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的知识点
微生物的知识点微生物是指体积极小、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的体积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在生物界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代谢方式和遗传物质的组成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其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核膜和细胞器。
细菌可以根据形状、营养需求和代谢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如帮助消化食物和合成维生素,而有些细菌则会引起疾病。
2.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其细胞具有真核膜和细胞器。
真菌可以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类。
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和蘑菇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它们在自然界中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并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其结构简单,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依赖于寄生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复制,它们可以感染细菌、植物和动物等生物。
病毒在人类和动物的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微小:微生物的体积很小,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 繁殖迅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
3. 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形态、代谢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起源、结构、生理、遗传、分类、繁殖等方面的学科,也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下面是微生物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微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
微生物通过进化不断适应和适应变化的环境,演化成了今天的各种形式。
微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命史和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2.微生物的结构: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胞质、核物质以及相关的细胞器;真菌的菌丝体、菌丝、孢子等;病毒的DNA或RNA核酸和蛋白质壳。
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可以帮助揭示其功能和生理特性。
3.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包括新陈代谢、营养、呼吸、繁殖等。
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如光合作用、化学发酵和异养等。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可以对其生长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
4.微生物的遗传和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是指微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纵横转移等方式传递基因信息,进一步影响其适应性和功能。
微生物的突变是指其基因产生突变或重组,从而使其产生新的遗传信息。
5.微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微生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形态、生理特性和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微生物的分类可以通过传统的分离培养和形态鉴定,也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进行分类。
同时,微生物的系统发育是指通过研究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和进化关系来建立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6.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各种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另一方面,微生物在人类肠道和皮肤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维护人体的健康状态。
7.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与环境密切相关。
微生物参与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过程,如氮循环、硫循环等。
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合成蛋白质、产生酶等方式参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生物燃料的生产、环境污染物的降解等。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细菌: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形二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2.发酵:发酵是以有机物为基质,并以其降解的中间产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过程。
3.生长曲线:描述细菌群体在整个培养期间细菌群体生长规律的曲线。
4.培养基:培养基是通过人工配置的满足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5.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6.细菌L型:指那些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7.凝固酶:能使含有柠檬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8.结核菌素实验: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实验,48-72时间后检查局部皮肤红肿和硬结的大小9.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单一核算,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0.HBsAg:HBsAg具有抗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保护性HBs,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11.质粒:是一种染色体DNA遗传物质,呈双链,超螺旋,闭环装能进行自主复制。
12.转化:指受体菌直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二.选择题1.革兰阳性菌有磷壁酸含有外毒素(蛋白质),革兰阴性菌有外膜含有内毒素(LPS脂多糖)2.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区别是五肽交联桥不同。
3.磷壁酸可储存磷元素,构成重要抗原成分,作为吸附的特异性受体,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4.LPS由脂质,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组成,具有抗热的作用。
5.青霉素破坏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干扰DAP与四肽侧链丙氨酸的连接,阳性菌对青霉素更敏感。
6.L型细菌需要在高渗培养基培养7.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是细菌的特殊结构,不是所有细菌都有。
8.细菌生长繁殖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9.外毒素经甲醛灭活后保留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10.葡萄球菌能产生SPA,有肠毒素,表皮脱落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
微生物复习知识点
微生物知识点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微生物: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到,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菌株(又称品系):表示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菌群。
第二章细菌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球状体(原生质球):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加溶菌酶和EDTA处理后而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的球形体。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
鞭毛:某些细菌从细胞内向细胞外伸出地细长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外毒素: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类毒素:因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可以脱毒形成类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当菌体裂解时释放发挥毒性,即内毒素。
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丝状真菌之间,在形态上具有分支状菌丝,菌落形态和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染色多为阳性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生长曲线: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的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热原质:泛指那些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依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内源性热原质和外源性热原质。
第四章病毒毒粒(病毒颗粒):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病毒的复制: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
微生物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1.colony(菌落):由一个或者数个同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独立培养物群体,也叫克隆。
2.芽孢: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细菌(球、杆、螺)菌)体内生长发育成一个细胞浆浓缩含水量低,折光性较强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厚壁、抗逆性强的休眠小体。
3.致病性: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的)性能(能力)或者一定种类的病原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寄主体内引起传染过程的特性。
4.灭菌: 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的孢子的方法,使物体的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微生物的存在。
5.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或过程。
6.免疫:生物机体识别自己和异己、排除异己,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的保护性反应。
7.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无论在体内或者体外相遇,均可发生的各种特异性免疫反应。
8.血清学试验:由于体外使用的抗体是来自血清,因此在体外发生的抗原与抗体反应也叫血清学反应。
9.生物制品:诸如疫苗、虫苗、类毒素、抗血清、诊断试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根据免疫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把微生物(寄生虫、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或其代谢产物或其免疫应答产物经过一定程序和技术加工而成的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预防、治疗或诊断)的产品。
10.Toxoid(类毒素):又称脱毒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化)学药品(0.3-0.4%甲醛)处理,减弱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制备的生物制剂。
11.血凝单位:在血凝试验中,将可以使等体积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作为1个血凝单位的病毒,即1IU病毒。
12.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的总称。
13.病原微生物:能够使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
14.外毒素: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抗原性强毒性也强的一种蛋白质类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活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菌、病毒不一般,遗传、变异是关键。
代代相传是遗传,基因突变是变异。
代谢旺盛是生命,没有代谢会死亡。
细胞结构有奇妙,无核生物也会活。
遗传物质在细胞,一切生命在细胞。
细胞核是遗传库,遗传物质在其中。
遗传信息可改变,基因工程可实现。
细胞质代谢关键,能量代谢在其中。
原核生物无真核,真核生物有真核。
细胞壁有纤维素,甲烷细菌可产甲烷。
乳酸菌可产乳酸,醋酸菌可产醋酸。
发酵工程可实现,微生物生长在其中。
微生物生长快繁殖,基因工程可实现。
微生物分类多,真菌、细菌和病毒。
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病毒分为噬菌体、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
微生物应用广,发酵工程可实现。
医学上有疫苗,预防疾病有作用。
农业上有农药,提高产量有作用。
工业上有酶剂,促进反应有作用。
基因工程可实现,微生物生长在其中。
微生物培养技术:1.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培养微生物的关键,常用的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2.灭菌: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紫外线灭菌等。
3.接种:将纯净的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上是培养微生物的另一个关键步骤,常用的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
4.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观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是培养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染色等方法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6.分离纯化:如果需要分离纯化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反复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分离纯化。
7.保存: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微生物,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或冷冻干燥法等方法进行保存。
微生物鉴定技术:1.形态观察: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颜色、运动等特点来判断其种类和特点。
2.生理生化试验: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理生化试验的反应来判断其种类和特点,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包括糖发酵试验、柠檬酸盐试验等。
微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分裂生殖
酵母菌:营养条件好,氧气充足进行出芽生殖。其它主要进行孢子生殖。霉菌气生菌丝、蘑菇子实体产生
原生动物:分裂生殖
疟原虫孢子生殖
藻类:孢子生殖
复制繁殖
应用
沼气、酸奶(泡菜)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制醋。共生:固氮
酵母制面包、酿酒
霉菌:抗生素、腐乳、白酒
污水处理
基因工程的的载体、生物防治、治疗细菌感染。
藻类:自养
能进行光合作用
异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细胞外没有生命现象。
大约80%的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呼吸作用
好氧型:有氧呼吸,如枯草杆菌
厌氧性:无氧呼吸,甲烷菌、乳酸菌等。(好氧型得多)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他:大多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进行有氧呼吸
无。只能利用寄主细胞产生的能量
没有叶绿体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藻类:有叶绿体。眼虫、衣藻
大型藻类等
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
营养(有机物来源)
1、自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己生命活动需要,如蓝藻。
2、异养: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供能。大多数腐生:如枯草杆菌
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是动植物(寄主)得病:结核杆菌,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等
异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酵母菌:利用水果、面粉等中的糖类。
霉菌:利用(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由营养菌丝来分解吸收。青霉、毛霉。
大型真菌:蘑菇、木耳等。
由地下菌丝分解吸收。
少数寄生使人、动植物得病
原生动物:异养
项目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三菌四体一病毒1.细菌、真菌、放线菌;2.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3.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是三种形态:球菌(用直径衡量大小)、杆菌(长宽衡量大小,宽写在前面,不加单位,长写在后面,写上单位)、螺旋菌(自然长度、螺旋数、螺距等衡量大小)长度单位均为微米(μm)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比面积=面积/体积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巴斯德的功绩: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巴斯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著名的曲瓶颈试验无可辩驳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2.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
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
3.免疫学----预防接种。
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重大贡献。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家蚕软化病问题。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
柯赫的功绩: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2.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3.发现结核杆菌、霍乱弧菌4.提出科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领域,涵盖了对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遗传、繁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几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参与食物发酵和分解有害物质,而有些细菌则是人类的致病菌。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动物体内等环境中。
真菌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人类的疾病。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它们可以感染细菌、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引起各种疾病。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阿米巴、锥虫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动物体内,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二、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各异,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1. 细菌结构与功能: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组成。
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等代谢过程。
有些细菌还能产生酶、激素等物质,对环境有调节作用。
2. 真菌结构与功能:真菌通常由菌丝、菌核和孢子等组成。
真菌通过菌丝在有机物上进行分解和吸收,起到分解有机物和循环养分的作用。
同时,真菌还能产生抗生素、酶和食物等。
3. 病毒结构与功能: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通过感染细胞进行繁殖,对宿主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引起各种疾病。
4. 原生动物结构与功能:原生动物通常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它们通过摄食和吸收等方式获取营养,同时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微生物学知识点
微生物学知识点1、微生物的概念: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2、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1)动物界(2)植物界(3)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黏菌(4)真菌界:酵母、霉菌(5)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藻菌等(6)病毒界3、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代谢活力强;繁殖快;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易变异4、微生物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生物学家的贡献: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巴斯德消毒法柯赫:(1)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2)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3)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5、细菌的个体形态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6、细菌个体的大小:细菌细胞一般都很小,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测量细菌的大小通常要使用放在显微镜中的显微测微尺来测量。
细菌的长度单位为微米(um)。
球菌的大小以其直径表示,杆菌,螺旋菌的大小以宽度×长度来表示。
7、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壁、细胞质及细胞核4部分,有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和芽孢等特殊结构。
细胞壁的结构:构成细胞壁的基本骨架是肽聚糖层,由氨基酸和氨基酸组成,它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氨基酸,这两种氨基酸或直接或通过甘氨酸间桥交替相连形成长链。
细胞壁的功能:(1)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2)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屏障;(3)为正常细胞生长,分裂所必需;(4)与革兰氏染色法密切相关8、革兰氏染色法原理: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
结果:在初染和媒染剂前两个阶段,G+和G-都为紫色,经过95%乙醇脱色之后,G+仍为紫色,而G-则脱去紫色,用蕃红复染后,G+仍然是紫色,G-则变为红色。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生物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分类地位:微生物涵盖了多种生物分类,其中包括:- 原核生物界: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蓝藻菌(蓝绿藻)等。
- 真核生物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和部分藻类。
-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3. 生物学特性:- 体积微小:大多数微生物大小在微米级别,甚至纳米级别。
- 结构简单/复杂:原核微生物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结构有所不同,前者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后者结构更为简化。
- 种类繁多:地球上已知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计,且随着技术发展还在不断增加。
- 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包括极端环境如极寒、高温、高压、酸碱极端等地都有微生物存在。
- 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 易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微生物种群具有较高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4. 应用与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地球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循环等生命过程。
- 在医药工业上,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生产、疫苗研制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如酿酒、制醋、乳制品加工等。
-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生物能源生成等方面。
- 在农业生产上,有益微生物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等。
5. 具体微生物实例:-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利条件下形成芽孢保护自己,条件好转时又能恢复生长。
-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只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其感染会导致破伤风病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微生物总结知识点
微生物总结知识点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它们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地球生物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微生物的分类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有的呈圆形、梭状、螺旋形等,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没有真核细胞器。
它们能够进行分裂繁殖,具有很高的生长繁殖速度。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有些则具有致病性。
2. 真菌真菌是一类由菌丝体组成的生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
真菌能够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有些真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能够用于制作食品、酿酒和制药,而有些真菌则能够引起疾病。
3.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原生生物,是一种原核生物,它们具有真核细胞器,能够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对水生生物有害,能够引起疾病,有些则对废水处理和生物控制有利。
4.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它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微粒,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需要依靠寄生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够引起各种传染病。
三、微生物的生态作用1. 分解作用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完成有机物的循环,使之不断地从有机质到无机质,再回到有机质的过程中。
这是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环节,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 生物转化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废物和环境中的无机物质,进行生物转化,产生有机物质,并转化为能量。
这对环境的净化和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3. 生物治理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降解和治理作用。
它们能够降解石油、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重要作用。
四、微生物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医药工业微生物能够发酵产生抗生素、维生素和酶类制剂,已成为现代医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我们在生物学的课本中都会学到微生物的知识内容,你想知道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归纳 1一、微生物的定义形体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难看清它的个体的生物,只有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百倍或几十万倍才能看清。
人们称这些微小的生物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分布广、种类多3、繁殖块4、易于变异5、易于培养二、细菌1、细菌形态球状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状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螺旋状弧菌、螺旋菌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特殊结构芽孢、荚膜、鞭毛、纤毛细胞壁:细胞最外层。
起维持菌体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压力的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质、脂类等组成细胞膜:选择性渗透细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新陈代谢、参与呼吸作用。
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
细胞浆(质):是细胞膜包围着的部分,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
基础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细胞核:位于细胞浆内,控制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细菌的遗传变异信息。
荚膜:某些在细胞壁外包一层粘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于细胞壁外。
具有保护、能源供应的作用。
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类。
鞭毛:菌体内长出的细长丝状物细菌的运动器官。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量糖类、脂类。
纤毛:比鞭毛更细、短、直、硬,数量更多的毛发状细物。
功能:获得营养,由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的一定阶段,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特殊的休眠体。
杀灭芽孢条件:121℃ 、20分钟,160℃ 、2小时。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杀灭作为标准。
3.微生物生长周期1、滞留适应期(延迟期)2、对数生长期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4、衰亡期三、酵母菌的特征1.形态结构:大部分为单细胞,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壁、膜、质、核)。
微生物知识点
1.微生物及微生物的类型微生物: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有:1非细胞型微生物:①能通过细胞滤器②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病毒属于此类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①原始物质,又称拟核,无核膜、核仁②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广义的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①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②细胞器完整。
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2.细菌特殊结构及功能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①荚膜的作用: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②鞭毛: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鞭毛有抗原性),细菌鉴定与分类③菌毛: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接合)④芽孢:抵抗力强,杀死细菌的芽孢是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最可靠的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法),细菌的芽孢是某些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细菌的芽孢并不直接引起疾病,仅当芽孢发芽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3.细菌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4.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方式(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①焚烧:适用于病理性的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②烧灼: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③干烤: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④红外线:医疗器械和食具的消毒灭菌2.湿热灭菌法①巴氏消毒法:消毒牛乳酒类②煮沸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和注射器③流动蒸汽消毒法④间歇蒸汽灭菌法:不耐高热的含糖培养基和牛奶培养基⑤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最好,常用于一般的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的物品灭菌(二)辐射杀菌法1.紫外线: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2.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的一次性的医用塑料制品消毒3.微波:用于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试用品,食品用具,药杯等消毒(三)滤过除菌法: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抗生素的除菌(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5.细菌的致病性细菌致病的必要条件:①毒力:侵袭力,毒素②侵入数量③侵入门径一、细菌的侵袭力(一)黏附素(二)荚膜(三)侵袭性酶类(四)侵袭素(五)细菌生物膜二、细菌的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三、体内诱生抗原四、超抗体五、免疫病理损伤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充足的营养物质:提供原料和能量(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2.pH值,即酸碱度: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3.温度,多数病原菌最适温度是37℃4.渗透压5.气体CO2 、O27.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1.热原质2.毒素与侵袭性酶与疾病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1.抗生素2.维生素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1.色素2.细菌素3.各种分解代谢产物①热原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②毒素与侵袭性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③色素:有利于鉴别细菌④抗生素:与疾病治疗有关⑤细菌素: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⑥维生素:与疾病治疗有关8.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感染类型1.呼吸道流脑、白喉、结核等2.消化道伤寒、霍乱等3.皮肤粘膜损伤化脓性细菌感染、破伤风4.性传播淋病、梅毒等5.虫媒鼠疫等6.多途径传播肺结核、炭疽等类型:(一)隐性感染(二)显形感染按病情急缓分为①急性感染②慢性感染按感染部位分为①局部感染②全身感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三)带菌状态9.正常菌群及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1).正常菌群:概念: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微生物群的总称2)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a.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b.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c.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主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称为菌群失调)10.各球菌所致疾病1)葡萄球菌:1.侵袭性疾病:以化脓性炎症为主①皮肤化脓性感染②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③全身感染2.毒素性疾病①食物中毒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③毒性休克综合征(TSS)2)链球菌:A群链球菌1.化脓性感染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3)肺炎链球菌:引起细菌性的大叶肺炎,其次是支气管炎,脑膜炎4)奈瑟菌属:1.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2.淋病奈瑟菌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性感染(淋病),婴儿出生时易患淋球菌性结膜炎11.各肠道杆菌所致疾病1)埃及菌属:1.肠道外感染①败血症②新生儿脑膜炎③泌尿道感染2.胃肠炎①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②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③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婴幼儿腹泻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⑤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2)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细菌性痢疾:脓血黏液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知识点(顾青老师部分)1、微生物的遗传特性遗传因子:承载遗传物质的结构,必须具备2点:能自我复制,能编码。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上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编码一种蛋白,一种tRNA 或一种rRNA,或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但具有重要的遗传功能)。
基因组: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病毒的核酸、细胞生物的染色体及其核外遗传物质)中的全部基因的总称。
原核微生物的遗传因子有3类:染色体、质粒、噬菌体。
细菌的染色体一般是1条环状dsDNA,(1)一般没有间隔基因;(2)一般没有重复序列。
细菌的质粒存在于绝大多数原核生物,但只在少数真核生物中发现。
是能独立于宿主细胞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以核酸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无细胞外存在形式。
细菌的一些基因群来自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如质粒和噬菌体。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因子有染色体、线粒体、DNA、叶绿体DNA、质粒、病毒。
2、遗传物质的特点稳定性、多样性、自我复制能力3、遗传物质的基础目前普遍认为:基因是染色体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大小的片段。
除DNA外,某些病毒(只含RNA的病毒)也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DNA:主要的遗传物质;RNA: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4.为什么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最好材料和对象(1)生长速度快(2)容易获得(3)微生物有多种代谢类型(4)基因裸露,利于基因操作(5)大多数微生物含有质粒,方便导入导出5.微生物基因组学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1)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单倍体)2)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大肠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中基因数基本接近由它的基因组大小所估计的基因数;一般不含内含子,遗传信息是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
3)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操纵子(operon):功能相关的几个基因前后相连,再加上一个共同的调节基因和一组共同的控制位点(启动子、操作子等)在基因转录时协同动作。
4)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5)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古生菌的基因组在结构上类似于细菌。
但是信息传递系统(复制、转录和翻译)则与细菌不同而类似于真核生物。
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的基因组:1)典型的染色体结构该基因大小为13.5×106bp,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中。
象所有其它的真核细胞一样,酵母菌的DNA也是与四种主要的组蛋白(H2A、H2B、H3和H4)结合构成染色质(chromatin)的14bp核小体核心DNA;染色体DNA上有着丝粒(centromere)和端粒(telomere),2)没有明显的操纵子结构3)有间隔区(即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序列原核生物中非编码区或内含子均非常少,而人类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了大量的非编码区,被称为基因组上的荒漠,估计只有5-10%用于编码基因。
4)重复序列多6.基因的结构1.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开放阅读框(ORF):是结构基因的正常核苷酸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其间不存在使翻译中断的终止密码子。
顺式调控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是真核基因中的一种特殊的序列,与增强子有许多类似之处。
沉默子能够同反式因子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应答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外显子、内含子:(5’→3’)终止子:(通常是回文序列,呈发夹结构)2.原核生物基因结构7.基因的调控一、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1.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
如:葡萄糖存在时,细菌与葡萄糖代谢有关的酶编码基因表达,而与其他糖类代谢有关的酶基因关闭,当葡萄糖耗尽而有乳糖存在时,则与乳糖代谢有关的酶编码基因表达。
2.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
细胞个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细胞中蛋白质分子和含量差异很大,即使同一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器官内蛋白质分子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即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1.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对一个基因编码产物———蛋白质来说:至少有以下几个调控环节:基因激活、转录起始、转录后加工、mRNA降解、蛋白质翻译、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降解等。
2.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基本要素(1)特异DNA序列:指具有调节功能的DNA序列原核生物:操纵子调控机制。
原核生物能转录出一条mRNA的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调控区域,称为一个操纵子Operon。
包括:结构基因——2个以上的编码序列启动序列——(启动子Promoter)操纵序列——(Operator)其他调节序列启动序列是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特异DNA序列,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一 10~一35区域存在的一些相似序列称为共有序列(Consensussequence)。
-10区:TATAAT;一35区:TTGACA不同的启动序列其转录活性不同,共有序列的任一碱基突变或变异,都影响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及转录起始。
操纵序列与启动序列毗邻或接近,其DNA序列常与启动序列交错.重叠,是原核阻遏蛋白(Repressor)的结合位点,当操纵序列结合有阻遏蛋白时,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或使RNA酶不能沿DNA向前移动,阻遏转录,介导负性调节。
其它调节序列如: CAP 结合位点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DNA序列一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Cis一actingelement)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在分子遗传学中,相对同一分子或染色体为顺式CIS,相对不同一分子或染色体为反式trans)。
不同的基因顺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常是共有序列,如TATAbOX,CCAATb。
x等,常见的真核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有: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2)调节蛋白原核:原核生物的调节蛋白分为三类:特异因子——决定RNA聚合酶对一个或一套启动序列的特异性识别及结合能力。
如:。
因子。
阻遏蛋白——结合特异DNA序列一操纵序列,阻遏基因转录。
激活蛋白(activator)——结合启动序列临近的DNA序列,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结合,增强RNA聚合酶活性。
如: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tab。
lite gene activation protem—C:AP)就是一种激活蛋白。
真核:真核基因调节蛋白又称转录因子(transcrtptton{Rctor),其作用方式:蛋白质一 1)NA 作用: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作用另一基因转录称反式作用因子 (trans —actingfactor)。
有些基因产物特异识别并结合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开启或关闭称顺式调节,这种调节蛋白称顺式作用蛋白。
蛋白质一蛋白质作用,再作用于 DNA。
3.DNA一蛋白质.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1)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指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之间的特异识别及结合。
通常为非共价键结合。
(2)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通常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再作用与DNA,有的蛋白质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后,丧失结合DNA的能力。
乙RNA聚合酶DNA元件与调节蛋白对转录激活的调节,最终是由RNA聚合酶的活性体现的。
(1)启动序列/启动子与RNA聚合酶活性:不同的启动序列与RNA聚合酶的亲和力不同,亲和力大小直接影响转录的启动频率。
不同的启动序列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不同。
(2)调节蛋白与RNA聚合酶活性:许多环境信号的改变是通过调节蛋白构象的改变,再直接或间接调节RNA聚合酶转录启动过程。
三、原核基因转录调节1.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1)。
因子决定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
因子识别特异启动序列,不同的。
因子决定特异基因的转录激活,决定mRNA、rRNA和tRNA基因转录。
(2)操纵子模型的普遍性除个别基因外,原核绝大多数基因均是操纵子调控模式,如:lac operon、ara operon、trpoperon。
(3)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的普遍性原核基因调控普遍涉及特异阻遏蛋白参与的开关调节机制,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或解聚时,就会引起特异基因的阻遏或去阻遏。
2.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的结构(1)表达区:三个结构基因 Z基因(p一半乳糖苷酶)、Y基因(透酶)、A基因(乙酰基转移酶)。
(2)调控区:一个操纵序列 O (Operator)、一个启动序列 P (Promoter)、一个调节基因 I (inhibitor)即阻遏基因: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catab。
1itegene actlvatiOn protein)。
-3.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时:I序列在P1启动序列操纵下表达的阻遏蛋白与()序列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Z、Y、A基因不能转录,处于关闭状态。
当乳糖存在时:I。
acoperon被诱导表达。
阻遏蛋白的阻遏作用并非绝对,偶有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聚、因此每个细胞中可能有寥寥数分子p一半乳糖苷酶、透酶生成。
乳糖可经过这数分子的透酶催化进入细胞,再经过早一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半乳糖,半乳糖作为一种诱导剂(inducer)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构象改变,导致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离,而发生转录。
4.CAP的正,/生调节’CAP是同二聚体,其分子内有DNA结合区及cAMP结合位点。
当无葡萄糖时,cAMP 浓度较高,cAMP与CAP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结合在CAP位点上,刺激RNA聚合转录活性,使之提高50倍。
当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较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Lac operon 表达下降。
5.协调调节即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与CAP的正性调节的协调。
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CAP存在来加强转录活性,即使阻遏蛋白从操纵子上解聚,仍几乎无转录活性。
可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制约。
然而,当葡萄糖/乳糖均存在时是怎样的呢?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才是最节能的,这时,葡萄糖通过降低cAMP浓度,阻碍cAMP 结合而抑制Lac operon转录,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
葡萄糖对Lacoperon的阻碍作用称为分解代谢阻遏(Catab01icrepressiOn),Lacoperon强的诱导作用既需要乳糖存在又需要缺乏葡萄糖。
四、其他转录调节机制1.转录衰减细菌E.Coli具备合成色氨酸所需要的酶,这些酶的编码基因串联成一个操纵子(trp operon),trpoperon是一个阻遏型操纵子,其阻遏蛋白(T叩)有两种构象。
有色氨酸时,色氨酸结合阻遏蛋白TRP,阻遏蛋白TRP构象改变,能结合()序列,阻断基因转录。
没有色氨酸时,无色氨酸与阻遏蛋白Trp结合,阻遏蛋白T叩不能结合到()序列,操纵子基因开始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