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高中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高中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第1 页共1 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二、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949-1956)
பைடு நூலகம்
本课知识结构
1、新中国成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新中国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条件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2)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 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3)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 的决议——
代表的广泛性
人民 团体 各民主 党派 无党派 人士
各民族 海外 华侨
中国 共产党
人民 解放军
各地区
各民族大团结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 A《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B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
内容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原则 地位
2.创立
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内容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2.法律 依据 3.建立
《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这项基本政治制度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纷纷建立
发展过程
最迟: 1965年,西 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1958年,宁夏回族 自治区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是什么?
指出重心转移 确定基本政策 确定两个转变的总任务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推翻了三座大山 实现了国家独立 建立了新生政权 奠定了政建基石 开辟了历史纪元 “一法三制”是指什么? “一法三制”是对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成就 的概括。一法是指……三制是指……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一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政治前提: 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统治覆灭 理论准备: 七届二中全会 中心转移 基本政策 两个 转变(总任务) 组织准备: 政协会议
讨论建国事宜 通过重要文件 选举中央委员
结束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 改变了国家性质实现了独立 建立了全新政权开辟新纪元
时间:1949.3;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工作中心、基本政策、总任务; 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 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④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1949.9; 地点:北京; 内容:中心议题、决定国名国旗等、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意义: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A、确立标志: 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人民民主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主要内容: ①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 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意义: 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从法律上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 供了保障。 《宪法》 《共同纲领》 代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过程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 自治是新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方式
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 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五大省级自治区(你知道它们在图中的位置吗) 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 内蒙古、新疆 、广西、宁夏、西藏 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 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 社会进步西藏自治区简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祖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展开,民主政治建 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积累。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 确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 基础,是我国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人民 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在政权形式上的体现。
使自治权的权限
的西南边陲,首府拉萨市。自治区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247.9 万人。1965年9月成立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设置意义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历史抉择?
材料一 君上大权:(计14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 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 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须之财用……。附臣民权利义务: (计9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均 准其自由;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日本帝国是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总 揽统治权。 ①两部宪法的共同点是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皇帝或天皇都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人民实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 际无权。 统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 ① 联系材料一、二,找出两部宪法有什么共同 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点?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5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B
C1958年
D1982年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 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 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54年《宪法》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 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⑶法律依据: 《共同纲领》、54年《宪法》 (4)建立:五大自治区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6)意义:
①对少数民族: A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对全国: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人民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内容: A国家性质;B根本政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 第一部社义类型的宪法。
④意义: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⑵人大的地位: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Why?P69 ⑶人大职能: 立法、选举国家领导人、重大决策和问题
探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 不同?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
2.成果: 2.成果: 成果
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和一百多个自治县( 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和一百多个自治县(旗)的成立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基本内容
省级自治区的成立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时间 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划分为自 治区、自治州、 1947年 治区、自治州、 1947年5月1日 自治县三级, 自治县三级, 1955年10月1日 1955年10月 各级自治机关 依照宪法和法 1958年3月15日 1958年 15日 律规定的权限 行使自治权 1958年10月25日 1958年10月25日 1965年 1965年9月9日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基本的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1、建立的基础:地方各级人大的召开 建立的基础: 2、建立的标志: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建立的标志: 1954年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内容: 公民的义务和权力 确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特点: 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专题四(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专题四(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1)初步建立: 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 (2) 1949年——1954年代行人大职权 1954年后性质: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1956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全新阶段: 中共对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结合课本P67图片,阅读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 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 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胡锦涛 请问中国共产党历史建立过哪些统一战线,有何作用?
•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点归纳)
(1)三项内容: A、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两大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性质: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议一议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2)有人认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其职能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君上大权:(计14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 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 须之财用……。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 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 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 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特点:具有广泛的 时间地点: 《共同纲领》的内容: 1949 年9月 北平 群众性和进步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景: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筹建新中国提上日程 规定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与会代表: 中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 《共同纲领》意义: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
表现: 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 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成品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成品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政治内容
总结
一次典礼:开国大典 二个法律: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 三大制度: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一届人大、
二届政协
单项选择题:
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 建国初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奠 定了基础.回答1-3题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 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 治同盟(简称台盟)。 ★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到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 战线。
★(1)确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最高 最高 检察院 法院 各部委 军事 委员会 议会
西方政体:三权分立
政府 法院
立法
行政
司法
问题:中西政体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4)意义:
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 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问题探究 探究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三次工 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 立,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 乡村 第二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 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7
T H A N K S
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 成 立 的 历 史 意 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
1953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01
内容包括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 等5部分,计4章,106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宪 法
意义
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 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会 • ①确定了国名、国歌、国旗、国徽等; 议 •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的 内 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容
•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 主专政。”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 容、意义?
会议内容
• 从现在起,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 切工作的中心。报告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 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 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地位: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召开的意义
①第一届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②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做了具体的组织工作方面 的准备。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建国初期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
名称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1949
确定了
1954
主要内 容 规定新中国的性质: 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规定了
确立了
意义
成为建国初期的施 政纲领
①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 定了基础。②为社会主义建设提 供了法律保证
性质或 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特点 ②体现了新民主主义
人民 解放军 各地区
海外 华侨
开 国 大 典
新中国成立意义
①结束了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和剥削,由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权地位和政权性质)
③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④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开始向社会 主义过渡)
二、三大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题例4 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 <共同纲领> C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B 1954年宪法 D <和平建国纲领>
B
题例5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 新特点是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 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它拥有广泛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
并监督其实施。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构 成部分,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
成立标志: 成立标志: 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内容:
(1949.9) )
(1)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确定国名、国旗、国徽、 (2)通过三个文件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的作用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民主的广泛性
(1)内容 A、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 国家性质 B、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体现了两大原则 (3)性质: 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 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 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 制度, 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专制
民主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 三大战役后,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 力量,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 力量,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年 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 .1、工作重心的转移 2、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 经济、 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 本政策, 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 转变为工业国, 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 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的总任务。 的总任务。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解析】(2)根据材料二中①②部分均是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会议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整 理的方式,结合1949年与1954年的时代背景以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 主要内容来作答即可。
(2)整理陈述: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 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 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6分)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次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一届政协、 一届人大、二届政协
1.(2015·四川文综·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 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 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 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 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 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 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召开。 (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有人认为《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 的性质,你认为呢?为什么?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 1949年 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组织召开的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以及制定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 一系列的文件, 一系列的文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二、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制定颁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 于是在1953 1953年 于是在1953年1月 大、制定宪法的条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 布了制定宪法的条件, 《 权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 权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 方各级人民代表选举法》 方各级人民代表选举法》,在普选制度的基础 《共同纲领》则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并在 先后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上共同纲领》则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先后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2年 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结束, 到1952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结束,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也得到了恢复;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也得到了恢复;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主运动。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主运动。 对农业、 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 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为第一届全国人 造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造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在这种形势 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国家的政治建设也开始新的起步。 下,国家的政治建设也开始新的起步。
与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同时, 与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同时,中国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第二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中, 第二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 政府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 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 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步入了制度化、 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从 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步入了制度化 政治建设被严重摧残、破坏,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被严重摧残确立了依法治国、 、 “和平统一、 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破坏, 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确立了依法治国、 程序化的发展轨道,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到第一 程序化的发展轨道, 。 和平统一、 的历程完全中断。 的历程完全中断。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成为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一部《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一部《中 功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基础。 功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基础。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根本政治制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 度基本确定。 度基本确定。 的八项主张。 的八项主张。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第一次:三大起义后, 1、背景:人民战争胜利发展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背景: 第一次:三大起义后, 第二次:七届二中全会, 第二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时间地点:1949年3月 河北西柏坡 、时间地点:1949年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 3、内容: 经济建设 、内容: 党的工作重心: (1)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党的工作中心: (2)党的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 (3)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 面的基本政策。 面的基本政策。 规定了党的总任务: (4)规定了党的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4、意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 、意义: 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 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 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结束了帝国主义、 主义压迫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主义压迫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 立主权的国家 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②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从此走上了 独立、统一的道路, 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③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 的基石, 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会议对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言部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

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新课学习展示图片:解放南京、中共七届二中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

中国共产党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这个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 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并对其监督。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人民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新中国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的 法律保证是 A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 .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D .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临时大会
临 时 宪 法
1949年9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全面展开筹建 新中国政权工作.
国旗和国徽
聂耳 田汉 第一届政协决定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 代国歌
反映了我国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二)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的确立和完善
可以确定北京临时参议院的历史地位,它在本质 上仍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机构,为实行资产阶级宪 政分权制度作出了贡献。
——《从北京临时参议院的政党构成看它的历史地位》王守法
南京临时参议院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及某些 立宪派人士,为制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必需 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南京临时参议院立法活动的若干考察》王学智

人民版必修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7PPT

人民版必修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7PPT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确立的过程:
①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②1953年,地方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为全国人大 召开奠定
③ 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 开,
在北京召
1954.9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
① 主要内容
1.确定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完善民主制度 确立依法治国
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实践 台湾问题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政治建设的 :新中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准备:
(1)军事上: 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理论、路线上:七届二中全规会定(了国内家容性、质意:义新)民主主
(3)组织准备:1949.9 中国人民政义治国协家商级会议即第人一民届民全主体会国议家。
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表现: 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
意义:
面积19最55大年建的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1区947年建立 成新疆立维最吾早尔的自是治内区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平均海拔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区
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唯一临海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
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地位和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
地 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 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职 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并对其监督。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

识记一届人大的召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初步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视频资料、文献资料等,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中国的建立历程,充分感受到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适合中国的优秀的政治制度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述法、情景法、设问法、讨论法主要以教材为载体,补充一些辅助性资料;把基本史实的掌握和能力培养巧妙落实在课堂内;注重启发性教学。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进入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学习。

专题四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包含了政治建设的初步奠基以及曲折发展和新的探索与成就。

专题的第一课正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民族区域自治,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既然要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特色,那么什么叫民主?民主说白了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可见,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了怎样的民主制度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8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8张PPT
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原因: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 面。 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与共同发 展。
2、确立:
①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 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外交的基本政策。 4.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军事: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政治: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筹备工作:
194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
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
2)标志:
3)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原则:中人国民民人主民和社政会治主义协原商则会议代行 性全质:国是人新大中国职第权一部的社任会主务义结类束型的!宪法。
意义: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பைடு நூலகம்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 政治建设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军事: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政治: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筹备工作: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1949.3,西柏坡 内容:
1.工作重心: 乡村到城市. 2.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3.基本政策: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 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方寸,在灾难包围 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 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 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 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 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 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 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 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 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 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 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 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 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 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 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 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 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 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 我强了,所有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召开:1949年春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主要内容:(毛泽东作报告) 1)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 (1927年城市转移到农村) 2)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3)基本政策:
4)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社会转变。
2.组织准备: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①确立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 自治机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 原因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民族分布特点
法律 ①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民族平等; 依据 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基本政治制度;区州县 概况:五个民族自治区 评价 ①是基本政治制度; ②实现了……,保证了……,促进了……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基础: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专 制独裁的历史 2.发展历程: (1)初步确立: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 (2)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继续存在) (3)完善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3.合作形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3岁的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周期率”,避免“人亡政 息”,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新 中 国 政 治 体 制 基 本 框 架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作、政治协商制度
政体 政党 制度 民族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条件:
(1)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政治上: 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人民衷心拥护中共成立新政权。
(3)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理论、
方针、政策的制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建立
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基本的政 党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我国的政体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1954年)
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哪次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 这次会议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1.确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1.确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
③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④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Hale Waihona Puke 会议性质:民主协商,建国筹备会议
(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共同纲领》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具体的 主义国家;国家各方面 组织工作方面的准备。 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 (1949年至1966年) 起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至1976年) 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以后) 健全完善阶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A、召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B、举行开国大典——成立标志 54门礼炮齐鸣28响
二、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 政治制度的建设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 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 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 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基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概况
历程:《共同纲领》首次提出;1954年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反右斗争和文革期间受 重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发展
代表产生方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代表组成: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 原则:民主集中制 职能:行使立法权、 监督权 、决定权 、任 免权,财政权,决定战争和平的权力等等 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 民关系、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后政协性质与职能 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 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 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 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 个新阶段。
【材料】1945年,68岁的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 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 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 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 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 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 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 表。 ——《共同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 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