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形势下高职《识图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该文论述了课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目的,在阐述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及教材方面的改革,并简短总结改革的特色及作用。

关键词:地图制图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改革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Reform in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s“Cartographic Technology” CourseAbstract:Based on expounding theproblems existing in theteaching,this paperdiscusses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function and purpose of the course,putting forward from the reform of teachingsystem,teaching methods,evaluation mechanism andtext, and lastly having a brief summary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reform.Key words:map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education reform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3S技术的发展,地图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传统教学中始终存在着滞后性及缺憾[1],因此,如何使教学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地图基本理论、制作技术和地图应用等的需要,值得认真思考。

1 课程基本情况从本科教学角度来讲,这门课程名称其实叫《地图学》,而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是以突出应用技能为主,达到某项能力为目标的特色教育,因此,《地图制图技术》这门课程的名称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地图制图技术》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开课时间为学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计划学时为60学时。

高职“施工图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高职“施工图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高职“施工图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高职“施工图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是一篇探讨高职教育领域的研究论文。

本文重点关注了施工图识图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实践。

施工图识图是高职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施工图识图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作者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开展了一项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作者对施工图识图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通过整理和归类课程知识点,将其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部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图纸符号、尺寸标注等;实践技能则包括手绘施工图、机械辅助绘图等。

通过调整内容结构和比例,使课程内容更加全面、系统。

作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施工图识图技巧。

作者提出了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观察和成绩评定等多种评价方法,来全面了解课程改革的效果和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改革,施工图识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得到了增强。

通过引入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手段,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可能过于偏重于实践技能,导致基础知识的理论性不足;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可能还不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创新;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的研究对高职建筑专业的施工图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践方案。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课程实用性,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高职建筑专业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中,学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

如何进行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成为了当务之急。

针对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在识图和构造方面的薄弱环节,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解析和梳理。

通过将识图和构造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整理,给学生提供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重要知识点的归纳,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更直观、生动和实用的教学体验。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筑识图的模拟操作,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讲解和分享。

通过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提高学生对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参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通过知识点的梳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组织、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的开展,以及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逐步完善和改进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一、引言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制图与识图人才的需求,因此亟需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讨论和总结。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内容陈旧,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传统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及时跟上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

在当今社会,建筑技术不断更新,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课程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实践教学较为匮乏。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真正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和经验。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材陈旧,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部分传统教材针对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需求。

教材中的实际案例和实用技巧较少,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了改善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教学内容,紧跟行业需求针对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新的课程内容包括建筑设计软件的应用、建筑图纸的阅读与理解、建筑构造与标注等,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

2.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在课程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地勘察、设计软件的操作、图纸的绘制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更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重新选择了与新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教材,增加了一些实际案例和实用技巧。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美能力 。
知 识 的 完 整 和 系 统 掌 握 ,重 点 培养 实 际工 作 中 的识 图 和绘 图 能 力 , 多 融 学 做 现 行 的 高 职 高 专 教学 因 为 受 传 统 本 科 《 筑 制 图与 识 图》 程 的 做 识 图和 绘 图训 练 , 教 、 、 于 一体 。 建 课 影 响 , 教 学 实 际 中 存在 教 材 内容 缺 乏 时 代 性 , 颖 性 , 能 反 映 建 筑 在 新 不 理 论 和实 践 相 结 合 。理 论 课 和 实 践课 同 步安 排 , 时 消 化 理 论 知 及 新技 术 的发 展 和 使 用 情 况 , 教学 方 法 落 后 陈 旧 , 师 单 面 灌 输 , 践 环 识 : 学用 图 、 图 、 绘 图样 要 求 采 用 具 体 的 、 际 的 建 筑 工 程 图 , 教 实 教 识 抄 实 以 节薄 弱 等缺 点 , 生 在 学 完 课 程 以后 进 入 实 习 现 场 , 然感 到 无 所 适 方便 学 生 更 好 地 结 合 实 际 , 加 感 性认 识 , 高专 业 识 图和 绘 图 能 力 。 学 仍 增 提 从。 为保 证 高 职 应 用性 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实 现 , 须 对 高 职 《 筑制 图与 必 建 三 、 强 实 训 教 学环 节 加 识 图 》 程 进 行 教 学 改 革 。 在本 门课 程 的教 学 体 系 、 学 内容 上 , 随 课 教 也 建 筑 制 图基 础 课 程 的实 践 教 学 环 节 主 要 是 形 成 性 考 核 ( 他 放 入 其 着社 会 需 求 及 课 程 的 发 展 在变 化 着 。 以计 算 机 绘 图 和 识 图作 为一 条 识 图 实 训 )实 践 应 用 性 较 强 。传 统 教 学模 式 下 主 要 强 调 课 堂 教 学 , 除 , 使 主 线 外 , 们 在 建 筑 制 图 课 程 中还 增 加 了 新 的教 学 内 容 , 照 学 时 的 学 生 的 运 用 知识 能力 和对 实 际 工 程 的 处 理 能 力 受 到 一定 的制 约 。 教 我 按 在 变 化 精 简传 统 内容 . 本 门 课 程 的 教学 体 系 、 学 内容 更 加 合 理 , 具 学 时 要 把 以应 用 技 术 为 主 体 的理 论 教 学 同 以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为 目标 的 使 教 更 有先进性。 实 践 教 学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到 理 论 教 学 中 有 实 训 内 容 , 践 教 学 中 有 做 实

高职生制图课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生制图课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生制图课教学改革探究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制图》课程教学建设在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的体现,结合多年企业工作和学校教学实践,阐述高职制图教学环节中如何进行教改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通过改革制图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形成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重视高职生制图课理实一体教学方法。

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职业岗位能力CAD1引言制图课程作为各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

制图课程除了为后续课程打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制图课程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高职制图教学现状制图作为各类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应受到充分重视。

然而该课程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2.1教学手段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不仅枯燥,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还会造成学生的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不足,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2课程资源水平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制图教学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除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建设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之外,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制图课程资源水平有待提高的重要原因。

2.3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高职制图的课程资源整合不系统,适应性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的体现和要求不够明确,容易造成教师教学的疏忽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不重视,造成学生没有良好的岗位能力培养意识。

3高职制图教学课改建议针对高职院校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制图教学的课程改革:3.1因材施教,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技能人才。

这一特点,要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职业岗位能力。

制图课的教学就必须着眼于这一点。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日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建筑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已经显得滞后,为此,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探讨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作为建筑专业中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建筑图纸绘制、识图分析和工程量清单编制等方面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由于课程内容晦涩难懂、缺乏实践性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内容更新传统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操作。

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加入更多实践操作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建筑制图和识图的技能。

结合最新的建筑相关知识,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实践、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打造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积极引进企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特点,我们积极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索

《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索

《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索摘要:《建筑识图与绘图》是土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

本文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入手,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考核形式、行业人才需求等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的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向,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识图与绘图改革随着大土建专业群的建设逐渐深入,相关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

《建筑识图与绘图》是《建筑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CAD》三门课程的整合,在授课学时整体缩减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有序地调整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1 教学现状原有的教学体系下,《建筑制图》48课时,主要包括建筑制图标准、点线面的投影原理,组合体的投影,体的相交,相贯线等内容;《建筑构造与识图》48课时,包含民用建筑构造与工业建筑构造,基本都是按照从基础到屋顶的顺序,逐步讲解各个部位的构造做法;CAD实训2周,要求抄绘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

在这些内容中,很多有较强的理论性,要求学生有好的空间想象力,而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并且有些知识点对今后的实践应用不多,所以目前情况下学生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课程改革亟待进行。

2 课程内容的改革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将这三门课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建筑识图与绘图》,80课时,随后有1周的强化实训。

在这个有限的课时里要将三门课的所有内容都教会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一些不常用的,晦涩难懂的原理必然将被舍弃。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行“必需、够用”的原则,将三门课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合理的重组,以完成能力目标位目的,适当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原则取舍知识点。

以制图基本知识为基础,建筑构造为支撑,CAD绘制建筑图作为课程主线将知识点串联,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改革探讨

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改革探讨

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改革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主要依靠手绘图纸,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复杂的建筑制图技术。

而基于BIM的建筑制图可以通过虚拟建模、协同设计等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进行建筑信息的整合和管理。

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利用BIM技术来改革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问题提出现今,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BIM的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与制图领域的主流趋势。

在中职教育中,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之处。

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程注重于手绘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BIM技术的应用和掌握,这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到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借助BIM技术来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成为亟需探讨的问题。

引入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技能水平,更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改革,针对当前中职教育中建筑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BIM技术为支撑,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分析BIM在建筑制图中的应用优势,了解中职建筑制图教学现状,提出基于BIM的课程设计改革方案,探讨识图课程在BIM环境下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验证改革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基于BIM的中职建筑制图课程设计的价值,挖掘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和展望中职建筑制图教学的发展趋势,为中职教育提供有效的课程设计参考,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高职建筑识图与CAD绘图课程改革的探讨

高职建筑识图与CAD绘图课程改革的探讨

未 来将会从 事什么工作 岗位 ; 给学 生 绘 制建 筑图等专 业技 能 , 培养学 生职业 能力 , 为今后 就业 奠定 学校应 该学 习哪些 内容 ,
基 础。具体教学 目标可分 为以下 三个方 面 :
展示 实际工程 使用 的施 工 图蓝 图 , 告诉 学生 蓝图 的用处 , 吸引
激 发学生求 知欲望 ; 告诉 学生建筑识 图与 C A D 2 . 1 专业 能力 目标 : 一 是了解建筑 和结 构制 图标 准 , 掌 握投 学生 学习兴趣 ,
图、 建筑C A D三门课程构成 , 三门课程关联不紧 , 课 程浪费较为 实 际 岗位需 求培养 学生 的职 业能力 和专业技 能。在此基 础上
严重 ; 再次, 根据 公共 基础 课程 的课 时规 定 , 专 业课 程课 时有 设置课 程项 目及任务 , 要根据实 际需求对传统 知识 进行增删整
高 职建 筑识 图与 C A D绘 图课 程改革 的探讨
刘 晓光
( 辽 宁建 筑 职业 学 院 , 辽宁 辽阳 儿 1 0 0 0 )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高职 建筑识 图与 C A D绘 图课程 的开设现状 , 从 专业能力 目标 、 方法能力 目标 、 社会 能力 目
标三个方面对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科学定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建筑识图与c A D绘图课程的具体改革
影 基本 原理等 ; 二 是熟练 掌握绘 图基本 方法及 技能等 ; 三 是 了 绘 图课程 的主要学习 内容 、 方法 、 要 求以及重要性等 内容 , 并让 解 掌握 建筑施 工 图组 成 、 图示 内容 以及 识读方 法等 ; 四是 掌握 学生讨论 和提问 , 使 学生能够第一时 间了解该专业 、 该课程 , 明

教育学论文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学论文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国内各高校要适时修改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改革。

另外,随着现代大学教育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学分制,所有传统课程都普遍面临学分压缩的问题[1]。

制图课程作为工科院校一门实用性很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机械类、近机械类,还是非机械类制图课程,这一问题都普遍存在。

所以,为满足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制定适应新的学时、内容要求的制图课程教学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我校进行了制图课程的改革探索。

一、制图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按照各专业对制图知识及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分类设置教学内容。

删除陈旧知识,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识图、制图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机械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意识,建立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重视计算机绘图、制图实践教学的,并将尺规绘图、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起来的现代制图课程体系。

二、制图课程教育改革的思路(一)精选教学内容制图课程包括画法几何、投影制图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和制图实践五个教学单元。

学校压缩学分,精简学时,使新教学计划下的机械类、近机械类、非机械类制图理论学时普遍减少。

所以新课程内容在满足精选内容的基础上,从满足学生将来的应用出发,对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如删减画法几何中的部分内容等。

另外,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拓展制图课程的外延,引入二维、三维计算机绘图软件工具,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有机融合机械、制造、加工等机械设计学科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使用计算机绘制完成工作图的能力[2]。

再者,为体现专业特色,不同专业的制图课程讲解实例应贴近专业。

从制图整体课程来看,原有制图课堂理论学时为96、80、48等,现有学时为64、48、32等。

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时代背景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制图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实用性。

然而,随着大量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制图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

因此,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制图教学的不足与局限在传统的制图教学中,大多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笔记、PPT、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制图的相关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制图的基本概念、用途以及制作方法,但是存在如下不足与局限:•缺乏实践体验。

传统制图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际的操作体验,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制图技能。

•缺乏个性化、针对性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都不同,但是传统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很难让每个学生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传统制图教学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硬件设备的支持,限制了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掌握制图技能。

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为了解决传统制图教学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新的、高效的制图教学方法。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新形势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的工具和设备来支持制图教学,如互联网、多媒体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室等。

这些设备可以为制图教学提供丰富的演示和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图技能。

推行项目化教学在传统制图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推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制图技术,更好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个性化、针对性教学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在线学习、个性化定制等,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为每个学生提供对应的教学方案和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中职工程制图与识图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职工程制图与识图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43美眉 2023.06下教研与美育信息技术中职工程制图与识图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潘萍霞(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362100)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深入,职业教育工作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分析,了解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准确教学,实现信息化教学体系。

工程制图与识图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后续学习与就业紧密联系,但是由于该课程的知识点较为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该节课程的特点,根据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不同视图下的工程图纸,进而让学生了解不同工程的结构,提高学生的制图与识图能力。

为此,本文就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对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深入分析。

关键词:工程制图与识图;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引言信息技术作为先进技术,将其应用在教学体系中,能够切实规避传统教学中的限制,打破时间与空间,并且还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

工程制图与识图作为中职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水平,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无法全面掌握,所以教师要遵循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了解相应的知识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分析,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将其与工程制图与识图课堂全面融合,通过不同维度开展信息化教学,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不同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做好教学改革。

一、合理选择3D软件目前我国信息化技术较为成熟,各类3D立体软件也应运而生,不同的3D软件的应用要点都具有一定差异,并不是所有的3D软件都能适应于中职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

教师需明确,3D软件主要是将二维空间转化为立体空间,通过相应的软件让学生更加了解工程的具体结构,对理论知识讲解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讨

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讨

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讨作者:孙武,袁颖,王玮,孙秋荣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43期摘要:《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进行改革,对学生建筑识图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

关键词:建筑识图能力;职业基础课;课程改革;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1-02高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投影、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识图方法与技巧、建筑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等知识,是学好后续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基础。

而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型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往往看不懂图纸,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一、立足课程改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建筑识图与绘图》作为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就需要开设,而本门课程又涉及《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CAD》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对于刚入校还没有专业概念和认知的新生来说,学习和理解困难很大。

我们邀请行业和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深入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精选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整合开发了《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并自主开发了工学结合教材《建筑识图与绘图》,合理编排,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将知识点串联,分为建筑制图基本知识、建筑形体的投影、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四个单元。

教材以工程图纸为载体,以建筑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选择实际工程图纸为案例,贯穿整个专业施工图的识读,详细地阐述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形成方法、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及读图方法,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施工图识读的方法和技巧。

高职教育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教育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教育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孙秋荣【摘要】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为了提高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工程图识读和绘制能力,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期刊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课程内容整合;项目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元化教学考核;教学效果【作者】孙秋荣【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是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提高学生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项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这项技能只能在学校的教学中完成.因此,本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还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整个专业改革至关重要.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将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分为建筑构造、建筑识图和建筑CAD绘图,甚至在有的学校还开设房屋建筑学和画法几何.在教学中是按照上述各部分的内容顺序讲述,其缺点是各部分内容相互分离,联系不密切.学生后学前忘,且学时较多.最为关键的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低,造成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不能较好地识读和绘制工程图纸.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本课程包括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的基本规定、建筑形体的投影图、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构造和建筑CAD绘图等5部分内容,为了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在教学中颠覆以前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合:1)简化建筑形体的投影部分内容.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在满足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将建筑形体的投影图中几何画法内容进行简化,把建筑施工图形成原理保留.2)将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的基本规定与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其规定,可使学生更明确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及应用,也节省了大量的单纯讲授制图标准、规范的教学时间.3)将建筑构造的内容与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相结合.在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时,将相应建筑构造的内容进行融合.比如在识读屋面工程图纸时,将屋面建筑构造与屋面排水图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在识读门窗工程时,将门窗的构造与建筑施工图中的相关图样进行结合,使学生将建筑构造与图纸识读密切相关,既加深了学生对图纸的正确理解,又掌握了建筑构造的常用做法.4)将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融会贯通.如在识读楼梯工程图时,将楼梯构造、楼梯建筑详图与楼梯结构详图进行结合识读,可以使学生整体理解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内容.5)建筑CAD绘图与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相结合.在教学中,将建筑CAD绘图与专业工程图纸的识读揉合在一起,在课程教学4~6周内,学完建筑CAD,然后要求学生用建筑CAD完成画图作业.又如在识读结构施工图中柱梁板布置图时,即由学生绘制其配筋图.学生提高了CAD绘图的熟练程度,又在绘图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施工图的理解.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过程时师生共同的活动[1],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1)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内容具象化.在教学中,根据建筑领域的发展状况,选择3套具有结构代表性的工程蓝图作为教学案例,模拟施工现场情景[2],使学习内容更为具象化.且图纸与后续课程的学习密切联系.2)以行动为导向,教师引导学习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在本课程教学中采取以任务为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3].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把这门课程分为绘制建筑形体的投影图、识读建筑工程图室外设施工程、识读建筑工程图楼地面工程等10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就是一个与工程图纸密切联系的项目任务[4].在授课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按照由简单到复杂,有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布置项目任务.在布置项目任务时,首先明确本次任务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以方便学生自查学习效果.其次由教师示范项目任务完成步骤,再由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完成项目任务,在其过程中教师将与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逐步渗入.然后各学习小组自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选派代表将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向班级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系统归纳本次项目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再进入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3)CAD绘图教学贯穿始末,循序渐进提高绘图能力.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图形是一项需要逐步提高的实践技能.在以往的教学中,将CAD教学放在本课程的最后,以教学实训周的形式展开,学生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的信息,独立练习的时间不够,不符合实践技能提高的规律.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本课程在课程开始就安排CAD教学,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穿插进行CAD绘图实训,贯穿本课程的教学始末,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学生绘图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合理安排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我们将CAD绘图过程做成手机播放的视频文件,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绘图任务,这样既节省了机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4)利用网络资源,教学随时化.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及查阅资料,课程教学团队建立了网络课程系统,上传了大量的视频、教学课件、工程图片、规范和标准图集、图纸、动画以及题库,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可根据学习内容完成网络课程系统中相应的问题,进行自测,可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优势,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程教学考核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往本课程是通过一张试卷以期末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具有片面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未必准确.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办法[5].1)注重平时考核,使学生养成经常性学习的习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日常的课堂纪律考核,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网络课程系统的自测成绩也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的优劣可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促进学生好好学习.CAD教学中,在每次上课时预留出相应的时间考核学生上次绘图任务的完成情况,达到通过考核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目的.2)以图纸为考卷,从根本上考核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期末考核分为识图和绘图两部分进行.识图考核时,工程图纸进入考场,作为试卷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考核学生识图的能力.考核绘图时,每个学生所绘工程图样是不同的,必须独立完成,杜绝了相互拷贝的现象.3)题库考核,杜绝学生取巧的心理.期末识图考核时采用题库考核,课程团队针对工程图纸做了题库,考试时由题库随机抽取试题,每位学生的试卷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全面学习课程的每一部分,并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努力,有效杜绝了学生取巧心理.通过多年课程教学的实践,学生建筑识图能力及CAD绘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节省了学时,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认可.我们希望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力争培养出更高质量的高职人才.【相关文献】[1] 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 乔维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30-32.[3]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 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5):32- 33.[5] 王永红,王诗瑶.基于高职教育属性的课程多元化考核理论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8):61-64.。

劳技课《识图与制图》课程改革之探索

劳技课《识图与制图》课程改革之探索

作者: 潘泉清
作者机构: 南安国光中学
出版物刊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23-24页
主题词: 劳技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图;三视图;教育改革;识图;学生;教学实践;教改探索
摘要: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从而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在教改新形势下,高中劳技课的教育改革如何向纵深发展?面对这一新课题,我校根据我省将《识图与制图》课定为全省高中劳技课会考项目这一实际情况,将劳技课新一轮教改探索的突破口选定在对该课的教改上。

结合该课的教学实践,对其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大胆教改探索,已初见成效。

一、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再认识劳技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必须符合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这。

基于职业教育的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优化改革

基于职业教育的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优化改革

基于职业教育的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优化改革
赵海燕;郭南初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效提高学生看图和绘图能力为目标,针对职业教育
的特点,在教学上打破常规枯燥的二维教学模式,采用逆向式教学思维,引入企业零部件,以三维建模教学作为切入点,对课程优化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页数】3页(P127-128,129)
【作者】赵海燕;郭南初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15104;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
院 2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基于ISEC培养模式的道桥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以道路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为例 [J], 庞姝;赵中华;;
2.基于职业道德培育的高职院校市政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J], 吕念南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装饰识图与制图课程教学体系 [J], 陈洁;郭雨薇
4.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王帅
5.基于STEAM理念下的建筑识图与制图课程模式探索 [J], 李明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形势下高职《识图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摘要:为提高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个体实践能力。

但在目前课时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当前制图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识图与制图;教学改革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日趋深入。

高职教育要求教学过程必须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养成,强调与企业的融合。

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识图与制图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工程图样,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和从事机械类工作岗位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素质,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

为后续课程服务,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是机械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处于骨干基石的地位。

识图与制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本着“面向专业,面向宽厚基础,面向后续课程,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素质的培养”的指导思想,体现“应用与服务”的主旨,设计了由简单到复
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九个项目。

教学形式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体现以“体”为核心的理念,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校数控、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机械加工工作。

对此,识图与制图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能绘制与看懂企业的零件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

将知识性与趣昧性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所能够涉猎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精华,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思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还有赖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工作实践积累。

作为一名制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当经常用到案例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案例教学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

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增强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可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可将课堂上的理论阐述的更透彻、更具体,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直接传授必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首先,要上好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也就是教师在讲授绪论时,应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把课程内容与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以及今后在工作中本课程所涉略的专业领域,突出制图课的地位及重要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课堂上可采用模型、课件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有时还需要利用学生无课时间带学生到工厂或实验室见习,把认识、感知、理解和巩固运用融为一体。

如在学习组合体时,画图的工作量很大,对于补漏线和补画第三视图概念很少,但学生需要建立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可在课前准备图例,课堂上演示多媒体,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这样会给同学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使平面图形和三
维立体图相对应,并增加了学生的立体感。

组织学生制作小型投影箱,分析归纳投影规律,从而加深了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与理解能力。

若都用课件教学,就会使学生感觉上课听懂了,但课后练习的时候又有很多题感到有难度,所以应多种方法共用。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每次课都应多加思考。

在讲授零件图的时候,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实际零件在生产中的加工形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会。

将实际零件和零件图进行对比,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归纳给学生。

同时,应该注意对挂图、模型使用,这些实物能使学生产生持久的记忆与理解效果,这种直观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能从实物想象到投影,从物到图,再由图到物,反复训练,实现直观性与思维性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以空间形体为载体,加之多媒体的辅助,在由物到图,再由图到物的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由空间到平面,由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使其逐步具有识图与制图的基本能力。

教学实施中选择不同的空间几何形体、实际生产图纸、典型机件为载体,边教、边学、边练,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课程改革是各高职院校一项长期、需要不断完善的艰巨任务,需要教研组里每一位教师的集中智慧,本次改革实践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

但是只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相信在以后的高职教育中学生对识图与制图这门课的掌握会更加透彻,为后
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将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雅荣.识图与制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姜海峰(1981—),男,吉林乾安人,助理讲师,学士。

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