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芦花荡学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提问:文中的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

他无疑是位英雄,而他的英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组织学生讨论。

3.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归纳总结。

(板书1) 4.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能表现出老头子的这些英雄性格呢?请分别找出一两处。

5.抽学生回答,并作评价。

1.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2.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探寻出准确答案。

4.阅读课文,找出相应内容。

5.发言,在教师指导下校正自己的答案。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高涨的爱国抗日热情爱憎分明的强列感情过于自信和自尊的品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2.疑难字词:退却编算挂花飒飒丢人现眼张皇失措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 芦花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情形节。

3.分析文中老头子那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4.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5.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琢磨雅致隽永的环境描述的妙处,体味课文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一样小说的方式。

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把握小说通过故情形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3.琢磨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述。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进程1.导入新课:请同窗们翻到课文扉页的彩色图片——白洋淀,白洋淀有“华北明珠”之称,那个地址水光天色,四季竞秀:在春天,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到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季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

但在七十连年前,那个地址却受到了日本入侵者铁蹄的糟蹋!在抗战时,白洋淀人民踊跃投身到捍卫家园的民族战争当中。

在漂亮的白洋淀里,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

如同窗们熟知的《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地址。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述发生在白洋淀里的传奇故事的小说——《芦花荡》,去熟悉一名无名的抗日老英雄。

(板书课题和作者)2.作者简介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诞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他的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要紧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3. 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形。

堤( dī)疟.子( yào)寒噤.(jìn)吆喝..(yāo he)蹿.(cuān)仄.歪( zè)飒飒..( sà)泅.着( qiú)转弯抹.角(mò)张皇.失措( huáng )编算:方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
2.会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会归纳人物的形象特 点。
3.能把握文章主题。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精神及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会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会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
难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把握文章主题。
知识链接
1、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记事》等。《白洋淀纪事》是他最 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 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
4、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 音
悠闲()疟子()寒噤()吆喝()蹿()
仄歪()飒飒 ()泅着()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2.解词:
张皇失措:转弯抹角:人物:
3、用自己最 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是?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将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写出来。
2.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 !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芦花荡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芦花荡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 芦花荡学案2 新人教版(一)课前练习下面句子表现老头子什么性格特点?(1)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2)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3)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4)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

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二)句段品读1、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1)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了鬼子往北飞去,落到一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

2、探究质疑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随堂抽测题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他答应了。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以给你监工。”
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了。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但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乐意的。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的痛苦的呻吟和叹息。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 年,帮我造起屋来。
父亲为儿子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奔向东南去了。
1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14“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1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课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起到课程上的承上启下,是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上节课我们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理清了文章思路,复述了故事情节,着重分析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老英雄,(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对老英雄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这节课我们先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再归纳文章的主旨,最后感悟下文章的诗意美。

课堂实录一、解读小说的人物——老头子【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全方位了解老头子的形象。

】1.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明确:(1)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2)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3)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看吧!”……(4)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5)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小结: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芦花荡【导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的主题。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充满了传奇色彩。

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他将近六十岁了,可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这篇小说——《芦花荡》。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舀.水(yǎo) 梭.(suō) 蹿.(cuān) 仄.歪(zè)飒.飒(sà) 泅.着(qiú) 张皇失措.(cuò)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清风微动。

形容美好的月夜。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文中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蹿:向上或向前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芦花荡》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芦花荡》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2.芦花荡目标定向: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体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自主研讨,教师点拨,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教学突破: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一、提供资料,入境生趣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称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写作背景: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

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

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芦花荡一、预习案预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能复述故情形节。

2.会分析刻画人物的方式,会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

3.能把握文章主。

预习要点:1.会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方式,会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

2.文中大量运用了景物描述,景物描述的作用。

达标练习:提.防竹篙.wěi塘疟.子寒噤.吆喝..一suō机枪蹿.仄.歪趴.下扒.开飒.转弯抹.角2.解词以下词语。

能耐:张惶失措:央告:转弯抹角:3.了解文体⑴小说的三要素:、、。

⑵刻画人物的方式:、、、;、侧面描述。

⑶小说的情节:、、、;序幕、尾声。

⑷小说的环境:和。

二、探讨案1.要点回忆⑴请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漂亮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人物:。

⑵发生了哪些事?事件:。

⑶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情形的感受说出来。

情感:。

2、问题展现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式刻画人物的?找出来分析。

⑵请用不同的标记别离从文中画出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句子。

⑶这些描述表现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⑷小说中着意突出的是老头子其中哪一性格特点?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方式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成,选一名同窗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参考答案达标练习:ī gāo 苇yào jìn yāo he 梭cuàn zè pā sàmò2.能耐:技术;本能。

张惶失措:慌慌张张,不知如何办才好。

央告:恳求转弯抹角:沿着曲曲折折的路走。

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3.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⑵刻画人物的方式: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述;正面描述。

⑶小说的情节:开端、进展、高潮、结局。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芦花荡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芦花荡年级执教者自主学习目标一、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三、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合作学习目标一、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二、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合作重点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合作难点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合作关键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创情引题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认识了老英雄“老头子”。

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有什么关系。

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yōu)寒噤(jìn)疟子(yào)仄歪(zè)阴惨(c?n)2.选词填空。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A(A、钻B、窜),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学生自检②人们的眼再B(A、锐利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展标导学1. 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2.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教学内容1 自主合作1 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快速浏览互动交流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芦花荡》教案 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芦花荡》教案 新人教

第2课芦花荡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展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3、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4、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

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

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教学设计一、导入(可让学生讲抗日战争时的故事,或教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

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

今天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1、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投影字词(学生齐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思考。

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目的: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2、想像体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导学案 新人教版

芦花荡【学习目标】1、读熟课文,说出文章大意。

2、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肖像、神态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3、体会诗情画意般的写作风格。

4、感受英雄的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时所表现出的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精神。

【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你需要先用15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文:第一步:默读课文三遍,注意注释中有注音的字;第二步:将你不理解的词语写到学案的“学生笔记”一栏中。

(2)然后用15分钟来完成【课前预习案】。

2.【课堂探究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5分钟课前检测,8分钟自主学习,6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展示点评,6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案】1、注音。

(1)疟子()(2)疟疾()(3)寒噤()(4)上蹿下跳()(5)仄歪()2、解释。

(1)寒噤:(2)挂花:⑶仄歪:⑷张皇失措:3、文中写了两个具体的故事请概括如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课堂探究案】通过分析“老头子”的语言、行为、肖像、神态来把握“老头子”性格特征。

根据例子完成下列练习:例子:“老头子”是一个(自信)的人,理由:(P11,第五段,“你什么也靠给我......一切保险”,语言描写)1、“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2、“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3、“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4、“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5、“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6、“老头子”是一个()的人,理由:()2、选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朗读给大家。

【知识链接】1、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

“荷花淀派”也叫“白洋淀派”。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

word
1 / 4
芦花荡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

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2 / 4
3 / 4
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3.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4 / 4。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芦花荡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芦花荡教案2 新人教版

第1单元 2芦花荡章、节第一单元课时第 2 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重点难点1.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重点)2.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课文回顾1、回顾课文的情节结构,再次板书。

2、回顾老头子的形象特征。

二、课文分析1、老头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文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例句进行分析。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2、《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①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师示例:讲解第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体味:“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

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

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教师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

三、重点品读文章的1—54段1.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

”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芦花荡》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2《芦花荡》教案(两课时)孙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2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上网查找有关作家孙犁的人物介绍和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

《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复述课文发生——发展——高潮——②在交代了老头子的身份和业绩后,课文写出了本故事的发生:老头子载两个女孩回芦花荡。

③在经过敌人封锁线的时候,大女孩负伤,老头子的自尊受到挫伤④为给女孩报仇,老头子智斗鬼子。

课文记叙了哪些事情?① 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夜送两个小女孩进芦花荡);②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老头子痛砸十几个鬼子脑袋)。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份深沉的爱国热情。

第二课时三、品读研讨分小组,学生找出课文中老头子的语言,体会人物性格。

1、小说的主角是谁?老头子。

2、请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说话,探究人物性格。

答案参考①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外貌:“撑船的是一个……除非在白洋淀上。

”语言:“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心情:“悠闲”“编算”② 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对女孩:喜爱;对鬼子:满怀仇恨。

③ 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行为上。

勇:不带一枝枪;智:设下计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花荡
(一)课前练习
下面句子表现老头子什么性格特点?
(1)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2)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3)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4)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

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二)句段品读
1、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1)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了鬼子往北飞去,落到一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

2、探究质疑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随堂抽测题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面的一条
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1、文中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2、从词的重叠和标点分析加点语句对划船时的水声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3、文中划曲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荷花变成人了”?“啊,原来是他们”表现了妇女们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课前练习
(1)具有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抗日的热情;
(2)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3)过于自信与自尊;(4)智勇双全。

(二)句段品读
赏析一:“躲开”写出水鸟对鬼子的憎恶,鸟犹如此,更何况是英雄的白洋淀人民,为下文老头子杀鬼子为大菱报仇埋下伏笔。

赏析二:“狠狠”写出老头子对敌人的仇恨,这源于要为大菱报仇,也为了要实现自己在两个女孩子面前许下的诺言,在惩恶的间隙还不忘“向着苇塘望一眼”,那意思是叫藏身于此的二菱可要瞧仔细了,我们不禁为老头子要强而又自尊的举动发出会心的微笑。

后面对芦花美景的描绘,使这位老英雄的壮举充满诗意,更给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赏析三:“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晶莹明澈,星倒映在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给人“滴落下来”的幻觉。

而就是在这美丽的地方,白天却是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见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道出了强烈的爱憎,在这险恶的环境中,苇子“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顽强生存的姿态刻画形神毕肖,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2、探究质疑
①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
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②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
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

小女孩洗
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

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④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
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随堂抽测题
1、比喻。

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青年妇女娴熟的划船技术。

2、节奏逐渐加快而不乱,衬托出她们临危不惧,紧张而不慌乱的心情。

3、环境描写。

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里展开,同时寄托了作者的爱憎感情。

4、意思是荷花淀下面隐藏战士;转惊为喜的愉快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