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文言知识
《勾践灭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勾践灭吴》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兵败身亡。
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吴军在夫椒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率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个关键时刻,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决定向吴国求和。
勾践派文种前往吴国,向夫差请求讲和。
文种向夫差陈述了越国的困境,并表示越国愿意向吴国称臣,每年向吴国进贡财宝和美女。
夫差有些心动,想要答应越国的请求。
但是,伍子胥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必须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
夫差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听从了伍子胥的建议,拒绝了越国的求和。
勾践得知吴国拒绝求和后,决定与吴国决一死战。
他召集了越国的大臣和百姓,向他们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
勾践表示,越国之所以会落到今天的地步,是因为自己的过错。
他承诺,今后一定会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带领越国人民重新崛起。
越国的大臣和百姓被勾践的诚意和决心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为越国的复兴而努力。
勾践回到越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首先加强了对越国军队的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他还鼓励越国人民发展生产,增加国家的财富。
为了激励自己,勾践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越国的耻辱。
经过十年的努力,越国逐渐强大起来。
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再次向吴国发起进攻。
公元前482年,勾践率领越国大军进攻吴国。
吴国军队在越国军队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最终夫差被迫求和。
勾践没有答应夫差的求和请求,而是继续进攻吴国,最终在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
勾践灭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勾践在越国面临亡国之危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投降或逃跑,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通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越国的复兴。
同时,勾践灭吴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勾践在越国失败后,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断提高越国的综合实力。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知识点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知识点
勾践灭吴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
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及翻译原⽂节选: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凡我⽗兄昆弟及国⼦姓,有能助寡⼈谋⽽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翻译: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辈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1原⽂勾践灭吴先秦:佚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凡我⽗兄昆弟及国⼦姓,有能助寡⼈谋⽽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夫种进对⽈:“⾂闻之,贾⼈夏则资⽪,冬则资絺,旱则资⾈,⽔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四⽅之忧,然谋⾂与⽖⽛之⼠,不可不养⽽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乃后乎?”勾践⽈:“苟得闻⼦⼤夫之⾔,何后之有?”执其⼿⽽与之谋。
遂使之⾏成于吴,⽈:“寡君勾践乏⽆所使,使其下⾂种,不敢彻声闻于⼤王,私于下执事⽈:寡君之师徒不⾜以辱君矣;愿以⾦⽟、⼦⼥赂君之辱。
请勾践⼥⼥于王,⼤夫⼥⼥于⼤夫,⼠⼥⼥于⼠;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于江;有带甲五千⼈,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事君也,⽆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胥谏⽈:“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所移。
有吴则⽆越,有越则⽆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居陆,⽔⼈居⽔,夫上党之国,我攻⽽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及已。
越⼈饰美⼥⼋⼈,纳之太宰嚭,⽈:“⼦苟赦越国之罪,⼜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已;今已服矣,⼜何求焉?”夫差与之成⽽去之。
勾践说于国⼈⽈:“寡⼈不知其⼒之不⾜也,⽽⼜与⼤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于中原,此则寡⼈之罪也。
寡⼈请更。
勾践灭吴翻译文言文
越王勾践,吴越之战,越国屡遭败绩,国势日衰。
勾践知吴国强大,非一日可灭,遂生久远之计。
乃向吴王夫差请和,愿称臣纳贡,以保越国不致灭种。
吴王夫差,恃强凌弱,欣然允之。
遂罢兵,越国得以喘息。
勾践归国,与众臣谋曰:“吴国虽强,吾国虽弱,然吾有卧薪尝胆之志,必当报仇雪恨。
”遂令群臣各司其职,整治国政,操练兵马,暗图复仇。
勾践本人,苦心孤诣,卧薪尝胆,以示决心。
日暮黄昏,勾践于室内燃薪,夜以继日,不问寒暑。
尝胆者,以苦胆置之床头,每日饭前,取而尝之,以示不忘国耻。
群臣见之,无不感奋,皆效仿之。
越国君臣,内外兼修,国力日增。
勾践又访求贤才,如范蠡、文种等,共谋国是。
勾践知吴国将有内乱,遂遣使者潜入吴国,散布流言,离间吴国内部。
吴王夫差,沉湎酒色,不理朝政。
宠臣伯嚭,专权跋扈,排斥异己。
勾践乘机,遣刺客刺杀伯嚭,吴国朝政大乱。
吴王夫差,怒而伐越。
越王勾践,亲率精兵,迎战于檇李(今江苏无锡)。
两军对垒,越国将士,英勇奋战,大败吴军。
吴王夫差,仅以身免,逃回吴国。
吴国君臣,惧怕越国,纷纷请和。
勾践不允,遂发兵伐吴。
吴国屡战不胜,国力大损。
吴王夫差,被迫求和,勾践不予理睬。
勾践,遂围攻吴国都城姑苏。
吴王夫差,困守姑苏,粮尽援绝。
勾践乘机,遣使诱降吴王。
吴王夫差,无奈降越。
勾践,以仁德之心,待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感激涕零,遂发誓不再与越国为敌。
勾践,遂放吴王夫差归国。
吴王夫差,归国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
然吴国君臣,忘乎所以,复萌旧志,欲报越国。
勾践,早有防备,遂发兵灭吴。
吴王夫差,兵败被擒,羞愧自尽。
勾践,遂灭吴国,实现了报仇雪恨之愿。
越王勾践,以智勇之才,卧薪尝胆,终成春秋一代霸主。
盖勾践灭吴之事,千古流传,成为后世忠臣义士之楷模。
夫吴越之争,亦为春秋之末,诸侯争霸之缩影。
勾践灭吴,实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大壮举。
勾践灭吴注释译文
勾践灭吴【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勾践灭吴知识点[1]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 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 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三、一词多义
1、子 、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 嫡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2、请 、 姑无庸战(请求对方) 请姑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寡人请 请允许我) 3、之 、 夫差将欲听与之 代词,代他)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他) 勾践之 助词“ 勾践之地(助词“的”) 助词,提宾的标志) 何后之 何后之有(助词,提宾的标志)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1 (2)勾践说于国人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4)十年不收于国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6)而摩厉之于义 (7)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二、古今异义词
1、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 爪牙——古义: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 爪牙 古义 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古义:原野; 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古义: 中原 古义 原野; 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3、十年不收于国 、十年不收于国 国——古义:国内人民; 古义:国内人民; 古义 今义:常用于“国家” 代表国家的” 今义: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4、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古义: 丈夫 古义 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5、南至于句无 、 至于句无 至于——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 古义: 动词, 介词,引出处所; 至于 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
《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勾践灭吴》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
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年,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著作,又名《春秋外传》。
3史书体例基本可以分三类:纪传体如《史记》,国别体如《国语》,编年体如《左传》,《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
二、字音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qī kuài jī 贾人gǔ 冬则资絺chī 蓑笠suō lì .仇雠敌战之国也chïu 太宰嚭pǐ 南至于句无……东至于鄞:gōu yín 公与之饩xì 令孤子、寡妇、疾疹chèn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bǔ chuî 国之孺子:rú三、重点文言知识包括: 1 实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停留、退守吾与之共知越过之政:管理,主持大夫种进对曰:进见贾人夏则资皮:贾人,商人;资,储备不可不养而择也:供养,选拔遂使之行成于吴:使,派;达成协议,讲和苟闻得子大夫之言,何后只有:如果仇雠敌战之国也:仇敌民无所移:迁移的地方夫上党之国:中原一带的国家而又与大国执仇:结仇,结怨乃致其父母:召集寡人请更:请求改变吊有忧:慰问然后卑事夫差:形容词作状语,以卑微的地位,恭卑地;服侍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自身当室者死:嫡子支子死:庶出之子虽悔之,必无及已:即使;来得及广运百里: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今越国亦节矣:克制勾践辞曰:推辞请姑无庸战:姑且;用请复战:再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奴仆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繁殖,生息四封之内:边界旅进旅退:俱,共同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劝勉、鼓励遂灭吴:终于则有常赏:符合规定的进不用命:服从命令2虚词乃号令于三军:向、对以待乏也:以便虽无四方之忧:即使虽悔之,必无及已:即使子苟赦越国之罪:如果;赦免将不可改于是矣:这种状况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比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自己安于知耻:哪里;知道3通假字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蕃通“繁“ 令壮者吾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无不餔也,无不歠也:餔通“哺”;歠通“啜”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4古今异义:然谋臣与爪牙之士:武士,重臣——坏人的党羽今寡人不能:无能——不可以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你们——二三个儿子丈夫二十不娶:男子——女子的配偶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日晒夜露——隐蔽的缺陷、问题等显露出来中原:原野——黄河中下游地区5、词类活用: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用法,使……退、击退又郊败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使……去,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礼,名词作动词。
勾践灭吴
嫡子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 他家三个月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自己的孩子 一样哭泣着埋葬他们。让鳏夫、寡妇、有病的人、 贫困无靠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入官府教养。那 些知名人士,使他们住房整洁,使他们衣服漂亮, 使他们有能吃饱的粮食,并用道义磨砺他们。来 越国的各方名士,一定在庙堂上礼待他们。勾践 在船上装满粮食和肉类到各地巡行。(遇到)漂 流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们吃喝的:还一定 询问他们的姓名。不是自己亲自种的粮食就不吃, 不是自己妻子织布做的衣服就不穿。十年不向百 姓征收赋税,百姓家中都有能吃三年的粮食。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 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耻,夫差倨傲纵 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宰噽》王安石 谋臣本自系安危, 女子怎能是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噽, 不愁宫内有西施。
《西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怨谁。
要求
(攻战行动)果决地付诸实施, 越国人互相勉励。父亲勉励儿子, 兄长勉励弟弟,妻子勉励丈夫。 (他们)说:“谁能像我们这样 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怎能 不愿为他效死呢?”因此在囿地 打败了吴国军队,又在没地打败 他们,又在吴国国都的郊野打败 吴军。最终灭掉了吴国。
第一段知识点总结
重点实词:栖、知、对、资、执、成 重点虚词:乃、于、以、然、而、既、之 词类活用:退、冬、夏、旱、水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宾语前置句 固定结构:无乃……乎? 恐怕……吧? 古今异义:爪牙(古:得力的助手 今:比喻坏 人的党羽)
国内的父老兄弟(向勾践)请求说:“当 初吴王夫差使我们的国君在诸侯面前受屈辱; 现在越国也够节制了,请允许我们(向夫差) 报仇!”勾践辞谢说:“过去的战争(失败), 不是你们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 哪里懂得什么叫耻辱呢?请大家暂且不要同吴 国作战!” 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四境之 内的人,亲敬我们的君王,如同亲近父母一样。 儿子想为父母报仇,臣民想为君王报仇,难道 有敢不尽力的吗?请允许同吴国再决一战吧!”
文言文勾践灭吴
曰:“子 苟 赦 越国之罪, 如果 赦免
说:“您如果能赦免越国的罪责,
又有美 于 此者将 进 之。”
比
进献
又有比她们更美的女子将要进献给您。”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进谏 听说 古代 征伐 使……服
太宰伯嚭进谏说:“我听说古代征伐敌国的, 只是使敌国臣服而已;
今已 服 矣,又 何求
如 其 子。
主语是官员 代死去的人 代官员
官员一定要哭泣着葬埋那些为国事而死的人, 就如同自己子女去世一样。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孤儿
患疾病的人 把他们的子女送入官府
命令孤儿、寡妇、疾病以及贫病的人,将他 们的子女交官府抚养。
其达士,
洁其居, 美其服,
通达的人,贤者 使…整洁 使…美丽
赦免
如果您认为越国的罪责是不可赦免的,
将焚宗庙,系 妻孥,
沈金玉于江;
捆绑 (妻子)儿女 通“沉”
那么越国将焚烧宗庙,捆绑妻子儿女,将金 玉沉到江底,
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效死,拼命
有披甲戴盔的五千将士将要来和您拼命,
乃必有偶, 是以带甲万人 事君 也,
就 两个 因此
伺候君王,婉辞
越国的将士们就一定会以一当二,因此将有 披甲戴盔的一万将士来与您作战。
焉?”
臣服 宾语前置,求何 呢
越国现在已经臣服了,吴国又还追求什么 呢?”
夫差与之 成 而
去 之。
讲和 表顺承 离开 越国
夫差与文种讲和然后撤兵离开了越国。
勾践 说 于 国人曰: 解释、说明 向
勾践向国人解释说: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君主自称 代自己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知识点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知识点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勾践灭吴文言知识积累
《勾践灭吴》文言知识积累一、注音:栖会.稽爪.牙商贾.絺蓑笠..仇雠谏吾赦.免句.无鄞姑蔑.豚饩疾疹.宦.士脂载.稻摩厉..餔歠庸犀孰遂囿胥伍员.文种嚭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1.南至于句无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3.今壮者无取老妇4.将免者以告5.三年释其政6.而摩厉之于义7.无不餔也8.无不歠也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10.衣水犀三甲者亿有三千二、重点实词: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虽无四方之忧.3.凡我父兄昆弟..4.贾人..夏则资.皮5.不可不养.而择.也6.遂使之行成.于吴7...执其手而与之谋.8.虽毁之,必无及..已9.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进.之10.夫差与之成而去.之11.勾践说.于国人曰12.寡人请更.13.吊.有忧,贺有喜14.去.民之所恶15.然后卑事..夫差16.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17.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1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19.生女子,二壶酒,一豚.20.生三人,公与.之母21....生二子,公与之饩.22.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23.令孤子,寡妇,疾疹...,纳宦其子:..,贫病者2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25....而摩厉之于义.26.国之孺子..之游.者27....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8.越国亦节.矣29.勾践辞.曰30.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31.不患.其众之不足也32.勾践既许.之33.吾不欲匹夫..之勇也34.进不用.命,退则无耻35.果.行,国人皆劝36.父勉.其子,兄勉其弟三、重点虚词:其执其.手而与之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之吾与之.共知越国之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何后之.有于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说于.国人曰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以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将免者以.告而执其手而.与之谋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请寡人请.更国之父兄请.曰也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何也.郭解,轵人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8、旅进旅退(俱,共同)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5、遂:自杀未遂(成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遂灭吴(就)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木兰当户织(面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2、生丈夫,二壶酒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4、国人皆劝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六、难句翻译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勾践灭吴文言文知识点
勾践灭吴文言文知识点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8、旅进旅退(俱,共同)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通"哺")6、衣水犀之*者亿有三千(有通"又")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将*既帝室之胄(既然)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5、遂:自杀未遂(成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遂灭吴(就)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木兰当户织(面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必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四、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定语后置,判断句)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五、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六、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2、生丈夫,二壶酒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4、国人皆劝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七、难句翻译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8、旅进旅退(俱,共同)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5、遂:自杀未遂(成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遂灭吴(就)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木兰当户织(面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2、生丈夫,二壶酒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4、国人皆劝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六、难句翻译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K12学习】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勾践灭吴一、重点词语解释、贾人夏则资皮2、吊有忧3、当室者死4、支子死5、践辞曰6、越四封之内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8、旅进旅退9、果行,国人皆劝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1、是故败吴于囿2、无乃后乎二、通假字、将帅二三子以蕃2、令壮者无取老妇3、将免者以告4、三年释其政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7、而摩厉之于义三、一词多义、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孰为汝多知乎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既:既而儿醒,大啼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将军既帝室之胄4、劝:果行,国人皆劝劝君更进一杯酒5、遂:自杀未遂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木兰当户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特殊句式、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2、何后之有3、执其手与之谋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5、十年不收于国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8、此则寡人之罪也四、词类活用、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5、又郊败之6、宦士三百人于吴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五、古今异义词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2、生丈夫,二壶酒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4、国人皆劝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六、难句翻译、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惟君左右之。
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
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
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
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也矣。
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
遂灭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