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载小说的有效传播

合集下载

广告传播学视野下的晚清小说——以晚清报刊小说广告为中心的探讨

广告传播学视野下的晚清小说——以晚清报刊小说广告为中心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 :2 74 F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 7 0 ( 0 2)4 0 9 — 4 10 — 48 2 1 0 —0 6 0
引言
晚 期出 术的飞 清时 版技 跃和新 播媒体 展, 式传 的发 对小说 创 作和出 行影 大。 版发 响巨 近年来, 着 随 传播学 研究的 发展, 借 助 传播学 来研 清小 西方 理论 究晚 说也成 术界相 域的热 为学 关领 潮。 单凭 硬套 但是 生搬 抽象的 方传 西 播学理论, 研 来 究中 晚清 国 的 小说, 总似隔靴搔痒, 不符合中国 小说的发展规律。原因是广 告 学中 基本的 象分析 传播 最 对 法的 础是穷 文本 基 尽 材料, 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由于这种具体分析需要准确地把 握数量巨大的、 第一手的文本材料, 这就导致了虽然晚清小说广 告早已进入传播学和文学研究的视野,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 大 部分研 是蜻 水, 正将晚 说与 传播学 究都 蜒点 真 清小 广告 结合 起来的探讨还付之阙如。其中更不乏以偏盖全, 断章取义, 拿来 部分广告文本, 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这样的做法, 不但割裂了文 本的整 容, 未考 体内 更 虑其时 代背景, 很难真 恰如其 正 分地把 握 这 说广 本的 含义, 不用 小说 究服 些小 告文 真实 更 说为 研 务了 。 除过少数通过上述方式进入研究视野的晚清小说广告, 大 量的晚清小说的广告文本一直尘封在晚清旧 报刊之中, 未得到 重 有 视。 些晚清 报刊在 影印出 时候, 抽掉了 告 进行 版的 甚至 广 页, 这些都给晚晴报刊广告文本的研究带来了局限。 只有占 ② 有 大量的可穷尽的广告文本材料,从整体上系统地对其进行多方 面的综合分析, 才能有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笔者根据“ 晚清小 说数 据库” 课题中 并整 积累 理的 量晚 说广告的 一手文 大 清小 第 本材 尝 料, 试对晚 说广 其相 征 探讨 清小 告及 关特 进行 。 在广告传播学的视野下, 对大量晚清报f,说广告进行分 l, l j 析分为 五个部 即 分, 控制分 内 析、 道分析、 众分析、 析、 容分 渠 受 效果分析。 小说广告为参照, 我们可以 对晚清小说出 版市场、 小说 其小 作、 读者以 家及 说创 小说 及当时 化环 的文 境等因 素及 其关系进行探讨。 报刊 是商 资, 刊上 其商 所 广告 家出 在报 为 品 做的宣 小说 传。 广告、 则 版商 商品 是小 做的 告白 是出 为其 也就 说所 宣传。 广 小说 告活 跃于晚 报刊, 见其 商品的 征的凸 清 可 作为 特 现和张 广 扬。 告

晚清小说创作暨刊行中的作者与读者

晚清小说创作暨刊行中的作者与读者

晚清小说创作暨刊行中的作者与读者作者:刘颖慧来源:《理论导刊》2017年第05期摘要:在晚清小说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作者之创作,报馆、书局之印刷、刊行,读者之阅读,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运作过程中,作者的创作及书局的印刷刊行都十分尊重读者趣味,遵循市场规律。

在李伯元小说《官场现形记》的创作和刊行中,晚清报刊所载众多关于这部小说的广告,生动揭示了李伯元边写边刊、编读互动的创作方式,积极主动的反盗版宣传,以及读者对该小说“官场高等教科书”的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小说市场的特点以及读者对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晚清小说;小说广告;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读者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107-6引言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1903年5月6日),《官场现形记》这部晚清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品问世。

但是它并非直接出版,而是以连载的方式在李伯元主办的小报《世界繁华报》上出现,连载时间从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起,至光绪三十一年六月止,历时两年多。

在此期间,《官场现形记》分四次结集出版。

这部小说作为晚清以来中国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伯元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职业报人小说家的典型代表。

李伯元颇为重视出版宣传,在其创作及出版《官场现形记》的过程中,有关这部小说的广告,频繁出现于晚清各大报刊。

晚清的综合性日报如《新闻报》《时报》《中外日报》以及小报如《世界繁华报》《游戏报》《寓言报》《笑林报》《昌言报》等上均刊载了大量关于《官场现形记》的广告。

据统计,仅光绪三十年李伯元在《时报》上刊登的《官场现形记》广告就有102次。

这些百年前的广告文獻,为我们今天考察《官场现形记》乃至晚清时期小说的创作、出版和传播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本文即以此为中心,来考察以《官场现形记》为代表的晚清小说创作过程中作家与读者之关系。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张天星【摘要】Between 1903 and 1905, the Qing Government banned theNewNovel for several tim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uppression is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feared theNewNovelmight endanger its rule by spreading new ideas. Another reason is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needed to continue the suppression of the Kang Party after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However, the suppression expanded the spreading and influence of theNewNovel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spread of theNew Novel and the rise of the Novel Revolution. This is the typical case that suppression promotes propag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ublication censorship.%1903-1905年间,清政府对《新小说》进行了多次查禁,其主要原因是害怕《新小说》传播新思想危及统治,另外也包含有戊戌政变后坚持打压“康党”的政治斗争因素。

由于清政府不能控制《新小说》的流通渠道、禁令形同具文以及《新小说》适合时势的内容形式,清政府查禁《新小说》之效果如抱薪救火,反而扩大了《新小说》的传播和影响,一定程度上为《新小说》的传播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加入了一把推力。

晚清报载小说广告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晚清报载小说广告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收稿日期: 2010- 07- 1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 ( 08JJD 751072) 作者简介: 张天星 ( 1971 ), 男, 河南省新县人,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 向为明清近代文学.
这 10次较具意义小说征文是表一所列 7次, 外加 1877年 11月 21日 !申报 ∀刊登 # 有图求说出售 ∃、1904年 10 月 29日 !时报 ∀刊出的征求短篇小说广 告和 1907年 2月 !小说林 ∀创刊号刊登 # 募集小说启 ∃。
!王慕陶致汪康年书 ∀ ( 十八 ): # 欧洲以 !中外日报 ∀及 !时报 ∀销行最多, 他报竟不见也。∃参见 !汪康年师 友 书札 ∀ (一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第 127页。
& 例 如梁启超为推销 !新小说 ∀, 在 !新民丛报 ∀上为 !新小 说 ∀作 预售和征文 广告达 7次 以上, 其 中入选陈 平 原、夏晓虹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 料 ∀的有 ! < 新小说 > 第一号 ∀和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 < 新小说 > ∀两篇。
2. 小说销售广告对小说界革命理论的宣传 广告是 # 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 4] 。当广告是为了销 售一种文学产品时, 广告主和策划者常会精挑文字以凸现该产品的 # 卖点 ∃, 而文学产品的卖点往 往浓缩着时代的文学思潮或文学倾向, 广告主和策划者利用文学广告或阐述文学不凡的功能、或 凸显文学作品非一般的价值, 进而吸引受众接受并购买, 因而除掉文学销售广告中的商业成份, 销 售广告实际起着传播文学理论的功能, 这在梁启超掌控下的新小说社和广智书局出版的小说广告 中体现显著 & 。小说销售广告成为传播小说界革命理论的载体, 其发端于清议报馆销售 !佳人奇遇 记 ∀和 !经国美谈 ∀的广告: # 本馆前印政治小说 !佳人奇遇记 ∀、!经国美谈 ∀两书, 奇极、壮极、艳极、 快极, 久已脍炙人口, 不徒小道可观, 实国民政治思想发达之一助也 ∃[ 5] 。小说广告出现小说可以 有助于国民政治思想之发达的文学观念, 在中国前所未有。广智书局侦探小说 !离魂病 ∀广告: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晚清报刊小说研究引言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报刊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晚清时期的报刊小说虽然在文学形式、内容和风格上与古代小说有所不同,但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晚清报刊小说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文学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一、晚清报刊小说的产生背景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社会发展和变革迅速而剧烈。

在此背景下,报刊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大量的报刊小说。

这些报刊小说以其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晚清社会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二、晚清报刊小说的特点与风格1. 文学形式的创新晚清报刊小说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文学形式,如连载小说、短篇小说等。

这些形式的出现使得小说在晚清社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阅读。

2. 内容的多样性晚清报刊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爱情、家庭、友情到社会问题、政治风云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同时,这些小说还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出了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

3. 语言的通俗化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晚清报刊小说采用了通俗化的语言文字,使得读者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晚清报刊小说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晚清报刊小说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社会风气的反映,更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1. 反映社会问题晚清报刊小说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反映,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小说关注社会现实,诸如贫富差距、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等等,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这些问题展现给读者。

2. 批判社会弊端晚清报刊小说还用批判的眼光揭示社会弊端,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其中一些小说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与社会结构和政治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小说传递出对弊端的不满和批判力。

3. 推动社会改革晚清报刊小说中很多作品描述了社会的黑暗与空虚,同时也展示了改变现状的希望和力量。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

摘要《申报》在1872年创刊初期曾尝试刊登小说,但不久便停刊了,直到1907年才再次刊登小说。

自1907年复刊小说以来,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了大量的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

长篇创作小说在主旨上以批判官场、揭露政治黑暗较为多见,在体式上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非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中的《自由女》《绣衣盗》等作品虽用传统的通俗小说体式但有一些新的变化,具有创新性。

非章回体小说中的《滑稽生》《缦卿小传》等作品尝试用现代小说模式进行创作,具有现代性意识。

短篇创作小说主要以唤醒国民为目的,重视小说对时事的及时反映,同时也描摹社会风俗、民生百态,题材广泛,严肃性与趣味性并存。

《申报》上刊载的翻译小说主要译自欧美国家,且多为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整体特色较为鲜明。

翻译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大多难以确认身份,张春帆是可确认身份的译者中较有名气的一位。

张春帆译作的发现有利于加深对张春帆的认识。

《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中不乏意译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童话故事等世界名著中的篇章。

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的小说作品,是晚清时期报刊小说的缩影,影响着晚清小说生态,促进了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

关键词:晚清;《申报》;小说AbstractThe SHUNP AO attempted to insert the novel in the early days of its publication in 1872, but it was soon discontinued and it wasn’t until 1907 that the novel was republished. The SHUNP AO published numerous original novel and translated fiction between 1907 to 1911.To be more specific, original novel centers mostly on the criticism of officialdom and disclosing political darkness, and it is divided into pattern of serial novels and non-serial novels. The wor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 including Freedom Female, Embroidrey Garment Thief, were changed in a tradition popular style, which has certain creativity. Besides, works such as Funny Guy and Manqing’s Biography in non-serial novels were written in modern fiction mode, which has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ity. Short original fictions, its main purpose is not only to arou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imely reflection of current affairs, but also describe social customs and people’s livelihood by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in which seriousness and interest coexist. The translated novel published in SHUNP AO mainly from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distinct features, mostly are detective story and romantic fiction. Although most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of the translated novels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Zhang Chunfang is one of the famed translators who can be identified. There are no lack of considerable world masterpieces in the short translated fictions of SHUNP AO, such as Shakespeare’s and fairy tales. The novels of SHUNP AO published from 1907 to 1911, an epitome of the press nove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fluence the Late-Qing novel profoundly and facilitate Chinese modern novel’s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SHUNP AO; nov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绪论. (1)一、选题缘起 (1)二、研究现状 (1)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8)第一章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的总体形态 (9)第一节1907年之前《申报》刊载小说的历程 (9)第二节1907-1911年《申报》刊载小说的概况 (14)第三节晚清《申报》所刊小说体现的小说观念 (24)第二章晚清《申报》刊载的长篇创作小说 (28)第一节长篇创作小说的概貌 (28)第二节长篇创作小说中的章回体小说 (31)第三节长篇创作小说中的非章回体小说 (37)第三章晚清《申报》刊载的短篇创作小说 (51)第一节短篇创作小说对时事政治的反映 (51)第二节短篇创作小说对社会民生的反映 (54)第三节短篇创作小说中的滑稽气质 (56)第四章晚清《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59)第一节晚清《申报》所刊翻译小说的总体情况 (59)第二节张春帆及其翻译作品 (75)第三节晚清《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与名作意译 (85)结语 (101)参考文献 (103)附录一《申报》(1907-1911)刊载的小说目录 (108)附录二《申报》(1907-1911)长篇创作章回体小说回目 (118)附录三《申报》(1907-1911)所刊小说的广告 (123)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35)后记 (136)绪论一、选题缘起晚清时期,随着思想的进步和近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各地兴起办报热潮,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论晚清书局图书宣传--以报载小说林社广告为中心

论晚清书局图书宣传--以报载小说林社广告为中心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论晚清书局图书宣传——以报载小说林社广告为中心李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从《小说林》到"小本小说"丛书,小说林社在晚清出版发行了122种小说。

同时,其还在当时各大主流媒体上重复式、立体式地刊载广告130余则。

无论是内容丰富的文字,还是形式各异的编排,亦或是采用异质"刺激”、"名人"效应、夸大其辞的广告策略,小说林社为其出版发行之小说大力宣传,扩大了小说的传播和影响。

作为影响读者的"前文本”,广告比小说本身更先更易更快到达读者,最终成为小说林社在推动晚清小说繁荣和小说观念新变过程中时历史见证者。

关键词:小说林社;广告;策略;宣传中图分类号:K2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217(2019)06-0116-05收稿日期:2019-09-25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O266):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文本形态生成与嬪变研究。

作者简介:李震(1989-),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讲师,博士。

1904年成立于上海的小说林社是晚清中国规模较大的民营书局,聚集了当时的徐念慈、黄人曾朴等学界“大咖”。

可惜在事业发展的上升阶段,因为“不善理财,不谙营业”①,于1910年突然倒闭停业。

寿命短暂的小说林社,是近代中国民营书局的一个缩影,却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的时间里,小说林社出版了122种小说。

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侦探系列小说《福尔摩斯再生案》、“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以及“四大小说期刊”之一的《小说林》等均是小说林社出版发行。

西方先进的铅石印刷术等“物质技术因素的大力支持"②,小说传播速度加快,读者群亦迅速扩容。

小说林社为了增加小说发行量,吸引广大读者,自然十分重视广告宣传,在当时的知名报刊《新闻报》《时报》《中外日报》等投放广告130余则③,详细记录了小说林社出版史以及小说阅读史、传播史,留下了小说林社在这块领地耕耘的珍贵史料。

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发展

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发展
晚 清时 期 ,随 着 现
怪怪 怪,极意形容祛腐败 ,激励国民智慧开。
代广告传播手段进入小
看看看 ,王君 锐志凌霄汉 ,新 旧小说尽搜 完。
说产 业链 ,广 告 便 开始
唤唤唤,睡狮梦魂醒一半 ,小说通俗是金丹。
晚 清 小说 广 告 与小 说发 展 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 特殊 的影响 。
前 的 21倍 。可 以说 ,此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 ”的广 告 ,直接亮 出了办刊
时小说市场的产品 已是 宗 旨:“专在借小说家言 ,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 ,激励其
非常丰 富 ,读 者 可 以选 爱 国精神 。”这随 即成为近代轰轰烈烈 的“小说界 革命 ”
择的余 地也 相 对较 大 , 的核心思想 。1904年 8月 ,曾朴、徐念慈等人创办小说
说 的产量都 以加速度的
二、传播 出版方的小说理念
方式增长 ,并在 1907年
此前 的出版方 ,基本 隐藏于 文学生 产机制 的背后
谢 仁

左 右 达 到 顶 峰 。 据 笔 者 初步统 计 ,除 开小 说 杂 志 、报纸 ,仅仅是小说单 行本 ,1907年 的 出版量
而不为人所 注意 ,而 到了近 代 ,随着 小说 市 场化 的形 成 ,他们逐 渐走 向前台 ,发 挥更大 的作用 。相应地 ,他 们就需要发出 自己的声音 ,传播 自己的理 念 ,包括跟读 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而广告无 疑是其 可资 利用
就达到 230种。对这一 的最佳渠道。因此,各家 出版商都非 常重视 广告 的传
数据现代人或许没有概 播功能 ,所设计的广告不单单传递商 品信息 ,往往 还兼
念 ,不过 可 以作 个 简单 而包含了各 自的小说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清末铅石印刷术与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

清末铅石印刷术与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

清末铅石印刷术与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本文运用大量史料,以上海(1874-1911)为考察中心,从“翻印”、“续书”及“图像”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铅石印刷文化与明清通俗小说近代传播之间的学术关系,其中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而正是在此传播环境下,白话小说史完成了从传统明清通俗小说向晚清新小说乃至小说的转型。

以铅石印刷术为核心的近代出版文化,与晚清新小说之间存有十分密切的学术联系①,晚清新小说从兴起(1902-1903)到繁荣(1906-1911),期间不过数年时间,其超速的动力,一方面源自文学观念及社会生活的演进,另一方面依靠的正是物质技术因素的大力支持,两者任阙其一,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繁盛之势。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晚清新小说仅是清代后期白话小说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另一部分则是数量可观的传统明清通俗小说,它们同样面临着文本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

那么,铅石印刷术的使用与普及,究竟对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产生了何种影响与作用?迄今仍乏专论。

本文拟以上海地区(1874-1911)为考察中心,在搜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择取“翻印”、“续书”及“图像”三个角度,对此略加探讨。

一铅石印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翻印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申报馆出版《儒林外史》,这部采用新式铅字排印的小说,“校勘精工,摆刷细致,实为妙品”②,与传统木刻本迥异其趣,故甚受读者欢迎,初版千部“曾不浃旬而便即销罄”③,六个月后即重印一千五百部。

根据申报馆公布的铅印书籍成本测算④:《儒林外史》全书总字数约三十三万,初版一千部,每部印制成本约0.3元,第二次印刷一千五百部,每部成本则降为0.27元;而据广告所载,第一版及第二版的售价均为0.5元,因此,倘若申报馆以实价全部售出的话,那么仅仅出版《儒林外史》小说,报馆就能获得毛利近五百五十元,可谓丰厚至极。

《儒林外史》的成功出版,不仅刺激了申报馆铅印明清通俗小说的业务,自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绪九年(1883)的十年间,该馆铅印出版的明清通俗小说凡二十二种;也引发了其他书局的效仿,譬如光绪三年(1877)机器印书局铅印《于少保萃忠传》、光绪十三年(1887)广百宋斋铅印《精订纲鉴廿四史通俗演义》等。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引言晚清至民初,中国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其中,媒介环境的变革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晚清至民初的媒介环境背景出发,探讨媒介环境对文学变革的影响。

一、晚清至民初的媒介环境晚清至民初是中国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各种新的媒介形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影片等。

这些媒介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使文学创作和传播得以更加广泛地开展。

1. 报纸的兴起随着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报纸成为了重要的新兴媒介。

早在晚清时期,上海就涌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等。

这些报纸不仅主张民主、科学、进步的理念,也成为了各类文学刊物和文学作品的重要承载者和宣传者。

报纸的兴起,使得文学作品得以迅速传播,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崛起和传统文学的转型。

2. 杂志的发展晚清至民初,杂志成为了推动文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些知识分子创办了具有特定主题和风格的文学杂志,如《新青年》、《谈艺录》等。

这些杂志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文学创作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

同时,杂志也成为了文学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场所,各种不同的文学派别在这些杂志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辩论,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3. 书籍的广泛传播晚清至民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出版业的兴起,大量的书籍开始广泛传播。

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选择,也给了更多的作家和学者发表著作的机会。

在这一时期,诸如《红楼梦》、《围城》等经典之作相继问世,成为了影响世代的文学巨著。

书籍的广泛传播,使得文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尺度和空间。

4. 影片的出现晚清至民初,中国开始引进和制作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和材料。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清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活跃。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中,中国学者翻译了许多日本经典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吉原多情旅》等,使之传播到中国各地。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了轰动,也对中国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拓了他们的文学视野。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还推动了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文学的互鉴。

通过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中国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学,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也有助于推动东亚地区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背景: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清末时期,随着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国开始接触到日本的文化,其中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对日本文学的热情追捧,特别是一些以德育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家和学者,他们希望通过翻译和出版日本小说来引进日本的文学思想,以丰富中国的文化。

清末时期出版的汉译日文小说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如浪漫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等。

这些作品通过汉译的形式,将日本文学的精华内容传达给中国读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争议。

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推介,中国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和社会风貌,拓宽了他们的文学视野。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开启了中日文学交流的新篇章,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影响:传播范围扩大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使得这些作品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显著扩大。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pdf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pdf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040501提出了一些看法除了资料建设意义外出于这样的考虑晚清期刊小说目录晚清报刊所登广告晚清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作为附录载于文后晚清报刊小说文化产品大众传播AbstractLate Qing Dynasty was an era characterized by its strenuous turbulence in both Chinese society and Chinese culture. As far as the late Qing literature was concerned, it differentiated from that of the past in almost every respect, namely, the literary patterns, literary concepts, contents and structures of literary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dissemination paradigms. In terms of literary creation of that era, the flourishing of novelle was so marvelous that “it was a world of eight-part essays a decade ago, but a new one of novelle at present ”, as Yin Bansheng exclaimed in 1906. In a word, the late Qing novelle were so prosperous that it changed the historical fate of novelle creation in China, see, from the previous “a small lane” to “the succinctness” of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it brought up a surging revolution initiated by Liang Qichao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novelle; and it aroused the infinit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of many a researcher and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take for example, Lu Xun’s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Novelle, A Ying’s History Of The Late Qing Novelle.The dominant feature that made the late Qing novell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st was that they were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with no exception of a great number of novels. At the time novelle were published not only in literary periodicals (the professional ones for novelle in particular) but in many newspapers as well. Therefore, no scholar in the field should brush asid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ovelle themselves and the press of that era. So far, A New And Enlarged Novelle Catalogue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Min Guo, accomplished by the distinguished Japanese scholar Zunbenzhaoxiong,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detailed book concerning late Qing novelle,yet it still has lots of regrettable imperfections, as the author Zunbenzhaoxiong himself admitted, on the one hand, it was based on the second-hand materials, on the other, many novelle published in the daily newspapers were excluded. So, to a certain degree, it is its incompletion that stimulates me to decide on the topic of my pres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Frankly, I began my study on late Qing novelle 5 years ago when I was engaged in writing my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 with my supervisor’s help. I initiated my research with collecting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which took me almost three years. Ultimately,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1065 novelle taken from 106 periodicals (from 1872 to 1911) and 1456 novelle published in 47 newspapers issued before 1912 stored in Shanghai Library. Those first-hand materials have been applied to my two theses, respectively, Catalogue Of Late Qing Novelle Published In Periodicals and Catalogue Of Late Qing Novelle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Objectively, compared with A New And Enlarged Novelle Catalogue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Min Guo, those two theses have supplemented with more than 1000 new items.Altogether,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s 8 chapters, excluding Preface and Conclusion. Preface deals with a brief recall of the study on late Qing novelle in the previous centu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of my dissertation and an explanation to the main idea and features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s why novelle became so flourishing. The following twochapters revolve around the press novelle in late Qing----the former concerns with the novelle published in periodicals while the latter in newspapers, particularly in ShiBao (Times), Shenzhou Ribao (Shenzhou Daily) and ShenBao (Shanghai Daily). Chapter Four is on the novelle in Pictorials. How the late Qing novelle could have been spread so widely, in other words, t he dissemination paradigm (the press media in particular) is the central idea discussed in Chapter Five. The next chapter is on the categorizations of the late Qing novell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ontents. Chapter Seven is an analytical study on those novelle through the angle of craftsmanship of novelle. The last chapter is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the features taken shapes after the spread of those novelle. The last, not the least,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supplies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late Qing novelle with some suggestions.To sum up, there are two academic aspects achieved in my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e 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hand material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late Qing novelle, the other is the theoretical stand I take on the creation and the spread of those novelle.The appendice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Catalogue Of Late Qing Novelle Published In Periodicals,Catalogue Of Late Qing Novelle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Advertisements In Late Qing Press, Names Of Th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Which Late Qing Novelle Published and List Of Publishing Houses Entitled With The Names Of Late Qing Novelle.Key words:Late Qing Press Novelle Cultural Product Dissemination Paradigms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作者签名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导师签名导论一深刻变化的时代文学观念在这其中的兴盛应是晚清文学的一大特色从以往视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界革命晚清小说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传播者与接受者得以迅速沟通不过总的说来还比较零碎比如因为晚清时流行将小说与戏曲时新歌词谭瀛室随笔的结构儒林外史进入民国以后四时期晚清小说才真正为学界所关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也涉及到小说批评的标准及方法问题言之有物情感思想指出在中国文学中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他还主张文学作品的形式当造今日之文学乃真小道作白话小说的施耐庵正宗文学改תÒý×Ô½¯ÈðÔå±àС˵¿¼Ö¤2ÐÂÇàÄêÐÂÇàÄêÐÂÇàÄê良当议第一流但他的这些看法对晚清小说研究的开展主要还是在从晚清小说的研究在资料建设与方法的探索中逐渐展开社会动乱开拓了晚清小说的研究领域中国小说史略仅论文就达数百篇之多以鲁迅郑振铎陈子展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著述1³ѸÏÈÉúµÄ´ÓÔÚËû֮ǰҲûÓÐÈËÓÐÄÜÁ¦¶ÔС˵ÉÏÏÂÁ½Ç§ÄêµÄ·¢Õ¹¹ì¼£×÷×ÝÉîµÄÑо¿µ«¶¼²»¹ýÊÇÂÛʫ˵ÎÄÖ®ÓàÁı¸Ò»¸ñ¶øÒÑÖйúС˵ʷÂÔÒÕÊõÌØÕ÷ÈýÀà½ÒʾÆä²úÉúµÄʱ´ú±³¾°¼°·¢Õ¹¹æÂÉ×÷Æ·ÓèÒԿ͹۵ÄÆÀ¼ÛÖйúС˵ʷÂÔÕýÈç°¢Ó¢Ëù˵ÊÇÒòËû¶ø²ÅÓÐÍêÕûµÄÊ·ÊéÖйúС˵ʷÂÔÖйúС˵µÄÀúÊ·±äǨ¸½Â¼Ò»Æð³ö°æ)ÖйúС˵ʷÂÔÖеķí´ÌÅÉÂÛÊöÁ˲¿·ÖÍíÇåС˵µÄ´ú±í×÷¼ÒÓë×÷Æ·ÍíÇåС˵ʷÒÔ¼°ÍíÇåС˵ÔÚ˼ÏëÄÚÈÝÊéÖÐÒÔ×÷Æ·µÄÌâ²Ä¶ÔÖ÷ÒªµÄ×÷¼ÒÓë×÷Æ·ÓбȽϿ͹۵ÄÆÀÎöºöÂÔÁËС˵µÄÒÕÊõÐÔ±±¾©´óѧµÚһԺг±Éç1924Äê6Ô³ö°æ³Ѹȫ¼¯1981Äê°æ°¢Ó¢ÍíÇåС˵ʷ类及论述中其首创之功自不可没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活文学——白话小说并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了某些作家与作品的贡献与价值来衡量我国的小说的结论活文学也是比较片面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谴责小说对四大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也有比较客观的评述作品的具体考证和研究官场现形记海上花列传注意采集到第一手资料其中特别注意搜集整理有关作家小说闲谈中杨世骥的 3作品的故事源流关于儿女英雄传龙图公案官场现形记为有关作家1949年前的晚清小说研究中国小说史略则比较系统但难免初期阶段的粗浅对作品的研究艺术结构的研究还有一些主观的穿凿附会二最近之五十年中华书局太平洋书店良友出版公司中华书局容肇祖的文章发表于李玄伯的文章发表于孙楷第的文章发表于12文学季刊文史杂志开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品进行了集中的研究经济和文化领域出现的错误与偏差配合当时政治斗争中批判资产阶级和还展开了一场对晚清改良主义及晚清小说的批判文学评论和1964年6月28日谈刘鹗的老残游记刊登了穆欣的前言孽海花历次革命运动到来的时候因而文章还指出中国人民所走的是革命的道路呢是反对革命此后分别进行了批判如文乃山的李伯元作品的思想倾向是进步的官场现形记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完全都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文化大革命由于晚清小说特殊的某些特殊性其一近代文学而且简单地认为凡是过激的保守的在这种理论的误导下其二这在关于刘鹗及其汉奸极端反动反动望风捕影老残游记1965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不过以前十七年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比如中国小说史稿中国近代文学文稿都设有专节论述晚清谴责小说繁荣的原因共有以下几点1»ö¸ù×ÔÇ¿×ʲú½×¼¶ÖªÊ¶·Ö×ÓÆÈÇÐÐèÒªÒ»ÓÐÁ¦µÄ±©Â¶ÓëÐû´«µÄÎäÆ÷С˵´´×÷ѸËٵط¢Õ¹ºÍ·±ÈÙÆðÀ´2²ûÃ÷ÁËС˵Ëù¹ÌÓеÄÆÕ¼°ÐÔÖ¸³öÁ˸ĸïС˵ÒÔ·þÎñÓÚËûÃÇÕþÖÎÖ÷ÕŵÄ;¾¶·×·×ÒÔ´´×÷С˵×÷Ϊ×Ô¼º²ÎÓëÉç»á¶·ÕùµÄÊֶδ̼¤ÁËÎÄÈ˵Ĵ´×÷¶¼ÎªÕâʱÆÚС˵µÄ·±ÈÙÌṩÁËÓÐÀûµÄÌõ¼þ建国后至在晚清小说资料整理方面贡献最大的仍然是阿英先生在资料整理方面晚清戏曲小说目外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补编晚清文学丛钞在资料建设方面老残游记研究资料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三1977年随着党的晚清文学研究1960Äê4Ô°æ1959Äê9Ô°渴µ©´óѧ±àÖйú½ü´úÎÄѧʷ¸å¼ªÁÖ´óѧ±àÖйúÎÄѧʷ¸å1954Äê8Ô³ö°æ1962Äê4Ô³ö°æ1962Äê4Ô³ö°æ1984Äê7ÔµÚ1°æÀî²®ÔªÑо¿×ÊÁÏÎâõÂÈËÑо¿×ÊÁÏ也由复苏到逐步走向繁荣并且呈现出一个观念更新多元互补的良好态势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一卷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晚清小说史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新的发现一是这些著作均有一定的开拓性三是研究晚清小说的视角和批评方法日渐丰富由于文学史的编写研究个性的反映资料调查和个案研究还很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晚清小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料晚清小说的特点是量大很少有晚清小说家出版过文集杂志上搜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有组织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只出版了一两种晚清小说大系在海内外影响较大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民间文学翻译文学1500万字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此书是目前规模最宏大1986年10月第1版1988年3月第1版1989年版 1992年6月第1版1996年8月第1版1997年版1998年版1998年3月第1版2000年11月第1版广泛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戏曲七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于润琦主编的分社会爱国警世伦理10类这套近代短篇小说丛书但因近代短篇小说大都刊登于当时的报纸和杂志ÈÕ±¾ÊÇÎÒ¹úµÄ½üÁÚ20世纪日本产生了不少研究晚清社会和晚清小说的专家松井秀吉20世纪80年代开始麦生登美江等一批学者则比较活跃清末小说闲谈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一些西方学者在晚清小说的研究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并对认为晚清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缺乏统一性的普遍看法提出质疑但其思维模式本文的选题和资料准备Îá¹úÖ®ÎÄÌå11这是梁启超的著名论断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研究地方官僚的生活满蒙恨海5号官僚批判的文学102号 地狱的报告天理大学学报1983年清末小说研究会文部省出版赞助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第100册黄摩西谈到异军突起者晚清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重要特点然后再出版单行本的特别是专业小说杂志刊载小说研究晚清小说的特点晚清小说史另外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报刊小说因此在这方面晚清戏曲小说目樽本照雄以严谨求实态度所编的外国学者做小说目录整理所面对的难题主要是资料的缺乏日报 五年前开始做有关晚清报刊小说的硕士学位论文时无论是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关资料书和目录书在漫长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内连续坐了几年冷板凳短篇小说也以一种计查出有47种日报开辟了小说专栏晚清日报小说目录著录的晚清小说补充了1000余种也关心报刊上小说理论文章以及小说广告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创作和传播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必须以发达的城市为依托文化都相当发达的大都市小说见表一小说林中外小说林1988版表一10不详 小说世界 1905 上海 半月刊 2吴趼人 24  1906 上海 月刊 警僧 新世界小说社报5不详 1907 广州 旬刊 黄伯耀28中外小说林923253012王西神 126 小说画报 1910 不详新小说月月小说申报时报亦都在上海创刊发行使其具有其他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本文的撰写情况µ¼ÂÛÍâµ¼ÂÛ²¢¶Ô±¾ÎÄд×÷µÄ¹¹Ë¼¼ÓÒÔ˵Ã÷ÆÚ¿¯ÈÕ±¨Ê±±¨É걨第五章研究报刊小说的传播第七章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析晚清报刊小说余论二希望本文能有益于晚清小说研究的深入发展晚清期刊小说目录晚清报刊所登广告晚清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作为附录载于文后以第一手资料说话以及研究视角的变换比如在晚清小说兴盛原因研究上本文特别作了深入的调查本文也注意到对其中一些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报刊与小说的传播问题若干章节也因此形成了专题研究的性质第一章报刊小说的成因关于晚清小说兴盛的原因前辈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中国小说史略后虽屡平内乱英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而于戊戌变政既不成顿有掊击之意矣阿英在第一由于新闻事业的发达是当时知识阶层受了西洋文化影响第三大家知道不足与有为并提倡维新与革命晚清小说史以后接着又说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则需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也就是说都确确实实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在1901年—1903年间这个历史性事变是什么呢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历史上的商鞅办法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为了弄清晚清小说兴盛的真正原因还有必要做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1998年1月第1版阿英晚清小说史 1997年6月第1版第一节庚子国变重创下的清王朝的内部改革十九世纪中叶起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即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1857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败等等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领海等主权及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却失败在他们的手中洋务运动的失败水可以载舟当义和团的勇士们高喊着他们用烧纸灰的办法来判断谁是教民的刹那其做法实在是愚昧至极英法意慈禧太后以群虎而搏一羊神京陆沉中国数千年来有的认为立宪可以救国他办小说杂志撰写论文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感心惊胆战以后巨额之代价时经大创后不能不从事于改革布告中外1901年1月29日朕尤痛自刻责积弊相仍现正议和以期渐致富强取外国之长惩前事之失今者恭承慈命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庸俗之吏多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毫无实际私祸天下者在一晚近之学西法者此西法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临下简即西人富强之始基而佐以瞻徇情面学其皮毛而又不精总之欲求振作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全编第一册,1901年更张各就现在情弊吏治民生当因当革如何而人才始盛各举所知再行上禀慈谟清朝在他的最后的十年中改革涉及到废除科举扩展新军发展实业经济教育法律等等各个方面清王朝已是一个病的很重的人病的如此深重的中国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1911年的一场革命使中国走上了另外一条富国强民之路给中国人带来了希望通过小说的艺术形式和关心国家的人们一同去探寻救国之良方文明小史说出了自己对清末社会变革的思考也有办得好的也有学得成的到底先有人肯办上下兴奋大雨要下的风潮一样么是真是假将他们表扬一番对社会的变革李伯元是持欢迎态度的取外国之长惩前事之失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法无古今法无中西的精神是相通的希望中国迅速富强起来预备期接连写了预备立宪立宪万岁五篇小说来揭露清廷的假立宪1958年版 1985年2月第1版李伯元文明小史第1页趼呓外编政治维新要言暮春上海书局石印本见其所撰及其他在小说中吴趼人批判了目前规制未备他在小说中的思考肯定要比李伯元空有一腔报国之志老残游记决定这艘船命运的不只是一种力量侵略者却懂得如何驾船的实践家船主他们用的是外国的向盘他们是天主教倘与他们多说几句话他就要拿我们的船了这是卖船的汉奸刘鹗清楚地看到中国要想实现强国之梦必须走漫长而又曲折的路在一个返魂香又有臭支支的气味救命的物件一路平坦大道石头七大八小不晓得多少人送了性命这山里的路若一直向前有意曲我告诉你个诀窍罢眼前的路你走两步中国当时的改革除了为作家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外改革的做法是去中国之短乃可作后事之师参酌中西政要当因当革各抒所见各抒所见当时的人们在是百家争鸣骂清官在中国的小说作家中改革涉及到了许多领域所以晚清小说的题材是相当丰富的1957年10月北京第1版刘鹗老残游记 第二节 上海租界地的温床作用晚清上海租界在中国政治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上海租界对小说的影响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租界的存在近代报刊的兴起又使小说有了新的传播载体报纸纷纷登载小说书店大量刊印小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晚清小说形成的热潮为何不在北京这一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实践上的调查和学理上的阐释报纸做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这座矿藏的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清政府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未对小说兴盛的原因作出深入的分析晚清小说史晚清小说史以后接着又指出晚清小说繁荣的原因这是事实因为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官场现形记序恰好到了这个时期——租界的保障淫秽谴责小说各位学者对晚清小说繁荣原因的探讨各有各的角度和着眼点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总结出一些经验对晚清小说兴盛的原因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清政府惨败法等国签订不平等的望厦条约1998年1月第1版欧阳健晚清小说史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国宁波开办学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即天津台南镇江淡水登州改为烟台租地盖教堂造坟茔开放长江开放的五口厦门北至天津南京这样广阔的范围自由开展各种活动美日比等国家在上海镇江广州重庆等城市开辟了租界区一特殊而宽松的政治环境清廷于1901年刊布了造妖书妖言条例申报的报道申报的新闻申报及却无法阻挡人们利用小说这个武器来反清抒发理想清廷在历朝历代中文禁算是比较严厉的谁不害怕呢这与租界地的存在有着重要的关系占据很大地盘司法俱全的市政管理机构殖民主义者禁止清军随意进入租界有利于清季以来的反对势力时务报乃由外国公使密电天津同时被土棍诬为以谤皇上因美国教会救入租界脱险设官会审章程后来的事实是中国差役不仅不能在界内搜索刑事犯才能去拘捕罪犯只要与租界有关苏报苏报苏报高唱保皇立宪之论陈范的思想有了变化先后发表了释仇满等文章陈范又聘请爱国学社的章士钊担任接连发表了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杀人主义1903年6月9日但在本国人民面前穷凶极恶的清王朝在强大的外国人面前实在是像绵羊一样温顺只好向上海租界地提出请求苏报以邹容被判监禁两年因这显然是租界的因为不是租界的庇护章太炎被杀头是无疑的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租界实行的是西方列强的法律于右任在陕西被政府缉拿大展宏图民呼日报这一点爱国心与自觉心上海是自治区域的模范著名近代史家陈旭麓先生1988年在是侵略者的产物它送来了资本主义及其先进事物法治等无疑都是它送来的先进事物好歹有个程序于右任也不可能屡仆屡起南山集一个主权国家对来自别国的国事犯有庇护的权利认为租界内的政治犯也应按政治避难者的身份予以保护拒绝将他们1898年戊戌政变后1991年10月第1版陈旭麓学术文存 缉由于黄遵宪当时暂住在公共租界后来英日两国又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政治小说了他受洋务派的影响1896年津镇铁路而且受到旅京同乡的反对不久又应德商福公司的聘请并提出我严定其制则彼之利在一时的大胆主张汉奸垄断矿利要将其刚毅又奏刘鹗保护老残游记因此以20世纪最初6年江苏的狄楚青刘鹗王国维广东的吴趼人陕西的于右任或从事小说理论研究自由或鼓吹用武力推翻现政府演讲组织政党在清廷统治区内数名要求增加20文工资的豆腐业罢工工人竟被上海县衙门分别责打几百板事实告诉我们在租界内不但可以以各种名义创办报刊申报的论文惟民政部大臣之意此取缔租界报纸之说之由来亦能尽限制耶毋亦徒见庸人自扰而已矣而如有违章之罚办是因为清政府因为天津的字句就查禁该报蔡元培蔡元培全集黄遵宪致梁启超梁启超年谱长编申报中国租界史国报纸为了免受中国官方的控制根据英国1918年的情报报道实事新报神州日报中华新报John FergusonÔÚÃÀ¹úÁìʹÝ×¢²áÐÂÉ걨ʱ±¨Â޽̸ßΪ×ÜÖ÷±ÊÃñºôÈÕ±¨½«±¨Ãû¸ÄΪÃñºôÈÕ±¨ÉϺ£±¨Ö½Ð¡Ê·¶ø¿öÆä×î´óÔ-ÒòÈ»ÔòÎáÈ˶ø¹¶ÒÔÉϺ£±¨Ö½×ÔºÀÓÚÈ«¹úÕßµ«Õâ¸öÀúÊ·ÊÂʵ¸æËßÎÒÃÇÔÚÉϺ£×â½çÄÚ³ö°æ¹ý¹úÃñÈÕÈÕ±¨¶þÊ®ÊÀ¼Í´óÎę̀ÐÂÎű¨Ò²ÔÚ×â½çÖз¢Õ¹¸ïÃü¾üËÕ±¨°¸¼ÍʵÈÊé¼®ÈçÔÂÔÂС˵Éç¿ÉÒÔ˵µ±Ê±Ð¡Ëµ´ó¶¼ÔÚ×â½çµØ³ö°æËüÃǵÃÒÔѸËÙ·±Ê¢ÆðÀ´ÐèÒª´óÁ¿µÄС˵ͬʱҲдάÐÂ־ʿºÍ¼¤½øµÄ¸ïÃüÅÉÈçºÎÀûÓÃ×â½ç´ÓÊ·´ÇåµÄÕþÖλ¸ºÆØÏÐ̸³ö°æʱ¼ä申报 望平街 美查 187230 时务报 福州路 梁启超 18969 时报 福州路 狄楚青 19044 小说七日报 南京路 谈小莲 190620 新世界小说社报 上海棋盘街 警僧 1906 神州日报 福州路 于右任 19072 小说林 上海棋盘街 徐念慈 1907 竞立社小说月报 上海四马路 彭俞 1907 了维新志士如何利用租界这个特殊的政治环境¹úÐÔÓëÇøÓòÐÔBryna GoodmanÉϺ£±¨ÒµÎÄ»¯µÄ¿çÑî¹â»Ô1986Äê9ÔµÚ1°æ这些在新空气里涵养过来的人有的著书立说又靠着上海租界外人保护之权因此他们的胆量渐渐的大了设了一个演说坛这些演说内容大都是鼓吹民主这些行为政治家谴责政府宣扬革命因为利用租界从事政治活动意图推翻其统治才是清政府最大的忧患盖与政局素形隔绝也居处之适宜遂藏有政局之黑幕极其背影以与中央政府相抗界内的居民不需要登记户口无国籍的侨民都可以自由出入界内建有众多的工厂公用事业及戏馆为流入租界的华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公开的或地下的烟馆贩卖鸦片黑道其贸易地位在乾嘉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地位东南之都会不过当时的上海还不如苏州特别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战争为上海开埠之造因为江则租界繁盛一次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许多人被迫离开土地进城当学徒和做工是造成租界人口剧增的又一原因同于我国的一个普通县份超过一百万已达余万英国商人造的房子也租给华人1989年5月第1版嘉庆姚公鹤上海闲话 添社戏馆争奇竞胜挥金如土有人把当时上海的繁华社会概括为十景二曰新楼选馔五曰松风品茶八曰飞车拥丽自宵达旦饮馔诸物游人以群聚申报惟洋泾浜一区几于无微不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清末民初的上海都堪称翘楚使得能够食于斯有酒食以相征逐有戏园茗肆以资遣兴弹子房也申报酒店绚丽多彩的租界生活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小说有相当一部分以上海为背景海上花列传上海新繁华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书中以自号历记其二十多年中所见所闻怪现状恶现状不少是发生在上海的民情的地方甚多楔子上海地方人烟稠密加以苏扬各地之烟花环聚于四马路一带那上等的那下等的于是乎把六十年前的一片芦苇滩头繁华到极凡到上海来来往往的人人生世上争奈这些人所讲的应酬便是赌局车水马龙虽是空着心儿好象除了征逐之外居然成为上海的土产物还有许多骗局一切希奇古怪于是乎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1989Äê12Ô°æ1989Äê5Ô°æÏãÑÞ´ÔÊéÉ걨1997Äê7ÔµÚ1°æ吴趼人小说中所描写的与现实是相附的李伯元海天鸿雪记北自杨树浦岸上的煤气灯夜间望去曲院勾栏酒肉薰天觉得世界上最要紧的事情无有过于征逐者醉纸迷金倾心游目曾朴在咦原来这孽海和奴乐岛黄海之西此事一经发现都聚集在此地都道希罕秃着几打笔头内中有个爱自由者闻信却不知从何处问起无非是那班肥头胖耳的洋行买办胡说乱话的新闻社员打野鸡马龙车水爱自由者到不解起来不但为小说的繁盛提供了小说家和读者为小说家提供的素材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这里只从妓院首先妓院林立有些研究上海历史的学者认为这也是近代中国消费方式变革过程中色情消费泛滥的表现名花如云粉黛三千妓馆之多甲天下上海富商大贾及五方游手之人趁风骈集吏不敢呵几于花天酒地矣而势有不能计千五百余家上海妓女的人数也多得惊人小说他家的老太太表示强烈反对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4年版。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清末时期,随着日本近代小说的兴起,一大批优秀的日本小说作品开始被中国传入。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接触到这些优秀的日本小说作品,一批汉译日文小说也随之出版传播。

这些汉译日文小说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情况。

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文学阅读选择。

这些汉译日文小说不仅给中国读者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译日文小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它们丰富的叙事内容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激发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动力。

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也有助于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通过汉译日文小说,中国读者有机会深入了解和理解日本文化,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清末时期,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技术条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国读者对于日本文学并不了解。

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成为了中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学的重要途径。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热心的文化传播者开始着手汉译日文小说的翻译工作,并将其出版传播在中国。

这些文化传播者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兢兢业业、不懈努力,最终使汉译日文小说得以在中国传播开来。

在清末时期,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主要通过文字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来实现。

这些汉译日文小说包括了许多优秀的日本近代文学作品,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森鸥外的《舞姬》,樋口一葉的《绪黑》,谷崎润一郎的《织田信长》等等。

这些作品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吸引了许多中国读者的关注。

这些作品的翻译者也是非常用心和尽责的,他们不仅努力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韵味,同时也将其精妙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内涵传递给了中国读者。

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除了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之外,也引起了一些文化传媒的关注。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摘要】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对文学出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禁书政策限制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导致文学作品受到严格审查和防范。

在受到限制的环境下,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受到限制,创作者不得不采取曲线表达的方式。

这种限制阻碍了文学作品的发展,使文学创作和传播受到了阻碍。

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对文学出版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反思禁书政策对文学发展的启示是重要的。

禁书政策阻碍了文学创作与传播,但也促使文学创作者更加坚韧和创造力。

对于当代社会,需要认真反思禁书政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文学创作自由与传播渠道的重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晚清禁书政策,文学出版,影响,创作,传播,限制,审查,防范,发展,深远影响,阻碍,反思,启示。

1. 引言1.1 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是清朝政府对出版物和文学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的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清朝政府对涉及政治敏感、异议言论或传播“不正之风”的书籍和作品的禁止与查禁。

清朝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禁书机构,负责审核和审查所有待出版的作品,对于未经审查合格的作品进行禁止出版或下架处理。

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也包括了对文字内容的审查和限制,要求作品必须符合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这些禁书政策对当时的文学出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限制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方式,使得文学创作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巨大的审查压力导致作家们在创作时不敢触及敏感或挑战当局权威的话题,使得文学作品缺乏真实性和深度。

禁书政策也限制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导致优秀作品无法被广泛传播和阅读,文学发展受到了阻碍。

晚清时期的禁书政策对文学出版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得文学作品难以展现真实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情感,限制了文学作品的发展和传播。

1.2 文学出版受限情况晚清时期,禁书政策严格,对文学出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出版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限制,许多作品因为涉及政治或道德因素而被禁止发行,或者被迫进行自我审查和修改。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原因与效果探析
张天星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1903-1905年间,清政府对《新小说》进行了多次查禁,其主要原因是害怕《新小说》传播新思想危及统治,另外也包含有戊戌政变后坚持打压“康党”的政治斗争因素。

由于清政府不能控制《新小说》的流通渠道、禁令形同具文以及《新小说》适合时势的内容形式,清政府查禁《新小说》之效果如抱薪救火,反而扩大了《新小说》的传播和影响,一定程度上为《新小说》的传播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加入了一把推力。

清末查禁《新小说》的效果是近代书报检查史上一个欲抑反扬的显例。

【总页数】6页(P22-27)
【作者】张天星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中文系,浙江临海 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清末时新小说《五更钟》的艺术特征探析 [J], 朱新尧;杨萍
2.查禁“邪教”:清代民间的回应及原因探析 [J], 周向阳
3.清末时新小说《五更钟》的艺术特征探析 [J], 朱新尧;杨萍
4.清末时新小说《五更钟》的艺术特征探析 [J], 朱新尧;杨萍;
5.清末民初清水江流域民间借贷原因探析 [J], 宋可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学作品开始进入中国,并且有一部分被翻译成中文进行出版传播。

汉译日文小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清末的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主要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进行。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版和传播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翻译文学的发源地之一。

当时,上海的外商和僑民在上海建立了很多的出版社和书店,其中有一些特别致力于翻译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

他们与国内的知识分子合作,共同进行翻译工作,并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

汉译日文小说在清末的出版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中国读者能够了解到日本文学的新潮流和新作品。

日本文学在当时的东亚地区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

通过翻译和出版这些作品,中国读者能够感受到日本文学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

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中国清末时期,日本的现代小说在中国出版传播,成为当时文艺界的一股新风。

随着时代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离不开翻译和传播的作用。

清朝的小说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更多地表现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呈现。

这种呈现非常有价值,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翻译历史与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本文将介绍清末时期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情况。

清末时期,中国的传媒业发达,各类报刊已被广泛传播。

其中,新时报、申报等报纸成为传播日本文化的主要载体。

这些报纸在刊登翻译小说的同时,也会附有一些文化随笔、读书笔记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思想和艺术。

清末汉译的日本小说类别繁多,包括爱情、历史、侦探、幽默等不同类型。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翻译的爱情小说。

这类小说的主题多为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讲述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挣扎。

这些小说以深情缠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表现手法和细腻的人物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除了爱情小说外,历史小说也成为汉译日文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类别。

这类小说往往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向读者呈现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例如《太平记》、《宝剑锋》等作品,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对于清末的译者来说,翻译日本小说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为了确保翻译质量和文化价值,大多数译者往往选择从事多年的日本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内涵和特色。

他们在翻译中力求精准、通顺、情感表达到位,并尽可能保留原著的文化元素。

虽然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如对于日本文学的认识不足、语言文化差异等,但这并没有阻拦传承。

翻译家们为中国带来了日本文学的新生事物,丰富了中国读者的文化生活。

同时,他们也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互相了解。

总的来说,清末汉译日文小说的出版传播活动,不仅对于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横跨时空的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译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语言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推动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迎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晚清报载小说的有效传播报刊是晚清小说传播的重要媒介。

早期中文报刊以新闻为主,兼刊广告和诗词。

作为伴生物,小说虽曾出没其中,但生存空间相当有限。

尽管也有个别报纸附送小说吸引读者,总体而言,并未形成报刊业刊载小说的普遍现象。

这一格局在小说界革命发生后被迅速突破。

小说观念的变化,小说地位的提高,激发了国人对小说的热情。

报刊业顺应这一形势,积极刊载小说,为晚清小说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不完全统计,仅1903—1911年国人所办报刊中,除去小说报刊和文艺小报,至少还有240多种报刊刊登了小说。

如加上外国人所办中文报刊,数量更多。

小说期刊、文艺小报、新闻报刊等报刊的小说连载,成为小说单行出版之外的重要传播形式。

以《新小说》为代表的小说专刊一时风光无限,是晚清小说刊载的重镇。

而新闻报刊也不甘落后,纷纷开辟专栏,与小说期刊争相斗艳。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说期刊存续的时间大多不长,常因各种原因延期乃至停刊,造成小说连载间隔过长乃至终止。

另一方面,作为期刊,其与读者的交流不能立即得到体现。

相比之下,新闻报刊,尤其是发行量较大的日报,出版时间固定、出报周期短,往往与读者保持了较好的互动,对晚清小说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以晚清《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4大日报为例,对晚清报馆、作(译)者以报纸为媒介,以读者为中心的晚清小说传播展开论述。

一、借助报纸所进行的小说传播实践1.报纸设立小说专栏原本各报刊只有零星的小说连载。

1872年创刊的《申报》,曾在当年发表过《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乃苏国奇闻》等3篇外国小说,且以中国化的奇闻形式出现,与原著差别甚大。

该报最初几年也曾刊发一些笔记小说,但都以新闻之名存在。

小说界革命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顿受国人关注,各报纷纷为小说开辟专栏,吸引读者。

如19世纪创刊的《游戏报》《新报刊是晚清小说传播的重要媒介。

晚清报纸在刊载小说时,遵循市场运行机制,以读者为中心。

作为传播者的报馆设立小说专栏,选择类型丰富的作品,并与作者采取竞猜、悬赏、征集小说等方式吸引读者参与。

作为受众的读者积极响应报馆和作者的各项活动,并发表对小说及小说刊载行为的看法。

以读者为中心的运作模式使报馆、作者的传播与读者接受形成良性循环,造就了晚清报载小说的有效传播。

晚清 报载小说 有效传播G239 A 1003-6687(2015)08-097-0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晚清报载小说研究”(JD137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短篇小说研究”(Z G W1311)文迎霞(1973—),女,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

DOI:10.13786/14-1066/g2.2015.08.023201.80975史料闻报》《申报》,适应形势之需,分别在1905年、1906年、1907年正式设立小说专栏。

其中《申报》距离早期的小说刊载已相隔30年之久。

小说界革命之后问世的各种报纸,往往在创刊之际即已将小说作为固定栏目。

1904年创刊的《时报》在《发刊例》中表明:“本报每张附印小说两种,或自撰或翻译,或章回或短篇,以助兴味而资多闻。

唯小说非有益于社会者不录。

”[1]1907年创刊的《神州日报》也为小说设立了专栏。

一时间,不管是新闻报纸还是文艺报,都视小说为不可或缺的刊载对象。

从零星刊载,到设立专栏,显示出晚清报人关注读者需求的务实作风。

为满足读者需求,各报所选小说也较为丰富。

从长篇到短章,从自著到翻译,从文言到白话,面貌各异,风情有别,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以小说类型为例,小说界革命带来了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新的类型。

这些新人耳目的小说,一时成为小说界的宠儿,备受报纸青睐。

另一方面,国人认为:“西洋小说分类甚精,中国则不然,仅可约举为英雄、儿女、鬼神三大派,然一书之中仍相混杂。

”[2]有感于此,各报往往学习西方的小说分类,所标类型近两百种。

其中,《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4大日报所刊小说标记的类型,总计超过百种,包括滑稽小说、寓言小说、讽刺小说、荒诞小说、时事小说、探险小说、理想小说、虚无党小说、军事小说、豪侠小说、社会小说、家庭小说、风俗小说、历史小说、教育小说、学界小说、博物小说等。

当然,这样的小说分类标准不一,划分太过繁杂。

但这种分类既是取法域外小说的结果,也是吸引读者的策略。

2.采取各种方式吸引读者参与(1)报馆与作者往往采取竞猜、悬赏、提示等方式,吸引读者参与小说情节的分析与判断。

《时报》的做法最具代表性。

该报在连载《火里罪人》时,就曾邀请读者猜测小说中的人物:“阅者试一猜之,那人究是何人?如有猜得者,可来投票。

限于二十二日三点中时截止。

如有投中之人,前三名(依投票之先后顺挨)敬送《侠恋记》小说一部。

得彩者再于明日登报声明,以示无欺(凡来投票者须注明住址姓名)。

”[3]译者陈景韩不仅是小说译者,也是《时报》总主笔,身兼译者与报人双重身份。

此次活动可谓该报刊载策略的重要体现,加强了读者与报馆、作者的交流和互动。

半月之后,该报又以翻译小说《白云塔》为对象,发动读者竞猜:“此稿作者本四种善念与四种恶念组合而成者。

阅者如能于此稿登完后,发明四种善念为何,四种恶念为何,一一证明而解释之,本馆当择其最精切之前三名,赠以《新新小说》全年一份及《火里罪人》全部(均俟出版后)。

”[4]这两则有关《白云塔》竞猜的资料都明确指出了“本馆”在此次活动中的主导性,陈景韩的行为不仅是译者行为,还体现出报人的职务行为特点。

《时报》的做法并非个案。

《新闻报》为吸引读者,首次刊登小说就采取了竞猜的方式。

该报首刊的《眼中留影》是侦探小说,报纸在小说旁发布悬赏竞猜声明,邀请读者判断嫌疑人是否为真凶,投函报馆且推断正确的读者可获得奖励。

采取添加按语、注释的方式,提醒读者关注小说,是报纸小说刊载中最常见的方式。

如《双义传》译者将案件的疑点总结出来,提示读者进行思考:“老妪昏聩,可疑者一;俯首沉吟,有人在楼上,可疑者二;婢啜咖啡,酣睡不醒,可疑者三;举袖拭涕,转向森田,可疑者四;公子外无怨仇,可疑者五。

”[5]而《意外之奇案》译者在案件发展到关键时刻,将各种疑问汇集一起,吸引读者关注:“噫!读者诸君,亦知此爱地玲者,果谓杀人之罪犯乎?抑为无罪之女子乎?且警察长果何所见闻而出此鲁莽之手段?泰勒斯又何所取证,而有此意外之举动?种种之疑窦,丛集于顷刻之间,几令读者诸公绝无一毫之捉摸。

”[6]除侦探小说,其他题材的小说,只要情节比较曲折,译者都会在文中提示读者注意。

这些翻译小说利用了中国章回小说中说书人的身份,制造出类似在说书场中卖关子的环节,调动读者、关注小说进展。

(2)通过征集已发布的报载小说来吸引读者的关注。

连载完毕后,报馆往往会发行单行本。

《申报》的做法是小说连载完毕,单行本随即面世。

但这并非所有的报纸都能做到,《时报》则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征求该报连载完毕的小说再出单行本。

《时报》最早征求的小说是《火里罪人》:“如有人能以本报以前所载《火里罪人》全份寄来本馆者,本馆当赠洋六元以为谢。

如不愿受洋者,当奉以与此洋相当之利益(唯只需一份,以到本馆之最先者为得彩,余则原物寄还)。

”[7]值得关注的是,《时报》并非从一开始就采取这种做法。

该报首刊的《伯爵与美人》结束连载后,于当年年底更名出版:“《伯爵与美人》现已大加增改,易名《侠恋记》,刊成单行本,由本馆发售。

”[8]接下来连载的《大彼得遗嘱》在发行单行本098201.85史料小说的做法只能理解为一种策略——吸引读者关注、保留该报的连载小说。

此后该报还为多部报载小说发布了征求广告:“本馆近拟将《销金窟》《滑稽旅行》《土里罪人》三书印成单行本。

如有人能将三书全稿由报裁下,贴好送来,出书后每种赠三十部,并请先行函致本馆以便订定后回绝他处。

”[9]可见从第一次征集开始,这种策略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者不仅可从报载小说中得到乐趣,而且通过保存小说还有机会获得报馆的馈赠,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3)通过悬赏等有偿方式鼓励读者提供素材、创作小说。

晚清报纸上经常刊有征求小说素材的广告。

如《神州日报》为小说《金氏》、《申报》为小说《财奴》都发布过征求素材的广告。

以有偿方式征求小说,更是报馆的常见策略。

早在同治末、光绪初,《申报》《同文沪报》就曾刊登过有偿征求小说的广告,但那种征求对象为前人所作的“珍藏秘本”“奇书”等,而非读者自行创作的小说。

傅兰雅发布的“求著时新小说启”广告,[10]是有偿征求读者自著小说的滥觞,也标志着小说创作的一种新趋势,即注重小说与时代的联系。

随着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以《新小说》为代表的一批小说杂志更是广泛运用了这种方法。

新闻报纸中的小说有偿征求,当属《时报》最早,其征求短篇小说的报酬为“每篇赠洋三元至六元”。

[11]此后,该报还发布了“小说大悬赏”征文,所入选的小说“第一等,每千字十元;第二等,每千字七元;第三等,每千字五元”。

[12]3.对读者意见的及时关注与认真反馈与小说专刊、文艺小报不同,晚清报纸的核心内容本为时事新闻,而非小说。

报纸尤其是发行较大的日报,非常重视读者意见,并由此调整小说刊载行为。

以《申报》为例,小说界革命之后该报刊载的第一篇作品是《栖霞女侠小传》,在小说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突然中止了连载,转而发行单行本。

这也许是报馆防止连载完毕后被盗版的策略。

如此一来,若想了解小说全貌,读者非得读单行本不可。

因此,这种行为很快遭到读者抗议。

对此,《申报》中止了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承诺小说连载完毕之后才出单行本。

《时报》刊载的第四篇小说《黄面》,即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福尔摩斯侦探故事。

不料小说刊载当天,就有读者来信指出该作品已被人翻译过,并对该报未能如期在两个月内刊完小说《伯爵与美人》提出质疑。

《时报》在第二天即刊发回复:前者因《黄面》的译者并不知该作品已被翻译,恳请读者告知译本的书名。

后者则因报纸篇幅有限,导致小说未能及时连载完毕。

[13]事实上,还有不少读者也发现了该作品的重译问题,并指出原译本在《绣像小说》连载的情况。

接到读者反馈后,《黄面》的译者按图索骥,认真查阅。

《时报》也及时刊发了该译者的回复:所选底本、翻译经过、对读者的感谢和歉疚。

[14]此时是《黄面》刊载的第四天。

以读者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全然附和读者。

如对小说的虚实问题,包天笑就认为读者没必要过于求真:“苏州陈谢两君鉴:小说本系架空而两君必欲征实。

何也?”[15]《神州日报》在刊登《流氓监督》时也提醒读者,小说是作者主观意气的表达,不一定要根据实事书写,阅读时不要以辞害意。

[16]《财奴》的作者甚至直接在小说结尾发表看法:“看官问道,你说的邱人头究竟是那一个?我说这邱人头不是一个人,这是清苦地方的一句土谚,也是清苦地方许多守钱虏的小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