,特别是“温”邪所致的病,不包括在其中。

真是这样的吗?绝对不是!以我粗浅的看法,《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大匠之作,所谓大匠示人规距,不示人以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中记录的内容,是作者对临床的理解,包含了中医理论在具体的病情下各种灵活的运用,各种法则兼备,该书的分类明细,从病因上入手,分伤寒与杂病,然后再往下逐次细分,伤寒先分为太阳病、阳明病……,然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往下再分,在各条中,仍然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太阳病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再往下,桂枝汤证,则有“荣弱卫强、卫气不和与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等不同的情况;阳明病中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种种不同,等等。

阳病阴病,也有分类:“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标本缓急同样是这种分类方法:“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全书把中医理论完整的灵活运用,目的就在于示人以规距。

下面就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肤浅看法:关于病因学说仲景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后世的三因学说,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与不内外因,看似明白,实无助于临床。

仲景的分类法,则是“为内所因”的归为杂病,“为外皮肤所中”的归为伤寒。

大凡看法,以此为别。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则是从另一层面的“病因”。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病的起始因素,一个是这些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综合性结果。

伤寒里所言则为后者。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伤寒体现的正是这种治疗上先机而发,故病因学并非表面现象上看到的内因与外因。

并且进一步阐明: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关于方证对应和见病知源书中有两句话,一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多数人对此熟悉。

另一句话是仲景自序中说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

许多伤寒名家提出方证对应,笔者觉得并不太妥当,首先方从法出,法随证变。

不管什么方,都是在见到相应的病之后才立法处方的,所以方并非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以病、以证的治疗为准则,仲景也是这样用方的,病是动态的,诊治当然也应该是动态的。

伤寒和杂病不一样,杂病相对伤寒来说,稳定性强一些,变化不大,可以方证对应,而伤寒则不能,古人有“走马看伤寒”的说法,意思就是伤寒的变化快,以不变之方对应变化之病,无异于刻舟求剑。

个人认为,学习伤寒,有几个层次,一是按证索方,一是方证对应,再就是见病知源,而见病知源可能是我们不能达到的,行医也分几种境界:一是临证时心无定见,看病摸不着头脑,这种医生几乎不会看病;二是能大体看出个所以然,然后专病专方套用;三是辩证加辩病,可以套方,也可以自己加减。

四是方证对应,能灵活使用经方,治病多有效验;五是见病知源,面对患者时,能知根知底,清楚知道病性、病位与病之轻重缓急,知道病因何而发,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它的发展趋势往什么方向,治疗上可以选择什么方案,在所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什么方案,能预测它将来会怎样,但这很难做到。

甚至在人没病时就可以看出将来的问题,所谓治未病是也;六是尽愈诸病,这就是理想状态了,呵呵。

我们做不到高层次,不能成为“上工”所以只有下降一xia台阶,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了,再不行,就方证对应算了,再不行,就用八纲辩证了,再不行,就用经验来看了,再不行,道听途说来治,还不行,杂方乱投,到了这样的层次,就失去了中医的面目。

其实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仲景治坏病的一种方法,这里借用一下。

成了平时见招拆招的最好办法。

也就是现在说的方证对应,但离见病知源有距离,意思不一样。

《伤寒杂病论》,不只是讨论伤寒,也讨论了杂病,同样在治杂病时提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与治伤寒的见病知源同出一辙,都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而操作上稍有不同。

可能更接近“方证对应”。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一个病的自然过程,有其自己的属性,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见病知源,才可以预见其将来的传变或者不传,方证对应,割裂了伤寒论的整体性,和见病知源背道而驰了。

见病知源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是一回事,见病知源能从根本上把握一个病的来去顺逆,前因后果。

见病知源是伤寒的精髓所在!同时,这也是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在伤寒的体现。

曾治一女性,36岁,2007年9月20日来诊,自诉“感冒”两天,在卫生院输液一次,无好转来看中医。

当时见证为: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第二天全身酸痛无力,有汗出,不呕不渴,大小便正常,打针后感觉症状没减轻反加重,还不想吃饭。

舌红苔薄白,脉浮而缓。

据当时情况,开桂枝汤一剂。

21日病人来复诊,说前面的药吃后,汗出,胃中难受,火辣辣的,口渴口苦,时时恶心,身体痛倒是缓解了,但现在纯不想吃饭了!一把脉,昨天的浮缓脉变成了弦脉,太阳证已解,转入少阳了,开小柴胡汤一剂:柴胡60黄芩30半夏30生姜30西洋参10大枣20炙甘草10在诊所煎好药后服一次,剩下的包装带回家服。

此方吃完,诸症若失。

此例的教训在于前面来诊时没细问情况,输液时医院输了地塞米松,已经导致不想吃饭,但未在意这会传到少阳,方药没考虑到,所以专治太阳而不能见病知源。

再看一例:2007年8月3日,一男,28岁,天气转凉时受寒,接着发热身痛,来诊时诉全身痛如被打,无汗,舌红咽红,脉浮紧,此病当予麻黄汤,但患者口渴欲饮,考虑病有传里之势,细问虽无汗而小便少且黄,开葛根汤一剂:葛根60麻黄30桂枝20芍药20炙草20 生姜30大枣30先煎前两味去上沫,复下后药煮得600ml,分三次服,服两次后,病情已经基本好了。

这里没见到“项背强几几”,但患者口渴欲饮而小便少且黄,说明有津伤了,以麻黄汤发其汗,必然汗后更伤津,或许就变为它证,或许病势反重,而在表证重津伤也同见时,预先用药,走在病的前面,才不致临证有误。

关于药量伤寒中的药量,说法有许多种,让人无所适从。

到底是什么样的药量呢,唯有验之临床,任何真理都要放在实践中检验,而伤寒的量,即使是小量用,也同样有效,会让人感觉量并不重要,其实有效和一剂治愈的距离是相当大的。

在临床实际中,也经常可以一剂而病愈,和用量有很直接的关系。

治病当依重于人体自身的功能,药只是帮助一下,为何要大量用而不是微微调整,让人自愈呢?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正气的多少与病邪的轻重,能自愈的,不必用药也可能会好,不能自愈的病,特别是伤寒,不治其皮毛,而治脏腑,就将半死半生。

病邪初犯时,抓住机会,一药而愈,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

若以所谓“安全”之量,侥幸以治,杯水车薪,贻误战机,病邪层层深入,必将束手受败。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到底伤寒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呢?伤寒中的一升,又是多少量呢?从现代考证来看,东汉时期的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625克。

当然这也只是考证出来的。

具体是多少量,还得因人因地因时而具体来把握。

并且对于一两=15.625克这种说法,也还存在着疑问,毕竟伤寒也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而成书的,其中引用前人的剂量,与当时的度量衡不一致的情况也肯定存在。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一说:“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方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内散药,勿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调耳,今人分药,不复用此”,可见古人量药的“升”与平时用的“升”,不是同一个量具。

凡量干物与量液体的也有分别。

液体的一升,大致等于现在的200ml到300ml。

而量干物的一升,约等于现在的70ml,临床验证也非常相符,此说仅供参考,不见得准确。

临床操作时要怎么做呢?个人认为,书中的量可以做为一个标准量,具体用量可以参照这个量来换算,但也要因人因病因时因地进行加减,体质的强羸,是一个重点考虑的参照系,成人、老人、小儿的用量,则要另外考虑。

《小品方》中论此最详“寻百病之生违和,共缓急理殊,救治不同。

缓者年月乃剧,急者不延时即剧。

缓者久而自瘥,急者不救即殒。

或有见药欲服未详之,顷而致逝者。

此比甚众寻方,学之要以验速为贵。

夫欲执术者,皆宜善识暴卒病侯,看方宜先解救急要说,次精和缓,末详辅卫,此则要矣。

是以官府有成合见药者,以备仓卒也。

凡多口数家,亦宜其然也。

夫病之根源,有风、有寒、有冷、有热、有湿、有劳、有损、有伤、有醉酒、有饮食、有惊怖恐惧怵惕忧恚、有产乳落胎捥堕吐下去血、有贪饵五石,皆为病之根源也,为患生诸枝条耳。

既不脉之本不知根源也。

但问人男女长少依方说,方说有半与病相会便可服也。

宜有增损者,一依药性也。

凡病剧者人必弱,人弱则不胜药,处方宜用分两单省者也。

病轻者人则强,胜于药,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

凡久病者,日月已积,必损于食力,食力既弱,亦不胜药,处方宜用分量单省者也。

新病者日月既浅,虽损于食,其谷气未虚,犹胜于药,处方亦宜用分两重复者也。

少壮者,病虽重,其人壮,气血盛,胜于药,处方宜用分两重复者也。

虽是优乐人,其人骤病,数服药则难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

衰老者,病虽轻,其气血衰,不胜于药,处方亦宜用分两单省者也。

虽是辛苦人,其人希病,不经服药者,则易为药势,处方亦宜如此也。

夫人壮病轻,而用少分两方者,人盛则胜于药势,方分两单省者则不能制病,虽积服之,其势随消,终不制病,是以宜服分两重复者也。

夫衰老虚人,久病病重,而用多分两方者,人虚衰气力弱则不堪药,药未能遣病而人气力先疲,人疲则病胜,便不敢复服,则不得力也,是以宜服分两单省者也。

女子妇人,其治异品,女子年十六以上则有月病,其是月病来日,得风寒冷湿,四时之病相协者,皆应自说之,不尔治相触会,便致增困也,处方者亦应问之,是月病来限有他疾者,其方在妇人方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