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难点37 先定后动法
高中化学考点37 化学反应速率-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37 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为v=ct∆∆,单位为mol/(L·min)、mol/(L·s)或mol/(L·h)。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例如:在一个2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加入2 mol A,1 s后剩余1.4 mol,则v(A)=0.3 mol·L−1·s−1,v(B)=0.1 mol·L−1·s−1,v(C)=0.2 mol·L−1·s−1。
过关秘籍(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反应速率。
(3)同一化学反应中,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
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依据。
(4)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恒为常数,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固体和纯液体参与反应的表面积有关,因此,通常增大固体或纯液体参与反应的表面积(如将固体粉碎,将液体变成雾状,加速搅拌等)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
4.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测定原理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通过观察和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达到测定目的。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1、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①质量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②元素守恒——就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③电子守恒——就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④电荷守恒——就是指在物理化学变化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⑤能量守恒——就是指在任何一个反应体系中,体系的能量一定是守恒的。
2、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例1】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例2】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K)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例3】将一定质量的铁放入100g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05.4g,求加的铁的质量3、就是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的两种或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系数(化学计量数)并用短线相连的方法。
其实就是为了在解题过程中方便一点,少写一点,而且看的清楚一点。
例如:2NaOH + H2SO4= Na2SO4+ H2O 可以写为2NaOH~ H2SO4量上2:1的关系4“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例 4】某碱金属单质与其普通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40g,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后生成1.79g碱,此碱金属可能是()A. Na 钠B. K 钾C. Rb 铷D. Li 锂【例 5】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5g,投入组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得11.2L H(标准状况下),2则原混合物组成中肯定不能为下列的()A.Mg AgB.Zn CuC. Al ZnD.Mg Al【例 6】0.03mol Cu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 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30B. 46C. 50D. 66【例 7】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元素.5%,含氯元素.0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 25%B. 50%C. 80%D. 无法确定【例 8】已知25摄氏度下,0.1mol/L二元酸(H2A)溶液的PH大于1,其酸式盐(NaHA)溶液的PH小于7。
高考化学复习第37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37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命题人的忠告]1.熟练书写常见的4种金属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Cr、Fe、Cu、Zn。
2.掌握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比较: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ⅤA>ⅥA>ⅣA,ⅡA>ⅢA>ⅠA。
3.牢记3种分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CH4:sp3杂化,正四面体;NH3:sp3杂化,三角锥形;H2O:sp3杂化,V形。
4.学会σ键与π键的判断方法: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其余为π键。
5.掌握有关晶体计算的常用方法:运用分摊法正确确定晶胞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典例剖析](10分)钒(V)、砷(As)、镍(Ni)均为第四周期元素,钒位于ⅤB族,砷位于ⅤA族,镍位于Ⅷ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态钒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钒有+2、+3、+4、+5等几种化合价,这几种价态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价。
(2)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AsCl3、AsCl5两种氯化物。
其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AsCl3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3)高纯度砷可用于生产具有半导体“贵族”之称的新型半导体材料GaAs,镓(Ga)为第四周期ⅢA族元素,Ga与As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
(4)镍和镧形成的一种合金具有储氢功能,该合金储氢后的晶胞如下图所示:镍和镧形成的这种合金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1 mol 镧形成的该合金能储存________mol 氢气。
[推理分析] (1)基态钒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34s 2,当原子价层电子全部失去时,形成的离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故+5价最稳定。
(2)AsCl 5分子中砷的价电子均成键,故它是非极性分子;AsCl 3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其中孤电子对数为1,因此砷原子为sp 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精编版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目录难点1 守恒法 ........................................ 难点2 估算法 ........................................ 难点3 差量法 ........................................ 难点4 和量法 ........................................ 难点5 ...................................... 难点6 .................................... 难点7 关系式法 ...................................... 难点8 虚拟法 ........................................ 难点9 .......................... 难点10 等质混和等体混 ................................ 难点11 浓度不同产物异 ................................ 难点12 顺序不同现象异 ................................ 难点13 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 难点15 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 ............................ 难点16 水的电离 ...................................... 难点17 溶液的pH ...................................... 难点18 溶液的蒸干与浓缩 .............................. 难点19 平衡结果求取值 ................................难点20 等效平衡解题模式 .............................. 难点21 切割法 ........................................ 难点22 均摊法 ........................................ 难点23 燃料电池 ...................................... 难点24 电解原理 ...................................... 难点25 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 难点26 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妙解 ........................ 难点27 一类无机推断题 ................................ 难点28 最低系列原则 .................................. 难点29 商余法 ........................................ 难点30 有机分子空间构型 .............................. 难点31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 难点32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33 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 ............................ 难点34 先定后动法 .................................... 难点35 残基法 ........................................ 难点36 构造法 ........................................ 难点37 数据推断题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难点1 .守恒法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新课标高中化学难点突破
1.两性氧化物定义和Al(O H)3两性方程式的书写一、教材分析:两性氧化物的定义: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而教材对Al2O3两性方程式的书写与定义不符。
但编者的意图则是想大学教材综合物的书写方式相接轨,从而将偏铝酸盐转化为四氢基合铝酸盐,这一改变使得教学时产生了不少纠结: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该怎样定义?考试标准是什么?我们没了依据。
实际操作时,我们只有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和氢氧为两性“来处理“。
考情分析:对Al2O3两性Al(OH)3两性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对比NaAlO2和Na[Al(OH)4]的写法特点,其实新教材的写法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记,抓住这一优势,我们有效地突破了对这一难点的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共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有关铝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Al Al2O3Al(OH)3两性方程式的书写1.2Al+6H+=2Al3++3H2↑ 2Al+2OH-+6H2O=2[](OH)Al4-+3H2↑特点:①若酸碱足量,等量Al完全反应产生的H2相等②等物质的量的Al消耗H+和OH-的物质的量不等③四氢基合铝酸根的写法:每个Al3+结合4个OH-离子化合价变为-1,整个离子为一整体,因内有小括号,故用中括号后加上“-”号。
练习: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8 g【思路点拨】利用极值法分析,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耗Al 2.7 g;NaOH恰好完全反应耗Al 8.1 g。
当Al≤2.7 g时,Al完全溶解生成H2之比为1∶1;当Al≥8.1 g时,Al足量生成H2之比为1∶3;现生成H2之比为1∶2。
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法应用与研究
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法应用与研究作者:刘杰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12期江苏宿迁市青华中学(223800)刘杰高中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阶段,学好化学知识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传统教学观念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挥,且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也十分紧张,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
为了适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交流方式展开教学。
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对现场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互动教学法简介“互动教学”是教育研究者长期实践积累的新方法,其与常规教学法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早前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倾听者”,这种教学方式限定了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无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互动教学法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编制教学方案,倡导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习,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1]。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互动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可以带动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满足化学课程教学指标的各项要求。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作为课程教育的引导者,要建立课堂互动教学情境,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的积极性。
从教学实况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困境,极大地约束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1.教师方面。
教师是化学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等,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效。
受到早期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师在化学课堂中依旧坚持“灌输式”教学法,整个课堂均按照事先准备的教案逐一讲解,教学过程显得过于单一。
此外,教师占用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发言空间,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表现。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仅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到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
任何一门课程的成功教学,都必须依赖于学生的综合表现。
正常情况下,若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消极状态,其课程学习效果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化学成绩只能处于中等水平。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的制备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条件不同,所生成的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常会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要使实验过程达到和保持某种状态,发生某种特定变化并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有机物的制备要通过有机反应来实现.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就是有机物制备的基础.一种有机物的性质,往往是另一种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尽管有机物数量庞大,但是各类有机物之间一般存在着确定的相互转化的衍生关系.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可以为寻找有机物制备的合理途径、正确地进行有机物的制备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在设计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方案时,要充分利用这种衍生关系.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是:①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②从方法是否可行、装置和操作是否简单、经济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③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与它的结构有关,因而该物质的性质反过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结构,并决定它的用途和制法.因此,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抓住物质的本质特征进行整体思考,学会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系统化,应用元素周期律来分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使有关元素的存在、性质和制法的知识条理化.设计性质实验方案的思路是,①充分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②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原理;④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⑤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⑥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⑦问题和讨论.(2)设计一个实验的思路和过程:①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②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③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④实验结束后,应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在设计实验时,应在各种设计方案中,通过对比和归纳,选择出具有安全性好、药品易得、操作简便、装置简单而现象明显的最佳方案.(3)进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只能先取少量固体溶解;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加入试剂进行实验,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②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应在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③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够满足.④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取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所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物质的检验[物质检验的一般要求](1)检验时所发生的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生成的沉淀的颜色、气体的产生以及产生的气体的气味等.此外,反应速率要大且反应完全.(2)检验时所发生的反应要在适宜的酸碱度、浓度和温度下进行.(3)要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4)检验时所发生的反应要有良好的选择性.要注意选用选择性高或特征反应来进行物质的检验.[物质检验的基本思路和步骤](1)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被检验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对可能含有的某些组分进行推断,进而排除某些组分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试样是无色或白色晶体,则可排除有色物质的离子如Cu2+、Fe3+、Fe2+、MnO4-等;如果试样有颜色,也可初步判断可能由哪种离子构成.(2)试样的准备.不论是固体试样还是液体试样,都只能取少量用于配制溶液或用于检验,要留有一定量的试样备用.由于有些阴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生成气体而逸出,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改变价态,或与H+发生中和反应.因此,用于检验阴离子的试样通常要配成碱性溶液,而且不能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由于NH4+可以与OH-反应生成气体,还有一些阳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因此,用于检验阳离子的试样通常要配成弱酸性.(3)检验.在进行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应外,最重要的是要选取适当的措施排除离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只要排除干扰的方法得当,就可以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①除少数几种阴离子(如SO42-、Cl-等)外,阴离子检验时的干扰一般比较少,有可能进行分别检验,在检验同一试样中共存的阳离子时,相互干扰则比较多,因此,在进行阳离子检验时,必须首先排除干扰,然后才能进行检验.②由于各种阴离子之间往往会发生相互反应,因此,在同一试样中的阴离子种类一般不会多.但因为阳离子之间相互反应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同一试样中的阳离子种类就会多些.③在阴离子的检验中,可利用某些阴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性质,首先在固体试样上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根据气体的气味初步判断含有的阴离子;也可利用某些阴离子可与试剂生成沉淀时的反应条件和沉淀颜色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在阳离子检验中,利用某些阳离子带有颜色,或能发生水解,或与碱反应生成沉淀,或具有两性等特点,初步判断试样中可能存在的阳离子,从而排除某些阳离子存在的可能性.④焰色反应.对于像K+、Na+等阳离子,可利用焰色反应进行检验.[物质检验的操作方法](1)若为固体物质,应先取少量样品用蒸馏水溶解.(2)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用原瓶直接进行操作,就会污染原来的整瓶试剂.因此.应取少许样品试液在试管中进行实验,而绝不可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3)在同时检验多种物质时,应将各样品进行编号,以免混淆.(4)在答题时,不许“指名道姓”,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的字样.叙述方法为:各取少许样品→加蒸馏水溶解→加入所需试剂→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原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常见阳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阳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橙色甲基橙试液③锌片(或铁片)①石蕊试液变红色②甲基橙试液变红色③有能燃烧的气体产生Zn + 2H+=Zn2++ H2↑K+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Na+焰色反应黄色NH4+NaOH溶液(浓) 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4++ OH-=NH3↑+ H2OFe2+①NaOH溶液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①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②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①Fc 2++ 2OH-=Fe(OH)2↓4Fe(OH)2+ O2+ 2H2O=4Fe(OH)3②2Fe2++ C12=2Fe3++ 2Cl-Fe3++ 3SCN-=Fe(SCN)3Fe3+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①生成红褐色沉淀②生成红色溶液①Fc 3++ 3OH-=Fe(OH)3↓②Fe3++ 3SCN-=Fe(SCN)3Cu2+①NaOH溶液②浓氨水①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变成黑色②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过量浓氨水中,呈深蓝色溶液①Cu2++2OH-=Cu(OH)2↓Cu(OH)2CuO + H2O②Cu2++ 2NH3·H2O=Cu(OH)2↓+ 2NH4+Cu(OH)2 + 4NH3·H2O=[Cu(NH3)4]2++2OH-+4H2OAg+①盐酸或氯化物+稀HNO3②NaOH溶液③氨水①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②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棕黑色③生成白色沉淀,过量的氨水使沉淀溶解①Ag++ C1-=AgCl↓②Ag++ OH-=AgOH↓2AgOH=Ag2O + H2O③Ag++2NH3·H2O=AgOH↓+ 2NH4+AgOH + 2NH3·H2O=[Ag(NH3)2]++ 2H2OAl3+①氨水①产生白色沉淀①A13++3NH3·H2O=②NaOH溶液②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使沉淀溶解Al(OH)3↓+3NH4+②A13++ 3OH-=Al(OH)3↓A1(OH)3 + OH-=A1O2-+ 2H2OMg2+NaOH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过量的NaOH溶液不能使沉淀溶解Mg2++2OH-=Mg(OH)2↓Ca2+Na2CO3溶液+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中Ca2++ CO32-=CaCO3↓CaCO3+2H+=Ca2++ CO2↑+ H2O(2)常见阴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阴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OH-①无色酚酞试液②紫色石蕊试液③甲基橙试液①酚酞试液变红色②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③橙色甲基橙试液变黄色CO32-稀盐酸(或硫酸、硝酸)、澄清石灰水加入酸后,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32-+ 2H+=CO2↑+ H2OCO2 + Ca(OH)2=CaCO3↓+ H2OSO42-BaCl2[或Ba(NO3)2溶液]、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Ba2++ SO42-=BaSO4↓Cl-AgNO3溶液、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Ag++ Cl-=AgCl↓Br-①AgNO3溶液、稀HNO3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①生成浅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变为橙红色①Ag++ Br-=AgBr↓②2Br-+ Cl2=Br2 + 2C1-I-①AgNO3溶液、稀HNO3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③新制的氯水、淀粉溶液①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③溶液显蓝色①Ag++ I-=AgI↓②2I-+ Cl2=I2 + 2C1-③2I-+ Cl2=I2 + 2C1-NO3-被检物的浓溶液(或晶体) +H2SO4(浓) +Cu并共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u + 4H++ 2NO3-=Cu2++ 2NO2↑+ 2H2OSO32-稀盐酸或稀硫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气体SO32-+ 2H+=SO2↑+ H2O。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规律】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CaCO3 ↓+ H2O2KOH + CO2 =K2CO3 + H2OK2CO3 +CO2 +H2O =2KHCO3CaCO3+CO2 + H2O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2O2 + 2H2O =4NaOH +O22Na2O2 + 2CO2 =2Na2CO3 +O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高中化学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
C=C—C
CH3
模型构建
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小结3:插入法
“桥基”基团(即二价基团,主要包括﹣C≡C-、-0-、
-CO-、酯基-COO﹣等),在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只能位于链
的中间。解题时可先将“桥基”从分子中抠出来,然后有序
插入到“碳骨架”中即得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结构。
插入法的技巧
对称基团﹣C≡C-、-0-、-CO-同分异构
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模型
分子式
数出不饱和度
和除氢原子以
外其他元素原
子的个数。
片段
从限定条件出发
结合结构信息,
确定侧链的结构、
官能团、官能团
的个数等片段。
拼接
采用取代、插
入、分类讨论
法等方式组装。
PART
04
四、小试牛刀
【训练 1】
B(结构简式:CH2=CHOC2H5)的同分异构体F与B有完全相同
体的个数: C-C种类数×1
不对称基团酯基-COO-同分异构体
个数:C-C种类数×2+C-H种类数×1
例4.分子式为C8H10O且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
9
物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式
Ω: 2
C: 8
O: 1
分类讨论法
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PART
01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推断含典型
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能根据限定条件正确快速
书写同分异构体。
PART
02
二、知识储备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Word版)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失升氧化还原剂,七字口诀要牢记,先定两剂与两物,再平电子和原子。
模型思考1.解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先判断变价元素,然后按照“失(电子)、升(价)、氧化(反应)、还原剂”进行分析。
2.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第一步:先确定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生成物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第二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
配平时的逻辑关系不能忽略,先要电子得失守恒,然后原子守恒。
若先原子守恒配平,必须验证电子是否守恒。
如果是氧化还原形的离子方程式则应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的逻辑关系。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模型口诀牢记“三死一灵活”,判断正误不迷惑,写、拆、删、查四步曲,正确书写不出错。
模型思考1.判定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按照“三死一灵活”的顺序判断,“三死”是指(1)“拆”得对否;(2)电荷、质量守恒;(3)盐类水解符号的使用和分步是否正确。
“一灵活”是指反应是否符合客观实事。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
3.解读是上述的逆向思维,要理解离子符号代表哪类电解质,才能确定该离子方程式代表哪类物质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吸放热、对正负,标状态、定系数,按照目标变换式,盖斯定律大用处。
模型思考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易测得,通过已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盖斯定律获得:第一步:要确定需要的反应的反应热,其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化学计量数关系。
第二步: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按照所要获得的反应,进行变换,对不需要的物质进行定量的“消元”——都是反应物(或都是生成物),可做减法;一项是反应物,一项是生成物,可做加法,同时可用相同的数学式计算出该反应的ΔH,最后书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平衡移动模型口诀审清特点与条件,再用勒夏原理判。
平衡程度比大小,建立模型解决它。
模型思考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密闭体系中的可逆反应,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遇到平衡移动问题,我们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关注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特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考点知识讲解与同步练习37---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必修二考点知识讲解与同步练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综合利用的意义,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了解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综合利用的内容,培养“变化观念”的学科素养。
3.了解节约能源及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2)煤的综合利用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主要成分:CH4(2)3.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组成: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石油的综合利用①②③④4.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实例:乙烯制聚乙烯:n CH2==CH2――→催化剂CH 2—CH 2,丙烯制聚丙烯:n CH 2==CH —CH 3――→催化剂。
(1)把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为煤的干馏( × ) 提示 必须隔绝空气加强热。
(2)在一定条件下,煤可以和氢气直接反应生成液体燃料( √ ) 提示 煤与氢气可以生成液体燃料,该过程为煤的直接液化。
(3)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 )提示 煤的气化为:C +H 2O(g)=====高温CO +H 2,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为煤和氢气反应生成液体燃料,间接液化是以气化产物CO 和H 2为原料合成甲醇等,都为化学变化。
(4)石油的分馏产品为纯净物( × )提示 石油的分馏产品为沸点相差不大的烃的混合物。
(5)石油的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汽油等液体燃料( × )提示 石油的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汽油等燃料,石油的裂解目的是为了获取乙烯等气态化工原料。
(6)许多性能优异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始原料为煤、石油或天然气( √ )1.煤的气化、液化是物质三态(气、液、固)之间的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重难点知识100条解析
1.混合物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包括过滤、蒸发、蒸馏、分液和萃取等。
这些方法可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以便进一步处理或分析。
2.离子检验:离子检验是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特定离子的过程。
通过使用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可以检测和识别各种离子,例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物质氧化态的变化。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规律,掌握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和性质是学习这一知识点的关键。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特点,能够利用周期表推断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结构。
5.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稳定性。
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以及分子空间构型与性质的关系是学习这一知识点的重点。
6.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理解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7.酸碱反应与平衡:酸碱反应是化学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掌握酸碱反应的原理、中和滴定实验以及酸碱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这一知识点至关重要。
8.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镀、金属腐蚀等实际应用。
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这一知识点的关键。
9.实验操作与安全: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是学习这一知识点的必要条件。
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安全。
10.配位键与配合物: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指导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指导一、高一新生如何学好高中化学高一新生应该如何学好高中化学,下面是学习化学的一些方法,大家可以参考I、认真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根底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
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为它能进步学习的思维才能。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在全面看的根底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看书时要积极考虑,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打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究,整体理解。
II、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考虑相结合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响前→反响中→反响后”的顺序,分别进展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考虑,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
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
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渐渐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高中化学考点37 化学平衡的移动(原卷版)
(3)研究发现:浸出液中含银化合物总浓度与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及浸出液pH的关系如下图。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常数大小:KM>KN
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C.图1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B.提高温度
A.反应I2(aq)+I-(aq) I3-(aq)的ΔH>0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Cl4,平衡不移动
D.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2.(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至最小,为原体积9/10,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 D2、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 B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4、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A.就是教学的重点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答案】 B5、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 B6、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7、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 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9、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中化学气体除杂大全
高中化学气体除杂大全气体除杂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气体除杂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物理原理和设备对气体进行分离和纯化,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
一、物理方法1.吸附剂法吸附剂是一种常用的去除气体杂质的方法,通过将气体通过吸附剂层,利用吸附剂对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吸附分离,实现气体的纯化。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胶等。
2.冷凝法冷凝法是利用气体的不同沸点来实现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方法。
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将其中的杂质气体先冷凝成液体,然后收集液体,从而获得纯净气体。
常用的冷凝剂有液氮、冷水浴等。
3.压缩法压缩法是利用气体压缩的原理,通过调节气体压力来分离和纯化气体。
气体经过高压处理后,杂质气体压缩成液体或固体,纯净气体则保持气态。
常用的压缩设备有压缩机、压力容器等。
4.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在膜上传质速率差异的原理,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分离和纯化气体。
膜材料可以是聚合物膜、无机陶瓷膜等,常用于分离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
5.气体离心法气体离心法是利用气体在离心机中的不同密度来实现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通过调节离心机的转速和时间,使气体中的杂质分子沉降到离心机管底部,然后从上端取出纯净气体。
常用于分离氧气和氮气。
二、化学方法1.催化剂反应法催化剂反应法是利用催化剂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可溶性、易挥发的物质,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常见的反应有催化氧化、催化还原等。
2.化学吸收法化学吸收法是利用气体和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收分离。
常见的化学吸收剂有酸、碱等。
3.气体净化剂法气体净化剂法是利用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气体的纯化和去杂。
常用的净化剂有活性炭、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4.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气体中的杂质氧化或还原为可溶性或易挥发的物质,然后分离纯净气体。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物质分类及分类法(37)
物质分类及分类方法1. 【易】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Na 2CO 3是碱 B .Na 2CO 3是盐 C .Na 2CO 3是钠盐 D .Na 2CO 3是碳酸盐【答案】A【解析】Na 2CO 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是盐而不是碱。
Na 2CO 3中含有钠离子,所以是钠盐,Na 2CO 3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是碳酸盐。
2. 【易】(2012·湘潭高一检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曾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在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后,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的成功。
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A【解析】该反应为CCl 4+4Na ===== 700 ℃C +4NaCl ,属置换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金刚石是由非金属元素碳构成的非金属单质;CCl 4是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 【易】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纯碱成分是Na 2CO 3属于盐类物质,熟石膏成分是2CaSO 4·H 2O 属于盐类物质,CO 2属于酸性氧化物,石灰石成分是CaCO 3,属于碳酸盐。
4. 【易】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答案】A【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B 项中存在化合物分子和单质分子,属于混合物;C 项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D 项是单质,属于纯净物。
5. 【易】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 .Na 2CO 3B .Cu 2(OH)2CO 3C .NaClD .NaHCO 3【答案】A【解析】B 中为碱式碳酸铜,是碱式盐;C 中不是碳酸盐;D 中是酸式盐。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操作+方法+现象)
高中化学实验全总结(操作+方法+现象)掌握以下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高中化学增长碳链的方法
A.硝基苯 B.环己烷 C.苯酚 D.溴苯 ( ) 2.在有机物分子中,不能引入羟基的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 ( ) 3.“绿色、高效”概括了 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成就的 特点。换位合成法在化学工业中每天都在应用,主要用于研 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料材料。在“绿色化学工艺”中, 理想状态是反应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 利用率为 100%。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 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消去反应 ⑦加聚反应 ⑧缩聚反应 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A.①②⑤B.②⑤⑦C.只有⑦⑧ D.只有⑦ ( ) 4.由 1-丙醇制取,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 序应是 a.氧化 b.还原 c.取代 d.加成 e.消去 f.中和 g.缩 聚 h.酯化 A.b、d、f、g、h B.e、d、c、a、h C.a、 e、d、c、h D.b、a、e、c、f 浓硫酸,△Br2,CCl4 ( ) 5 . 化 合 物 丙 (C4H8Br2) 由 如 下 反 应 得 到 : C4H10O――→C4H8――→丙(C4H8Br2) 则丙的结构不可 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
8.香豆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大多 具有光敏性,有的还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它的核心结构是 芳香内酯 A,其分子式为 C9H6O2。该芳香内酯 A 经下列步 骤转变为水杨酸和乙二酸。
+H2O A 中含有碳氧双键,与 A 相关的反应如下:
( 3 ) 写 出 A→E,E→F 的 反 应 类 型 : A→F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 (4)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37 先定后动法
有机物多元取代物的种数较难确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先定后动法。
●难点磁场
请用先定后动法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连二苯结构简式如下:
试确定其二氯代物种数。
●案例探究
[例题]下面是苯和一组稠环芳香烃的结构式:
由于取代基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官能团位置异构,一氯并五苯有(填数字)种异构体;二氯蒽有______(填数字)种异构体。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判定一元和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种数的能力。
知识依托:题给信息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错解分析:不清楚先定后动法,胡拼乱凑,无序思维,得不出二元取代物种数的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一氯并五苯分子中有几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蒽的二氯代物种数可按先定后动法进行有序思维而确定:
(1)标出不同位置的H原子:
(2)分别固定一个Cl原子在①、②、③位,然后让另一个Cl原子在有H原子上的位置移动——取代H原子:
注意不要重复:固定一个Cl原子在①位时,这个Cl原子已与所有位置上的Cl原子发生了组合,所以固定1个Cl原子在②(或③位)时,移动的Cl原子不要再被安排到①位(或①位和②位)上。
答案:4 15
●锦囊妙计
一、求二元取代物种数的方法:
1.先标出不同位置的H原子;
2.在不同位置上分别固定一个取代基,并移动另一个取代基,即得答案。
二、求三元取代物种数的方法:
1.先在有机物中H原子的不同位置上安排一个取代基,得其一取代结构;
2.对所得一取代不同结构分别进行先定后动法,可得答案。
●歼灭难点训练
1.(★★★)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6
2.(★★★)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
(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1 ppm。
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
结构)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
苯丙醇胺(英文缩写为PPA)结构简式如下:( —代表苯基)
在碳链上的位置作变换,可以写出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
5
种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4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要写出—OH和—NH2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异构体;写出多于4种的要扣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3,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属于多羟基醛,且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C原子(所连4个基团都不相同的C原子)的异构体有数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用“※”标出手性C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答案:15
歼灭难点训练
答案:C
1、2、3位上分别安排1个羟基。
答案:B
3.提示:首先分析出碳链上有两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即丙基有两种),并在每个位置上固定1个苯基,得如下两种结构
再对这两种结构的碳链(将 —看作取代基)进行分析,发现前者有三种不同位置的H原
子,后者有两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
即:
然后分别固定—OH在(Ⅰ)位~(Ⅴ)位,移动—NH2,可得9种同分异构体。
①~⑨每个位置上分别有一个—NH2,C的其余价键用H补足,即得答案。
4.解析:C4H8O3分子中含有1个—CHO,2个—OH。
将它们取出,看作取代基,还剩3个C原子,在其不同位置上固定—CHO,得两种结构:
分别在①、②、④位上固定1个—OH(在③、⑤位固定—OH后重复),让另1个—OH 移动,得其同分异构体:
去掉1(两个手性C原子)和5(无手性C原子),可得答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