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上海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四、内涵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实现“高度集约、低碳低能耗、绿色健康”的目标。
以密度适宜、功能完备、交通便利的“城中型”为主导,通过疏解拓展城区,扩大城市空间,减少城市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风暴等)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防洪设施、加强土地利用管控等措施,减少城市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4.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建设智慧城市
五、技术要点
1.精细化城市规划
2.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
3.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
4.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5.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总结起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智慧城市;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精细化城市规划、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这些内涵和技术要点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绿色、智慧、生态、人文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临港某地块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37【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3月上海市临港某地块海绵城市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包 涵(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摘 要:本项目位于上海市临港片区,通过分析研究项目情况,确定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海绵设施,以最终达到最佳运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与小区;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3-0037-02图1 建筑小区类海绵城市设计技术路线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将雨水蓄存净化,需要时将雨水错峰释放或利用的过程。
海绵城市通过各种低影响开发(LID)手段,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的各项措施,将宏观的海绵城市拆分为各种小规模的源头控制,使开发后的状态尽量与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一致,以达到改善整个城市水循环的目的。
1 项目背景概况1.1 项目背景上海市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编制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而临港片区是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颁布了《上海市临港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制定了试点区内三年计划项目的管控指标,涉及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新建或改建海绵型建筑小区等一百多个计划项目,相关的计划项目均需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及验收。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证规划区域内实现“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质有提升、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
1.2 项目概况本地块位于临港地区滴水湖附近。
临港地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特征,雨量充沛,短历时设计降雨强度大于上海主城区。
另外,临港陆域地势平坦,土壤入渗率偏低,综上,临港地区适合于海绵城市建设。
本地块由3栋多层住宅、9栋高层住宅和两栋商业建筑组成,地下为两层,总用地面积89313.7m 2,总建筑面积278599.4m 2,建筑占地面积29653.25m 2,建筑密度33.2%,绿化率25%。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导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冲击不断增强,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上海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该指南将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
一、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提高城市洪水防治能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净化、滞蓄、渗漏和利用,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2.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资源,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1.雨水管理技术:(1)雨水收集:建立雨水收集体系,将雨水收集和利用用于绿地灌溉、景观水体充填等用途。
(2)雨水渗透:通过构建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渗透坑等措施,将雨水迅速渗透地下,提高城市地下水位。
(3)降雨延迟:减少雨水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速度,延迟雨水的排放,增加吸收和利用的时间窗口。
(4)地表径流控制:建设湿地、人工湖泊和绿地池塘等水体,利用湿地和植物的吸水功能净化雨水,减少地表径流。
2.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技术:(1)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城市水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体系,将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洗和工业用水,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依赖。
(2)过滤净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将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确保再生水质量达标。
(3)海水淡化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提供城市的非常规水源和补给。
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1)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中心绿地和街头绿化,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湿地恢复:修复和保护城市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供鸟类栖息地和洪水蓄洪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海绵城市概念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和指导
思想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及效果
评估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定义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 收和利用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 恢复湿地、雨水花园等自然生态系统,提 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雨水排放和利用设 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 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形成 合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冲厕等。
雨水利用技术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技术,将 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用于 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
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城市内涝、水污染
等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生态文明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理念和技术引领海绵城市建设
创新理念和技术引领海绵城市建设一座城市要带给人们幸福感,离不开环境的和谐、安全和生态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到2040年上海将建成更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生态之城,地下基础设施与国际大都市对标,其中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关键要素。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表述。
它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业内流行着这样一个经典而通俗的理念:“水是不可压缩的”,城市建设要给降水留存一定的空间。
因此,城市需要探寻与水共生的和谐方式,而“海绵城市”就提供了“化刚为柔”的治水方式,把水患威胁转化成城市更新的契机。
这是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意味着传统快排理念开始转向可持续性雨水管理。
目前,“海绵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热点。
国家领导人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解决雨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来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为响应国家号召,今年,经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评审,上海在20个参与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明确到2020年和2030年,城市建成区20%和80%以上的面积将分别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去年,上海就为申报海绵城市试点研究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指标体系,为未来建设确立思路、铺垫发展轨道。
“海绵城市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是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和完整系统,实现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
”上海“海绵城市”主要参与方之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总院)总工程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辰说,“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走得正确,走得坚定。
”创新研究,在“先行先试”中探索前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高、内容复杂,不仅包含新城区的开发建设,还涉及到老城区改造。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要点——以滴水湖环湖80米景观带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要点——以滴水湖环湖 80米景观带为例摘要: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水弹性,在降水时能很好的吸收保存水分,节能减排。
在干旱时候储存在地下的水分可以被植物利用吸收,减少人工罐溉的成本,较高的地表含水量可以调节城市的空气湿度,减少粉尘。
本文以上海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讨论海绵施工技术,以期为今后大规模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基础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透水铺装;旱溪;植草沟;盲管1、项目背景上海临港新片区主城区是由“一滴来自天上的神水,落地变成了湖,无数建设者艰辛的汗水汇入湖中,泛起涟漪层层”,涟漪拓出了临港的未来之路,层层环湖。
滴水湖碧波荡漾,是整个临港的灵魂所在,环湖80米景观带是对她最好的守护,也是最美的衬景,滴水湖景观带被誉为临港的“湖滨客厅”。
临港新片区承载了国家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环湖景观带总面积82.3公顷,总投资25.2亿元,项目定位为综合性开放公园。
我们公司承建的环湖80米景观带工程一期G区,占地面积约4.45公顷,种植面积2.88公顷,透水铺装0.9公顷。
本工程为改建项目,在综合考虑了原地形地貌,绿化景观、自然条件和排水系统等各方面因素,开展海绵施工提升城市功能。
建设理念和目标2.1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概念是2012年在我国首次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它的理念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破坏。
海绵城市设计是在原有自然条件下结合人工措施,在保障城市无水涝,在降水时缓排减排减少污染,尽可能的让雨水存留、渗透、净化,保护环境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塘等水系作为海绵体,并将透水路面、旱溪、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绿地和城市配套设施作为人工海绵体。
自然和人工充分结合,合理利用,在确保城市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达到最佳的蓄水保水功能。
主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来达到蓄水,保水,节能减排的环保生态建设。
上海市15个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案例分享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MISSING IMAGE: , ]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改造临港口袋公园是指临港家园服务站和绿化休闲广场,位于临港古棕路555弄120号。
该项目是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位于试点区11个汇水分区的6号汇水分区。
为解决公园积水、漏水、渗水性不佳、景观单一和康体活动设施缺乏等问题,并达到年径流量控制率80%,以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50%的目标,临港口袋公园运用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人工表流湿地四大海绵设施进行改造。
[MISSING IMAGE: , ]海绵化改造作用使临港口袋公园具备了净,蓄、滞、排等海绵功能,做到“小雨不湿鞋”。
[MISSING IMAGE: , ]黄浦区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改造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黄浦江西岸,原2010年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世博会后最集中保留上海世博会原貌的区域,为解决绿化不足、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暴雨期积水等问题,园区室外总体景观进行了海绵化的改造。
充分利用世博会时已建成活水公园,增加更多的高渗透性绿地,并用科技手段智能化运行措施和后评估管理,对区域降雨量、雨水收集量、综合利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自主分析。
建成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全场地雨水收集、北区雨水收集净化等目标。
被利用起来的活水公园也成为了周边居民、公司白领休闲小憩的“城市亲水客厅”。
[MISSING IMAGE: , ]静安区道路海绵化改造静安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对城市道路进行了海绵化改造,道路包括:汾西路、闻喜路(阳曲-平顺)、高平路(永和-晋城)、襄阳北路(长乐-巨鹿)、铜仁路(南京-北京)、共和新路和平顺路。
项目进行了车行道翻挖新建、雨水连管翻排、铺设透水砖等几项改造措施。
人行道进行海绵化改造后,路面水渗透变快,小雨时几乎看不到水痕,中到大雨也几乎不会产生积水。
上海市海绵城市技术标准
上海市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一、总则本标准旨在规范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促进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改善。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海绵城市相关项目。
二、雨水收集与利用1. 雨水收集系统应与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衔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
2. 雨水收集系统应考虑不同区域的特征,合理布局。
3. 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应具备净化、储存、利用等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雨水径流控制1. 应根据地形、气候等条件,制定合理的雨水径流控制方案。
2.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应包括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等,以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和流量。
3.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生态排水系统1. 生态排水系统应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确保排水畅通。
2. 生态排水系统应采用自然化排水方式,如自然湿地、植被浅沟等。
3. 生态排水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理,防止水体污染。
五、低影响开发1. 低影响开发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可持续的原则。
2. 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包括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雨水罐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六、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1. 绿色建筑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2. 生态城区应注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生态质量。
3.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应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排水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七、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1. 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水体净化、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
3. 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效果持续发挥。
八、城市内涝防治:1. 城市内涝防治应纳入城市规划中,制定合理的防洪排涝方案。
2. 城市内涝防治应注重源头治理,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及维护管理。
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海绵城市案例分析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使城市在自然和人工建筑物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水资源循环系统,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
下面就海绵城市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之一、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市面临着洪涝灾害、地表水污染等水资源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概念,并进行了实践。
案例分析:1.雨水资源的利用:上海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湖,收集和储存雨水资源,供农田灌溉、景观湖泊充水等用途。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减少输送和处理水的成本。
2.洪水防治:上海市实施了雨水调蓄、汛期蓄洪区、水网调控等措施,对西子湖、甪直河等地进行改造,增加洪水容量。
在城市规划中,提高地势,建设绿色屋顶和湿地,以增加城市的洪涝容量和抗洪能力。
3.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上海市通过建设城市公园、植树绿化等措施,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绿地可以吸收雨水,改善城市的地表径流状况,减少洪涝的发生。
同时,绿地还能提供阴凉的环境,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4.水生态系统的构建:上海市通过修复河道、湿地、滨海湿地等水生态系统,恢复自然水环境,提高水质和水资源的净化能力。
这些水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5.基础设施的改造:上海市对雨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提高城市的城市排水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
通过建设大型雨水花园、雨水林等措施,减少城市排水的压力,提升城市的防洪能力。
6.智能技术的应用:上海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城市的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的雨水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等。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城市的水资源动态情况,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案例结论:上海市通过实施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旨在应对城市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新型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最大程度地模拟和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减少城市面临的洪涝、干旱、水质污染等风险,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基本概念:1.雨水管理:海绵城市通过采用雨水收集、蓄存和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例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河岸带和湿地公园等生态设施来收集和储存雨水。
2.绿色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将生态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通过建设湿地、绿地、景观河道等生态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补给能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3.多模态交通:海绵城市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如步行和自行车),并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使用量。
同时,建设支持可持续交通的基础设施,如自行车道、步行街、电动车充电桩等。
4.生态水利工程: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水岸景观、生态廊道等,提高城市内涝和洪水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城市污水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技术措施:1.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桶、雨水花园等),将雨水储存和利用于家庭、酒店、商业和公共场所的冲洗、冷却和灌溉等用途,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2.湿地处理系统: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等,提高城市的雨水滞留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通过在建筑物屋顶和周围空地上种植植物,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雨水的渗透和蓄存能力。
4.雨水渗透系统:通过建设透水铺装、植被格栅和雨水花园等,促进雨水的地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上升。
5.绿色交通系统: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轨道交通等,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汽车使用量,改善交通环境。
6.抗洪设施:通过建设河岸带、防洪墙、堤坝等,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模拟和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水循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雨水收集利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地表自然滞留等。
与传统城市设计相比,海绵城市建设在减轻雨水、洪水冲击、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可以改善城市水文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也被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是指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于城市建设中的技术标准,以建立统一规范和标准体系。
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并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以应对城市水问题和环境问题。
以下是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规划标准1. 综合规划标准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城市需求、生态系统、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方案。
2. 综合规划标准要求将海绵城市要素融入城市设计中,以创造具有空间连通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城市。
3. 综合规划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绿化带、建筑、广场等空间元素的布局和连接方式要符合“双线六元件”原则。
4. 综合规划标准要求在城市规划设施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 综合规划标准要求确定策划方案,编制设计、招标和施工等详细规划方案,并通过专家组的评估和建设局审批获得批准或修改。
二、雨水收集利用标准1. 雨水收集利用标准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将屋顶、道路、广场等大面积集水的地方设置成雨水收集点。
2. 雨水收集利用标准要求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级和二次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城市的相关水质标准。
3. 雨水收集利用标准要求设计和制作高效的雨水过滤器,以滤除雨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4. 雨水收集利用标准要求制定抗冻措施,确保收集到的雨水在冬季不会结冰,以免影响使用。
5. 雨水收集利用标准要求设计系统,设置配管系统和储水容器,确保收集到的雨水得以存储和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构成市政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可以归纳为雨水渗透技术、雨水储存与调节技术、雨水转输技术、雨水截污与净化技术四大类。
一、渗透技术雨水渗透技术将雨水汇流,引入雨水渗透设施。
雨水渗透设施分表面渗透和埋地渗透两大类。
表面入渗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与绿色屋顶等;埋地渗透设施主要有渗井等。
1.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指可渗透、滞留或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透水铺装。
1)一般要求(1)透水铺装地面材料宜首选材料本身透水的透水砖进行铺装。
(2)透水路面自上而下宜设置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和透水基层,透水找平层及透水基层渗透系数应大于面层。
(3)透水铺装地面施工前,应对基层(垫层)进行检查验收,透水铺装基层除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程、横坡、强度等要求外,还应满足透水基层厚度、材料要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2)施工要求(1)透水砖路面一般应用于城市人行道、建筑小区及城市广场人行通道。
(2)采用透水铺装时,铺装面层孔隙率不小于20%,透水基层孔隙率不小于30%。
透水铺装路面横坡宜采用1.0%~1.5%。
存在冬季冻融风险的城市,应慎重选择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
(3)当土壤透水能力有限或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时,应在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及时排除雨水。
透水铺装结构与不透水铺装结构之间应采用防渗措施。
(4)透水铺装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 为避免对地下构筑物造成渗水危害时,应设置排水层,及时排除雨水。
2.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绿地高程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解读
•标准规范交流园地•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解读张辰1>2陈嫣h2王盼1>2(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2)摘要上海市地方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D G/T J 08 — 2298 —2019,以下简称《标准》)是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全面和系统规范了相关规划编制、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工作,对推动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介绍了《标准》的编制背景和思 路,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水量和水质目标,并对规划要求、设计要求、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等主 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对该标准的理解。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源头减排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71(2019)—0125—05D OI: 10. 13789/ki.wwel964.2019.12.023Interpretation for T ech n ica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o n s tr u c tio n o fs p o n g e c i t y of ShanghaiZhang Chen1’2,Chen Yan1,2,Wang Pan1’2(1.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 esig?i Institute(Group) (XX,LTD。
Shanghai 200092,China;2.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 f Sewerage System,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Shanghai local stand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 f sponge city (DG/ TJ 08 —2298 —2019) is a summary of Shanghai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It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tandardizes the related planning,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so on,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sponge city.The background and thought of developing the standard are introduced,the 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re clarified,the main contents of planning requirements,design requirements,construction acceptance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are discuss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Keywords: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Technical specification;Source control1编制背景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 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至今,国内海绵城市的实践工作已如火如荼[1]。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建设起一种具有海绵效应的城市,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雨洪、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荷兰,被称为“水下城市”,后来被引入中国,成为当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中构建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水循环系统,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
通过多种绿色基础设施、如绿化植被、蓄水池、透水铺装等,将城市变成一个“海绵”,有效处理雨水,减少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环境。
海绵城市的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面貌,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增加城市的生态价值,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海绵城市理念在当今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强调以自然为师,通过模仿自然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城市雨水管理、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气候适应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引领城市建设向着更加协调、和谐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海绵城市的原理与特点海绵城市是一种以城市为单位,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利用自然系统和人工设施来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达到减少城市内雨水径流量,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海绵城市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雨水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将雨水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充、地下水补给等用途,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城市更新背景下建设规划层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研究——以上海市吴淞创新城为例
专题S p e cia l T o p icResearch on the Special Planning Method of Sponge City at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Lev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Taking W usong Innovation City in Shanghai as an Exam ple城市更新背景下建设规划层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研究—以上海市吴淞创新城为例文/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贺佳余璐璐高英杰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水平【摘要I海绵城市建设是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需专顶规划的有效指导。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设规划层级海绵城市专顶规划编制工作一直未受到重视,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海宝山吴淞创新城为例,对正处于城市转型发展重要战略期的吴淞创新城海绵城市专顶规划进行研究,从城市建设需求分析,构建海绵生态格局,明确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同时分解管控单元指标,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同层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〇引言上海宝山吴淞创新城作为以钢铁工业和港□运输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工业文化积淀,承载着 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
现状部分工业遗产改造利用顶目已建成并初见成效。
随着工业区向城区化转型,吴淞创新城需承载城市副中心功能。
作为重工 业基地,当地生态环境污染、道路网络 系统不完善、城市功能割裂、历史遗存 保护修复等问题对吴淞创新城的转型更新提出更高要求。
为缓解城市转型更新带来的压力,使工业基地与生态环境关系破冰,ir a m a宅14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在建设规划引领下,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统筹工业转型区的整个建设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问题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发展出现新变化,人们对城市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
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这就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构建海绵城市,对城市病予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问题引言我国城市建设方面的建设理念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得到相应的改进,更加充分地吸收借鉴了国外的城市建设先进科学的理念。
我国虽有意积极开展城市建设,然而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发现城市内涝是普遍阻碍其进程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热岛效应较为明显,除此之外,我国在对雨水的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对雨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将会使得地表污染径流无法被及时的处理净化,严重腐蚀城市道路,也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阻碍。
1“海绵城市”的具体意义1.1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平衡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城市生态环境也随着汽车尾气以及工业污水的排放等现象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者的队伍当中。
因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是最科学化的管理城市建设的方法,其正是运用对绿地广场、城市道路以及地块内部消化等方式来发挥其内部平衡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1.2有利于自然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众所周知,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传统的城市模式运行下,自然水资源雨水从井盖或者其他雨水收集设施大多书流入了城市下水管道里,除此之外,沿海城市的城市环境严重受季风影响,夏季的强降水甚至台风、风暴等天气如果没有提前预防或者建设较合理的设施,将极其容易引发城市内涝、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灾害,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失去保障。
为了避免这些危害转变城市运行模式显得极为重要,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海绵城市得到建设,将会很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海市海绵城市试点规划及适用技术研究
上海市海绵城市试点规划及适用技术研究张辰;邹伟国;吕永鹏;陈嫣;莫祖澜【摘要】作为2016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上海市在试点区域选择上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聚焦上海排水标准偏低、初期雨水污染、内涝防治严峻等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港地区为试点区,将试点区域分成7类示范区,明确各分区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并因地制宜科学选择25项适用技术集成于15个项目包,全面示范“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技术路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1-3,10)【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方案;上海;临港新城【作者】张辰;邹伟国;吕永鹏;陈嫣;莫祖澜【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20009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20009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20009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20009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上海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典型代表,河道是该地区重要的城市海绵体。
上海全市河道有2.6万条,为恢复河道海绵体的功能,“十五”以来,通过“苏州河整治”、“骨干河道治理”、“城乡万河整治”、“洁水畅水活水”等行动,消除河道黑臭,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
21世纪初,全市开展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浅层蓄渗、初雨污染截流调蓄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出台相关地方标准,并在世博园区、临港地区等区域得到实践[1-3]。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正式发布版-2016.9.18
技术导则》编制组(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 号;邮编:200092)。
主编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
主要起草人: 张 辰(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一
丁磊
于冰沁
1
7.2 建筑与小区.....................................................................................................51 7.3 绿地.................................................................................................................52 7.4 道路与广场.....................................................................................................53 7.5 水务.................................................................................................................54 8 实施效果评估..........................................................................................................56 8.1 一般规定.........................................................................................................56 8.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56 8.3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评估.................................................................................57 8.4 排水防涝标准评估.........................................................................................58 8.5 雨水资源利用率评估.....................................................................................58 9 附录..........................................................................................................................60 9.1 相关规范和文件.............................................................................................60 9.2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62 9.3 上海市降雨资料.............................................................................................69 9.4 上海市土壤入渗率资料.................................................................................70 9.5 海绵工程措施造价估算表.............................................................................71 9.6 上海地区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推荐植物种类表.............................................72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应用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应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8.08.28•【字号】沪水务〔2018〕869号•【施行日期】2018.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应用的通知沪水务〔2018〕869号各有关单位,各区水务局、建委:为贯彻实施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要求,推进《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SSH/Z10016-2018(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应用,现就本市水务设施(厂/站)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如下要求:一、充分认识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海绵城市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战略,推进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也是贯彻落实《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的部署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转变水务设施建设理念,在进一步理清海绵城市建设内涵、拓展外延的基础上,实现从注重专业、功能的单一建设思维向注重低影响开发、生态环保的综合建设思维转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动者、建设者观念向水安全和水环境管理的受益者观念转变。
二、全力开展在建重大水务基础设施(厂/站)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目前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水务基础设施(厂/站)项目,项目法人应综合工程概算、实施方案、建设进展实际,推进《技术导则》应用;设计单位应按照《技术导则》等规定进行海绵城市设计评估,充分挖潜,提出设计改进措施;施工企业应完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按设计要求进行海绵城市(厂/站)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应补充海绵城市建设监理细则,严格现场管理和质量验收。
三、全面实施新建水务基础设施(厂/站)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基础设施(厂/站)项目主要包括自来水厂、污水(污泥)处理厂、供排水泵站、水利枢纽泵闸等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专业 199
论 ”理 论 [5,6],按 照 系 统 内 位 置 及 功 能 ,分 为 源 头 控 制 、中 途 转 输 、末 端 排 放 三 类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技 术 。 表 1 为 2014 年 10 月住建部颁布的 《海绵城市建 设 技 术 指 南———低 影 响 开 发 雨 水 系 统 构 建 (试 行)》中推荐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类型。
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 :海 绵 城 市 ;三 高 一 低 特 点 ;适 用 性 技 术
中 图 分 类 号 :TU99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7716(2019)04-0198-04
0 引言
“海绵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热 点和重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提出了国家海 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全国各地积 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并已完成各类项目 的示范建设。但鉴于全国各地的气候、水文、地质 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海绵城市的 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不尽相同,因此海绵城市建 设的技术类型和设计参数应因地制宜。上海作为 人口数量多、经济实力强的全国超大城市,区域特 点显著,研究总结适用于上海的海绵城市建设技 术非常必要。
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城 市 雨 水 管 渠 系 统 及 超 标 雨 水 径 流 排 放 系 统 ,既 重视绿色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仍不容忽视。海 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 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主要包括透水 铺装、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 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一般,某 单项设施会包含“渗、滞、蓄、净、用、排”多种功能, 如下凹式绿地除渗透补充地下水外,还可削减峰 值 流 量 、净 化 雨 水 ,实 现 径 流 总 量 、径 流 峰 值 和 径 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等。因此,为更合理地划分 海绵城市开发技术类型,本文根据雨水系统“三段
注:1、●— ——强 ◎—— —较强 ○—— —弱或很小; 2、SS 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CWP)的研究数据。
198 相关专业
DOI:10.16799/ki.csdqyfh.2019.04.052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 年 4 月第 4 期
适用于上海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
王 盼,陈 嫣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摘 要:上海作为人口数量多、经济实力强的全国超大城市,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积比例高和土壤入
表 1 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
单项设施 透水砖铺装
功能
控制目标
集蓄 利用 雨水
补充 地下 水
削减 峰值 流量
净化 雨水
转输
径流 总量
径流 峰值
径流 污染
○ ● ◎ ◎○●◎◎
透水水泥混凝土 ○ ○ ◎ ◎ ○ ◎ ◎ ◎
透水沥青混凝土 ○ ○ ◎ ◎ ○ ◎ ◎ ◎
绿色屋顶
○ ○ ◎ ◎○●◎◎
1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特点
(1)地下水位高 上 海 全 市 地 势 平 坦 ,地 面 高 程(吴 淞 零 点)大 都介于 2.2~4.8 m,境内地表水系发达,河面率为 9%~10%,江、河、湖、海水位较高,导致上海地区 内地下水位较高,潜水位埋深一般在 0.5~1.5 m。 (2)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积比例高 目前,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接近规划限值,新 增用地空间非常狭小。截止 2014 年底,上海全市 建成区面积 3 124 km2,超过市域陆地面积的 45%,
(3)土壤入渗率低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河口和杭州湾之 间,除表层土壤或人工填土层外,土壤质地主要属 于粘壤土、砂质粘壤土和壤质粘土。根据相关研究 成果[3,4],上海市大部分绿地土壤的入渗率都偏低, 稳定入渗率在 1.0×10-5 以下。 上海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 面积比例高和土壤入渗率低的“三高一低”显著特 点,亟需适用于本土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类型和 参数。
收稿日期:2019-02-2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6QB1403300) 作者简介:王盼(1987-),女,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从事水 处理技术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研究咨询工作。
规划的 2020 年建设用地规模目标 3 185 km2 相比, 只有 61 km2 的空间,现状土地利用率极高。同时根 据 相 关 资 料 报 道 [1,2],城 区 土 地 不 透 水 面 积 比 例 高 达 70%~80%以上,不透水面积比例极高。
渗 率 低 的 典 型 区 域 特 点 ,传 统 的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技 术 及 参 数 在 上 海 的 适 用 性 受 到 限 制 。 结 合 上 海 自 身 特 点 和 实 际 需 求 ,在 国
内 外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技 术 分 析 基 础 上 ,针 对 性 提 出 适 用 于 上 海 的 源 头 控 制 、中 途 转 输 和 末 端 排 放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技 术 ,为 上 海
○ ○ ● ◎○○●◎
调节池
○ ○ ● ○○○●○
转输型植草沟 ◎ ○ ○ ◎ ● ◎ ○ ◎
干式植草沟 ○ ● ○ ◎ ● ● ○ ◎
湿式植草沟 渗管 / 渠
植被缓冲带
○ ○ ○ ●●○○● ○ ◎ ○ ○●◎○◎ ○ ○ ○ ● - ○○●
初期雨水 弃流设施
◎ ○ ○ ● - ○○●
人工土壤渗滤 ● ○ ○ ● - ○ ○ ◎
下沉式绿地 ○ ● ◎ ◎ ○ ● ◎ ◎
简易型生物 滞留设施
复杂型生物 滞留设施
○ ● ◎ ◎○●◎◎ ○ ● ◎ ●○●◎●
渗透塘
○ ● ◎ ◎○●◎◎
渗井
○ ● ◎ ◎○●◎◎
湿塘
● ○ ● ◎○●●◎
雨水湿地 蓄水池
● ○ ● ●○●●● ● ○ ◎ ◎○●◎◎
雨水罐
● ○ ◎ ◎○●◎◎
调节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