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地方转型高校办学理念的重塑

合集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㊂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中的关键环节,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㊂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谓 荆棘丛生 :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地方发展结合不紧密等[1]㊂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始终处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夹击之中,这些学校在 学术性 与 应用性 发展定位中摇摆不定,从而陷入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的办学窘境[2]㊂事实上,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应用型的,只不过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误入他途㊂就此而言,地方本科院校 要不要转 似乎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需要我们迫切解答的是 如何转 的问题㊂可以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势在必行,否则其发展前途令人堪忧㊂在此需要澄清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不是简单的名称的改变﹑更不是地位的下降,而是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㊂尽管 应用技术大学 这一术语是从德国引入的舶来品,但是从办学理念上加以考究的话,美国的 威斯康星理念 (Wisconsin Idea )则为这类大学的办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㊂一㊁ 威斯康星理念 的中国遭遇为实现西部开发的目标,美国林肯政府于1862年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 ㊂该法案规定各州通过赠地获益的方式开办农工学院㊂此法案被视为现代大学第三大职能 直接服务社会的肇始,同时也被认为是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㊂受惠于‘莫雷尔法案 ,一大批州立大学发展起来,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㊂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 )在就职典礼上作了 为州服务 的主题演说㊂在他的带领下,大学通过提供专家服务与广泛传播知识等方式将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向高潮㊂1912年,麦卡作者简介:解德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赵光锋,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解德渤1赵光锋2(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2.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357)摘要: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高教界热议的话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为转变人才培养 倒挂 现象和办学模式 趋同 现象而做出的努力㊂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在根本上是办学理念的转型㊂美国的 威斯康星理念 为这类大学的办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㊂然而, 功利化 教育倾向㊁ 依附性 发展思维以及 一次性 教育观念等 理念偏差 成为阻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关键因素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秉承实用主义㊁独立自主以及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 理念转型 实现特色发展㊂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 威斯康星理念 ;理念转型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00(2015)04-013-06解德渤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㊁困境与突围没有走向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地带,仅仅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中的些许点缀品而已㊂尽管我国历史上就有实用主义的传统,但在相当程度上不是重视行为结果之功效与价值的 实用主义 ,而是关注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利益﹑资源乃至权力的 实利主义 ㊂一个无需辩驳的论点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无一例外地加入了 经费大战 ﹑ 生源大战 和 排名大战 ,[4]这是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的鲜明例证㊂在这种 功利化 教育倾向日趋严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 学术挂帅 思想作祟的评价逻辑﹑ 资源至上 办学实践的制度逻辑㊂不得不说,这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严重误区,也是一种为追赶世界一流大学而做出的短视行为㊂这种行为能够称得上是实用主义哲学精神指导下的教育策略吗?显然是不可以的㊂在这一基本逻辑下,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考虑自身办学实际情况,一味地迷恋于学术评价标准﹑追随研究型大学和一些老牌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脚步,而对自身的应用特色弃之如敝履㊂依循这一分析理路,学校往往采用 胡萝卜加大棒 式的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威逼﹑利诱身处 制度铁笼 的教师们,使得他们无心教学而只是慌乱地为加薪晋升而发表文章﹑出版著作㊂除此之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来源大多是研究型大学中年轻博士们,他们已经习得了 研究至上 的游戏规则或共享思维,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往往更为关注研究而不会对教学表现出太多的兴趣㊂这也就使得 重科研而轻教学 的景象由研究型大学开始向非研究型大学扩散,从而成为各类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㊂在制度规约与自我规训的双重机制下,教师很难有额外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㊂我们并不反对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科研活动,我们排斥的是那种不顾学生需要的科研﹑不顾应用特色的科研㊂如果地方本科院校普遍从事 纯粹学术 而抛弃 应用学术 的话,未免有些 越俎代庖 的讽刺意味㊂如此一来,地方本科院校就不免会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淖中并散发着庸俗卑微的市侩气息㊂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学术精神的损害以及对服务社会的渎职㊂(二) 依附性 发展思维依然严重目前许多高校习惯于在政府的襁褓中喃喃自语﹑听命于政府的指令,这应该是中国高校的通病,地方本科院校也不例外㊂这种依附性发展思维看似是大学对政府的一种依赖心理倾向,但深层反映出的则是一种策略空间,大学为规避风险﹑推诿责任而寻找到的一种 明哲保身 式的生存之道;反映出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它们总是寄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获得办学的合法性以及获取资源的正当性㊂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依附性发展思维还表现在企图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路径㊂在两种依附力量对比中,地方本科院校对政府的依赖是一种实质性依赖,对研究型大学的依赖仅仅是一种策略性依赖㊂归根结底,这就说明了当前许多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性与使命感㊂实际上,这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㊂或者说,社会经济的转型并未带来我们所预期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更新㊂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分工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似乎总能被设计㊂ 大政府﹑小社会 的政治理念比较盛行,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雄心规训着高校的 懒汉思维 ㊂那时,大学的教学﹑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机会得以暴露,但市场经济的到来确实对大学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供需矛盾愈加凸显㊂这种挑战使得政府采用原有的对高校的管辖方式有些捉襟见肘㊂试想,如果战一所大学失去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品格与勇气,即便在大学排行榜上遥遥领先,距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承诺却越来越远,在美国哈瑞•刘易斯(Lewis.H.)那里不过是 失去灵魂的卓越 ㊂[5](2-16)因此,只有大学管理者从 依附性 发展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地方本科院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服务地方发展的许诺才有望实现㊂1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解德渤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㊁困境与突围知识承认逻辑方面,研究型大学更加看重同行评价﹑同行认可,地方本科院校更加强调社会评价﹑社会认可㊂进一步来说,研究型大学坚持的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办学理念,而地方本科院校则秉承着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㊂英国伯明翰大学首任校长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为了学者自己的学问不过是一种优雅的自私,为了州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学问才是优雅的爱国主义㊂ 这警示我们不要从趋同发展的认识误区走向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认识误区:研究型大学只强调理论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只重视实际应用㊂事实上,二者都是在学术的框架内从事研究,只不过学术取向不同而已㊂地方本科院校就要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与研究能力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即扮演着 服务站 ﹑ 瞭望塔 的角色㊂ 服务地方 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㊂[7]譬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技术转让﹑创建科技园区或者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㊂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 服务地方 的发展战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忧虑的是其过于讲求实际﹑追求实利而走入功利化教育的陷阱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真正发展还有赖于杰出的大学校长﹑优秀的教师和毕业生们,需要他们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伟大雄心和深谋远虑来统摄和匡正大学对效用 和 功利 的强调和诉求㊂[8](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出特色发展道路如果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关于政府﹑高校﹑市场关系的 三角协调模式 [9](159)进行解释的话,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既要服务地方政府又要满足市场需要的双重使命㊂这其中涉及一个原 独立性,即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警惕沦为政府附属机构的危险,也不能因过分市场化而损害则性问题教育的公共性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的创业型大学在教育实践上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近些年来我国也一直在借鉴这方面的发展经验㊂倘若中国高等教育包括地方本科院校无法突破后殖民主义时代 自我殖民化 的心理自卑情绪,那么 亦步亦趋,终为奴仆 的命运则是难以逃脱的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走出依赖行政指令的误区﹑走出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困扰,也要避免落入别国发展模式的窠臼㊂诸多实践经验已经宣告上述种种发展思路的破产㊂这就呼吁地方本科院校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化发展道路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轮的地方本科院校不是也不可能全部转型,而是地方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所做出的一种自觉行为㊂如果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演变成一股 趋之若鹜 的潮流的话,这种行为不过是新一轮的资源争夺而已㊂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㊂它只有不断地回应社会需求,其专业发展特色才能逐步得以凝练,方可兑现大学对社会的承诺㊂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其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㊂也许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会带来短暂性的隐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其根本出路甚至是唯一的出路㊂这将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㊂(三)怀揣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㊂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该理念的具体行动方略,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成为落实终身教育的载体,但实施效果不太显著㊂最近,MOOCs席卷着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这一浪潮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㊂尽管目前许多研究型大学在这场运动中 摩拳擦掌 ,但地方本科院校因其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而同样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面向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带动全局的战略,它可以带动形成应用型教学﹑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型社会服务,逐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全面转变㊂ [10]我们之所以强调地方本科院校怀揣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主要是基于未来产业升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考虑㊂这一社会使命是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承担的,也是其他类型学校无法僭越的㊂如果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1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作者:解德渤, 赵光锋, X ie De bo, Zhao Guangfe ng作者单位:解德渤,X ie De bo(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361005), 赵光锋,Zhao Guangfe ng(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357)刊名:山东高等教育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年,卷(期):2015(4)引用本文格式:解德渤.赵光锋.X ie De bo.Zhao Guangfe ng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期刊论文]-山东高等教育2015(4)。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
办 学理 念 的问题 , 省 属 地 方 高 过 程 , 系统 正是在 这个 “ 耗” 与“ 散” 的过 程得 到发 展 。
高 校作 为一 个 系 统 的组 织体 系 , 无 时 无 刻 不 在
高 校发 展 的 根本 原 因 。转 型发 展 , 首 先 是 办学 理 念 与 社会 进 行 着 信息 与 能 量 的交 换 : 从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方 高校应 树立 开放 的 办学理念 , 而开放 的必 然结 果是 融合 , 产教 融合 成 为转型 发展 的基 础 。开放 办学 、 产 教
融合使 高校成 为诸 多利益 相 关者 关注 的焦点 , 只有 从传 统 管理模 式转 向 治理模 式 , 树 立治理 理念 , 才 能 适 应
转 型 发 展 的 现 实需 要 。 [ 关 键词 ] 转型发 展 省 属 地 方 高校 办学理念
凡是 从 外 界 吸收 物 质 、 能量 、 信息 , 经过 加 工 改 引 领社会 文 化 , 在 这个 过程 中 , 高校 需要 与社 会深 入
造, 向外界 输 出物质 、 能量 、 信息 的系统 , 都 可 以用耗 融合 , 实 现 与 社 会 的 交 流 与 合 作 。 从 高 校 这 个 自组 散结 构 理论 加 以合理 解 释 , 耗 散 结 构 理 论 作 为 揭 示 织 的 性 质 和 特 点 来 看 , 它 是 一 个 在 与 社 会 全 方 位 开
成果。
[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7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3 9 8 5 ( 2 0 1 5 ) 2 2 - 0 0 2 1 - 0 3
省 属 地 方 高 校 是 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和 高 等 量 的 变 化 达 到 一 定 阈 值 时 , 通 过涨落 , 系 统 可 能 发 生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由教改实践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2自1993年创办三年制大专“建筑设计专业”始,到2003年设置本科建筑学专业,至今三江学院建筑系已经走过了23年的办学历程。

此前,倚靠东南大学等一大批退休老教师们的倾囊相授和历届学生的出色表现,三江学院建筑系毕业生获得了地方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

笔者2008年入职三江学院建筑系,其时尚有李孝宋、陈湘、杨永龄、徐敦源、贺镇东、温秀、韩秀琴、朱德本等教授和先生在系内授课。

作为新教师,笔者首先进入一年级《建筑初步》教研组,在此期间受到杨永龄教授的悉心指导,从此就和这门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教学的思考与领悟也即以此为开端,并持续至今。

正是在以这门课为主的教学揣摩、研究和教改实践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不断尝试和反思,从而对建筑教育,特别是对三江建筑系、对三江建筑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1 现象与问题毋庸置疑,当今世界建筑教育与学术体系,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E c ole d e s B e au x-A r t s 布杂)的基本模式,经现代主义运动尤其是包豪斯的革新,再经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建筑思潮的推动,已经是异彩纷呈了。

再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大规模发展催生了建筑教育的惊人扩张,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到10所,发展到了现在的近300所。

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建筑教育的模式却相对比较单一,基本还都是承袭以法国“布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中央大学——东北大学为引进路线发展而来的学院派教育体系。

究其根源,除了历史造就的“布杂传统”根深蒂固、不可撼动,谁都“不想”,甚至“不敢”,也“很难”去充当这个“创新”的出头鸟之外,当前国家层面的行政指导(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评估形成的指挥棒),却又迫使每个建筑院校几乎“都想”跻身评估之列(截至2016年5月大陆地区共有59所建筑院校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评估),因而极力效仿名校办学,故而难以突破原有的以八大老院校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近年来,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应用技术型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实用的技术人才。

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而言,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不仅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来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

首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应用技术型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需要逐渐转变教育理念,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校而言,要注重改革培养模式,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贴切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其次,课程设置也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

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设置更加实用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可以引入企业合作课程,开设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至关重要。

传统的师资队伍大多数是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学者,缺乏与实际工作经验相关的教师。

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能够与企业密切合作的专业人才。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吸引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任教职,提高教师上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总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地方本科院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发展。

本文将从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转型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

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1. 学科建设滞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专业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2. 师资力量不足: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加盟,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3. 教学科研水平不高:由于师资力量和条件的限制,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4. 学校办学理念滞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上,缺乏创新和活力。

5. 社会课程与实习机会不足: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课程设置不健全,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与社会紧密结合。

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进行转型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通过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布局和规划,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社会实践机会等,逐步与国内外一流高校接轨。

2.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转型发展,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服务功能,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提高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水平: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转型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与管理类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转型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加强学科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相结合,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3.创新教学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加强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拓展学生的就业机会。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高校办学定位是关系“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根本性问题。

所谓办学定位,是指一所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类型、层次、目标。

明确办学定位,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越来越开始关注和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科学定位的意识越来越强。

理论界对办学定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刻,研究内容涉及办学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办学定位的属性、办学定位的内容等。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办学定位的研究比较散乱,不够系统,研究者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实证性分析较多,对办学定位的理性分析不够。

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大学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定位不准成为一些地方大学在发展中陷于困境的症结所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社会需要一些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这种转型,对一些地方高校如何定位问题提出了新挑战,转型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成为地方高校特别是省属地方高校尽快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关键环节。

本文借鉴生态位理论,根据省属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探索转型背景下的办学定位问题,为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一、生态位理论与高校分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中等程度的大众化阶段,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院校已达2442所,本专科在校生2391.32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达到9675人。

如此规模的高等教育,可谓大学林立、学子荟萃。

但是,如此众多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却给人“千校一面”的感觉,大楼高耸、学科专业雷同,所有学校都在争创一流、争相升格,在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也失去了不同高校应有的特色。

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必然导致高校对办学资源需求的趋同,并由此导致高校之间就相同办学资源的激烈竞争和办学模式单一,这与生态系统中生存竞争现象和生态位理论颇为近似。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种间竞争和竞争排除。

两个物种赖以维持生存的资源相同或相近,就会发生竞争,这种竞争叫种间竞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训体会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训体会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训体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以考取为中心”的考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大学教育也迫切需要真正的转型和发展。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转型发展培训并且深刻地感受到了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地方高校转型的意义,我们需要认识到地方高校正处于一个承担重要使命的历史时期。

地方高校,与名校相比,往往资金、师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招来真正的优秀人才。

而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提高教师教育和教学水平、努力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本地高校期间能够学到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更快适应社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而基于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训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转型的重要性所在。

必须要认识到传统高校时代的终结和新高校时代的开启。

过去的用教授的知识传授来教育学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相接时,能够具备高新技术、高新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技能,以担当更广大的社会需求。

这就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与市场相适应的课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期实现人才的高效运用。

其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这也正是我们在培训中学到的重点内容。

作为一个地方高校的教育机构,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如何将国际的教学受益于本校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和例子。

在这里,我们学习到的内容涵盖了多种方面,包括跨学科合作、在线学习、学术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国际化教学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而通过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地方高校教育当中,正是地方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还在于教育的综合和多元化。

我们在培训中也了解到了多种教学模式和课堂教育活动,包括互动式课堂、实验课堂等等,这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更好地了解我们如何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关注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指在满足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特色优势和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向应用型、产学研融合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和发展。

1. 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应着力提升教育质量,重视专业特色建设,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

2. 推进深度产学研合作,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

依托本地区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3. 促进国际化发展,增强办学国际竞争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国外优秀学生和教师,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办学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合理定位,找准办学特色和方向,注重本地区服务和创新需求,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

4. 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管理创新和管理人才培养,强化学校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学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国际化合作、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找准办学特色和方向,为实现高质量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力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地方本科高校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探讨。

首先,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办学理念转变不彻底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注重知识传授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导向,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办学理念从“重知识、轻技能”向“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转变。

其次,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地方本科高校依然沿袭着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过于孤立,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实践项目的深入开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三,地方本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教龄较长的中老年教师组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缺乏年轻、高学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改革教师职称评定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还面临着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缺乏产教融合的深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主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双向选择、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我国在2015年11 月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代表着“双一流”建设方案正式出炉。

但我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应根据国情需要进行建设,同时要有我们国家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外的版本。

以下是笔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借鉴外国的建设经验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转型发展进行的思考。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推进势必会突破历史的局限,为地方高校进行良好转型发展提供契机。

不管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从院校的主体层面,都会促使当地高校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和争创一流,从而以创造出优秀成绩作为杠杆,充分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以提高当地高校教育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同时也能防止课程和知识的重复交叉。

“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当地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和分类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为当地高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进行大胆的探索,让各个领域、类别和层次创新出高水平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争创一流的良好竞争局面。

“双一流”的政策给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发展机遇,而且主导着未来五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让地方高校得以抓住良好机遇,并乘势而起,追求卓越、跨越式发展。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1.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业型理念随着经济时代的高度发展,“双一流”将地方高校推向全新的时代。

在区域性创新总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主体,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社会提供人才资源。

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下高校拓展的新使命,为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创新作用。

创业型大学具有浓烈的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全新式的教育模范,不仅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且有着强大的商业和成果转化能力,是推进区域经济更好发展的发动机,是当下“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

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是创业型高校典型的特征,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市场的价值,才能转换成资本的形态。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7页word资料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7页word资料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言表示,中国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进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向职业教育转型。

近日,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高职院校转型的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这场热议不仅受到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关注,也牵动了社会大众的心,因为教育同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有关教育的改革注定会备受关注。

而国家教育部之所以在此时提出对地方本科高校进行转型,也是有其背景原因的。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毕业人数年年创历史新高,就业率却逐年下滑,而与此相应的竟是企业对技术人才招聘的巨大缺口。

面对这一现象,政府部门必须做出一定调整,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意义(一)可以平衡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本身就是分类型和分层次的,社会通过教育培养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来满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需求。

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基础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更加看重的应该是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1999年的高校扩招,我国大学的规模也得到了快速扩张和发展,600多所专科院校升级成为了本科院校。

但是高校的大肆扩张和盲目发展所产出只是一大批有学历却缺少能力的高校毕业生。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过于迅猛的发展势头,导致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严重失衡,在此刻进行转型的改革,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

(二)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从全球的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比如说德国,德国现共有高校约430所,包括综合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少数高等学校,这其中超过半数的高校都属于应用技术型大学。

而且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性强,对口性好,还有较高的就业率。

应用技术大学每年都为德国的企业提供大批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对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十分落后。

浅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策略

浅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策略

34决策探索2018.8下自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以来,包括新建本科高校在内的大批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响应,努力加快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涉及到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层面,也涉及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内涵建设层面。

近年来,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在省政府的统筹下,积极调整优化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总结河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有如下几点关键策略值得同类高校借鉴。

一、做好顶层设计是重要前提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大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所谓顶层设计,是指针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构想与设计。

学校的顶层设计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制高点,深入分析地方经济社会所需和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能单枪匹马,而要积极寻求与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共赢发展。

地方高校在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先建设哪些,后建设哪些,主要建设哪些,次要建设哪些,应理清思路、分清主次、明确先后、分阶段推进,做好系统的顶层设计。

学校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例如,专业结构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应用型课程建设行动计划、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等。

每个行动计划都应有明确的建设意义、指导原则、行动期限、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执行主体和责任义务协议书等。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强化系统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不是简单地将单项改革措施相加,而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改革。

二、明确办学定位是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重点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原来相对封闭的办学形式必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前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属地方高校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化、国际化的浪潮中,如何树立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省属地方高校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转型发展下的背景一、政策引导当前,政策引导成为推动省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

新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应当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建立更加富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助力思政课建设“深化、多元、服务”。

二、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推动省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双一流”高等教育建设为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术研究、拓展国际化成果,已成为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一步。

三、服务社会未来,省属地方高校不再只是培养人才,更要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设立“特色学院”、开展“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引领高校转型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关注的方向。

四、国际化办学在全球化浪潮下,省属地方高校需要逐渐实现国际化办学格局。

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联合培养优秀学子、与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这都成为推动省属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方向。

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再思考一、贯彻实践办学理念需要与实践相融合,贯彻实践可能成为实现理念的契机。

省属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应当具体、务实、符合实际需求,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自我提升。

二、拓展多元化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应当拓展多元化。

面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应积极给予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提高群体的学习效果。

三、尊重差异高校之所以需要不同,有其独特性和个性。

因而在办学理念上,不应去限制或者是强制。

尊重差异、展示多样性、倡导多元化则是高校办学理念的新需求。

四、优化课程设置随着时代的变化,原来的课程设置已经日益滞后。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探讨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探讨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探讨1. 引言1.1 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区域高等教育治理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地方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高等教育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的相关问题,分析其现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涉及到政府政策、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对地方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前地方高校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学转变背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地方高校教学转变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探讨相关对策,并提出可行的路径选择,旨在促进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治理转型的不断深化,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促进地方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方高校教学转变的现状及对策,并为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提供路径选择和建议。

对于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方高校教学转变,可以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实用建议和参考,有助于地方高校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提升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对于促进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的现状、对策和路径选择。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区域高校理念转型研究

区域高校理念转型研究

区域高校理念转型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区域高校作为地方型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改革。

本文拟从区域高校理念转型的角度入手,分析其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区域高校的定义和现状区域高校是指地方政府主办的高校,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多数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其规模较小,教育资源也有限,但作为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高校承担了许多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任务。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综合性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学院三类,其中区域高校属于专科学校,其类型主要包括师范类、工程类、财经类和艺术类等。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的数据,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09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6.04%。

其中地方高校总数达到1695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81%左右,是全国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高校在办学理念、满足地方需求、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都会与综合性大学存在差异。

同时,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区域高校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

二、区域高校的问题和挑战1.办学资源不足由于区域高校办学经费有限,教学资源和设施相对较差,加之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不如综合性大学,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同时,部分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老化,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持续提升。

2.社会认知度不高区域高校规模较小,学科门类较少,专业水平不如综合性大学,因此在社会认知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对比较年轻的学校没有过硬的学科优势和品牌效应,也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特色和文化。

3.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特性区域高校过去注重本地化发展,往往过于看重地方需求和兴趣,忽视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前瞻性和专业化。

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缺乏独特性,也没有形成群辉效应。

三、区域高校的转型路径为解决区域高校存在的困境,需要切实践行转型发展,聚焦自身优势,推动特色发展和品牌建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多元化、高质量、创新性的高等教育体系。

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育人新方法

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育人新方法

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育人新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背景下,高等院校不仅需要注重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育人工作。

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发展育人新方法,既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当今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课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学科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高等院校的学科是其办学的根基,只有建设好了学科,提升了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企业和社会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场所。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地方高等院校,育人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
1 . 有 利 于转 型 高校 建 立 现代 职 业教 育机 制 。我 国转 型 高校 是 在经 济 全球 化 、 文化 多 元化 时代 背景 下 改革 发 展
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 重点举办本科 职 业教育。 ” 这一转型不仅会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还会 引
起 高 校 办 学 理 念 的 变 化 。高 校 办 学 理 念 是 基 于 高校 的教
作者简介: 黎 云,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 龚 萱,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授,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思想政 治教 育 。 ( 湖北 武汉 4 3 0 0 5 6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 2 0 1 4 年 武 汉 市社 会 科 学界 联合 会 立项课 题 “ 武汉 市属 高校 学 生核 心价 值 观 培 育 与践 行研 究”
《 l l l
2 0 1 5 ・ 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青
总第 5 1 1 期
业 结构 性 矛盾 , 教育 部着 手对 1 9 9 9 年高校 扩 招后 “ 专 升本 ”
校应树立 校企互动培育理念 , 如 可 以采 用 “ 走 出去 、 引 进
的6 0 0 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进行转型 。 “ 2 1 1 ” 和“ 9 8 5 ” 高
好学校 、 培养怎样的学生” 等问题 , 重塑了转型高校的办学理念 , 即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校企互动培育理念和
家庭学校社会协 同教 育理念 , 以期引领全体师生员工围绕技术技 能型人才培养 目标开展教育活动 , 指导转型高
校 的建设 和发展 。 关键 词 : 转型; 高校 核心 价值观 ; 培 育
校 中若 有 符 合技 术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要 求 并 愿 意 转 型 的高
更 多 的技术 技 能 ; 家长 需 要 支 持 和 鼓励 学生 的学 业 , 积 极 配 合学 校 教 育 ; 高 校学 生 管 理 和服 务 内容 也 面临 较 大 的变 化 。 转型 高 校在 重 构学 校 教育 、 管 理 和服 务 l T作 机 制 的 同 时, 其办 学 理念 必 须与 时俱 进 , 不 断地 探 索创 新 , 以促 进 广 大 师生 员 工对 现 代 职业 教育 理 念 、 模式 、 目标 、 内容 和方 法 等 的认 知认 同。 2 . 有 利 于 转 型 高校 大 学生顺 利就 业 和 发展 。我 国地
( 项 目批准号 : 武社科联文[ 2 O 1 4 ] 7 号; 立项编号2 0 1 4 0 7 4 7 ) 的研 究成果。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5 ) 0 8 — 0 0 6 8 — 0 2
堂 塞皇星塑墼查
总第 5 1 1 期
略论地 方转型 高校办学理念 的重塑 是指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培养技术技 能型人 才的高校。本文以部分普通本科高校
转 型发展 为 背景 , 论 述 了转 型 高校 办学理 念 重 塑的必要 性 及现 实意 义。基 于转 型高校 “ 办什 么样 的学校 、 怎样 办
校管 理体 制 的改革 , 管 理制 度 的修 订 , 学科 、 专 业 和师 资 队
育模式和培养 目标 , 逐步培育出来 的为全体师生员T共 同
认 同 的价 值 目标 、 价 值取 向 和价 值 准 则 , 决 定着 高校 教 育 活动 的 目标 和方 向 。在转 型 背景 下 , 基于 转 型高 校 的教 育
育活 动 , 指 导转 型高校 的建 设 和发 展 。


地方转型高校办学理念重塑的现实意义
习 近平 总 书记 在 全 国职 业 教 育 工作 会 议 上 提 出 : “ 要
树立 正确人才观 , ……营造人人 皆可成才 、 人人尽展其才 的良好环境 , 努力培养数 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
起来 的, 其教育模式主要借鉴 了德 国、 瑞士 、 美国等国家的
教育 模 式 , 并 呈 多 元化 发 展 趋势 , 如“ 双元制” “ 2 + 2 ” “ 3 + 1 ” 等模 式 。转 型 高 校教 育模 式 的 改变 会 引起 学 校 教育 、 管 理 和服 务 工作 机 制 的变 化 。具 体来 讲 , 学校 领 导层 将 面 临 学
模式和培养 目标重塑高校办学理念 , 不仅有助于校领导引 领高校价值观建设 、 调整学校T作 机制 , 还能规范全体师
伍的建设 , 对外交 流频率的增加及各单 位部门之 间关系的 协调 问题等等 ; 教师将不局 限于课堂教育 , 必须带领学生 下一线做示范指导 ; 学生需要在“ 学 中做 , 做中学 ” , 以掌握
所谓转型高校是指 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培养 技术技能型人才 的高校 。2 0 1 4 年6 月2 2日, 国务院正式 提
: “ 采 取试 点 推 动 、 示 范 引 领 等方 式 , 引导 一 批 普 通本 科
明 了方 向。 转 型高 校 办 学 理 念 的 重 塑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生员_ 丁 的各类活动 , 在有关具体 问题上易于达成共识 。目 前, 从 部分 高校转 型试点 来看 , 其转 型进展并 非一帆 风
顺 。鉴 于部 分 普 通 本 科 高 校 在转 型发 展 中所 遇 到 的 现 实
问题 , 笔者认 为, 转型高校迫切需要重塑其办学理念 , 才能 引领全体师生员工围绕技术技能 型人才培养 目标开展教
能人才 。 ” 习总 书记 的 讲 话 为转 型高 校 办 学 理念 的重 塑 指

方普通本科 高校居于研究型大学和高等职业专科 院校 的
中 间层, 其人 才 培养 目标 定位 相 对模 糊 , 造 成 大学 生就 业 难 和技 工 荒 的矛 盾 突 出 。为加 快 发展 现 代 职业 教 育 , 解 决 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