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预防.ppt营养师
幼儿园大班安全《食品安全》PPT课件
化学性污染
包括农药、兽药、重金属、添加剂 等化学物质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 业生产、食品加工、包装材料等环 节。
物理性污染
包括杂质、放射性物质等物理因素 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食品生产、加 工、运输等过程中的不慎混入。
食品污染的危害
01 02
急性中毒
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后,轻者可能引起胃部不适,重者可能 会出现上吐下泻、脱水和休克等症状,建议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以 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封存食品与留样
封存可能导致事故的食 品及其原料,并留样备
查。
配合调查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 调查,提供必要的资料
和协助。
家长沟通与协作机制
及时通报
幼儿园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 给家长,保持信息透明。
家园协作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协助做好儿童的救治和观察 工作。
心理疏导
幼儿园和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心 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慢性中毒
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逐渐蓄积,可能会导致慢 性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03
致畸、致癌、致突变
某些食品污染物如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预防食品污染的措施
煮熟煮透
生熟分开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将生食和 熟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04
标准
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添 加剂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等标准。
06
《儿童食品安全标准》:针对儿童食品的特殊要求制定的 标准,如营养成分、添加剂使用等。
幼儿园食品安全现状及挑战
霉菌、农药、有毒金属(中国营养师)
(一)概述
3、主要产毒真菌及主要真菌毒素: (1)曲霉菌属: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烟曲霉、寄 生曲霉等;
(2)青霉菌属: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扩展青霉等;
(3)镰刀菌属:梨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雪腐镰刀菌、 三线镰刀菌
(4)其它:绿色木霉等
(一)概述
4.真菌毒素中毒特点: 中毒的发生与某些食物有联系; 在可疑食物中可找到真菌活动迹象;
(二)黄曲霉毒素
2.产毒条件
黄曲霉菌适宜在高温(25~30℃)、高湿
(80~90%)、氧气1%以上产毒;天然基质
(大米、玉米、花生粉)培养基产毒量高。
(二)黄曲霉毒素
3.对食品的污染:
▲污染地区: 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
方高温、高湿度地区
广西扶绥、福建同安是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
严重地区。
(二)黄曲霉毒素
凡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链者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
(二)黄曲霉毒素
(二)黄曲霉毒素
在天然污染的食物中以B1多见,且毒性和
致癌性最强,故在食品监测中以AFB1作为
真菌毒素污染的指标。
(二)黄曲霉毒素
(2)理化性质: ①长波紫外线下发荧光:B1、B2蓝紫色,G1G2-黄绿色 ②脂溶性:易溶于油和一些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但 不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已烷,几乎不溶于水。 ③耐高温:280C时发生裂解,毒性破坏。 ④PH:在碱性条件下内酯环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毒素 可溶于水被洗脱;
(二)黄曲霉毒素
★体内代谢途径:
①脱甲基(P1)
②羟化(M1 、 Q1 、 H1)
③环氧化-二呋喃环末端双键的环氧化物(B1-2,
3环氧化物) ,起增毒作用,可能是B1的致癌性
《营养师课程讲义》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rt Two.
营养学基础知识
Part Three.
食物营养与健康
Part Four.
营养与疾病预防
Part Five.
营养咨询与指导
Part Six.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 析
Part One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Part Two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定义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等 营养学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饮食,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营养学包括营养素、食物、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等多个方面
营养素分类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 粉和纤维素等
总结与评估: 对教学过程进 行总结和评估, 为下一次教学
提供参考
实践操作技巧
营养评估:了解客户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 营养咨询:与客户沟通,解答营养问题,提供专业建议 营养教育:向客户传授营养知识,提高其健康意识 营养干预: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营养干预方案,并跟踪实施效果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公 司员工健康问题
慢性病:高血压、 糖尿病、心脏病、 肥胖等
营养与慢性病的关 系:不良饮食习惯 可能导致慢性病
预防措施:均衡饮 食、适量运动、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等
营养与生长发育
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碳 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等
生长发育: 身高、体 重、骨骼、 肌肉、器 官等
营养与生 长发育的 关系:营 养素对生 长发育的 影响
营养师建议:制 定健康饮食计划, 增加运动量
实施效果:员工 健康状况改善, 工作效率提高
公共营养师教材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的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第三节矿物质第四节维生素第五节水第六节膳食纤维第四章食物营养基础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节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第四节饮料和茶第五节营养强化和保健食品第六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第五章膳食营养指导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第六章人群营养第一节孕妇营养第二节乳母营养第三节婴儿营养第四节幼儿营养第五节学龄前儿童营养第六节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第七节老年人营养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第一节营养教育第二节社区营养管理第三节营养缺乏病预防第四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第八章食品卫生基础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第三节食品营养标签管理第四节营养管理相关法规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重量的估计学习单元2 《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学习单元3 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学习单元4 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学习单元5 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学习单元6 膳食调查----称重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2 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学习单元3 一日膳食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计算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学习单元1 成人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2 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坐高及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学习单元5 体格测量调查表的填写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头发和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成人消瘦的判断学习单元2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学习单元3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一)----评价指标的计算学习单元4 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二)----常见指标的应用和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发育迟缓的判断思考题第三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的营养需要学习单元2 食物营养类别识别学习单元3 成人食物选择和用量的计算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确定成人主食用量学习单元2 确定成人副食用量学习单元3 成人一餐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成人一日食谱编制第三节食谱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1 食谱能量调整学习单元2 能量----价格调整学习单元3 食谱脂肪评价学习单元4 食谱美味调整和评价学习单元5 食物交换份法思考题第四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样品收集和标签解读学习单元1 食品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2 食品标签和配料解读学习单元3 营养标签解读学习单元4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加工过程学习单元2 食品感官检验学习单元3 粮油制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4 乳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学习单元5 饮料的营养价值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访谈和调查表填写学习单元2 入户动员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数据资料的录入学习单元2 数据的验证与核对思考题附录附录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附录2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008)附录3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附录4 成人体质指数表附录5 随机数字表附录6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体重和身高标准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学习单元2 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学习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学习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1 膳食结构分析与评价学习单元2 膳食能量摄入量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3 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学习单元4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学习单元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结果保存学习单元6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7 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练习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学习单元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学习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学习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第二节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1 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H尿样)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学习单元3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断学习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学习单元3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6 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7 维生素B2缺乏的判断与评价学习单元8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食品选购指导学习单元2 烹饪营养的指导学习单元3 平衡膳食测评学习单元4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评估学习单元5 健康生活方式测评学习单元6 体力活动水平测试学习单元7 家庭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二节营养教育学习单元1 家庭食品安全教育学习单元2 食品卫生检验问题解答学习单元3 体重控制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4 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学习单元5 科普文章的编写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学习单元1 儿童膳食能量和营养目标设计学习单元2 个体膳食目标设计学习单元3 均匀性群体膳食营养目标设计第二节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个体营养食谱编制学习单元2 幼儿园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学校营养食谱的设计学习单元4 大学生食堂食谱的编制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食谱餐次比例和修改学习单元2 膳食蛋白质和脂肪调整学习单元3 膳食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和评价学习单元4 个体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5 群体食谱编制和评价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学习单元1 谷类产品分析计划的制订学习单元2 液态奶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3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学习单元4 产品说明书的制作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食品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学习单元3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评价学习单元4 食物碳水化合物评价----血糖生成指数学习单元5 食物脂肪评价—脂肪酸比例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学习单元1 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学习单元2 市场需求调查以及调查表设计学习单元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学习单元1 专项调查表编制学习单元2 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学习单元3 社区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学习单元2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分析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学习单元2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思考题附录附录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 S 及脂肪供能比附录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 S或AI S附录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 S或AI S附录4 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参考文献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学习单元1 食物频率法调查表的设计学习单元2 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第二节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和评价学习单元1 个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2 群体食物频率法调查资料的计算学习单元3 定量频率法摄入量的计算第三节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的撰写学习单元1 膳食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2 撰写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思考题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和监测学习单元1 孕妇的体格测量学习单元2 青少年身高和体重的监测学习单元3 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监测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学习单元1 血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2 尿液中营养相关指标的分析学习单元3 头发中营养指标的分析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学习单元1 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2 硒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3 氟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氟过量评价学习单元5 烟酸营养缺乏状况评价学习单元6 个体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思考题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学习单元1 母乳喂养指导学习单元2 人工喂养指导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状况评价学习单元4 中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指导第二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单元1 演讲的技巧学习单元2 营养教育平面媒体材料制作学习单元3 媒体教育资料的评价思考题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目标确定和食谱编制学习单元1 婴儿营养需要估计学习单元2 幼儿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3 孕妇营养素需要量确定及食谱编制学习单元4 乳母营养目标确定及食谱编制第二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1 幼儿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学习单元2 老年人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思考题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评价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核对和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素补充剂评价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学习单元1 谷类食品强化剂的选择学习单元2 食品营养强化载体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写学习单元1 食品营养强化的研发资料编写学习单元2 强化食品研发资料的编写思考题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学习单元1 食品相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学习单元2 食物中毒事件信息上报程序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学习单元1 社区人群营养与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学习单元2 膳食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措施的选择学习单元2 30天运动与膳食结合的能量消耗和健身方案制定学习单元3 营养干预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第四节营养干预方案效果分析和评价学习单元1 营养干预形成评价和过程评价学习单元2 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思考题第七章培训和管理第一节培训学习单元1 专项公共营养师培训计划编制学习单元2 公共营养师教学和培训第二节指导学习单元1 公共营养师业务实习指导学习单元2 案例教学法思考题附录附录1 维生素和矿物质使用量附录2 营养声称的使用准则附录3 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信息表附录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版参考文献。
营养师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营养师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营养师,肩负着保障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责任,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营养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食品安全知识。
了解各种食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熟悉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建议。
在为客户提供营养咨询服务时,营养师要严格把关食品的选择。
教导客户如何识别新鲜、无变质的食材。
比如,选择水果时,要注意表皮是否有破损、斑点,果实是否有异味;挑选肉类,要看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黏液或气味。
对于包装食品,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成分表、保质期、生产日期、食品认证标志等重要信息。
提醒客户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以及那些成分不明、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营养师应当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时间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事故的范围、涉及的食品种类以及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专业网站、新闻报道等,及时向公众传播准确的食品安全知识,消除恐慌,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营养师还需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向大众普及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如正确的烹饪方法、食物的储存条件、个人卫生习惯等。
让人们明白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事情。
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中,营养师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食品安全建议,协助制定合理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
参与研发新产品时,确保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对企业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此外,营养师应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在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为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政策提供专业意见。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资料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复习六——食品卫生基础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食物中毒的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以及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2)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与食物有关;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
2)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细菌污染食物(食品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过程等的污染);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进食前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
沙门菌食物中毒: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1)发病特点:中毒全年都可发生。
多见于夏、秋两季,主要在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如熟肉、冷荤等。
2)中毒表现: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有五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
潜伏期一般为12~36h。
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腹泻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
3)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杀灭细菌;控制繁殖细菌(低温储藏、避光、隔氧)。
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此菌耐热性不强,但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PPT课件
食品卫生问题
餐具消毒
对餐具进行定期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
保持就餐环境清洁卫生,防止食品受到灰尘、昆 虫等污染保障师生健 康。
03
CATALOGUE
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 施。
02
CATALOGUE
学校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食品来源问题
供应商资质
确保学校食品供应商具备相应的 资质,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
求。
采购检验
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确保食品 质量安全可靠。
食品追溯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食品来源进 行全程追溯,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
食品储存问题
温度控制
确保食品储存环境的温度 适宜,防止食品变质和细 菌繁殖。
建立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规定,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师生健康。
提高食品采购的透明度
建立食品采购制度, 规范采购流程,确保 食品来源可靠。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 价和审核,确保食品 质量安全可靠。
公开食品采购信息, 接受师生监督,提高 食品采购的透明度。
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媒体平台,发布 食品安全相关资讯和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
对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和追 责,严肃处理违反食品安全规 定的行为。
04
CATALOGUE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
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
及时报告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校应 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 急预案。
迅速处理
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 的扩大和蔓延,如封存问题食品 、启动紧急预案等。
【营养学】食品安全与污染
常见非致病菌及污染的食物对照明表
非致病菌
被污染的食物
假单胞菌属典型腐败菌 多见于冷冻食品
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肉蛋水产多见
芽胞杆菌与梭菌属
罐头食品腐败菌
肠杆菌科各属
水产、肉蛋腐败菌
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水产品腐败菌
嗜盐菌
盐腌制品
乳杆菌属
乳制品中产酸酸败
一.生物性污染其预防
(三)霉菌与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防治
一.生物性污染其预防
(一)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 由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 变,并失去食品价值的一种变化. ★
1.腐败变质的原因: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 2)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氧及紫外线等 3)微生物的作用-食品腐败变质中起主要作用
一.生物性污染其预防
体原生质脱水收缩并与细胞脱离而死亡 5)提高氢离子浓度:酸渍和酸发酵法.PH<4.5细菌不
能存活 6)添加化学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钠盐
等 7)辐照:放射元素
一.生物性污染其预防
(二)细菌性污染及其防治
▪ 概念: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卵等对食品的污 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称为食品的生物性污 染.(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
(一)食品腐败变质
2.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 1)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AA,再经过脱氨基,脱羧基,脱硫基形成其腐败变质产物尸胺和腐胺均有恶习臭味 2)食品中脂肪的酸败:受脂肪酸饱和程度,紫外线,氧,水分天 然抗氧化物质以及食品中微生物的解酯酶等多种因素影 响—脂肪酸分解为醛酸和酮酸等过氧化物质,具有特殊的 哈喇味 3)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在细菌,霉菌和酵母产生的酶的 作用下发酵或酵解产生糖,醇,醛,羧酸等-食品酸度升高,带 有甜味及醇类等气味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的控制预防-营养师1
病例 死亡 人数 % 人数 % 43821 50.9 28 96.6 576 0.7 0 0.0 2325 2.7 0 0.0 4066 4.7 0 0.0 50788 59.0 28 96.6 35270 41.0 1 3.4 86058 100.0 29 100.0
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病因学分析
畜禽肉>水产品>奶、蛋 也有植物性食品:剩饭、米糕、发酵面粉
1. 8日,广州番禺区沙圹村6人自行加工进食河豚鱼引 起的食物中毒,2人死亡。 2. 9日中山市嘉华电子有限公司86名员工食堂进食含 冷藏鱼类,造成集体高组胺食物中毒事故。 3. 15日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学生食堂常温存放熟食, 造成细菌污染,致199名学生食物中毒。 4. 18日惠州艺园学校97名学生因进食农药污染的蔬菜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5. 20日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龙狮村106人进食老鼠药 污染的牛肉造成食物中毒。 6. 22日东莞市黄江镇裕元花园酒店63人进食受污染的 蛋糕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1. 原因分布
微生物>化学性>动植物性
2. 中毒食品种类分布
动物性食物:畜禽肉>水产品>其他 植物性食物:果蔬类
3. 季节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集中在二、三季节
4. 地区性
肉毒梭菌 西北 副溶血性弧菌 沿海 霉变甘蔗 北方
(三) 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真菌及霉变食物中毒
3. 动物性食物中毒
中毒起数 4,175 2,563 1,753 696 1,143 97 10,427
中毒人数 160,599 47,033 21,124 19,751 27,244 4,999 285,250
死亡人数 (%) 394 (0.25) 537 (1.14) 907 (4.29) 222 (1.12) 158 (0.58) 103 (2.06) 2,321 (0.81)
合理饮食与食品安全
VS
培训方法
邀请专业营养师或健康饮食专家进行现场 指导,提供健康饮食知识和技能培训。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计划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参与者反馈,评估活动效果。
持续改进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形式、内容、时间安排等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活动效果。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将合理 饮食推广活动纳入校园常规工作中,持续推动校园健康饮食文化的建设。
03
合理饮食与健康关系探讨
不同人群营养需求差异分析
01
02
03
04
儿童青少年
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质和维 生素D等,以支持生长发育。
成年人
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控制总 能量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
、蔬菜、水果等摄入。
老年人
应关注钙质、维生素D、蛋白 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以适应身
体机能的改变。
特殊人群
如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等 ,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
06
政策法规对合理饮食与食 品安全保障作用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解读
01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国家通过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为食品安全提供法制保障。
02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家制定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
宣传材料
准备宣传海报、传单、展板等,内容包含健康饮食知识、合理饮食建议等。
活动形式选择和时间安排
活动形式
讲座、烹饪课程、健康饮食挑战赛、 营养知识问答等。
时间安排
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进行,确保不影 响学生正常学习。
参与者招募和培训方法
公共营养师培训理论第6章-食品卫生基础
最主要的霉菌毒素P256
• 黄曲霉毒素 来源 代表成分:AFB1 性质与毒性 易污染食品 危害 ①急性中毒 ②慢性中毒 ③致癌 • 预防措施P258
黄曲霉
公共营养师培训
其他霉菌
• P259
公共营养师培训
病毒污染(补充)
• 病毒的结构更简单,只 能寄生,不能独立存活。 • 禽流感 • 疯牛病P • 甲肝病毒 • 非典病毒
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危害
来源 1.天然存在 2.环境污染 3.人为添加 4.加工、销售过程产生 5.非法使用 危害:
公共营养师培训
一、生物性污染
1.食品腐败变质
•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P251 •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酶类活动与营养素含 量 2.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阳光、氧气、水分、 盐份、酸度 3.微生物作用:细菌、真菌、酵母
禽流感病毒
公共营养师培训
二、化学性污染
• • • • • • 农药残留 有毒重金属 N-亚硝基化合物 多环芳烃类 杂环胺类 二恶英类化合物
公共营养师培训
1.农药残留
• 农药残留的概念、危害 • 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 • 常见农药及毒性
公共营养师培训
农药残留的对策
• 蔬菜水果浸泡、热水洗、碱水洗、 洗涤剂洗、烫漂等能有效降低农药 残留量; • 去壳、削皮、碾磨通常能去掉大部 分农药残留; •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在烹调后可减少 15%—70%;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5版
公共营养师培训
食品腐败变质—化学过程与鉴定
1.高蛋白食品腐败:臭味,挥发性碱基总氮(TVBN) 2.高脂肪食品酸败:哈喇味,过氧化值和酸价 3.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馊味,颜色变化
2024年度营养师培训课件
畜禽肉蛋类
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 素等。
油脂类
提供脂肪,但应控制摄入量。
6
营养与健康关系
01
02
03
04
合理营养
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营养缺乏
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 降等。
营养过剩
导致肥胖,增加慢性病风险等 。
科学饮食
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膳食 ,保持营养平衡。
2024/2/3
提供营养改善建议
针对个人存在的营养问题,提供具体的营养改善建议,如增加某种 营养素的摄入、调整饮食结构等。
定期跟踪评估
对个人进行定期的膳食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膳食指导策略。
11
群体营养改善方案
针对特定人群制定营养改善计划
推广健康饮食知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 背景等特定人群,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改善 计划。
7
CHAPTER 02
膳食评估与指导
2024/2/3
8
膳食调查方法
1 2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在过去24小时内的膳食摄入情 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烹饪方法等,来评估 其膳食摄入状况。
食物频率问卷法
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在一定时期内(如过去一个月 )摄入不同种类食物的频率和数量,来评估其长 期膳食摄入情况。
2024/2/3
16
运动员及健身人群营养支持
2024/2/3
运动员营养需求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训练强度,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运动需要。
健身人群营养指导
结合健身目标和身体状况,推荐适宜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八章
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防治
•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 – 有些有益的,如在发酵酿造工业 – 有些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 有些产生毒素,使人和畜中毒 中毒常有季节性、地区性
• 黄曲霉毒素
– 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具有极 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结构多种,粮油中以B1多见)
• 对人体的危害
– 通过食物或饮水进入机体后,肠道吸收,入血液后分布 全身,乳腺和脂肪组织可蓄积,有致癌作用
• 防治措施
– 减少污染 改进烤熏工艺;使用纯净的食品用石蜡做包装材料; 加强环境质量监控
– 限制食品中B(a)P的含量
5、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防治
– 食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产生于高温烹调加工过程,尤 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鱼、肉类食品
– 多环芳烃类,多数具有致癌性 苯并(a)芘,即B(a)P, 是主要的食品污染物
• 食品中的污染来源 – 熏烤食品污染: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烃,食物脂肪焦化及 食物炭化 – 油墨污染:食品包装纸有油墨未干时可污染食品 – 石蜡油污染:食品包装纸上的不纯石蜡油 – 沥青污染:粮食晒在用煤焦沥青铺的马路上 – 环境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含有多环芳烃,污染植物
2. 环境因素 – 主要有温度、湿度、紫外线和氧等
3. 微生物的作用 – 在食品腐败变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除一般食 品细菌外尚包括酵母与霉菌,但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常 占优势
• 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
– 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腐败变质鉴定:4个方面:感官、物理、化学(TVBN、
二甲胺与三甲胺、K值等)、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 菌群值) – 食品中脂肪的酸败 酸败常用指标:过氧化值、酸价 –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公共营养师课程(二十七)食品中毒及其预防
2、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呈暴发状,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期 内可能多人发病,发病曲线呈上升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出现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有传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类 • • • •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植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病征: 呕吐、腹泻、四肢和口唇麻木、冷热感觉颠倒、关 节和肌肉疼痛。
贝类中毒
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 毒藻类后,就被毒化。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 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中毒,也无生态 和外形上的变化。但是,当人们食用这种贝 类后,毒素迅速被释放,就会发生麻痹性神 经症状 。
3、毒蕈(xun)中毒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 主要内容: • 一 概述 • 二 细菌性食物中毒 • 三 有毒动植物中毒 • 四 化学性食物中毒 • 五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一、
概
述
• 1、食物中毒的概念 •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和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葡萄球菌(B型肠毒
(1) 发病特点
*季节分布 夏、秋季多发
*中毒食品 动物性食品 ,尤其是奶及其奶制品 含淀粉的食品:剩饭、米糕等 *中毒原因 污染源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即产生毒素
(2) 中毒表现
以呕吐为主要症状
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水样便腹泻
起病急,病程短
(3) 预防措施
*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防止肠毒素形成
中毒症状
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 眼部结膜充血 头痛、头晕、胸闷、心跳加快 血压下降、哮喘等
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纳米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可改善食品的营养成 分和口感等品质,但其潜在的 安全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 估。
食品中新型污染物的检测 与控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 展,新型污染物(如微塑料、 环境激素等)在食品中的含量 逐渐增多,对食品安全和人类 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06
食品包装与安全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 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同时,应 注意产品的保存方法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 变质的产品。
05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 等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 食品腐败变质和食源性疾 病。
化学性危害
限量标准
制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确保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
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合格评定
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通过比较 检测结果与限量标准的一致性,
判断食品是否合格。
食品检测与安全评价的未来发展
检测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检测技术 将不断涌现,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精 准、快速的检测方法。
涉及农药残留、重金属超 标、添加剂不当使用等, 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
物理性危害
指食品中混入的异物,如 玻璃、金属碎片等,可能 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原料控制
严格筛选原料,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并对供 应商进行定期评估。
加工过程监控
采用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加工过程 进行关键控制点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添加剂与安全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A.食品清洁状态标志 B. 预测食品耐藏性
食品 菌落总数(个/ cm2 )保存时间(天)
牛肉1 牛肉2
103/cm2 105/cm2
18 7
2.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及其食品卫生意义 一般相当于每100ml或100g食品中的可能数来 表示,简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aximum probable number MPN) 食品卫生学意义: A.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污染 B. 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2)慢性毒性 A.生长迟缓,食物利用率低 B.肝脏亚急性或慢性损害 肝功能异常,肝实质 细胞坏死,纤维细胞增生,肝硬化 3)致癌性 最强的化学致癌剂;多种动物诱发肿瘤 :肝 癌、胃癌、肾癌…
过程:主要是油脂自身的氧化过程 油脂 Cu、Fe、阳光 氢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值↑) 自身氧化 水 羰基化合物(羰基价↑) 分 食物残渣 脂肪酸 二聚体、三聚体 甘油 甘油一酯、二酯 酮酸、醛酸(酸价 油嚎味)
鉴定指标: 1)油哈喇味 2)酸价、羰基价、过氧化物值增高 3)油脂物理参数变化:碘价、凝固点、皂 化价、比重、折光指数
一)低温保藏与食品质量 1. 冷藏 16℃(60℉)— -2.2℃(28℉) 冷冻 低于-18℃(0℉) 2.方法:冷藏—接触式冰块冷却法、空气 冷却法、水冷法、真空冷却法 冷冻—制冷剂冻结、机械式冷冻法
3.温度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5℃ 结冰率85% 冰晶生成带 -8℃— -12℃ 结冰率90% 冻结带 -18℃—30℃ 结冰率98% 冷冻带 -30℃— -50℃结冰率100% 冷冻保存带 <-50℃ 共晶点 水与其他成分同时冻结 干燥、变皱、风味改变、香味逸出,冰晶生 长、蛋白变性,解冻时汁滴溢出、肉汁松软、 硬化。
昆虫污染
寄生虫及虫卵污染 食 品 污 染 分 类 金属毒物污染 化学性污染
农药污染
其它污染 核爆炸污染
物理性污染
放射性核素废物排放不当污染 意外事故泄漏污染
(二)污染食品的危害
1、急性中毒:食品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污染, 或污染物一次多量地进入体内可引起急性中毒。其中,通过 消化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食物中毒。 2、慢性中毒:污染物随食品长期少量并连续进入人体而 引起
防腐 <5 kGy以下 消毒 5-10 kGy 消除无芽孢致病菌; 灭菌: 10-50 kGy杀灭物料中一切微生物。
6.辐照食品的卫生 1)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 2)食品放射性物质沾染问题 3)感生放射性问题 4)毒性问题 目前,我国应用于6类食品中
二)食品中菌落总数与食品卫生学意义 是指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 (ml)或表面积内(cm2 )所含在严格规定 的条件下(培养基及pH、培养温度及时间、 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 菌 落 形 成 单 位 ( colony forming unit CFU)表示。
二.霉菌和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和预防 1.食品霉菌: 曲霉属 青霉属 镰刀菌属
2.霉菌毒素:霉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的有毒 代谢产物
4.食品中霉菌污染有一定菌相:
黄曲霉毒素: 玉米、花生; 青霉和毒素: 大米; 镰刀菌及毒素:小米、玉米
5.影响霉菌生长产毒因素: 水分和湿度:食品水分 17-18%产毒好, aw<0.7霉菌不能生长 相对湿度 80-90%产毒好,<70%不能产毒, 温度:20-28℃均能生长,产毒温度略低于生长 最适温度。 基质:糖、氮及矿物质;霉菌繁殖一般需氧
3.高温工艺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蛋白质变性:有利于吸收、利用;含氮浸 出物增加溶出,增强食品风味。 温度大于150,色氨酸、谷氨酸在190以上 可热解产生有诱变性的杂环胺类化合物。 2)油脂变性:过氧化物增加、低分子分解产 物和聚合物增加,油脂变色; 3)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A 淀粉的α化或糊化 淀粉粒结晶被破坏、膨润与水结合,粘度增高。 B 老化:已糊化的淀粉发生收缩变化的过程。 老化的条件:直链淀粉比例大,水分30-60%之 间,弱酸性,0-60℃ C 食品褐变:分为酶促反应与非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是指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使食 品中的酚类物氧化变成红棕色物质。 非酶促反应是由蛋白质、氨基酸和以及 脂肪氧化的醛、酮等羰基所发生的反应。也
3)接触干燥:靠间壁的导热将热量传给与 壁面接触的物料。 4)辐射干燥:利用红外线、远红外线、微 波或介电等能源将热量传给物料。 5)冷冻干燥:将物料先冻结至冰点以下, 使水分变为固冰,然后在较高真空度下, 将冰直接转化为蒸气而除去,即为干燥。 优点:保留食品的色、香、味;保持食品 原有的形状;无机盐在食品中分配均匀; 便于储藏、携带和运输。
4.合理的工艺:快速冷冻、缓慢解冻
5.低温对微生物及化学反应的影响 微生物:低温降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 <10℃ 绝大部分致病菌、腐败菌的繁殖减弱; <-10℃ 只有少数霉菌能生长 化学反应:低温可减弱食品中的一切化学反 应,温度每降低10℃,化学反应速度可降低一 半。
6.对冷藏冷冻工艺的卫生要求 1)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保持冷链 2)原料要新鲜 3)制冷用水要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4)冻结用制冷剂要防止外溢 5)冷藏车船要防鼠、防异味 6)防止冷藏食品干缩,挂冰。
水分活性(water activity, aw):指在同一条件 (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汽压 (P)与纯水蒸汽压(Po)之比,即 aw =P/Po 。 只能供微生物利用的水分, 生物生长。
aw越小越不利于微
aw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0.7,一般微生物不能繁殖。
2) 微生物 (细菌、霉菌、酵母) 微生物酶分解食品成分 产生不良感官 3)环境条件 T 20-35℃,PH 6-7,相对湿度> 80% 紫外线、氧对食品腐败变质也有影响。
3.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产物与鉴定指标 1)食品中的蛋白质分解 鱼肉禽蛋奶
脱氨-脂肪酸、羧酸和氨、二甲胺、三甲胺 脱羧-腐败胺类:腐胺、尸胺、组胺 氧化脱氨脱羧-硫醇、硫化氢、吲哚、粪素、甲烷
鉴定指标: 感官指标:最敏感可靠 物理指标:肉浸出液粘度、折光率、粘度 化学指标:挥发性盐基总氮、二甲氨、三甲氨、 K 值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 销售过程中会受到有害因素的污染,从而 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引起可 能的食源性疾病。 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种类 1. 生物性污染: 2. 化学性污染: 3. 放射性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
微生物污染 生物性污染 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 甲虫、蛾类、螨类、蛆、蝇、害虫等 蛔虫、涤虫、旋毛虫等 汞、镉、铅、砷、氟等 有机磷、有机氯、除虫菊酯等 亚硝酸盐、亚硝胺、苯并芘等
称羰氨基反应或美拉德反应。
D 焦糖化:赋予食品特有的色调与香味 温度小于150 ℃ 糖分子不断裂,产生一系列异 构化,分子间分子内脱水,产生寡聚糖、无水糖 温度大于150 ℃ 糖分子碳链断裂,产生低分子 挥发物如麦芽醇及某些酮类。 4)其他
三)脱水与干燥保藏 1.脱水工艺 食品中的水分分三种:结合水、溶解 水、自由水 食品脱水去掉的是自由水和溶解水, 常以水分活性( aw )来表示,低于0.6以 下一般微生物均不宜生长、繁殖。 常用方式:1)晒干和风干 2)热风干燥:借对流传热将热量传给物料
3)耐高温,280oC裂解 4)不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和甲醇和氯仿 5)加碱易破坏,毒性与结构有关:二呋喃环 末端有酸双键者,毒性强 2.污染食品情况: 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 花生、玉米及其制品污染最严重 高温高湿地区污染严重,南方食品中检出 率高于北方
3. 毒性 1)急性毒性:属剧毒物质,LD50小,鸭雏最敏 感,雄性动物敏感. 毒作用:剧烈肝脏毒;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 增生;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肝出血坏死、 小剂量病变可逆,大剂量重复染毒,病变不 可逆转.
2.脱水工艺与食品质量 外观:体积缩小、香味流失, 褐变、焦 糖化、脂肪酸败 营养:蛋白质变性 卫生:只有抑菌作用 3.影响食品耐保藏性的因素 食品中的水分、环境湿度、脱水温度 影响食品的耐保藏性
四)食品腌制和烟熏保藏 食品腌制:以食盐或食糖渗入食品内,降 低它们的水分活性、提高其渗透压,控 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发酵,抑制腐败菌的 生长,从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盐腌 食盐应达到15%以上 糖渍 食糖浓度应为50-60% 熏制:熏烟、熏液中虽有少量防腐物,但 主要通过食盐、脱水及肠衣防污染而达 到防腐保藏。
污
染 食
的中毒。
3、致突变作用:污染物随食品进入人体能引起生殖细胞和体 细胞的突变,无论其性质如何,均是这种化学物质毒性的一 种表现。 4、致畸作用:某些食品污染物,在动物胚胎的细胞分化和器 官形成过程中,可使胚胎发育异常。 5.致癌作用:污染物中有些可导致动物体内癌症病变产生。
品
的 危
害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食品中的细菌包括致病菌、条件致病 菌、非致病菌。
微生物指标:
挥发性盐基总氮——指肉鱼类样品水浸液 在弱碱性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 氮量
K%=
HxR + Hx ×100% ATP+ADP+AMP+IMP+HxR+Hx
K ≤ 20% 鱼体绝对新鲜 K ≥ 40% 鱼体开始腐败
2)脂肪酸败:食用油及含油脂高的食品 Ø PUFA比SFA易氧化 Ø 紫外线、氧、水分、金属离子、动植物残渣加 速油脂酸败
6. 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卫生学意义: A.食品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 B. 人类中毒 7. 霉菌毒素中毒: 无传染性、有明显地方性、季节性 中毒表现: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和预防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 产毒菌株:黄曲霉、寄生曲霉 发现:1961年英国10万火鸡事件 1. 化学结构与特性 1)结构类似,有二呋喃环、香豆素(杂氧萘 邻酮),毒性与结构有关: 二呋喃环末 端有双键者,毒性强,有致癌性。 2)紫外线下发荧光,根据RF值和荧光颜色分 10余种B1、B2、 G1、G2、M1、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