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答谢中书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答谢中书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答谢中书书体裁:文言文题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名字:陶弘景年代:南北朝描述: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翻译: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原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原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原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原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也是作者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

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谢中书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

谢徵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赏析二:思想内容《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徵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表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

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

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

实是欲界之仙都【11】。

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

词句注释1.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

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

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白话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通用16篇)

答谢中书书(通用16篇)

答谢中书书(通用16篇)答谢中书书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借助解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意义;2、在反复诵读中品尝文章美丽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体会娱情山水的得意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尝文章的语言特点难点:引导同学理解娱情山水的得意之情。

学情分析作为初级中学的八班级同学,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力量偏低,思维力量、审美力量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同学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同学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育同学的观赏力量和审美情操。

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一)教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育同学的文言文阅读力量。

为此,我主要采纳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诵读法、争论法、自学法等。

(三)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1、让配乐观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现),老师用美丽的语言大导入: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学们,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

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淌的山水诗。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2、简介文题。

谢中书是的伴侣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答谢中书书 (1)

答谢中书书 (1)

《答谢中书书》1.给汉字注音。

颓()与()歇()2.加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2)四时俱备时:()俱:()(3)晓雾将歇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竞:()(6)古来共谈共:()(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3.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4.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6.一词多义。

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念无与为乐者:()书:①谢答中“书”:()②谢答中书“书”:()③乃书诗四句:()7.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课外类文阅读: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见见故国之旗鼓。

每见壁间题字。

B、树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

C、思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之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0.填空。

(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字词注释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字词注释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字词注释1作品原文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

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

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

实是欲界之仙都11。

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

2注释译文【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字词注释】1、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

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

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3作品鉴赏《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

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答谢中书书》课文原文

《答谢中书书》课文原文

《答谢中书书》课文原文《答谢中书书》本篇小品语言极为凝练,如“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等句,“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色彩、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全文以四字句式为主,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激流,泻入大海。

一起来看看吧!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词句注释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白话译文。

《答谢中书书》原文和翻译

《答谢中书书》原文和翻译
1/6
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天早晨,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 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 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3/6
4/6பைடு நூலகம்
5/6
6/6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 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 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 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 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课《短文两篇》、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文·全梁文》〔中华书局 1958 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 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枢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件)。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 集》。

《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导语:《答谢中书书》从风景入手,写没有人能欣赏如此美景,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答谢中书书作品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7课《短文两篇》、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6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枢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有《陶隐居集》。

译文译文一: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译文二:山、水美丽的景色,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直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雾将散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夕阳西下,潜游在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仙境。

但从谢灵运后,就没有人能欣赏到这般美丽的景色中了。

译文三: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是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河流澄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青竹,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天早晨,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青林 翠竹
晓雾 猿 鸟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
沉鳞
这些描述中你能发 现作者的哪些匠心 设计?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 有 仰视(高峰入云) , 有 俯视(清流见底) ; 时间跨度: 有 早晨(晓雾将歇) , 有 黄昏(夕日欲颓) ; 景物状态:有 静景(高峰……俱备) ,有 动景(晓雾……竞跃) ; 感官冲击: 有 视觉(高峰入云) , 有 听觉(猿鸟乱鸣) 。
介绍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 华阳隐居。南朝文学家、道 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 喜道术。遍游名山大川。陶 弘景一生纵情山水,修身养 性,留下许多经典作品,有 《华阳陶隐居集》等。
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 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文中作者描绘了 山川的哪些美景?
高峰
清流
石壁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角度——仰视
角度——俯视
时间——早晨
_感官——视觉
景物——静景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归隐山林的志趣;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言美
四字骈pián句 整齐生动 清丽 明朗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yù )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 雅士共同赞叹的啊。这里的高峰插入 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 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青 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 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 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 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 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1答谢中书书(1)

11答谢中书书(1)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 被封为康乐公。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评析:以感慨收束,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馆陶县佳合国际学校

Guantao County Jiahe International School
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
,字 ,自号
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馆陶县佳合国际学校
Guantao County Jiahe International School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馆陶县佳合国际学校
Guantao County Jiahe International School
文题的含义:
答谢中书书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

友。中书,是
谢征的官职。

馆陶县佳合国际学校

Guantao County Jiahe International School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Guantao County Jiahe International School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 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 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动静结合描写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动静结合描写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动静结合描写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动静结合描写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物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动静结合描写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一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为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为动;一说:‘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为静,‘清流见底,五色交辉。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为动。

)。

八年级语文教案之答谢中书书1的文化内涵解读

八年级语文教案之答谢中书书1的文化内涵解读

作为八年级语文的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研究和阅读许多优秀的中外文本,以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于《答谢中书书一》这篇文本的文化内涵解读。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篇文本的背景和作者。

《答谢中书书一》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是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文章曾经影响了整个唐代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表达。

这篇文本写的是一种对友情和感激之情的表达,通过对于友人赠送的一本书作出了反馈,展示了唐代诗人深刻的人情世故和人文情感。

《答谢中书书一》这篇文章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它是一篇感恩的文章,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感恩和友情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非常重要,尊师重道、报恩图报等都是我们熟知的观念。

这篇文章表达的感激之情,正是这种儒家文化在其中的体现,它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体现感恩之心,让我们的“饮食起居、婚姻交友、生死离别”等各方面都充满情感和温暖。

《答谢中书书一》也是一篇描写自然的文章,通过对于书本、书信和信鸽的形象和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

诗人在文章中并没有特别煞费苦心的去描写自然,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诗意和比喻的手法,直接表现出了自然的美妙。

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手法,通过对于自然的写照,表达出诗人的感情思想,达到以物抒情的目的。

《答谢中书书一》也是一篇表达心灵的文章。

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精神状态,他们在那个时代中,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和挑战。

而王之涣作为当时的一位诗人,他能够透过友谊和文化,去克服那些困境,表达出诗人心灵的坚韧和韧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面临着许多的挫折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但通过文化的力量和心灵的坚韧,我们同样可以克服那些挫折和困难。

《答谢中书书一》这篇文章在文化内涵上非常丰富,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我们阅读这样的文本时,不仅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人文情感。

《答谢中书书》1课件.ppt

《答谢中书书》1课件.ppt

1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断句。 2 探究疑难字词。 2 自主译读全文。
高峰入云
清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A这首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 B作者是怎样描写山水美景的? C这首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1、用词方面: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2、句式方面: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上官坊九年制学校 郭竹青
泰山之雄
峨嵋之秀
长江之浩渺
黄河之辽阔
答 谢 中 书 书
陶 弘 景
陶弘景
• (456——536),字通 明,丹阳秣陵(今江苏 南京)人。南朝齐、梁 时期思想家、医学家。 隐居茅山。
•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 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 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不少文人隐居 山林。他们在书信中描山绘水,表明自己 所好,并以此劝勉友人。本文是作者写给 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 山水之美。
试写出一段描绘景物的文字,表达独 特情感。要求:写景具体,生动形象,情 感真切。

《答谢中书书》 课件1

《答谢中书书》 课件1
答谢中书书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 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文学家,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 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 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 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 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对其恩遇有 加,遇到国事每每往山中请教,因 此有“山中宰相”之誉。Fra bibliotek合作探究
4、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 仰视(高峰入云) , 有 俯视(清流见底) ;
时间跨度:有 早晨(晓雾将歇) , 有 黄昏(夕日欲颓) ;
景物状态:有 静景(高峰……具备) , 有 动景(晓雾……竞跃) ;
感官冲击:有 视觉(高峰入云) , 有 听觉(猿鸟乱鸣) 。
合作探究
4.勾画出作者写景的句子,具体分析 景色有怎样的特点?山川“美”在何处?
文体简介
预习交流
书, 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 陈情。例如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 嵇康写给友人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题目解析
预习交流
《答谢中书书》是什么意思? ①“答”就是回复、回答的意思; ②谢中书,即谢徵(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的官员); ③书,即书信,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 一封谈山水的信。
整体感知
将( jiānɡ ) 歇( xiē ) 欲颓( tuí ) 与( yù )其奇者
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注意句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 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堂小结
写法探究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写作手法精妙 绝伦。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1(201911整理)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1(201911整理)

•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品味探究(1)
•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
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
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品味探究(2)
•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之一
答谢中书书
佛山市南海区和顺一中 中文
导入新课
•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 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 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 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朝 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 中书书》
作者简介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
见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
竹 ”,然。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
动静的结合。
拓展延伸
•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 多。
• 例如:《望庐山瀑布》《望岳》《三峡》
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 • 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丹 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期 思想家、医学家。隐 居茅山。梁武帝遇有 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 称为“山中宰相”。
作品简介
•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 谈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书即谢征, 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 书鸿胪,故称“谢中书”。本文是作者给 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 的名篇。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1

答谢中书书1

答谢中书书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关资料链接1、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

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

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2、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3、课文解读《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回信。

这封信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教学步骤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景物曾引起古今不少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相关的美文呢?二、自读课文,熟悉内容。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②解题③齐读“课文解读”,三、明确学习目标,研读课文。

⑴吟诵美文:①读出层次感②读出陶醉感⑵欣赏美文——课文美点寻踪。

明确:结构之美:总-分-总。

景物之美: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江南山水。

情感之美:酷爱自然,归隐林泉。

手法之美:巧用修辞,语言优美。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书法真情。

四、小结五、背诵课文。

学习检测一、翻译句子并注意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②五色交辉.:③晓雾将歇.④夕日欲颓.⑤猿鸟乱.鸣⑥沉鳞竟.跃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翻译全文《答谢中书书》翻译指导: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谢中书书原文注音版

答谢中书书原文注音版

答谢中书书原文注音版【原文】dá答xiè谢zhōnɡ中shū书shū书táo 陶hónɡ弘jǐnɡ景〔nán 南běi 北cháo 朝〕shān 山chuān 川zhī之měi 美,ɡǔ古lái 来ɡònɡ共tán 谈。

ɡāo 高fēnɡ峰rù入yún 云,qīnɡ清liú流jiàn 见dǐ底。

liǎnɡ两àn 岸shí石bì壁,wǔ五sè色jiāo 交huī辉。

qīnɡ青lín 林cuì翠zhú竹,sì四shí时jù俱bèi 备。

xiǎo 晓wù雾jiānɡ将xiē歇,yuán 猿niǎo 鸟luàn 乱mínɡ鸣;xī夕rì日yù欲tuí颓,chén 沉lín 鳞jìnɡ竞yuè跃。

shí实shì是yù欲jiè界zhī之xiān 仙dōu 都。

zì自kānɡ康lè乐yǐ以lái 来,wèi 未fù复yǒu 有nénɡ能yù与qí其qí奇zhě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初二上册课文)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初二上册课文)

《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初二上册课文)《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初二上册课文)《与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日欲颓, 沉鳞
竞 跃。
坠落 潜鳞在,水 借中代的鱼鱼。。争相。跳出水面。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 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指人间 指仙境。 南朝的谢灵运 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欣赏这 种奇丽景色了。
•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 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 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 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 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 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 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 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提示: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 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 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 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 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描 绘
高峰入云, 仰视 极力描写山之 清流见底。 俯瞰 高,水之净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 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
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
响)。
合作探究(三) :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 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意之感。
山水小品



陶 弘 景
书 书
陶弘景
南朝人,字通明, 号华阳隐居。丹阳 秣陵人,去官隐居 茅山,人称“山中 宰相”。有《陶隐 居集》。本文是六 朝山水小品名作。
本文与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可称双璧,同为六朝山水名作。
作品简介
•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 封谈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书即谢 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本文 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 是作者写景的名篇。
了 秀 美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平远
呈现出绚烂辉煌 的气象,万物勃
的 青林翠竹, 高远 发的生命力。 山 四时俱备。
川 景 色 。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朝夕变化 听觉 生物的活动, 视觉 为画面增添了
灵动感,传达
沉鳞竞跃。
了生命气息。
静景 动景
合作探究(二): 怎样对美的描述?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
消散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你体会到本文的语言特色了吗?
句式很整齐,大多是四字 (言)一句,加上对偶修辞手 法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
四、赏析课文 1、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2、山川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哪句 最能表达这种情感?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 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
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
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 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 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一、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都
消散
tuí
坠落 指人间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潜游在水中的鱼
yù 自康乐以来,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欣界赏,或指天堂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入文入景,品味语言之美。
• 用文中语句描绘下列图片内容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李 白
天 。
尺 ,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都 四季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指人间
• 实是欲界之仙都。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 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 四季。 都。齐全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消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一、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描写山川中的静景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动景)。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三、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束全文,呼应前文。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5、实是欲界之仙都 (人间的仙境)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总写。以感慨发端。

二、分写 具体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

三、抒情、议论。 以感慨收束。 总
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景物的特征(不同季节、 时间变化、气候不同、地理特征)
2、要选好观察的角度(远近仰俯)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
和时间顺序)
复习 词语解释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季节)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消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同学们,竞赛开始啦,每人 选一句翻译,你愿意服输吗?
山川之美,古来 共 都。
谈。 谈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