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驳斥南怀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张中行人物介绍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张中行人物介绍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多部散文集成为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人称"文坛老旋风"。
短短几年就奠定了大家地位,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中行先生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
先生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
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
他的书房里书卷气袭人,桌上摊着文房四宝和片片稿纸,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
张老谦称书房像"仓库"。
而于治学方面,他则一丝不苟,晚年仍拍案而起,痛批台湾某"国学大师"南怀瑾,可谓"后五四时代"学者风范的真实写照。
追忆张先生,有人感叹:"他有着古代文人的风范",更有后辈赞道:"老头有骨气"。
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
他与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三人被称为"未名四老"。
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我的父亲南怀瑾
我的父亲南怀瑾作者:南一鹏来源:《幸福·悦读》2016年第03期父亲一生都在忙碌。
他不是废寝忘食般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反,他有一套特定的用餐时间和习惯,而且多年以来一贯如此。
父亲在大学堂时依然和从前一样,每天都不吃早餐,午餐只吃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
每天晚上七点半则是父亲的“人民公社”几乎固定不变的用餐时间。
其实,他真正吃的就只有这一餐。
每到用餐的时候,宾客们就会自觉来到餐厅。
会客的餐桌大,座位多,不用催促,也不必等待,客人来晚了加把凳子就可以了。
父亲的客人很多,经常有从世界各地回来探望他的学生,所以,父亲的餐桌上总是宾朋满座。
父亲当年在台湾就已经开起了“人民公社”餐桌,到华盛顿、香港也都是如此,现在把它搬到了太湖畔,用餐人数还是那么多,氛围还是那么轻松愉悦。
在香港,父亲因地制宜,考虑周详,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圆形餐桌。
圆桌上杯盘齐整,荤素搭配合理。
桌子周围坐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父亲主要是吃素,但并不要求客人也吃素,相反,他非常尊重别人的选择。
荤素自由选择,大家自由自在,不会因为吃饭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两个桌子有时都不够,身边的学生和香港本地的学生,就会看情况让出主桌位置,这样的生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在香港的时候,一般出家人都不会和大家共食,但到了吴江,因为餐厅大,出家人就可以与众人同厅用餐,只是他们从来不上父亲的主桌,依旧保持出家和在家的分际。
平时用餐,都是采取自助形式,菜色也偏素食,只有晚餐会保持盘菜形式,而且因为父亲饮食口味偏重,故而常常是四川厨师主厨。
父亲招待客人的餐桌上,菜肴丰盛,加起来有十几种,但是他总是只挑几样稍微品尝一下,他主要还是吃主食——两碗红薯小米粥。
学生和朋友从各地带来的地方特色小菜,他也会少量尝几口。
父亲用餐量少,但是他会不停地招呼大家添菜加饭,唯恐大家因拘束而没有吃饱。
晚餐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大家边吃边谈,偶有客人晚到,可以随时加入进来。
国学南怀瑾
南怀瑾《论语别裁》研究综述前言南怀瑾先生自2012年逝世,身为“国学大师”的南师及其著作《论语别裁》再一次引发公众关注。
南师的粉丝层面甚广、范围颇大,三教九流都有,对他著作也是褒贬不一。
本篇研究综述重在对比对立双方观点,展现各自立场,力求客观地还原真实的南怀瑾及《论语别裁》,以期给予后来的读者以温和理性的阅读态度。
一、《论语别裁》缘起上世纪70年代,南先生在台湾的禅学班用11个月讲述他所理解的《论语》,因为听讲者中有一个会中文速记的蔡策先生,就促成了《论语别裁》的问世。
南怀瑾从1975年9月起开始整理,到了第二年5月,《论语别裁》出版。
199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说:“《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述。
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意旨以及人文掌故的阐发。
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编纂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既使读者免除了死抠文言文的苦涩,又使读者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乐趣中提到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二、大众关注及肯定《论语别裁》自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喜爱。
南先生以其深邃的学术功底,丰富奇特的人生经历给读者诠释了不一样的《论语》,他从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合参”的空前方式来阐述儒家思想。
1.“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诠释方法学者孙舟萍、陆信礼在其学术论文中说《论语别裁》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反响,与南先生独具特色的讲述方式有很大关联。
对于《论语》的诠释,南师提出了四个具体观点:第一,《论语》不能分开读;第二,以经解经;第三,经史合参,即以历史上的史迹与《论语》中的思想相融合;第四,依文体义,在理解《论语》文字意义的基础上,以人生经验加以体会。
下面对上述四种诠释方法分别加以简述。
1.1不能拆读很多学者认为,作为中国儒家核心经典之一的《论语》是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因此他们主张采取分类阅读或研究的方式,比如清代焦循的《论语通释》、曹廷杰的《论语类纂》、赵纪彬的《论语新探》等。
强烈推荐张中行先生作文妙语录_高三作文
强烈推荐张中行先生作文妙语录张中行先生简介:张中行先生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
1949年以后,他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职,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
他一生笔耕精勤,著述颇丰,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这在当代文人中并不多见,其成就令众人仰视。
与张老有半个多世纪交情的好友启功这样评价张中行:“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
”熟悉他的人评价他是性格耿直,心地善良,有长者风范。
可张中行一生清贫,85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一物。
可老人对此却从未有怨言,甚至还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安于在柴门内做他的布衣学者。
什么是作文这个题目似乎用不着谈,因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
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如是而已。
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
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
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如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写不好,分数就会下降,有名落孙山的危险。
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题构思、开头结尾、组织穿插等等,必须勤摸索,牢牢记住,执笔时还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够不出漏洞,取得内行人的赞叹。
两个影子合起来,说是等于枷锁也许过分,至少总是大礼服吧,穿上之后,就不能不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
回想小学时期,作文课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度过来的。
那时候还视文言为雅语,作文争取用文言,在两个影子笼罩之下,一提笔就想到声势,于是开头常常是“人生于世”,结尾常常是“呜呼”或“岂不懿欤”。
南怀谨先生谈欲望,但凡心念稍稍一动,就会引出一大堆的是非利害
南怀谨先生谈欲望,但凡心念稍稍一动,就会引出一大堆的是非利害话说当年朱熹的一位同僚因事被贬谪到穷乡僻壤,受此打击,发心修行,就像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一样,时不时扬言又是断欲、又是戒淫……那时既没有现在的电视、报确切,更没有自媒体和朋友圈,此君大概连个意淫的对象都找不到,正如老子所说“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倒也清静自在。
如此这般十年后,时来运转,此人终于调回京城。
当年的老同事们为他接风,醇酒佳肴,鼓励奉承,更有美女侍酒。
这位大概“饿”了十年之久,再加上官运又起,心情已是大变,所以这位“修炼”了十年心性功夫的哥们,硬是来不及等酒席散尽就带一个(或者N个)美女离去。
朱熹目睹此事,感慨而发,写诗曰:“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意思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人心中最多的就是各种欲望:工作中希望自己可以被提拔,学习中希望自己有成就,生活中希望一切都顺利。
其实,这些欲望一方面帮助我们把生活向前推动,让我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这些欲望也十分危险,控制不好很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
为什么欲望能够毁了一个人呢?南怀瑾先生说:“心念一动的时候,像手指按开关一样,只要一按机关,稍稍有某一点小问题就会引起大烦恼,引出一大堆的是非利害。
心里有事不向外发,留在里头呢,就是自己在那里捣鬼,心里自己在骂人、打架、打官司。
就是自己总想要把坏的一面去掉,总想人生得到真正的胜利,只是想达到目的。
我们一天到晚都是希望自己怎么胜利,怎么成功。
”但是,这种希望胜利和成功的欲望往往不是把人导向真正的胜利和成功,而是让人丧身于无可挽回的绝望山谷。
所以,朱熹观照世俗百态,才有感而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只果我们早一点懂得欲望的危险,就可以帮我们在人生的路上避开许多陷井,让我们安全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南怀瑾先生在讲《老子》的时候说:“人欲真是可悲的心理行为。
不过,也许有人会说,人欲正是可爱的动力,人类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岂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样的没有生气吗?是与非,真难说。
喜得“燕园三老”张中行先生签名书!
喜得“燕园三老”张中行先生签名书!
喜欢“燕园三老”之一张中行先生的书,《负暄琐话》《顺生论》《文言津逮》《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他的著作,我基本都有,当然也有买了来就躺在那儿睡大觉的。
对张中行的喜欢,不是猎奇他与作家杨沫女士之间的纠葛,也不是要考证他是不是《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是喜欢他大智若愚,恬淡宁静,饱读诗书的人格魅力,季羡林先生称赞他“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刘德水先生是张中行的入室弟子,对张中行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他与启功先生也多有往来,曾见启功给刘德水题字一幅“学之所求,不信胜于信(右中行翁语);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右末学功我补之语)。
二00一年二月二日启功”,此张中行、启功二大家联语,可谓治学之道,条幅不大,却让人过目难忘。
我景仰张中行,还有他作文《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批驳南怀瑾的错漏,以正视听,先生南怀瑾也是国学大师,恰当时正南怀瑾如日中天,而张中行勇做此文,真可谓大丈夫。
一些媒体吹捧出来的所谓学术明星,如于丹女士等,当深读该文,看看是不是自己也经得住推敲,读此文会不会汗流浃背。
喜欢张中行的书,却没有他的签名本,总觉得十分遗憾。
偶见网上有售,是他的著作《禅外说禅》,扉页毛笔小行楷题曰“一九九二年七月廿八日,张海芳女士过访,谈佛教文化诸事,以此拙作请正,张中行于景山之左。
”不知张海芳女士为谁,又不知如何流于坊间,一时喜欢难以割舍,但标价颇高,遂发刘德水鉴定真伪,刘德水回复我“是真的,花那么多钱!不影响生活为度。
”
我本一介寒士,却有积书之癖,苦啊!但该书到手,又确实大慰我心!多贵都值!
2015年12月28日谷雨于拙书堂。
我所认识的南怀瑾居士
在僧俗关系上﹐我最记得南怀瑾说过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关近代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的一件事。南怀瑾年轻时曾亲近过欧阳竟无。有一次有一位出家人欲向欧阳竟无学佛法里的唯识学﹐就向欧阳居士请教﹐并有欲拜其为师之意。没想到欧阳竟无竟真端起了大师架子﹐坚持要该出家人对其礼拜﹐才肯教授。弄得那位出家人左右为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自古以来皆是在家人礼敬出家人﹐岂有出家人抛弃身份而顶礼在家人的道理﹖而欧阳竟无就是依老卖老地干冒大不韪﹐不顶礼他就不教。难得的是有一位年轻出家人硬是学法心切﹐真的把心一横就要跪下拜了。没想到欧阳竟无的动作比他还快﹐马上先跪倒在地﹐反而对他顶礼了。欧阳竟无并非真是要赚他一个礼拜﹐只是要看他学法有没有诚心。若没有﹐就算学也学不好。像这一类的掌故﹐南怀瑾亲身经历的就很多。也对他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在佛法现代化上﹐我以为南怀瑾最重要也最教我佩服的一点﹐就是他虚怀若谷的好学精神。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龙源期刊网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作者:唐宝民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5年第36期张中行性格平和,一生与人为善,待人处事丝毫不改淳朴的本色,但生平有两件事,一直让他自责不已。
;张中行先生的《禅外说禅》出版后,有一位书摊主告诉他说:“有一天,来了一个中年女性,想买您这本书,但她没有钱,所以想拿一本字典换,我认为这是一件雅事,就换了。
”张中行听后很感动,就拜托书摊主等那个女性再去书摊的时候将字典还给她,说就算是自己送给她一本书。
十多天后,那位摊主告诉张中行说:那位女性又来了,按照嘱托把字典还给她,但她没有接受,而且,从那以后,再也不到书摊来了。
张中行听了以后,十分自责,说自己只知她寒素的一面,忽视了她狷介的一面,伤了她的自尊,因此觉得对不起她。
还有一件事,让张中行自责了半个多世纪,那是1947年,他协助巨赞和尚编辑佛学月刊《世间解》,向俞平伯先生约稿,俞平伯欣然同意,写了篇《今世为何需要佛法》的长文交给了张中行,并在杂志上发表了。
过了一段时间,俞平伯写信来询问稿费事宜,张中行十分惊讶,认为一个惯于吟诗“看翠袖,对红裙,旧情假又疑真”的名士,怎么会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呢?因此就对俞平伯产生了看法,认为俞平伯也俗气得很。
直到俞平伯去世之后,张中行在《新文学史料》中读到了一段史料,始知当时俞平伯家生活极端困难,甚至靠夫人典当度日。
他因此“感到不安,或竟惭愧”,特作文以记这件小事,以自责之心告慰故人。
因为自己在不了解对方处境的情况下就贸然对俞平伯的人格进行评价,是一件十分不严肃的事。
(选自2015年3月17日《江阳日报》)【素材解读】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主观、片面地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判断,而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样才能避免对别人造成伤害。
【适用话题】尊重、换位思考、了解……。
张中行驳斥南怀瑾
张中行驳斥南怀瑾第一篇:张中行驳斥南怀瑾张中行驳斥南怀瑾:关于《论语别裁》中个别用字的相异理解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
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
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
依旧习惯,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着翻开看看。
而一看就大吃一惊。
——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
全书近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这我不想说什么,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
单说惊,一,再,三,都来自我略翻看的百页上下。
不再往下看,恕我说句任性的话,是没有兴致再往下看。
以下说一瞥的所见,或说惊的来由。
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部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的,而意见却还是五四前后极少数人圣道天经地义、反对打倒孔家店那一路。
孔家店应该不应该打倒,问题很复杂。
化复杂为简单,我觉得,对于孔子的某言某行,评价,至少也要换用三副眼镜,而所见就未必一样。
举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戴上基本上脱离时代的心理学加社会学的眼镜看,所见也许有是有非;戴上所谓历史主义的眼镜看,也许竟看到对的一面;戴上古为今用的眼镜看,不说它错就太荒唐了。
可是南怀瑾则只戴一副歌颂的眼镜,他在“再版记言”里说:“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
”真是这样吗?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论语·季氏》)为例,明朝早年曾高升为八股文的专用题,确是被看作“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至于数百年后,像我这惯于“攻乎异端”的,就不这样看,而是认为根本就没了这样的“有道”,因为天子之流,如果有力征伐,他对内的权力就会大到无限,其结果就必致为所欲为,多干坏事,而更糟糕的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反而要歌颂。
看南怀瑾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南怀瑾先生始终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在《南怀瑾讲记》中,他提到:“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生命,是中国人的灵魂。
”这句话让我深感震撼。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逐渐忽视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质疑中华文化的价值。
而南怀瑾先生却用他的一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怀瑾先生的作品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他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南怀瑾文化体系。
他提倡“通识教育”,主张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他的这种观点,让我明白了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
二、对人生的感悟南怀瑾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人生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要顺应自然,又要遵循道德。
在《南怀瑾讲记》中,他提到:“中庸之道,是人生的根本法则。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南怀瑾先生还强调,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
在《南怀瑾讲记》中,他提到:“内心的平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三、对教育的思考南怀瑾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在《南怀瑾讲记》中,他提到:“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未来。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南怀瑾先生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
他提倡“通识教育”,认为学生应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掌握科学知识,培养道德品质。
他的这种教育观念,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对人生的启示南怀瑾先生的作品,给我带来了许多人生的启示。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历史,培养道德品质,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2. 追求中庸之道:在人生道路上,既要顺应自然,又要遵循道德,做到中庸之道。
3. 保持内心的平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
下面给大家分享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通用10篇),一起来看看吧!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篇1翻开《论语别裁》,在前言里,我就看到了一位谦虚的南怀瑾先生。
他写道“本书定名‘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愚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其实南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说我是最好的,因为是别裁,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拿条条框框来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张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论,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别裁”。
我欣赏南先生谦虚、低调的性格,那是对我做人的一种启发。
当我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从中领悟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
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南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可求”与“不可求”是针对人生道德方面讲的,如富贵符合道德规范,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愿意做。
如果富贵靠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个富就很没有道理,很难接受。
认为是不可以做的,富贵与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走自己的路,干我们喜欢事情吧,宁可保持那份物质上的清贫。
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
从《论语》中处处能够明显感觉到孔子的“因材施教”,这对我也是很大的启发: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深浅以及侧重不同的解释,很讲究针对性,从中也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的生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为人处事虽有原则,但也要因人而异的,连孔子这么一个如此有坚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处处变通。
想想自己,有时候太过较真实在没有必要,何况从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过阅读《论语别裁》,学习《论语》的精髓,让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单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
我看南怀瑾
我看南怀瑾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9年第17期南怀瑾先生仙逝了。
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
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
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
他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
那时人心惶惶,人们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能填补心灵的空虚,能使人得着精神的安慰。
《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
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批评;这里也有文化导向,南怀瑾认为孔学“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此论一出,自然要招惹物议。
南怀瑾不仅是学者,更是行者。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一个宗旨: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呼号。
他常说:“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南怀瑾一生出版各种撰述三十余种,并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流通。
南怀瑾令笔者敬佩的,是他一贯的慎独自律。
举其大者,他为修建“金温铁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这个公司,许多人都想挤进去,包括他在老家的子孙、亲友。
南怀瑾铁面无私,一概拒绝。
举其小者,南怀瑾对学术界的争论没有兴趣,但对文章中的硬伤,则是闻错即改,绝不马虎。
曾有人在报刊撰文,指出他在一本书中,将成语“履践踊贵”解释错了,南怀瑾得知后,火速通知出版社,停止发行,立即对有关段落进行修改。
并派人找到指出他错误的作者,当面表示感谢。
南怀瑾不以著述为私有,他崇奉取之天地还诸天地。
他曾为出版立下了五个“不”:不做促销广告、不请名人写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盗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权留给后代。
清人赵翼有言:“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南怀瑾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必然。
(作者卞毓方,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
南怀瑾先生与张中行先生之辩清
南怀瑾先生与张中行先生之辩清《论语别裁》别裁了什么?〈一〉薛健中国矿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小时候,当我幼学启蒙时正值大陆文革,四书五经是被列为“大毒草”批判的,禁书当然不允许看,也见不到。
我知道孔子这个人是从父亲嘴里听到的,他只读了三年私塾,文化程度勉强能读报,再加上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他不能引导孩子读经史,只能讲些断续的故事:古代有个了不起的人,叫孔子,有学生三千……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我正值高二。
“封、资、修”的书籍不断解禁,孔孟的形象不断还原。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而且讲这个“说”字当快乐的“悦”字解。
当时感觉很困惑,天天做作业,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哪来的愉悦?后来才知道,这是《论语》第一篇《学而》里的第一句。
但含义拿不准,就翻阅各种教科书和几种《论语》章疏,但不看还好,看后让我更加困惑:“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或者“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能看到的注解大都如此,大同小异。
按照这种注解我又有了新的困惑:其一,学习新知识必须按时去复习,这种道理小学生都懂得的,今天上新课学了新内容,课后不温习肯定不行;而且大小考试前,都得进行反复的复习。
一个民族至圣讲这种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我就觉得不合常理:假如是这样,那人人都是圣贤,因为这种道理人人都懂嘛。
所以,这种注解我就觉得不能让人信服;其二,从人性的角度,学习本身已经是苦差事了,还要不断温习、复习,一个孩子整天搞在这里头,他能不抗议、忍气吞声地去做就不错了,你还硬说这是“很高兴的事!”一代圣贤能讲这样违反人性的话吗?这个困惑直到读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才得以释解。
我将此书视为瑰宝,爱不释手,以为天下人都会和我一样地喜欢这本书。
因此,有一天当我看到张中行先生撰写的《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以下简称《南怀瑾》)一文时,极为诧异和震惊。
其一初识张中行和南怀瑾的书我与张中行和南怀瑾两老先生,都有因缘。
南怀瑾从来不想做大师
以感悟激活经典
南怀瑾的晚年期间,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向大陆,从香港到内地,带着毕生的收藏,装了数十个集装箱。
南怀瑾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亏一篑,但仍然功不可没。
南怀瑾一生致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论著精湛,弟子无数。
但他的政治贡献也很突出。
他致力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更一手促成两岸“汪辜会谈”,曾是沟通两岸关系的使者。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还不到一星期,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找上门来。
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
南怀瑾不负所望。
南怀瑾弟子魏承思2000年7月撰文披露,两岸密使会谈,南怀瑾曾居间扮演关键角色。
在1992
比他的成果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 谷胜男。
先生南怀谨观后感
《先生南怀谨》观后感第二期家长课堂上,我又一次观看了拍摄《先生南怀瑾》纪录片。
带领家长们了解国学的一生,让我们作为人反思的教育和的文化应该如何进行下去?南师九十五年的人生经历主要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用传播传统文化,我感受到先生传播传统文化得不到世人理解的苦衷和艰难前行的悲壮.中南师为了民族生存传播传统文化情怀,让我热泪盈眶,他一生期望传统文化不能断 ,我的心灵的同时也深受启发收获满满.南师在青年时期虚心求教高人,如孔子所说就有道而正焉。
在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得道高僧时候,那位得道高僧说他师父另有其人,看在南师辛苦的份上送他两句话。
一是告诉南师**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看秀丽景色时精神要放松,不要精力朝外,精神要内敛,要把秀丽景色吸进眼睛里来.二是人心空间很小,装不了多少西,只能将最重要的装在心里,其余的要全部扔掉。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他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
高僧不愧为高僧,当一个人精神不外放只内敛注重自己的时候,他就和现实时空链接在一起而活在当下了.他想要什么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他需要爱就付出爱而得到爱的回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能跳出自己看自己,用旁观者眼光看自己,能站在中立的角度为人处世,就能达到清明境界,就是得道了啊.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都是用旁观者口吻说话,不站在特定某个人角度。
学会用旁观者心路为人处世,就能调和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也能调和自己身心矛盾,使之统一。
如此则前途无量后福无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非恭维人敷衍人之语呢.高僧说的第二点要南师把内心尘念彻底放下,虽语言浅显但语意无穷。
我们不把自己主观想法彻底放下,就不可能跳出自己看自己,就不可能用旁观者心态看自己,就无法和现实时空链接在一起而活在当下。
高僧没有只言片语说我执,却用平实大白话说出只有破我执才能得道,只有得道才能客观看待自己,实现自己真正想要愿望,可不就是前途无量后福无穷吗?我们在生活中烦恼不就是站在自己角度制造的吗?光考虑自己需要不顾及别人感受;光想自己随心所欲,不考虑环境允不允许.传统文化的每一句话都是给我们指明出路,都是站在中立的立场说话办事。
南怀瑾是“国学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文盲才看他的书
南怀瑾是“国学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文盲才看他的书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前些年国学热兴起之时,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南怀瑾的大名,作为这个圈子中的佼佼者,他受到了颇多关注,但同时也让他饱受争议,毕竟在一个追求现实的世界中,大谈理想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对于南怀瑾的追随者而言,南怀瑾是一位通古晓今、学富五车的大师,“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但在反对者眼中,南怀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国学”,打着“伪国学”的幌子,讲着张冠李戴“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此前还有北大教授直接怒批:文盲才看他的书,没有一丝一毫的文学可读性。
更不用说他“国学大师”的身份受到了一众反对者的诟病,这个在多年之前还尚是赞美之词的夸赞,到了今天反而多了几分“讽刺”的含义。
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南怀瑾说道:“我只是个非常平凡的人。
我这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那么南怀瑾到底是“国学大师”还是“骗子”,这不是我们能够轻易定义的。
南怀瑾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对我国古代多部经典作品的释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在出名的同时,本身就要面对诸多的非议,中国历史本身就是对这一道理的诠释。
出身名门,但却坎坷不断的南怀瑾1918年,南怀瑾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蒙馆教育。
到十七岁时,南怀瑾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熏陶下,让他有了极为优秀的文化基础。
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新式教育中能够脱颖而出。
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
父亲要求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或许一些人总会在年少之时显现不出特别优秀的天赋,甚至于被身边的人耻笑,但是“知耻而后勇”这个词恰恰是对这些人最好的映照,人生如果没有低谷,又怎能愈挫愈勇。
布衣学者张中行阅读答案
布衣学者张中行阅读答案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布衣学者张中行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布衣学者张中行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
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1936年北大毕业,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
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
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
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著述宏富。
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
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
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
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
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
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
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
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
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
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文亦如其人。
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
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
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中行驳斥南怀瑾:关于《论语别裁》中个别用字的相异理解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
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
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
依旧习惯,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着翻开看看。
而一看就大吃一惊。
——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
全书近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这我不想说什么,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
单说惊,一,再,三,都来自我略翻看的百页上下。
不再往下看,恕我说句任性的话,是没有兴致再往下看。
以下说一瞥的所见,或说惊的来由。
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部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的,而意见却还是五四前后极少数人圣道天经地义、反对打倒孔家店那一路。
孔家店应该不应该打倒,问题很复杂。
化复杂为简单,我觉得,对于孔子的某言某行,评价,至少也要换用三副眼镜,而所见就未必一样。
举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戴上基本上脱离时代的心理学加社会学的眼镜看,所见也许有是有非;戴上所谓历史主义的眼镜看,也许竟看到对的一面;戴上古为今用的眼镜看,不说它错就太荒唐了。
可是南怀瑾则只戴一副歌颂的眼镜,他在“再版记言”里说:“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
”真是这样吗?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论语·季氏》)为例,明朝早年曾高升为八股文的专用题,确是被看作“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至于数百年后,像我这惯于“攻乎异端”的,就不这样看,而是认为根本就没了这样的“有道”,因为天子之流,如果有力征伐,他对内的权力就会大到无限,其结果就必致为所欲为,多干坏事,而更糟糕的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反而要歌颂。
孔子说“天下有道”,来由之一是幻想古比今好,之二可能是从俗,对于天子之流,不能不歌颂。
想不到南怀瑾竟不折不扣地接受了这样的圣道,所以主张尊王、忠君、孝亲、等等。
此外,人的思想总是成套的,所以他说,“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2页)这是为林琴南助威,反对白话。
只是在这方面他未能贯彻始终,因为他这部大著是用白话写的。
还是专说思想,可惊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用自己反对的白话,宣扬几十年前少数遗老用文言宣扬的读经尊孔那一套。
其二,讲《论语》不能不牵涉到古事,专说小范围的典籍,南怀瑾的看法,都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
借用桐城派的术语,是只要义理、辞章而不要考据。
例如他说:“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
”(15页)“当孔子写《易经·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
”(66页)不错,这看法可以在旧说,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找到根据。
不过,可以找到根据是一回事,可信不可信是另一回事。
分辨可信与不可信,要有理的依据,这依据是古事的实况。
专就《春秋》和《易》十翼说,有关的实况很复杂,五四以来,考证的文章不少,只说我认为可信的。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官,掌管记录重要的史事(包括国外的),这一点,连相信孔子作春秋的孟子也承认,《春秋》是鲁史,孔子没作过鲁国史官,有什么权力,甚至有什么能力,作鲁国的史书呢?至于《易》十翼,比如最典重的《系辞》,无论看思想还是看文风,都不可能是《孟子》以前的。
我以为,讲历史,史识当然很重要,但史识要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不如此就成为架空说,价值就很有限了。
关于古代典籍的编著情况,南怀瑾的说法还有更使人惊讶的,那是:“要研究中国文化,孔子所编的《礼记》(案指小戴《礼记》)是不能不看的。
”(47页)这也有根据,想是《孔子世家》的“乃叙书传礼记”,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可证,为抬高孔子的地位,连汉人戴圣编的史实也视而不见了。
其三,更使人吃惊的是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指释文义,不是发挥义理),真是前无古人。
这古人主要指汉人,马郑之流,笺注古书,虽然不敢保百分之百正确,却严守语文规律,或说训诂规律,所以绝大部分可信。
也可以包括宋人,程朱之流。
看宇宙人生,程朱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就是笺注古书,也难免借机抖搂自己肚子里的,但对于这机,他们也没有扔开语文规律的胆量。
所以即如朱文公,讲《论语》,成书,称为“集注”,以表示没有数典忘祖之意。
还可以包括陆王之流。
陆更靠近禅宗,变理学为心学,但究竟出身于儒,为温良恭俭让所缚,羡慕禅师的呵佛骂祖而没敢说呵圣骂贤,只说“六经皆我注脚”。
其实,这说法只表现一种重修持的自信精神,至于真讲六经,他还是不能不规规矩矩,比如“乾元亨利贞”的“贞”,他总不会讲成贞节的。
南怀瑾则不然,而是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
评论要有证据,以下举证。
证据太多,想只举三处,以一斑代替全豹。
一处,见第34、35页,是讲《学而》篇的“无友不如己者”。
这句,旧解都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欠圆通,因为都这样想,就不会有朋友一伦。
不过意思圆通与否是一回事,某种说法应如何理解是另一回事,前一事软,后一事硬,二者不能兼顾,即如孟子,也是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办法处理,因为后一事硬,不敢碰。
南怀瑾不然,是碰硬的,即把通“毋”的“无”解释为“没有”。
因而说: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案这一句费解),下一句是尊重人家。
……“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以下还有如此解的证明: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
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案这句更费解:一,《论语》是弟子所记,非孔子手写;二,作“没有”解仍是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
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是这个“毋”字。
……过去一千多年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案如朱注说“友所以辅仁”,不知这“势利”从何处来),这怎么通呢?以下就看看南怀瑾是怎么通的。
通有二义:一是古人的某一说法是否合理,合理为通,不合理为不通;二是古人的某一说法,后人有不同的理解,合原意为通,不合原意为不通。
以此来衡量南怀瑾的讲法,前一种,牵涉意见分歧,人各有见,难得一言定案;后一种则可以一言定案,是必不通。
理由不只一种。
第一,“无”作“没有”解,南怀瑾的语文方面的理由是,作“不要”解《论语》都用“毋”,这是否认古人用字经常任意通假的情况。
这里化面为点,只说《论语》,南怀瑾的作“不要”解都用“毋”,依逻辑是个全称肯定判断,可惜他忘了,就在同一书中,特称否定判断并不少,如“无见小利”,“无为小人儒”之类,也可以解为“没有”吗?第二,退一步,姑且承认可以解为“没有”,照文言习惯,“无”与“友不如己者”是动宾结构,“友不如己者”是修饰语后置,全译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仍是“所有朋友都是高于自己的”,与原文并没有两样。
第三,而南怀瑾则译成“不要(竟未译为‘没有’)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简直不明白这译文是由哪里飞来的。
第四,“无友不如己者”这一节,着重说君子要怎样,不要怎样,如果“无”作“没有”解,就不成话了。
另一处,见第44页,仍是《学而》篇,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看他怎么讲:“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案为“志愿”或“心意”,不是“意志”)就是包括了思想、态度。
……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在”与“没”对举,连中学生也不会讲错,而这位南怀瑾竟解“在”为“在面前”,“没”兼在背后,“志”为“言行一致”,还吸收现代男女平等精神,“父”之外又冒出个“母”来,真是匪夷所思了。
再说一处,见第123页,讲《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还是先抄他的讲法: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
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夏朝虽然亡了,……原来他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无”的“亡”读为亡国的亡,于是“有君”就不得不同“亡(国)”对称,且不说义理,连行文,古人也不得不随着他滑天下之大稽了。
写到此,会有高明的读者笑我费话太多,甚至多事。
但语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说几句,是对排印此书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
排印之前,他们看了,有“出版说明”中的赏识语为证。
这赏识语是:“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人各有见,我说说我自己的。
妙趣是否横生不好说,只说蕴意深邃和别具一格。
先说意,我的想法,深浅事小,性质为何事大。
这,作者没有隐瞒,是:“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
”难道写赏识语的人也相信这个吗?如果竟至相信,推己及人,问题就太大了。
再说别具一格,这说得不错,可惜这“别具”是建筑在不管原文、随口乱说的基础上。
又是人各有见,也许有人正是从这方面发现了妙趣;至于我,算作杞人忧天也罢,顽固守旧也罢,总不愿意在有生之年,听见下一代,由于读了这“妙趣横生”的著作,竟至发出“不如诸夏之亡(wáng)也”的书声。
张中行先生小传: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南怀瑾先生小传:中国文化国学大师。
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
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的病危消息。
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其出版代表作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三十多本,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