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组合意象探究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CATALOGUE目录•引言•诗歌意象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研究结论与展望CHAPTER引言主题背景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意象在诗歌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意境,是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赏析诗歌的意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研究目的探究赏析诗歌的意象所涉及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意象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意象赏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选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歌篇目,进行意象赏析的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实证研究CHAPTER诗歌意象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意象定义意象分类意象定义与分类营造意境意象通过物象与情感的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意境,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深远意境。
表现情感意象通过物象与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增强表现力意象通过物象与情感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意象在诗歌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是意象的灵魂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与情感的关系CHAPTER《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总结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素养。
详细描述通过赏析诗歌的意象,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在交流和表达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词详细描述审美鉴赏与创造总结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与意境营造教学研究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与意境营造教学研究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构建来传达情感与思想。
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掌握意象组合和意境营造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歌中意象组合与意境营造的教学研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代诗歌的美。
一、意象组合的重要性意象是诗歌创作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感官的描述来传达思想和感情。
意象组合是多个意象在诗歌中相互交融和组合的结果,旨在通过意象的交融来传递更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组合可以使诗歌表达更加丰富而生动,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二、意境营造的技巧意境是指通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的一种独特氛围和情感体验。
意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意境营造的实践。
1.选择准确的意象:合理运用具象与抽象意象,选择恰当的形象符号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教学中可以通过印象派画作、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意象,并逐渐掌握意象运用的技巧。
2.运用修辞手法: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和加以运用各类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感和表现力。
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构建意境,营造出更具感染力的诗歌世界。
3.形象的排列组合:在意象的选择和使用上,需要注重形象之间的关联与衔接,使整个诗歌意境连贯而不杂乱。
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和意象组合的练习,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意象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对诗歌意境构建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意象和诗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联系和内涵。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共同发现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诗词赏析题中的意象分析
诗词赏析题中的意象分析
一、基本概念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二、答题技巧
1.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2. 常见意象作用:
①营造气氛;
②设置背景或环境;
③塑造意境;
④奠定情感基调;
⑤借景抒情;
⑥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衬情);
⑦诗歌线索。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技巧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技巧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
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歌中多处使用了这种实景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一边是士兵的效命死节,一边是汉将的怙宠贪功;一边是士兵的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一边是汉将的临战失职,纵情声色。
作者把这两种实景叠加在一起,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
类似的还有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采用了同样的组合方式,诗人把“一骑红尘”“妃子笑”两个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彼此叠映,形成鲜明对比。
简短两句十四个字,把唐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娇,专使们的挥汗如雨、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的惨状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诗人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生活的愤怒谴责不言而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真实意象与虚拟意象的组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此诗是作者溜滞巴蜀时怀念妻子之作。
夜雨绵绵,诗人设想日后重逢的光景:什么时候我们夫妻能在故园重逢,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从意象的组合上看,作者将此时此地的现实意象――巴山夜雨、独自客居异乡,与彼时彼地的虚拟意象――夫妻重逢、西窗共剪叠加在一起。
把想象的未来之虚景与现实之实景对接起来,突出了今夜之凄苦,设想的未来生活之情趣,则为诗人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
当然,实景与虚景的组合还有象梦境与实境的组合。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战场上“誓扫匈奴”的征人白骨,一边是春闺少妇的梦境。
两个意象,两组画面组合在一起,使征人与思妇,现实与梦境,枯与荣、生与死两两鲜明对照,特别是“河边骨”“梦里人”的组合,再加上一个“可怜”一个“犹是”的深沉慨叹,便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悲剧力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意象 核心素养探究
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平易通俗。再如,按词论家 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 约含蓄。了解诗人的语言风格有利于把握诗中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范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 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 境美。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 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 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 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 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 B. “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 ”,词人以动衬静,写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品味角度:体会意象作用 1.营造背景或环境。即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 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课文范例:《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抬头,看到天 空的鹰,俯首,看到水底的鱼,这天上、水中两幅画都是 动景。上片巧妙地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相宜,描绘出 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2.营造意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 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只有“临其境” 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 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选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的能力。“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 中“屈穷”的“穷”指不得志,而非生活贫穷。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意象组合
例2:(20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Leabharlann 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
情感?(2 分)
参考答案:(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 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 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自主赏析]
(06年湖北卷)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本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意象组合
[赏析指导]
意象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若 干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而 精致的意象群,使它们产生隐喻、对比、反衬、 递进、象征等艺术效果。好的意象组合会以诗 人的情绪或意念为线索,将意象作有机排列, 从而达到对主题的逼近。
古典诗歌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 式等四种意象组合方式。
(三)对比式组合 对比式组合,是指诗的上下联中,以某类
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借以 表达诗意的组合方式。如《诗经·小雅·采薇 》卒章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四)衬托式组合 衬托式意象组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意象去映
衬、垫托中心意象,并通过这种衬托,更加凸显 着力刻画的中心意象。例如刘桢《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 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赏析示例]
例1:(2011浙江卷)
诗歌鉴赏方法总结探究诗歌的意象与韵律
诗歌鉴赏方法总结探究诗歌的意象与韵律诗歌鉴赏方法总结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韵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
然而,要完整地理解和欣赏一首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总结并探究诗歌的意象与韵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一、意象的解读意象,是指通过生动的形象,用以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思维,通过触发读者的感官和情感来传达情感体验的一种手法。
意象的解读对于诗歌鉴赏至关重要。
1. 视觉意象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形式,通过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方式,描绘出画面般的美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者可以通过细腻地品味视觉意象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2.听觉意象听觉意象是通过声音等听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意象形式。
诗人可以通过运用有节奏感的字句和音韵的变化,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读者应注意诗句中的音节、音调变化以及诗歌的整体节奏感,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作品。
3.嗅觉、味觉和触觉意象除了视觉和听觉之外,诗歌也可以描绘嗅觉、味觉和触觉方面的意象,通过描述香味、口感和触感等感官元素来传递情感和意境,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二、韵律的感受韵律,是指诗歌中的音韵规律和节奏感,包括押韵、格律和音节的变化等。
韵律感受对于诗歌鉴赏也至关重要。
1.押韵押韵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在诗句末尾的音节或字母上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音韵,在听觉上形成一种和谐感。
读者可以通过听辨诗歌中的韵脚来感受押韵的美感,并理解押韵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产生的影响。
2.格律格律是诗歌中的一种规范,是指诗歌创作时所遵循的特定的音韵和字数要求。
不同的诗歌体裁有不同的格律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了解和解读格律对于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3.节奏感节奏感是指诗歌中的韵律和音节的变化,使诗歌具有一种有规律的节奏感。
读者可以通过品味诗句中的音节、音调变化,以及诗歌整体的起承转合,从而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诗歌意象组合
诗歌意象组合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的诗歌教学,牵涉到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对此二者的关系,刘映杰先生已经有了准确的界定(见《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2002年第1辑47页),认为诗歌的意境是由全诗众多意象构成的一种审美境界或氛围。
所谓意象,是指诗人的内在情意与客观的外在物象相互融合而成的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兼具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对象化的双重性质。
意境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既然“意境是由众多意象构成的”,那么意境可换言之为“意象组合”。
对于农村学生,要探究性学习诗歌的意象组合,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只能以学生常见的话语和行为方式加以引导。
我在教学中,以现代摄影艺术的方式为喻,通过对诗歌结构的解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意象组合的几种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收获。
概括起来有五种形式,现以唐诗为例说,归纳于下,以期把这一问题的教学探讨引向深入。
一、剪影式这种意象组合方式很象现代的艺术摄影,将若干富于典型性的意象同时摄入画面,为我所用,成为有意之象。
整个意象组合看不到视点,结构富于凝固感。
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截取了最富于生活情趣的事例,主体意象是泪湿双袖的诗人,背景意象是漫漫长路,辅助意象是入京使,三个意象在同一瞬间凝固于同一画面,苍凉而雄浑,表现了诗人眷恋故园的柔情和开阔豪迈的胸襟。
二、层递式这种意象组合方式是以视点在时空领域的转移进退为线索,即:以时间的流动或空间的位移来组合意象,大致分为三种情况:1、时间层递式主要是以时间的流动为线索来组合意象,意象之间存在着先后次序和承接关系,它往往以剪影式为基础。
又可分为两种方式:A 、顺水推舟的时间层递式以时间为基本线索,顺事物(件)发展的自然时序组合意象或剪影。
如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写边将出猎,借李广之典,歌颂其勇武。
它用顺水推舟的时间层递式,串联了两幅剪影:一是将军夜射图,二是平明寻箭图,折射出唐代的勃勃生气和强盛的原因所在,并以时间为序加以串联。
【诗词技法】例解诗词的意象组合方法
【诗词技法】例解诗词的意象组合⽅法 【诗词技法】例解诗词的意象组合⽅法 诗的意象组合是诗⼈创作的⼀种艺术⽅法。
诗⼈往往通过“景”与“情”相融合,⽽成为意象,并以意象组合的艺术⼿法,表达独特的艺术意境与复杂的内⼼感受。
⼀、横向组合:即以空间的移动来组合意象。
意象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互补的。
诗词中的对仗句都是并列的意象。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诗⼈采⽤了意象并列组合的艺术⼿法,同时从多⾓度描绘了⼀副⾊彩明快、富有⽣命⽓息的⽴体春景图。
第⼀句写初春的景物(近景),第⼆句写空中的远景,第三句横向展开特写远处积在⼭上的雪,第四句⼜特写近处泊在河上的船,这四句诗的意象,经诗⼈的艺术组合,有⾊有⾳,有动有静,景物准确、明快,对⽐鲜明,⽣动的表达了诗⼈对⽆限春光的喜悦之情。
⼆、纵向组合:即以时间的移动或感情上的承接关系来组合意象。
表现了感情的纵向运动,有较强的叙述性、流动性。
如李⽩《⽟阶怨》: ⽟阶⽣⽩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晶帘,玲珑望秋⽉。
诗⼈按照时间移动来组合意象,第⼀、⼆句只是⼀简要的先后地叙述,便把读者带⼊了⼀个特定的境界⾥。
“⽣⽩露”与“夜久”相对应说明只有夜久才能有⽩露⽣,只有夜深在台阶上站久了,脚上的罗袜才能被寒露湿透。
当她有感阶寒露冷难忍时,才想回室安睡,接着,从放下的帘⼦外⼜透进了⽉光,更引得她对⽉凝望。
这⽉之玲珑,⼈之幽怨,重新产⽣了许多想象。
描写了⼀位难以⼊寐的⼥⼦,秋天深夜对⽉痴望,情浓怨深的情景。
三、错综式组合:这种组合有两种基本情况,即较简单地交叉和较复杂的意象结构的错落交织。
●简单的交叉是指⽤较少的字使意象的组合更紧密表达更多的内容。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中的第⼀句“⽉”和“关”两个意象从字⾯上看是分属秦、汉,但在内涵上是合指的,即“秦时明⽉秦时关,汉时明⽉汉时关。
”省掉了七个字。
古⼈写边塞诗,常突出“明⽉”和“雄关”这最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诗就广义而言,就是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
从感性的描述上说,鉴定诗的优劣、好坏的基本尺度,就是诗味的有无浓淡。
诗味也称为诗意,就是诗的本质属性。
诗主要有三味:诗情美、意象美和意境美。
“三味”愈浓则诗愈好。
本文主要谈诗的意象美方面的问题。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种元素,“意”指情思,“象”指物象,意象是意与象、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体,是客观的外在物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相融合而成的艺术形式。
如黄巢的《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香正气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
”诗中的菊花透出了作者的反叛情绪。
李清照笔下的菊花则渗透着作者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情怀。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同样是浮云,在李白不同的诗里也表达不同的意思。
意象组合方式最主要的是剪影式。
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内截取生活里富有典型性的转瞬即逝的横断面就叫一幅剪影,其特点是富有凝固感。
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就是截取了一位戎马倥偬的诗人回马遥望看不见的家园泪水沾湿衣襟时,遇到回京使者,让他捎个口信以报平安这样一个横断面构成的一幅剪影。
也可以由几幅剪影组成一首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层递式:即以空间位移或时间流动为线索来组合意象。
有多种具体方式:1.1时间层递式。
主要以时间流动为方式组合意象,串联若干幅剪影。
此类诗往往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情节性,有鲜明的节奏感,造成诗的多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如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截取了一生中少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个典型性片段,构成三幅剪影,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象,营构全词意境。
同时以“听雨”为线索,描绘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
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意象是象与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
诗歌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只有在感知并领悟意象的基础上才能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类型是:一、并列意象。
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诗人从情落笔,先用“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言情,然后用山中的落果和鸣叫的草虫来渲染诗人心情的悲哀,这两个意象扣和前两句的“独”和“空”的处境,对诗人由此而来的“悲”情,读者才会有切实的理解。
对此类诗词中若干意象的理解是没有孰轻孰重之分的,这类诗词的鉴赏要兼顾诗歌中的各个意象,注意每个意象组合起来的共性。
二、宾主意象。
唐朝钱起的诗《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中出现的意象除幽竹之外,还有黄鸟,辛夷花和杏花。
诗中意象虽多,但幽竹是主要意象,诗歌的主旨是通过幽竹表现出来的。
黄鸟、辛夷花和杏花对幽竹的出现起着铺垫和烘托作用,是次要意象。
理解这类诗词,首先要学会从若干意象中抓住主要意象,然后分析主要意象和次要意象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感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或思想。
一般来说,诗人借以表达主旨或情感的意象就是主要意象;此外,诗词在表现某个形象时,除了靠描写外,有时还用衬托、对比等手法。
在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时要分清哪些意象是用于烘托、渲染主要意象的。
三、背景意象。
浅谈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浅谈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及其意义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孕育了诗人深厚的内涵能量,触动了读者的精神世界。
其独特的意象组合方式,为古典诗歌创造了优雅的艺术空间,使其能够深入挖掘、表达人的心灵世界。
本文结合古代诗句的典型分析,来浅谈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一、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古典诗歌是用意象的拼凑作艺术,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主要有三种:(1)象征组合。
象征组合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组合方式,例如柳宗元的《芙蓉楼送辛渐》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酒”与“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象征关系,其中“酒”象征短暂的相逢,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象征着离别的别离。
(2)比喻组合。
比喻是古典诗歌意象的重要组合方式,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其中月光象征着朦胧的沉思,而地上霜象征着清新的夜晚。
(3)对比组合。
对比是古典诗歌中极具表现力的组合方式,例如唐磊的《秋浦歌》中“满坛无酒唯有泪,满目落花又一年”,其中“酒”与“落花”互相对比,象征着寂寞与分离。
二、古典诗歌意象的意义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组合产生的意义又是多么的丰富!(1)意象的组合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使诗人能够更具体、更精准地把握自己心灵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来。
(2)意象的组合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令读者能够经历到诗人情感上的变化,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3)意象的组合可以使古典文学具有更强烈的生命力,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能够使作品更加丰满,从而使古典文学具有更强烈的生命力,能够跨越时空,流传千古。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而组合产生的意义更是多么的丰富。
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还能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从而使古典文学具有更强烈的生命力。
浅析诗歌意象组合中的主体式组合
念 天 地 之悠 悠 , 独 怆 然 而涕 下 !( 陈子 昂《 登 幽州 台歌 》 ) 屈 原 的诗 情 和 抒 情 方 式 , 是充 分个 性 化 的 , 以表 达 他 那 “ 独 立不迁 ” 的感 情 。陈子 昂则 以 苍 劲 质朴 的语 言 , 抒 发 出天 地 无 穷
V 0 1 . 5 N o 象组合 中的主体 式组 合
贾 瑛
广东 广 州 5 1 0 8 0 0 ) ( 广 东 省 高级 技 工 学 校 广 州 校 区基 础 综 合 科
通 过 并置 、 复叠、 对 比 或 主体 式 重新 组 合 , 转 化 升 腾 为 心 灵世 界 中 的“ 意” 。
【 摘 要 】 诗 歌 意 象 结 构 的组 合 方 式 是 丰 富 多彩 、 灵 活 多变 的 , 其 实 质都 是 按 照 诗 人 的 构 思 , 根 据 审 美 形 式 的规 律 , 将视 觉中的“ 象” , 【 关键词 】 诗 歌 意 象组 合 ; 主体式组合 ; 语 文课
【 中图分类号】1 2 2 2
象 。” 例如 :
如谢眺《 之 宣 城 郡 出 新 林 浦 向板 桥 》 中的两句 : “ 天 际 识 归 舟, 云 间辨 江 树 。 ” 王夫之评之 日: “ 隐然一含情远眺之人 , 呼之 欲出。” ( 《 古诗评选》 卷五) 通过一个 “ 识” 字, 一个“ 辨” 字, 天 际 归帆 , 一 一可以辨认 . 云 绕 江 树 也 隐约 可 见 , 则 抒 情 主 人 公 对 故
论 色彩 : “ 诗文俱有主宾 , 无主之宾 , 谓 之 乌 合 。… …立 一 主 以待 宾, 宾无 非主之宾者 , 乃具有情 而相洽 。” ( 《 姜斋 诗话笺注》 卷
诗歌中的“意象”一般会有哪些组合形式?又会呈现出哪些“意象”类型?
诗歌中的“意象”一般会有哪些组合形式?又会呈现出哪些“意象”类型?意象是带有诗人情感的物像,诗歌创作就是意象的组合,通过意象组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诗歌意象组合通常是同类型意象的并列或递进式组合。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空山”,“新雨”,“晚”,“秋”,几个意象。
“山”是“空”的,空是空旷,空灵的意思,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意思。
“雨”是“新”的,新是新鲜的意思,最近发生的事,又有空气清新的意思。
“晚”是时间,傍晚,“秋”是季节,秋季。
颔联“明月”、“松”,“清泉”、“石”,几个意象。
新雨后是雨刚刚停,明月初升,月光照射在松林之间。
清澈的泉水淙淙流在陡峭嶙峋的山石之中。
这一联正中苏轼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颔联是对首联意象的演绎,颈联是对颔联意象的递进,“竹”、“浣女”,“莲”、“渔舟”,由景物进入人物,用倒装逼手法,因为浣女回来而竹林里发出喧哗之声,由于渔舟入港莲花形成躁动。
这里用的竹、莲都是美景,浣女、渔舟都是下层劳动人民,表现王维对官场厌恶,对人民亲近的立场和感情。
这里的意象都是正用的。
竹是“四君子”之一,诗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慨。
但也有大诗人反用这个意象,如“黄芦苦竹绕宅生”。
尾联就两个意象“春芳”,“王孙”,用春芳与首联“秋”对比,说明春芳自己“歇”了,春光不再,但秋色仍好,王孙可以留在这里,进一步表达诗人对山居的热爱之情。
以上用一首诗讲意象的并列,递进关系,另外还有对比关系。
对比关系有两种,一是句内对比,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都是乐景意象,但紧跟的是“溅泪”,“惊心”又是悲景意象了,这样的意象对比强化了悲剧气氛。
又如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是残酷的,“黄花”是悲哀的,但后面跟着一个“香”,意象陡然转变,变成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古典诗歌讲求言简意繁,辞约义丰,诗句中成分的省略、句子的紧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与空白,都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
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言。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将其脑海里孕育的意象借助词语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则需运用艺术想象,把这些词语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并进而把握全诗的意境。
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两句诗由四个意象构成:广袤无垠的大漠、冉冉上升的孤烟、横亘的长河和西沉的落日。
这四个意象构成一幅雄浑寥廓的立体画面,大漠与长河纵横交叉,孤烟与落日在形状和方向上形成对照,而这平面与立面的立体构图又与落日余晖的点染相映成画,显示出大自然的伟力。
意象之间似乎松弛的不确定的关系,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充分余地。
在意象组合诗句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缺乏动词谓语,只由若干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诗句。
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由九个名词组成,一句一景,似不相涉,诗句之间有很强的跳跃感。
但对其几个意象的组合细加寻绎,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无形的意脉,使各句的内在情感似断实连,貌离神合。
这三句妙在以景物去点染情思,意象的组合形成流动的画面,画面的迭现组成一幅立体的深秋晚景图。
萧瑟凄冷的画面渗透着抒情主人公鲜明的感情,表达出天涯游子浓烈的羁旅愁思。
诗人常用对偶的方式把时间相异、空间相迥的意象巧妙地拼加组合,启发读者去寻思体味。
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思妇楼头月,征人马上霜。
(章美中《初秋感怀》)“渭北”、“江东”相距甚远,“思妇”、“征人”远隔天涯,两种意象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
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试论诗的意象组合方式
试论诗的意象组合方式甘肃省宕昌县理川中学包玉德邮编:748502 “诗言志”,这里的“志”,指的就是思想和感情。
对诗歌而言,表现思想、抒发感情,就是其最终目的。
而这抒发感情,表现思想,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才能实现。
可以说,意象的选择、创设,意境的营构,就是上述方式或手段的重要方面。
下面,以唐诗为例,谈谈诗的意象组合的几种基本方式。
先列一个表式提纲: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包括“意”和“象”两种元素,“意”指情意,即思具客体的主体化、主题的对象化双重性质。
也就是说,意象是指诗人内在的情意与客观外在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元件。
换句话说,意象就是有意之象、表意之象。
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中所别之“地”,所别之人“燕丹”,所送之人“壮士”,壮士之“发冲冠”等,都是物象,是同诗人构成审美关系的审美对象。
诗人所见、所闻是表象,是客体的物象经过诗人审美视觉中枢的折射在头脑中形成的视觉映象,是审美表象,是一种审美感受。
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激荡心情的象征。
当然,也许诗人胸中就有关于荆轲的悲壮场面,恰好于“易水”送别友人,于是,有意中之象:“燕丹”、“壮士”、“发冲冠”、“水”、“犹寒”,它是自然地物象和眼中的表象经过诗人用联想、想象、移情等手段,加工改造而创设出来的审美心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契合而被人格化、人性化了的审美意象。
于是,诗人以这一群心象为触媒,由艺术构思进入艺术传达,以语音或语言为载体,把这一组心象升华为意象。
诗中这一群意象的形成是一种双向的混融过程,既融情入景,又以景载情。
“壮士发冲冠”这短短一句话中包含了三个最能表现壮士慷慨赴难的典型意象:“壮士”、“发”、“冲冠”这一切都和谐地统一于作者对勇士精神敬意的心情之中,渲染出悲凉、壮阔的氛围。
“今日水犹寒”中的“水”和昔日之“水”一明一暗、一隐一现,都成了英雄事迹的见证者,深刻有力地把诗人激荡澎湃的情感烘托了出来,并给读者心弦以重重地撞击,产生强烈的共鸣。
诗歌赏析之纯意象组合
诗歌赏析之纯意象组合老徐先看几个例子: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特点:完全是意象叠加,甚至是名词叠加,不嵌入谓词(动词、形容词)陈述。
如,枯藤(意象)老树(意象)昏鸦(意象),小桥(意象)流水(意象)人家(意象),古道(意象)西风(意象)瘦马(意象)。
再如,鸡(名词)声(名词)茅(名词)店(名词)月(名词),人(名词)迹(名词)板(名词)桥(名词)霜(名词)。
表达效果:具体地,○1更能突出意象特点。
○2更能渲染环境氛围。
○3更能抒发感情。
○4节奏感强,更具有音乐性。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叠加,每一个意象都是独立的,所以每一个意象的特点都很突出,“枯藤”我们会联想到干枯的藤蔓的形象,“老树”也是,它让我们想到了树叶落尽、几枝枯干直指苍穹的形象,“昏鸦”,我们会想到黄昏的乌鸦,蜷成一团的形象。
每一个意象都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形象突出;同时,几个意象组合,借助想象,我们又能组成这样一幅画面:藤蔓缠绕的古树上,一群乌鸦蜷缩成一团,也可以是一只。
画面凄冷、苍凉。
借此,断肠人的天涯漂泊之感尽在其中,情景交融。
这九个意象,一词一断,朗诵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烈。
再如“三国周郎赤壁”,分开来看,“三国”,沧海横流,群雄争霸;“周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赤壁”,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每个意象都是一幅鲜明的画面。
而国、人、地的结合,相互映衬,更突出彼此:三国成就了周瑜,成就了赤壁;周郎成就了赤壁,也成就了三国;赤壁成就了周瑜,也成就了三国。
乱世(三国)出英豪(周瑜),毕其功于一役(赤壁之战),所以,突出了赤壁之于三国,之于周瑜的重要作用,可谓造就历史、成就英雄的重地。
诗词意境的意象组合
诗词意境的意象组合诗词意境的意象组合一、诗有三境盛唐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按我们现代的说法就是:物象、意象,意境。
这三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且先以《靴袭》为例说明之:“飞靴一怒吼,笑破五洋口。
布什你回答:占领多么久?”物境即物象,指客观存在的事物。
它是诗词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环境背景的构成要素。
例如:靴、洋、口、布什、你等。
情境即意象,它是“情”与“境”或“意”与“物象”的融合,就是说,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借助于想象而重新塑造出渗透自己感情与理念的语言艺术形象,例如:“飞靴”,动态意象,“怒吼”,声音意象。
靴怎么会带着怒吼起飞呢?它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伊拉克记者扎伊迪怀着愤怒袭击布什的激情,这句话构成了一个意象画面。
接着“笑破五洋口”,“笑破”,动态意象;“五洋口”,数量意象。
它们生动地渲染了全世界人民的哄笑场景。
然后,诗人虚拟了记者对布什有声有色严肃而有力的质问:“占领多么久?”高度概括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
这首诗,共用三组意象塑造了一个威武雄壮的意境:以记者扎伊迪为代表的伊拉克人民对侵略者罪行的有力回击和控诉。
这样可以说意境是多种意象群凝聚而成的。
它是诗人心灵中真善美而迸发出来的灿美火花,然后用艺术语言加以渲染的艺术境界。
其实,三者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二、意象的选择上面讲了诗词的意境是多种意象群凝聚而成的。
那么,塑造诗词意境要选择什么意象呢?第一、要注意意象的典型性或者说高度的概括性和无限的拓展性。
例如:“占领多么久?”这组意象不仅是伊拉克人民对侵略者罪行的谴责声音,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心理,即使扎伊迪并没有说这句话,却已经在他的“飞靴怒吼”中表露出来了。
这组意象是非常典型的。
全诗三组意象:一个愤怒动作,一阵哄笑,一句厉声谴责,不仅都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具有拓展性。
我们不难从中想象出:布什狼狈逃窜的情景。
所以,正如姜白石说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 意境 感 悟 诗 情 。“ 象— — 意境 — — 诗 情 ” 鉴 赏 古 诗 的 合 理 流 程 , 是 不 可 能 看 得 如 此 清 晰 分 明 的 。 随 着 雨 过 天 晴 而 变 化 的 ,还 不 止 这 意 是 不 可倒 置 。 些 — — 银 白色 的 河 水在 麦 田外 闪动 着 粼 粼 波 光 . 碧 的 山 峰 在 连 绵 的 青 抛 砖 引玉 说 “ 象 ” 有关 意 和象 的说 法 很 多 , 以为 下 面 一 段 话 群 山后 傲 然 挺 立 。 一 场 夏 雨 , 意 。 我 改变 了天 空 , 变 了村 庄 , 改 变 了 山和 改 也 能 够 比 较 清 楚 明 了 的 阐述 两 者 的关 系 ,象 指 一 切 具 有 物 理 形 态 的客 水 。 因为 雨 后 水 涨 , 日照 映下 , “ 晴 田野 外 的河 水 显 得 异 常 明 亮 : 处 的 近 观存 在 物 , 括 视 觉 不 可 见 的 物质 和人 自身 的一 切 外 在 表 现 , 声 音 、 山脊 背 后 , 日模糊 的 远峰 也 清晰 地 显 现 出 来 , 近 相 衬 , 包 如 平 远 比平 时 更 富 风 和人 的情 态 行 为 等 。 意 指诗 人 主观 的一 切 意 识 活 动 , 感 情 、 向 、 层 次 。 如 志 认 识、 觉等 。 是主 , 是宾; 幻 意 象 意是 目的 , 是 手 段 ; 是 内容 , 是 载 象 意 象 诗 人 仅 仅 用 了 十个 字 , 牢 牢 抓 住 了 雨 后 新 晴 的 景 物 特 征 。 读 者 就 体 。 和 意 必 须具 有 某 种 联 系 , 能 构 成 意象 。 象 是 诗人 独 特 的审 美 也 一 下 子 被 引进 到 这 一 特 定 的意 境 中 去 , 着 诗 人 一 起 远 眺 . 得 不 象 才 意 随 不 创 造成 果 , 同一 个 象 , 于 不 同 的 作家 和 同一 作 家 的不 同时 空 , 以寄 发 自内心 赞 叹 这 美 景 , 对 可 与诗 情 共 鸣 。 托 不 同 的 意 。 ” 【 q 意境融入了诗情 , 而诗 情 是 诗 的生 命 。《 尚书 ・ 典 》 尧 中就 有 “ 言 诗
科技信息
。教学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N
20 0 9年
第 2 期 5
诗歌鉴赏之组合意象探究
( 安博 迪学 校 西 冉 红 陕西 西安 70 7 1 0 7)
【 摘 要1 诗歌鉴赏在中学语 文教 学中的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 : 将诗歌 中零散 的意象组合形 成画 面, 描述画面意境 , 言描述 中应 自然流露 语 出作 者 的 思 想情 感 。 能 够 运 用 “ 象— 意 意境 — 诗 情 ” 思 维 方 法 , 高诗 歌 感 受 能 力 和 诗 化语 言 的 能 力 。 的 提 【 关键词 】 意象; 意境 ; 诗情
古 诗 文 是 我 炎 黄 子 孙 智 慧 的结 晶 , 宝 贵 的文 化 遗 产 , 向 世 界 是 它 开篇概写诗人 “ 晴野望” 新 的感 受 : 过 雨 水 的洗 涤 , 气 显 得 格 经 空 展 示 中 国 , 示 真 理 , 担 着 丰 富和 美 化 人 们 精 神 生 活 的使 命 。 启 承 。 外 清 新 明净 , 尘 不 染 ; 目 四望 , 后 的 田野 不 仅 开 阔 而 且 明 亮 , 一 纵 雨 让 在 中 学语 文 教 学 中我 们 力 求用 “ 象 一 意 境 一 诗 情 ” 种 思 维 方 人 可 以看 到 很 远 很 远 , 佛 可 以把 目光 用 尽 似 的 。 处 , 口的城 门矗 意 这 仿 远 村 法 , 学生 能 够 领 悟 其 魅 力 的 “ 山一 角 ”把 它 承 传 下 去 。 让 冰 , 立 在 河 边 渡 头 旁 , 里 的树 木 紧 紧相 连 , 直 延 伸 到 小 溪边 。 座 临 着 村 一 一 诗 是 由意 象 构 成 意 境 , 由 意境 体 现 诗 情 的 。 象 是诗 的基 础 , 再 意 意 溪 水 的 山村 , 子 的 门 楼 紧靠 着渡 口 。 水 的 白 , 门 的 灰 , 树 的绿 , 村 溪 城 村 境 是诗 的 画面 , 情 是 诗 的 内 涵 。 赏 一 首 诗 从 意 象 着 手分 析 意境 , 诗 鉴 再 在 阳光 的 普 照 下 交 相辉 映 。 是 一 片 多 么 令 人神 往 的景 色 ! 这 而在 平 时 .
我 们 生 活 中 的万 事 万 物 都 可 以 成 为 意 象 只不 过诗 人 从 中 选 取 了 志 , 依 永 , 和 声 也 这 样 的记 载 。 代 的《 诗 序 》 声 律 ” 汉 毛 在论 及 诗 歌 抒 情 便 于 自己抒 发 情 感 的 象 进 入 诗 中 。古 诗 词 中 的意 象 往 往 是 约 定 俗 成 、 言 志 的特 点 时 写 道 :诗 者 , “ 志之 所 之 也 , 心 为 志 , 言 为 诗 。 情 动 于 在 发 有 规律 可循 的 。如 “ 柳 ” 大 凡写 杨 柳 之 诗 词 . 绘 杨 柳 时 , 往 着 以 烟 . 描 往 中 而形 于 言 , 之不 足 故 磋 叹 之 , 叹 之 不 足 故 永 歌 之 , 歌 之 不 足 , 言 磋 永 “ ” , 成 “ 柳” “ 烟” 烟 字 构 烟 或 柳 之词 , 杨 柳 之 色 。“ ” 状 烟 即雾 霭 , 浓 厚 不 知 手 之 舞 之 , 之蹈 之也 。闭’ 里 已经 说 明 诗 歌 、 乐 、 蹈 都 是 人 浓 足 , 这 音 舞 重 , 含滑 湿 之 质 。诗 人 借 “ ” 柳 , 仅 写 出其 青 苍 之 色 . 描 摹 其 们 心 中的 “ ” “ ” 表 现 , 由 “ 动 ” 引 起 的 。同 时 , 还 是 叙 述 且 烟 写 不 还 情 、志 的 是 情 而 诗 润 滑柔 翠 之状 。 早春 呈 水部 张 十 八 员外 【 】 唐 韩愈 天街 小 雨 润如 酥 , 色遥 看 近 却 无 。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