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成,在北京大学旁听了6年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 汤

游褒禅山记 汤
17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 半山,官至宰相,封舒 国公,又封荆国公,世 称王荆公,又称“王文 公” 北宋临川人,政治 家、文学家。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主张文章“务必有补于 世”,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生平
本文是王安石34岁(1054年)时的作品。
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政治。
归纳主题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 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 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 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 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末段 “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 便是该文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 主旨可用些语句来概括。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大概”。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 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 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这也是古人 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小卡片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 谥号;(3)称官名、爵名; (4)称籍贯。 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 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代 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 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课外阅读】沈从文与徐志摩的深厚情谊

【课外阅读】沈从文与徐志摩的深厚情谊

【课外阅读】沈从文与徐志摩的深厚情谊1922年,正在湘西当兵吃饭的沈从文,跨出了对他有着决定意义的一步——离开家乡,到北京,“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北京大学当时向一切人开放,沈从文就当了一名不注册的旁听生。

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友人:陈翔鹤、董秋斯、司徒乔、焦菊隐、韦丛芜……听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课。

为了生存,也为把自己思想和生存的特别经历表达出去,在这段时期,沈从文开始拼命写作起来。

可是,最初他向北京多家报刊寄出的大量稿子,全部石沉大海。

可沈从文却有着湘西人的深刻忍耐和倔强,他仍将他的生活阅历和生命感受,写成文字,向那些大小报刊一再投去。

1925年10月1日,在诗坛上已有相当名气的徐志摩,受朋友坚邀,出任《晨报副刊》主编。

报纸天天出,徐志摩颇感到稿件不足。

他是一个不肯苟且的人,一般稿件,他看不上眼,所以,他除去约请好友支持供稿,自己也不得不大量写稿。

其余不足,他当然得从来稿中择选。

这样,沈从文便进入了他的视野。

经徐志摩刊发的沈从文作品,最早应该是《一天是这样过的》。

此文刊发于1925年10月21日,就在徐志摩接手办报的当月。

第二篇《夜渔》,刊发在当月26日,署名是后来常用的笔名“休芸芸”;第三篇为《卖糖复卖蔗》,刊于10月29日。

从形式看,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沈从文都在尝试。

一月之中,在这家有影响的报刊连发三篇作品,这在今天看也不能算少。

况且当月在《晨报副刊》上发文的,大都是胡适、梁启超、凌淑华、刘海粟、闻一多、朱湘、赵元任、冰心……一干名流。

沈从文能跻身其间,想来信心一定大增。

第二个月,徐志摩破例一口气给沈从文发表作品达七篇之多。

这家前不久还奚落这位青年的报纸,此时的作为,算得上名誉补偿吧。

而这一切,是由徐志摩来完成的。

对于身陷困境的沈从文,这份提携和看重,来得多么及时、紧要。

这一切,叫沈从文生出由衷的感恩心情,真是再正常没有的了。

说起徐志摩对沈从文的欣赏,在当时还留有一个实例。

梁漱溟 佛学太高深 救世宜用儒

梁漱溟 佛学太高深 救世宜用儒

梁漱溟佛学太高深救世宜用儒[摘要]梁漱溟看了儒书之后,认为孔子的生活态度是最适合于人类的。

他觉得再也没有比儒学更积极、乐观,同时也稳妥的思想了。

【编者按】“我父亲之所以转向儒学,就是因为他明白了佛学的宇宙观、人生观是一个终极的真理。

太多的人不可能懂得它。

人要想提高一步,提高到儒学这一步正合适,佛学太高了。

”近日,梁漱溟次子梁培恕做客世纪文景人文论坛,从梁漱溟及其友人伍庸伯、熊十力出发,探讨“儒家的生活世界”。

梁培恕认为父亲是为了大众而从佛学转向儒学。

作为终极真理的佛学世界观难以被大众理解,积极、稳妥的儒学才能打理好一般人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

以下为部分实录:梁培恕(梁漱溟次子):今天我从先父的几个朋友的角度来看先父的儒家思想。

民国初年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风气,但同时也有少数知识分子注意谈佛、谈儒,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交往。

就在这些活动当中,有时候是先父向别人请教,有时候是别人向他请教。

1918到1923年这段时间,他们互相认识,而且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

我今天讲两个人(伍庸伯和熊十力),他们同是研究儒学,但是个人的路向有很大的不同。

加上我父亲梁漱溟,这三个人都是按自己的气质、个性来研究或者传播儒学的。

梁漱溟由佛转儒:佛学是终极真理,稳妥的儒家才能救世我父亲之所以转向儒学,就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佛学的宇宙观、人生观是一个终极的真理。

太多的人不可能懂得它。

佛教认为世上没有彼此之分,万物是一体的。

这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了。

我们和物是对立的,和人也是对立的,体会不到万物一体,悲悯众生。

佛家的真理,好是好,但是只有极个别的人能认识它。

先父把自己的救世的想法转向儒家,是因为他看了儒书之后,认为孔子的生活态度是最适合于人类的。

他觉得再也没有比儒学更积极、乐观,同时也稳妥的思想了。

儒学能够把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实际日常生活都打理得很妥当。

人要想提高一步,提高到儒学这一步正合适,佛学太高了。

所以他是为了大众放弃佛学,转向研究和推广儒学,这是他自己一个很明确的宣示。

北京大学插班跟读生

北京大学插班跟读生

北大旁听生是北大的一个特殊群体,自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到现今,可谓北大历史传统。

沈从文、毛泽东等都是北大旁听生,在他们的回忆里,北大旁听是为美谈。

近两年来,北大不允许社会人员及旁听生在食堂就餐以及人大不允许旁听生进入某些教学楼等事件引起不小争议,北大旁听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本人到目前为止有着一年半的北大旁听经验,也认识了部分北大旁听生,对这一群体感同身受了解一些。

广义上的北大旁听生包括没有选修此门课的北大学生和非北大在校注册学生。

本文中主要介绍后者。

北大旁听生主要有三大类:游学者,考试族,周边高校的学生。

游学者这一类是北大旁听生中最具个性的群体,以较低学历的学生为主,还有一些诗人、商人、学者、作家,甚至大学教授。

他们大多怀着对精神或物质的追求,来到北大这块心中的“圣地”。

他们形态各异,自有活法。

张某是笔者的老乡,男,21岁,来自山西一个小县城。

2003年初中毕业,因不想“再受应试教育的毒害”上了中专,结果忍受不了“堕落”的环境,在一个学期后便退学,理想破灭后于2004年到北京吉利大学就学,发现并不比中专好多少,理想再度破灭,整日郁郁寡欢。

这期间到北京大学参观,一下子就被北大“风景”所吸引,第二年开学时便“先斩后奏”,拿着给吉利大学的一万多学费搬到了北京大学。

尔后告之父母,父母欣然同意。

按照张某的说法,当初的想法是如果能天天在晨曦的未名湖跑两圈,他就感到人生无忧了。

偌大的北京举目无亲,一切都得自己去拼,找房子,吃饭,课程表等等。

抱着绝境逢生的心态,他厚着脸皮在北大四处寻求帮助。

北京不愧为首善之区,北大更是首善中的首善,张某很快在朗润园租到房子,办到了北大的长期饭卡,虽然要加15%的管理费,同时又办了借书证,借了课程表。

很快张某开始了充实紧张的生活,白天听文学院法学院的课或图书馆自习,晚上听讲座或到大讲堂看演出。

偶尔到周边书店淘书,一晃就是三年有余。

张某现在对北大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不夸张地说比很多北大人都熟悉北大,比如现在他已能很好地判断该听哪个教授的课,哪个讲座纯属扯淡不值一听,参加哪个活动可以赠送丰厚礼品,哪个研讨会没有意义。

先生叶嘉莹:穿裙子的“士”

先生叶嘉莹:穿裙子的“士”

先生叶嘉莹:穿裙子的“士”作者:严小沐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0年第12期对大多数人来说,叶嘉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她耄耋之年仍紧跟潮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录制《中华诗词之美》等网络公开课。

她还曾捐款3568万元成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传统文化研究。

96岁的叶嘉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是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士”。

她如古典诗词般高雅,似乎只可远观。

幸好,最近上映了一部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呈现她跌宕起伏的一生,让我们对她有了更多了解。

叶嘉莹生于1924年的北京,祖上是蒙古旗人。

叶嘉莹祖父是光绪朝满汉翻译进士,工部员外郎;伯父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是名医,爱好诗词、联语;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任职于民国政府航空署。

叶家算得上是书香世家。

叶嘉莹从小在悬着“进士第”匾额的大门里长大,轻易不许外出。

她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背诗,“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了”。

3岁时,她跟着父母辨别四声;6岁时,她和大弟在姨母的教化下读《论语》;11岁时,她跟着伯父学作诗。

庭院中的竹子、石榴花、枣花、落日、月影是她写诗的主要题材。

“迦陵”的别号也是从她与伯父的聊天中得来——清朝的陈维崧是中国作家里写词得最多的人,他的号就是“迦陵”。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考取了辅仁大学。

当时辅仁大学女院上课的地方在恭王府,这也是一个促成她与古诗词结下不解之缘的重要场所。

“我出生在一个旧家庭,在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长大,大学又跑到恭王府来念书,受这些旧的环境熏染太深了。

”辅仁大学有很多才华横溢、治学严谨的老先生,如校长陈垣、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国文系主任余嘉锡、经学史老师刘盼遂、声韵学老师陆颖明、小说史老师孙楷第、戏曲史老师赵万里等,但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唐宋诗老师顾随。

顾随先生讲课,不拘泥词句翻译,传达的是诗词的美感,常将修身与诗词相联系,主张修辞立其诚,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所讲皆为“诗词的精华,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彩”。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休息时间分配等。

后面给大家带来关于第四卷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及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课文诗人蔡其矫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小说集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白话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所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第三本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快乐和幻梦。

我们家有为数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棺材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绿豆。

书绿豆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奇怪东西。

父亲的藏书里边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那些本头大的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就行了。

我继父在离我家十几里附属小学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里稻米,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极其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屋子听,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十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牛汉《温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牛汉《温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牛汉《温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牛汉《温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

回忆我的考研历程

回忆我的考研历程

回忆我的考研历程六月的毕业季终于到来,葱郁斑驳的树荫下交织着欢笑与泪水。

大学生活终于扬起尾巴,一场青春的繁华盛宴缓缓落下帷幕。

走在天颐湖畔的石板小径上,回忆往昔,往事浮现,或清晰,或朦胧,有的刻骨铭心,有的刻意忘却,但度过的每一天、读过的每一本书、认识的每一个人、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却都是这个故事里难以割舍的回忆。

从大学开始,我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习惯:用三言两语概括并记录下一天的所行所思。

四年后,翻阅着还几百页的“成长记录”,方知自己再也不复当年。

随着旧时岁月的光影越来越渺远,对大学生活做一个完整回顾与总结的念头便愈发强烈,但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又何处止歇。

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便问自己,这四年我能学到什么?四年后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四年后我又身在何方?其实到今天为止,我都没给这些问题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复。

因为,这四年,尤其是后两年的经历,让我见识到了太多更加开阔的东西,这就不断矫正甚至否定了自己曾经一些幼稚与浅薄的想法。

但到了今天,我又怎敢说自己就是成熟呢?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想起无数往昔的瞬间,用文字记下的是回忆,是历史,更是思考……一、扫一扫记忆碎片2009年9月5日,我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报道。

和很多同学一样,带着对新生活无限向往的热情,开始了大学的新旅程。

因为学校离家不远,高中又是在山师附中读的,自然对山师大有种特殊的感情。

但自己心里也知道,这不过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进校后还需潜心读书,多加学习。

不过,当时身为井底之蛙的自己并不知道“大学何为”,只是带着自小对读书的偏爱,时常进入图书馆胡乱翻阅,泛泛而看,而不求甚解。

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当时并没有太过明确的目标。

或许是骨子里有那么一点不安分,开学后便积极参加了学生会、班级和社团组织的许多活动。

最为幸运的是,结识并融入了中文一班这个大家庭。

或许是身为班长的缘故,忙碌的日子总是大于空虚的时间。

到现在我还经常想起,与周倩、海洋、张强为了一个活动的策划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景。

“抄袭”作文素材

“抄袭”作文素材

北大维持撤销“抄袭”女博士学位决 定
2015年3月17日,针 对北大历史系博士毕 业生“抄袭门”一事, 北京大学再次回应称, 北大学生申诉处理委 员会在受理于艳茹对 于北大撤销其博士学 位决定的申诉材料后, 经表决,决定维持原 处理决定。
上海并非首次涉及抄袭日本创作内容 的事件。
2010年,上海举行世博会,世博会主题曲 《2010等你来》也被指抄袭抄袭日本女歌 手冈本真夜创作的作品。后来日本媒体报 道,中国上海世博当局与冈本真夜达成协 议,中方将向冈本支付高达3亿日元(约 1500万人民币)的歌曲版权费。
BBC:去年约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 国大学开除
北大抄袭女博士独白:被撤学位我一 无所有
2015年1月10日,北京大学向媒体通报称, 经查实,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于艳茹在校期 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严重抄袭,于艳茹 本人对网络举报的事实也予以承认。经审 议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
“无家无业 现在学位也没了”
今年我就36岁了,还没有结婚,没有正式 工作,可以说是无家无业。 异常紧张的学习生活导致我根本没有时间 去解决个人问题,错过了恋爱、结婚、生 子的最时机。 除了这个博士学位之外,我一无所有,现 在连这个学位都被残酷地剥夺了,让我怎 么活下去?这场灾难对我的身心健康、个 人名誉、学术前途甚至未来生计都产生了 严重的影响 。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贺迎春就新版宣传片日电记者贺迎春就新版宣传片tomylight被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宣传片事件复旦大学昨日通过其官方微博真诚致歉表示将在初核基础上启动相关调查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师生代表参加并依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改进工作
美国总统女参选人辱华 声称中国人擅 长考试没想象力
相较于成绩不达标,中国留学生学术不诚实 的问题更令人担忧。被开除的学生中,不乏 许多GPA优秀的“好学生”,由于学术不诚 实而被开除的占到77.27%,作弊和抄袭是这 些学生最主要犯的错误。 其中,作弊的比例 最高。 不过,部分因抄袭被开除学生感到十分“冤 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献引用不当”而 被教授认为抄袭。此外,代考/代课、成绩造 假、想改成绩被举报、保留往届考卷、对老 师撒谎、伪造导师签名等短视行为,一经发 现也往往被开除。

2023年名人演讲稿范文(模板7篇)

2023年名人演讲稿范文(模板7篇)

名人演讲稿范文(模板7篇)小编专题“名人演讲稿”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名人演讲稿范文篇1感谢而且佩服日本朋友们,为论坛选择了这么一个丰满的议题。

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

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

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经典之言)。

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

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

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

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

那些被“破格录取”的名人

那些被“破格录取”的名人

那些被“破格录取”的名人从罗家伦到钱锺书有关民国时期的“高考”,被传诵最多的大概是与钱锺书有关的故事。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锺书。

为了突出戏剧性,在另外的版本中,钱先生的数学成绩被说成是0分。

他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

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

”钱锺书并没有说自己数学考了多少分,但他英文、国文是特优,确实是事实,而英文还是满分。

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

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

钱锺书拍板录取钱锺书的时候,罗家伦一定想到了自己当年考北大的经历。

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

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也参与了阅卷工作,他负责国文阅卷。

他看到一位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写得非常棒,便给了满分。

可后来得知,罗家伦虽然国文很厉害,可数学却考了零分,而且其余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

怎么办呢?胡适在招生会议上,力主“破格录取”这位偏科严重的考生。

幸运的是,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支持胡适的建议,最后,力排众议将数学考了零分的罗家伦招进北大。

事实证明,蔡元培和胡适的决定是正确的。

罗家伦不但成为“五四运动”的得力干将,1928年,还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上世纪30年代,罗家伦还做过南京中央大学(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的校长。

罗家伦这样的“故事”或许会让人认为,破格录取是很随便的事,其实并非如此。

民国时期,由于其政局不稳,无法保持大学的连续性,而那时的大学,也多处在“青春期”,录取工作也难免随意。

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考了零分,作文也仅仅是三句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在北京读大学,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北京读大学,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北京读大学,是怎样一种体验?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一个无比纠结的问题,那就是:我以后要上清华还是北大?长大后发现清华北大有点白日做梦,但能在北京上大学,仍然是不少人的理想。

在北京上大学真的有这么好吗?北京,意味着大平台,快节奏,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这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

很多人在北京读完四年大学,第一感触就是:见识增长了,视野扩大了,发现了人生的无数种可能。

1教育资源丰富可以说,在北京,只有你不想学的,没有你学不到的。

学院路高校林立,北航、清华、人大……这些学校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师资与学术大牛,能为在这里上学的你提供最好的教育,为你的科研论文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或许有人会问,为了进一所好大学,没有选到理想的专业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蹭课依然能让你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

想锻炼英语,可以找留学生交朋友;喜欢商科,可以去北大光华学院旁听;想学习电影,可以去北电蹭课……只要搞到一张课表,你就可以坐在教室里旁听。

对于不少想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蹭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帮你认识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同学或老师,必要时可以和他们一起交流学习经验或探讨问题。

网上有不少高校蹭课指南,大学没有选到理想专业的同学们可以用起来了!“我们学校和周边几所学校成立了共同选课平台,虽然只能选修几门课,但都是各自学校的精品课程,绝对可以取人之长;如果学校图书馆满足不了你,坐上地铁去国家图书馆吧,在那里仅仅是坐着就会有学习的冲动。

”——《中国青年报》安然2对外交流项目多北京各大高校每年都有一些对外交流项目,或公费,或自费。

对英语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

还有一些交换生项目,在国外交换一年,对于日后申请研究生和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一般来说,高校之间还经常会进行学术交流,有时会有外国代表团来访。

抓住机会去申请做志愿者的话,不仅能交到朋友,还会对学术能力和沟通能力起到进步作用哦。

@荣耀机器猫就不说TOP2里琳琅满目的交流访问,其他一些挺好的学校,比如我在北邮官网上就看到很多公费去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的项目,我认识的中传同学也有半公费去意大利的。

试论骆宾基长篇小说的创作思想

试论骆宾基长篇小说的创作思想

2 .长篇小说 《 边 陲线上》《 幼年 》 长篇小说 《 边陲线上》是骆宾基的处女作 。当时骆宾基 1 9 岁,作为一个流亡青年 ,能尽快 发表 一部长篇小说 ,像 萧军萧红那样 ,在鲁迅帮助提携下 出名 ,是最大 的愿望 了。 1 9 3 6年 5月,骆 宾基 开始 写作 长篇小说 《 边 陲线上 》 。不 过最终这部长篇小说和鲁迅失之交臂 ,幸运 的是在茅盾、王 任叔、巴金 的鼎力相助下,《 边陲线上》终于在 1 9 3 9年 1 1 月 由上海文化生活 出版社初版 。《 边 陲线 上》所选取的题材 是活动在东北边陲 的一支抗 日救 国军抗 日斗争 的艰难历程 。 在这部小说里 , 读者看 到的是一 支在 恶劣 环境中从事抗 日斗 争的鱼 目混杂的队伍 。 这支 队伍成分 复杂 , 有学生 、 有商人 、 有苦力、有 教师 。这样 的队伍 当然 最终走 向溃散 ,而作家还 是让正义力量的代表刘强率残部与高丽红党汇合继续抗 日。 这一题材,在当时 以至后来 的抗战作 品中都不 多见 。这虽然 不能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否, 因为作家都要选择 自己熟悉的东 西来写,但 起码可 以看 出作家选材的别致 。 之 后的 《 姜步畏家史 》第一部 《 幼年 》 ,骆 宾基 写的是 小主人 公从两三岁到十岁前的经历,那对于人 的一生来说 , 是“ 混沌初 开”的岁月,所跨的年代从十月革命到 “ 九- -) k ” 前, 那 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发 时期 , 所 写的又 是一 个东 北边 陲鄙陋县份 里的生活,对于那里 的一般人来说 ,正如作 者在 《 边陲线上》 中说 的,那是一个 “ 混 沌的年头 ” ,大概 总是基 于这 两重含义 , 作者才给 这本书取 了另一个名字 : 《 混 沌》 。《 姜步畏家史》第二部 《 少年 》 ,此时主人公 的家 乡沦 陷了, 他在灾难 与抗争 中渐渐 长大起来 。 第三部 《 青年》中,

从“北大旁听猫”看北大旁听传统

从“北大旁听猫”看北大旁听传统

从“北大旁听猫”看北大旁听传统作者:暂无来源:《观察与思考》 2009年第20期日前,《北京晚报》以《北大“旁听猫”蹭课5年》为题报道说:“在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只猫5年来经常与学生一起听课,深受师生喜爱。

这只肥猫,短毛无尾,近日风靡网络。

身为流浪猫,原本有些身世飘零的凄惨味道,但这只猫却因酷爱‘旁听’而被人们冠以‘哲学猫’、‘旁听猫’、‘学术猫’等高雅头衔,并引得众多网友和北大学生的关注。

”这一报道,使不少人唏嘘感叹,一只流浪猫为何能在北大的课堂“蹭课”5年,并受到北大师生的礼遇,引起不少媒体的关注,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我觉得这只北大“旁听猫”得益于北大的旁听传统。

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校长主校北大以来,北大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大约定俗成的传统。

历史上出过一大批曾在北大旁听或临时工作而成就的名人,如毛泽东、瞿秋白、沈从文、冯雪峰、丁玲、杨沫、成舍我、胡也频、柔石、金克木等,周建人、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等,也都有过北大旁听的经历。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郑振铎等北大教授都先后积极响应蔡元培校长允许北大旁听这一不成文的规定,留下了许多佳话。

北大老校友萧劳就曾在《我在北大的几点回忆》中谈及蔡元培校长帮他亲自批准他的老乡杜姓同学到北大旁听的往事:“1917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即文学系),正值蔡元培先生任校长,当时我的名字是萧禀原。

…‘那年北大招收一批旁听生,我原来就读的河南省立二中有位姓杜的同学要求旁听,我去北大教务代为申请。

教务处一位先生却说:‘座位满了,不能再收。

’我说:‘座位没满,请你去教室看看。

’教务处的先生不去。

我气呼呼地去见蔡校长。

校长室在红楼二楼上,也没有秘书阻挡,学生可以随便去找。

我一进门,蔡先生看我怒气冲冲,便和蔼地说:‘你先坐下,休息五分钟,五分钟后你再讲话。

’我坐了一会儿,便和蔡先生说了为杜姓同学申请旁听的事。

如何进入北大当旁听生考研

如何进入北大当旁听生考研

如何进入北大当旁听生考研
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并考研的步骤有以下几个:
1. 了解旁听生政策:首先要了解北京大学对旁听生的政策和要求。

可以查阅学校官网、拨打咨询电话或前往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

了解旁听生政策可以帮助你明确相关的申请流程和条件。

2. 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在确认可以成为旁听生后,仔细阅读课程介绍和时间表,选择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课程。

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找到相关信息。

3. 编写申请材料:根据学校要求,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例如个人简历、学术成绩单等。

同时,写一份动机信,说明为什么想成为旁听生以及如何能够为课程提供帮助和受益。

确保材料的格式规范、内容详实和语言准确。

4. 递交申请材料: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按学校要求提交。

可以通过邮寄或亲自送达学校招生办公室。

5. 等待通知:申请提交后,需要耐心等待学校的通知。

通常,学校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申请进行审核,并以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发送通知。

6. 缴纳费用:如果你的申请被接受,学校会通知你缴纳相应的旁听费用。

在缴费后,你将正式成为北大的旁听生。

7. 准备考研:成为北大旁听生后,你可以开始参加课程学习。

同时,你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例如图书馆、研究机构等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为考研做好准备。

总之,进入北大当旁听生并考研需要了解旁听生政策、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准备申请材料、递交申请、等待通知、缴纳费用并准备考研。

专科出发最后高学历的例子

专科出发最后高学历的例子

专科出发最后高学历的例子
虽出身于专科,但是考研上岸,甚至考上985博士的并不是没有,我们不能甘于平凡,不能向命运妥协。

而是要加倍地努力,让自己到达一个更高的台阶。

沈从文是小学毕业,但是最终仍然成为了文学大师。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

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

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关于外单位人员旁听研究生课程的规定

关于外单位人员旁听研究生课程的规定

关于外单位人员旁听研究生课程的规定为了满足外单位人员旁听我校研究生课程的需要,加强对旁听研究生课程工作的管理,特作如下规定:一.凡旁听我校研究生课程的人员,须是高校、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

办理旁听时须出示本人学生证。

二.凡旁听我校研究生课程的人员,须携带单位介绍信或在《北京大学接受外单位人员旁听研究生课程申请表》“所在单位意见”一栏中由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旁听研究生课程收费标准(不适用MBA、法硕等专业学位课程):1.研究生课程按400元/学分收费2.经研究生院或院系教务办公室批准不随班听课,只参加课程考试的(须由院系在旁听课申请表中注明‘同意该学生该门课只参加考试’),按200元/学分收费;3.旁听生考试未通过,需要重新学习的,按每200元/学分收费;4.选修实验性课程或需要使用设备的,根据开课院系的标准另交实验费、上机费等。

四.办理旁听课时间: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和开学后两周内为办理旁听手续时间。

五.办理旁听课程序:1. 下载或领取《北京大学接受外单位人员旁听研究生课程申请表》①登陆研究生院网页--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旁听办理--表格下载,②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新太阳学生中心419)领取,(以下称申请表。

每人不论选修几个院系的课程,只填写一张表格);2.到开课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查询课程表,填写申请表;3.由开课院系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①填妥的申请表交院系研究生教务老师审核,并在“院系审核意见”处签署是否同意接收的意见并盖章,②公共外语课在外国语学院语言中心(外国语学院新楼109)办理,③公共政治理论课(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硕士生《自然辨证法概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在研究生院办理;4.持①本人单位介绍信(或在申请表中“所在单位意见”一栏中由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②由开课院系签署“同意接收”的申请表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新太阳学生中心419)开具交费单;5.交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不成,在北京大学旁听了6年
最近,界首市民于仲达很忙,出版社的电话不停地打来。

今年8月份,他的新作《北大悟道》等3本书将要出版。

于仲达离开家乡在北京大学做旁听生,一坚持就是6年
时间回溯到2007年前,那时的于仲达是界首市一名广播记者。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多次报考研究生,均因英语成绩不合格而失败。

2007年,他离开家乡,到北京大学做了一名旁听生,一坚持就是6年。

他把自己的经历、人生感悟、学术思想等变成文字,先后出版了《北大偷学记》、《问道北大》等,总字数达150万字。

农村少年的梦想
上世纪70年代,于仲达出生于界首市的一个小村庄。

父亲是教师,后来做了乡镇干部。

于仲达自幼爱读书,读中学时,他独自到县城的图书馆,借阅列夫·托尔斯
泰的小说和顾城的诗文集等,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

这些书伴随了于仲达的整个中学阶段,让他萌发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要当个作家,当个诗人。

生活与理想总有一些差距。

1998年,于仲达毕业后进入界首市广播电台工作,成为一名广播记者。

期间,小城单调的生活让于仲达一度感到痛苦,他不满足于这种生活,于是,一边工作,一边观察社会,写下了30万字的随笔《暗夜里的过客》,并渐渐迷上了鲁迅。

为改变命运,于仲达工作之余苦读,备考研究生,但因为英语差,没有过关,痛失迈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

在此期间,于仲达的系列网文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深圳大学、安徽大学的学者先后通过网络和他联系,希望于仲达报考他们的研究生,但他的英语一直是个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仲达听说旁听生在北大已成为一种现象,占据了某些教授课堂的较大比例。

于仲达眼前一亮:“考不上这些教授的研究生,我就去北大旁听他们的课程。


为求学住进地下室
刚进入北大时,于仲达发现,旁听是北大的传统。

一次,某知名教授对当天到场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课堂上的30多名学生,真正来自北大的学生只有五六人。

对于这些旁听生,媒体称之为“北大边缘人”,而北大在学术上则与在校生
一视同仁。

渐渐地,于仲达发现,这些旁听者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有些人为了旁听,甚至在北大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做苦力,扛沙包,卸钢筋。

与他们比起来,于仲达是幸运的,去北京之前,他曾发表过90多首诗歌,在界首乃至阜阳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北京,于仲达被一家杂志社看中,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

即便如此,最大的压力依然来自经济。

刚到北京时,于仲达租住在北大中关园附近的学生宿舍,几个月后,他不得不另觅住处,住进了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北京整顿、规范地下室,相关部门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后立即要求业主关闭。

有段时间,于仲达辞去了杂志社的工作,搬到中关村附近居住,在这里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于仲达在中关村投了很多份简历,才勉强找到一份工作。

有时为了找一个客户,要反复地在公交和地铁上折腾很多次。

好在北大的课程设置十分特别,每天8时到21时,均有教授讲课,学生们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从北大偷学到悟道
于仲达说,北大有三宝:图书馆、教授的课程和各种学术讲座。

记得刚到北大图书馆不久,他发现了学者钱理群读硕士时候的论文,高兴得差点叫起来。

因为,这对于他了解钱理群的学术思想进程很有帮助,而在校园之外,根本没有这样的资料可以学习、借鉴。

从北大教授们的课堂讲学和著作海洋中汲取了不少知识与营养,于仲达开始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在精神和思想的领域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反思。

2011年6月,于仲达写的《北大偷学记》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销量达6万册左右。

让于仲达感到欣喜的是,很多北大的学生也在读这本书。

不过,这些学生却不知道作者就在他们身边。

一次,于仲达到图书馆找资料,一名大学生得知他就是于仲达,一把抓住他的双手,请于仲达在他正在阅读的《北大偷学记》上签字。

此后,于仲达的《问道北大》、《简单就好》等作品相继与读者见面。

截至目前,于仲达与读者见面的作品已达150万字,《北大悟道》等3本新书,目前正在紧张排版,预计今年8月份与读者见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