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目录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1 中国古典园林 (1)1.1.1 商周时期 (1)1.1.2 秦汉时期 (1)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1.1.4 隋朝时期 (1)1.1.5 宋朝元朝时期 (2)1.1.6 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3)2.1.1 人工山水园 (3)2.1.2 天然山水园 (3)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3)2.2.1 皇家园林 (3)2.2.2 私家园林 (3)2.2.3 寺观园林 (3)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4)2.3.1 北方类型 (4)2.3.2 江南类型 (4)2.3.3 岭南类型 (4)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4)3.1 筑山 (4)3.2 理池 (5)3.3 植物 (5)3.4 建筑 (5)3.5 书画 (6)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6)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6)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7)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7)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7)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7)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7)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7)5.1 厅 (7)5.2 堂 (8)5.3 楼 (8)5.4 阁 (8)5.5 榭 (8)5.6 舫 (8)5.7 廊 (8)5.8 亭 (8)5.9 塔 (9)5.10 桥 (9)5.11 墙 (9)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9)6.1 抑景 (9)6.2 添景 (9)6.3 夹景 (9)6.4 对景 (10)6.5 框景 (10)6.6 漏景 (10)6.7 借景 (10)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10)7.1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0)7.2 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10)7.3 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11)7.4 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11)总结 (11)参考资料 (11)致谢 (12)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1.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论文姓名刘汉雨专业班级编导103学号 201002034325日期 2012年12月18日目录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 2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 - 3 -三、拙政园意境的组织规律 - 3 -四、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 4 -五、结束语 - 4 -参考文献 - 4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10编导刘汉雨指导老师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

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

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

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

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

中国园林美学论⽂ 中国园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历史悠久,形成个性鲜明的园林体系,独领风骚,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举⾜轻重的地位。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国园林美学论⽂,供⼤家参考。

中国园林美学论⽂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中国园林美学论⽂摘要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化宝库中的⼀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

中国古典园林以⾃然⼭⽔为主题思想,以花⽊、⽔⽯、建筑等为物质⼿段,强调⼈与⾃然、⼈与⼈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通过与⾃然和谐共⽣的⼈⼯建造,突出天⼈合⼀、融于⾃然、顺应⾃然的设计美学思想,不露痕迹地体现⾃然之美。

中国园林美学论⽂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献标识码: A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化培育成长,是⼀个博⼤精深⽽⼜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1、⽣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0年,包括殷、州、秦、汉朝代。

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园林内容驳杂,园林概念模糊;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并没有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该时期代表作有建章宫、上林苑。

2、转折期:公元前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

当时寺观园林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省城到全盛的转折,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彩转化为浓郁的⾃然⽓氛,初步确⽴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代表作有铜雀苑、华林园。

3、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时期。

随着社会条件、性质以及传统⽂化的发展,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法提升,⼭⽔画、⼭⽔诗⽂、⼭⽔园林三个艺术门类有互相渗透迹象。

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旺盛的⽣命⼒,⽽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盛年期。

作为⼀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了。

代表作西苑、华清宫。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风格论文素材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古代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些园林以其庞大、精细的规划和布局而闻名。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扬州的个园都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皇家园林通常有严谨的结构和宫廷建筑的特点。

其中,大片的山水画被用来营造宏伟壮丽的景观,流水、湖泊和岩石则被用作点缀美化。

此外,独特的建筑元素如廊亭、回廊和四合院等也是皇家园林建筑的标志。

2. 私家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中国古代还有许多私家园林。

这些园林通常是由富裕的商人、文人或政治家所建。

私家园林非常讲究细节,体现了主人对美学和品味的追求。

私家园林的特点在于悠闲自在、雅致恬静。

园林主人会精心布置各个角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美感。

园林中常常有小巧别致的精致建筑,如亭台、小桥、曲径通幽等,为园林增添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3. 佛教园林佛教园林是另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佛教园林以寺庙为核心,以佛教教义为指导,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宗教意义。

佛教园林通常建在山间或山顶,利用山水的优美来烘托佛教的神圣和宁静。

寺庙的建筑注重尊重自然,融于自然。

园林中常见的佛殿、舍利塔等建筑都是佛教园林的典型元素。

4.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还有一类特殊的园林建筑,即文人园林。

这些园林是文人雅士的府邸,他们喜欢自然山水,常常在庭院中布置一些小景观。

文人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把诗意、画意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这些园林常常有小桥流水、石径、花草树木等元素,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它们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佛教园林和文人园林等多个风格。

每种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又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色。

这些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心设计的景观,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建园要素及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建园要素和理念。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们逃离尘嚣的乐园,也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下面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和理念进行浅析。

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包括布局、景观、建筑和装饰等方面。

首先是布局,古典园林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以小巧精致的场所相互连接。

其中,以中轴线为主的布局方式最为常见,如故宫的建筑群、颐和园的设计等。

中轴线上的建筑和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对称美和延续性。

其次是景观,古典园林注重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以表达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水池、山石、花木、假山等元素被广泛运用,使景观变化丰富而和谐。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的建筑通常以亭、台、楼、阁等精致的建筑风格为主,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最后是装饰,古典园林的装饰风格多样,包括砖雕、石雕、木雕、泥塑等工艺技法,以及壁画、瓷砖等艺术形式,为园林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园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和谐和意境等方面。

首先是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以山水、花木等自然元素为主要表达手段,营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

其次是和谐,园林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不仅在布局上追求对称美,还在景观和建筑的搭配上注重和谐统一、古典园林中常常糅合了自然和人工的景观元素,使其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最后是意境,古典园林强调营造意境,以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通过用景、透景、映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恰当地表达出设计者的情感和主题。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建园要素和理念在布局、景观、建筑和装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以中轴线为主的布局方式、自然和谐的景观表达、精致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富多样的装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古典园林通过创造丰富的意境,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使其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般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在的苏州早已变成各大旅游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人也越来越多,园中的景也很受喜爱。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内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种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而得林泉之越”,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的艺术境地。

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园古典园林的总称。

来到苏州,游贤古典园林,优雅精致的景色,一定能让你深陷其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我认为最美的园林,不愧是苏州园林。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举世闻名得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万里长城”,可谓名副其实。

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39年得时间才完工。

长城得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得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得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得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得青山环绕着。

在这绿色得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

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得诗句来形容它得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得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得,很适合防御敌人。

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其中得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得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得吴三桂在此酣战。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

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第一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论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尤以其含蓄深远的古典韵味最具魅力。

关键词:历史、建筑特点、建筑风格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直至汉朝,中国造园艺术一直处在萌芽期,期间主要是皇家苑囿,造园的主旨、意趣很淡漠。

到魏、晋、南北朝时,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

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隋、唐、五代可看作成熟期。

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讲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宋朝时,造园艺术进入高潮。

不仅造园活动空前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得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随后的元朝,却一直处于滞缓状态和低潮。

到明、清时,造园艺术再次达到高潮。

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

不仅是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与专书。

悠久的历史给中国园林艺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痴迷于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案例论文讲解中外园林史结课论文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2015年12月20日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汉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本文将例举几个具体的园林代表的造园历史和特点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关键词:建筑布局;艺术意境;创造;艺术形象;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按园林地属关系大致分三种: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西安华清池寺庙园林拙政园其中以皇家园林为主体。

南普陀寺一、皇家园林——“以人为环境为主,因借自然景观为辅的园林”[1]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

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直至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1.一亭一径,足谐奇趣,人间天堂——颐和园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独特的特征。

本论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的内容。

一、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注重对称、对景和空间层次的处理。

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园林建筑也不例外。

在整体布局上,常常采用对称的方式,使得园林建筑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例如,以建筑物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布局是常见的形式。

同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对景的处理,建筑物通常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统一的视觉效果。

另外,园林建筑通过设置不同的园林区域,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

这些层次的转换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视觉层次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建筑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既体现了建筑的实用性,又使园林建筑呈现出国粹之美。

在建筑结构上,常常采用大檩架和斗拱等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牢固。

此外,古典园林建筑还使用了砖、石、瓦等材料来加强建筑的结构和装饰。

特别是在培育小型园林景观中,常用砖石围合,铺设瓦片,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致细腻。

三、艺术装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装饰包括各类雕刻、彩绘和家具陈设等。

雕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常用的雕刻元素有花鸟、人物和动植物等。

这些雕刻作品既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又赋予了园林建筑独特的艺术氛围。

彩绘也是园林建筑的常见装饰方式,通常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门窗和梁柱上,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绘画技法。

此外,园林建筑还注重家具的陈设,常常使用紫檀木、红木等高档材料制作家具,使园林建筑更加典雅和豪华。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布局结构、建筑材料和艺术装饰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

今天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及其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园林文化是一种取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大,园林文化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起来。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园林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容摘要北京市园林局在新世纪提出了“文化建园”的方针,并曾在2001年6月召开过“文化建园”的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对这个方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抓住了园林艺术发展的核心和主线,尤其符合“三个代表”精神,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已经深入了人心。

本文想就“园林文化”谈一些个人的理解......北京市园林局在新世纪提出了“文化建园”的方针,并曾在2001年6月召开过“文化建园”的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对这个方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抓住了园林艺术发展的核心和主线,尤其符合“三个代表”精神,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已经深入了人心。

本文想就“园林文化”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文化”,大而言之是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

但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东西。

我小的时候,人们说上学是学文化,学问好就是文化高。

后来进一步认识文化,好像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领域,因为“文化大革命”就是从这些领域开始的。

而如今把衣食住行,烟洒茶饭,乃至完全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都归于文化,反倒令人有些迷茫。

有好事者于是把文化又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但何为“雅”、何为“俗”,却不容易界定。

具体到园林文化,它到底包括什么内容,怎样理解,归雅归俗,也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最近常有人提起,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那么,也可以说园林文化的基本线索,就应该是如何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

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

中国的园林艺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世界上独成体系又影响深远的东方园林的代表。

它的发展虽有盛衰曲折,但其主流一直是在为“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探索并创造最理想化的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

园林毕业论文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用5篇】

园林毕业论文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用5篇】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
用5篇】
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5篇《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篇一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古典园林游玩,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徐悦,也可以叫我悦导。

今天我们将去苏州的古典园林转转,请大家跟好咯!
苏州古典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一句话说得好“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沧浪亭,沧浪亭是建于宋朝公元948——1264年,被文人成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占地面积1·08公顷。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囹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还写下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造首诗。

踱步沧浪亭,可以看见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们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半小时,要注意几点事项:
1、注意安全
2、不要戏水
3、注意卫生
4、不要破坏花草
现在清大家自由解散,最后:祝大家玩的愉快。

软件测试毕业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园林建设,将园林视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进行园林设计、营造和管理,不断演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如汉代的园林、唐代的园林、宋代的园林、元代的园林等。

其中,以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园林为代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性精品。

本文将从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景点特色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探讨。

一、园林的历史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建筑始终贯穿着自然、人文、艺术和信仰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均体现在了古典园林中。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

古代园林建筑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精髓的代表。

凭借着独到的文化思想与美学理念,古代园林建筑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提供了精神与思维上的启迪和冥想,使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古代,园林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

贵族们喜欢在园林中举办各种宴会和活动,分享彼此的文化、艺术和智慧。

同时,园林也是信仰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尤其是佛教园林和道教园林,如西湖边的灵隐寺和岳阳楼的道观等,深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

二、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展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传统美学。

其实现方式非常具象,即在一个有限空间中营造一个自然山水之美的人工园林。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往往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所中。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使用灰瓦、泥塑、木构、石雕等天然材料,运用传统的园林观念和造园技术,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更多文化气息和建筑美学的内涵。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石桥、曲径、廊庑、攀岩、亭台、假山、池塘等设计元素贯穿始终,它们被巧妙地布置在园林中,形成了奇巧玄妙的景观,让人们在细微处体验到园林建筑之美。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引言:一、四合院式园林四合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它具有四合一的布局,即四面合院,中有天井。

四合院式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它以中轴线为主线,形态简洁,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

四合院式园林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传统的斗拱、飞檐等装饰手法为特色。

园林内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配以花木蔓草,使园林更具自然美感。

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它是个人或家族用来休闲娱乐的园林,常见于贵族、文人等人家。

私家园林建筑注重创造独特的氛围,常用华丽的装饰和精巧的雕刻。

私家园林通常分为前院、后院和中间的主体建筑三个区域。

前院常用作迎宾之地,通常有大门、假山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后院是私家园林中的重要部分,常有花草树木、池塘、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三、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它是古代帝王为了游览和享乐而修建的园林,包括了紫禁城和圆明园等著名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注重庄重和豪华的氛围,建筑多为大型石砌建筑,前朝后宫,数百间房屋错落有致。

园林内常有大型假山、水池、石桥等景观元素,富丽堂皇。

皇家园林常常与文化有关,它不仅仅是一种园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四、僧院式园林僧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的一种类型。

它是寺庙僧侣修建的园林,常见于佛教寺院。

僧院式园林注重宁静和清净的氛围,建筑多为朴实的木质结构,配以精巧的雕刻。

园林内常有青石板路、佛龛和花草等景观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僧院式园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佛教信仰,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净化的体验。

结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独特且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四合院式园林注重中轴线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私家园林强调独特的氛围和精巧的装饰,皇家园林体现庄重和豪华的氛围以及与文化的关系,僧院式园林追求宁静和清净的氛围与心灵净化。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和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分析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浸润和渗透无处不在。

换言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物化现象,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易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名”。

孔子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智者动,仁者静。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亲近宇宙万物的自然观。

这种天人合一自然观体现在园林造园技法中,就是对自然的模拟。

小到一事一物,大到一山一河都极尽模仿之能事。

两晋、宋代以直观方式再现山川河流。

元明以后,还借助意境联想,用园林将自然之美人工化,绝妙地写意概括,达到诗化的境界。

在亲近摹拟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然,造福于人。

这无疑是对人天合一观念的积极诠释。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城西的城市园林化建设便是一例。

该时期西北郊水系得到彻底整治,引玉泉山水系汇入昆明湖,然后拓展疏浚西湖,在玉泉山南麓开凿水库,疏浚长河,使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北京西郊由此形成以玉泉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可调控的供水系统。

礼乐相成的伦理观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和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层层渗透到中国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礼(1)内外之礼。

墨子云:“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这种内和外,渗透到园林景观中,不仅仅是自然性划分的室内外空间,而且还是基于人的社会性划分的公共与私密空间;(2)尊卑有序。

所谓男尊女卑、君尊臣卑、夫尊妻卑等。

这种带有封建伦理烙印的观念体现在园林景观构筑中就成为了一种等级标示功能,其显著标志就是在园林建筑中外化出一系列尊卑有序的建筑符号。

中国园林之乐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不偏则胃中,不倚之谓庸。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特点论文中国的园林建筑不仅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精神上的感受。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文篇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悠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具有极大艺术魅力。

本文旨在对中国古典园林分阶段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其建筑的类型、艺术特色、审美价值,然后将它放在国际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理念当中,通过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进一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古典园林; 建筑艺术; 发展前景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

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

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

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

1、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解析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必须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经历的几个阶段、主要建筑类型、建筑艺术的特色以及建筑审美价值。

1.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经历的几个阶段。

秦汉时期是造园艺术的萌芽时期,有了专门的园林― “昆明池” 。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应用的论文[合集5篇]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应用的论文[合集5篇]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应用的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应用的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人文思想的概念与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接着讲述了古人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各大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点。

最后逐一介绍了在四大主要人文思想影响下,园林设计的特点,详细表达了思想与设计融合、设计来源与思想的观点。

关键词:古代园林设计;人文思想当下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日新月异,无论哪一种设计都淋漓尽致地彰显自我主义,设计偏离自然,走向复杂化,是当代设计的特点。

人们不得不回望过去,在简单和自然的古代设计观念中寻找灵感。

现代的园林设计是面向大众,而大众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更加迷恋过去的简单纯粹、向往山水自然。

所以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相结合的设计风格,才是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

学习古代园林设计思想在当今时代下,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人文思想的含义广泛说来人文即人的文化,人文思想就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关于哲学、宗教、文艺、美学等思想内容的先进思想和核心思想。

在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强调人性关怀和生命关怀,主张人的自由、平等。

古代的人文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庄哲学、佛学宗教、道家学说、文人思想等等方面。

学习人文思想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索人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本质和联系,提升道德和思想、文学与艺术各方面素养。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所运用的人文思想,自然属于当时流行的核心与关键的人文思想。

其包括长久统治古人思想的儒释道,也包括人文艺术和文学和美学等等方面。

其中儒释道哲学和文学对古代园林设计影响深远,可以说园林设计离不开人文思想。

二、儒释道和文学的联系与特点儒学、佛学、道学、文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演变。

所以各个思想内容有很多是相似的。

禅宗提倡日行一善、因果循环,尤其注重积善行德、修成正果。

儒家思想中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

所以禅宗和儒家思想在道德和爱人方面是相通的。

儒家提倡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说。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的学说。

浅谈园林古建筑相关论文

浅谈园林古建筑相关论文

浅谈园林古建筑相关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本文将对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以及它的具体应用、审美等方面做出以下阐述:一、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

中国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

例如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

但就园林总体而言,中国园林建筑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不惜使自然建筑化不同,它在园林中居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现出建筑自然化的特点。

从局部讲,建筑又往往成为景域构图的中心,这与英国,日本的风景式园林异趣。

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

在一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已经来。

正像《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以拙政园为例査雪妮(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规划二班 2008062213)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

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

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

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

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

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规则。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则是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描述体现出大自然的生态美,不受限于地理环境,既可小中见大又可大中见小。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

既然是“似”,那就不是“同”,造园更是如此。

仅是通过表象的相似而引出内里的思想。

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之美。

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

要创造园林的意境则要意在笔先,首先要立意。

造园还要因地制宜,计成在《园冶》中就提出了“相地合宜”的原则。

任何造园“立意”不能脱离客观的既然条件,完全凭主观意愿去想象。

既不脱离客观的境物又超越这有限的境物,通过对整体艺术形象的把握构思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显现造化自然的生机勃勃景象。

古典园林意境创造的思想方法可以用恽南田的话来概括,他在其著作《南田论画》中这样说:“境贵乎远,不静不远也。

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他们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2]。

这也正是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的园林山水不拘泥与自然山水的外在形式,大胆而又自由地摆脱对外界事物的模仿和再现,创造出以小见大,寓有限于无限之中的象征性自然,显现出自然山水精神的空间意象[3]。

这就是“离形得似”的“神似”之作。

但是这神似并不是造园家的天马行空,而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加以他们自身的深刻感受而成。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就是要让观赏者在游园时,通过景语的媒介作用,获得体验与感受,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认知,同观赏对象进行心灵的悟对与交流,由情景交融达到身心愉悦乃至精神上的升华。

(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体现可通过浓缩自然山水创设“意境图”、预设意境的主题和语言文字等方式来体现。

中国古代园林与西方传统的规则几何形园林迥然不同,而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

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天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

中国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移天缩地创造“咫尺山林”。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建筑、山、水、花木所搭配成的物境来表现预定的主题。

3.意境并未预先设定,而是待园林建成后,借助景题、匾、联、刻石等文字信号,用象征、寓意、联想等手法,表达情操、理想、哲理等。

如南岸区滨江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对于各个亭的命名(图一至图四)。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一)从景观的环境气氛与效果可分为3类1.静景。

以静态景观为主,表达出大自然安谧、幽静的艺术境界。

2.动景。

以动态景观为主,着力表现自然物生机勃发之动态美。

动景由于构景要素的不同又可分为声动、水动、色动和风动水动以及树动花动等。

3.以动称静景。

这是园林构景常用手法之一,以环境之动态的对比反衬其幽脖,强化环境的气氛。

(二)从景观的表现方式可分为4类1.香境。

以植物体所散发的芳香为主要表现手段而达到的某种意境。

如苏州拙政园“远香堂”源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溢清句意。

如南岸区滨江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濯涟亭(图一)。

2.色境。

以园林景物色彩的巧妙构图表达特定的意境。

3.声境。

以园林环境中不同声响所传达的意境。

如拙政园中的“松风水阁”,亭周种植松树数棵。

4.朦境。

以星月云雾等气象景观为主而形成的膘胧美之意境。

从以上两种分类不难看出:意境的产生,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不但要有实景,还要有能使人产生联想的声、色、光和影等景外之景;意境的欣赏是物我的交融,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

三、拙政园意境的组织规律(一)拙政园概述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列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

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址在唐代是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建有大宏寺。

明正德四年(1509),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购下大宏寺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园林,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文意,取名为“拙政园”。

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变迁,拙政园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园林疏朗典雅,旷远明瑟的古朴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二)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拙政园的意境由其主要景语构成,包括:远香堂、绣绮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松风水阁、小沧浪和清华阁等。

1.远香堂堂内外空间均围绕“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中心内容进行设计。

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堂南水池,池中植莲;堂周皆植玉兰桂花等芳香植物,堂内装修、挂落、门窗雕饰等,皆体现“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的主题思想2.绣绮亭绣绮为富贵人家所拥有。

亭周围遍植牡丹玉兰等植物,取牡丹富贵之意。

厅内饰物以富贵为主题,表明家境殷实,勤劳而致,为人处世和善厚道等意。

3.雪香云蔚亭亭位于中部土山之上,周围植梅数枝点题,以表明“不要人夸好颜色,留的清香满乾坤”的傲世清高品格。

4.待霜亭取唐韦应物“洞庭需待满林霜”诗意以为亭名点景。

应洞庭山产桔,待霜降始红,此处主要取桔的精神意义5.松风水阁水阁周围植松,且家具、挂落装修等均为松木所制,并显露松纹等以突出主题。

取《南史·陶弘景传》“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句意。

人们以松为永贞不渝、不屈不挠的象征。

6.小沧浪以《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意,取名小沧浪点景。

寓明辨是非,做一个高洁的人,部位富贵及世态炎凉所动之意。

7.清华阁内有志清意远匾额。

园主萌发隐居之志,在此又有清贵的官品及门第之意。

这里环境淡雅朴实,简洁明快,创造出了志清意远的空间气氛。

寓指即便闲散在家,也要做一个清贵廉洁朴素的人。

(三)拙政园诸意境的组织根据拙政园的构思以及具体的设计,可以得出以下游览路线:入口——障景假山——远香堂(静观秀绮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荷风四面亭)——倚玉轩(听香深处)——松风水阁——小沧浪——清华阁——净深亭——得真亭——香洲——澄观楼——别有洞天——柳阴路曲——见山楼——绿漪亭——吾竹幽居——海棠春坞(半窗梅影)——玲珑馆——嘉实亭——晚翠(看雪香云蔚亭)。

诸景按上述的先后顺序有机的组合,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拙政园的思想情趣。

按着游览线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景语的象征意义加以连贯,我们可以看出拙政园明确的反映了园主的思想感情。

拙政园基本可分为6个景区:表拙者之品、抒失意之情、发隐居之志、悦归田之娱、怡晚年之乐、赞拙者之德。

四、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因为皇家园林尤其是明清皇家园林,大多模仿江南私家园林而作,只是体量、尺度大些,用材豪华些,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不同;并且,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围绕着意境创造这个中心,以意境创造为其造园主导思想。

鉴于此,通过对拙政园的意境组织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其组织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以散文的构思,按照分景区的组织方式,遵循连贯性、秩序性、逻辑性原则,把诸景语有条理地用游览线组织起来,组成一幅长山水画卷。

散文的构思: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各种景语,既叙事又抒情,沿着一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组织。

分景区的组织方式:按照基地情况,因地制宜、挖池堆山,结合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在造景上通过山水、树木、院墙等来进行景区的划分,把所采用的各个景语分景区组织起来。

陈从周先生说:“园有一定之观赏路线,正如文章之有起承转合,手卷之有引首、卷本、拖尾,有其不可颠倒之整体性”[4]。

这也就是园林景语组织的连贯性,秩序性,逻辑性原则。

拙政园“抒失意之情”和“发隐居之志”景区,就有先后的秩序,连贯关系;拙政园发隐居之志景区由香洲——澄观楼——别有洞天——柳阴路曲——见山楼诸景语所组成,布局结构既遵循了视觉的秩序性,也符合连贯性与逻辑性。

五、结束语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植物、建筑、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配置的综合体。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景空间的整体艺术效果,给予游览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人们对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和审美感受,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