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5060年代的戏剧PPT课件
合集下载
1950、1960年代的戏剧:概述
(一)建国初期:多幕剧的发展
刘沧浪等的《红旗歌》 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 夏衍的《考验》 陈其通《万水千山》 安波《春风吹到诺敏河》
(二)1953—1957,独幕剧的发展
1953年,《剧本》月刊举办独幕剧征稿评奖活动。 重要作家作品:孙芋的《妇女代表》、何求的《新局长 到来之前》、鲁彦周《归来》、陈桂珍的《家务事》等。
3、“京剧”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革命现代京剧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重大突破,不 仅使中国戏曲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戏曲 审美观念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正是京剧革命现代戏、乃至整 个戏曲现代戏能在戏曲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局限:文艺与政治?文学性,艺术性?
二、当代话剧的发展
1950、1960年代戏剧概述
当代戏曲的改革 当代话剧的发展 当代歌剧的发展 “第四种剧本” 中国现代戏剧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李祖德课件,版权所有
戏剧:戏曲、话剧、歌剧,电影剧本 当代戏剧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1949—1957 第二个历史时期:1958—1976 新的历史时期:1977——
(2)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 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第二,随着写实布景的采用,是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剧 中施行,使戏剧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原来以时空不固 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第三,依据“现实主义”原则,刻画人物性格,打破生、旦、净、 末、丑等角色体系,脸谱化不得不取消。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 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自然不能不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 或创造,从而使传统的表演体制被彻底突破; 第四,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感受、情绪和个性,歌剧和交响 乐的经验被引进,于是更具表现力的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 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
20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 1、独幕剧形式的群众戏剧高潮 • 在50年代,主要在1953-1957年间,独幕剧创作相当活跃
的艺术,大量群众踊跃参与创演,形成中国戏剧史上独有 的“群众戏剧”高潮。
• 一类是在恋婚、家庭题材,注重表现新时代新社会中女性 的觉醒成长与情感心理,以孙芋 《妇女代表》、崔德志 《刘莲英》为代表;
• “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 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 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 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 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老舍生活与
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声音
• “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 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 强烈憎恨。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 也是他的历史观。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 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 温婉和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 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洪子诚:《中国当
人也是中国人哪!”他的话铿锵有力。 • 4,要面子的松二爷也有着自己卑微的坚守。
.
• “话剧民族化”的典范 • 一,它的典范性首先体现在活的“老北京”,浓浓的“北
京味儿”,地道的中国人,深沉的历史感。 • 二,它也突破了西方话剧的一贯写法,也没有走上戏曲化
的习惯道路,创造出一种独具“中国风”与现代性的话剧 形式。 • 1,“人多事繁”、散点透视的戏剧结构。 • 2,“非冲突化”的戏剧思维。 • 3,“开口就响”的戏剧语言。 • 4,也是最核心的,饱含着悲悯和忧患之情的悲喜剧形态。
• 这些历史剧大都富有饱满的诗情、浓郁的诗意,以及鲜明 的民族化风格。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戏剧常识》PPT教学课件
2021/01/22
35
“雷雨”这一标题的象 征意义是什么?
2021/01/22
36
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 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 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 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 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 的大雷雨即将来临。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 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2021/01/22
兄弟相见不相认却相仇 34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 的作用是什么?
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 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 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 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 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2021/01/22
5
曹禺
2021/01/22
7
曹禺
原名万家宝,
1910年生于天津一
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原籍湖北潜江。他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出现的有
很大成就和广泛影
响的剧作家。被称
为“中国的莎士比
亚”。 2021/01/22
8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 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 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 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
现在的侍萍: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 恶——清醒,自尊,坚强
2021/01/22
23
思考题:
1、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 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 会惊恐万状呢?
50~60年代中期的话剧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2. 艺术成就:
•
• •
• •
《龙须沟》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它的现实意义,还在于 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⑴、程疯子是塑造得最成功、最感人的艺术典型。 作者将这一人物的“痛”处同社会、同具体生活环境联 系起来,既生动地刻画出他善良而又懦弱的性格,又使观众 从他的不幸遭遇中看到那条“臭沟”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屈 辱,以及不甘于现状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放了, 疯子所望的“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成了现实,他又开始了演唱,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由这一 人物生活命运的变化,作品的主题得以充分展现和深化。 ⑵、老舍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得力于他对人物的熟悉和对 人物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 ①他生活在北京底层市民中间,对各色人等的性格、习 性了如指掌。②作为语言大师,他十分注重运用经过提炼的 北京话,赋予人物以生命。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 么话,都贴切得当,不容混淆。⑶、即使一些次要人物,如 赵老头、王大妈、丁四嫂、二春姑娘等,也都个性鲜明,有 力地凸现出剧本主题。
⑵、话剧创作振兴 ①反映农业生活:有多幕剧《龙江颂》等。 ②反映工业生活:有刘川《第二个春天》。 ③反映战士生活:有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④反映革命历史题材:有王树元的《杜鹃山》。 ⑤有旨在向青年进行教育:有丛深的《千万不要忘记》。 ⑥取材于国际斗争的讽刺话剧:陈白尘《纸老虎现形记》 ⑶、话剧理论探讨,首次提出了写实与写意两种戏剧观。 • 7. 八届十中全会后,为政治服务的剧作兴盛。 • 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 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戏剧家 的创作活动只能在为政治服务的框架内有限度地进行。因此, 本时期虽然出现了话剧创作与演出的热潮,但由于剧作家难 以摆脱的公式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主题意识与政策意识 日渐严重,自然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倾向。
5060年代的中国小说课件分解
新民歌运动的主题
劳动主题 爱情主题 颂歌主题
1、劳动主题
稻谷堆的圆又圆, 社员堆到上了天. 撕片白云擦擦汗, 凑上太阳吸袋烟。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一个萝卜千金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我来了》
大跃进时陕西安康的一首《我来了》, 在全国传诵,具有很大的震撼力: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
“我”(李克)和“我的妻”(张同志)
小说写的主 要是曾被夸为 “知识分子和工 农结合的典型” 的一对夫妻进城 后婚姻从破裂到 修复的一个过程。
“我的妻”——张同志
小说中“张同志”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物画 廓中一个崭新的形象, 是作者的一种创造,并 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我的妻”——张同志
张同志确实代表了一批有着和她共同经 历的中国妇女。
题材:光明面,歌颂一切。
手法: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
功能:认识和教化。
主要作品
五六十年代绝大部分作品都逃不出“革 命战争题材”与“现实农村题材”两类,这 时期的主要作品可用八个字概括: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 《林海雪原》)
第一讲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序 言
战争结束后,在文学创作领域,作家们
期待:一个从事文学创造的从容环境。 现实: 理想的实现遇到了困难。
原因:战后中国现实政治的急迫情势。
结果:文学成为实现和宣传政治主张的工具。
五六十年代文学的特点
1 .文学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
2.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3.文学作品题材集中,艺术形式单调,文学功 能单一。
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概论 ppt课件
二章 戏剧(影视)演员的类别
一、类型演员 二、本色演员 三、性格演员
ppt课件
15
一、类型演员
又称“天然型演员”。这类演员在外形或气质上具有较 为鲜明的特点,十分适合扮演某部影片中的某一角色。 有时由于这一角色的演出成功,以至经常被选用扮演 同类角色,导致演员戏路的类型化。
类型演员一般是指根据自己的形象与气质特点专门扮演 某一类型角色的演员,其中包括特型演员在内。邵牧 君同志在谈到类型化表演时指出:“类型化表演,即 以类型化的角'色为基础,寻找在外形与气质风度上与 之相一致的人来扮演,以达到演员即是角色,角色即 是演员的效果。但是,这种表演却并不十分恪守让演 员在银幕上保持真实生活中的人的本色的规则,而是 对演员加上各种人工的修饰,尽量使他突出于周围事 物(包括人)之上,因此,尽管演员与角色是合一的, 却未必总能给人以充分的真实感。”
3、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 程是同时进行的,即是“同步说”
4、表演艺术具有直观性与过程性统一,
即时、空统一性。
ppt课件
9
第四节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当众扮演角色的艺术
扮演的内容: 1)扮演出角色的个性特征 2)扮演出角色的外貌特点 3)扮演者的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必须符合角 色需要 4)演员扮演的手段书语言声调、表情与动作 2、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1) 化身的含义: “把自身变为剧中人,成为戏 剧创造媒体的人。”
ppt课件
6
第一章
第一节
表演艺术特征论
表演艺术的起源
1、表演的概念 表:表现,表象;演:不断变化、演变 表演,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2、表演的起源
古希腊的歌队
优孟衣冠
ppt课件
一、类型演员 二、本色演员 三、性格演员
ppt课件
15
一、类型演员
又称“天然型演员”。这类演员在外形或气质上具有较 为鲜明的特点,十分适合扮演某部影片中的某一角色。 有时由于这一角色的演出成功,以至经常被选用扮演 同类角色,导致演员戏路的类型化。
类型演员一般是指根据自己的形象与气质特点专门扮演 某一类型角色的演员,其中包括特型演员在内。邵牧 君同志在谈到类型化表演时指出:“类型化表演,即 以类型化的角'色为基础,寻找在外形与气质风度上与 之相一致的人来扮演,以达到演员即是角色,角色即 是演员的效果。但是,这种表演却并不十分恪守让演 员在银幕上保持真实生活中的人的本色的规则,而是 对演员加上各种人工的修饰,尽量使他突出于周围事 物(包括人)之上,因此,尽管演员与角色是合一的, 却未必总能给人以充分的真实感。”
3、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 程是同时进行的,即是“同步说”
4、表演艺术具有直观性与过程性统一,
即时、空统一性。
ppt课件
9
第四节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当众扮演角色的艺术
扮演的内容: 1)扮演出角色的个性特征 2)扮演出角色的外貌特点 3)扮演者的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必须符合角 色需要 4)演员扮演的手段书语言声调、表情与动作 2、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1) 化身的含义: “把自身变为剧中人,成为戏 剧创造媒体的人。”
ppt课件
6
第一章
第一节
表演艺术特征论
表演艺术的起源
1、表演的概念 表:表现,表象;演:不断变化、演变 表演,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2、表演的起源
古希腊的歌队
优孟衣冠
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四戏剧ppt 人教课标版
代表作
国外:
《玩偶之家》(易卜生 ) 《天边外》(奥尼尔) 《三姐妹》(契诃夫 ) 《威尼斯商人》《罗密欧 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 《李尔王》(莎士比亚 )
中国话剧
我所了解的中国话剧
欣赏
中国话剧
• 一、因社会变革而生 • 中国话剧是因社会变革需求应运而生。 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 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 • 春柳社 李叔同 《茶花女》 《黑奴吁天录》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 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 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共勉,早安!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 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 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 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 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 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7、“一定要 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 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 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 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 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 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 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14、 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 终看得见自己。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 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18、努力 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 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1】当你宽恕的时候,等于释放 了一个囚徒,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徒就是你自己。对的那条路,往往不是最好走的。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 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在这个世界 上,不要太依赖别人,因为即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里离开你。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 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能魂牵梦萦;一段简约,更可以维系一生。所有的人,起 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 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缘分这东西就是定数,来无形去无影。缘分来了无以阻挡,散了落花流水。有缘且珍惜,无缘莫停留。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你的恐惧来源于你 的无知;你的无知来源于你的胆怯和虚荣。 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除了交流,还能有什么?除了语言文字,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可以。但是无论什么形式,却都要建立在懂得的基础上。你不懂他的时候,你的拥抱只是桎梏, 你懂得的时候,一个拥抱胜过了万语千言。 如果不想被人评价为太浮躁,那么就要学会和寂寞相处。绝大部分人怀念的并非初恋情人,而是初恋时纯净的心情。初恋让人难忘,不是因为他{她}很帅或很漂亮,也不是因为得不到 的就是最好的,而是因为初涉爱河的人异常纯真,没有私心杂念。生活不是用来幻想和回忆,生活是用来思考和追求!生活如茶不仅要懂得如何泡制,更要懂得如何品尝!很多人不需要 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已不是恋人也成不了朋友,时间过去,无关乎喜不喜欢,总会很习惯的想起你,然后希望 你一切都好。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 的修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一个人的声音和足迹,如果能被另一个人深深的怀念和铭记,这就是永恒。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 向前。低头不一定全是软弱,有时是发力前的预备姿势。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慎言谨行,是修已第一事。不自重者是取辱,不自畏者亦是招祸。 爱是需要付出代价,爱是需要担当,爱是需要努力争取,爱是需要你为了对方而放弃一些事情,并改变自己。痛苦对人是必要的,没有痛苦,人既不能认识是什么东西对他有害,不 知道逃避它,也不知道给自己提供舒适;此外,没有痛苦,人也绝不会认识幸福。失恋不可怕,有眼无珠不可怕,看不清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着一堆垃圾非要当成潜力股,还捧在 手心里使个劲地惋惜。这就跟你得了流行感冒一样,难过之后需要增强的是免疫力;而不是一边痛苦,一边非要作践你自己。——青春最美的不是梦,而是与你一起追梦的人。这世间 许多事物皆因相信而存在,所以人们亲手捏出了泥菩萨,却选择坚定的去信仰它。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 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爱情是一种遇见,要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能成就一段爱情。我不能说一辈子 只能爱一个人,这根本不可能。可是一定有一个人,能让我笑得最灿烂,哭得最透彻,记的最深刻。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 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龙应台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痛后就可以快乐的飞翔。这个世界上, 没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只有抓不住而从掌心中悄然流走的。如果你醒着,那么你就当清醒;如果你睡着,那么你就当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应该再考虑其他事。如果你 的手在这里,你的思想也应当同时在这里。如果开始行动,就不要犹豫。
中国当代文学 第四讲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1
四、《茶馆》的人物形象
1.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是一个处于社会底 层的想通过不断改良而活下去的顺民形象。其性格 特征是精明能干,又圆滑世故,虽有点自私,但还 善良热情。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为人处世谨小慎微、 安分守己、曲意逢迎、逆来顺受,并赶时髦、追潮 流,对茶馆的经营进行了不断地改良。但最后在国 民党接收北京时,茶馆被征做情报处,他上吊自杀。 其悲剧说明:黑暗的旧中国委曲求全、不断进行改 良的老好人也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节 《花与剑》简析
五、《花与剑》所反映的问题: 马森戏剧的“根本问题”概括起来有:“我是 谁?”“爸爸在哪儿?”因为“水有源,树有根, 如果我不知道我父亲,我实在无法生活。”“我必 须弄清谁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做过什么?然后我 才能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些什么?”……在这样一 个层面上,马森戏剧的生命哲学便呈现出矛盾状态: 一方面感到“为人的寂寞”,对现存价值的怀疑和 对理性的困惑,流露着悲凉悲观悲怆;另一方面又 产生“需人了解的欲求”和与人沟通的愿望,“尽 可以任性道出一己的心声”。
第二节 《绝对信号》简析
2.《绝对信号》的艺术特点:却无意在戏剧冲突上 多做文章,它着意的是展示情境演变过程,剧作通 过打破现实生活的逻辑,将正在发生的事件与黑子、 蜜蜂、小号的回忆、想象有机地交织穿插,构成情 境的演变过程。剧作以小剧场方式上演,在现代化 的声光设备的支持下,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时 空具象化地表现于舞台上,极大地拓展了戏剧的舞 台时空。同时,突破了第四堵墙,加强了剧中人与 观众的直接交流。该剧以其小剧场的新颖的演出方 式,和剧作结构、舞台形象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使 人瞩目。剧作在北京公演时,创下了百场爆满的记 录。
第二节 《花与剑》简析
一、《花与创》的象征意义: 《花与创》是马森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花象 征着爱,剑象征着恨。父亲一手拿花,一手执剑, 象征爱和恨与生命同在,同为一体的两面。父亲与 母亲既彼此相爱又充满仇恨,一直生活在无休止的 相互依恋又相互折磨的状态中,当父亲将爱的鲜花 献给母亲时,他也注定要将仇恨的剑刺向所爱人的 胸膛,而自己也与之同归于尽。剧作家为解读《花 与剑》说:“我有一个构想,对于善与恶,是与非, 爱与恨,可能认为它们是一事两面,而不认为它们 是绝对对立的。”
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
等等
红楼梦
杨门女将
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 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 的传统舞美体制; 第二,吸收话剧的分场、分幕制,使 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 第三,取消脸谱和生、旦、净、末、 丑等严格区分的角色类型。 第四,吸收了歌剧和交响乐的表现手 法,更具表现力的新唱腔、新板式和 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
1957年,黎弘(刘川)在《南京日报》上发表 文章,指出:“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话 剧舞台上只有工、农、兵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 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 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军的军事斗争。除 此之外,再找不出第四种剧本了。这话说得虽有些 刻薄,却也道出了公式概念统治舞台时期的一定情 况。” 作者认为,《布谷鸟又叫了》突破了当时剧坛的 公式化和概念化模式,具有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工 农兵剧本之外的“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
(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在 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 的。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 现人民内部矛盾。在题材选取上,主张打破框框, 扩展视野,除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外,也应当写知 识分子,写工农兵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和个人生 活。
刘麻子正坐着说媒拉纤的生意,他给康六10两银 子,买下了他的女儿康顺子,转手以200两银子的 高价卖给了庞太监做老婆。 一个乡下妇人领着一个头插稻草的小妞来茶馆讨 饭、卖孩子。阔少秦仲义(秦二爷)让掌柜的轰 出去,常四爷却给她们母女要了两碗烂肉面,随 口说了句:“二爷,我看啊,大清国要完。”被 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听见了,把常四爷给抓走了。 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他来茶馆是打算把房子 收回,办工厂。他依钱仗势和庞太监言语顶撞, 庞太监暗自愤恨。 茶客甲、乙正下象棋,甲说了句:“将,你完 了!”结束了第一幕,也预示了大清国的灭亡。
26、五六十年代戏剧
第四种剧本的成就
1、突破“人性”“人道主义”
的禁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与爱 情生活,塑造真实的人物。 2、突破不准“暴露”的禁区, 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 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1958-1962:历史剧
《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 《关汉卿》《文成公主》(田汉) 《胆剑篇》(曹禺) 《甲午海战》(朱祖贻) 《神拳》(老舍)
第四章 五、六十年代戏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50、60年代戏剧概述 《茶馆》 《关汉卿》
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概述
当代戏剧发展历史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 1949-1957 第二个历史时期 1958-1976 新的历史时期 1977——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中国歌剧的定位
两种艺术倾向: 一、《白毛女》式
– 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
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二、《草原之歌》式
– 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
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 剧性。
《白毛女》剧照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
原因: 一、“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二、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特点: 一、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二、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三、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第四章第四章五六十年代戏剧五六十年代戏剧第一节5060年代戏剧概述第二节茶馆第三节关汉卿第一节第一节50506060年代戏剧概述年代戏剧概述第一个发展时期19491957第二个历史时期19581976新的历史时期1977一当代戏曲的改革一当代戏曲的改革次序时间内容成果19491957改人改制推陈出新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19581976京剧现代戏写实分场音乐体制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二当代话剧的新变二当代话剧的新变简介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第一幕 :“戊戌变法”失 败后
• 旗兵(二德子)无所事事,四处寻衅打架 • 拉皮条的(刘麻子)帮太监(庞太监)娶老婆 • 穷人卖儿鬻女 • 爱国的旗人发了几句牢骚被捕(常四爷:“我看
这大清国是要完了!”) • 新兴的资本家(秦仲义)企图“实业救国” • 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
意兴隆
• 用光的政治意义
《红色娘子军》(图)
《白毛女》(图)
• 取自王子 与小天鹅 的造型.
• 政治与爱 情的置换。
• 同样的艺 术造型, 表示的意 义完全不 一样。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 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 田汉的创作方法:“六经注我” “铜豌豆”——“铁汉子”
• 主题:1.歌颂关汉卿“为民请命”的精 神 2.歌颂关汉卿的“铜豌豆”精神
• 2、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1)1949~1957: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a.对剧目进行去芜存菁的筛选 b.对思想内容进行抑浊扬清 c.创作队伍与戏剧理论的更新
(2)1958~1976: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内容上:表现现代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形式上:
a.吸收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传统舞 美体制
《茶馆》的艺术构思
• 1.“反描法” • 2.“侧面透露法” • 3.“人像展览式”方法 • 4.“坐标式”结构 • 5. 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
人物塑造方法:
a.使用个性化语言 b.在冲突中塑造人物 c.精心选择人物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
光点,进行简洁地刻画。
• 作业(二选一): • 1、任选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一首,写一篇
1950、1960年代的戏剧:概述
“反右”斗争之后,四类历史剧: 1、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为历史人物翻案的,如郭沫若 的《蔡文姬》、《武则天》。 2、发掘历史精神以鼓励今人的,如曹禺《胆剑篇》。 3、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儆后人的,如朱祖贻等的《甲午海 战》。 4、歌颂历史上某些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的,如田汉的《关 汉卿》、《文成公主》。
1、建国初关于戏曲改革的讨论
(1)国家文艺部门关于戏曲改革的政策 1950,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1951,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1951,《人民日报》,《重视戏曲改革工作》。
(2)戏曲界关于传统戏曲的讨论: 对待传统戏曲遗产的两种态度:反历史主义倾向;“百 花齐放,推陈出新”
背景资料: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分别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话剧工作者,实现了一次大 聚合。 为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戏剧界举行了盛大演出,仅话剧演出 就达10余台,其中既有来自解放区的《红旗歌》、《喜相逢》、 《反“翻把”斗争》等,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等因奉此》、 《南下列车》等。 会后,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戏剧家田汉被选举 为主席。
布莱希特体系:陌生化方 法、间离化效果。演员要高 于角色,控制并且支配自己 的情感。布莱希特强调应该 寻求一种理智和感情相结合 的辩证的戏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 “第四堵墙”:要求演员应 该“进入角色”的理论,体 验派。
从自然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 到现实主义,中国现代戏剧
……演员必须表演得好像在家里生 活一样,不要去理会他在观众中所 激起的感情;观众鼓掌也好,反感 也好,都不要管;舞台前面必须有 一面第四堵墙,这堵墙对观众来说 是透明的,对演员是不透明的。 ——法国剧作家让·柔琏
1、建国初关于戏曲改革的讨论
(1)国家文艺部门关于戏曲改革的政策 1950,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1951,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1951,《人民日报》,《重视戏曲改革工作》。
(2)戏曲界关于传统戏曲的讨论: 对待传统戏曲遗产的两种态度:反历史主义倾向;“百 花齐放,推陈出新”
背景资料: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分别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话剧工作者,实现了一次大 聚合。 为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戏剧界举行了盛大演出,仅话剧演出 就达10余台,其中既有来自解放区的《红旗歌》、《喜相逢》、 《反“翻把”斗争》等,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等因奉此》、 《南下列车》等。 会后,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戏剧家田汉被选举 为主席。
布莱希特体系:陌生化方 法、间离化效果。演员要高 于角色,控制并且支配自己 的情感。布莱希特强调应该 寻求一种理智和感情相结合 的辩证的戏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 “第四堵墙”:要求演员应 该“进入角色”的理论,体 验派。
从自然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 到现实主义,中国现代戏剧
……演员必须表演得好像在家里生 活一样,不要去理会他在观众中所 激起的感情;观众鼓掌也好,反感 也好,都不要管;舞台前面必须有 一面第四堵墙,这堵墙对观众来说 是透明的,对演员是不透明的。 ——法国剧作家让·柔琏
50-60年代中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二节 革命战争的“诗化”叙 述
一、 孙犁的小说
• 1. 孙犁小说的创作特点: • ⑴、选取“重大题材”。 • 孙犁的当代创作选取了“重大题材”,主要是两个方
面: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二是农村生活题材。 • 孙犁小说大都以滹沱河畔、白洋淀中、冀中平原、冀 西山地的农村乡镇为背景,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为描写对 象。表现北方农村和农民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变幻:从抗日 战争到土改、到变工互助、到合作社,这条线索贯穿了他 从抗战时期《芦花荡》(1944年)、《荷花淀》到建国初 期的《山地回忆》、《吴召儿》、《风云初记》、《铁木 前传》等作品。
四、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在本时 期的发展历程
• 1. 建国初期,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开端良好。 • 2. 反右后,革命历史小说长篇创作获得丰收。 • 3.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革命历史小说创 • 作因极左政治的影响陷入低谷。
五、本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 创作特点
•
• • • • • 在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小 说也较为多样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小说艺术形态的 演变过程。 1. 强烈的故事体和纪实体特征。 ⑴、故事体成就更为显著。 ⑵、纪实体成绩可喜。 2. 追求“史诗风范”。 革命历史小说的成熟更集中地体现在长篇小说创作上, 其标志是作家对“史诗性”的追求和一批作品体现出来的 “史诗风范”。
• •
• •
⑵、个性化的抒情风格:“重大题材”的浪漫主义表现。 孙犁小说创作的题材是重大的,但他对题材所作的艺 术处理却是独特和别致的,这就是他在描写现实生活时经 常揉进的浪漫主义情调。 在孙犁的创作中,浪漫主义情调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即透过那些复杂纷繁的革命斗争、社会生活的描写,寄寓 着作家本人对纯美的乡土风物、纯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 人伦情感、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这使得孙 犁关于革命历史的叙述成为田园牧歌、乡村情歌和革命颂 歌的交响曲,表现出个性化的抒情风格。 ①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对战争进行诗化处理,凸 显人性美、人情美。 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这是孙犁小说抒情风格的主 要表现。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中,由通讯和故事衍 生而来的小说一直看重对于事件和故事的质朴叙述;但孙 犁的创作不同,真正形成他个人风格的,则是在延安创作 的《芦花荡》、《荷花淀》等,正是这类作品开了将革命 斗争生活诗意化的先声。
8.1950、60年代的戏剧创作
第四章
19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述
戏曲
戏曲方面,直接秉承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的成 功经验,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 方针,挖掘、整理、改编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 的戏曲作品,丰富了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 式。 话剧创作继续保持三四十年代曹禺、夏衍、田 汉、陈白尘等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着重反映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出 现了两次创作高潮。
京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从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京剧正式诞生算 起,到新中国成立时,京剧已有150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京剧发展成了一门 伟大的艺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演出模式和演艺特征: 1)在演员演出方面,形成了以生、旦、净、末、丑为基本行当的表演体制; 2)在音乐方面,形成了以曲联体或板腔体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体制; 3)在文学创作方面,形成了以不分场及空间不固定为主要原则的文学体制; 4)在布景制作方面,形成了以“随意赋形”为基本观念的舞美体制。 可以说,上述传统京剧的各种演艺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中已经日趋稳定,并最终走向 了凝固,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状态。而这种超稳定的状态势必会对现代生活内容产 生一种极强的反作用力,也就是约束力和排斥力,使它们不容易产生融合。因此, 由传统京戏改革为现代京剧,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突破传统演艺形式与现代生活之间 的矛盾与障碍。而不能克服有效这种障碍,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便难以在戏曲舞 台上站住脚。这也就是为什么近现代屡次“戏改”而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 1960年代的“京剧革命”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增 强现代性内容的同时,对传统戏曲的演出形式也进行了大胆谨慎而全面的革新。当 然,我们从中也应该看到政治干预的强大力量 。
京剧现代戏(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述
戏曲
戏曲方面,直接秉承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的成 功经验,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 方针,挖掘、整理、改编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 的戏曲作品,丰富了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 式。 话剧创作继续保持三四十年代曹禺、夏衍、田 汉、陈白尘等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着重反映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出 现了两次创作高潮。
京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从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京剧正式诞生算 起,到新中国成立时,京剧已有150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京剧发展成了一门 伟大的艺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演出模式和演艺特征: 1)在演员演出方面,形成了以生、旦、净、末、丑为基本行当的表演体制; 2)在音乐方面,形成了以曲联体或板腔体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体制; 3)在文学创作方面,形成了以不分场及空间不固定为主要原则的文学体制; 4)在布景制作方面,形成了以“随意赋形”为基本观念的舞美体制。 可以说,上述传统京剧的各种演艺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中已经日趋稳定,并最终走向 了凝固,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状态。而这种超稳定的状态势必会对现代生活内容产 生一种极强的反作用力,也就是约束力和排斥力,使它们不容易产生融合。因此, 由传统京戏改革为现代京剧,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突破传统演艺形式与现代生活之间 的矛盾与障碍。而不能克服有效这种障碍,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便难以在戏曲舞 台上站住脚。这也就是为什么近现代屡次“戏改”而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 1960年代的“京剧革命”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增 强现代性内容的同时,对传统戏曲的演出形式也进行了大胆谨慎而全面的革新。当 然,我们从中也应该看到政治干预的强大力量 。
京剧现代戏(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忠于现实主义,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所熟悉的题 材,写北京城和北京人,写北京的现在和北京的变迁,充满 了对新生活的喜悦。他的剧作被称为“京华风俗戏”。其创 作活动的特点是:勤、多、好。
二、代表剧作欣赏
(一)《龙须沟》简介: 三幕话剧《龙须沟》写于1951年,发表于同年《北京
文艺》创刊号,共三幕六场,1951年在京上演时受到 欢迎和好评,老舍因此赢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这个戏的题材是解放初 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整修天坛附近的一条臭水沟的故事, 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热爱之情(老舍 丰富的生活阅历、朴素的政见等。)。
北京人。他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五四”运动后,在新文 学浪潮的激发下,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早期(1924—1937) 的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以及《猫 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10部长篇小说和3个中、 短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和《月牙儿》。抗日战争 爆发后,老舍进入中年,他怀着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到了重庆, 这时他创作了《残雾》、《面子问题》等9部话剧(其中有3 部与他人合作),并开笔写长篇 小说《四世同堂》(完成于 四十年代末赴美讲学期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火车集》 等。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1949年底,在周恩来总理 的感召下回到祖国。
二是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为当代戏剧舞台增 添了一个新颖感人的曲艺艺人程疯子的艺术形象。老舍说: “假如《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困为它创造 出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和他 (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没有那几个人就没有那出戏。” (老舍《〈龙须沟〉的人物》)
1980年秋,《茶馆》作为我国第一个出国演 出的话剧剧目,应邀去西德、法国、瑞士, 其后又去日本演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西方演出时结束时据说谢幕长达36次。 1982年拍成电影,1983年美国纽约“泛亚剧团” 上演了英语版本的《茶馆》,称誉英语戏 坛。)在西方演出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戏 剧的精华”,“史诗型戏剧的典范”,“远 东戏剧的奇迹”,“它超越了历史的、民族 的界限,而为今天的西方观众理解、接受。” 是可以立于世界戏剧史的典范之作。
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老舍剧作选》、《骆驼祥 子》,之后不久《老舍文集》也编纂出版
老舍是一位勤奋的作家。新中国的成立给他带来了旺盛的创 作热情。
建国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认为:“以一部分劳动 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 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这就是近年来我不大写小说,而爱 写剧本的另一个原因。”(《老舍剧作选·序》)
这个戏在的主要艺术成就有二:
一是戏剧矛盾冲突的独特安排,剧作的主要冲突不是人与人 之间的冲突,不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不是性格之间的 冲突,而是人物与生存环境(臭水沟)之间的冲突。剧作里 的臭水沟,既是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又无情地吞噬着人物 的健康和生命。作者借剧中人物赵老头的口道出了问题的实 质:沟臭是因为“作官的坏,恶霸坏!”“有了清官,才能 有清水。”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1、1949~1957年间,主要任务是戏曲的推陈出 新。
2、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 重大突破。
二、话剧的新变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战斗里 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彦周《归 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海默《洞箫横吹》。
(《龙须沟》主要写了四户城市贫民:①王大妈与她的女儿 二春;②破落户曲艺艺人程疯子与他的娘子;③洋车夫丁四 一家(丁四、丁四嫂、儿子二嘎子和女儿小妞儿);④单馆》分析
1、《茶馆》的写作与演出 《茶馆》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7月创
刊号,是老舍剧作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 一出戏。(最早的写作动机,起自作者对新中国宪 法的公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新现实的感触。) 此剧先后于1958年、1963年、1979年和1991年8月由 北京人艺四次演出,首次演出未引起足够重视;63 年遭到冷遇(“慰旧感情”);但历史的灰尘毕竟 掩盖不住艺术的光辉,当1979年人们重新观看这台 戏时,不得不为之倾倒,不少人伴着笑声洒下了泪 花。1991年8月,北京人艺再次演出,一是作为于是 之等老艺术家们的“告别”(舞台)演出,二是为 十一届亚运会筹资义演,盛况空前。截止1985年的 二十多年里,《茶馆》共由北京人艺演出二百多场。
2、1958~1965年
(1)历史剧: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关汉卿》。 (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 姐》等。
第二节 老舍和他的《茶馆》
一、生平和创作 老舍(1899.2.3—1966.8.23),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 述
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和电影等。在中国左翼 文学中,是受特别关注的艺术样式。一方面,戏剧等 拥有大阶层的大量观众,尤其是那些不识字识字不多 的大众,所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样式,另一方面与小说, 诗的不同之处是,戏剧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他本 身就是交流。作者导演,演员集体创作并与剧场观众 共同体验一种人生经验,合理构造一个想象的世界, 接受者的参与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强调文艺对政 治的配合和文艺的教诲宣传效用的革命文艺家,总是 十分重视这些样式。
回国后,他满怀热情地投入了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曾任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国 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职。
“文革”开始不久的1966年8月,老舍遭到红卫兵的陷害与殴 打,于8月23日晚投北京太平湖自杀。1978年6月3日文化界在 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了老舍先生“骨灰”安放仪式 (骨灰 盒里安放的是老舍生前片刻不离的一副眼镜和一支笔),老 舍的冤情得以昭雪。
二、代表剧作欣赏
(一)《龙须沟》简介: 三幕话剧《龙须沟》写于1951年,发表于同年《北京
文艺》创刊号,共三幕六场,1951年在京上演时受到 欢迎和好评,老舍因此赢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这个戏的题材是解放初 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整修天坛附近的一条臭水沟的故事, 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热爱之情(老舍 丰富的生活阅历、朴素的政见等。)。
北京人。他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五四”运动后,在新文 学浪潮的激发下,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早期(1924—1937) 的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以及《猫 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10部长篇小说和3个中、 短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和《月牙儿》。抗日战争 爆发后,老舍进入中年,他怀着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到了重庆, 这时他创作了《残雾》、《面子问题》等9部话剧(其中有3 部与他人合作),并开笔写长篇 小说《四世同堂》(完成于 四十年代末赴美讲学期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火车集》 等。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1949年底,在周恩来总理 的感召下回到祖国。
二是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为当代戏剧舞台增 添了一个新颖感人的曲艺艺人程疯子的艺术形象。老舍说: “假如《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困为它创造 出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和他 (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没有那几个人就没有那出戏。” (老舍《〈龙须沟〉的人物》)
1980年秋,《茶馆》作为我国第一个出国演 出的话剧剧目,应邀去西德、法国、瑞士, 其后又去日本演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西方演出时结束时据说谢幕长达36次。 1982年拍成电影,1983年美国纽约“泛亚剧团” 上演了英语版本的《茶馆》,称誉英语戏 坛。)在西方演出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戏 剧的精华”,“史诗型戏剧的典范”,“远 东戏剧的奇迹”,“它超越了历史的、民族 的界限,而为今天的西方观众理解、接受。” 是可以立于世界戏剧史的典范之作。
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老舍剧作选》、《骆驼祥 子》,之后不久《老舍文集》也编纂出版
老舍是一位勤奋的作家。新中国的成立给他带来了旺盛的创 作热情。
建国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认为:“以一部分劳动 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 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这就是近年来我不大写小说,而爱 写剧本的另一个原因。”(《老舍剧作选·序》)
这个戏在的主要艺术成就有二:
一是戏剧矛盾冲突的独特安排,剧作的主要冲突不是人与人 之间的冲突,不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不是性格之间的 冲突,而是人物与生存环境(臭水沟)之间的冲突。剧作里 的臭水沟,既是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又无情地吞噬着人物 的健康和生命。作者借剧中人物赵老头的口道出了问题的实 质:沟臭是因为“作官的坏,恶霸坏!”“有了清官,才能 有清水。”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1、1949~1957年间,主要任务是戏曲的推陈出 新。
2、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 重大突破。
二、话剧的新变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战斗里 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彦周《归 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海默《洞箫横吹》。
(《龙须沟》主要写了四户城市贫民:①王大妈与她的女儿 二春;②破落户曲艺艺人程疯子与他的娘子;③洋车夫丁四 一家(丁四、丁四嫂、儿子二嘎子和女儿小妞儿);④单馆》分析
1、《茶馆》的写作与演出 《茶馆》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7月创
刊号,是老舍剧作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 一出戏。(最早的写作动机,起自作者对新中国宪 法的公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新现实的感触。) 此剧先后于1958年、1963年、1979年和1991年8月由 北京人艺四次演出,首次演出未引起足够重视;63 年遭到冷遇(“慰旧感情”);但历史的灰尘毕竟 掩盖不住艺术的光辉,当1979年人们重新观看这台 戏时,不得不为之倾倒,不少人伴着笑声洒下了泪 花。1991年8月,北京人艺再次演出,一是作为于是 之等老艺术家们的“告别”(舞台)演出,二是为 十一届亚运会筹资义演,盛况空前。截止1985年的 二十多年里,《茶馆》共由北京人艺演出二百多场。
2、1958~1965年
(1)历史剧: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关汉卿》。 (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 姐》等。
第二节 老舍和他的《茶馆》
一、生平和创作 老舍(1899.2.3—1966.8.23),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 述
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和电影等。在中国左翼 文学中,是受特别关注的艺术样式。一方面,戏剧等 拥有大阶层的大量观众,尤其是那些不识字识字不多 的大众,所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样式,另一方面与小说, 诗的不同之处是,戏剧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他本 身就是交流。作者导演,演员集体创作并与剧场观众 共同体验一种人生经验,合理构造一个想象的世界, 接受者的参与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强调文艺对政 治的配合和文艺的教诲宣传效用的革命文艺家,总是 十分重视这些样式。
回国后,他满怀热情地投入了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曾任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国 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职。
“文革”开始不久的1966年8月,老舍遭到红卫兵的陷害与殴 打,于8月23日晚投北京太平湖自杀。1978年6月3日文化界在 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了老舍先生“骨灰”安放仪式 (骨灰 盒里安放的是老舍生前片刻不离的一副眼镜和一支笔),老 舍的冤情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