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如何进行选种
猪场如何进行选种
猪场如何进行选种作者:杜晓光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10期选择优良品种是猪场饲养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常言道“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可见优良的种猪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选种呢?笔者将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详细介绍。
1. 猪场选种的目的猪场选种的目的在于提高猪群品质和生产性能,并且使种猪的优良生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这就要求在选种时要将那些品质优良、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留作种用,而对不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淘汰或者作为商品猪销售。
如果猪场不进行选种,将一些有缺陷、生产性能差的个体留作种用,这样猪群的品质就会越来越差,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低。
2. 猪场选种的指标不同阶段的猪群在选种时主要参照以下相关指标:①繁殖性状。
母猪产仔数、初生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成活率、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空怀间隔、分娩间隔和母猪性成熟日龄。
②生长性状。
平均日增重、100千克日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③胴体性状。
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胴体长度和屠宰率。
④肌肉品质。
肉色、酸碱度、肌肉保水力、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嫩度和香味。
3. 猪场选种的时间①断奶初选。
在仔猪断奶时进行,选留生长发育好、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四肢结实有力、乳头数在6对以上的猪只。
②保育结束二选。
在仔猪70日龄进行,将体格健壮、体重较大、没有副乳头、公猪睾丸良好的初选仔猪留作种猪。
③性能测定结束三选。
在5~6月龄、体重达85~105千克时进行,这时个体的生长性状都基本表现出来了,是选种的关键时期。
4. 猪场选种的注意事项①三元杂交母猪不能留作种用。
三元母猪的后代性状分离较大、猪只的一致性较差,不符合现代规模化养猪的要求,所以不能留作种用。
②后备猪选种要严格。
后备猪是猪场生产发展的潜力来源,要符合相应的生理特征和性状。
后备公猪要体质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小适中,肢蹄稳健;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如毛色、耳形、头形、体形等;睾丸发育良好、大小相同、整齐对称,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气和包皮积尿等疾病。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一、选材1.选取优质种公猪和母猪作为繁殖材料。
选择体型匀称、外貌健康、毛色光亮、耳朵挺立、繁殖力强、肉质细嫩的种公猪。
母猪要选取体型健壮、泌乳量高、抗病能力强、繁殖力强、饲养管理好的种母猪。
2.进行鉴定和评估。
通过鉴定和评估,筛选出优质的种公猪和母猪。
鉴定项目包括体型指标、繁殖力指标、疾病抗性指标等。
3.注意血缘关系。
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避免因基因血缘关系过于接近导致的遗传缺陷。
二、育种管理1.健康管理。
猪群的健康状况对育种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做好疫苗接种、定期验血、隔离防疫等工作,控制猪群健康状态。
2.饲养管理。
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猪群的营养供给。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水管理、环境温度控制等也是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3.繁殖管理。
采用合理的繁殖措施,包括发情检测、人工授精等,提高繁殖效率。
对于不育猪、无效交配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4.标记和记录。
为每只种猪进行个体标记,并建立完整的血统记录。
记录种猪的生长情况、繁殖情况、疾病情况等,为后期的育种选择提供依据。
三、育种目标1.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是育种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肉质优良、泌乳量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指标。
2.抗病能力。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猪种,提高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3.外观特征。
外观特征包括体型大、肌肉发达、背膘良好等,以满足市场对于肉品外观的要求。
4.饲料利用率。
提高猪群的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肉产量。
四、基因改良1.基因筛选。
通过基因检测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猪种,提高繁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2.基因编辑。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促进有益基因的表达,提高猪群的育种效果。
3.基因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的基因信息管理系统,对猪群的基因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育种评估和选择1.综合评价。
通过对种猪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确定哪些猪适合继续繁殖。
养猪选种的讲究
2023-11-04•品种选择•种猪挑选•配种方法•繁殖管理•疫病防治目•饲养管理录01品种选择地方品种一般对当地的气候、饲料和环境条件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养殖条件。
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速度较慢地方品种一般具有更强的耐粗饲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
地方品种的生长速度一般较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因此需要更长的养殖周期。
030201肉质优良培育品种一般具有更优良的肉质和体型,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适应广泛培育品种一般对不同的气候、饲料和环境条件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养殖环境。
生长速度快培育品种一般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饲料转化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出栏标准,提高养殖效率。
引入品种一般具有更美观的外形和体型,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外形美观引入品种一般具有更稳定的遗传性能,能够更好地保持优良性状。
遗传性能稳定引入品种一般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具有国际竞争力02种猪挑选外观鉴别注意猪的尾巴尾巴应该清洁、干燥、无伤口或感染。
观察猪的背部背部应该平直,无弯曲或畸形。
检查猪的耳朵耳朵应该是清洁、干燥、无伤口或感染。
观察猪的体型选择体型匀称、结实、毛色光亮的猪,避免选择体型畸形或过于瘦弱的猪。
注意猪的头部健康的猪头部应该清洁、干燥、无分泌物或伤口。
1生产性能23选择生产性能高、产仔多、生长快的种猪。
了解种猪的生产记录健康的种猪应该活泼好动、食欲旺盛、行动敏捷。
观察种猪的行为健康的种猪的生殖器官应该正常,无疾病或感染。
检查种猪的生殖器官遗传背景选择知名的种猪品种选择经过严格选育、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种猪品种。
了解种猪的父母了解种猪的父母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以判断种猪的遗传品质。
注意种猪的血统选择血统纯正、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猪,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
01030203配种方法是最常见的配种方法,公猪和母猪在发情期间自然相遇,进行交配。
规模化种猪场场内育种流程
规模化种猪场场内育种流程选种是种猪场的第一步。
选种包括对公猪和母猪的品种、外观、遗传基因等进行评估,选择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较高生产性能的种猪作为父本和母本。
公猪要具有较大体型、优良的肉质和生长速度,母猪要具有优良的生殖力、育肥性和耐疾病能力。
繁殖是种猪场的核心环节。
公猪和母猪分别进行单独饲养,控制其饲料和饮水的摄入量,使其保持适中的体重。
母猪进入发情期后,进行发情监测,一旦发情,将其与公猪配种。
为了提高繁殖效率,种猪场通常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将优良的公猪精液收集并注入母猪体内。
妊娠是母猪受孕后的状态,大约持续114天。
在妊娠期间,种猪场要对母猪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同时,种猪场还需要做好妊娠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母猪的顺利分娩。
分娩是母猪产仔的过程。
在分娩前一段时间,种猪场需要对母猪进行产前饲养管理,提高其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增强其分娩能力。
同时,还要为母猪准备分娩室,保证产仔的卫生和温暖环境。
在分娩时,种猪场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协助,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保证母猪和仔猪的生命安全。
断奶是将仔猪从母猪身边分离出来,自主进食和饮水的过程。
断奶是仔猪生长的关键时期,种猪场要为仔猪提供适宜的断奶饲料,保证其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同时,种猪场还要注意断奶仔猪的卫生和环境条件,预防疾病的发生。
断奶后的仔猪将被做好标识,进行分类饲养,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除了以上环节,种猪场还要进行定期的疾病防控和环境卫生管理,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种猪场还要对种猪进行定期的遗传评估和选育,不断提高猪群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综上所述,种猪场场内育种流程包括选种、繁殖、配种、妊娠、分娩和断奶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营,可以提高种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种猪场选种五大技术要点
种猪场选种的五大技术要点春节过后,气温回暖,加上猪价稳定,不少养猪户引种补栏。
据肇庆市莲花种猪场场长唐继成透露,春节过后,引种补栏的养猪户明显增多,二元母猪的价格已经回升至1650元/头。
据了解,目前二元母猪的供应略紧,不少种猪场仅能提供50公斤以下的种猪。
后备母猪对于猪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种过程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引种后的管理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本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选种十分关键,初入行者最好能找有经验的朋友帮忙。
种猪场的选择——决定猪场将来命运的一步对于初次从事养猪行业的饲养场,后备种猪的引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猪场将来命运的一步。
一般正规的种猪场都有种猪经营许可证,但很多私人猪场也销售种猪,却没有经营许可证,这种类型的种猪一般没有质量保证,种猪参差不齐,有的用商品猪充当父母代种猪或以父母代种猪充当祖代种猪,引种后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引进种猪要去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正规猪场,并目最好在同一个种猪场引种,从而避免不同猪场的不同抗体水平的种猪交叉感染。
这类种猪一般整齐一致,防疫工作做得好,只要饲养管理方法正确,种猪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
引进的数量——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适比例根据猪场自身的情况如分娩舍的多少、生产种猪更换的比例等确定引进后备母猪的数量,最好在逐步摸清其习性的基础上分批引进。
有的养猪户比较急躁,新猪场一上马就将全部后备母猪引回去,也不管能否做得过来。
这样做的弊端有几个:一是自身猪场生产周转容易出现问题,如资金、分娩舍、保育栏,由于栏舍不够,可能从一开始就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配种工作比较困难,由于引进的公、母猪的比例已定,同一时间发情母猪太多时不够公猪或精液配种,为了不错过母猪的发情期而频繁配种,从而导致母猪的繁殖性能低;三是对所引进的猪只的习性还没有完全掌握和了解,加上自身技术水平不足,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迁怒于引种猪场,对其种猪进行全盘否定,其实这种方法对种猪场很不公平。
如何做好种猪选种和选配详谈种猪的选种和选配
如何做好种猪选种和选配详谈种猪的选种和选配种猪选种和选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选种和选配可以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做好种猪选种和选配,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种猪选种和选配的全面指导。
首先,种猪选种是指从品种库中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征的种猪。
在选种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种猪的遗传背景。
一个优秀的种猪应该来自于优良的品种。
因此,在选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种猪的家族背景,包括父母辈的遗传信息以及其它近亲种猪的生产性能。
只有在了解了种猪的遗传背景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其潜在的繁殖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种猪的外观特征。
优秀的种猪应该具备标准的体型和外貌特征。
比如,在选种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种猪的体型大小、肌肉发育情况以及四肢结构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种猪的外貌特征,如皮毛颜色、眼睛形状等。
这些外观特征可以为我们提供种猪的健康状况和抗病能力的一些线索。
另外,我们还需考虑种猪的生产性能。
不同品种的种猪在生产性能上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在选种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养殖目标来确定需要哪些生产性能。
比如,如果我们希望提高猪肉产量,那么就需要选择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的种猪。
而如果我们希望提高繁殖能力,那么就需要选择具有早熟性、繁殖力强的种猪。
选好了种猪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选配。
种猪的选配是指将不同优良品种的种猪进行配对,以期产生出更好的后代。
在选配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合理安排种猪的配对比例。
一般来说,种猪的配对比例应该是一公一母,即一头公猪配一头母猪。
这样可以保证种猪的遗传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后代。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配对的种猪的遗传特征来确定配对方案。
比如,如果我们希望提高猪肉产量,那么就需要选择具有高产肉性能的公猪和母猪进行配对。
而如果我们希望提高繁殖能力,那么就需要选择具有高繁殖性能的公猪和母猪进行配对。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种猪的亲繁能力和相互之间的亲繁关系。
猪场种猪饲养管理方案
猪场种猪饲养管理方案一、引言种猪(breeder)是猪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繁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种猪的生长、健康和繁殖,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猪场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本文将从种猪的选育和选种、饲料营养管理、生长环境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种猪饲养管理方案。
二、种猪的选育和选种1. 合理选育种猪选育种猪是猪场繁殖工作的第一步,要选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种猪。
在选育种猪时要选用生长快、母猪繁殖力强、体形匀称、成活率高的种猪品种。
同时要注重种猪的遗传性状,避免近亲交配,防止疾病传染和遗传缺陷。
2. 严格选种在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母猪和公猪,并注意母猪的配种季节,选育优质的仔猪。
母猪要具有生育力强、繁殖期短、产仔多、仔猪成活率高的特点。
公猪要体格健壮,生育力强,精液质量好,适应当地生产环境。
三、饲料营养管理1. 合理配制饲料种猪的饲料应该以精料为主,结合当地的饲料资源,配制出合理的饲料配方。
饲料中包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要丰富,保证种猪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2. 定时定量饲喂种猪的饲料饲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饲料量进行,确保种猪的饲料充足,营养均衡,有利于种猪的生长和发育。
3. 饮水管理饲料饲喂过程中一定要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保证种猪充足的饮水量,避免因缺水而影响种猪的生理功能。
四、生长环境管理1. 猪舍建设为了保证种猪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要建立合理的猪舍,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系统。
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猪场的传染病。
2. 管理维护猪场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垃圾和异物,保持环境卫生。
同时要做好猪栏的隔离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猪粪和尿液,防止因疫病传染。
3. 生产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要保证种猪的生活舒适,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种猪生长发育受影响。
五、疾病防治1. 疾病预防猪场要定期对种猪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确保种猪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猪的育种与选种方法
猪的育种与选种方法猪的育种与选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育种与选种方法,可以提高猪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猪的育种与选种方法,包括种猪选择、育种目标、选种指标和常见的育种方法等。
一、种猪选择在猪的育种与选种中,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猪作为育种的基础。
种猪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优良遗传背景: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猪,例如猪的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
2. 健康情况:选择身体健康、疾病抗性强的种猪,以确保后代的健康与稳定性。
3. 繁殖能力:选择具有较高生殖性能的种猪,包括雌性猪的发情周期短、繁殖率高以及雄性猪的精液质量好、精子数量多等。
二、育种目标在猪的育种过程中,需要明确育种的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选种和育种。
常见的猪的育种目标包括:1. 生长速度和体型: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体型,以增加市场上的出栏率和肉质鲜美程度。
2. 肉质和肉色:改善猪的肉质,使之更加嫩滑、多汁,肉色更加鲜艳。
3. 繁殖性能:提高猪的繁殖性能,包括雌性猪的繁殖率、仔猪成活率以及雄性猪的精液质量等。
三、选种指标为了达到育种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选种指标,对种猪进行评估和筛选。
常见的选种指标包括:1. 生长性能:体重增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
2. 肉质性能:瘦肉率、脂肪含量、肉纹理等。
3. 繁殖性能:种猪发情周期、受孕率、产仔数等。
四、常见育种方法为了获得优质的猪种,人们开展了多种育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1. 纯系育种:选择同一品种的纯种猪进行配种,以保持品种纯正和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
2.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猪的育种交配,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性状。
3. 基因工程育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猪的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以获得特定性状的猪种。
4. 精确选择育种:根据选种指标,对种猪进行精确地选择和配对,以达到育种目标。
综上所述,猪的育种与选种是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猪选择、明确育种目标、制定选种指标和有效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优良品质的猪种,提高猪的产量和肉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的品种选择与育种选育适合规模养殖的猪种
猪的品种选择与育种选育适合规模养殖的猪种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品种之一,其肉类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于猪的品种选择和育种选育也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适合规模养殖的猪种的选择与育种选育方法。
一、猪的品种选择1. 精肉猪:精肉猪是以生产精细瘦肉为主要目标的品种。
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适合商业化养殖。
国内常见的精肉猪品种有杜洛克、长白山、大白猪等。
这些品种通常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以及适应力强的特点,适合用于规模化养殖。
2. 母猪:母猪是猪群的基础,母猪的选择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母猪品种的选择主要考虑其繁殖性能和育种性能。
目前,常见的母猪品种有长白母猪、二元母猪、大耳白品种等。
这些品种通常具有繁殖力强、产仔数多、母性行为好等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
3. 杂交猪:杂交猪是通过不同品种的猪进行杂交,以获取优良遗传特性的品种。
杂交猪通常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益。
常见的杂交猪品种有长白×杜洛克、二元×杜洛克等,这些品种在规模养殖中应用广泛。
二、猪的育种选育1. 选种:选种是通过对种猪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筛选,选择优质的种猪用于育种目的。
选种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猪作为种猪。
同时,还需关注猪的外观特征、性情、繁殖能力等因素,保证后代的生产性能。
2. 杂交:利用不同品种的猪进行杂交是提高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
杂交猪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品种的优点,提高生长速度、抗病力和适应性。
杂交繁育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配种,以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3. 纯化:纯化是指通过选种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选择,保持和提高某一特定品种的纯种性状。
在实际规模养殖中,对于某些优质品种,为了保证其血统的纯正性,需要进行纯化养殖。
纯化养殖可以通过严格的选种、配种控制等方法来实现,以保证后代的品质和性状。
中小型养猪场如何科学选择种猪
中小型养猪场如何科学选择种猪
首先,中小型养猪场应该考虑自己的规模。
猪场规模越小,育种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当选择个体繁殖能力强、繁殖效果好的品种。
这样可以提高繁殖效益,增加养猪场的竞争力。
其次,猪场应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种猪。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疾病草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种猪。
例如,一些地方气候湿热,容易滋生疫病,这时候应选择抵抗力强的品种。
再次,猪场应该选择育种体系优秀的种猪。
一些养猪场可能没有自己的育种体系,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有育种实力的公司的种猪。
这些公司通常会有完善的育种计划,选出质量好、生长快、耐受力强的种猪,可以提高猪场的产出质量和养殖效益。
另外,养猪场还应该重视品种的遗传优势。
遗传对猪场养殖效益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的种猪非常重要。
这些种猪通常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疾病抵抗力强等优点,可以为猪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中小型养猪场在选择种猪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个体繁殖能力强、环境适应力强、遗传背景优良的品种。
购买种猪应选择有育种实力的公司或大型种猪场,以确保种猪的质量和健康,提高养猪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猪的育种方法和优良品种选择的原则
猪的育种方法和优良品种选择的原则一、育种方法1. 选种:选择健康的、遗传性能良好的公猪和母猪进行配种。
公猪应具备优良的性状,如高繁殖力、强壮的体格和良好的饲料转化率。
母猪应具备高产仔数、高哺乳能力和良好的母性。
2. 杂交:通过杂交,利用基因重组产生优良的后代。
常用的杂交方式有单杂交、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等。
3. 群体选育:对整个猪群进行选育,以选择出优秀的个体。
通过观察和记录每头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健康状况等,进行个体选择。
4. 基因组学: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对猪的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以预测其生长性能、疾病抵抗力等。
5. 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营养,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二、优良品种选择的原则1. 适应环境:选择的品种应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地形和饲养条件。
2. 生产性能:优良品种应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3. 健康性状:选择具有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4. 遗传稳定性:选择的品种应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以确保后代性能的稳定性。
5.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相应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口感和营养的需求。
6. 种猪来源:确保种猪来源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以保证品种的质量和纯度。
7. 饲养成本:考虑品种的饲养成本,包括饲料、药品、人工等,以确保经济效益。
8. 可持续性: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品种,以适应环保和资源利用的要求。
9. 技术支持:选择提供技术支持的供应商,以便在饲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
10. 品牌信誉: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的供应商,以确保品种的质量和服务。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
在这里我重点讲种猪的选择(包括选购、选留)及选配技术。
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
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150-200)ml,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200-300)ml,有的高达(700-800)ml。
],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
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掌握科学的选配技术,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
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1.公猪的淘汰原则: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1)凡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后备公猪应及时淘汰。
2)凡睾丸器质性病变(肿大、萎缩)的公猪应及时淘汰。
3)精液品质差、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少的公猪应予淘汰。
4)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疾病的公猪应予淘汰。
5)肢蹄疾病严重,影响配种使用的公猪应予淘汰。
6)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应淘汰。
7)三周岁以上的老年公猪一般应予淘汰。
2.种母猪淘汰原则:1)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①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②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2)异常淘汰①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经药物处理后无效者淘汰。
②后备母猪虽有发情,但正常公猪连配两期未能受孕者淘汰(屡配不孕或连续2次以上返情,经药物处理无效者)。
③能正常发情、配种,但生产情能低下,一般头三胎累计产仔低于24头;第2-4胎累计产仔低于26头;第三胎后连续3胎累计产仔低于27头者均应淘汰。
优质猪的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
优质猪的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优质猪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具有高生产性能、优异产品品质和抗病能力的品种。
在品种选择和育种技术上,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培育优质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优质猪的品种选择和育种技术进行探讨,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抓住养殖机会和挑战。
1. 品种选择优质猪的品种选择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适应性: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疾病发生率。
1.2 生产性能:优质猪的品种应具有高肉量和快速生长的特点,以确保高出栏率和经济效益。
1.3 产品品质:优质猪的品种应具有优质的肉质,包括鲜嫩多汁、理想的脂肪含量和口感等特点,以满足市场需求。
1.4 抗病能力:优质猪的品种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以减少疾病发生和病原菌传播,保障养殖稳定发展。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具有较高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品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等。
2. 育种技术2.1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可选取优质种猪配种,并确保品种纯正和遗传优良的保持。
2.2 基因改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选择和改造有利基因,改良猪的品种和性状。
2.3 繁殖管理: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是培育优质猪的重要环节。
包括适时控制配种、妊娠管理、分娩保健等,以确保猪只健康和繁殖效果的提高。
2.4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保证猪只健康生长和产品品质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适时补充营养物质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等措施。
2.5 疾病防控:制定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疫苗接种,加强猪只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通过上述育种技术的实施,可提高优质猪的产出效果和商品价值,达到经济效益和市场要求的一致。
总之,优质猪的育种技术和品种选择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并进行科学的育种技术的操作和管理,可提高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场选种管理制度
猪场选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猪场选种管理工作,提高猪场选种效率和质量,促进猪场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猪场内所有生猪选种相关工作,所有猪场内部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猪场选种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确保选种工作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第四条猪场选种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及时更新,由负责猪场选种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执行,确保猪场选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猪种选择第五条猪场应根据自身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猪种特性,合理选择猪种。
第六条猪场应在选择猪种时,关注品种的生长速度、肉质和抗逆性等特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七条猪场应选择健康、体型适中、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性优良的猪种。
第八条猪场在选择猪种时,应咨询相关专家和猪种供应商的意见,充分调研市场,借鉴其他养殖场的经验,以增加选种的成功率。
第三章选种管理第九条猪场应建立选种记录档案,对每头猪的选种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
第十条猪场在选种过程中,应遵循“合理搭配、适度淘汰”的原则,选出性状优良的种猪,并对不符合选种条件的猪予以淘汰。
第十一条猪场应对选种的种猪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所有选种的种猪健康状态良好,无疾病和畸形。
第十二条猪场应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选种的种猪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条件。
第十三条猪场必须加强对选种的种猪进行定期检疫和防疫,保证种猪的健康状况。
第四章周期管理第十四条猪场应根据养殖计划,合理安排猪的选种周期,确保选种工作和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猪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规模,合理确定选种猪数量,做到数量适度,避免过量选种导致资源浪费。
第十六条猪场应对选种的种猪进行全程监控,及时了解可繁育的种猪数量,合理安排繁育工作。
第五章紧急情况处理第十七条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情况处理机制,对选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疫情爆发、意外事件等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理。
猪怎么科学选种与育种
猪怎么科学选种与育种猪如何科学选种?不同品种的猪有不同的选种要求,养猪户朋友想获得一个不错的收益,首先选种就非常的关键,下面一起学习一下猪科学选种的方法。
一、种猪挑选(1)应选择来自良种猪场,有档案记录:选育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的优良公猪,最好是选择外来品种如杜洛克猪、长白猪、大中型约克夏猪的后代作为种公猪。
(2)外表特征要基本符合该品种的要求:所选种猪整体结构要匀称,百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结合要良好。
要求四肢强健、结实,行走时步伐大而有力,胸部宽深丰满,背腰部长且平直、宽阔,腹部紧凑,不松弛下垂。
后躯充实,肌肉丰满,膘情良好。
睾度丸发育正常,大而明显,两侧匀称一致,无单睾丸或隐睾及赫尔尼亚(阴囊疝),阴囊紧附于体壁,包皮无积尿。
(3)有正常的性行为:种公猪除了睾丸、乳房等发育正常外,还应具有正常的性行为,知包括性成熟行为,求偶行为,交配行为,而且性欲要旺盛。
(4)种公猪要健康无病:所购种公猪必须来自一个健康的群体,购入种公猪后要先隔离饲养观察,检查其健康状况,待道适应猪场环境,证明无病后再投入使用配种。
二、后备母猪的选择选留种母猪时,除与挑选种公猪一般要求外,种母猪要求头中等大,颈部粗细、长短一般。
群众挑选母猪要诀是:“鲢子背,鲤回鱼肚,品字奶头不扫土”。
挑选答母猪时,对其外形要求有,背腰不下凹,体型要选前高后低、躯干圆而长,同时肩宽而平坦,其胸部宽大发达,生长的快,且骨盆大,产仔时不易难产。
三、仔猪挑选1.选择同窝且体大的仔猪买猪时最好选择同窝的仔猪,因为同窝猪不咬架,能够和睦相处,容易饲养,生长速度快。
最好选择较大的,因一窝中最小的,一般都是弱仔。
2.看精神状态健康仔猪眼大有神,活泼好动,见人有恐惧感,起立敏捷,站立自然,行走轻健,一见生人接近,便警觉地张望四周。
3.观察采食、饮水情况健康仔猪的食欲与日增重成正比。
喂料时呈现饥饿感、乱叫,争先恐后地抢着吃,嘴巴伸入食糟底,大口吞食,并发出有节奏清脆的嘎声响,吃食有力,采食后,有规律地饮水。
养猪场种猪的几个选育阶段
养猪场种猪的几个选育阶段一段选育:待配阶段选育根据种猪的系谱资料、血缘特点、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和体型外貌评分,结合公猪的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外貌特点、待改进点,进行同质异质相结合的选配方法,后备母猪120kg 以上参与配种,背膘不低于15mm,初情期不超8月龄,二次发情参与配种。
若连续两胎窝产仔数低于8头、任何一窝中出现遗传缺陷个体且数量在两头以上者进行淘汰。
二段选育:出生阶段选育仔猪出生打个体耳缺号,查乳头数,个体称重,检查是否有遗传缺陷,对以上数据进行登记。
产后1天内做寄养记录。
仔猪7~12日龄时,把不符合品种特征、有遗传损征、同窝仔数低于6头的公仔猪去势。
所有信息及时输入育种软件。
三段选育:断奶阶段选育对符合本品种特征、健康、乳头排列整齐且14个以上(杜洛克12个)、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四肢粗壮、无遗传损征的种猪在21日龄称窝重及个体重,淘汰个体断奶重(断奶日龄22天)低于6kg的种猪。
断奶后及时把母猪断奶信息及个体断奶信息输入育种软件。
四段选育:保育阶段选育下保育转群前一天,对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健壮,乳头排列整齐且14个以上(杜洛克12个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四肢粗壮,生长速度快,发育良好,同窝仔数10头以上的种猪选留。
五段选育:性能测定选育体重达25~35千克转入测定舍开始生产性能测定,85~115kg体重阶段结束。
始测时用电子磅逐头称重,结测时用B超测定猪左侧倒数3~4肋骨、离背中线4~5厘米处背膘厚度和眼肌深度,用电子笼秤称个体重,做测定记录。
测定数据在测定结束后一天内全部输入育种软件。
六段选育:遗传指数选育用育种软件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运用BLUP法执行育种分析,计算父系指数及母系指数,在遗传评估报告中对种猪进行排序筛选,打印待选报告。
任一指数低于85的个体,不予选留。
七段选育:外貌指数选育组织育种小组成员(3人以上),对待选报告中的每一头猪逐头进行体型外貌评分,对种猪的生殖器官、肢蹄、体型、步态、腹线、健康等进行评定打分,总分低于3分的不予选留。
猪的选种方法
猪的选种方法选种方法良种猪是长期选择与培育的结果,种猪的性能只有通过不断选择才能巩固和提高。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选择的准确性是关键。
运用各种选择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尽可能充分利用所有信息,最准确地选择种猪,实现最大的遗传改进量。
(一)单性状的基本选择方法在单性状选择中,除个体本身表型值外,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个体所在家系的遗传基础,即家系均值。
因此,单性状的选择方法就建立在个体表型值和家系均值之上。
1.个体选择也称为大群选择(mass se1ection),根据个体本身性能测定结果进行选择。
这种方法适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
在育种实践中,选择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瘦肉率(活体膘厚)时常用此法。
个体选择方法简单易行,可加大选择强度,缩短世代间隔。
2.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择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家系是指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并且要求家系大,由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或家系内相关小。
对产仔数的选择常用此法,有较好的选择效果。
与家系选择有关的是同胞选择。
二者的区别在于,家系选择的依据是包括被选个体本身成绩在内家系均值,而同胞选择则完全依据同胞的成绩(即不包括被选个体的家系均值)。
实质上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家系的含量上,当家系含量很大时,选择效果基本一致。
对于产仔数这一限性性状,公猪用同胞选择,母猪用家系选择。
通常,同胞选择还用于对肥育性状和胴体组成性状的选择(同胞测定)。
家系选择同时又是对一个或两个亲本的后裔测定。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测定结果的利用上的差别。
后裔测定是根据个体全部后裔的表型均值进行选择。
理论上,后裔测定是评定种猪遗传素质最准确的方法,要优于同胞选择。
但实际应用上最大的缺点是世代间隔太长。
一般公猪是8月龄开始配种,若要等到其后代的性能测定完成时,公猪已1.5 岁了,若再需要公猪女儿的产仔记录,只有当公猪2.5岁以上时才能定论。
所以,遗传进展等于甚至低于同胞选择。
养猪场猪品种的选择
养猪场猪品种的选择品种选择根据技术水平选择品种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猪场,**好选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因为这些品种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较高。
而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母性好,发情明显。
根据饲料资源选择品种使用全价饲料养猪的,**好选择引进的外血品种,而有大量廉价青粗饲料的地区,可以选择地方或杂交品种。
地方品种对粗纤维等粗饲料的消化率明显高于引进品种,而如果使用全价饲料,引进品种的饲料报酬优于地方品种。
根据销售目标地选择品种如果以本地或农村销售为主,可以考虑选地方品种或杂交品种,因为这些品种肉质较好,适合农村的消费习惯。
而运销大城市的就要选瘦肉率相对较高的引进品种,才能卖得上好价钱。
根据出栏规格选择品种销售乳猪做烤猪,宜用产仔多、管理相对容易,而且比较早熟的地方品种,如太湖猪、梅山猪等。
或者用这些品种的一代杂种(既能保持产仔多的特性,又改变了毛皮的色道)。
供肉联厂加工中猪(45公斤左右),可选择杂交种。
因为杂交种体型和瘦肉率均能达到中猪的要求,管理技术相对容易些。
养大肥猪出售的宜选用成熟晚一点的、体型大一点的品种,这些品种一般因为生殖发育迟,后期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要优于早熟小型品种。
个体选择要选择“精神活泼,反应灵敏”的猪要注意的是有些反应特别敏感的猪,见人躲得远远的,眼露惊恐之色,这种猪往往成年后性情不好,稍受惊吓则一跃而起,有的在刚生产时还会攻击甚至咬死小猪,有些则会在怀孕时流产。
关于乳头的多少和位置单纯地强调多乳头是片面的。
主要是乳头大小和分布要匀称,其实在实际生产中有12个乳头以上就可以了,因为一窝能带出12头以上仔猪的不是很多,而且规模猪场母猪同时生产的还可以相互调整,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批喂奶。
但是分布一定要均匀,大小尽量一致,位置如果稀密不一,分布稀的乳头大,以后奶水也多,而密的相对小一点,以后泌乳也少,会造成仔猪断奶时的大小不匀。
至于是单乳头好还是成对的好,没有必要去考虑。
主张单乳头的说是奶头错开了仔猪吃奶时不会相互压着,其实母猪的乳房组织弹性很大,成对的乳头仔猪吃奶也不会相互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