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重点 20分钟搞定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知识点

神经病学知识点

神经病学知识点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学科,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疾病等内容。

一、神经解剖学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

脑包括大脑(大脑皮层、脑室、脑干和小脑)、间脑(丘脑、视丘、松果体)和脑干(延髓、桥脑、中脑)。

脊髓位于脊柱内,由神经元构成,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运动和感觉。

2.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组成,包括脑神经(共有12对,如视神经、听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分布于脊髓两侧)和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 神经元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根据连接方式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传导: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导,遵循“一刺一传”原则。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到髓鞘和轴突直径的影响,其中髓鞘化的轴突传导速度更快。

2.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之间的连接点。

突触传递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后者是直接的电信号传递。

3.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网络和体液调节来维持机体的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自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方面。

三、神经疾病1. 中风:中风是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面瘫、肢体无力等。

2. 癫痫: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疾病,多数因遗传、脑损伤或脑肿瘤引起。

常见症状包括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脑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害。

典型症状包括震颤、肌张力增高、姿势和步态障碍等。

结语:神经病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疾病等内容。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
神经病学口诀是一种用于帮助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记忆神经病学知识的简短而易于记忆的词句。

这些口诀通常涵盖了神经解剖、疾病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神经病学口诀和它们的含义:
1. 上行通路的门户是感觉神经,下行通路的门户是运动神经。

这个口诀提醒我们上行通路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息,而下行通路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

2. 黄斑是最清晰的地方,视杆细胞对黑暗敏感。

这个口诀提醒我们人眼黄斑区是视觉最为敏锐的地方,而视杆细胞则在黑暗环境中更为敏感。

3. 七神经是短小粗,两侧一共有十二对。

这个口诀指的是头颈部的七对脑神经,它们较短且较粗,而整个人体一共有十二对脑神经。

4. 大脑皮质有四叶,颞叶内有海马。

这个口诀指的是大脑皮质的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其中,颞叶内含有海马结构,与记忆和情绪等功能密切相关。

这些口诀虽然简短,但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记忆重要的神经病学知识点。

然而,口诀只是辅助记忆的工具,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还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

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仍需要借助综合分析和临床经验来解决。

因此,神经病学口诀只是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12级临床医学三明班根据黄炜彬重点整理)目录(按住Ctrl+单击目录可直接跳转至页面)1.古茨曼综合征的定义2.三偏综合征的定义3.Wallenberg综合征的定义4.Horner综合征的定义5.闭锁综合征的定义6.脊髓节段与锥骨的关系7.牵张反射的定义8.脊髓半切综合征的定义9.颈膨大和腰膨大的定义10.Willis环的定义11.视神经不同部位损害所产生的视力障碍(选择)12.Hunt综合征的定义13.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14.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真性球麻痹的定义。

15.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的病损位置。

(选择)16.周围性眼球震颤和中枢性眼球震颤的鉴别。

17.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18.肌力的分级。

19.巴宾斯基征的检查方法及其等位征。

20.脑膜刺激征的定义。

21.Froin综合征的定义。

22.TIA的定义及一般特点。

2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临床表现。

24.缺血半暗带的定义。

25.Weber综合征(大脑脚综合征)的定义。

26.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表现。

27.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

28.脑梗患者静脉溶栓的适应症。

29.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30.脑桥出血的临床表现。

31.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及最常见的部位。

(选择)32.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3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选择)3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35.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鉴别。

36.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7.MS的临床分型、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38.PD的四大症状、诊断标准、药物治疗类别。

39.开关现象的定义。

40.癫痫按病因分类、癫痫发作的分类。

41.Jackson发作的定义、Todd麻痹的定义。

42.癫痫诊断的三步原则。

43.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的鉴别。

43.癫痫常用的药物治疗及其副作用。

44.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治疗原则。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神经系统解剖大脑结构与功能脊髓结构与功能周围神经分布与功能2、神经病学常见症状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3、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法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4、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偏头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脱髓鞘疾病5、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11 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11 大脑结构与功能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等。

额叶主要负责运动控制、计划和决策等;顶叶处理感觉信息,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颞叶与听觉、语言理解和记忆有关;枕叶负责视觉处理;岛叶参与内脏感觉和情感调节。

大脑内部结构包括基底节、丘脑、下丘脑、海马体等。

基底节在运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中继站;下丘脑控制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海马体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

112 脊髓结构与功能脊髓呈圆柱形,位于椎管内。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包含神经元细胞体,分为前角、后角和侧角。

前角主要支配躯体运动;后角处理感觉信息;侧角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白质由神经纤维束组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113 周围神经分布与功能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共 12 对,分别负责面部感觉、运动、味觉、听觉等功能。

脊神经共 31 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

12 神经病学常见症状121 头痛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等引起)。

头痛的特点、部位、发作频率等有助于诊断病因。

122 头晕头晕可分为眩晕、头昏和失衡感。

眩晕通常与内耳或脑干病变有关;头昏多为非特异性症状;失衡感常与小脑或本体感觉障碍有关。

123 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昏迷等。

神经病学知识点归纳

神经病学知识点归纳

神经病学知识点归纳神经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神经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处理和存储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外周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2.神经元和突触: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通过化学和电信号在其之间的连接点(突触)之间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三个主要部分是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3.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神经信号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当神经信号到达轴突末端时,神经递质被释放,并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结合,继续传递信号。

4.大脑功能区域:大脑被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例如,前额皮质控制决策和情绪,顶叶处理感觉信息,颞叶负责记忆和语言,顶叶控制运动等。

不同区域的损伤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学涉及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癫痫等。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神经学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功能测试等手段进行诊断和监测。

6.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细胞死亡或退化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病。

这些疾病通常导致神经元的损失和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症状包括记忆障碍、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

7.神经外科:神经外科是神经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的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可以包括脑手术、脊髓手术、神经刺激和植入物等。

神经外科通常在神经学和影像学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神经系统损伤风险。

8.神经学测试:神经学测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损伤程度。

包括神经系统体检、感觉和运动测试、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脑电图、脑成像(如CT扫描和MRI)、脑电波扫描等。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1.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是静止性震颤2.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

病损部位在右侧小脑半球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阿斯匹林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复发4.腰穿的禁忌证后颅窝占位病变5.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尿潴留6.脊髓压迫症中,脊髓外硬膜内和神经根处最常见病变为结核7.2天来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胸4水平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

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急性脊髓炎8.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处9.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右侧胸髓7~8节段病损10.脊髓灰质炎的瘫痪特点是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11.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B.氨基酸脱羧酶1 12.诊断癫痫通常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13.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药物治疗首选丙戊酸钠14.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出现左面部痛觉减退外,尚有的体症为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右偏斜15.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可有运动性失语16.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三叉神经痛17.脊髓休克见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8.高血压病脑出血破裂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19.一青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意识清、四肢无瘫痪、颈项有阻力。

为鉴别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化脓性脑膜炎,宜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腰椎穿刺查脑脊液20.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药物是苯噻啶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的时间应在24小时内22.男,70岁,因观看足球比赛突然晕倒而人院治疗。

查体发现左侧上、下肢瘫痪,腱反射亢进,左侧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左半身深、浅感觉消失。

双眼左侧半视野缺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神经病学重点190410

神经病学重点190410

1
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消失,可作含糊、简 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coma):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 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4、谵妄(delirium):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 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言语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 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5、Broca 失语: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呈非流利 型口语,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用词不当,病变位于优势半球 Broca 区(额下 回后部),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引起 broca 区神经系统疾病 6、Wernicke 失语: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听理解严重障碍,表现为听觉正常,但不能 听到别人和自己的讲话,呈流利型口语,但缺乏实质词或有意义词句,答非所问,病变位于 优势半球 wernicke 区(颞上回后部),常见脑梗死、脑出血引起 wernicke 区神经系统疾病 7、痴呆(dementia):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可由脑 退行性变(如阿尔茲海默病、额颞叶变性等)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如脑血管病、外伤、 重中毒等)导致。痴呆患者必须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认知域受损,并导致患者的日常或社会 功能明显减退。 第五章 1、腰穿适应症: 1)留取 CSF 做各种检查以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等的诊 断。 2)测量颅内压或行动力学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 3)动态观察 CSF 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 4)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5)注入液体或放出 CSF 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 2、禁忌症 1)颅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 2)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柱结核或开放性损伤。 3)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3、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 CT,已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做 DSA 4、脑血管病首选 CT 5、脑电图帮助癫痫的诊断 第七章 1、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h,而且疼痛程度较严重,但其间可有因睡 眠或药物应用获得的短暂缓解期 2、预防性治疗药物哪几类: 1)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2)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维拉帕米 3)抗癫痫药,如丙戊酸、托吡酯 4)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 5)5-HT 受体拮抗剂,如苯噻啶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和重点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及重点感觉障碍。

(包括面部)感觉障碍,偏瘫及同向性偏盲。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病变时产生Horner征,表现为眼裂缩小、眼球轻微内陷、瞳孔缩小或伴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A起始段、两侧颈内A末端、两侧大脑后A借前、后交通A连通形成,使颈内A系与椎-基底A系相交通。

正常情况下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当某一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可一定程度通过willis 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后交通A和颈内A交界处、前交通A和大脑前A的连接处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症(交感N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

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 导致运动笨拙和不协调, 并非肌无力,累及躯干、四肢和咽喉肌时可引起身体平衡、姿势、步态及语言障碍。

共济运动由小脑、脊髓、前庭、锥体外系共同参与协调。

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

患者意识清醒,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与周围建立联系。

可由脑血管病、感染、肿瘤、脱髓鞘病等引起。

,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电报式语言,讲话少,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发音\语调障碍,语法差,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以严重听理解障碍为特点,表现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口语表达流利,语量多,发音和语调正常,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较多语义错语,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一致, 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由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主要特点为命名不能,找词困难,赘语,在供选择名称中能选出正确的名词,听理解\复述\阅读\书写障碍轻.~,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或完全消失\眼底正常\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正常.III、IV,脑桥V~VIII,延髓IX~XII,还有传导深感觉的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及与锥体外系有关的红核和黑质等大题部分1.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触觉)来自皮肤\粘膜;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关节;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1.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听觉语言中枢(Wernicke区)。

患者口语理解障碍严重,对别人和自己的话语不理解,或者能理解个别词及短语,发音清晰,说话滔滔不绝,但用词错乱,呈典型的流利型语言。

不能对他人的提问或指令作出正确反应,可伴不同程度的失读失写症及复述障碍。

2.比弗综合征:胸8-胸11间病变时表现为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腹直肌上半部正常;令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

(胸髓T3-T12)3.放射性疼痛: 中枢神经、神经根或神经干刺激性病变时,疼痛不仅位于病变局部,而且可扩散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

如神经根肿瘤或椎间盘突出的压迫发生的放射性疼痛。

4.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病变部位为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

患者意识清醒,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与周围联系。

5. Bell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中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6."马鞍回避"现象:髓外病变感觉障碍自下肢远端向上发展至受压节段;髓内病变早期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分离性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S3-5)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称为“马鞍回避”。

7.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维生素B12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病变主要以脊髓后索和侧索,可以伴随周围神经以及脑损害。

临床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截瘫,部分患者出现周围神经以及脑病变等。

多数伴随有大细胞性贫血。

8.脑分水岭梗塞(边缘带梗死Borderzone infarcts):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梗塞,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Broca 失语(表达性、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说不清),谈话非流利、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用词不当、只能讲一两个简单得词,或者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

2、Wernicke 失语(听觉性、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临床特点为听理解障(听不懂),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和自己的话;口语表达流利型,语量增多,但混乱割裂,缺有意义词汇,难以理解、答非所问。

3、Hornor 症: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的供血区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一般5 分钟内达高峰,一次持续发作常维持5-20 分钟,最长不超过24 小时,可反复发作。

5、Jackson 发作: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移动,临床表现抽搐抽搐自手指-腕部-前臂-肘-肩-口角-面部逐渐发展,称Jackson 发作;严重部分运动性发作患者发作后可留下短暂性(半小时至36 小时内消除)肢体瘫痪,称Todd 麻痹。

6、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导致,出现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对侧痛温觉障碍。

二、填空选择:1、弯腰侧卧位,L3-4(L2-S3 间隙均可)椎间隙穿刺,正常压力80-180mmH2O。

2、缺损症状:正常功能减弱或缺失(偏瘫、失语)刺激症状:神经结构受激惹时所缠身的过度兴奋(痫性发作、根性痛)释放症状:高级中枢受损后,起控制的低级中枢功能释放(锥体束征)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严重病变引起与之功能相隔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脑休克,脑出血,脊髓休克)3、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昏睡:是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最新神经病学复习重点(1)

最新神经病学复习重点(1)

神经病复习重点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四组症状: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1、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例如一侧大脑内囊区梗死时,破坏了通过内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

2、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

3、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节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

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

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

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连接。

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根据功能又有不同分区。

强握反射(grasp reflex)是指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

摸索反射(groping reflex)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碰触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

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内囊的病损表现1、完全性内囊损害内囊聚集了大量的上下行传导束,特别是锥体束在此高度集中,如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谓之“三偏”综合征,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级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视野损害】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视交叉损害→正中部:双眼颞侧偏盲、整个:全盲、外侧部:同侧眼鼻侧偏盲。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辐射损害→下部:对侧视野同向性上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称黄斑回避现象。

【视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

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经路损害可引起同侧的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面部汗少、结膜充血。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三叉神经半月节→①眼神经,头顶前部、前额、上睑、鼻根,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下睑与口裂之间、上唇、上颌、鼻腔、腭,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耳颞区、口裂以下、下颌,卵圆孔入颅→脑桥→深感觉-中脑核、触觉-主核、痛温觉—脊束核.运动纤维→颞肌、咬肌、翼状肌、鼓膜张肌,司咀嚼、张口。

【周围性损害】刺激性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为分布区感觉消失。

半月节和神经根损害→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咀嚼肌瘫痪。

分支损害→范围内痛、温、触觉减弱.【核性损害】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 (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味觉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觉:鼓索神经-内膝状神经节—中枢支形成面神经的中间支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孤束核-发出纤维-丘脑-中央后回下部。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神经病学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包括头痛、癫痫、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本文将对神经病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和归纳。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含有上万亿个神经元和支持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层由许多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语言区。

小脑位于脑干和脑室下方,在运动协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并且控制许多生命支持功能,如呼吸、循环和吞咽。

脊髓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通道。

脑神经包括12对神经,分布在头颈部区域。

其中一、二、三、四对神经分别负责眼球的上下、内外运动,五对神经主要控制咀嚼和面部表情,七对神经负责面部感觉和味觉,八对神经控制听觉和平衡感。

脊神经由31对神经组成,处于背骨骨间隙内通过2个神经根进出脊髓,负责肢体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很多,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中风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

脑中风的症状包括局部肌肉无力、言语不清、头痛、晕厥等。

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药物、血管手术等。

癫痫癫痫是由于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其特征是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缓慢和头部姿势不稳定。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症状有肌肉无力、感觉丧失和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发展、遗传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科学,包括神经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分支学科。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作者: ————————————————————————————————日期:ﻩ神经病学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级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视野损害】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视交叉损害→正中部:双眼颞侧偏盲、整个:全盲、外侧部:同侧眼鼻侧偏盲。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损害→下部:对侧视野同向性上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称黄斑回避现象。

【视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

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经路损害可引起同侧的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面部汗少、结膜充血。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三叉神经半月节→①眼神经,头顶前部、前额、上睑、鼻根,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下睑与口裂之间、上唇、上颌、鼻腔、腭,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耳颞区、口裂以下、下颌,卵圆孔入颅→脑桥→深感觉-中脑核、触觉-主核、痛温觉-脊束核。

运动纤维→颞肌、咬肌、翼状肌、鼓膜张肌,司咀嚼、张口。

【周围性损害】刺激性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为分布区感觉消失。

半月节和神经根损害→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咀嚼肌瘫痪。

分支损害→范围内痛、温、触觉减弱。

【核性损害】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神经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神经病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总结一些神经病学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神经病学。

1. 神经系统的分类和解剖结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神经细胞、突触、神经元回路、神经纤维、胶质细胞等。

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三部分。

树突和细胞体合称为神经元的接收区,轴突则为神经元的传递区。

神经元的功能包括感受外界刺激、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

3. 神经元的分类根据轴突的长度和神经元所处的位置,神经元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主要负责感受外界刺激,将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则负责控制肌肉运动,将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传至外周肌肉组织;中间神经元则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参与信息的处理和运动的协调。

4. 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神经节是神经系统的感觉器官,是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部位,主要分布在皮肤、关节、肌肉等部位。

神经纤维则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两种,前者主要为感觉神经元提供信息输入的通道,后者则负责将信息传出至运动神经元和其他细胞。

5.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化学介质,是神经元用来传递信息的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谷氨酸、GABA、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神经递质的作用主要包括从神经元释放出来后,通过与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从而促进或抑制信息的传递。

6.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由神经系统发生的各种疾病,可以分为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

神经病学知识点

神经病学知识点

神经病学知识点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对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研究,以及对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探讨。

本文将介绍神经病学的一些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神经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受和处理大部分感觉输入,并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其他部分。

二、神经病学检查神经病学检查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神经病学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平衡和协调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判断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从而确定可能的诊断。

三、常见神经病学疾病1. 中风: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缺血或出血的疾病。

它可以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如瘫痪、语言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2. 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功能失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抽搐、意识丧失、异常行为等症状。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减少等症状。

它通常是由于脑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引起的。

4.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

它表现为神经炎症和脱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运动和感觉障碍等症状。

四、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神经疾病的诊断通常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种手段来确定。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脑核磁共振成像和神经肌肉电图等技术。

治疗神经疾病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疾病和症状。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和康复训练等。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病学也在不断发展。

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和神经可塑性的探索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和康复方向。

同时,神经病学还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增加,为神经病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

失语症临床表现:一、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1)Broca失语(BA):病变:优势半球Broca 区(额下回后部):口语表达明显障碍:1)典型非流利型口语,语量少,讲话费力2)发音和语调障碍,找词困难,电报式语言3)语法差,口语理解相对好4)复述、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2)Wernicke失语(WA):病变:优势半球Wernick区(颞上回后部);口语理解严重障碍:1)流利型口语,较多语义错语(帽子—袜子),新语2)答非所问,与理解一致的复述\听写障碍3)讲话不费力,滔滔不绝,发音清晰,语调正常。

(3)传导性失语(CA)病变: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弓状纤维,特点:1)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自发讲话说出的词也不能复述2)口语清晰,自发语言\听理解正常3)语音错语(如铅笔→先北),找词困难。

二、经皮质性失语。

特点:复述较其他语言功能不成比例地好。

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①TCMA:非流利型口语;语言启动&扩展障碍;理解相对好;病变:Brocad 区前上部②TCSA流利型;错语&模仿型言语;理解严重障碍;病变:颞\顶叶分水岭区③MTA 非流利型;可有模仿型言语;理解严重障碍;病变:分水岭区大病灶。

三、完全性(混合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口语、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表现哑刻板性语言(吗\吧\哒等)病变:优势半球大病灶,如大脑中动脉区。

四、命名性失语:病变: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

特点:①命名不能,找词困难,赘语②在供选择名称中能选出正确的名词。

失用症概念:一、①脑部疾病时,患者无瘫痪\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感觉障碍\意识&智能障碍②企图作有目的或细巧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所了解的随意性动作③不能按要求做简单动作,如伸舌\吞咽\洗脸\刷牙\划火柴&开锁),但病人不经意时却能自发做这些动作。

病变:左侧缘上回。

二、①完成任一复杂的随意运动②需上下运动神经元与小脑&锥体外系整合③还需高级神经活动如运动意念参与(联络区皮质功能)另附:左顶叶缘上回病变→双侧失用症;左缘上回至同侧中央前回间病变→右侧肢体失用;胼胝体前部或右侧皮质下白质受损→左侧肢体失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重点
1.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是静止性震颤
2.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

病损部位在右侧小脑半球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阿斯匹林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复发
4.腰穿的禁忌证后颅窝占位病变
5.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尿潴留
6.脊髓压迫症中,脊髓外硬膜内和神经根处最常见病变为结核
7.2天来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胸4水平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

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8.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处
9.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右侧胸髓7~8节段病损
10.脊髓灰质炎的瘫痪特点是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11.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B.氨基酸脱羧酶1 12.诊断癫痫通常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
13.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药物治疗首选丙戊酸钠14.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出现左面部痛觉减退外,尚有的体症为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右偏斜
15.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可有运动性失语
16.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三叉神经痛
17.脊髓休克见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8.高血压病脑出血破裂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
19.一青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意识清、四肢无瘫痪、颈项有阻力。

为鉴别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化脓性脑膜炎,宜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20.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药物是苯噻啶
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的时间应在24小时内22.男,70岁,因观看足球比赛突然晕倒而人院治疗。

查体发现左侧上、下肢瘫痪,腱反射亢进,左侧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左半身深、浅感觉消失。

双眼左侧半视野缺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考虑病变的部位在右侧内囊
23.男,18岁,左下肢跛行15年,查体发现左侧马蹄内翻足畸形,胫前肌有轻度肌收缩,但不能产生关节运动,其肌力为1级
24.临床上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发作的主要鉴别为发作时有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26.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治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不能缓解的症状是静止性震颤
27.引出Chaddock征提示锥体束损害
28.惊厥性全身性癫痫持续状态必须从速控制发作,并保持不再复发的时间至少为24时
29.惊厥性全身性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苯妥英钠时,每1~2分钟注射速度最多不应大于50mg
30.9岁男孩。

午餐时突发神志丧失,手中持碗失落,碗打碎后即醒。

脑电图示3周/秒棘慢波规律性和对称性发放。

最可能的诊断是失神发作
31.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肌张力障碍
32.管理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面神经
33.有眩晕、眼震、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见于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34.有偏瘫、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见于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35.帕金森病病损在黑质-纹状体
36.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病损在颞叶
37.痛觉和温度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脊髓后角细胞
38.振动觉和位置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延髓薄束核与楔束核39.滑车神经支配的肌肉是上斜肌
40.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是下斜肌
41.交感神经支配的肌肉是瞳孔开大肌
42.螺旋器位于蜗管
43.属于中耳的是咽鼓管
44.1岁以下正常婴儿可能出现的体征是Babinski征阳性
45.颈1~4神经根刺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屈颈试验阳性
46.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47.基本生命中枢位延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