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影响全球频谱预测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4面向2030年及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将无缝融合,社会服务均衡化、高端化,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社会发展绿色化、节能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的创新演进将驱动移动通信技术持续从5G 向6G 迭代升级,推进6G 向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安全可信等方向拓展。
6G 发展驱动力及典型特征01(一)6G 发展驱动力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驱使经济社会生产方式、核心要素和产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议题和增长引擎。
产业数字化将推动生产方式向更高质量、更加智能方向转变,需要以6G 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次,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息视频、3D 视频、感官互联等更高品质服务将加速普及,极大地满足人们个性化、高端化的生活需求,这对移动通信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全球性的分工协调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未来6G 移动通信技术将配合数字孪生、全息感知、沉浸式交互等多类数字技术,进一步降低人与人、人与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成本,助力国际分工更加协调有效、产业分布更加合理、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首先,未来社会治理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治理架构和治理过程将更加扁平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也将呈现全要素网格化发展态势,需要6G 技术配合其他数字技术共同作用,对科学精准的决策制定和动态实时的事件响应提供有效支撑。
其次,当前全球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严峻挑战,新兴经济体在享受人口红利后,逐渐深陷人口数量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矛盾,世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6G 技术将极大提升公共服务的用户体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有效应对收入失衡挑战、助力各群体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人类福祉的强大数字工具。
频谱共享技术进步与行业应用前景
频谱共享技术进步与行业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通信领域的日新月异,频谱资源作为信息传输的宝贵载体,其高效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频谱共享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分配策略,旨在通过允许不同用户或服务在同一频段内共享频率资源,以缓解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推动行业应用多元化发展。
本文将从六个维度探讨频谱共享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
一、频谱共享技术的最新进展近年来,频谱共享技术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验证的快速演进。
认知无线电(CR)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是其中的亮点,该技术使设备能够智能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频谱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其工作频率,避免干扰合法用户。
此外,动态频谱接入(DSA)、数据库驱动的频谱共享、以及基于协议的频谱共享等机制也在不断优化,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和灵活性。
5G及未来6G网络的部署更是加速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步伐,推动频谱共享从窄带向宽带、从单一场景向复杂多变场景的跨越。
二、政策与监管的推动作用政策与监管框架的完善是频谱共享技术应用落地的关键。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如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在积极推动频谱管理政策的,鼓励频谱资源共享。
例如,联邦通信会(FCC)开放了多个频段用于共享试验,包括 3.5GHz的公民宽带无线服务(CBRS),这为商业、工业和公共安全领域开辟了新的频谱使用途径。
政策的明确指导和灵活调整为频谱共享技术的商用化铺平了道路。
三、行业应用的广泛拓展频谱共享技术在众多行业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物联网领域,通过频谱共享,大量传感器和设备得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高效通信,促进了智慧城市、智慧农业、远程医疗等应用的普及。
在航空通信中,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的频谱共享技术有助于提升空中互联网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应急通信场景下,临时频谱共享机制能够快速响应灾难救援时的通信需求,确保生命线的畅通无阻。
此外,广播电视、车联网等行业也正积极探索频谱共享,以应对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一、综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能够在动态环境中感知并利用空闲频谱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干扰和节约成本。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认知无线电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方面。
在频谱感知方面,认知无线电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主用户信号和其他非授权用户的信号。
常用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匹配滤波器、循环平稳特征分析、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中,往往会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影响认知无线电的安全性能。
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标是在保证主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非授权用户的收益。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频谱分配方法有固定频率分配、动态频率分配、比例公平分配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最优的频谱分配。
接入控制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保证主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接入控制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接入控制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和用户行为时,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入控制。
隐私保护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用户信息,因此存在泄漏用户隐私的风险。
常用的隐私保护方法有匿名化技术、加密技术、差分隐私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完全的隐私保护。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更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的认知无线电系统。
1.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应运而生。
甚高频数字交换系统发展现状及推进工作建议
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海上通信需求、缓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链路数据压力、全面提升海上通信网络性能,甚高频数字交换系统(VDES )应运而生,VDES作为AIS的增强版和升级版,自2013年由国际航标协会(IALA)提出以来,便引起学术界、海事部门的广泛关注。
经过多年的发展,VDES进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基本已成为定局,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分析探讨我国VDES系统建设实施思路显得十分重要,可有效指导我国VDES建设,也是对“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一、VDES架构VDES系统建立地面与卫星两大系统,不仅能满足当前地面船—船、船—岸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增强现有水上无线电信息通信能力,还将在技术和频谱资源方面,为未来进一步实现卫星与船舶之间的远程双向数据交换预留空间。
VDES地面系统由岸基部分和船载部分组成。
其中,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HF Digital Interchang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Work Carrying out Recommendations甚高频数字交换系统发展现状及推进工作建议王福斋1,胡 青2,姚高乐3,易中立1王福斋,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安全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交通运输部北斗系统应用专家组专家、交通运输部高分系统应用专家组专家、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专家、交通运输部科技专家库专家、科技部天地一体化专项专家、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分委会委员、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创新分委会委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航海保障分委会专家、澳门城市大学特聘顾问。
主要从事交通安全、交通应急、通信导航规划研究等工作和海事系统、救助打捞、长江航务以及部直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后评价、项目管理、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工作。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目录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 (2)1. LTE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2. LTE网络架构与主要组件 (4)3. LTE关键技术及特点 (5)二、网规基础知识 (7)1. 网规概述及重要性 (8)2. 网络规划目标与原则 (10)3. 网络规划流程 (10)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 (11)5. 频率规划与干扰协调 (12)三、网优基础知识 (14)1. 网络优化概述及目的 (15)2. 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16)3. 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18)4. 容量优化与负载均衡技术 (19)5. 覆盖优化与信号增强措施 (20)四、LTE系统性能参数与配置优化 (22)1. 系统性能参数介绍 (24)2. 性能参数配置与优化策略 (25)3. 小区间干扰协调与优化方法 (27)4. 基站设备配置与优化建议 (28)五、LTE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 (30)1. 网络故障分类与识别方法 (31)2.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3. 故障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 (32)4. 网络维护与管理技巧分享 (34)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35)1.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角度 (36)2.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 (38)3. 案例中的优化策略与实施效果评估 (39)七、LTE发展趋势与展望 (40)1. LTE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2)2. 新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43)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宽带通信,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数据终端,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高速、低延迟、高连接性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中,旨在解决3G网络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质量。
LTE的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链路自适应技术等。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04
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手机通信、无线宽带接入等。
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覆盖范围、网络容量、传输速率、频谱利用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 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运营商的网络质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也在不断演进,从2G到5G,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不断提升,为用户 提供更加快速、稳定、可靠的服务。
全球覆盖与无缝连
接
6G将致力于实现全球覆盖和无缝 连接,为全球用户提供一致的高 质量通信服务。
通信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1 2 3
数据加密与网络安全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技术 也需要不断升级,以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隐私保护法规与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用户隐私不受 侵犯,同时要求通信企业履行相应的隐私保护责 任。
目的地
信息到达的终端或设 备。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系统
利用电缆、光缆等物理介质传输信号,如电话通信系 统、电视广播系统等。
无线通信系统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如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 统等。
数据通信系统
以数据传输和交换为主要目的的通信系统,如计算机 网络系统等。
02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 标
数据传输速率
误码率
误码率
指通信系统传输数据时出现错误的概率,通常以比特错误率 (bit error rate, BER)表示。误码率越低,通信质量越高,数 据传输越可靠。
误码率的控制
为了降低误码率,需要采用高效的纠错编码技术、信号处理 技术等手段。此外,还需要保证信道质量、降低噪声干扰等 。
频谱效率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和因素进行观测、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噪音、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污染、辐射等因素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环境监测应运而生。
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帮助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等方面。
在大气监测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大气中的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气候变化等情况。
水体监测则关注水质、水量、水动力学特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土壤监测主要关注土壤污染、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情况。
噪声监测则是评估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征。
概括而言,环境监测的目标是全面了解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资源利用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预警和评估环境问题,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测,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逻辑和思路。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简要概括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介绍做铺垫。
接着,我们会详细阐述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涵盖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必要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这一部分将解析环境监测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全面性等,以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具体领域和要素,例如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以及监测方法、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5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5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增加,5G通信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那么,未来5G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如何呢?接下来,我将分十个小节展开回答,从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商业化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预测分析。
一、技术特点首先,5G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上将大大超越目前的4G技术。
预计5G的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Gbps,这将为用户提供更快捷、高效的通信体验。
其次,5G通信技术还将具备更低的延迟特点。
传输延迟也是衡量通信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而5G的传输延迟可以降低至几毫秒甚至更低。
这将为实时互动类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
最后,5G通信技术将实现更高的连接密度。
通过引入更多的天线和更先进的调度算法,5G网络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为大规模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持。
二、应用场景1.工业制造:5G通信技术可以提供高可靠的通信服务,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通过5G网络的低延迟和高带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提高工业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2.智慧城市:5G技术可以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网络覆盖,支持城市交通、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应用。
例如,通过5G的高带宽,可以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灯的精确调度,提高交通效率。
3.远程医疗:5G通信技术的低延迟和高带宽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指导和视频会诊,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4.智能交通:5G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高速信息交换,实时提供道路信息,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流量管理效率。
三、商业化模式1.运营商模式:5G通信技术的商业化模式中,运营商将继续是主要推动者。
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高速稳定的5G网络服务来获取收入,并结合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2.产业联盟模式:在5G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之间可能形成产业联盟。
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联合起来,通过共享5G基础设施和技术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与分配
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与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与分配是无线电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频谱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无线电资产,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分配频谱资源,对于促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优化频谱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二、频谱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频谱资源管理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高效利用、需求导向、技术中立等。
公平公正意味着根据用户需求和国家利益平等对待各类无线电业务,保证资源的公正分配;高效利用要求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需求导向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频谱规划和管理策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技术中立是指在资源管理中不对特定技术进行歧视,保证技术的平等竞争和创新。
频谱资源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升频谱利用效率、保证国家安全、支持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协同发展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频谱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通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频谱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均衡分配频谱资源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则。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全球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服务质量的保障。
同时,为了确保频谱资源的均衡利用,需要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频谱规划和管理机构,依托现有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共同协调和管理频谱资源。
四、频谱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频谱资源管理需要依靠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支撑。
其中,频谱监测、频谱测量与分析、频谱规划和频谱授权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频谱资源的监测和测量,可以了解频谱利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频谱干扰问题;通过频谱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指导频谱的使用;而频谱授权管理则是确保无线电通信行业按照规定和程序使用频谱资源的关键。
稳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稳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一、概括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对健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GNS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传输手段,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着信号丢失、数据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研究抗干扰技术对于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个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
在民用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交通、气象、灾害预警等各个领域;在军事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导弹制导、军事侦察等提供重要支持。
卫星导航系统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如大气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地面发射设备干扰等。
这些干扰可能导致信号丢失、数据错误等问题,影响正常使用。
研究抗干扰技术对于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已有四个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运行,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
这些导航系统在信号传输、定位精度、服务范围等方面各有特点,但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威胁。
为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各国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研究,提出了多种抗干扰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波形调制技术、编码与解码技术、天线技术与多址技术等。
信号处理技术和波形调制技术在抵御干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滤波、解调等操作,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小干扰的影响;波形调制技术通过在信号中加入具有特殊形式的主瓣恒虚阶和时域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1.1 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干扰分析基础_随笔
《通信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干扰分析基础》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频率干扰的重要性 (3)1.2 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特点 (4)二、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概述 (5)2.1 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基本概念 (7)2.2 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应用领域 (8)三、频率干扰的基本原理 (9)3.1 频率干扰的定义 (11)3.2 频率干扰的分类 (12)3.3 频率干扰的影响因素 (13)四、通信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干扰分析方法 (14)4.1 频谱分析方法 (15)4.2 信号检测与估计方法 (16)4.3 干扰源定位方法 (17)五、通信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干扰仿真与实验 (19)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20)5.2 仿真结果分析 (22)5.3 实验验证与分析 (23)六、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成果总结 (26)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8)6.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29)一、内容概述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干扰分析基础》我对于其中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书籍开篇首先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全面介绍,让我对这些高科技产品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随着内容的深入,书中开始探讨频率干扰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这些内容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
书中详细阐述了频率干扰的来源和类型,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
自然干扰主要来源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如太阳活动、大气噪声等;人为干扰则主要来源于其他通信系统的信号干扰、电磁辐射等。
这些干扰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影响,书中对干扰分析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这些内容包括了对频谱分析的技巧、信号处理的技术手段等,这些都是我在读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除了基础理论和干扰分析的基础,本书还强调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书中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频率干扰问题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这些实际案例使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也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全球频谱资源行业发展概述
全球频谱资源行业发展概述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4年导读:全球频谱资源行业发展概述。
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门(ITU-R)定义的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4G),并逐步向第五代(5G)推进。
参考《中国移动通信直放站市场格局分析及盈利空间评估报告(2014-2019)》频谱资源是国际共用、国家支配的稀缺性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方面。
移动通信行业是依托于频谱资源的重要行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无线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数据多媒体业务的渴望,多家机构研究显示,未来移动通信业务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如图1所示,这给新技术发展和频谱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应对庞大的业务需求,无线通信技术体系在加速演进。
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门(ITU-R)定义的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4G),并逐步向第五代(5G)推进。
相应地,我国也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力争在5G 时代引领国际技术发展走向。
在该范围内,多项关键技术以及新的网络架构相继涌现。
研究表明,下一代无线通信业务的发生地将有较强的集聚性,如家庭、办公室等。
报告显示,在欧洲,预计有2/3的话音业务和90%的数据业务来自热点地区;在美国,预计有50%的话音业务和70%的数据业务来自热点地区。
新的业务分布特征将有力地推动热点地区覆盖策略的发展,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倡导的小基站(smallcell)等技术。
在IMT系统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海量移动数据业务对频谱的需求力度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ITU-R正在开展未来IMT系统频谱需求总量预测的相关研究。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等组织都一同参与到相关研究中。
我国政府与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5G移动通信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话题。
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
在5G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趋势,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无线频谱将是5G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特别是频段较低的无线电波更为稀缺。
因此,在5G移动通信中,利用高频段的毫米波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毫米波的频段较高,传输速率较快,但其穿透力较差,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因此,在5G移动通信中,需要合理规划无线频谱资源,充分利用各个频段的特点,以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蜂窝网络架构的优化也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蜂窝网络主要以宏基站为中心,周围配备一些微小基站,以实现无线网络的扩容。
而在5G移动通信中,需要将基站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网络覆盖率和容量。
同时,还需要优化基站之间的协作和协议,减少干扰和延迟。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点接入技术,如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和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另外,网络切片技术是5G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网络切片技术是将物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为不同应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保障。
在5G移动通信中,由于网络资源的差异,不同应用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同。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为其提供特定的服务和保障,如低延迟、高可靠性等。
这将有助于推动5G移动通信在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虚拟化技术和云化技术也是5G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之一、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网络功能从硬件上解耦,使得网络资源更加灵活和可管理。
云化技术则可以将网络功能和服务部署在云端,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容。
在5G移动通信中,虚拟化和云化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2023年南京学时继续教育专业课《数字经济工程(1)》课后作业(答案全)
学时继续教育专业课《数字经济工程(1)》课后作业(答案全)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1时29分51秒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本讲提到,启动数字货币的一个试点——电子克朗的国家是(B)。
A、英国B、瑞典C、美国D、日本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有三个(B)的深层次矛盾非常突出。
A、不相沟通B、不相适应C、不相了解D、不相发展3、(A)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方式,采取一种真实的资产担保加上独立协会治理的新架构、新模式,是双重架构。
A、LibraB、以太坊C、比特币D、摩根币4、根据本讲,要以(D)为导向,结合人才和业务数据,精准开展员工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绩效提升等。
A、发展趋势B、人才心理C、人才发展方向D、人才价值5、建立以(D)为特点,以公开的文化要素市场平台为抓手的新型文化数字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它既是推动文化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发动机,也是促进文化数字经济良性循环的过滤器。
A、平台经济B、区域经济C、生物经济D、数字经济6、根据本讲,要利用先进科技推动企业技术、经验、原理等知识的(B)。
A、流程化B、软件化C、智能化D、简便化7、根据本讲,(C)的范围不断拓展,已经从传统的以企业内部为主,发展到支撑内部和外部服务的并重。
A、政企协同B、数据服务C、数据应用D、科技创新8、“一带一路”涉及沿线44亿人口、(D)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A、25B、35C、55D、659、最早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是(A)。
A、比特币B、LibraC、瑞波币D、以太坊10、根据本讲,区块链可利用(B)的账本将供应链中的公司交易、交付过程透明可视化。
A、备查式B、分布式C、日记式D、分类式11、根据本讲,(B)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企业国家。
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12、(C)将计算机中的运算从中央处理器转入内存中进行,可大幅降低数据交换时间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存取的能耗。
我国5G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5G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5G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5G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争夺制高点的焦点领域。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在5G行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对我国5G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我国5G行业发展现状1. 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在5G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在全球名列前茅。
中国的电信设备巨头华为、中兴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都在5G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的力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国在国际5G标准制定过程中也积极参与,努力争取我国企业在5G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
2.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5G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5G基站建设。
各个城市纷纷启动5G网络覆盖,不少城市已经实现了全面商用。
此外,我国还在5G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器件生产等领域进行了大力投入。
这些举措为我国5G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商用应用推广我国5G行业除了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注重5G的商用应用推广。
在各个领域,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5G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举个例子,通过5G技术,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远程操作和联网,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因此,商用应用的推广对于我国5G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5G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文件,以推动5G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以及相关产业基金的设立等。
政策的推动为5G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力。
2. 技术突破5G技术的突破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在5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对于我国5G行业领先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3. 国际竞争我国5G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国内因素影响,也与国际竞争有关。
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争夺5G技术的研发和市场份额。
5g频谱效率计算方法
5G频谱效率计算方法1.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5G通信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商用。
频谱效率是衡量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5G频谱效率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频谱效率定义频谱效率是指单位带宽上能承载的信息量。
在5G通信系统中,频谱效率由一个无线信道的信噪比以及调制和编码方式决定。
常用的计量单位是b i t/s/Hz。
3.频谱效率计算方法3.1.理论计算方法频谱效率的理论计算可以根据香农公式得出。
香农公式表示的是在给定信噪比条件下,最大可靠传输速率。
在5G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频谱效率:1.计算信道的信噪比(SN R);2.根据SN R和调制编码方案,查找调制编码表,得出每个调制符号所携带的信息量;3.乘以调制符号的传输速率,得到单位带宽上的总信息量;4.将总信息量除以单位带宽,得到频谱效率。
3.2.实际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测量和观察可以得到频谱效率。
实际测量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设置实验环境和参数,包括信道带宽、天线增益、传输功率等;2.发送特定的测试信号,记录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传输速率;3.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传输速率,计算频谱效率。
4.频谱效率影响因素频谱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信噪比、调制和编码方式、天线增益等。
在5G通信系统中,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下:4.1.信噪比信噪比是指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信噪比越高,系统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量,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4.2.调制和编码方式调制和编码方式是决定每个调制符号所携带信息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频谱效率。
4.3.天线增益天线增益是指天线辐射信号的增益。
天线增益越高,可以有效提高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信噪比,进而提高频谱效率。
5.结论本文介绍了5G频谱效率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频谱效率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频谱效率的计算和测量对于优化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频谱仪CNR测试方法
多模态融合
未来频谱仪CNR测试方 法将更加注重多模态信 息的融合,包括音频、 视频、文本等多种信息 ,以更全面地评估信号 的质量和性能。
跨平台和跨设备 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 网的普及,未来频谱仪 CNR测试方法将更加注 重跨平台和跨设备的应 用,能够在不同设备和 平台上实现快速、准确 的CNR测试。
载噪比是指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 之比,用于衡量信号的清晰度和 质量。
100%
测试方法
在特定频率和带宽下,测量接收 信号的功率和噪声功率,计算得 到载噪比。
80%
影响因素
载噪比受信号源、传输介质、接 收设备等多种因素影响。
测试信号的选择
标准信号
采用国际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测 试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实际信号
以降低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工作总结
频谱仪CNR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频谱仪CNR测试方法,包括测试原理、测试步骤、数据分析等方面,并通过实验验证 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比较了不同参数设置下CNR测试结果的差异,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和改进措施。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 信号进行测试,如通信信号、 广播信号等。
自定义信号
根据需要生成特定频率、幅度 和调制方式的信号进行测试。
03
频谱仪cnr测试方法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测试环境和条件
选择一个无干扰、低噪声的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同时,确定测试所需的信号源、频谱仪等设备和参 数设置。
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案例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cnr测试
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2021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答题库1.下面对网络安全工作表述错误的有?(D)A.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B.是网信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重视D.网络安全是政府的事儿,企业和个人可以不用太重视。
2.有关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A.当今时代,网络安全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C.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
D.网络安全不是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不必大惊小怪。
3.网络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发展是安全的保障B.安全是发展的前提C.安全与发展有机统一D.发展是安全的前提4.哪项不是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开展的工作?(B )A.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网络治理合力。
B.公开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
C.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D.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
5.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需要维护吗? (C )A.不需要B.偶尔需要C.必须维护D.维不维护都可以6.下列关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表述错误的是( D )A.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
C.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和延伸。
D.网络属于虚拟空间,网络主权原则不是参与网络国际治理与合作的重要原则。
7.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方面提出的原则主张?(D )A.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B.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C.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D.开放网络管理,促进尽快发展。
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1. 简介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
2. 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产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扶持政策、许可制度、频谱资源管理等政策措施,直接影响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创新能力、市场准入和资源配置。
例如,政府的频谱政策和拍卖制度会直接影响移动通信企业的网络建设和服务覆盖能力。
3. 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快速变化的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需要不断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 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格局也是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争夺市场份额。
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用户需求,加强品牌影响力。
5. 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是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拥有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基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变化对移动通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移动通信企业需要通过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需要跟踪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
6. 人才和管理能力人才和管理能力对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有效的管理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需要培养和吸引人才,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管理能力,提高组织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影响全球频谱预测工作发展的
关键因素
中国报告网
出版时间:2014年
导读:剖析影响全球频谱预测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频谱资源的需求量与业务密集程度紧密相关。
通常情况下频谱需求大体上由业务最密集场景的平均需求决定。
参考《中国频谱分析仪市场分析预测与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按照ITU-R5D工作组计划,IMT频谱需求预测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并将于2013年7月份向上级机构提交初步结果。
一方面,从国际层面来看,现有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精细化、准确化、合理化;另一方面,从我国研究进展来看,为了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现网数据的体现,预测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为中长期频率规划做准备。
通过对现有预测方法的归纳与总结,下文对频谱预测工作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3.1场景选择
频谱资源的需求量与业务密集程度紧密相关。
通常情况下频谱需求大体上由业务最密集场景的平均需求决定。
以M.1768为例,其将评估场景分为“城市、郊区、乡村”,如图3所示,在三者的频谱需求中求得最大值,作为总的频谱需求。
预测结果显示,“城区”频谱需求远高于后两种场景。
俄罗斯和GSMA
的方法也具有相似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推断,郊区与乡村等地区业务量的增加不会对频谱需求总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反,还可能引入误差。
其一,如果先对业务总量进行预测,再将其分流到城市等多种场景中,那么不同的分流比例会给结果带来较大差别,精确的分流比例难以计算,这将不利于获得城市场景的真实业务需求情况;其二,城市的发展程度千差万别,现有方法对城市场景的定义较为宽泛,难以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频谱的实际使用情况。
因此,在预测中对城市场景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将是解决频谱需求问题的捷径。
图3M.1768方法中的3种场景
3.2基准数据选择
在未来业务量的预测上,通常方法是先确定基准年(或月等其他时间周期),获得基准年的业务统计数据,然后以基准年为起点,对业务量增长倍数进行预测。
因此,基准年的选择与业务量增长倍数的预测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现有预测方法通常是将历史数据统计、社会调查与曲线拟合算法相结合,完成业务量增长倍数的预测。
部分方法中引入了“平均年度增长”的概念,将未来若干年的业务量增长倍数平均为年度增长。
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计算中要对数值大小保持谨慎。
尤其是当相邻几年增长率波动较大时,这种方式会引入误差。
例如,假设以2010年为基准年,总业务量为单位1,以预测2012年总业务量为目标。
•情况一:通过业务量预测,得到2011年业务量增长2倍,结果为2;2012年仍增长2倍,业务量为4。
此时,如果使用“平均年度增长”的概念,可以得到年均增长为2倍。
此时,若保持“平均年度增长”不变,选择2011年为基准年,以总业务量2为基准数据,那么2012年的业务量仍为4,与上述结论相同。
•情况二:通过业务量预测,得到2011年业务量增长4倍,结果为4;而2012年无任何增长,业务量仍为4。
易知“平均年度增长”仍为2倍(即每年增加2倍)。
此时,若以“平均年度增长”为准则,选择2011年为基准年,以业务量4为基准数据,那么2012年数据将为4×2=8倍,这与前者结论相差较大。
当前,各预测方法中普遍认为,2010-2020年总业务量增长率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
因此,在计算中应当首先确定基准年与基准数据,再对增长倍数进行估算,避免因使用“平均年度增长”而引入的误差。
3.3总业务量增长倍数
合理、准确地预测总业务量增长倍数是预测工作的重要前提。
总业务量的增长倍数与频谱需求的最终预测结果大体上呈线性正相关,是任何一个预测方法的关键输入参数之一。
表2给出了部分预测结果示例。
在2013年1月的
ITU-R5D工作组会议上,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和诺西等公司提案认为,2020年全球总业务量较2010年的增长倍数为44~87倍,日本提案预测该倍数为43.9~80.3倍。
相比之下,我国人口众多,未来IMT业务量发展潜力极大。
依据CCSA的预测报告,我国总业务量在2010-2015年增长35~40倍,在
2015-2020年增长15~20倍。
类似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预测方法中对我国2020年业务量较2010年增长倍数的预测约为621倍。
由此可见,不同国家或组织机构的业务量预测结果范围跨度较大。
表2业务量预测结果示例
3.4业务量到部署的分流
部署分流是从“总业务量”到“3G/4G等接入技术组”,再到“宏基站(Macro)、微基站(Micro)、毫微基站(Pico)、热点基站(HotSpot)”的映射关系,如图4所示。
不同的接入技术组在不同部署小区的承载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同样的总业务量配合不同的分流系数,将会对结果带来较大的差别。
例如,将所有业务都由宏基站承担或将所有业务都由热点基站承担,前者的频谱总需求可能是后者的数倍。
引言中的参考文献显示了热点地区业务量将至少占据总业务量的70%,未来小基站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推动热点地区覆盖能力的进步,这些研究与结论在分流计算中应当给予充分考虑。
图4业务量到部署分流示意
3.5WLAN占总业务量的比例
WLAN作为一种非IMT的主流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步行/静止等室内外热点的承载能力日益凸显。
大体上,其对业务量的分流比例与IMT的频谱需求反相关。
当前一些观点认为,未来WLAN对热点地区的分流比例将占据15%~30%。
近些年来,我国WLAN业务迅猛发展,管理部门为WLAN规划的频段资源也在增加。
现有预测方法对未来网络融合的趋势考虑仍存在不足,非IMT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对业务量的分流能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3.6基站数与覆盖面积
基站数量的增加是缓解频谱需求的重要手段,然而,基站数量的绝对增长难以与频谱需求建立直接联系。
基站数量与覆盖面积是体现不同部署场景对业务量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部署分流一定的前提下,每种部署类型的基站数量越少,单位覆盖面积越大,则频率复用就越少,频谱需求越高。
在典型城区环境中,不同类基站的覆盖距离情况大概如下:宏基站(约400m)>微基站(约200m)>毫微基站(约40m)>热点基站(约10m)。
事实上,运营商基站数量的持续增加,需要综合考虑两点:一方面,城区密集地区的基站建设密度已经较高,难以继续部署宏基站或微基站,未来或将仅部署小基站等类型的基站;另一方面,随着郊区、乡村的城市化建设,这些地区将会建设一批数量可观的基站,使得全国基站总数显著增加。
然而,这些地区的业务量,远不及频谱需求最强烈的大城市地区,即这类地区新增的基站数量并未对总频谱需求产生实质性影响。
因此,在预测方法中,基站数量增加的因素,需要结合场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7频谱效率
频谱效率与频谱需求约呈反比关系。
频谱效率是表征单位基站承载业务吞吐量的能力。
ITU-R给出的2020年不同场景下的频谱效率评估值见表3。
表32020年城市频谱效率评估结果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频谱效率受到站址部署难、环境复杂度高等因素的影响,能够达到的数值往往低于理论评估结果。
以我国为例,当前3G商用网络频谱效率仅为过去3G标准化评估谱效率的40%。
因此,在预测中要充分考虑理论评估结果与实际部署结果的差距。
3.8上下行配比
高通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IMT系统上行与下行业务量不对称的情况将长期存在且差距不断加大。
在2010年,下行业务量是上行的6倍;预计到2015年,该倍数将上升到10倍。
目前,频分双工(FDD)系统的下行补充技术(SDL)
和时分双工(TDD)系统本身具备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等能力是解决上下行业务量
不对称问题的主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假设在2015年,为满足下行业务量,需要x的频谱资源,若必须上下行对称配置资源,则将共需要2x的频谱总需求;若实现理想下行补充技术或上下行时隙灵活配比,依据高通公司10:1的预测结果,根据当前FDD 与TDD技术的不同以及控制信道开销等因素,上行的频谱需求可能下降到0.2x 左右,这极大地节约了频谱资源。
因此,在预测中应适当考虑这些为解决上下行业务量不对称而发展的新技术。
结语
对频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是技术、行业与产业的发展需要,又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必然要求。
IMT系统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的主要承载,对频谱资源总量具有较高的需求。
对其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现有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IMT频谱需求预测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若干考虑,以期后续相关工作能够与我国国情更好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