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闫莉婕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的科学方法;②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植物向光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原因,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长素的发现。
2、知识讲解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XXX、XXX、拜耳、XXX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强调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和严谨性分析。
3、实验设计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4、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等问题。
5、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严谨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思考和实践。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实验操作、问题解答、实验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思考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即向光性与幼苗尖端有关。
3.强化实验设计:引导学生了解XXX和XXX的实验,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设计的要点。
4.分析、评价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温特的实验,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5.生长素本质及植物激素概念等:教师讲解生长素的本质及植物激素的概念等相关知识。
6.总结与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研究效率。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实验科学素养。
在教学流程中,通过奇思妙想的导入、体验实验设计、强化实验设计、分析评价实验等环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研究热情,加深对生长素的发现和植物激素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教案: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问题示例:-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因素或物质起着调控作用?- 有没有听说过植物生长素?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步骤二:讲解使用多媒体或课件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并简要说明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分生组织活性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步骤三:发现历程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和小组研究等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位科学家的相关研究:1. 雷诺·桑塔2. 切尔菲等人3. 波文顿4. F.W. 温特步骤四:展示和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位科学家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做出的贡献。
步骤五:应用领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并进行展示。
植物生长素在农业、园艺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六:知识巩固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请写出植物生长素的两个主要作用。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学研究有什么重要影响?步骤七: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思。
- 你觉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现代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一节教案设计
( 1)个人自 ( 1)引导学生 主 分 析 詹 森 初步领悟许多 实验的原理, 科学研究都是
有 这种解释究竟是不是科学事实,还需要更进 关 一步的实验验证。下面请看詹森是如何在此 研 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究 [屏幕上呈现出詹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请学生分析詹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 论回答下列思考题: 1. 詹森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试给植物激素下定义。 随堂练习: 1. 被风刮倒的玉米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方向
有何特点?尝试用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对
此作出解释。
三、 技 能 训 练
2. 向日葵向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要求学生分析教材“技能训练”栏的实验设 计方案及得出的结论,并讨论: 1.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2. 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
( 1)进行小 训练学生实验
组讨论, 并设 设计和得出结
计 改 进 后 的 论时逻辑上的
实验方案。
严密性。
( 2)小组间
严谨?为什么? 3. 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应该对实
进行交流、 讨 论、评价。
验方案如何改进?
教师组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小
结。
教师对科学发展过程进行小结:
“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 小
积累”,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发现是探究活动线性积累的过程。
2. 通过分析实验设计方案,提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3. 通过学习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的知识,理解生产生活中许多有关生长素的现象。
现出明显的向光性。上课时,将这盆植物带
到教室,让学生推测它生长的环境,由此引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复 习高等 动物 的神 经— 体液一免 疫 调节
网络 。与高等动物相’ , 比 植物 的形态 结构要 简单 得多 ,
它们没有神经系统 、 免疫系统 , 对外 。那 植物 体能 不能对 自身的 生命
活动进行调节昵 ?教师 出示小 诗 : 唤醒沉 睡 的种子 , “ 调控幼 苗的生 长。引来 繁花 缀满枝 , 瓜熟蒂 落也有时 。 靠 的是雨露 阳光 , 离不开信息分 子” 。学生分析小诗传 递的信 息 , 植物 体 的生长 、 育 、 发 繁殖 等各 项 生命 活 动 都受到调节 , 因是 阳光雨露 , 外 内因是信息 分子。从而 引人本 章内容 “ 物的激 素调节 ” 引领 学生进入 植物 植 ,
I 18年, 90 达尔文 鲥兜目起嫠漭鞘向光弯曲生长 I 1 E
零
● ■●端白■●0 I●●●■’I■ ■●尖■●I●● ■与■ ● I 1 ■ ● - 炙 ●
I I I I I I
.
图 3 达尔文实验
亘一 ‘l _
图 4 詹森实验
.
■’- _・- -・_ __■ -__ ■- _-・ ・■_ -■■ __ ■- -・_・ -●■ _●_ _・ _■_ ■■ -■ ■■・ ■■■ ■■■ _■ ■■■■ ●■● ●一 ■0
的潜质 ”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 胚芽鞘向光弯 曲生长与
| 。 lI _ l _
学 习科 学家严谨 、 细致 的科
学态度 和对真 理不懈 追求 的科 学精 神 , 树立 辩证 唯物
3 教学过程
’j ' l l _ 誉 |
Z _ l
图 1 达尔文实验
3 1 导入 .
一 4
,
分析 , 培养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能力 此后 , 师展 示 11 94年拜尔的实验 ( , ’ 图5, ) 引导学生通 过分析结果
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及意义。
2、掌握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作用。
3、理解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植物生长素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3、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植物生长素的测定方法。
5、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作用。
2、理解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2、掌握植物生长素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
2、实验观察。
3、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做好铺垫,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素的一些常识,如:什么是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是如何发现的、植物生长素有什么作用等等。
Step 2 传授新知(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Darwin)和儒略斯•赫胥黎(Huxley)在研究拟南芥幼苗弯曲现象时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物质。
2)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孙德尔(H. De Vries)在研究宿根草的生长时,也观察到了这种未知物质的存在。
3)1913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威廉·克罗克斯(W. A. Crozier)正式提出了“植物生长素”的概念。
(2)植物生长素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1)植物生长素有多种,如:IAA、IBA、GA、ABA、ZT等等。
2)植物生长素一般存在于植物的生长点、叶片、果实、种子、根尖等器官中,其中以根尖的含量最高。
3)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性质非常复杂,可以分离、提纯和鉴定。
(3)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和延伸,促进整体生长。
2)促进细胞分化,增强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3)参与植物的光、温度、营养等外界因素的适应性反应。
4)介导植物的发育转变和生理代谢。
5)调节植物的开花、结果、子叶退化等过程。
(4)植物生长素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生物试验法、化学分析法和免疫学方法等。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了解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应用。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并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PPT、实验器材(包括盆栽植物、测量工具、生长素溶液等)、教学实验手册、板书工具。
2.学生实验实施准备:学生需要知道一些基础的植物生长知识,如植物光合作用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植物的生长特点,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Step 2 讲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20分钟)1.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重点讲解以下事件:-1881年,沃尔发现残根能刺激果实生长;- 1913年,Henri发现植物的主要生长素是一种醇类物质;-20世纪50年代,皮尔斯等人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化学结构;-199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生长素的受体。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生长素被称为“植物的激素”,它在植物生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Step 3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40分钟)1.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实验步骤:-将相同品种的盆栽植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棵。
-将第一组植物浇水,作为对照组。
-将第二组植物浇水,且在浇水的同时添加植物生长素溶液,作为实验组。
-每天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
3.实验结果与讨论:-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发现添加植物生长素溶液的植物生长更加旺盛。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明确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林静珊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 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4.概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进行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三)情感目标1.领略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方法;2.领略生长素的发现是多位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呈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科学家不懈的探索精神。
二、教材分析“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本第46页“问题探(二)生长素的发现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材料:胚芽鞘。
外界环境刺激:单侧光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图1 图2 图3 图4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学生分析比较实验现象,解决旁栏思考题。
达尔文的推想: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产生,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面比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面一段。
思考:(1)“鲍森·詹森所做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们认为在哪里?”(2)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
3.1914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拜尔的实验为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在其下面一段分布_____________造成的。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方向等。
3.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生长素作用实验,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生长素相关知识,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教案内容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原因。
2. 新课导入: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逐一讲解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的实验及其结论。
3. 生长素的作用:讲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插条生根、植物方向等方面的作用。
4.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生长素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
5. 生长素的发现与农业生产实践:分析生长素发现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改进措施。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2. 回答:温特3. 提问: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4. 回答: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八、课堂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掌握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3.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生长是如何实现的?”,“植物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包括生长素的定义、生长素参与的植物生长过程和作用方式。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3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1880年,萨克首次提出了“半胱氨酸”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2.1913年,孟德尔斯提出了“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3.1926年,万忠说理论音教师 C.可命名为“IAA”(吲哚-3醋酸)。
4.1944年,肯尼斯和塞尔曼提取了第一个植物生长素“生长素A”。
5.1965年,法扬斯基发现了第一个植物抑制素“炭戴尔酸”(ABA)。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长素发现的历史和学术背景。
第四步: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种类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展示和解释。
1.IAA(吲哚-3醋酸):对植物根系和茎的伸展起促进作用。
2.GA(赤霉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延长茎秆和叶片。
3.ABA(炭戴尔酸):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维持植物的平衡状态。
4.CTK(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
通过生动的实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第五步:评价与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和解释一些概念,检查他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意义。
2.掌握生长素的作用、产生、运输及生理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生理作用。
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生理作用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提问:达尔文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达尔文没有发现生长素?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介绍温特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提问:温特实验是如何证明存在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2)讲解生长素的命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3)展示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揭示生长素奥秘的。
3.生长素的作用(1)展示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讲解生长素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条生根等。
(3)举例说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棉花保蕾、防治番茄落花落果等。
4.生长素的产生与运输(1)介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合成途径。
(2)讲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3)分析生长素运输的生理意义,如促进植物器官的分化、调控植物生长等。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机制(1)介绍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壁松弛、调控基因表达等。
(2)分析生长素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3)讨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研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启示?7.作业布置(2)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生长素作用曲线的绘制,加深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讲解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在分析生长素运输方式时,可以结合实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程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型:新授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3)阐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1)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2)体会探究过程的思维生成。
(3)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1)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会关注生活现象。
(2)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及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根据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分析提出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
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四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
同时也是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以及严谨的思维逻辑过程。
2.难点及分析:(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在探索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以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
这个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有挑战性,初步学会遵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生对形态学上端、下端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麦种子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一)导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动物体内有很多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等,这些激素在动物体内的量虽然小,但作用却很大,影响整个生命体的生长发育。
而植物体内也有类似的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而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呈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对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科王(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2)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科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使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绝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于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2)理解并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并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具备层层设疑,并能够熟练地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研究激素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2)能够科学严谨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论进行正确评价。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以求在今后能够熟练利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触类旁通,不断高效、精确地学习新知识。
弐、教学重难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
2.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3. 科学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参、课时安排:《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包括对第三章的整体介绍共需1课时。
四、教学步骤〖引入〗教师讲述:动物和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进行的,但相比于高等动物,植物的形态结构比较简单,并无神经系统,因此它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如动物,那么植物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节的呢?让学生读第三章彩页右下角的诗,从诗中提炼信息: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各项生命活动的,进一步引出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又由于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因此它的发现过程尤为重要,也因此,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成了本章第一节内容。
课件展示四幅图,图中植物全都体现以下几点,师问,生答。
1.四种植物均向光生长。
2. 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 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应用科学史进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应用科学史进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陈兆娣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2016(41)6
【摘要】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为主线,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优化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验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实现知识的生成,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陈兆娣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J], 石虹梅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J], 闫莉婕
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J], 王海生
4.基于科学探究培养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节为例 [J], 任焱;李彦杰
5.基于生物科学史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 [J], 王逸婷;张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设计
闫莉婕 (北京市第50中学 100061)
摘 要 在本节教学中,利用科学史实例设置问题,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 植物生长素 科学史 科学探究
1 教学内容及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内容,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
本节内容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理想素材。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初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学生学过有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对生物体作为环境的一员,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才能够生存下来的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
本节中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生对探究向光性成因问题,也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基础。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发现过程实验中单一变量的分析。
2.2 能力目标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锻炼实验设计思路;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复习高等动物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动物灵敏。
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教师出示小诗:“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
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
学生分析小诗传递的信息,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都受到调节,外因是阳光雨露,内因是信息分子。
从而引入本章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引领学生进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2 层层设疑,寻根问底 将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几个经典实验的探究过程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各个科学家的实验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主线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以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设计逐步推进。
教师设疑问题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外因为单侧光。
寻根问底问题2: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又是什么呢?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1880年达尔文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性,并展示实验1(图1)。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变量(单侧光),进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问题3: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可能与胚芽鞘的尖端还是尖端下部有关呢?如何设计实验?学生小组讨论,给出切去胚芽鞘尖端,照单侧光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试验,使学生较容易提出不切去尖端的对照试验。
教师适时展示达尔文实验2(图2),学生说出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然后继续讨论设计下一步实验,给胚芽鞘尖端或尖端下部照单侧光。
教师展示达尔文实验3(图3),肯定学生“与达尔文设计一致,具有科学家的潜质”。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
图1
达尔文实验
图2 达尔文实验
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教师讲述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的现象,并提出问题4:这种“影响”是物质么?同时展示1910年詹森的实验(图4)。
学生通过前几个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思考詹森实验出现两个变量的问题,然后得出“影响”可以传递,可能是一种物质。
教师再次置疑,提出问题5:是因为“影响”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弯曲么
?
图3
达尔文实验
图4 詹森实验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案,其他小组帮助分析,培养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能力。
此后,教师展示1914年拜尔的实验(图5),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影响”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弯曲。
进而提出问题6:如果是物质,应该可以透过琼脂块向下传递。
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是由于“影响”分布不均么?如何证明?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展示1928年温特的实验(图6)。
师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图5
拜尔的实验
图6 温特的实验
教师在补充1931年科学家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 A A )的基础上,应用板书总结“植物生成素的发现”探究历程(图7)
:
图7 科学家对植物生成素发现的探究历程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外因:单侧光;内因: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
4 教学小结
从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设计实验探索其中的原因,到1942年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确认为吲哚乙酸的过程,经历了近50年。
学生通过体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可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发展,体会“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一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
每一位科学家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终将汇合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
”并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一种简单易学的生物学课件制作方式———“I e b o o k ”
高大玉 孙 旭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213000)
1 I e b o o k 软件制作生物学课件的优势
“I e b o o k ”称作电子杂志,通俗讲就是一种通过F l a s h 的制作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元素融为一体展示的方式。
由于该软件简单易学,利用I e -b o o k 制作课件更为方便。
1.1 比P o w e r P o i n t 更漂亮,交互性更好 利用电子杂志软件制作课件除了应用常见的图像、文字等视觉元素,还有一些特效的效果。
比如在图片加上各种效果的动态呈现,图片的展示动态效果非常好,视频有专用的模板来展示,视频插入简单且相对P P T 播放效果更好。
总之传达设计上它能给予读者以多媒体、多感观的刺激,读者的眼球会更容易被吸引过来。
这样的课件教学能给学生留下更生动、更精彩、更深刻的印象。
1.2 比F l a s h 更简单,制作更方便 F l a s h 制作动画动态效果好,但是制作F l a s h 非常复杂,动辄要耗费几天的时间,而电子杂志软件制作的课件则是由一个个的F l a s h 模板组合而成,制作时有许多种F l a s h 模板可以供选择,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模板里面的文字和图片更换成生物学内容,同时又有F l a s h 制作的效果。
2 利用软件制作课件
软件下载:h t t p ://w w w .g o u g o u .c o m /s e a r c h ?s e a r c h =i e b o o k %E 8%B 6%85%E 7%B A %A 7%E 7%B 2%B E %E 7%81%B 52010&i d =1。
安装好软件之后点击新建显示页面选择组件,课件不同于电子杂志,对文字的清晰度要求较高,所以要选择较大的组件一般是全屏组件950x 650p x。
2.1 编辑封面 可以使用默认的封面,也可以对其进行编辑,或者更改。
例如要将封面更改为所需要的图片,操作如下。
右下角“页面背景”选择“使用背景文件”,弹出“图像编辑”对话框,左上角选择更改图片,选择图片路径。
2.2 编辑页面 正式进入课件制作的环节点击右上角的添加页面,选择所需要的页面数便会在页面元素中添加。
在左上角“开始”选择“添加页面”,选择添加一个或者多个页面。
也可以删除页面。
右侧“页面元素”对该版面进行编辑。
左上角点击“插入”下拉选项。
“目录、组合模板、页面背景、图文、蚊子模板、多媒体”等等。
选择所需要的选项进行编辑。
本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引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以科学发现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为主线,使学生身临其境地重走生长素发现之路,激发探究欲望,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
的历程,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验科学家探索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