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辈子学做老师——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谢艳

一、于漪其人

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是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

读她的书仿佛聆听邻座的同事讲述他教学中的喜惑得失,朴素却又深入心底。在教改的岁月中,我们时常感叹: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语文向何处?那么,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老一辈教育家们的著作,会让我们找到语文教学本来的样子。

先来走进于漪经典语录,感悟他只言片语后面的教育情怀。

二、于漪经典语录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开窍,会飞快进步,茁壮成长。

◆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

走进于漪老师的著作,能够找到成为学生心灵征服者的路径。下面三、经典做法

教学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而不同的应对方式导致了教师的不同成长。于漪老师的方法是:1.打好中文底子,增加教学底气

“非科班出身”学历史的于老师,“老老实实打中文的底子,补先天的不足”,于老师说:我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功夫学习,从语音、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到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为的只是增添一点教学的底气。

2.丰富语文素养,反复推敲学科目的任务

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育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于老师都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

在语言上下功夫。于老师说:“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既要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有文化含量,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中,学生听起来才会愉快。

语言是思想的影子,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还要有文化含量,因为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如果语言有吸引力,学生就愿意听。语文教师的词汇要很丰富,既要教学生规范的书面语言,又要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学习活的语言”。于漪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下功夫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我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认真剖析自己教学语言的毛病,首先做到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不含糊其辞;再进而锤炼,力求优美生动,不枯燥干瘪。我的教案写得极为详细,把所教之课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认真修改,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把多余的字、词、句,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一删改,纠正,然后背诵出来,再口语化。这样坚持了两年,语言水平提高了,我做到了讲话、交流、乃至做报告,只打腹稿,不打草稿;写文章,也着力于下笔成文。她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

3.备课力求真懂

于老师备课一丝不苟。读懂;读通;吃透。为了备好一堂课,常常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

她的成长则不得不归功于她为自己下的一个规矩: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于漪老师说:“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料,是别人潜心研究所得,对我来说,总隔了一层,只有经过自己独立钻研,所得体会才是真切的。

“每备一篇课文,我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

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让于老师吃透教材,也让于老师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何处是经络,何处是骨骼,脑子里比较清晰”。这也意味着,拿到一篇文章,就能对作者的思路,书写对象的来龙去脉,语言文字运用的匠心等等,有看清楚的穿透力与判断力,而不是茫茫然,无目的无方向了。

于老师说:“一篇篇课文下功夫钻研,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教起来就神不乱,心不慌,能够得心应手。

4.回顾与反思成为必修课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感觉:于老师“学做教师”中还有至关重要的关键的一环——“回顾与反思”。

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

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自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

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

于老师的“教后”很丰富,她记‘教’记‘学’,记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记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记对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记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火花。日久天长,对教学中的是非得失就会逐步清楚”。

今天在这里介绍的他的一些做法可能大家觉得不过都是我们知晓的一些根本罢了,但做好根本,将细节做到极致,将根本做到日久天长,却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于漪老师的成功密码与更多的教育智慧蕴藏在他的一篇篇论述里,一本本著作中,走进于漪的书,我想借她的智慧一定能浇灌出我们语文老师的轻松与惬意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