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天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PPT课件

问:那么是谁在问“牛背上的笛声何处了”? 答:是牧羊女。牧羊女在想念着放牛郎。 那如梦般的秋景,引发牧羊女渴盼着也收 获一份如痴如醉的爱情。所以说“秋天梦 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句像一个特定镜 头,放大地描写牧羊女的眼睛。此时牧羊 女怀念牛背上的笛声,其实是怀念心中的 恋人。这是一种初恋的感觉,像做梦一样, 从她清澈的眼神中表现出来。诗人准确无 误地抓住对眼神的细节描写,用一个“梦 寐”来表达,非常典雅而有趣。(红色练 二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
欣赏下面组图,说说图片展示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秋 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 其芳的笔下的现代诗歌《秋 天》,去听听诗人的深情絮语。 去感受“秋”的诗韵。
学习目标 1. 有节奏地朗读全诗,在把握感 情基调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重 点,涉及练习三) 2. 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赏析诗歌 中所描绘的秋景图。(重点,涉及 练习一) 3.品味“陌生化”诗歌语言,体会 诗歌的意境。(难点,涉及练习二)
8. 蟋蟀xī shuà: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 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 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9.寥廓liáokuò:高远空旷。 10.清冽qīngliâ:水清。 11.梦寐mângmâi:睡梦。梦中。 12.归泊guī bó:回归的小船。 13.枯涸kūhã∶干涸,没有水了。 14.鳊biān鱼:淡水鱼的一种,身体侧扁, 头小而尖,鳞较细。 15.乌桕jiù :也叫桕树。
细品秋景诗情画意
品读第一 节诗,说 说这节诗 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 秋景图?
第一幅是“农家丰收图” 析:“饱食过稻香”“肥硕的瓜果”等词 语写出了农家的丰收之景,农民的丰收之 乐。其中“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这句 中“饱食”用得怎样好? 写出农家的劳动状态,由繁忙转向闲 适。其中“饱食”拟人修辞用得好,仿佛 镰刀有生命能吃食,与“稻香”结合起来, 含有农家曾用镰刀紧张繁忙地劳作且喜获 丰收的意思。 练二1,练二涉及“陌生化”概 念,后面品读语言会详细介绍

14 秋天学案及练习题

14 秋天学案及练习题

14 秋天学习目标1.感知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一、预习交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寥.阔()丁丁.()枯涸.()清洌.()梦寐.()二、研讨交流1.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各拟一个小标题。

3.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品味下列语句。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三、巩固拓展(一)阅读下面这节诗,完成以下问题。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青鳊.鱼()乌桕.叶()满载.()归泊.()2.这节诗描绘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3.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此句有两层含义:一是,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的心情。

4.品味下面语句。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

我想,秋天是 A 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

秋天是 B 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

秋天是 C 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

秋天是 D 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

秋天更是 E 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5.“严峻,丰盛,勤勉,忠实,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B、C、D、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A B C D E6.同为写秋,本语段与课文《秋天》所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课文《秋天》是;本语段是。

7.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其作用是8.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55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55张)PPT课件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 网,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孔?
收影起子/。青朗鳊读鱼要求似:的1/、乌正桕确叶划的分节秋奏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和重音。
3、揣摩文章的感情。
1、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秋景的诗 ?
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析并 给他们取个名字?
抒发了作者对秋
2.霜晨归渔图(渔船上的秋)
天的 (喜爱赞美)
之情
3.少女思恋图(少女眼中的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 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 收笔下。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 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 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 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明媚、快乐的秋天,是清幽淡 雅而乐在其中的秋天,是栖息在农 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 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 满诗意的秋天。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梦寐”:是睡梦的意思。说明牧羊 女陶醉于秋天的美丽,还在想念吹笛 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表现 了秋天如诗如烟、如痴如梦的意境。
少女思恋图
什么画面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三幅图
1.农家丰收图(农家里的秋)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文中有表现秋天特征的景物么?
文中有反映乡村特色的词句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14课《秋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14课《秋天》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 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秋忙后 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 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巨苦 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 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 其中的秋天 。
为什么相同的秋天会有 这些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不同作者和相同作者不 同心境,不同角度都会有不 同感受。
练习:
找出文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找出文中具有乡村特色的词句 撒网
丁 丁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寻思图
诗歌抒发了怎样 的感情?
对秋天的爱好赞 美之情。
农家丰收图
震落了/ 清晨满披着的 / 露珠 伐木声/ 丁丁地 /飘出深谷 放下/ 饱食过稻香的 / 镰刀 用背篓来装 /竹篱间肥硕的 /瓜果 秋天/ 栖息 /在农家里
一、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 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 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知人们曙光就 在前头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 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1、紧扣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 2、调动各种感官来描写。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
正是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体 现出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 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
思 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
归 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

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 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
归家的团圆 时刻,游子仍是“断

肠人在天涯”。
为什么诗人选取这些景 物,把它们写入诗歌?
这些都是秋天代表性的景物,准 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感受和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秋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秋天

14《秋天》教材简析《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文的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设计理念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口头表达和写作相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目标: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揣摩诗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1、诵读诗文,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3、xx共同准备秋天的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过后,城市开始换上了它秋天的行装,金黄成了它的主色调。

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叠翠流金,爱它的落叶缤纷,爱它的菊香满园,也爱它的天高气爽……但是相信你们所体味到的秋天只是城市中的秋天,乡村中独有的秋天是另一个世界,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乡村的秋之风采。

听读课文1、师配乐诵读诗歌。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初步感受诗中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相信大家都会被诗中所描绘的美景深深打动。

那么诗中描绘了哪些美景呢?3、你们所描绘的景色又分别组成了三组画卷,谁能给三节诗起出漂亮而整齐的名字?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14秋天

14秋天

第14课《秋天》导学案学校:岢岚三中科目:七年级语文(上)主备人:袁静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学习难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导入:“悲哉,秋之为气也。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忧愁的,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2、出示学习目标。

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1、作者简介简介作者:(投影出示)何其芳(1912——1977),现代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丁丁(zhēngzhēng )肥硕(shuò)栖息(qī)归泊(bó)寥阔(liáo )枯涸(hé)清冽(liè)梦(mèi )3、《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基础巩固”1题和“初读课文”1题4、朗读课文。

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三、问题探究(共同学习,合作提高)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快速高效完成下列内容。

小组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初读课文(2、3)。

小组活动二:细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互动研讨”1、2、4题。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这些场景,然后再小组内展示。

)2、《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感受鉴赏”1、2题。

(小组内讨论,小组内展示,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补充,老师点拨。

)四、拓展延伸(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应用拓展”第1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秋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秋天

答:“栖息”——拟人,概括秋天在农人家的 状况,写出轻松、娴静的氛围。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答:“游戏”——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 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 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2.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 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诗 略)
答: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
何其芳
二、写作背景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 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此时的他正在北大上 学。在首诗中作者将视野投向 了乡野,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 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甜、 清柔的氛围。
第三讲
重点难点字音字形
字音字形一
zhēng 丁丁
lián 镰刀 qī 栖息
péng 芦蓬
bēi lǒu 背篓 sǎ 撒下
第四讲 解读课文
看视频, 初步了解课文!
齐读课文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 zhēngzhēng )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bēilǒu)来装/竹篱间肥硕(shuò)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sā)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biān)鱼似的/乌桕(jiù)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bó)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hé)见石/更清洌(liè)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mèi)/在牧羊女的/眼里。
一、欣赏秋天的图片
二、提问与回答
1、找出这首诗歌各节的中心句。
答:第一节: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第三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14课 秋天

第14课  秋天

研读探讨
诗贵在有“意境”之美,请简述本诗创设的意境氛 围。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 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轻柔的特点。 写繁忙之后的农闲景象 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清静的氛围 清远的氛围 清甜的氛围 和 谐 统 一
写少男少女朦胧而 纯真的感情 写清丽意象
轻柔的氛围
研读探讨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 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 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闲静 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 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 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 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是睡梦、梦想的 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
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 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著有诗 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著名诗作 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 们歌唱》等。
字词注音 丁丁( 肥硕( 青鳊鱼( ) zhēng ) shuò ) biān 镰刀( 栖息( 乌桕( ) ) )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晞的时候, 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 山谷;田野里散发出稻香的气息,金黄 的麦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 鞭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 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 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 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 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 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 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 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渔 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 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 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七年级语文上册《14 秋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4 秋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词句含义。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方式贯穿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秋天,热爱秋天,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描绘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教学感悟诗句的含义,领悟诗歌某某、闲静的意境美。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课前准备:《课课精练》53页“一预习与自学”,朗读课文。

七、教学过程(一)预备铃打响,全班进行课文的认知朗读。

(二)提问学生,导入新课导语:步出朱自清笔下活泼生动的春天,跨过老舍文中温晴秀丽的冬天,告别梁衡眼里热烈急促的夏天,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

大家眼中的秋天是怎么样呢?(用“秋天是”来表达)请看古代诗人是这样描写秋天的。

(课件展示两首古诗并朗读),多么美的秋天!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现代诗人何其芳心中同样满流着诗意的秋天。

(三)检查预习,整理字词。

组织各组同学同时上台板书课文中的多音字与形似字,除此以外,多音字还要写出另外读音的拼音及组词,形似字还要写出另外字词的组词。

各组写一个,老师评价并补充,全班齐读板书的词语。

(四)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与感情基调。

1、全班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课文所描绘的一组乡村秋景图: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乡村的哪些景物,有哪几个场景,组成了哪几幅画面(在文中找到依据)。

2、分组回答前三个问题,抢答最后一个问题。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感情基调:对乡村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五)引导学生进行涵泳朗读,深入意境。

1、指导学生探究第一节诗的朗读节奏、重音以及表现的人物情感及其语句,全班朗读。

2、分别组织第一、二组同学展示:朗诵诗歌第二节、第三节,明确诗歌的节奏、重音,分析本节表现的人物情感及其提示语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笔记
以下是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的笔记。

《秋天》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1. 课文结构:
这首诗分为三节,每节四行,共十二行。

每节诗的前两行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后两行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2. 内容要点:
(1)第一节:描述了秋天的到来,树叶变黄、飘落,天气转凉,人们开始添衣保暖。

(2)第二节: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的田野和果园,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3)第三节:通过对秋天的星空和萤火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3. 写作手法:
(1)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3)语言简练明了,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4. 重点难点解析:
(1)如何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对生命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答: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星空和萤火虫,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这是因为星空和萤火虫都代表了未知和神秘,而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也让人产生敬畏之情。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秋天,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14秋天(学案)

14秋天(学案)
2、霜晨归渔图中,怎样读出节奏,哪些词应读出重音?
3、根据诗歌第三节内容,你觉得画面有必要增加一些什么内容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读出节奏,哪些词应读出重音?
三、想象延伸,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1、农家丰收图
2、霜晨归渔图
3、少女思恋图
意境是诗人借助某一事物来表达感情的,一定好好体会。
重音是诗歌的重点所在。
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要发散思维。对诗歌要读懂、理解、吃透。
须细心细致阅读诗歌,并学会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紧扣思想和内容来回答问题。
整体把握,学会走出文本,做到书越读越薄。厚积才能薄发,
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产生共鸣,能学为所用。学有所得
4、一定要读准下面的划线的字的字音
震落()幽谷()肥硕()栖息()青鳊鱼()乌桕叶()满载()寥廓()枯涸( )清冽()梦寐()
了解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重庆万州甘宁人。
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
14、秋天
学习目标一、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
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课前预习1、美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利用课下的注释,词典读准课文的字。
3、想一想古代有哪些写秋的诗句。
课题
14课
姓名
七年级班组
第一课时
兼馨设计
学习方法

14 秋天

14 秋天

14.秋天教材分析:《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

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济南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因此学习这首诗,既可以巩固前几篇文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②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③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④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⑤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过程与方法: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诵读改写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2.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通过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①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②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③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3.诵读法;品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阅读法。

4.联想想像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全诗以“秋”为线,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通过对意象及组合的想像联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4. 秋天》优质课教案_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4. 秋天》优质课教案_30

《秋天》教学案例背景:《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教材分析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何其芳用精粹的语言描绘了三幅农家秋天的场景,即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和少女思恋的景象。

诗的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整首诗就是三幅画面的组合,诗人融情入景,诗歌入情入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怀。

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想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情境激趣,这个环节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注重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因此,《秋天》的教学第二个环节就是朗读诗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并让学生讨论探究,能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此外,在朗读时配置相应的音乐,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诗歌语言凝炼形象,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因此,《秋天》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品味语言,并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呈现出的三幅画面。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第四个环节为描画秋天,这一步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读诗”、“品诗”、“绘诗”的环节之后,让学生介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诗歌创作,以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 秋天》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 秋天》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14课秋天》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______ 栖.息______ 寥.阔______ 枯涸.______ 清洌.______ 梦寐.______。

【答案】shuò;qī;liáo;hé;liè;mèi【解析】答案:shuòqī liáo hélièmèi考查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汉字当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2.《秋天》选自______,作者何其芳,现代______、______。

【答案】《预言》;诗人;评论家【解析】本题考查《秋天》文学常识的把握.《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答案:《预言》;诗人、评论家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做本题时注意《秋天》文学常识的把握.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______(2)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______。

【答案】止息;寄居;温和地,温柔地.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解析】(1)“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2)“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答案:(1)止息,寄居,写出了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2)温和地,温柔地.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词语置于句子中,进行分析.分析词语的本意,及词语的语境意思.4.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14秋天(教学案)

14秋天(教学案)
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细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请找出文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找出文中具有乡村特色的词句。
五、拓展延伸,当堂训练
1、欣赏下组图片,以“秋天”为题展开理想的的翅膀,做一回诗人写一首小诗,互相交流
2、我也能当小诗人:改写歌词『春天在哪里』
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田野里。
这里有_______呀,这里有_______.还有那_________________。嘀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1、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2、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
课题
14课
姓名
七年级班组
第一课时
兼馨设计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方法总结
仔细领会目标,切实把握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并认真落到实处。
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和文学常识及文体资料。这样才能为下步理解和领悟诗歌的内容和思想做准备

初中语文_14 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14 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秋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②观察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授课设想: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

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乐欣赏秋天的图片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她是那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水;南飞的大雁;丰收的庄稼;肥硕的瓜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秋天》。

二、初读:自己小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争取读出感情。

注意: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

学生活动:1、自读诗歌,并画出注意读音的字。

2、自由展示朗读,并评价。

小结: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读得有感情……)三、听读:1、听老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2、小组内朗读比赛。

3、推荐优秀同学全班展示。

三、品读:赏析第一幅秋景图1、你能将下列空缺的词语填上吗?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伐木声()幽谷。

放下()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的瓜果。

秋天()在农家里。

2、比较朗读去掉这些词语后的诗句和原诗,你认为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赏析去掉的词语在诗中的含义、作用,渗透写法,表达的感情同时指导朗读)3、带着这些感悟和理解再读第一节,争取读的比刚才更有感情。

(学生代表展示朗读)4、思考: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赏析诗歌呢?5、用刚才的赏析技法赏析第二、三节,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完善。

(学生展示,教师补充完善)四、背诵:背诵比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好。

五、总结感悟:在诗人何其芳笔下,秋天是(生填空如:丰收的,活泼的,美丽的,喜悦的,多姿多彩的……)在同学们心中秋天是怎样的呢?六、我心中的秋天:1、请用“秋天是”的句式写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秋天,看谁写的句子最生动,最有想象力。

14秋天

14秋天

平凉十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第14课《秋天》主备人:包丽娟参与教师:侯占平李葆华白静叶红红李德银二次备课记录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审核: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栖息、寥廓、枯涸、清冽、肥硕、梦寐”等词语,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能概括诗歌内容,品味佳词丽句,把握诗歌意境。

4.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能概括诗歌内容,品味佳词丽句,把握诗歌意境。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

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三、预习检查1、本诗节选自《》,作者是(代)诗人(人名),他的原名是__,该诗人的代表作是文散文集。

本诗作于20世纪__年代初。

2、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丁丁 ( ) 栖息()背篓()肥硕()乌桕()满载()归泊()梦寐()寥阔()枯涸()清洌()青鳊鱼()3.根据词语的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

(1)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2)高远空阔。

()(3)干涸,没有水了。

()(4)水清澈。

()(5)睡梦。

()四、朗读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1、一读诗歌你把握了诗歌节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二读诗歌你了解了诗歌内容思考:本文描绘了一幅()图,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

14、秋天

14、秋天



诗歌写作要借用意象来传情达意, 所选择的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 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 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借用具体的 意象。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 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 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远、清 柔。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 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 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 娴静的氛围。
(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 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 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 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我们是一家人
应茵
同学,不要哭 因为你的泪让人心疼。 那么,请把委屈倾吐。
擦干你的眼泪, 说好是一家人,

扬起微笑, 展开笑容, 让我们开开心心往前走。 前方的路很长,还陡, 让我们手拉手, 我们需要一起走,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看秋天的图画,给画面拟题, 并尝试着给画面写上一句诗,或者 是借用古诗来歌咏画面。
拓展延伸 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 景 [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红巾,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也佩戴一枚胸花。
思考:1、诗歌中借用了哪些意象?它们各 自什么特点?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晨曦 柔婉,毛栗 褐色可爱; 浆果 丰满,玫瑰 盛开。 枫树 华丽的红巾,田野 艳红的轻纱。 ——都是秋天的景物 很美丽 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成 熟、饱满、美丽的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体会诗歌中 运用生动的词语,并说说它 的妙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秋天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习题精选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1.这节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描写秋景。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是从_______角度,写出了幽谷_______的特点。

“稻香”从_______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如果把“栖息”字换成“停留”或其他的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这一节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它由哪两个场景组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听觉幽深、宁静嗅觉
2.拟人
3.不好。

“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4.农家丰收图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