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政治的双淘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上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上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儒家道德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德治”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董仲舒的思想内涵、理论基础、实践价值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一、董仲舒的“德治”思想内涵“德治”一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中,他认为“德者治之本也”,即“德”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和核心。
董仲舒认为,“德治”是通过恢复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建立正当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达到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治理方式。
董仲舒认为,人性是本善的,但随着人们的欲望、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会不断下降。
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恪守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在董仲舒看来,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各级政府和统治者要发挥其道德榜样的作用,为人民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
他认为,诸侯、王臣应该过正派廉明的生活,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建立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政府需要建立正义、公平的政治秩序,通过法律和制度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
董仲舒的“德治”思想把道德价值放在社会治理的核心位置,使传统思想中的“德治权”得到了强化。
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董仲舒的“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董仲舒的“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两个方面。
一是儒家思想的传统,提倡“仁”“义”的理念,而“德治”正是基于“仁义”思想而建立的。
二是董仲舒对秦汉统治的反思,认为秦朝政权以法治代替了道德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斗争和政治动荡不断发生。
他提出“德治”理念,是基于对秦汉政权的反思,反对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治理社会的做法。
此外,董仲舒还深刻认识到了“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往往是贵族和士大夫,他们亲自过正派廉明的生活,以身作则,成为全社会道德观念的引领者。
浅谈董仲舒伦理思想浅析(一)
浅谈董仲舒伦理思想浅析(一)论文关键词:董仲舒伦理思想德治论文摘要:董仲舒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主张的“独茸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突出而居统治的地位,其创立的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在中华民族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现代人对其伦理思想贬衰不一,作者从积极的角度论述了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的可取之处,这些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乏借鉴意义。
董仲舒(前179~前l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为儒家伦理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做出巨大贡献。
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
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伦理思想家。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伦理思想体系。
一、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董仲舒则提出任德不任刑,不是说不要刑罚,而是说先德后刑,德重于刑。
他提出的任德不任刑,依据之一是天地阴阳四季先阳后阴,先德后刑;其二是天地阴阳好德不好刑,统治者为政也要任德不任刑。
这里的德是指施以仁义教育,轻税赋,节俭仁爱,任人唯贤。
刑是指法律刑罚,刑狱诛杀。
他将法家思想融人儒家伦理之中,使自己的伦理思想更趋完善。
在国家的公共管理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道德调节会发挥充分作用,有时可以优于行政和法律手段;但在对抗性矛盾中,道德调节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对抗性矛盾处于非对抗状态时,道德调节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反之在对抗状态的非对抗性矛盾中和对抗状态的对抗矛盾中,道德调节的作用会大打折扣,往往需要行政和法律手段调节。
董仲舒看到了治理国家的两个手段,以及他们的相辅相承异域同功的作用是很可贵的。
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是西汉末年儒学学者,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在政治伦理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研究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着重探讨他在君主政治和人伦道德方面的观点与主张。
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对君主政治的理解和提倡上。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德性,以德治国。
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他强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正道引导国家和民众,受到董仲舒尊崇的汉文帝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
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即人和天的关系密切相关。
他认为,人应该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并通过修身养性来融入天地之间。
他倡导君主以天地之道来治理国家,以天命为依归。
他强调君主不能违背天意,否则会有不祥的后果。
此外,董仲舒还认为,君主应该依靠天命和民意来取舍,以保持政治的稳定。
董仲舒提出了“五德并用”理论,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的相辅相成。
他认为,仁德是基础,义德是外延,礼仪则是实践的规范,智慧则是决策的方法,信任则是治理的根本。
他认为,合理运用这五种德性的原则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实现君主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在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他还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础。
因此,他坚持为政以仁,强调了仁义道德在治理和建设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董仲舒倡导人们要尊重长辈,孝敬父母,遵守礼法,互相尊敬,和睦相处。
他还提倡人们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关心社会公益,倡导道德与公德。
在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他对政府和领导者也有明确的要求。
他认为政府应该以德治国,依循正义与公平的原则来行使权力。
政府必须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并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
领导者需要尽心尽责,诚信亲民,以身作则,成为人民的楷模与榜样。
在总结中,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强调了君主政治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以仁为政的理念,通过五德并用的原则来规范政治。
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CAIXUN 财讯-131-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春山 / 文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突出而居统治的地位,其创立的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在中华民族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本文从积极的角度论述了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可取之处,这些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乏借鉴意义。
董仲舒 伦理思想 启示董仲舒(前179~前l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为儒家伦理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做出巨大贡献。
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
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伦理思想家。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伦理思想体系。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董仲舒提出任德不任刑,意思是说先德后刑,德重于刑。
他提出的任德不任刑,依据之一是天地阴阳四季先阳后阴,先德后刑;其二是天地阴阳好德不好刑,统治者为政也要任德不任刑。
这里的德是指施以仁义教育,轻税赋,节俭仁爱,任人唯贤。
刑是指法律刑罚,刑狱诛杀。
显而易见,为了使自己伦理思想更趋完善他把法家思想融入儒家伦理之中。
实际上在国家的管理中会有很多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需要道德调节发挥作用;然而在对抗性矛盾中,这就需要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辅助调节加以完善。
董仲舒在前人的基础上窥探到了治理国家的两个手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承、相互依存的作用。
诚然,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任德不任刑的观点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减少各类社会矛盾,在全民族中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有积极意义。
对早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浅析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浅析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作者:宋启飞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4期摘要:西汉的董仲舒对先秦的儒学思想进行了批判的吸收与改造。
通过借鉴法、道、阴阳家的思想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大一统需要的政治思想理论。
董仲舒从“天”与“人”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尊道治国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在阐述西汉之前儒家政治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探究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和治国方式。
【关键词】儒学、董仲舒、政治思想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他的封建大一统理论和君权神授思想满足了当时的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推动了西汉王朝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儒学的显学地位。
他批判的吸收了汉之前儒学大家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法、道、阴阳家的理论进行了创新,使儒学重新获得发展。
可以说,如果没有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儒学很难能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地位。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政治思想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探析其政治思想对汉朝的影响。
一、西汉前儒学政治思想的发展首先是以孔、孟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政治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礼崩乐坏”,战争频发。
孔子周游列国,目睹了争霸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
认为只有恢复周礼,在周礼的指导下社会才能重新恢复安宁。
因此,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在孔子之后,战国前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孟轲。
战国末期的儒学代表则是荀况。
这些学者为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然后是秦朝时期的儒家政治思想。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主张“仁政”的儒学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低谷。
之后就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朝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王朝的最鼎盛时期,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言论相对秦朝非常宽松,而且很多避世的学者们也逐渐重新走入社会,著书立说,传播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汉武帝时期解决了北方的边患问题。
但因为常年征战,且国内土地兼并严重,汉武帝急需新的治国理论。
历史趣谈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
导语: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
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及变迁,提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董仲舒。
董仲舒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针对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他认为历史中朝代和政权的更替是由五德运行来决定的。
当时董仲舒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改,他认为朝代的更替是依据“三统”,即黑统、白统和赤统来依循的。
他的第二个思想主张是提出了朱莫甘娜的“君权神授”理论。
在汉朝以前的历史中,所有君王的君位都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
当时西汉的开创者是一个平民,他要君临天下不仅需要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撑,更需要一种理论来加以强化他的帝位。
董仲舒就因时制宜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不仅来自于祖先聚成,更重要的是来自上天的旨意,这就为君权神授统治权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第三点就是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三纲五常”。
其中“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和信”。
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
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历史进程在先秦可以说告一段落。
但其思想的逻辑至汉时才算了结。
迄于荀子,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已显现出大致的系统化性质:前由孟于子完成了政治伦理化的建构,后由荀子完成了伦理政治化的致思。
而且,二者在超验与经验,在崇高与效用的理论风格上,适成互补。
但是,对伦理王国的构造来讲,两人执伦理或政治之一端,尚无法予伦理政治以充分的理论完整性和实际有用性。
孟子以心性容纳政治,荀子以政治摄伦理,但降低了心性关注。
因此,以伦理与政治的同构(isomornhism)(见A·布洛克等编:《现代思潮辞典》,第302页)而言,尚无法达到伦理与政治的完全互释或双向涵摄。
故,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任务尚未完成。
从一个社会政治理论构设的预期性上讲,所谓完成其理论任务,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理论架构的完整性,二是透入政治生活的可行性。
以前者言,伦理与理论的同构,尚待完成;以后者言,它有效地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尚待摸索。
因而,伦理政治理论在荀子之后,还有进一步整合的必要。
尤其是考虑到荀子后学实际运用其学说,而变异为专制帮凶的史实,怎么以伦理政治去周全限定政治操作,而不使伦理发生异化,就成为伦理政治建构的最大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设想途径,不外有二:一是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提升而纳入一个更具威慑性和相融性的系统中;二是在政治吞并伦理走向暴政的历史教训启发下,再反弹回以伦代政的孟子进路。
显然,后者已难走通。
唯有前者,可以期望进一步完善理论,加强效用。
董仲舒正是从这一视角切入,而成功地将伦理与政治融摄进天的系统之中,完成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同化任务;同时又以其对历史的高度关注、对政治影响方式的抉择,将伦理政治理论引入一个实际运作的新境地,尽管政治家实际运用中悬搁了它的基本原则,但毕竟改变了它的悬空及完全变形的两种悲剧命运。
从更宽泛的背景上看,董氏之所以能够成功地为早期儒家伦理政治理论建构打上休上符,是因为他得到了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双重启发。
浅析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
浅析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作者:金若星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9期摘要:董仲舒继承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同时,吸收法家的“刑”的思想,融合到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形成了“天命观”为基础,“德治”为主,辅之以相应的“五行”之论和“刑”的政治伦理体系,董仲舒对儒家的政治伦理观的发展,是儒家占据统治地位的关键,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关键词:德治;政治伦理;天命观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演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并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采纳,即使孔子周游列国以及孟子著书立说,社会的动荡注定了“仁”“德”之说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和接受,但儒家的一系列主张和观点却至今影响着我们,对现在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以“仁”“礼”为核心构建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后来的儒家学说以他的伦理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并为后世所一直沿用。
孟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张是“仁政”。
“仁政”学说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新兴统治阶级为了摆脱政治困境,激进的奉行“严刑峻法”,为此提出了为他的理论服务的“井田制”。
然其实质“用这种土地制度来限制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同时有企图用这种制度剥削束缚农民。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这是他的另一政治伦理思想,他认为,暴力解决的问题并不能让人心里服悦,只有对方从内心诚服,才能用“仁”感化说教,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仁德”。
孟子把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从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发展于实践。
二、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形成战国时期,战火纷争,各诸侯国纷纷称王,以“仁”“仁政”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以及“无为而治”的道家并不能适应当时动乱的局面,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在众多诸侯国中强大起来,并以法家思想为主要的治国之道,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帝国——秦。
秦统一全国后依然采取法家之说,重刑罚,忽视其他各家的伦理思想的治世之道,秦二世的暴虐,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论文
浅谈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摘要:对于董仲舒,以往的学者多是批判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认为他扼杀了战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少数学者认为他的“大一统”及限制君权理论有积极意义。
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
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认为,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实在有再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儒学董仲舒大一统历史意义一、“大一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在政治方面,董仲舒生活在汉初时期,汉朝在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增强。
但同时,匈奴的威胁日益加剧;国内政治秩序也陷入了无序的状态,急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进行改革就必然需要一种思想作为主导。
2、在经济方面,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由此可见,汉初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当时的人民以及统治阶级内部也迫切希望结束无为之治,乘仓实财饶之运,大兴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础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礼乐教化的盛世太平!3、在文化方面,在诸子百家中,法家的基本政治伦理思想由于秦王朝的灭亡而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道家又是以对现文明的批判为基本价值取向;黄老哲学“清静无为”的主张同样无法对社会进行积极的建设。
而儒家思想延续了历代以来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经验。
所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二、“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的“大一统”就是建立和巩固以封建君主制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在董仲舒看来,政治上的“大一统”其实质上就是“尊君”。
“大一统”理念的思想渊源来自于儒家经典,是指统一历法。
统一历法也就是“改正朔”。
这“一统”天下不仅指人类社会,还包括天地万物在内,而万物一统世界的核心乃是圣王,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也就是说“大一统”就是统一于王权。
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是汉朝末年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天人合一”、“敬天爱民”,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伦理,官制建设,人民福利与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理论,对中国古代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针对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展开研究,并根据其理论提出五个例子进行分析,以阐释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深刻的内涵。
在他看来,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政治制度,才能确保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政治伦理学的核心在于统治者必须尽责,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原则,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同时,他还提出了“仁政主义”的政治理念,即要通过仁爱之道来管理国家,体现人性对政治的主宰地位。
下面将详细阐述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并提出具体例子。
首先,董仲舒认为,政治是最高层次的伦理实践,是人们共同协商、较量、斗争等各种社会行为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实现公平与正义。
例如《春秋繁露》中曾引用“君临乎上,政举乎下;上下相保,国乃宁。
”以说明政治居于天下大事之上,政府必须以民众为主,以利益平衡为宗旨,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和社会安定。
其次,董仲舒强调天命之说,认为“天意孔明”,这意味着统治者不仅是人民的代表,也是天意的代言人。
这种论点,不仅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他认为,“天生民以安为心,所以行义。
出民以正为本,所以聚义。
有民焉以成自治,有自治而后成相和,有相和而后成天下。
”这解释了“天下安宁,王道之基”之说。
也就是说,只有民众的心态和自主性的强化,才能体现出国家强盛的实质。
第三,“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
他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要实现“天人合一”必须要实现人的心性、天命、民意以及政府的良能性的统一。
例如《春秋繁露》中提到:“昔者下有阴,上有阳;下方有地,上方有天;中有天地,外有日月星辰;故曰一气分而两清,阴阳分而二极,四时分而四区,五德分而五脏已。
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方面总结
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方面总结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是中国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他的政治思想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注重统治者的德治和人民的利益,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治理和社会教化的理论观点。
以下是对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总结: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董仲舒强调个人修身养性,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好国家,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他主张以道德为基础,通过个人修养和家庭教化来影响社会,从而达到政治治理的目的。
他认为,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约束和改进,才能将修养的成果应用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上。
二、德治天下董仲舒强调以德治国,认为统治者应具备高德之人。
他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统治者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他主张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做到诚信、廉洁、谦虚、宽容,以培养出贤能之士,选拔人才,进行政治人事决策,并通过示范行为来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三、兴鸿治乱董仲舒提出了“兴鸿”和“治乱”两个概念,其中“兴鸿”指教化人民,推动社会进步;“治乱”指惩戒和整顿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认为,统治者应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实现统治的合法性和社会的安宁稳定。
四、教化人民董仲舒强调对人民的教化,认为教育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手段。
他提出了教化人民的方法,主张通过批评教育和示范榜样的方式,引导人民正确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
他还主张通过社会审查和奖励惩罚的方式来对人民进行社会教化,以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
五、人心向背董仲舒关注人心向背的问题,认为统治者的合法性和稳定统治的关键在于人心的支持。
他主张统治者要尽量争取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通过对人民的承诺和利益的回报来赢得人心,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六、治国与天命董仲舒认为,统治者的治理和国家的发展是符合天命的,是命运的安排。
他主张统治者要以天命为依据,依法治国,贯彻道家的天命观念。
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孔子思想的再诠释
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孔子思想的再诠释【摘要】本文通过重新诠释孔子思想,探讨了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涉。
首先介绍引言,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
然后分析孔子对伦理的思考,强调他对个体品德修养的重视和道德规范的建立。
接着探讨孔子对政治的思考,强调他认为政治和伦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需要建立在道德之上。
之后分析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
最后总结结论,强调孔子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重新诠释孔子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伦理、政治、内在关涉、孔子思想、再诠释、现代意义、启示、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伦理与政治都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伦理是指人们在道德上应该如何行为,而政治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组织和权力分配上的规范和实践。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伦理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强调道德的价值和伦理规范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治理者的德行和品徳。
孔子对伦理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等传统美徳中。
他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他人、以义待人、以礼仪规范自己、以智慧决策行为。
这些美徳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以礼仪规范社会,以义明法纪。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强调了道德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与谦卑、公正与公平的理念。
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我们也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道德伦理的建设,以实现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2. 正文2.1 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既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话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伦理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
董仲舒思想研究综述
董仲舒思想研究综述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是中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领域,他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通过政治和伦理实践来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的完善。
他认为,政治权力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政治的正当性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政治哲学方面,董仲舒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君主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行仁政,为民众谋福祉。
他倡导了“仁政”思想,主张君主应当尊重民众的权利和需求,通过仁爱和仁德来治理国家。
他还强调君主应该依靠贤能,任用有才德的人才,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机构。
在伦理学方面,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天道,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统一。
他主张人类应当通过道德修养,追求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倡导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认为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来实现自己的修养和社会的进步。
董仲舒还提出了“性即理”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性格和本性是天赋的,但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
他主张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从而实现自身的完善。
总结来看,董仲舒的思想强调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主张通过仁爱和仁德来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的完善。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儒家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观点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伦理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董仲舒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演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他的思想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性和智慧。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董仲舒(公元公元179年-104年),东汉末年至西汉初年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古代中国家教之圣人”。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
董仲舒强调对人的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视。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董仲舒主张注重品德教育,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这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醒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品质,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道德操守的公民。
董仲舒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修身齐家,就能在家庭中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董仲舒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我们,要强调公民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从个人、家庭到社会,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和公共事务管理意识。
董仲舒注重培养人的思想独立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培养人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鼓励人们勇于思考,勇于创新。
董仲舒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董仲舒提倡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
他认为仁义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基础。
他主张人要行善积德,以仁义为准则,为人处世、处理人际关系提供指导。
董仲舒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观念和同理心,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形成和谐、公正、包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使他们不仅仅关注个人利益,更能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己任。
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
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2018-09-22从汉武帝即位始,汉朝进入政治、经济全面繁荣的全盛时期。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统治者急于寻找一种新的思想学说作为治国的理论指导。
这一时期,儒学宗师董仲舒阐发了“天人合一”政治论,促成了汉武帝独祟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
董仲舒,在政治上的基本主张是王权大一统,注重等级原则和华夷之辨。
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公羊传》中大一统的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对《公羊传》进行了神秘主义改造,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
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
董仲舒所讲的天则含义复杂,且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他所说的天既有理性成分,也有神秘因素,既指自然规律,也包括伦理原则。
这样的天的权威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他认为:首先,人是天所派生的。
人是天以自身为参照,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
其次,“人副天数”。
由于人是天创造出来的,人从外在形体到内在的感情、道德、意志等方面都体现了天的意志和规律。
再次,天涵容人,并与人相沟通。
天在运行之中,产生了阴阳五行,并通过它们与人相沟通。
其四,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
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
三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们对于人类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人不能脱离其他因素而单独存在,必须以天地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
人与天相同而又相通,所以说:奉天成为处理人类社会政治问题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现实政治中,董仲舒主张君权至上,拥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为巩固这一体制,保证汉家天下的长期延续,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
他的天人合一论已经树立了天的无上权威,认为天的意志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命运。
于是他提出君权天予说,阐明君权的来源和权威性。
董仲舒认为天与人可以相互沟通,但这种沟通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并非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资格与天沟通。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董仲舒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他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董仲舒主张“教化人心,立德修身”,强调政治和教育的相互关系,提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培养人才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他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强调“教化人心”,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观念的淡化和虚无化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和文明的重要性。
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强调政治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政治和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在当代社会,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政治教育还可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强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正确政治观念和政治素养的公民,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教化思想强调“教化人心”,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这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他强调政治和教育的相互关系,这为当代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他强调培养人才是国家的根本任务,这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董仲舒的教化思想,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董仲舒伦理教育思想探析
董仲舒伦理教育思想探析
董仲舒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经提出了“以教育为本”的伦理教育思想,他认为,伦理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应该把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来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董仲舒认为,伦理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伦理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该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信用、诚实守信、正直廉洁为基本原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董仲舒还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律,做到自觉遵守法律、规章、规矩,不让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
董仲舒的伦理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思想可以激励我们把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全面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他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董仲舒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当代,教育也应该以人
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次,董仲舒提倡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核心,要以准则和规范的方式引导人
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要强调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
道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第三,董仲舒强调崇尚天理,认为人类生活与宇宙万物是一体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们遵循宇宙的规律而不是自己的私欲。
在当代,也应该重视环保意识,在思想政
治教育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董仲舒倡导实践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人们在实践
中不断提高自己。
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需要将其
理念运用到当代的教育中,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董仲舒思想的再认识
董仲舒神学化新儒家思想的再认识巫水野风工作室董仲舒是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本文搜集多篇历史文章进行整理,对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思想历程,对他对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史的发展作用影响及历史地位作一简单阐述,供同学们参考。
一、董仲舒所处的时代1,社会经济背景董仲舒是汉朝武帝时代人士,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汉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得以摆脱秦末的凋敝状况,社会经济开始出现巨大好转。
这时人口开始增殖到历史的最高限,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国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定价的市场,以此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改革汉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
而当时,国内政局却是封国格局,统一的货币与定价市场很难形成,这使得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准备。
2,社会政治背景汉武帝时正是七王之乱平定之后,由于贵族制度的残留,汉朝实行的仍是封国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结合体,这对秦朝的郡县制度无疑是一种退步,而直接危及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统治地位。
因此汉武帝开始以“推恩令”的方式来间接推行郡县制度以保证汉武帝对国内的政治专制和对匈奴作战时政治动员的有效实施。
3,思想文化背景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随着汉政权的逐渐巩固,出现了新问题。
汉朝初年,汉朝最高统治者实行黄老之学,而九流十家在当时并未断绝,春秋战国时代所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状况得以保持。
这些多不利于国内思想的统一,更不利于汉武帝实行最高的君主专制,因此,富有雄心的汉武帝开始寻找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思想体系来保证自己政治合法性的确立。
只有有这样的思想体系才能保证汉武帝自己既不被皇姓成员篡夺又不被人民造反。
二、董仲舒应对时代变化的举措1,面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要求,董仲舒重新提出了“大一统”思想。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既可以解决国内封国格局下经济政治不统一的局面,又可以使得汉武帝可以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对抗匈奴的政治动员,即所谓“尊王攘夷”。
浅析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
浅析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
唐帅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董仲舒作为汉初大儒,是儒家的一位集大成者,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在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
本文从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理论为出发点,阐述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页数】1页(PJ0379-J0379)
【作者】唐帅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2
【相关文献】
1.浅析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福乐智慧》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浅析
3.浅析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4.浅析胡适政治伦理思想
5.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历史进程在先秦可以说告一段落。
但其思想的逻辑至汉时才算了结。
迄于荀子,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已显现出大致的系统化性质:前由孟于子完成了政治伦理化的建构,后由荀子完成了伦理政治化的致思。
而且,二者在超验与经验,在崇高与效用的理论风格上,适成互补。
但是,对伦理王国的构造来讲,两人执伦理或政治之一端,尚无法予伦理政治以充分的理论完整性和实际有用性。
孟子以心性容纳政治,荀子以政治摄伦理,但降低了心性关注。
因此,以伦理与政治的同构(isomornhism)(见A·布洛克等编:《现代思潮辞典》,第302页)而言,尚无法达到伦理与政治的完全互释或双向涵摄。
故,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任务尚未完成。
从一个社会政治理论构设的预期性上讲,所谓完成其理论任务,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理论架构的完整性,二是透入政治生活的可行性。
以前者言,伦理与理论的同构,尚待完成;以后者言,它有效地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尚待摸索。
因而,伦理政治理论在荀子之后,还有进一步整合的必要。
尤其是考虑到荀子后学实际运用其学说,而变异为专制帮凶的史实,怎么以伦理政治去周全限定政治操作,而不使伦理发生异化,就成为伦理政治建构的最大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设想途径,不外有二:一是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提升而纳入一个更具威慑性和相融性的系统中;二是在政治吞并伦理走向暴政的历史教训启发下,再反弹回以伦代政的孟子进路。
显然,后者已难走通。
唯有前者,可以期望进一步完善理论,加强效用。
董仲舒正是从这一视角切入,而成功地将伦理与政治融摄进天的系统之中,完成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同化任务;同时又以其对历史的高度关注、对政治影响方式的抉择,将伦理政治理论引入一个实际运作的新境地,尽管政治家实际运用中悬搁了它的基本原则,但毕竟改变了它的悬空及完全变形的两种悲剧命运。
从更宽泛的背景上看,董氏之所以能够成功地为早期儒家伦理政治理论建构打上休上符,是因为他得到了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双重启发。
在前者,由于~种双重机缘,使董氏可以明察其时代的政治走向。
一重机缘是,西汉已成功地建构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因而他可以免孔、孟、荀亟于设计一套治乱方案的紧张,而安心设计更有利于国家治理的方案;另一重机缘是,汉开国以来,对秦政的反思,使统治者本身觉察到了社会“更化”的必要性。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获得政治支配权,带来了一时的政治稳定,但汉皇室统治者敏锐发现,战争创伤后一段时间的“与民休息”政策的政治功用不可能持久,“无为”且容易助长政治分裂。
因而到武帝,才有举贤良对策的举措。
但这一举措,对早期儒家的伦理政治建构,却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二者改变了先秦儒家凄凄惶惶奔走各国兜售伦理政治的窘迫,变而为皇室在一种利用伦理政治理论透入政治实践的氛围中,礼待儒家言述;二者开启了汉代以后儒家作为国策派的大门,使其有机会以自己的论说影响政治操作。
在后者,也由于一种双重机缘,使董氏可以建构以系统性见氏的伦理政治理论架构。
一重机缘是,与政治紧密相联的汉初思想家,已创造厂一种以批判秦政完全将政治操作化,而祈求予政治以长治久安的安排。
另一重机缘是,董氏对汉以前的各家加以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悉心的消化汲纳,这使他不仅可以承继儒家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而且可以将之定格定位,加以系统布局。
董氏之所以能够结合汉时政治社会变化,建立以大的系统表达的伦理政治理论,完成孔、孟、荀未竟的思想事,历史为其提供了最优厚的条件。
[!--empirenews.page--] (一)诠释《春秋》:以微言大义凸显混乱时世中伦理政治的意义。
自孔子始,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表达思想的权威依据,亦构成为儒家思想建构的丰厚精神资源。
儒家大师对六经,一般取“六经皆治”的态度。
尤其是孔丘,“删诗书,定礼乐”,“五以学易”,“韦编三绝”,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但自孔子以后,这一局面虽大致保持,却表现出各家略有侧重的特点。
并且,因其侧重而体现其学术性格,“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冲厂’。
(赵峻:《孟子题辞》转引自焦循:《孟子正义》)《诗》中意涵的“天生蒸民”,“好是铬德”,仲》中意涵的“天视、听自我民视叶”等观念,在孟子的创造性诠释中,被转换生成为仁心善性的心胜之学。
董仲舒则不像孟子那样偏重《诗》、《书》。
董氏“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史记·儒林列传》《春秋》一个,成为董氏治学致思的经典根据。
董氏以治春秋为学,遂使我们得弄清楚两个问题,才可以讨论董氏思想及其旨趣。
其一是,《春秋》为怎样的一本书;其二是,董氏是怎样阅读、诠释《春秋》的。
先说前者。
杜预曾作《春秋左氏传》一书,序中对《眷秋》一书做了题解。
他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心表年以首事。
年以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但近代经学史家指出,鲁史之《春秋》,为鲁国编年史,而孔子“特沿用鲁史之旧名”,作有评论鲁历史事件的《春秋》,后者成为儒家所本的历史评论经典。
儒家解读《春秋》,由其取义不同、方法差异,又分为两家:谷梁与公羊。
但比较而言,谷梁派与公羊派虽同属经今文学派,而与古文学派的治史式《左传》不同,谷梁派却以“大义”为取裁标准,公羊一派兼传“微言”、“大义”,故学者提出“谷梁言义不及公羊之大”。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428页)因此,作为《春秋》博士,又强调“小之将为大也,微之将为著也”《春秋繁露·二端》下引该书只注篇名)的董仲舒,言宗公羊,恰中情理。
但即便是董仲舒治公羊,也是走的由经而权的理路。
他“强调权变的观念而把古与今连上;强调微、微妙的观念,把史与天连上。
这不仅是把公羊传当作建构自己哲学的一种材料,而是把公羊传当作是进入到自己哲学系统中的一块踏脚石”。
(徐复观:《西汉思想史》卷二,第333页)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究其实,是要在汉武帝时期的社会重建过程中,通过对公羊春秋古史阐释的承接,将混乱时世中发生过效用的伦理政治观念,透入汉时政治生活之中;谊过古人(孔子)“微言”,将中间蕴含的由天而规定的伦理政治“大义”,伸张进缺乏保障系统的儒家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之中。
董氏首先强调,“《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天)”,(《精华》)“《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然则说熔秋》,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
(《玉英》这说明董氏治《春秋》,一者是“从变从义”为尚,而不是致力于发现《春秋》原义;二者《春秋》为孔子所书混乱时代的鲁史,内讳大恶、外恶不避,故只能从字里行间中,才能发现其意之所指,即其所谓“辞不能及,皆在于指”。
(《竹林》)三者暗示董氏治《春秋》的目的,完全不在史,而在论,论断历史“曲直”,揭示历史精神,揭破春秋时代那种混乱情形中,社会政治运作仍在遵循的基本准则。
[!--empirenews.page--] 董仲舒如何在《春秋》中发现或挖掘中国历史精神、政治精神呢?由董氏治《春秋》的目的决定,他期望见微知著,从孔子的微言中将其中蕴含的大义揭案,进而从孔子对春秋的褒贬中凸现当时的历史一政治精神,并将之绍续下来,建构董氏时代的政治基本准则。
董氏认定,“《春秋》记天丁之得失,而见所以然之故,甚幽而明,无传而著,不可不察也。
夫泰山之为大,弗察弗见,而况微吵者乎!故按《春秋》而适往事,穷其端而视其故”。
(同上)观历史不是要还原历史,而是要从[1][2][3][4]下一页历史中发现历史事件据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于是,引向后者,鉴往知来,便成为历史观察与评论的必然取向,“今《春秋》之为学也,道往而明来者也,然而其辞体天之微,效难知也,弗能察,寂若无,能察之,无物不在。
是故为情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昆一空而博费之,则天下尽矣”。
(《精华》)道往,道春秋时代孔子论史所内藏的历史一政治精神;明来,明西汉武帝时代仲舒所期望的社会政治应当取法的精神原则。
仲舒用以“明来”的基本精神原则,在《春秋繁露》的《盟会要》、《正贯》《十指》三篇中有较系统而清晰的表达。
而尤以叶指》的陈述为最完整。
详引如下:“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
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
十指者,事之所系也,工化之所由得流也。
举事变有见重焉,一指也。
见事变之所至者,一指也。
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
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别嫌疑,异同类,一指也。
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一指也。
亲近来远,同民所欲,一指也。
承周文而反之质,一指也。
木生火、火为夏,天之端,一指也。
切刺讥之所罚,考变异之所加,天之端,一指也。
举事变有见重焉,则百姓安矣。
见事变之所至者,则得失审矣。
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则事之本正矣。
强干弱枝,大小本末,则君臣之分明矣。
明嫌疑,异同类,则是非著矣。
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则百官序矣。
承周文而反之质,则化所务立矣。
亲近来远,同民所欲,则仁恩达矣。
木生火,火为夏,则阴阳四时之理相受而次矣。
切刺讥之所罚,考变异之所加,则天所欲为行矣。
统此而举之,仁往而义来,德泽广大,衍溢于四诲,阴阳和调,万物靡不得其理矣。
说《春秋》者凡用是矣,此其法也”。
先不讲十指中关涉天的部分。
我们可以发现,儒家伦理政治的主要原则,经由董仲舒的历史审视,已成功地将原则渗入历史运行之中,变易为超越主观追求的客观情形。
一是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人省思历吏的构成秘密,先“书天下之患矣”,(《盟会要》)肋审察拭君亡国的历史事变,细究“细恶不绝之所致也”,(同上)根据导致历史变局的根源而加以治理,“贵除天下之患”,如此,“天下者无患,然后性可善:性可善,然后清廉之化流,然后王道举、礼乐兴”,(同上)“百姓安”,可见。
历史运作于伦理与政治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才可望除患兴善,成就王道。
其二,政治运作的顺利进行,由春秋吏事证明,必须严格政治层级安排,但又要建构起见贤使能的政治格局。
这样,政局上才能避乱求治,被治理者才能普遍受惠。
在董仲舒的政治史视界中,这一方面由三点支撑而起。
一点是强干弱枝,这既是一部《春秋》乱臣贼子使“天下无道”的史实的提醒,也来自于董氏对汉初分封的政治动荡的观察。
但重君弱臣的同时,又还得激发臣下的工作动力,使贤能入士进入政治权力的运作机制之中。
一方面“君臣分明”;另一方面“百官序”。
进至其三,达到“同民所欲”,使君民关系理顺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如此,君、臣、民在政治布局中各得其宜,仁恩广被。
可见,董氏对伦理政治的制度精神高度重视,对政治运作的伦理效用敏锐察觉。
其三,以伦理政治的历史范例而言,以周代为原型,文质互用。
但三代政治,“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比较而言,董氏认定乱世之后,应在周文的基础上,提倡夏之忠,这样,教化就可以在春秋的混乱之后,汉初的变乱之前,得到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