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教学反思技能)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课堂管理)
第13章课堂管理考点1 课堂管理概述1.课堂管理及其功能(1)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管理,如课堂教学节奏、段落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等;②课堂纪律管理,如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人际交往的引导,群体心理气氛的营造等。
(2)课堂管理的功能①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a.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巧设疑问,启发诱导。
b.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c.形成和谐民主、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d.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养成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e.帮助学生获得解决课堂群体问题的技能。
f.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②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表现在:a.课堂管理有助于产生良好的气氛,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b.课堂管理有助于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c.课堂管理制定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和规范,有助予协调课堂教学的步骤,维持课堂纪律;d.课堂管理有助于调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矫正问题行为。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心理健康教育)
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考点1 心理健康概述1.心理健康的含义(1)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能把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上。
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能力求有效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逃避现实,也没有想入非非的困扰。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个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
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
因而,他们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或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
③自我调控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行为与社会要求相冲突时,即能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行动,能根据活动的要求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④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以信任、礼貌、诚挚、谦让的态度与他人相处,保持和发展融洽的关系,并能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获得友谊;能客观地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兴趣和个性品质,尊重他人的权益与需要。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为人诚实正直,襟怀坦荡。
对学习、劳动、工作认真负责;自尊、自重、自信。
在情绪方面,也能做到既恰当又适度,并能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协调一致。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3章学习与学习理论考点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1)学习的心理实质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①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①人类的学习:是指狭义的学习。
②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a.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b.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c.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③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映。
②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映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③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④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
⑤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⑥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⑧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②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③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④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心理学概论)
第1章心理学概论考点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一般来说,凡是符合并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体现,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发送行动去实现目的,制止与预定目的不相符的言语或行为。
4.心理过程三方面的关系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
(2)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者缺乏坚强的意志,人的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入。
可见,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二、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知识的学习)
第5章知识的学习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学习动机)
第4章学习动机考点1 学习动机概述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1)动机及其功能①定义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②功能a.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b.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c.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①定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②基本成分a.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第一,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第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第三,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b.学习期待第一,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是成绩,也可以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和地位等。
第二,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
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教学语言技能)
第5章教学语言技能一、教学语言概述1.定义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1)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
(2)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
有时又把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直接用语音传播教学信息的“口头言语”,又称课堂口语。
无声语言包括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又称态势语言或身体语言。
2.教学语言表达技能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准确传递信息,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就必须掌握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二、教学口语技能1.教学口语的涵义及特征(1)教学口语的涵义①口语的涵义口语是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语言。
有一般口语与专业口语之分。
一般口语也称日常口语,通用于日常生活领域,具有更大的随意性。
专业口语,是指通用于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口语,其语言具有特定专业的特殊性。
②教学口语的涵义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受特定时间、特定场合(教室)、特定教学任务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又受教师自身思想品德、学识、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能力的影响。
③教学口语表达技能的涵义教学口语表达技能就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等的行为方式。
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技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形象。
(2)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学口语是专业口头用语,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得体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教育性教学口语是经过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言语活动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个中心目的展开。
②科学性由于教师所教的各门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体系,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不同学科特定的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用语准确,合乎逻辑。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课堂教学技能)
第3章课堂教学技能一、课堂教学技能概述1.含义课堂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运用的稳固的教学行为方式。
2.重要性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技能,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分类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把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二、课堂导入技能1.课堂导入的涵义及作用(1)涵义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2)作用①集中注意课前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间的各种活动上,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给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抑制与教学无关的心理活动,把兴奋点迅速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活动,并使之保持下去。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
②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兴趣,恰如其分、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并产生学习期待。
③进入课题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能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因此,课堂导入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定向的作用,并由此展开教学,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2.课堂导入的类型(1)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指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复习已有知识,从中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复习导入是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1章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考点1 教师职业的性质一、教师职业概述1.教师的含义“教师”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2)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教师劳动的特性(1)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高尚总想品德的劳动者,是一种同人类社会文明紧密相关的具有社会性和高度责任感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首先要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各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道德和灵魂的塑造,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劳动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思想理论,道德规范等加以吸收和总结,然后有计划、有层次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接替老一辈的事业,并不断地创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3)示范性和严格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
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决定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语言、讲授、板书、仪表、行为、举止等,都要有示范的意义。
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一个活的形象,不断地为学生做示范。
(4)规范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手段,而知识的传递过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因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发展性和变化性,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直接去套用,只能从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未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5)持久性教师劳动的成果不像其他劳动,可以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注 意)
第2章注意考点1 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2.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1)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2)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通过它,人可以洞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发展自我意识,规划未来的活动和深思熟虑地办事。
内部注意对发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1.注意的意义(1)注意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
(2)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2.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1)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包括身体的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并能动员全身的能量资源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教学技能 第4章 检
第4章检查学习效果技能4.1考点精讲一、课堂观察技能1.课堂观察的涵义课堂观察是指教师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教学行为。
它不是专门从事的观察,是在教学活动中分出一部分精力进行观察,而主要精力是放在教学上,因而需要教师合理分配注意,善于观察。
2.课堂观察技能的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教学行为方式。
(1)有计划,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在教学节点处设立观察点,并将取得的反馈信息作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2)偶然,是指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无法精确预料,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的反应带有某种随机性,此时教师的课堂观察就成为偶然。
3.课堂观察的作用(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想使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获得必要的学习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实施有效的指导,而做到这些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进行正确的观察。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复杂多变的思维,突发而至的灵感,丰富多彩的讨论,都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从中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真正交流。
(3)课堂观察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调整和评价等作用。
通过观察可以及时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表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
4.课堂观察的范围(1)课堂学习气氛①要观察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的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是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②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
只有观察到真实的情况,教师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2)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况、交往行为、生成状态等几个方面。
①思维状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程度如何,是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考点1 问题解决概述1.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的类型①有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具有两个特征:a.问题有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和条件都非常明确,解决者可以从问题的起始状态中找到明确的条件,也明白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且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可以对应起来。
b.解法的稳定性,即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得到答案,且答案是唯一的。
②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
(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这个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
②认知性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问题解决属于复杂的行为领域,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过程,也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的简单再现。
③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而且这些心理操作存在一定的序列。
一旦序列出错,问题就无法解决。
2.问题解决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确认当前问题的存在,它是问题解决的起点。
人们只有感觉到问题的存在,才可能引发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是弄清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分清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或适当的图示对问题进行表征。
进行问题表征的方法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见诸于笔端的抽象思考,另一类是以一些可见的方式,如利用图表、方程式、图画的形式来表述问题。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小学德育)
第8章小学德育考点1 小学德育概述1.德育概述(1)德育的概念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②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2)学校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概念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②学校德育的性质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
同时,学校德育还具有历史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学校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3)小学德育①小学德育的定义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具体说来,小学德育应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理想、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
②小学德育的特点a.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基本道德是对个体提出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最基础的道德启蒙教育,以形成小学生初步的政治理想、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
b.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就民族国家与社会来讲,德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就个人来讲,小学德育对儿童未来人生的走向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小学德育具有显著的奠基性。
(4)小学德育的构成①道德教育引导小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行为规范,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道德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2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③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也不同。
比如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④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
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①童年期a.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b.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教学技能 第6章 学
第6章学法指导技能6.1考点精讲一、学法指导技能概述1.学法指导的涵义(1)学习方法的涵义①广义的学习方法泛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获取知识经验而采取的手段、方式、途径以及所遵循的规则的总和。
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从幼儿学会走路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需要相应的学习方法。
②狭义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包括学习的态度、原则、程序、途径、手段、技能等。
(2)学法指导的涵义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指导,是指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而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习内容的安排和揭示,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准备等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3)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②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某些学习方法的运用范围,以便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中科学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
2.学法指导的途径(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而且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各科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具体途径有:①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一起学习分析本门学科的特点,介绍教师学习本门学科的技能技巧.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示范。
②在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
如让学生背诵课文,就应同时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背诵方法。
③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把自身的学习作为认识的对象,深入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2)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要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必须有意识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就有必要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
这类课的开设,要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学习的规律性要求和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提出相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感 觉)
第3章感觉考点1 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感觉的特征(1)直接性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属性。
那些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或幻想中的各种类型的类似感觉的体验都不是感觉。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特征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示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机能,即知觉。
(3)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是主观的,是在一定个体头脑中形成并表现出来。
同时人的感觉还受到人的知识经验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感觉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形式,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重要渠道。
2.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的生理机制主要考察刺激的物理能量是怎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
1.感觉产生的过程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组成的统一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感觉的产生,必须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性。
其一般过程是:(1)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故又把它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转换为生物电能。
(2)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3)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传入的刺激信息被加工为人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备课技能)
第2章备课技能一、备课技能概述1.备课的涵义(1)涵义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2)备课的实质备课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3)备课的层次①要统观全局,从“宏观”上考虑制定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②深入章节,从“微观”上考虑制定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方案。
2.备课的类型(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的多少,可以把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①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
a.教师先要熟悉、钻研和掌握教材,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写成教案。
b.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的使用等,要说明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问的方式,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学生活动形式及时间安排等。
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
a.集体备课应突出共性问题,如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对重大问题的理解思路,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方法与角度等。
b.集体备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集体智慧,发挥团队效应,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①学期备课学期备课是指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过程,是指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在通读教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各个单元分别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重难点,分清主次,划分课时,确定教学进度,整体上确定本学期的授课计划,确定总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较为全面的教学计划。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核心讲义(新课程中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2章新课程中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考点1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一、教学观的变革1.教学观的含义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2.变革原因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1)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任务;(2)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3)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变革策略(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①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
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正确认识以下两个问题:a.第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第一,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
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
第二,学生是认识活动和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
b.第二个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
②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有意识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的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2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考点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一、职业道德1.道德的含义和本质(1)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区分善恶美丑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形式上看具有主观性,但其内容却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的反映。
2.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
(2)职业道德的特点①内容的稳定性;②形式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③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主要旨意①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具有的。
②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在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1)教师职业理想①含义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②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献身教育事业;d.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e.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教师职业责任①含义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教学反思技能
一、教学反思概述
1.教学反思的涵义及特点
(1)涵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特点
①超越性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的目的在于改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以外,对自身的实践方式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自我反省能力的体现。
反思的真谛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②实践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一种行动性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重新理解、重新优化的理性探索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教育教学行动改变学生的思维或其他教育问题。
③过程性
教学反思的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要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④主体性
教师的反思过程必须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自己主动思考教学问题、分析教学现状,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动。
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失误,产生思维飞跃,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
因此,教学反思具有主体性。
⑤发展性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教师通过不断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超越自己,更好地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步步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经验上升到规律。
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反思对象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根据认识论原理,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因此,教学反思必然具有发展性。
2.教学反思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3.教学反思的过程
美国学者奥斯特曼和科特坎普以经验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实践分为四个循环环节:具体经验一观察分析一抽象的重新概括一积极的验证。
(1)第一阶段:具体经验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
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
(2)第二阶段:观察与分析
①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视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
②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我们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③这个任务可以由某个教师单独完成,但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往往效果会更有好。
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第三阶段:重新概括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策略和方法的产生,这种新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
(4)第四阶段:积极的验证
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教师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
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到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与分析阶段,但它只有与其它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4.教学反思的内容
(1)观念与情感
①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教学现象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包括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对
教学成败的归因以及自我知觉和教学效能感等,它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着教师的行为
②专业情感
教师的教育专业情感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自我三个方面,教师对专业情感的反思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a.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b.专业情操
第一,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的理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
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第二,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和道德的情操:理智的情操是指由于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是指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专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2)教学行为过程
从微观层面上讲,教学反思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为对象的,反思的内容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目标
a.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做这些为了什么”。
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材的特点,是否符
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b.反思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第一,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明确;第二,反思是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第三,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
②教学计划
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
反思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反思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思教学计划实施的效果。
③教学结构
a.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b.反思教学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知的不同阶段;第二,反思教学结构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有效地统一起来;第三,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④教学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a.反思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
b.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学内容;
c.是否能根据个人特点和优势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
d.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以及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e.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f.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⑤学习过程
a.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还要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通过反思,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节奏。
b.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是否从学习主体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是否鼓励学生勇于批判、敢于创造的精神等。
⑥课堂组织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
教学反思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反思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等。
⑦教学策略
反思教学策略的过程,就是反思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过程。
反思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反思是否根据教学策略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策略;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能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等。
⑧媒体的配置与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功能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主要包括: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选择与配置;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