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的变异教学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案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

学习难点: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46条B.44条C.23条D.22条2.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条+XB.22条+YC.22对+XYD.22对+XX3.下列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的是( )A.男性体细胞B.女性体细胞C.人的卵细胞D.人的精子4.某人一个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这个细胞可能是( )A.卵细胞B.精子C.卵细胞或精子D.受精卵5.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A.2N→2N→2NB.N→N→NC.N→2N→ND.2N→N→2N6.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B.男性产生两种类型、数目相等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C.男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D.从性染色体的来源看,是生男还是生女,既决定于父亲,又决定于母亲预习案1、变异是指生物的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之间在________上的差异。

根据变异发生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的变异和________的变异。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这句话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现象。

3、对生物的生存来说,水稻的矮杆属于变异,人的红绿色盲属于变异。

探究案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1、概念: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存在的现象叫变异。

2、类型:按引起变异的因素分为:①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改变引起的,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概念、变异的类型、变异的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变异的概念,掌握变异的类型及原因,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变异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生物会存在变异?变异对生物有什么意义?”2. 基本概念:讲解变异的概念,解释变异与遗传的关系。

3. 变异类型:介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变异。

4. 变异原因:阐述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变异原因。

5.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变异如何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进化。

6.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7. 例题讲解:讲解与变异相关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变异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2. 变异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异的概念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2)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基础上产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变异与遗传密切相关,遗传为变异提供了基础,变异是遗传的表现形式。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变异的种类和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2.变异种类和规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

3.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难点: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探究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PPT课件2.有关生物变异的图片、图表、模型等教具3.教学视频或纪录片片段,展示生物变异的实例和现象。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基因、遗传等。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原理和应用。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以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3.巩固练习: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变异概念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变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或查阅资料,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执教中,基本上体现了自己备课时的一些想法,学生在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内对“变异”这一生物现象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学生的观察、推测、收集证据等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是得益于对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
法的学习,在它的核心思想“帮助学生在大量事实信息的基础上发现具体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引领下,课堂上我尝试使用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组织探究,获取事实信息----研讨综合,概括具体概念----分析总结,形成科学概念----实践运用,深化科学概念”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本课的概念教学。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生物的变异现象,了解变异的原因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用的材料和设备。

2.准备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

3.复印相关的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包含不同颜色的花朵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谈论不同颜色花朵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物种会出现不同颜色的花朵。

3.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变异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物种会产生变异?第二步:知识讲解(3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变异现象。

2.讲解生物的变异的原因和分类:自发变异、人工选择和突变。

3.讲解生物变异对物种适应和生存的意义。

第三步:实验活动(4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2.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种子和花卉,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和颜色。

3.小组成员自行选择一种植物,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给予特殊营养、改变环境温度等。

4.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异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小组成员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造成变异的原因。

第四步:归纳总结(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并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同一物种会产生变异?变异对物种适应和生存有何意义?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方式,进一步探讨变异现象在其他生物中的表现和原因。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

2.检查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评估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分类。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2)了解生物的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途径产生;(3)了解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有重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图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2)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有重要影响。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变异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1)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PPT;(3)生物变异实验所需材料。

2. 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2)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2. 讲解(1)讲解生物的变异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生物的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途径产生。

(2)讲解基因突变的产生原因:突变是基因组发生可遗传的、突然而非连续的变异,可能是由于化学物质或辐射等环境因素导致的DNA的改变。

(3)讲解基因重组的产生原因:基因重组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之间的交换或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相同或相近的片段的交换。

(4)讲解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一方面,合适的变异可能使个体适应环境,从而提高存活能力;另一方面,不适应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的灭亡。

3. 实验(1)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生物变异实验,如通过辐射处理实验种子,观察并记录其发芽率、生长情况等。

(2)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变异的理解。

4. 讨论(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生物变异的原因、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

参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我认为它只是对生物的性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没有更多地探讨引起变异的原因;而且大小花生的性状除了长度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性状,例如种皮的颜色,含油量的多少等等,仅仅从大小并不能说明问题,不是判断品种的主要差异。

通过分析杂交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数据,寻求其中的规律。

由于要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所以必须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落实清楚。

其实这里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遗传的影响。

所以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的实例来理解其中的关系。

本课虽然是讲变异,但是决不能脱离了遗传,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地融入遗传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变异这一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教材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变异的普遍性及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如果能够了解遗传物质在杂交中的变化,从而能够对变异的遗传基础有更根本的理解的话,再来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就更加的容易了;包括后面的培育新品种,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学生都更易理解。

所以我把本节的重点放在了进一步理解遗传物质对变异的影响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及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生能够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变异现象的能力。

训练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发展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态度。

强化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具体影响。

如何将生物变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变异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同形态的果实)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2. 探究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点突变、插入或删除突变等)。

通过动画或图解展示基因突变的过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变异类型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3. 探究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述自然选择和生物变异的关系,解释变异如何影响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利用案例分析,探讨生物变异如何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自然选择过程,体验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4. 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应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生物变异原理的实例。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生物变异调控方面的潜力和争议。

开展小组活动,设计一项基于生物变异的创新项目,如环保型农作物育种方案。

5. 课堂总结与反思总结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物变异的例子。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变异的小论文或报告。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说明变异的意义。

(4).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校”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类的影响。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及其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一、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

(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

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

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初中生物生物变异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变异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变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变异的定义和原因2. 掌握生物变异的分类和特点3. 探讨生物变异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4. 激发学生对自然变异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物变异2. 生物变异的原因3. 生物变异的分类和特点4. 生物变异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生物变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内容(15分钟)1. 什么是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指的是在生物种群中出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

2. 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的原因有自然选择、突变、基因重组等。

3. 生物变异的分类和特点:可以按照性状的不同进行分类,具有多样性和遗传性。

4. 生物变异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变异可以促进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也可以导致物种的灭绝。

三、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变异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观察实验:教师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不同品种、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变异现象,引导他们观察和总结结论。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变异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对自然变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讨论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热情。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篇一: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习课程实习学校实习班级实习教师第年月日1234【篇二:22.2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第22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2节生物的变异如东县实验中学江伟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变异的现象。

(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说明变异的意义。

(4)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1)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

(2)进行收集、分析资料,提高处理信息和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内容,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说出变异的类型及意义,举例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变异的类型。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转基因技术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定义: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二、变异的类型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环境改变引起的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三、变异的应用七、作业设计调查当地有哪些新培育出的优良作物品种。

它们和原来的品种比有哪些优良性状?第2节生物的变异(活动单)一、学习目标1. 描述生物变异的现象。

2.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 说明变异的意义。

4.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二、活动内容活动一: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活动要求:阅读课本p13页的“调查变异现象”的活动,由班长组织全班完成该活动。

讨论:1. 活动过程中,班长每报告一种性状表现,都会有表现性状不同的同学坐下,为什么?2. 最后和班长一起战立的同学站全班人数的比例是多少?这一比例说明什么?3. 你还能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变异例子吗?活动二:说明变异的类型与意义1. 分析课件的几幅图中,引起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变异能够遗传?哪2. 资料中这些生物出现了哪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活动三:举例说出变异的应用 1. 视频中介绍了哪些育种技术?2. 阅读课本p16转基因技术的知识,说说你知道的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例子?【篇三: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案】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八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的变异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的变异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9篇生物的变异 1预期学习结果:●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生物的变异 2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解决办法】(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定律,概括出两种基因重组的类型。

(3)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知识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原因。

【解决办法】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的变异》。

该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特征和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差异。

本节课具体内容为第八课《生物的变异》,主要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对生物的变异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验材料等。

学具:实验材料、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生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差异。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让学生理解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 实例讲解:通过展示图片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6. 练习: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判断图片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遗传或变异。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答案:如父母亲的眼睛颜色和孩子的眼睛颜色一样,这就是遗传;如兄弟姐妹之间的身高、体型等方面的差异,这就是变异。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如将一颗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发现有些种子在某种土壤中生长得更好,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了解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生物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1)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2)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卉、宠物狗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2、讲授新课(1)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如人的高矮胖瘦、头发的直卷、不同颜色的花朵等。

(2)变异的类型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通过展示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基因重组产生的不同品种的花卉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同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有大有小等。

(3)生物变异的原因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变异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变异教学设计(初稿)
逸夫学校王亚军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性状的遗传”之后关于生物变异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法。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本节课上,学生应该知道变异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能判断何种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何种遗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并且对于农作物育种有最基础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变异的概念。

(2)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难点: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媒体准备:生物变异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
提问: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描述的是—种什么生物现象?
二、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概念
学生欣赏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出示问题学生看书后回答,强调概念中关键词。

引出变异的特点。

2、变异的分类
出示问题学生分析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交流结论。

比较两种变异的分类依据。

进行及时总结。

3、变异的应用
师生共同分析育种方法。

练习:当堂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
1、概念:???
2、原因:
3、分类:
4.应用
课堂练习
1、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
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

2、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
变异叫做( )的变异。

3、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做
( )变异。

4.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5.有关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D、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不同环
境引起的.
6.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
变黑
7.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同卵双生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8.有利变异是指()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对生物自身生存有益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9.判断并说明理由
(1).生物产生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2).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3).生物发生变异有的是由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