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旅游业加快融入东北旅游经济一体化
通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思考
通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思考摘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本文在深入分析通辽主导产业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通辽要如期实现“十二五”既定目标,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准通辽主导产业的方向。
一、通辽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近年来,通辽以项目建设为拉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上做文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筑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1.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以煤炭为基点,通辽已将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有机地连接在一个产业链上,即以煤炭转化为电—以电生产电解铝—以铝为原料加工铝制品,实现了资源的多次转化增值。
在最终产品上,已形成铝合金锭、铝合金棒、铝型材、铝板带、铝杆、铝线、铝扁锭、精铝、铝合金车轮等10余个品种,特别是精铝、铝合金车轮项目推动了通辽铝后加工产业向高端的延伸;在中间产品电的生产环节,除以煤炭发电为主外,还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型和可持续能源项目,以“煤-电-铝-铝后加工”为主线的产业链已呈现出延伸和扩张态势。
2.煤化工产业在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引进建设上实现突破2003年入住的第一家煤化工企业霍煤中科腐殖酸有限公司,应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六项专利,现已开发生产腐殖酸钾、腐殖酸纳、黄腐殖酸等产品,成为亚洲最大的腐殖酸生产企业。
上海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的120万吨乙二醇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褐煤加工增值达16倍,是目前褐煤综合开发利用附加值最高的项目。
霍煤亿诚公司20万吨腐植酸盐项目等一批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的先后开工生产,使通辽煤化工产业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且正向大规模开发下游产品方向发展。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印象点击话通辽地理指南: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辽河水系上游,东接吉林,南依辽宁。
市区距沈阳260公里、长春280公里,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及通赤、长深、大广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建制沿革:通辽市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1969-1979年曾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撤盟设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辽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和《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的故乡。
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人口土地:全市总人口318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人口大市,蒙古族人口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具有典型的民族地区特点和独特的发展优势。
土地辽阔,资源富集,全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0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1/4,牲畜头数维持在15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2010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0亿元,5年以来,年均增长18%。
财政总收入131.5亿元,年均增长3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年均增长24%。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
资源依附: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
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
高铁对内蒙古通辽市旅游业发展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高铁对内蒙古通辽市旅游业发展影响分析赵 军1,孙嵩琦2(1.中共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委党校,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摘要]高铁对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内高铁的普及直接拉近区域之间旅游资源的共享,带动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018年底,内蒙古首条跨省高铁“新通高铁”建成,也标志着通辽市进入高铁时代。
通辽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高铁的开通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通辽高铁开通前后对比分析,发现高铁能够增强通辽市旅游景区“可达性”,提升铁路客运运输能力,提高旅游者坐乘舒适度、满意度。
所以,高铁时代,通辽市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服务能力、规划旅游空间布局等方面完善相关举措。
[关键词]高铁;通辽市;旅游业[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上明确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在2018年通辽市经济发展总量中,其旅游业的总收入占据第三产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总收入的重要动力。
2018年12月,随着新通高铁的建成通车,通辽这座草原上的城市也迎来了高铁时代,通辽铁路也正式融入国家高铁“八纵八横”的网络中,高铁作为普通列车的升级版,有着舒适性、便捷性等特点,而且正逐渐拉近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同城效应”。
发达的高铁客运网络,为游客减少旅途的时间,由此,依托高铁产生的积极影响,铁路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全面认识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成为当前促进通辽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1 高铁对通辽市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不同的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可达性影响是不同的。
在旅游业中,景区游客的客源地都是由近及远的,在旅游景区接待[收稿日期]2020-08-20[作者简介]赵军(1993—),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孙嵩琦(1998—),男,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民族大 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通辽对接东北的战略策略
内蒙古:关于通辽市深入贯彻国务院《意见》加快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辽日报(2011-09-2009:19:57)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加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圈),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的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东部盟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要求,为充分发挥通辽在东北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良好的合作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承接辐射带动,改变地区发展要素结构,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增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对接产业转移,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重大增长点,实现通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率先全面达小康的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辽在东北经济区有特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与东北三省地缘相接,交流合作基础深厚,资源和产业互补性强,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走出了一条在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跃居全区第四,工业经济跃居全区第三,具备承接东北三省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是蒙东融入东北三省最具优势的地区。
“十二五”时期是通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期,也是加快开放开发的黄金发展期。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紧紧抓住振兴东北的历史性新机遇,深入落实2011年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签署的“三个合作协议”和“四个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按照融入、互动、率先崛起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深层次融入对接,促进非资源产业大发展,带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实现“六大战略目标”,建设“十五个园区”,实现“五个翻番”,实现通辽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六大战略目标:即把通辽建成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最活跃、质量好、速度快的重要支撑极;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煤电、风电、光伏互补的绿色能源基地;全国绿色有机食品为主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把通辽主城区建成与沈阳、长春相呼应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通辽市高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高粱生长,高粱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等多重抗性,以及食用、饲用、酿造用等多种用途,已成为通辽市的特色和优势作物。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的主要高粱种植区,年种植面积达4.1万hm 2,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区、库伦旗、科左中旗、开鲁县、扎鲁特旗及奈曼旗等6个旗县(区)。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通辽市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及病虫害防控措施实施不到位,部分产区的高粱产量因病虫害防控效果差而受到影响。
笔者通过多次深入6个示范县高粱生产田,调查了高粱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为害特点、发生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控,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
因此,下文简单介绍丝黑穗病、紫斑病、炭疽病、玉米螟、高粱蚜及桃蛀螟等通辽市常见的高粱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丝黑穗病1.1特征特性该病一般在穗期表现出症状,发病植株较健康植株矮,抽穗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俗称“乌米”[1]。
丝黑穗病在通辽市高粱产区发生于8月中下旬至9月初,此时土壤温度25℃左右,高粱生长后期湿度偏低。
1.2发生情况高粱丝黑穗病20世纪90年代在通辽市局部区域零星发生,到2000年个别地区的病株率为3%;2010年,通辽市高粱主产区病田平均病株率为5.5%;2020年,科左中旗高粱生产田病田平均病株率为7.2%,而巴彦塔拉镇高粱种植区平均病株率达12.5%,严重的为50%。
1.3防治措施防治该病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措施为辅。
1)农业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性品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需要持续投入的一项研究,也是控制丝黑穗病发病率的重要工作。
目前,通辽市主推的抗丝黑穗病的高粱杂交种有通杂141、通杂139、通杂126、吉杂124、吉杂127、吉杂140等。
②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贯彻实施自治区沿边地区开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贯彻实施自治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通政办字[2015]141号【发布部门】通辽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7.10【实施日期】2015.07.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贯彻实施自治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字〔2015〕141号)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通辽市贯彻实施自治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7月10日通辽市贯彻实施自治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为全面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重点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5〕1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贯彻实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内政办字〔2015〕77号)要求,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优化空间布局(一)建设中蒙经济合作带,深化中蒙经济合作,把内蒙古建设成中蒙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和储备基地。
加强我市与蒙古国能源合作。
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源资源开发,扩大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贸易规模。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参加单位:市外事办、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农牧业局、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食药监局、旅游局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推进境内外铁路通道建设,推进快速客运通道、国际通道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逐步形成依托国内铁路网、连接对外铁路通道网络。
重点建设通辽连接京沈客专快速铁路,规划建设霍林河至伊尔施铁路,改造完成珠斯花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铁路。
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附件: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发展东北地区旅游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国家相关规划,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重在确立东北地区旅游业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推动旅游业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规划范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0—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一、面临的形势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
我国正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年,是我国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时期。
随着我国旅游业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化发展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旅游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10%以上。
宏观经济形势为东北地区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东北几乎囊括了8大类、33个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全部,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大工业、大农业旅游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越,东北地域辽阔,跨越环渤海和北部极地区,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质量良好,具备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的极佳条件;区位优势明显,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与俄罗斯、朝鲜、蒙古、韩国、日本等毗邻,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边境口岸和城市众多,界江界河魅力独特,跨境旅游和边境风光游潜力巨大;文化特色鲜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6.29•【字号】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1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1号《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6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2024年6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东北三省一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类型多样,冰雪、森林、山川、湿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越;人文气息浓郁,多元文化交织,民族风情、乡土风韵、开放风貌、振兴风采等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与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研究,作出如下决定:一、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二、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加快实施《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
七下地理_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B卷 真题重组卷)七年级下册分层训练AB卷(原卷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版)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B卷·真题重组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济宁市位于华北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界地带,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读济宁市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邹城市和()A.泗水县B.微山县C.梁山县D.汶上县2.东部山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项目是()A.大规模放牧,散养牛、羊B.积极发展生态旅游C.持续扩种小麦、玉米,提高粮食产量D.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采石材3.济宁市地势低平、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县(市、区)是()A.金乡县B.嘉祥县C.鱼台县D.任城区4.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队员曾战斗过的县(市、区)是()A.金乡县B.兖州区C.微山县D.汶上县5.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部,有著名的孔子出生地夫子洞,研修学习的尼山书院、气势恢宏的孔子像、烟波浩渺的孔子湖,幽静舒适的步道等场所和景观。
我们来这里研学旅行的意义有()①置身圣境,感悟自然之美②瞻仰圣人遗迹,礼拜先师③学习儒学,弘扬传统文化④学传统礼仪,树儒雅之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山之东,日初升。
始东夷,生文明。
衍千秋,出圣人。
行仁礼,传盛名。
”齐鲁文化是在原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资源。
读山东省示意图,完成下面6-8小题。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6.“齐鲁大地”——山东省()A.位于中国的西部B.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C.位于低纬度地区D.位于黄河下游地区7.有利于齐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①海陆兼备,海岸线曲折漫长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③平原丘陵地形,地貌类型多样④河流稀疏,湖泊较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最能体现“仁”和“礼”文化特点的旅游资源是()A.济南千佛山B.青岛太清宫C.烟台蓬莱阁D.济宁曲阜三孔(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溜索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程集中学等2地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程集中学等2地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 区域发展要结合区位条件,及时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才能做到因地制宜。
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相关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在气候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影响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2.两地区均有水稻种植,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的水稻()A.生长周期短B.品质优良C.商品率低D.单季产量低2. 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位于长江上游,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受成渝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是()A.潼南B.乐山C.广安D.泸州2.成渝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协作③提高成渝的城市化率④打造宜居型中心城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乌海市1976年成立,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有“塞外煤城”的美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2010年,乌海市第二产业比重达71.7%,2021年三大产业比重为5:50:45,2011年确定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乌海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水源②土壤③热量④地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0-2021年期间,乌海市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21.7%,其根本原因是()A.第二产业污染严重B.煤炭等资源枯竭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D.国家政策的调整3.乌海市今后发展方向可能是()A.扩大种植业规模B.增加煤炭发电比重C.打造新能源基地D.加大对外宣传力度4. 20世纪70年代,上海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2020年以来,上海着力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
通辽对接东北的战略策略
农业科技合作
通辽与东北地区在农业科 技方面展开合作,引进先 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产品流通合作
通辽与东北地区加强农产 品流通合作,建立农产品 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 通。
工业合作现状
产业协同发展
通辽与东北地区在工业领 域展开产业协同发展,共 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工业园区建设
通辽与东北地区合作建设 工业园区,吸引投资,促 进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链合作
通辽与东北地区在产业链 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产业 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服务业合作现状
旅游合作
通辽与东北地区在旅游领域展开 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推动 旅游业发展。
物流合作
通辽与东北地区加强物流合作, 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提高 物流效率。
03
通辽对接东北的策略建议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优化和完善通辽与东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 提高交通通达性和便利性。
提升交通设施现代化水平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加强交通信息共享
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互通和共享。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通辽和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产业合作
鼓励企业间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配套, 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 产业层次和水平。
深化农业合作
详细描述
通辽作为内蒙古的重要城市,与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需 要加强产业协作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交通和环保等领域的协调 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通辽对接东北的战略策略
论文结构与内容
02
通辽与东北经济联系现状
历史联系与现状
通辽与东北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地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联系较为密切。
通辽地处内蒙古东部,与辽宁省、吉林省相邻,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通辽与东北地区在能源、农业、畜牧业、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同时也推动了跨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
通辽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劣势
通辽地区相对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开放程度不够,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相对不足。同时,受传统行政区划和体制机制制约,两地间还存在一些障碍和壁垒。
优势
对接东北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通辽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地区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连接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重要枢纽。在对接东北过程中,通辽应发挥其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作用,加强与东北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同发展。
研究展望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通辽对接东北的对策建议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促进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
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与平台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通辽是连接内蒙与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具有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
通辽在东北地区的能源开发和加工、畜牧业、农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对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辽在东北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通辽与东北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
通辽与辽宁省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
通辽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少,但也在不断加强。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通辽市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互补性,探讨双方合作的优势和潜力。
东北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东北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东北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导言: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也开始逐渐转型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低碳、高附加值的经济形式,已被视为东北地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本文将探讨东北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文化遗产旅游、冰雪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方面。
第一部分:文化遗产旅游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辽代、金代等历史文化名城、长白山、白山等自然景观,以及众多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遗产为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
1. 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潜力东北地区在清代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清代古建筑、园林和宫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
因此,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并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2.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东北地区还可以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来吸引游客。
例如,辽宁的“大连之恋”、吉林的“长春之恋”和黑龙江的“哈尔滨之恋”等。
这些品牌的打造可以通过选拔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特色商品和文化街区,以及打造主题景区等方式来实现。
3. 创新文化体验项目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东北地区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新的文化体验项目,例如,让游客学习东北方言、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参与节日民俗活动等,让游客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文化。
第二部分:冰雪旅游东北地区因长期寒冷的气候,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
冰雪旅游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 开拓冰雪旅游市场东北地区在冬季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可以开发滑雪、冰雕、滑冰、冰灯等冰雪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同时,可以发展冰雪运动竞赛活动,如冰球比赛、冰壶比赛等,提高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建设冰雪度假村为了进一步推动冰雪旅游的发展,东北地区可以建设冰雪度假村,提供一站式的冰雪旅游服务。
通辽对接东北的战略策略
通辽拥有多条铁路线路与东北地区相连,如京通铁路、 大郑铁路等。这些铁路线路为通辽与东北地区的人员和 物资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
公路交通
通辽与东北地区之间有众多的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相连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为通辽与东北地 区之间的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辽的产业优势
01 02
对东北地区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通辽与东北地区的对接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协同 发展。
增强东北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通辽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对于增强东北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乃至全 球的竞争力。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通辽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和 东北地区的产业优势,加强在能 源、化工、农业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旅游文化交流 合作
通辽可以与东北地区共同开发旅 游资源,加强在旅游文化方面的 交流合作,推动两地旅游业的快 速发展。
加强人才科技教育 合作
通辽可以与东北地区加强人才科 技教育合作,引进先进的人才培 养模式和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 科技教育水平。
总结词
优化投资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等方面入手,简化投资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打造公平、透明的 投资环境。同时,发挥地区优势和产业特色,主动对接东北地区的产业和企业,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流 入。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通辽的人才素质与创新能力
总结词
人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辽的交通与通讯条件
总结词
提升通辽的交通与通讯条件,是实现与东北地区有效对接的基础。
详细描述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17•【字号】通政办字〔2020〕49号•【施行日期】2020.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及各人民团体,有关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0年7月17日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和中国共产党通辽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通辽市内登记注册、在通辽缴纳税收、从事文化旅游生产经营活动并纳入全市文旅产业统计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本办法中涉及的未在通辽注册的旅行社,可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扶持奖励。
第三条市本级每年度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奖励经费从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扶持奖励类别及方式第四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市内文化旅游产业企业达规上限和提档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及以上、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3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不含)的文旅新建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按实际投资额的2%、1.5%、1%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
(二)对新建文旅项目建设用地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列入年度计划;文化旅游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新增贷款,给予贷款利息50%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1•【字号】通政字〔2022〕27号•【施行日期】2022.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有关企事业单位:为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4月21日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和“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梳理出第一批通辽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包括103项继续实施的政策、14项不再延续实施的政策和7项2022年起实施的新政策,具体如下。
一、继续实施的政策清单(共103项)(一)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共11项)1.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绿色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放宽至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建筑业、房地产、PPP相关政府投资等项目不在支持范围内),若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物流项目奖励比例可高于3%),奖励额度不高于用地实际取得成本。
2.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绿色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放宽至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建筑业、房地产、PPP相关政府投资等项目不在支持范围内),从项目完成投资且实现运营收入之日起,第1~3年,每年安排项目为市本级和旗县市区(开发区)新增加财政收入的50%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第4~6年,每年安排项目为市本级和旗县市区(开发区)新增加财政收入的30%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基于SWOT分析的通辽旅游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地通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旅游管理基于SWOT分析地通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一、通辽市旅游业地现状通辽市“南部沙漠、北部草原、中部湖泊”地资源布局,特色鲜明,适宜都市消费群体“回归自然”地旅游需求.通辽是蒙古、契丹等北方民族地发祥地;是清朝国母孝庄文皇后、一代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地生长之地;也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多地地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蒙古族民歌之乡、安代艺术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地美誉.其人文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通辽市旅游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以外事接待为主.伴随着全国旅游大环境地发展,我市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人数和收入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有A级景区22家,AAA级景区达到10家,4A级景区3家;有星级饭店30家,旅游接待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原始草原、沙漠风光、民族风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骨架地旅游格局.旅游总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40.1%.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7.5万人次,同比增长25.2%.二、通辽旅游业地SWOT分析(一)通辽旅游业地优势分析1. 区位优势.通辽市区位地缘得天独厚.地处内蒙古地东南部,东临吉林省,南接辽宁省,北靠兴安盟,西连赤峰市,是东北、华北相连地重要结合部和交通枢纽.是周边大中城市和地区地居民领略内蒙古大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最近、最方便、最经济地首选地.经济地理区位在东北经济区同环渤海经济区之间,区位优势明显.2. 资源优势.通辽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开发价值很高.草原、沙漠、山峰、森林、湖泊、泉水、名胜、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一应俱有,分布广泛.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亚洲最大地沙漠水库莫力庙、科尔沁草原风光地典型代表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沙地特殊景观沙漠怪柳等景点.通辽市还是红山、富河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名胜古迹相对较多,主要有燕国北长城、金代界壕、元代佛塔、辽代古墓群、清代库伦兴源寺和奈曼王府等.旅游资源地组合优势明显.并且通辽市地大多数优质旅游资源如山地草原、辉特扎哈淖尔原始草原旅游区、库伦旗塔敏查干沙漠等,不仅资源地原始属性并未被破坏,而且旅游开发也尚未大规模进行,像大青沟原始性仍保存较好,其原始森林旅游区是典型地原始景观.这种原始性优势为通辽市旅游资源地可持续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地基础.通辽市人文旅游资源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久享盛誉.这里是蒙古族、契丹、匈奴等北方民族地发祥生长之地,是大清国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一代名将僧格林生长之地.民间还流传着大量关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地传奇故事,具有较高地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并且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蒙古族人口绝对数最多地地区,世代家居地蒙古族人民到现在仍保留着传统地生产、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浓郁,且与众多旅游景观相融合,构成了通辽市“唯我独有”地旅游内容.此外,这里还是世界著名地蒙古族民歌之乡、安代舞之乡、马王之乡,每年在这里都将举办各类独具蒙古族特色地节庆活动.所有这些对国内外旅游者都具有较强地吸引力.(二)通辽旅游业地劣势分析1.产品资源开发程度不高.虽然通辽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一定劣势.通辽各种类型地旅游产品及资源虽都已经具备,但是很多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造成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或是闲置.并且景区经营地项目都大同小异,对旅游业地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2.资源和产品同质化,竞争较大.通辽市旅游资源与内蒙古其他地区相冲突,草原,北有呼伦贝尔大草原,西有锡林郭勒大草原;温泉,北有阿尔山温泉,西有热水神泉;冰雪旅游还有哈尔滨.而且其影响力及竞争力都较弱,且开发地项目及产品不仅有所不及,还重复,没有鲜明地特色.3.游客停留时间较短,经济效益不高.通辽市地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住宿、餐饮等基础接待设施环节薄弱,各项娱乐项目还没有成体系,致使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链过短,主要以一日游为主,直接影响通辽市地旅游经济效益.4. 旅游受季节影响明显.旅游业是一个脆弱性地产业,容易受外来因素地影响,特别是季节地影响,北方地旅游更是如此.北方旅游严重依赖于草原旅游资源,草原旅游资源受季节变化影响非常大,且通辽冬天比较寒冷,游客地住宿及出行都不方便,所以通辽市冬季旅游项目空缺,淡旺季非常明显.5.当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通辽一直是以农牧业为主,旅游业经济比重较低.各级政府对旅游认识程度不深,旅游观念不强,所以各级财政对旅游支持较弱,导致通辽市旅游业发展缓慢.(三)机遇分析1.国内休闲旅游时代地热潮.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境外客源渠道拓宽,旅游客源总量不断放大.各个地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空间.2.旅游荣誉众多.近几年,通辽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通过国家验收,并且先后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中国最美地六大草原之一等多项殊荣.3.政府大力支持.近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始终把旅游业放在重要支柱产业地位置来培育,推动旅游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地位逐步提高,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现实机遇.“十一五”期间,全市新上旅游项目46个,投资额达到10亿元.旅游星级饭店达到25家,旅行社达到28家,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15家和8家.共接待游客1058.8万人次,年均增长18.37%.旅游业收入增速年均达到32.72%,总收入在5年间增长了5倍多,达到50.71亿元.(四)威胁分析1.竞争压力较大.旅游作为一个新兴地朝阳产业,以其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吸引着人们地注意.虽然每年游客地数量都有显著地提升,但是景区地数量也在不断地争多,各个地区也相继重视并发展旅游业,客源逐渐被分散,旅游竞争越来越激烈.2.差距明显.通辽市旅游业链条延伸度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还不完善,A级景区、星级宾馆、旅游购物场所地数量不多,接待能力不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主题形象不鲜明,娱乐服务项目档次较低、规模较小,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三、通辽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对通辽市旅游业发展地客观分析,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因此项目策划上,应扬长避短,整合通辽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出特色鲜明地旅游产品,促进通辽旅游业地跨越式发展.1. 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完善管理.建立一支专业地、成熟地人才和服务队伍,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人才是旅游业地重要资源,应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而在从业人员素质地培训上,应该定期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地培训班,重点提高基层从业者地相关文化素质.同时还要与内蒙古地区高校合作,吸纳高素质地专业人才,为通辽市旅游业地发展带来更多地创新和活力.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辽市旅游业还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地建设还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地不完备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功能地发挥,也会影响到通辽旅游形象和旅游收入.为此政府应该提供财政以及政策上地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地建设,创造优良地旅游环境,打造一个拥有良好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保障地旅游名市.3. 确立特色鲜明地主题,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内蒙古各盟市都在研究本地区旅游地唯一性,推出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地阿拉善”、“天堂草原,魅力青城”等品牌,使它们具有了不可复制和独一无二地优势,并在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从通辽市来讲,“孝庄故里”、“科尔沁草原”等都是通辽市独有地品牌.确立一个特色鲜明主题,既能代表通辽市地旅游资源,又具有唯一性,对旅游业地发展至关重要.然后就这一主题,在网路及电视地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4. 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科学规划是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地基础,因此在开发时要根据通辽市地整体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通辽市地旅游活动控制在环境地可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通辽的发展及历史
03 环境保护
通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 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打造
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03 通辽的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
通辽是蒙古族的重要聚居地,具有独特的 蒙古族文化特色,包括传统的音乐、舞蹈、 服饰等。
通辽作为科尔沁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如马 头琴、长调等。
社会事业进步
教育发展
通辽市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 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医疗水平提升
通辽市的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医疗设施不 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城市规划与建设
01 城市规划
通辽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 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提升城市品质。
02
基础设施建设
通辽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城市交通、通讯、能源等方 面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02
传统工艺
通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 工艺是一大亮点,如剪纸、刺绣、 泥塑等,这些工艺品在当地有着 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术
通辽的民间艺术也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皮影戏、 二人转等,这些表演艺术形式具 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气息。
04 通辽的旅游资源
蒙古族文化
科尔沁文化
历史文化遗址
科尔沁草原文化
科尔沁草原是通辽市的文化发源地,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 和文化遗产,如哈民忙哈遗址、兴隆洼文化等。
辽代文化遗址
通辽市境内有许多辽代文化遗址,如库伦辽墓群、奈门塔 拉遗址等,这些遗址反映了辽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 貌。
清代文化遗址
通辽市境内有许多清代文化遗址,如清公主陵、清孝庄皇 太后出生地等,这些遗址见证了通辽市在清代的历史地位 和文化发展。
通辽市奈曼孟家段垂钓中心景区建设的可行性
景区建设的需求。 (三)交通条件 开八线(开鲁—八仙筒)贯穿旅游区,京通铁路、通辽赤峰
高速、111国道距离孟家段湿地20 km,距离G45高速公路八仙筒 出口28 km。距离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80 km,200 km之内有 通辽、赤峰两座机场。湿地境内“三横三纵”公路主网络基本建 成,湿地道路通车里程达80 km,实现了与奈曼旗、八仙筒镇、 明仁苏木、开鲁县通油路通客运班车。
六、结语
通辽市奈曼孟家段垂钓中心景区项目的建设符合旅游业发 展大势,有利于优化通辽地区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水 平、促进县域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对通辽市奈曼孟家段垂钓中心 景区项目的区位条件、风电资源、交通条件和气象条件及产业条 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通辽市奈曼孟家段垂钓中心景区项目开 发建设是可行的。
再再次,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
作者简介:戴汝墨(1991—),女,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内蒙古民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9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1月下半月刊
性。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可为奈曼及周边地区人们营造 一个具有田园风光、湖光水色的休闲渡假的好去处。还有利于增 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可以为沙尘暴沙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 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进一步加强与文化的结合。没有旅游的文化缺少活力,缺少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通辽是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善良的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科尔沁文化。全面系统地挖掘并赋予旅游业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能让游客欣赏自然美景,还能感受到科尔沁文化的丰厚底蕴。一是科学开发文化遗产。通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10项、自治区级26 项,涉及蒙古四胡、安代、乌力格尔等门类,完全可以打造与旅游市场对接的旅游文化演出,拓展旅游产品。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7处,自治区级25处,南宝古墓遗址、金界壕、元佛塔、清王府、库伦三大寺等很多文物古迹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宝藏,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用文化精心包装现有的景区景点,打造有品位、有魅力、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为通辽旅游增添文化内涵。二是要着力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要围绕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推进产品开发,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和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把最能体现通辽特色的文化项目与旅游资源融合起来,把属于自已的科尔沁文化品牌呈现出来,通过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停留下来。三是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要以科尔沁文化为主题,在城市、城镇发展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力量,打造具有旅游、观赏和商业功能的文化广场、雕塑和公园,加快商业步行、文化休闲、古玩收藏、养生保健等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旅游功能,展示通辽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四是扩大节庆效应。要继续开展好8.18哲里木赛马节、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库伦宗教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旅游节庆活动,整合全市旅游节庆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一县一品”的格局,形成一批有深远影响的区域性节庆活动。
二是加强与东北地区旅游市场的沟通联络,消除旅游合作的市场化障碍,促进旅游企业合作,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利益双赢。
三是就与周边省份共同宣传促销、共同开发旅游产品、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一卡通”等具体措施,加紧同周边地区进行沟通协商,加快融入大东北旅游圈的步伐。
四是依托生态资源和气候特点,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提质升级以及旅游商品研发上,进一步加强建设步伐,在“十二五”期间内实现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把我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按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升级。一要着力转变增长方式。要策划具有前瞻性的整体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产业布局、旅游景区、接待条件、旅游商品、消费结构、旅游环境等优化升级。实现从单纯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从单一的门票和餐饮向综合的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在转变中提升,在提升中增效。二要着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重点景区,在景区周边、城镇周围、精品线路两旁、高速公路进出口附近,以村为单位布点建设,把布点建设的旅游村串联起来,形成小村庄、大群体的格局。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重点推进”的原则,尊重乡村共性,张扬放大个性,实施标准化建设和市场规范化管理,避免千村一律。三是要着力推进红色旅游。近期,《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即将印发,各地区特别是科尔沁区、开鲁县等重点地区要认真研究部署,切实加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制定红色旅游发展重点路线、重点项目,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通达水平,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等,开展好系列主题活动,注重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四是要着力开发旅游商品。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组织知名企业,结合我市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重点开发牛肉干、麦饭石、奶制品、版画、皮画、蒙古族服饰、蒙古族乐器、科尔沁有机食品等商品,打上鲜明的科尔沁文化烙印。要培育和引进一批特色旅游商品超市,宾馆、超市、景区都要增设旅游商品专柜,形成旅游购物特色。
(二)要注重特色,体现唯一性。从旅游业来讲,唯一性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近年来,各盟市都在研究本地区旅游的唯一性,推出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的阿拉善”等品牌,使它们具有了不可复制和独一无二的优势,并在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从我市来讲,“孝庄故里”、“科尔沁草原”等都是我市独有的品牌,我们要将自然景观与科尔沁文化的独特性有机融合,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一是要选好切入点。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小到每个景区、大到每个旗县,都要选准有代表性的品牌和切入点,围绕体现科尔沁特色这个中心去策划、培育、开发和推广,使自已的特色让人过目难忘,游后流连忘返。要围绕国道304线,优化南部生态观光、宗教探秘、越野运动线路;北部草原文化观光及冰雪运动线路;中部观光农业及红色旅游线路;西南部沙漠探险、王府文化及山水观光线路。二是完善基础设施。要加强主要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现有20家A级景区的质量和档次,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争创4A、3A级,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建成后一步到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宣传力度,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各地区要抓紧完成形象定位,设计特色突出的宣传标志,设计形象鲜明的主题口号,比如“孝庄故里”、“马王之乡”、“安代之乡”、“曲艺之乡”等等,将自已的特色宣传出去。
二、准确把握我市旅游业发展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工作,要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在抓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六个方面的重点,努力开创我市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一)正确认识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旅游业是综合性、战略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和拉动力,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据统计,旅游业直接涉及29个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旅游对酒店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旅游业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是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是地区软实力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资金、人才、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对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我市旅游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从全国来看,实现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成为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世界公认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和“旅游发展黄金期”。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引和政策保障,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达21亿人次和1.26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3.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分别为1.34亿人次和458亿美元,分别增长5.8%和15.5%。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中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加,旅游需求更为旺盛。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可能对居民旅游消费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国际国内各类安全因素以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发展也将带来不确定性。
(二)从全区来看,我区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爆发。旅游业逐步成为自治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和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2010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4477.55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692.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42.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02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732.7亿元,相当于全区服务业总值的17.5%、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31%。全区旅游业就业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已经成为容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随着政府资金投入的大幅增加,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我区旅游产品质量,独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对境内、境外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特色资源减少、品质下降,将对草原旅游形成冲击;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严重,尚未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业要素的支撑力量不足,发展和增长的难度增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我市旅游业所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开创我市旅游业发展新局面。刚才,檀志军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在会后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近日,市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会议,学习了"通辽市深入贯彻国务院意见加快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如何深入贯彻通辽市旅游业加快融入东北旅游经济一体化主题展开讨论。
一是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旅游资源共享互补。按照自治区东部盟市旅游发展战略的要求,突出我市旅游业在东北旅游圈以“四横、四纵”为主干的区域旅游网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三)从我市来看,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始终把旅游业放在重要支柱产业的位置来培育,推动旅游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地位逐步提高,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现实机遇。5年来,全市新上旅游项目46个,投资额达到10亿元。旅游星级饭店达到25家,旅行社达到28家,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15家和8家。共接待游客1058.8万人次,年均增长18.37%。旅游业收入增速年均达到32.72%,总收入在5年间增长了5倍多,达到50.7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们举全市之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通过国家验收,先后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等殊荣。全市景区景点达到60余家,其中A级以上景区达到20家,5年间增加了16家。应该看到,由于基数小、总量低,我市的旅游业在全区一直处于中游水平,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仅为4.3%,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赤峰、锡盟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均高于我市,2010年我市旅游业主要指标位列全区第七位、东部五盟市第四名。我们的旅游业链条延伸度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还不完善,A级景区、星级宾馆、旅游购物场所的数量不多,接待能力不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主题形象不鲜明,娱乐服务项目档次较低、规模较小,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对此,我们既要正视各种差距和诸多压力,又要看到发展旅游业所面临的良好机遇、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