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沈英森_内伤发热(精)
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
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可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龟甲鳖甲膏等;气虚发热,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气阴两虚发热,可 选用生脉饮;气郁发热,可选用加味逍遥丸;阳虚发热,可选用金 匮肾气丸、参附注射液等;血虚发热,可选用人参归脾丸、八珍丸、 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膏等;血瘀发热,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秦景明的《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名。李用粹的《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之 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 发热、疮毒发热、阳郁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是气虚发热)、骨蒸发热 11种。王清任《医林改错》及唐容川《血证论》对瘀 血发热的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王清任的血 府逐瘀汤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内伤发热
【学习目标】
1.掌握内伤发热的概念、诊断与病证 鉴别、辨证论治。
2.熟悉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3.了解内伤发热的中医适宜技术、转
归预后、预防调护。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 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或仅自觉发热、五心 烦热而体温不高。
1.临床特征
中医内科学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或五 心烦热而体温不高。少数可以出现高热,但无恶寒、脉浮等表证, 或虽有怕冷,但得衣被而缓解。其热可时作时止,或发作有时,常 伴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知识链接
1.临床发热诊断标准腋温>37°C,或昼夜体温波 动〉1°C。
(三)简易治疗技术
中医内科学
1.艾灸疗法悬灸或隔姜、隔附子饼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适用于阳 虚发热。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十三)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十三)内伤发热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此外,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者,亦属内伤发热的范围。
要点一概述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内经》五脏热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钱氏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剂。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详细的论述。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多的论述,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
《景岳全书·寒热》对内伤发热的病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张景岳对阳虚发热的认识,足以补前人之所未及。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11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
《医林改错》、《血证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和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内伤发热的病因1.久病体虚2.饮食劳倦3.情志失调4.外伤出血(二)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及转化内伤发热的共同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以气郁、血瘀所致的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所致者属虚。
部分患者,可由两种病机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
内伤发热诊治精粹
内伤发热诊治精粹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脾胃论》中的气虚发热,其治疗“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有的中医古籍文献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如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气虚)、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症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
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1.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内盛,以致发热。
2.瘀血阻滞情志,劳倦,外伤,久病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气血壅遏而发热。
3.内湿停聚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蕴积化热而发病。
4.中气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失调,久病体虚,脾胃受损,中气下陷,阴火内生而发热。
5.血虚发热久病,失血,脾虚不能生血,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亢旺而发热。
6.阴精亏虚素体阴虚,过服温燥,热病之后,阴液亏损,阴虚阳亢,水不制火而发热。
7.阳气虚衰久病,素体不足,过服寒凉,脾肾阳气亏损,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发热。
病因:引起内伤发热的原因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等。
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以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为虚证;以肝经郁热、内湿停聚、瘀血阻所致的为实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
(2)多为低热,少有高热,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不恶寒,或者仅怕冷,加衣被可减缓。
(4)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头晕、神疲、自汗、盗汗、心悸、脉弱等。
(5)可有情志、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
2.鉴别诊断主要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内伤发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对于湿郁发热
历代医家多有论及,而以清代薛雪、吴鞠通贡 献最大。
薛雪 《湿热条辨》指出其病位在脾、胃、三焦 与肝,并从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诸 方面辨证用药,对后世治湿郁内伤发热颇有启 示。
吴鞠通之《温病条辨》虽以冶外感病为中心, 然其所创三仁汤等诸方及藿香正气散加减诸法, 对内伤湿郁发热作出重要贡献。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内伤发热病因病机示意图
忧思过度
劳倦过度一脾胃气虚
饮食不节
气脏
久病失血
血腑
脾虚化生乏源 -血虚失养 阴 功
热病、郁病伤阴一阴虚内热 阳 能
房劳过度一阴亏阳衰
亏失
情志不遂一肝失条达
虚调
跌仆损伤一瘀血内结
脾虚失运
饮食不节 - 痰湿内停
气虚发热— 中气下陷 虚火内生
血虚发热-阴血亏虚 无以敛阳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 温并不升高。
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 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肝经郁热 2.瘀血阻滞 3.内湿停聚 4.中气不足 5.血虚失养 6.阴精亏耗 7·阳气虚衰
性的治法。 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
伍清热。 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
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 应以补为主。 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分证论治
1.气郁发热 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六节 内伤发热 (2)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六节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概说】一、概念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沿革(一)《内经》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奠定理论基础。
《素问·刺志论篇》首先明确提出“气虚身热”。
《素问·调经论》提出“阴虚则内热”,但其所说“阴虚”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机理,是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内热。
”(二)《金匮要略》创立了甘温除热的治法。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三)《太平圣惠方》开始了滋阴除热的治法。
《太平圣惠方·第二十九卷》治疗虚劳热的柴胡散、生地黄散、地骨皮散等方剂,在处方的配伍组成方面,为后世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借鉴。
(四)《医林改错》提出了“瘀血发热”的理论。
三、讨论范围内伤发热可见于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久病体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久病--失于调理心肝血虚,血虚失养而引起发热素体阴虚,水不制火而引起发热久病气损及阳,盛阳外浮而引起发热(二) 饮食劳倦饮食损伤、劳倦过度--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或湿邪内生,郁而化热而引起内伤发热。
(三) 情志失调情志不畅--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
(四) 外伤出血外伤、出血--瘀血阻滞经络或血虚失养,引起发热。
二、病机(一)病变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二)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所致者属实;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
虚实可以相互转化。
(三)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脾(胃)、心、肝、肾五脏。
病因病机示意图血虚失养血虚素体阴虚阴虚久病体虚气损及阳阳虚中气不足气虚内伤发热饮食劳倦中气不足湿郁生热情志失调气郁化火【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长、反复发作
短
鉴别。
多为低热、少数高热,或仅自觉发热
多有高热,热型有差异
无,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 有实有虚,虚证居多
初多恶寒,加衣被不减
外感症状(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 ,实证为主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虚实 实:气郁、血
瘀、湿郁 虚:气、血、
阴、阳亏虚
辨轻重
病程长,热势亢盛,持续发热, 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胃气衰败、 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重
[病因病机]
• 病因: 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 久病、外伤出血等
•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实 瘀血阻遏:气血壅遏而内结化热
内湿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司 水湿食滞痰浊蕴积化热
中气不足:脾胃受损,中气不足, 阴火内生
虚 血虚失荣:阴血不足、不能敛阳, 阳气亢旺
沿革
[概述] 沿革:
• 3.《太平圣惠方》对烦热的病机、治疗有较全面的阐述。“阴气偏少,阳气暴胜,则热乘于心 ,故烦热也。”生地黄散、地骨皮散。
• 4. 《小儿要证直诀》五脏热病效方,并化裁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发热。
• 5.《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 6 .《丹溪心法 》 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保阴。还认为多生于郁,六郁之说,补充了内伤 发热之病机。
阴精亏损:水不制火、阳气偏亢 阳气衰惫:火不归源,虚阳外浮
注意虚实兼挟证型
壅结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而发热
阴阳失衡 而发热
或为气虚而虚阳外越, 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或为气虚而卫外不
固,营卫失和
[诊断]
1、特点: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 2、热型:多为低热(T<38.0℃) ,少数高热(T>39.1℃) ,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恶寒: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 4、伴随症: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 5、病因:情志所伤、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 6、辅助检查:病原学、造血系统、免疫学、内分泌、病理学、影像等。
中医内科学课件 内伤发热45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中医内科学课件 内伤发热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内伤发热的中医诊治(精)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 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临床表现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 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而体温并不升高。
一般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冷感即减轻或消失。
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
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
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治疗原则: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并应根据证侯、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
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
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
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 ·火证》所说:“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
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 而不得不兼乎清; …… 若实中有虚者, 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
” 切不可——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
内伤发热,若发散易于耗气伤阴, 苦寒则易伤败脾胃以及化燥伤阴,而使病情缠绵或加重。
分证论治:·气郁发热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本方疏肝理脾,清肝泻热。
方中以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
气郁较甚,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理气解郁; 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可去白术,加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妇女若兼月经不调,可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诊断注意事项
• 3。注意辨证结合辨病 内伤发热可能涉及西医学功能性低热、甲亢 发热、慢性感染性发热、风湿病发热、恶性肿瘤性发热等,应从症状、 体征、辅助检查详细区辨之。 (1)神经功能性低热者:检查往往无器质性病变,多伴见心悸、 失眠、多汗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甲亢发热:多有高代谢综合征,如食欲亢进、喜凉怕热、低 热乏力、多汗、心悸、消瘦等;并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神经过敏、 情绪激动、急躁易怒。体检:手颤、皮肤潮湿、腱反射亢进、突眼、 甲状腺大、心率快、基础代谢率高。实验室检查:T3↑、T4↑、 TSH↓ ,白细胞正常或稍低。 (3)慢性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 感染引起。临床应注意区分三者:结核病主要依靠结核菌的检出和结 核菌素试验阳性;慢性肾盂肾炎主要依靠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检查 及肾脏B超检查以明确;慢性胆道感染主要根据胆道造影及B超检查并 结合临床特征确诊。 (4)风湿病发热: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皮下 结节、环形红斑或发热、关节酸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快、血清抗O 滴度↑、C反应蛋白(+)、WBC↑,心电图可见P-R期间延长。 (5)恶性肿瘤性发热:多为有明确部位的癌瘤而出现的发热。
整理ppt
分型论治:阴虚发热
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 兼症: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 舌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病机: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主方:清骨散。 处方: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退虚 热;鳖甲滋阴潜阳;甘草和中。 加减:盗汗较甚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 固表敛汗;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滋养阴精。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 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 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详细的论述。
中医内科学资料—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细目一:概述一、内伤发热的概念及源流1.内伤发热的概念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2.内伤发热的源流《内经》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
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作为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多的论述,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
《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
《症因脉治》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
《证治汇补》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等。
《医林改锗》及《血证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内伤发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内伤发热的常见病因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跌仆出血。
二、内伤发热的病机要点及转化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病理性质大体可归纳为虚、实两类。
由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所致者属实;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本病病机比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
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
久病往往由实转虚,其中以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
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病案2
张女,34岁,2006年12月19日就诊。主诉: 近4年月经来潮时辄有低热,常伴有鼻塞流涕、 咽痛、头痛,头痛以两侧及后颈部为主,经 期一般持续1周,月经量多,周期尚准,本月 22日月经将至。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
证属热入血室,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 克,半夏12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甘草 6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防 风12克,苍术9克,青蒿12克,竹叶10克, 大枣10枚,7剂。
4.气虚发热证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 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 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证机概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具有益气升阳,调
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气虚发热证,是甘温除热的 代表方剂。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 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既能升举清 阳,又能透泄热邪。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辩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 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淤、痰湿所 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 的内伤发热属虚。若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表现虚实 夹杂证候者,应分析其主次。
2.辨病情轻重 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 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证多,均为病情较重 的表现。反之病情较轻。若内脏无实质性病变,仅属 一般体虚所致者,病情亦轻。
由于久病或原本体虚,失于调理,以致机体的气、 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而引起发热。若中气不 足,阴火内生,可引起气虚发热;久病心肝血虚, 或脾虚不能生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虚阴伤, 无以敛阳,导致血虚发热;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 耗伤阴液,或治病过程中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 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盛,水不制火,而导致阴虚 发热。寒证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脾肾阳 气亏虚,虚阳外浮,导致阳虚发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35页文档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