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进度表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执行学院:江苏圣理工学院2018年级适用四年制本科生一﹑专业介绍(代码:080701H)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该专业得到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等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信息传输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维护的宽口径的复合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该专业特色包括:该专业特色包括: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设计及人工智能技术。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心知识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电路分析、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与信息处理、电路系统应用与设计、计算机语言编程及设计等专业知识领域和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导论与编码。

主要实践环节:军事训练、工厂见习、毕业实习、创新与创业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训环节:电工电子实践初步、电子线路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电子综合设计等。

二、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要求1.培养目标以实现中俄资源共享,以多样性为特色,培养具有俄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在中俄相关行业从事电子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内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2.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3.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 学位课程高频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2. 主要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系列课程、电子系统设计方向系列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 学制:二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82学分,其中2个学分为创新创业训练学分。

专业学生必须从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等三个模块中选中一个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43学分。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4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080603 (国家)0506(学校)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本专业学生主要具有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技术及方法,受到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的基本训练。

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同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基本技能。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科技前沿,具有较高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综合归纳能力。

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

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化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2)掌握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应用;(3)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理论及方法;(4)具有分析、设计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6)了解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7)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达到国家外语要求的水平。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仪器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现代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表








17周
15

16

18

15

16

17

20

限制性选修课
1
电子电路仿真技术
1
考察
30
6
24
2
注:15×2
2
SOPC技术
1
30
10
20
注:10×3
3
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
60
40
20
4
4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
3
60
50
10
4
5
图像压缩及编码技术
2
45
30
15
3
6
自动控制原理
2
45
36
11
电磁场与电磁波
3
考试
60
60
4
注:15×4
12
高频电子线路
4
考试
75
54
21
5
13
数字信号处理
3
考试
60
36
24
4
注:15×4
14
EDA技术
3
考试
60
40
20
4
15
通信原理
3
考试
60
48
12
4
注:15×4
16
单片机技术
3
考试
64
64
4
17
单片机技术实验
1
考察
33
33
注:11×3
小计

[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 2008 专业负责人: 张凤志
课程门数:1门学分总数:2
必修课门数:6门必修课学分:20 选修课最低学分:0()
必修课门数:8门必修课学分:23.34 选修课最低学分:5(5)
必修课门数:3门必修课学分:4.5 选修课最低学分:0(0)
必修课门数:8门必修课学分:26 选修课最低学分:0(0)
必修课门数:7门必修课学分:23 选修课最低学分:2(3)
必修课门数:2门必修课学分:1.5 选修课最低学分:0(0)
必修课门数:3门必修课学分:9 选修课最低学分:8(10)
必修课门数:2门必修课学分:6 选修课最低学分:11(18)
必修课门数:2门必修课学分:2 选修课最低学分:0(0)
必修课门数:0门必修课学分:0 选修课最低学分:17(22)
必修课门数:2门必修课学分:9 选修课最低学分:0(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规格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的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具有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

自觉遵纪守法,积极进取,有艰苦奋斗精神,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4.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5.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6.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学位本专业学制定为四年制。

完成学业(修满161学分)后,成绩合格、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并通过论文答辩,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有关表格1、课程设置总体情况(课程比例结构)见附表1。

2、各学期计划开设课程门数及周学时情况见附表2。

3、各学期计划开设课程科目及学时情况见附表3。

4、主要专业课程概要见附表4。

5、教学计划周数分配情况见附表5。

6、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计划情况见附表6。

五、有关问题说明1、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类型分为四类: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课程计划门数为76门,学生应修46门,共计161学分,2734学时。

电子信息物联网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表

电子信息物联网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表

电子信息物联网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0603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以物联网为重点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物联网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物联网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应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的教育。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及工程科学知识。

2. 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解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一体化,形成数字化、模块化、层次化、网络化、系统化核心专业意识。

3. 掌握物联网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 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四、学制和学分学制:学制4年,学习期限4~6年。

毕业学分:182学分。

五、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嵌入式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层软件设计。

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

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

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工业装置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研究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以及应用电子技术的方法,掌握典型的模拟与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实验和安装技能;掌握由各种电子装置组成的自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调试能力;掌握工业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出能在电子、电力电子及其它工业部门从事设计、制造和研究有关电力电子装置、电子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学制:四年(允许提前一年毕业,最多推迟二年毕业)三、课程设置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㈠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自动化专业总学时为2683学时(152学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总学时为2625学时(149学分),课程分为三种类型:1.必修课:17门课程,1321学时(76学分),自动化专业占总学时的50. 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占总学时的50. 3%。

2.限选课:自动化专业:23门课程,998学时(58学分),占总学时的49.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1门课程,954学时(58学分),占总学时的36. 3%。

3.任选课:自动化专业共列13门课程,有488学时,27学分,必须修满300学时(16学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列16门课程,有676学时,41学分,必须修满286学时(16学分)。

(1)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全院性选修课程):选修4门课程,至少选修120学时(6学分),自动化专业占总学时的4.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 6%。

(2)专业类任选课程:自动化专业:选列9门课程,368学时(21学分)。

至少应修180学时(10学分),占总学时的6.7%。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列12门课程,556学时(35学分)。

至少应修166学时(10学分),占总学时的6.3%。

㈡本专业教学计划四年内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34周,共31学分。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进度安排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进度安排

2节/周 2节/周 二轮复习 2节/周 复习 2节/周 2节/周 复习 2节/周
2节/周
其 他 课 程
信息 技术 体育 思想 品德
2节/周
2节/周
2节/周
2节/周
实训、体育和德育课程自行安排。
三学年 第二学期 备注
课程章节 以省单招 考纲序目 为准
电子电工专业对口单招班教学计划安排表(讨论稿)
第一学年 课程 分类 第一学期 期中
1—3章 6节/周
第二学年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期中
11、13章 4节/周 4节/周
低压电器
第三学年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期中 期末 第二学期 期中
统考,第三 轮复习,大 综合 5节/周 复习 5节/周 二轮复习 2节/周 三轮复习 2节/周 复习 2节/周
单相电机
5节/周 5节/周 一轮复习
专 业 课 程
电子 线路 电机 拖动 仪表 测量 电子 测量
第九、十、十一、一、二、三、四、五章 6节/周
第六、七、八章
2节/周 1-2.1章 2节/周
第一章
2节/周 2.2-2.5章 2节/周 第二章 2节/周
2节/周 3-4章 2节/周 第三章 2节/周
2节/周 一轮复习 2节/周 第四章 2节/周
期末
1—5章 6节/周 6节/周
期中
6—7章 6节/周 6节/周
期末
6—10章 6节/周 6节/周
期末
一轮复习 1-4章 4节/周 4节/周
控制线路
期中
一轮复习 5-9章 4节/周 4节/周
三相电机原 理及特性
期末
一轮复习10 、11、13 章,统考 4节/周 复习 4节/周
三相电机控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在电信部门、电子工程企业、商业部门、财税部门、金融部门或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自动化和电子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8、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9、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时间安排:见表一四、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二五、课程设置:见表三表二课程结构比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在电信部门、电子工程企业、商业部门、财税部门、金融部门或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自动化和电子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计划表
-3-
-4-
注:
两个方向模块,学生须完整修读一个模块的课程,多修读另一模块的课程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5-
1.通识教育必修模块总学时中括号内学时为报告、讲座或调查实践,非理论授课,不计入小计、合计的总学时,计算占总学时的百分比时也不予计入。

2.课程名称前标注“★”的课程为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前标注“☆”的课程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规定的核心课程。

3.通识教育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具体课程见每学期选课通知。

-6-
附表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表
备注:
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在统计时学时不计入总学时,但学分计入总学分,计算占学时、学分比例时做相应处理。

执 笔 人: 高 珊
专业负责人: 田中俊
院 长: 韦德泉
-7-。

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表

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表
数据库基础
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组成2.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概述与组成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练习
教材、PPT、数据库软件
第6周
多媒体技术
1.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掌握多媒体制作基本技能
多媒体概述讲解多媒体制作软件操作练习
教材、PPT、多媒体制作软件
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周数
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
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
第1周
信息技术概述
1.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基本知识
信息技术概述讲解计算机硬件、软件介绍
教材、PPT、计算机设备
第2周
计算操作基础
1.学会操作计算机系统、文件管理2.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系统操作练习文件管理实践办公软件操作练习
计算机设备、办公软件
第3周
网络基础
1.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掌握网络的连接与设置
网络概述与分类讲解网络连接实验网络设置操作
教材、PPT、网络设备
第4周
信息安全与保护
1.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2.学会常用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信息安全概述讲解密码学基础介绍信息安全实践
教材、PPT、网络资源
第5周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表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表
目标二网页的动态效果
目标三网站调试与交流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


份三、制作我的网页源自学会制作我的网页目标一运用表格制作网页
目标二制作网页站首页
目标三会设置超链接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




四、打造我的影院
学会打造我的影院
目标一制作网上数字影院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表
(第一学期)
姓名
黄海深
性别

年龄
39
职称
小高
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内容
目标
活动/措施
时间
完成情况
一、创建我的博客
学会创建我的博客。
目标一学会申请我的博客
目标二学会装扮我的博客
目标三学会管理我的博客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



二、建立我的网站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进度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进度表

附件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业余)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通过三年系统学习: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2、具备较强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3、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4、成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专门人才。

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为3年。

总学分为71学分(必修课65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3门(16学分):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专业基础课7门(27学分):工程数学、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

3、专业课7门:(22学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现代音响工程、计算机网络、近代电子学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VC++、多媒体技术基础。

4、专业主干课程: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VC++。

专业主干课程说明(1)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下主要内容:①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②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的基本结构、外部特性及其使用方法;③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④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⑤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由它所构成的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⑥掌握典型的A/D和D/A转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⑦了解大规模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数字电路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起本)函授教育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起本)函授教育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起本)函授教育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应用电子设备、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工程基础、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能从事信息电子产品、电子仪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开发及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和业务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1、较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掌握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软件设计技术和电子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知识;具有工业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及应用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调试、表达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学制:三年四、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1、信号与系统总学时:56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初步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等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信号与系统》胡光锐上海交大出版社2、通信原理总学时:40本课程简要介绍随机信号和噪声分析所需的数学知识,主要讨论数字通信、模拟信号的数字话及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数字通信中的同步和编码技术以及通信网的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通信技术的相关概念和一般技术。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3、数字信号处理总学时:56讨论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算法和基本实现方法。

讨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即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及离散傅里叶变换。

讨论各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数字滤波器的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级电子信息类教学进程计划表
2、备注栏说明①注1:《大学英语精读》和《大学英语听说》实施A、B、C班分层次教学;②注2:《高等数学A2》和《高等数学C2》两门课程中选择一门修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1、考核方式栏,X代表“学校组织考试”,Y代表“学院组织考试”,C代表“考查”。

2、备注栏说明①注1:《大学英语拓展课》为指定选修课程,分为英语技能课、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类,学生自由选择;②注2:专业选修至少修读14个学分;③注3:须获得2学分的课外选修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业余)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通过三年系统学习:
1、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
2、具备较强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
3、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
4、成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专门人才。

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
本专业为业余学习,学制为3年。

总学分为71学分(必修课65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3门(16学分):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
现代史纲要。

2、专业基础课7门(27学分):工程数学、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
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

3、专业课7门:(22学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现代音响
工程、计算机网络、近代电子学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VC++、多媒体技术基础。

4、专业主干课程: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
象程序设计与VC++。

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下主要内容:①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②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的基本结构、外部特性及其使用方法;
③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④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⑤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由它所构成的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⑥掌握典型的A/D和D/A转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⑦了解大规模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数字电路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广泛涉及很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在电子电路、声学、通信等领域更是重要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研究确知信号的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在通信中的应用等。

课程内容安排以先连续后离散,先时域后变换域的顺序安排,包括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等。

重点是通过对连续信号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分析和离散信号的时域和z域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为培养计算机应用领域人才而设置的。

本课程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包括微处理器、存贮器、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

本课程以Intel 公司的8086/8087 CPU为核心,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同时介绍8086/8087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程序设计方法,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软硬件结合;接口部分主要介绍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及定时计数控制器8253等通用接口芯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为后续其他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VC++
本课程作为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课程,介绍了基本的程序设计技术,包括C++的基本知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以及使用Visual C++和MFC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
语言(C++语言)的编程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备用计算机高
级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软件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采取课堂
讲授和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以VC++为基本的实习工具。

5、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6学分)
其中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

四、教学环节
本专业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习题课、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考核、毕
业设计与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和各个
教学环节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启发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发扬刻苦好学和钻研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课堂讲授
本专业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

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用所占学时数,拟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材。

讲课时,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本专业的资源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积极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要求。

、并根据学生层次和部分学生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新内容。

2.课后作业
作业是推动学生自学、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任课教师要根据理工科的特点布置作业,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3.课程实验与实习
本专业特别重视课程实验与实习,实验与实习安排在课程中或理论课后进行。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批改并评定成绩。

4.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课后作业、实习、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考核在总体要
求上同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相一致,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5.毕业设计与论文
毕业设计与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
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论文由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课题完成毕
业设计与论文,毕业论文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