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4_二甲基_6_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新型抗氧剂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合成

新型抗氧剂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合成摘要:研究了以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为原料,二甲胺乙醇溶液为催化剂,DMF为溶剂,合成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方法。
考察了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2.20:4.2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4.79%,回流反应8 h时,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收率达到90%。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抗氧剂;合成1 实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二甲胺溶液(35%)、硅胶、乙酸乙酯:化学纯;无水乙醇、无水氯化钙、浓盐酸、碳酸钠、N,N-二甲基甲酰胺、多聚甲醛、溴化钾、无水乙醇、正己烷、正丁醇:分析纯;邻甲酚、正辛硫醇、活性炭:工业品。
FT IPJBaman红外光谱: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DBX500型核磁共振谱仪:德国Bruker公司。
1.2催化剂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的两口烧瓶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5%的二甲胺溶液,以无水乙醇为吸收剂,加热,控制温度不超过90℃,使吸收瓶中气泡缓慢逸出。
利用酸碱滴定,测得二甲胺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8%。
1.3实验方法1.3.1 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6 g(0.15mol)邻甲酚、18 g(0.60 m01)多聚甲醛、3.5 g(相当于0.03 mol二甲胺)二甲胺乙醇溶液(质量浓度38%)和22 mL Ⅳ,J7、r.二甲基甲酰胺,从恒压滴液漏斗滴加44 g(O.30 mol)正辛硫醇,通人N2保护,加热搅拌,回流8 h。
1.3.2粗产品的初步提纯将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加入反应液双倍体积的正己烷,充分混合。
用沸水反复洗涤,直至水层透明。
常压蒸馏,除去溶剂(DMF、正己烷)。
间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收率 达 8 5 。
。
N L l H
表1 混 酸 用 量 配 比对 反 应 的 影 响
1 . 2 . 2 间叔 丁基 苯胺 ( 3 ) 的合成 在 1 0 0 mL反 应瓶 中加入 1 0 . 0 g化合 物 ( 2 ) ,
中图 分 类 号 : TQ2 4 3 . 1 2 文献标识码 : A
间叔 丁基 苯 酚是合 成农 药杀螨 剂 乙螨 唑 的重
N02
.
P d / C
要 中间体 [ 1 ] , 目前 主要 通 过 国外 进 口, 且 价格 昂
贵 。因此 , 开发 一 种 原 料 易得 , 操作简便 , 反 应 条
以叔 丁基 苯为 原料 , 二价 铜离 子催 化 , 高温下 反应 可得 到产 物[ 4 ; 该 法 由于 反 应 温 度 较 高 , 副 产 物 多, 不 利 于大规 模 生 产 。3 ) 以 间叔 丁 基 苯 胺 为原 料, 通 过 重 氮 化 水 解 反 应 得 到 产 物[ 5 ; 该 法 收 率 高, 操 作 简便 , 但原 料不 易得 , 价格 昂贵 。
佣 叫
1 实
验
1 . 1 试 剂与 仪器
对叔 丁基 氯 苯 ( 一9 8 ) , 韶 远 化 学 试 剂 公 司; 1 0 P d / C, 阿拉 丁试 剂公 司 ; 其他 试 剂 均 为分
析纯 。
Av a n c e 4 0 0 MHz 核磁共振仪 , 瑞士 B r u k e r
第3 2卷 第 4期
2 0 1 5年 7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5 3
S P E C I AL I TY P E TR 0C HE MI C AL S
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合成研究

日立 L-7420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日立公司;
物的相容性较好,而另外两种催化剂溶解性稍差一 些。所以选择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 2.2 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催化剂类型
产品收率/%
浓硫酸
91.87
对甲苯磺酸
88.92
甲基磺酸
85.24
由表 1 看出,采用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时,
三嗪 -2,4,6-(1H,3H,5H)- 三酮。
产品的收率最高,这是由于对甲基苯磺酸,与反应
1 实验
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5- 三嗪 -2,4,6-(1H,3H,5H)三酮,化学纯,
溶剂
产品收率/%
石油醚
87.85
正己烷
80.91
正庚烷
91.87
由表 3 看出,正己烷的沸点低,反应温度低, 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正庚烷为溶剂时,产品的收率 最高,所以选择正庚烷为溶剂。 2.4 溶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在反应器中加入 1,3,5- 三嗪 -2,4,6-(1H,3H,5H) 三酮 12.9 g(0.1 mol)、2,6- 二甲基 -4- 叔丁基 -3羟 基 苄 基 甲 基 醚 73.3 g(0.33 mol), 反 应 温 度 110℃,反应时间 9 h,催化剂 10g,考察溶剂的用 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 4。
在反应器中加入正庚烷45 g,1,3,5-三嗪 -2,4,6(1H,3H,5H)三酮 12.9 g(0.1mol)、2,6- 二甲基 -4叔丁基 -3- 羟基苄基甲基醚 73.3 g(0.33 mol), 反应温度 110 ℃,反应时间 9 h,改变催化剂用量, 考察催化剂的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 2。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核 磁 共 振 仪 、 日立 2 0 3 7 — 0红 外 光 谱 仪 、H 60 / P 89 5 7 气质联用仪 。 93
试 剂 :2 4 二 甲基 苯 酚 ( ,9 % ,G ,一 AR 8 C分 析 ) 、 浓硫酸 ( 工业 品 ,9 %) 5 、异 丁 烯 ( 业 品 ,9 % ) 工 9 。
要 有 异 丁 烯 『 、叔 丁 醇 和 甲基 叔 丁 基 醚 『,催 化 剂 l l 4 ]
在 带 有 搅 拌 、导 气 管 和 回 流 冷 凝 器 的 10m 0 L四
口瓶 中 ,氮 气 保 护 下 加 入 2 4 二 甲 基 苯 酚 3 ,一 5g
(. 8m 1,催 化 剂 浓 硫 酸 0 2g (. m ] ,加 0 7 o) 2 . 32 m o) 3 6
o e c tls uf rc a i .r e sr cu eo h o o n sc aa trz d b a hrmao r p ft a ay ts l i cd rh tu tr ft e c mp u d wa h r ce e y g sc o tg a h. n ce r ma n t h u i u la g ei c
苯酚烷基化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苯酚烷基化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动力学研究作者:范文革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化学系,甘肃,兰州,730030刊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003,24(2)参考文献(6条)1.Phillips Petrolium Co Ltd Synthesis Process of Alkylated Phenol 19882.Celanese Corp Preparation of Tert - Alkylated Phenol 19913.Т Н НестероьаThermodynamics of the Alkylation of Phenol with Isobutylene 1990(10)4.T Н НестероьаThermodynamics Stability of Tert - Alkylated Phenol 1991(02)5.李作俊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19906.朱中南化工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 1989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范文革.马麒麟间歇法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工艺研究苯酚与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2001(4)2.赵颖2,4-二叔丁基苯酚的制备[期刊论文]-化学工程师2001(3)3.张宇.李忠明用回归分析建立有机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数学模型[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7(6)4.卢铁军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制备研究[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2)5.刘进兵.刘展鹏.廖云峰.彭智勇.李丽.林原斌.LIU Jin-bing.LIU Zhan-Peng.LIAO Yun-Feng.PENG Zhi-Yong. LI Li.LIN Yuan-bin3-三氟甲基联苯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化学2005,13(4)6.范文革固定床连续法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工艺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5(1)7.范文革.王彦斌.马麒麟间歇法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规律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8.苏哲.张勇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工业试验[期刊论文]-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21(4)9.刘霞.胡应喜.陈志玲.黄龙船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合成[期刊论文]-化学试剂2002,24(3)10.王庆.钟思智.杨育农.翁起阳.王斌.WANG Qing.ZHONG Si-zhi.YANG Yu-nong.WENG Qi-yang.WANG Bin2-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35(4)引用本文格式:范文革苯酚烷基化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
二甲基苯酚

摘要:二甲基苯酚(DPM)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树脂、香料、染料、抗氧剂、阻聚剂和抗菌类药物等研究领域及多种行业中,是很多重要物质的中间体[1]。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二甲基苯酚的五种异构体的主要性质,一些简单处理的实验合成方法,和一些基本的简单应用。
关键词:二甲基苯酚异构体简单合成基本应用前言: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常要求一套装置的年产量达数十万吨或更高。
这些装置必然面临大量的工程问题,而且指标稍有下降,就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科学技术的进步,时时刻刻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
但这些新的产品必须借助工程的手段才能实现工业生产,新的工艺要有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才能取代原有工艺。
装置大型化和新产品、新工艺工业化的问题都属于化学工程的研究范围。
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在放大中的效应,以解决关于过程开发、装置设计和操作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
它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实验手段,与化学工艺相配合,去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化学工程包括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工系统工程、过程动态学及控制等方面。
其中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产品的收率,对生产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如此,在早期因其复杂性而阻碍了对它的系统研究。
直到 20 世纪中叶,在单元操作和传递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各种反应过程中,如氧化、还原、硝化、磺化等发现了若干具有共性的问题,如反应器内的返混、反应相内传质和传热、反应相外传质和传热、反应器的稳定性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它们对反应动力学的各种效应的研究,构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即化学反应工程,从而使化学工程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化学工程初期的主要方法是经验放大,通过多层次的、逐级扩大的试验,探索放大的规律。
但是时至今日,对于一些特别复杂,人们迄今尚知之甚少的过程,还不得不求助于或部分求助于此法。
新工艺法合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

笔者 选择 孪连 表面 活性剂 双十 二烷 基二苯 醚双磺 酸钠 与 十二烷 基 苯磺 酸 钠 制 成 复合 乳 化 剂 , 与传
统工 艺 的十二烷 基磺 酸钠 相 比 , 更易形 成胶 束 , 其
临界 胶束浓 度 低两 到 三 个 数 量级 ; 有 机 物 的增 对 溶能 力增 大 数倍 。 , 效 改 善 了水 乳 液 反应 体 。 有
水溶 液 、 ,一 叔丁 基苯 酚( 2 4二 简称 2 4酚 ) ,~ 为原 料 , 以硫 酸为催 化剂 , 十二 烷基 苯磺 酸钠 为乳化 剂 , 在
水 中进行反 应 合 成 。但 由于乳 化 剂 性 能差 , 反 在
应液 中 , 料 2 4酚 与 产 物 相 互 包 裹 , 成 的粗 原 ,- 生 产物 团聚结 块 , 原料 转化率 降低 ; 使 块状 粗产 物杂 质含 量高 , 终产 物收 率较低 , 产过程 中产 生大 最 生
5 5 . , 到 2 4一 的 摩 尔 收 率 9 . % 。 . ~6 0 h 得 2 6A 57 关 键 词 : ,L 甲 基 双 ( ,一 22 亚 4 6 二叔 丁基 苯 酚 ) 双 酚抗 氧剂 中图 分 类 号 : 3 4 2 9 TQ 1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孪 连表 面 活性 剂 清 洁化 工 艺
22 , 亚 甲基 双 ( ,- 叔 丁 基 苯 酚 ) 2 4 一 4 6二 (2 6 A) 属于邻 位烷撑 桥键 双 酚抗 氧 化剂 _ ] 】 。作 为合 成橡 胶 防老 剂 与 2 6二 叔 丁 基 对 甲酚 ( HT) ,一 B 相 比, 具有抗 氧化 活性 较高 、 低毒性 、 迁移 、 不 绿色环 保 的特点 , 可 有效 改 善 着 色 变 黄[ 。它 也 是一 并 3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的测定

表 1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组分
回归方程
2,4-二甲基-6-叔
Y=
丁基苯酚
455.025x
技术管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的测定
苏桂艳 王东川 苏建萍(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利用 Rtx-wax 毛细管柱,以乙腈为溶剂,氢火焰离子 检测器检测,对工业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为 98.5~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 1.7~2.0%。此方法简便、快速、灵 敏度高,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对甲基丙烯酸 甲酯中阻聚剂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质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选用 RTX_WAX(15m×0.53mm×1um)毛细管柱分析甲基丙
烯酸甲酯中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灵敏度高,重现性
好,未发现目标物质峰中参有其它杂质峰。 2.2 溶剂的选择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溶剂中阻聚剂 2,4-二 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以乙腈为溶剂效果最好,故做标准曲 线时选乙腈做溶剂。 2.3 标准曲线与检测限
线性范围 相关系数
(mg/kg)
r
2~10
0.9999
检出限(mg/ kg)
0.4
2.4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取甲基丙烯酸甲酯试样作为本底,用称量法配入不同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王海洋 ( 1980- ) , 男, 辽宁葫芦岛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煤焦油深加工方向的研究。 ( E- mail: haiyangwang2008@yahoo.com.cn)
图 2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Fig.2 The infer - r ed chr omatogr am of standar d
2, 4- dimethyl- 6- ter t- butylphenol
3 结果与讨论 3.1 各因素对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收率的影响
表 2 L9( 34) 正交实验表 Table 2 The r esult of the or thogonal test
No.
A
B
C
D
yield /%
1
1
1
1
1
84.69
2
1
2
2
2
98.56
3
1
3
3397.59 Nhomakorabea4
2
1
2
3
98.54
5
2
2
3
1
98.04
6
2
3
1
2
99.72
7
3
1
3
2
97.95
8
3
2
1
1前言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是一种能迅速与游离 基作用而使链反应终止的物质, 是新型耐高温航空燃 料抗氧化剂, 丙烯酸阻聚剂, 也常称作稳定剂, 是多 种高分子抗氧化剂的中间体, 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 的医药中间体。国内外生产叔丁基酚的烷基化试剂主 要有异丁烯[1, 2]、叔丁醇 [3] 和甲基叔丁基 醚 [4], 催 化 剂 主 要 有 酸 ( 硫 酸 和 固 体 酸[5] 等 ) 和 树 脂[6] 等 。 叔 丁 醇 做试剂将产生大量废水, 甲基叔丁基醚是异丁烯的下 一步产品, 从原子经济性和污染角度考虑, 笔者选用 价格便宜的浓硫酸做催化剂, 异丁烯为烷基化试剂, 在 90℃通入异丁烯, 反应 4 h, 得到目标产品 2, 4- 二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 纯度达到 99%, 相对于 2, 4- 二 甲基苯酚收率为 95%以上。
4结论
运用正交设计法对超声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的 反应因素的显著性进行了探索。反应的优惠条件是以 TBAB 作相转移催化剂、超声波功 率 160 W、反 应 温 度 60℃、40%的氢氧化钠、原料比为 n( 苯甲醛) ∶n( 氯 仿) =1 ∶2.5, 此条件收率达 87.6%。与文献[7]比虽然只 高出 1.5%, 但主要是碱浓度降低, 滴加过程中再析出 氢氧化钠固体, 给生产操作带来了方便。
从图 1 看出反应优惠温度为 60℃。温度升高, 有 利于加快反应的速率。但在较高的温度下苯甲醛的发 生自身氧化还原及 Cannizarro 等副反应也加快, 可能 使收率降低。 3.5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超声波产生强烈的空化效果, 有剧烈搅
拌作用, 可减少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 甚至完全代替 相转移催化剂[7]。从图 1 知, 当功率为 160 W 时, 产 生效果较好。
No. 2, 4- dimethylpheol /mol sulfuric acid( 95%) /mmol yield /%
1
0.278
2
0.556
3
0.834
3.26
95.2
6.52
95.5
9.78
96.0
( 下转第 35 页)
第6期
刘志雄: 超声波与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35
浓度为 40%、温度为 60℃、超声波功率 160 W。然后 按优惠组合复证实验, 所得的收率为 87.6%。 3.2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关键词: 2, 4- 二甲基苯酚; 异丁烯; 烷基化;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
中图分类号: TQ24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212( 2007) 06- 0026- 02
Synthesis of 2, 4- Dimethyl- 6- ter t- butylphenol WANG Hai- yang, ZHAO Wei, XU Lin, WANG Shou- kai ( Sinosteel Group, Ans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rmo- energy, Anshan 114004, China) Abstr act: 2, 4- Dimethyl- 6- tert- butylphenol was prepared from 2, 4- dimethylphenol and isobutylene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atalyst sulfuric aci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gas chromatograp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and mass spectrum and infrared spectru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he quantity of isobutylene and reaction time on yield were discussed. 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had good repetitiveness and stability. The purity of target product was 99% with yield up to 95%. Key wor ds: 2, 4- dimethylphenol; isobutylene; alkylation; 2, 4- dimethyl- 6- tert- butylphenol
98.74
98.74
K3 /3
98.96
98.79
97.86
98.64
R
5.31
4.86
4.00
4.79
3.3 稳定性实验 优惠条件下进行复证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
表 3 优惠条件复证 Table 3 The test of r ationality of the optimum pr opor tion
不大, 考虑降低成本及设备利用率, 选择反应时间为 4 h。 催 化 剂 在 0.32 g 时 , 已 经 达 到 较 大 转 化 率 。 温 度在 90℃达 到 98.74%。因 为 低 温 有 利 于 异 丁 烯 碳 阳 离子聚合, 异丁烯的低聚物增多, 反应速度较慢, 当 高温时, 易发生多烷基化反应, 主产物收率也降低。 若异丁烯的流速过快, 造成体系中异丁烯浓度过大, 易于异丁烯发生聚合及酚的多烷基化反应, 异丁烯流 速过小, 反应时间延长, 能耗也相应增加, 不利于生 产, 因此选择 80 mL /min 的异丁烯流量为宜。
从图 1 可以看到, 碱的浓度为 40%时, 反应的收 率较高。文献[3]采用的是 50%的氢氧化钠, 所得收率 为 78%, 实 验 中 笔 者 使 用 40%的 氢 氧 化 钠 就 可 以 达 到 87.6%的收率。在实验中, 50%碱液滴加过程中析 出 氢 氧 化 钠 固 体 , 同 时 40%的 氢 氧 化 钠 碱 液 节 省 原 料, 故选择 40%的氢氧化钠。 3.4 温度的影响
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考察反应时间 ( A) 、催化剂用量 ( B) 、反 应 温 度 ( C) 和 异 丁 烯 流 量 ( D) 对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收率的影响。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反应时间对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收率的影响较大, 其次为催化剂用量和异 丁烯流量, 反应温度影响最小。产物收率随着时间的 增加而提高, 当时间超过 4 h 时, 收率增加幅度
收稿日期: 2007- 10- 19
第6期
王海洋, 等: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27
流速为 15 mL /min, 分流进样。 2.3.2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红外谱图
图 1、2 是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红外光 谱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3 500 cm-1 处 的 吸 收 峰 是 羟 基上的氢的伸缩震动吸收峰。3 030 cm- 1 处的吸收 峰 是 芳 环 上 C- H 伸 缩 震 动 吸 收 峰 , 1 490 、 1 600 、 1 635 cm- 1 是 芳 环 骨 架 震 动 的 三 个 吸 收 带 , 2 800 ̄ 3 000 cm- 1 处 的 吸 收 带 是 甲 基 C- H 的 吸 收 震 动 , 1 400 cm- 1 及1 370 cm-1 的叔丁基的 C- H 的变角震动, 1 260 cm-1 是叔丁基的骨架震动, 同时 与 标 准 谱 图 对 比, 可确定此物质是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
摘 要: 以 2, 4- 二甲基苯酚、异丁烯为原料, 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 2, 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 并
用气相色谱、核磁、质谱及红外等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异丁烯通入量和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
反应收率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目标产品纯度 99%, 相对于 2, 4- 二甲基苯酚收率达到 95%以上。
3
99.82
9
3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