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哲学的诞生与什么是哲学
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讲义绪论:哲学与哲学史一、哲学的界定——什么是哲学➢对哲学的成见:哲学是科学;使人聪明给人智慧;讲道理的学问等等;➢对哲学的三种界定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即是爱智,人物合一。
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时期(传统哲学):把存在当做人以外的概念来加以追求的学问。
后黑格尔时期(现代哲学):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之学。
何谓哲学?——哲学家的尴尬处境▪哲学——Philosophy-Philosophie:爱智“哲学”(philosop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 ),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的意思——词源学上的哲学概念。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
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
---------赫拉克里利特▪哲学家对哲学的分歧理解:▪(1)、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
▪(2)、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3)、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就是治疗语言疾病”。
▪(4)、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意思是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
▪(5)、黑格尔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
”▪(6)、哲学,……就是自愿地生活于冰雪和高山之间。
——尼采▪哲学家就是那样一个人,他不断地体验、看、听、怀疑、希望、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
——尼采▪(7)、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做超乎寻常的追问。
哲学导论王德峰
第一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哲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 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 神话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 古希腊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 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极真实性;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念,哲学从这里起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 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但是,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经验本身加以证实的基本信念作为前提;这些前提正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思想基础;科学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追问科学的思想基础的可靠性,而一旦由于科学危机的逼迫而进行这样的追问,他便进入了哲学的领域;在业已形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将知识和智慧加以区别;对philosophy 一词的词源追溯表明,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哲学与智慧相关;何谓“智慧”人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如何如何获取智慧这些问题关乎哲学的性质、作用;第二节哲学探讨人类信念体系世界观的思想根据人不仅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已生活着;在生活意识中包含着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每一个人在其实际生活中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一问题,因为不具有一定的生活意识的生存并不是人的生存状况;人通过对于生活的意识以及对这种意识的表达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对环境的改变;因此,生活意识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的观念的东西;它作为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特定信念,我们称之为世界观;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处理中都透露出他的世界观,或者说他的一定的“哲学观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哲学并不仅仅存在于学院的课堂上和哲学家的书斋里;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带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往往是对生活经验的直接的、粗浅的反应;它们作为信念是未经理性审视和证明的假定;哲学的任务在于对人们普遍加以接受的信念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价,在更进一步的要求中,还要探讨这些信念在人类生活的一定的文明类型中的根基,从而导向对文明基础本身的批判性研究;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科学概括,而后又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态度,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法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种基本的思想,常人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旨趣所在;因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本思想予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第三节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凭藉对历史的理性考察来推进人的自我认识;历史上的和不同民族的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以人的特定的自我形象作为其核心;这种人的自我形象构成了该文明规定其自身价值的基本的精神尺度;文明不是自然界演进的自然产物,而是人通过劳动而实现自我教化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劳动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基础;人是在劳动中自我诞生的;这个诞生过程是劳动把人教化为一种精神存在的过程;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教化才使劳动成为社会的生存方式,从中生发出人的自我形象,以构成特定的文明类型的精神尺度;文明的精神尺度是哲学的考察对象,不管这种尺度采取何种表现形态,是原始巫术的形态,还是宗教的形态,或是艺术的形态;文明的精神尺度总是特定的、历史的和包含内在矛盾与冲突的,这反映了人的生成的自我命运;所以整个历史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哲学在历史的维度上考察人的自我形象改变的过程,从而力图揭示人按其本性必将走向何方;人由于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所以他必然将未来包括在他的视野之内,也就是说,他对自身的既有的文明形式必然采取一种从理想的层面而来的批评态度;哲学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将人们得自于生活意识的自发的、尚属模糊的理想通过分析使之明晰,通过批判使之符合于人性本来的发展趋向;一句话,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通过这种证明,哲学力图指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基本的原动力哲学研究的基础部分—本体论研究—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由于哲学从事对文明的精神尺度的考察,哲学包含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进行文化批判;无需哲学的教导,人们也能知道通货膨胀的危险或天黑遭人抢劫的危险,但是由这些问题所组成、所表征的整个文明的根本病症需要来自哲学的诊断;在这种诊断中哲学家并不杜撰新原则或新观念,而是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暗含的“文化基因”突现出来,使这些“基因”所包含的毛病昭然于天下,从而有利于人们去形成正确的基本思想;唯有我们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我们才能获得对于特殊问题的正确答案;第四节哲学问题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每一门学科就其根本而言都生存于它所专有的问题域中,哲学也复如此;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问题域不能为其他学科的问题域所还原、所替代;日常生活中的以及科学研究中所处理的问题无非有两大类:经验问题和逻辑问题;对付这两类问题的方法也无非是经验观察或实验的方法以及数学的或逻辑的推论方法;但是另有一类问题是追根究底的思考所必然提出的问题如“磁性和磁力究竟是什么,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实体吗”再如,“数真实存在吗数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或是物质实体的属性、样式,抑或仅是人心中的观念”;对于这类问题,人们既无法通过经验观察来求解,也无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断来求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影响人们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但是,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哲学问题的特定的回答;这种不自觉的回答支配了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哲学固然不能烤面包,但是没有一块面包不是在人们回答了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下被烤出来的;在科学发生危机的时刻,科学一向所采取的对哲学问题的不自觉的回答便突现出来;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是它的超验性;哲学问题并不直接针对经验事实本身,因此无法直接由某项或某类经验事实来解答;它也不指向人们认识、表述、整理经验事实的逻辑形式,它不是逻辑学问题;它的超验性在于它关涉经验的总体性质与根据;这里所谓的“超验”并非指完全脱离经验而去玄想事物的超验本质,而是试图发现使经验事实得以可能的根本原理;这种原理不是来自对大量经验事实的共相概括,而是来自对人们如何获得一定领域中的经验的基本方法的考察;我们可以把这种考察一般地称之为“思辨”;思辨是哲学的“正宗”但并非“思辨哲学”是哲学的唯一形式,因为思辨哲学只是一种特定的称呼,用来指专以对概念和范畴的思辨来超越地获取事物的本质的那一类哲学,不管思辨是指向感觉质料、或指向语言、或指向概念、范畴、或指向人的非理性的存在状况;思辨取向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哲学路向;哲学问题要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但却并不意味着思辨的解决可以完全不顾来自经验的“证词”;恰恰相反,任何哲学理论的证明与自我辩护正是在于它能使它所揭示的“超验之理”合适地指明人类经验的总体性质和经验所由形成的根据所在;在这里,例如,物理学理论对待日常物理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哲学对待总体经验世界的思想方式在原则上就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物理学的方式能够凭借数学的精确性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在物理经验的领域内的普适性,而哲学的方式则要通过论证使经验总体得以可能的人的生存的“隐秘判断”来证明自己对“超验之理”的演说;第二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上第一节前本体论:世界本原学说哲学的起点是探求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这就形成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原学说的缘起是人类对自身文化创造的最初体会;以劳动为基础的文化存在中的合目的性与内在统一性造成人类关于世界存在的信念;文化是诸创造物的总和;“创造物”这一观念蕴含“创造者”的存在问题;原始宗教的基本思想是用超自然的创造主体诸神来反映对文化的合目的性与统一性的体会;在宗教那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超自然的人格神造物主;把“造物主”驱赶出去,便产生哲学泰勒斯,即产生最初的前本体论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本原问题把创世问题转变为万物如何从统一的根源产生出来的问题;本原问题的提法已经肯定了本原一定能够找到,但是,承认本原存在无异于假定在经验世界的因果链上有一个绝对的起点,然而这样一种起点因其仍在经验之中,所以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必须超越相对的、有限的经验事物,才能去解决世界的统一性的基础问题;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里所需要的“超越”,即摆脱经验事物的纠缠而去追问诸存在者的统一根基对“超越之法”的探寻开辟了“本体论”的境界;第二节从第一因观念到自因实体观念的转变:本体论之诞生本体论的主旨是超越具体有限的经验事物,这就要求从第一因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因”不在作为现象的经验世界中,有如“太阳本身”与“阳光”的区别:“太阳”是存在者,即自因之存在,它不是感性的对象,而“阳光”则是感性经验中的事物,太阳与阳光的因果关系中不包含时间因子;所以,自因乃是“实体”;实体不是感性之对象,只能是思维之对象;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首次从经验事物折向纯粹思维,把“逻各斯”语词看成是思维的居所,指出隐藏在话语中的思维是存在的本质:“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门尼德开创了本体论;第三节宇宙本体论:借助形式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本体论在其历史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形态: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存在本体论;宇宙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从思维范畴中为世界寻找其统一的基础;旧唯物主义与理念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物质本体论与理念本体论的对立;这种对立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与意义问题;由于这两种本体论都坚执抽象的实体范畴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因此都未能真正发现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宇宙本体论的基础是将思维的形式法则实体化,所以无法消解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峙;第四节理性本体论:借助先验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纯思范畴不是“自在之物”自身固有的法则,也非彼岸的理念世界的产物,而是人心自身的先天法则;但这个“人心”并非作为“灵魂”的主观精神实体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的功绩与失误;康德以“先验自我”的概念指出人类理性的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规定了理性是人的主体自由,扬弃了旧本体论所暗含的“造世主”观念,张扬了根基于普遍理性的人的主体自由这种理性的主体自由既使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得以可能,又使社会世界得以可能;但是,康德保留了先验自我无法对其行规定的“自在之物”,这就使得对于世界基础的先验的理性证明无法贯彻到底;自在之物的世界是无法进入语言和思维的“本无”世界,而人却双重地生活在理性逻辑的世界和“本无”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康德由于停留在人心的逻辑形式之中,而终于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的真实内容放逐到了“本无世界”中;黑格尔力图在坚持理性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同时使先验的理性本体化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即,使之仍然成为诸存在者的基本规定,也即赋予理性的先验形式以现实的历史内容;他以辩证逻辑改造先验逻辑,使之可以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极为丰富的内容纳入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的逻辑展开;这样,黑格尔便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描述为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把人在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的生活内容归结为概念运动的表现形式;康德的理性原则在本体论的目标前面停步不前,而黑格尔则完成了理性本体论;第五节生存本体论:在文化的非理性成分中寻求本体前两种本体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思维形式中探寻人类文化创造的原动力,而遗忘了人在“本无”中的存在;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渐次发生本体论上的重大转向,即重新要求记起被遗忘了的“存在”;存在不是实体的一种属性—哪怕是最重要的属性—,而是没有存在就根本谈不上实体;存在是一切事物之逻辑前的“在场”;这种在场在人那里得到真正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在马克思那里是与人们以劳动实现的生存活动相一致的关于人自身的社会存在的实践意识;在这种实践意识的基础上才有思维的逻辑及其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作为人对自身在场的领悟,是此在的在世之在,即每一个个别的人对世界的逻辑前的领会;这种领会的基本特性是它的有限性与历史性;只有紧紧抓住这种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才能使终有一死的人避免在概念的思想方式中把自己物化为由概念所处理的客观对象;只有始终从存在本身出发,才有人类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才不致于使文化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为对人本身的桎梏;但是,当代西方哲学尚未真正找到能够克服文明危机的新的文化创造的原动力;西方哲人正以各种形式到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去发现对文化的生命感受,但对于人的本性的新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一种新的人的理想,即足以鼓舞西方人去开拓克服异化的新文明的人的自我形象还远未达到;哲学中的当代本体论创新还在走在半途中;第六节本体论与人的终极关怀——兼谈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是人必定要向自己提出的;人生在世,有种种关怀:对存活的关怀,对物质利益的关怀,对爱与尊敬的关怀,等等;还有一种关怀则涉及到人的安身立命,即关涉有限人生的最终意义问题;这种关怀便是所谓“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对“终极实在”的关怀,是力图找到人生在世不得不被抛入其中的变化无常的世事背后的“终极实在”使生活价值得到无条件肯定的最高真实性;可见,终极关怀问题属于本体论范围;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先生曾经报道自己求学问道如何出于终极关怀的需要的心路历程,这是很具有典型意义的见熊十力:心书·船山学自记;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人生理想反映了古代西方理念论的本体论对终极关怀问题的解决方法;源自东方犹太哲学对理性的绝对权能的怀疑的基督教思想,代表了宗教对终极关怀根本态度,这种根本态度生发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持久的吸引力;宗教信仰的力量根植于人的自我的存在所必然包含的对立面——虚无;逻辑的理性无法处理外在于自我意识之绝对的肯定性的那个“自我意识的非存在”,即虚无;当代哲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把终极关怀问题列为哲学的最为严肃的课题之一;宗教否认理性的努力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合适方法,它认为终极关怀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信仰的行动,即一种向比我们人类更高的存在一种比自己更伟大的救赎形象献身的行为;研究本体论是哲学指向终极关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理论的,而非实践的;但是,哲学的理论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对于人生的消极逃遁,批判种种愚昧的信仰形式,以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相一致的方向探索人生的意义;第三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中第一节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在希腊语中原指“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在整理亚氏的著作时所创,用以指亚氏讨论“第一哲学”的著作;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部分;在本体论所提供的视野范围之内,形而上学研究人对于他所面对的整个世界之基本性质与根本法则的理解方式;因此,形而上学除了本体论问题之外还包括如下一些问题:身-心问题、自由与决定论问题、目的论与因果决定论问题等;一身-心问题自我的存在及其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理论;1唯物论的身-心关系说:并不存在心灵实体,人的存在只是物质实体的一种样式,所谓“心灵”只是在人身上发生的物质事件的一种现象;2唯心论的身-心关系说:唯一的实体是精神,自我具有最高的真实性,人的肉体存在是心灵的外部表现;3相互作用论:心灵与身体是两种实体,它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甚至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联结点;这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理论;4偶因论: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它们并不相互作用,意志不能推动肉体,肉体也不能产生意志;人的一切心灵生活是由上帝偶然给他带来的,上帝使这种心灵生活跟身体内发生的一切情况严密地保持一致.这是法国哲学家马勒伯朗士提出来的理论.5身心平行论:心灵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可用物质的谓词来描述,亦可用精神的谓词来描述.这是荷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理论.6先定和谐论:一切事物包括灵魂都是单独的实体单子,这些实体在被创造之时即已有彼此之间的先定和谐的关系,即各个单子发展变化的历程和内容都是彼此和谐一致的.这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理论.7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自我是人与其身处的人群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的产物.这种关系即是人的社会存在,它同时也是人的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社会在个人身上的现实存在,它使具有自然意识的生物个体转变为具有文化精神的"自我".8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自我并不是被封闭在人的体肤内的某种实体或事件.人的基本特征是"在世界中的存在".人必须先"存在"而后才有"我".人的存在是一个"场",即"在那儿的在"Dasein,此在,"我"即意味着我所牵挂的世界,"我"弥漫于整个这一世界中.儿童最初对自己的名字的反应透露出"自我"的真相--一个必须对之作出反应的"场".二自由与决定论问题1决定论的基本原理:世界从过去到现在的一切状况在其每一个细节上都是确定的,就连人的思想和意愿本身在每一特定的时刻也都是确定的.每一特定时刻上的状况之所以是确定的,因为它是前此状况的结果;也就是说,因果联系是普遍的、永恒的.这就规定了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的一切世界状况的唯一性.2自由意志的基本原理:世界状况中的某些因素是由人的自由意志所产生的;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包含对将来的某种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人在作出行为之前要进行"考虑"."考虑"并不是指试图预知未来的真实事情,而是试图作出抉择.人的行为因此就以承诺自由意志的存在为前提.这个前提是使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得以可能的一个形而上学信念.没有这种关于自由的基本信念,就没有任何道德责任可言.3对自由意志论的反驳:自由意志是一种假象,比如,一块被抛到空中去的石头如果突然具有了意识,由于它只意识到自己正在运动,而不认识运动的真正原因,它就会以为自己是运动的根源.斯宾诺莎4现象的自由与本体的自由之区分: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具有双重的存在--在现象界中的存在和在本体界中的存在.前者是宇宙普遍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后者则超越因果关系,是理性的自主性.自由意志的根源就是人具有理性赋予的超验能力:他能摆脱因。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哲学概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概论哲学主要研究世界:(1)自然界;(2)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4.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哲学:世界观——观世界→世界是什么?方法论——论方法→怎么做?注:在我国,只有马哲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题】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上述事实说明( ) 。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体现)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2)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宏观指导)。
【习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历史、政治、经济思维科学:心理、逻辑【习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什么是哲学?它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理论的和实践的结论又是什么?哲学一词的恰当定义也许出自弗朗西斯培根.他认为,哲学是源于理性的一种知识.这个定义虽然简略,才值得择取.特别是在哲学摆脱掉从公元前5世纪到中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内所加给它的那个寒冷的概念之后就显得更为必要了.根据古今哲学家的解释,哲学有着多种不同的意义:苏格拉底:哲学是对导致产生“善”的事物的本性进行有理性的探索,即探索自然界万物及其体系之完善,探索万物形成的法则及其最初起源.柏拉图:哲学是对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的完美体系进行探索,借以了解万物的第一创造者.哲学家有一切科学之冠的荣誉.亚里士多德;哲学是综合学科,它探讨一切学科的课题,即认识事物及其存在理由,了解事物的根本法则及其初始原因.伊壁鸠鲁:哲学是为实现人生快乐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第欧根尼:哲学是了解人生快乐和努力实现人生快乐的一门科学.哥特布丁.舍拉子:哲学是使人的灵魂在和两方面尽可能地完美.笛卡儿: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科学,它了解每门科学的要素,应存之万物.洛克:哲学就是研究人类的观念.康德:哲学就是认知者在认识过程中的各种规则的科学.费希特:哲学是一种认识艺术.费希特:哲学是一种认识艺术.黑格尔:哲学就是认识永恒真理.哲学的结论哲学的定义尽管数目繁多而又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几乎是一致的,即哲学是实践的指南.由于有了哲学,人们才具有智慧.否则,人类的一切价值标准早就崩溃,善恶之间,苦乐之间的差别也就消灭了.柏拉图就是基于这一点设计了他的“理想国”.为了同一目的,规划他的“优越城”而费尽心机.孔夫子为城里的君子所规定的条件了正是受了这同一问题的启示.这样,费朗西斯.培根为了人类幸福,国家繁荣和财富充裕,竭力坚持必须从哲学家挑选统治者就不足为怪了.历史学家们提到,非利蒲.马其顿督促他的儿子亚历山大攻读哲学.按他的说法,原因是:“为了使他不要再做我自己做过的许多憾事.”普鲁塔克在亚历山大的《生平和传略》一书中告诉我们,亚历山大曾说过:“我父亲给了我生命,亚里士多德给了我生活的艺术.”由此话演绎出一则古希腊格言:“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但是,你要生活得好,就得靠哲理的恩赐.”同样的内容,我们还可以从犬儒家派最著名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同一自称不是生来学哲学的人的交谈中见到.他对这个人说:“如果你不要求生活得美满,那你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呢?”(犬儒主义立足于这样的哲学:“快乐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德性立足于知识,知识是可以学到的,因此,德行、快乐也是可以得到的,人们通过这人途径获得的快乐是不会丧失的.”)第欧根尼沉湎在哲理中,哲理使他登上修行的最高峰.为了了解他受哲理影响的程度,我们记录了亚历山大在大臣和武将的陪同下到科林斯拜访他时的一次谈话:当时这位哲学家并没有重视这位伟大来访者.他躺在沙地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同亚历山大进行交谈.历史如此庄严、伟大地记载这次最短的对话:“我是从马其顿来的大亚历山大”.“我是犬儒儒派学才第欧根尼”“你向我提点要求吧.”“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如若我不是亚历山大的话,那我就希望成为第欧根尼.”在第欧根尼死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以这样的话来形容哲学:“青年人不要怠慢哲学,老年人不要厌倦哲学.因为每个年岁的人都应自珍自爱.说用哲学的时机来到或已经过去,等于说谋求快乐的时机未到或已经过去.”哲学研究的课题哲学内部包含许多课题.这些课题是逻辑学,实用伦理学、美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逻辑学:它研究思维、探索、观察、归纳、假设、分解、剖析和综合的理想的方法.这样,逻辑学力图使思维避免犯错误,并解决一切可能解决的思维问题.逻辑学家仍认为,逻辑学是一部规则机器,它保护头脑在思维时免犯错误.实用伦理学:它是对生存的理想进行的一种研究,即人生哲学.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崇高的知识是了解善美与邪恶,即了解人生哲理.苏格拉底用拐杖挡住色诺芬的去路,问他一些生活必需品在什么地方出售.当色诺芬回答出售地点之后,苏格拉底便问:什么地方造就至上的好人?色诺芬答不上来,于是,苏格拉底对他说:那么,你跟我去,向学习.美学;它是直观哲学,从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方面来研究审美观.美学也可以说是艺术哲学.美学探讨给人快乐与痛苦的美的尺度以及确定美与丑的标准.政治学:它研究是社会组织,并不像某些人设想的那样是夺取和保持官位的学问.君主制、贵族政治、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形而上学:它同哲学的其它各课题不同,是要发现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即自然界的客观真理,最高在物.同时,它又处理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过程中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关系.哲学的涵义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它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读音“菲鲁”,意思是“偏爱,喜欢”.后半部读音“苏菲亚”,意为“智慧”.故整个词的意思是:喜欢或爱好智慧.有一种说法,希罗多德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动词,那是他在同雅典法律学家论的谈话中提出的.他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不抱个人目的,不图实际利益去求学问.但是,正式使用这个词的第一个人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哲学是探讨事物的本性.西塞罗在公元前42年前写道:毕达哥拉斯讲,只有少数人不为虚荣所诱,也不被金钱所惑,而是旨在研究事物的本性.他们是热爱智慧的人或称之为哲学家.谁首先使用哲学一词尽管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哲学这个词的原词是希腊语,以后才变成阿拉伯化的外来语.但是,如若我们因此就认为是希腊人首先使用或通晓哲理一词,这无疑是荒廖的.还当古希腊人的思想处于幼稚时期,东方文明已欣欣向荣,并且成为导致古希腊人思想启蒙与闪光的源流,东方文明早已通晓哲理一词,并已在使用2000年之后毕达哥拉斯才使用有关该词的同一概念.甚至连生活在耶稣诞生后第二世纪的第欧根尼.拉尔修也写出过一部包括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理论的著作.他在这部书中提到了埃及和东方哲学家,并把哲学的产生返归于古代文明的遗产.这一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赞同,因而表成了一种几种一致的看法,即古代东方先于希腊创造硕果累累,繁荣昌盛的文明.尽管东方文明对希腊文明有很大贡献,尽管“哲理”一词不达意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2000年就已在东方人的思维使用,又尽管像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这样的希腊哲学家的几何学大部分是在埃及或伊拉克学习的,但是,确实令人吃惊的是,哲学思想是如此突然地在古希腊出现,以至现代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不得就认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上所了解了最伟大的事实之一,就是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人思想中异军突起的这种巨大智慧.当我们思考第一次存在主义哲学家巴门尼德给我们留下的迄今还影响着人们思维的那些具有永久价值的思想涵义时,或当我们思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不朽论著时,便可以知道,这些希腊人在将人类及其智慧提高到人的思维顶峰方面已经达到了何等的高度!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在古希腊人之后所做的,要么只是吸取他们的哲学与科学成果,要么就是反对它们,而在哲学和科学这两方面,其功劳都应归于希腊人.总之,如果说东方文明对希腊文明有过不少贡献,那么希腊文明则贡献于整个人类.哲学家的工作方法人们是如何运用哲学思维的?观察事物的哲学方法是什么?哲学家进行些什么工作?他们使用的手段和遵循的方法又是什么?哲学家不像科学家要做实验那样拥有工场院,也不像美术家那样使用颜料或矿物质来造形.协助哲学家进行工作的工具是概念和文学.然而,概念和文字也是讲演家、诗人或作家的工具.那么,哲学家使用概念和文字同其他人又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有三个方面应注意:目的: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丰富和整理实践经验中所运用的语言.哲学不使用通常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它的目的是调整和重新组织语言,以求得对事物理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方法:哲学家进行调整和重新组织语言所使用的方法是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二人组合才能履行其职能,而是意味着思维的磨炼和拓展,只有通过辨论和研究而相得益彰的途径才能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概念由于经过更广泛的运用以及为许多实际例证所验证而变得越发明晰.研究和辨论或许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此,哲学家可能是由他自己去实现这一过程.如果这种对话是一种默默进行的自言自语,那么就是他沉浸于冥思苦想之中.各种各样的沉思都是一种心理对话.同样,对哲学家而言,提出问题特别重要,因为哲学活动的本身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前进过程.这种前进过程的媒介是寻求更广更深的意蕴.这样,哲学家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对哲学家来说,每个答案无异于出现一系新问题的前奏.这样,哲学就必然具有社会性.因为在阐明思想时,哲学的生存有赖于辩论的途径.因此,哲学研究家首先必须学会参加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问题的辩论.不亲自从哲学的角度专心于参加批判性的辩论和进行敏锐的沉思,我们就很了解哲学.哲学研究家不能仅仅以浏览一本哲学书里的内容来学习哲学,因为哲学书只以给我们提供指导.只能给予哲学工作者以参加生动活泼的思想辩论的机会.至于第二方面,那是使其区别其他各种科学的哲学的水平.哲学的职能是对一些基本的思想或者对作为技术和专业讨论基础的各种概念进行思考.下面的例子可帮助我们弄清楚上述问题,普通的、明显的推理认为,健康是件好事.而哲学家对这一说法则不能作出清楚的论断.他可能会提出类似这样的一些疑问:健康是一件事吗?如果是一件事,那么,健康是件好事这一推理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正确的?或者是否有赖于某些尚未被表述得很明白的外部条件?这样的论证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可提供什么样的证据来帮助这个推理成立.这样,哲学家的职责就是经常地致力于使研究工作归结到它的各种基本法则和它所依附的前提条件上去.他的任务是提示各个领域的信条所依据的基础.在阐明了哲学方面所特具的这三个现象之后,现在,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来观察一下哲学.大家知道,哲学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爱好智慧,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并不仅是哲理本岙,而且包含着爱好.因此,哲学家并不是脱离外办,闭门冥想的人.那种缺乏浓厚的感情,缺乏亲自参加广泛地提示有关人生的种种最深奥的问题的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哲学”的另一部分则是智慧,那么哲学有所喜爱的这个东西又是什么呢?哲学和知识并不是一回事.众所周知,最明智的哲学往往并不是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或学术水平最高的人,智慧包括观点的成熟、思想的敏锐和透彻,这些并不仅仅靠有了知识就能具备的.为了说明这些,我们认为哲学家所喜爱的智慧有四个要素:全面观察:哲学家信奉全面的观点,因而他珍视一切可能获得的知识,不满足于来自某一角度或一个方面的经验.他致力于从全高角度来观察生活,并致力于寻求具有相当普遍性的概念.观点开阔:哲学家不信奉偏见和狭隘的观点,他所具有的宽容观点,足以使他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观察事物.因此,他能超越个人兴趣和个人利益的狭窄范围估量事物的真实意义.洞察力:哲学家应独具慧眼,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在哲学家看来,表面上显得微不足道、无意义的东西,往往可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表面显得很重要的,从其最终价值看,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哲学家无意于凭表面价值去准备接受各种思想,因为他势必对其真实的意义寻根究底.比方说,如果我们砍历史是往事的记录,那么,哲学家探求的历史要比一些个人通过对往事的某些现象观察的结果所形成的单纯的认识和概念更深邃得多.我们再来讲一下哲学爱涉及到的一个简单而普通的概念——时间,他们提出的对此此有关的许多问题阐明了时间所赖以存在的奥秘.譬如,过去的事物目前不复存在,将来的事物尚未形成,现在的事物只在目前存在,现在只是过去和将来的会合点,因而,它本身也并不存在.由此看来,过去,现在和将来无论哪一个都没有真正的存在.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讲时间的实在性及其存在的归属性呢?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又是怎样的呢?深思的见解.从某一方面讲,哲学家是“观察和提示”事物的人,就是说,他具有深思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家进行漫无边际的遐想,他探求的是能用来用目的地阐明和分析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经验的各种概念和原则.譬如,现在最伟大的卓见之一是,一发经验——它不仅与行为有联系,而且与生命和理智也有联系——其各部分均可通过科学的,批判的智慧来加以分析和整理.这个建立在科学方法可能论基础之上的大胆的理论是具有高度哲学意义的深邃的宗教信条.现在,我们来谈另一个问题;运用哲学的是什么人?哲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也许有人认为,哲学家是由非凡的哲人所组成的阶层所特有的,而凡人只能旁观哲学家所进行的工作.诚然,一些伟人由于对这个世界所作的阐明而堪称为哲学家.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学术上的专业哲学家.一般来说,他们在大地心院样任教.但是,运用哲学的不光是这两种人.哲学是任何人,一切人的工作,哲学并不被攥任天才或学术专家手中,哲学也不局限在有识之士的小圈子里.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提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和深思来阐明作为人的行为和信仰基础的一切推论.每个人应当为形成某一观点而奋斗,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判定事物的是非曲直和获得对人生意义更深的真知灼见.哲学工作者应该时刻记取,哲学工作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直接工作.老师和教授也许可提供某些建议,书本可能有助于说明他人所做过的事,然而,一个人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他自己运用哲学.运用哲学往往从每个人的立足点开始,就是说,在运用哲学之前对于他并没有什么必需的要求,只要有一般的生活经验和注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就行了.人们只有在掌握了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基础知识之后才演算三角,然而哲学并非如此.运用哲学确有各种不同的水平,但是从根本上说,哲学是一种方法,当智力成熟以后,无论在哪一水平上都能运用这一方法.当哲学家的条件在这方面,如果我们注意到历史时间顺序的话,那么,生活在远东的孔夫子却比柏拉图早一个多世纪判定出君子人格必具的九个条件.而柏拉图只给真正的哲学家规定的八个条件.孔夫子说:君子立德的主要基础是对所有人充满同情,君子不为别人高于自己而气恼.当他看到高贵者时,应思考自己如何向他看齐.当看到卑贱者时,应反省自己的作为.孔子认为,君子应以下列“九思”作为座右铭,反复思考、琢磨.视、思明6、事、思敬听、思聪7、疑、思问色、思温8、贫、思难言、思忠9、利、思义貌、思恭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谈及关于寻找寻民问题时说,斯巴达人班达里特向300人议会毛遂自荐,当被拒绝后,他十分高兴地退了出来,因为他觉得斯巴达城有300人要比他强.另外,斯巴达城的一个妇女向一个刚参加斯巴达希胆战争回来的人打听战是果.那个人的对她说:“你的五个儿子都牺牲了.”这个妇女孩子不满的说:“蠢货,我不问你谁赢了.”他对她说:“斯巴达赢了.”于是,她就快步跑到庙里感谢神灵.柏拉图给真正的哲学家规定了八个条件:哲学家应有迫切的愿望去了解一切真实的存在.憎恶谬误码率,热爱真理.鄙视肉欲.不看重金钱思想崇高,待人宽容.公正、仁慈理解快,记性好.性情谦和,有条不紊铿迭为哲学家的资格确定出:“求学者需要同时具备六个方面才可能成为哲学家,缺一不可.这六个方面是:头脑壑督,学习入迷,善于忍耐,虚心好学,良师开异和持之以恒.”哲学家的诡辩基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基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里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当然,这个结论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在古希腊,还有一更妙的诡辩是这样的: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这同样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对于诡辩怎么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实践角度去评价它,总是根据事实去说它是错的,这种评价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那古老诡辩的意图.那些诡辩家自己也知道这些诡辩在实践上错误折,他们也并不真的想否认事实,谁也没有这么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认为诡辩家的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诡辩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实践上错,逻辑上对”[ 一结果是为了说明,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的趔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例如,逻辑定理与事实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条逻辑定理说的是“随便一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话.”这听上去十分荒唐.结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2+2=5”推出“罗素是教皇”.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假定2+2=5;等式的两各减去2,得出2=3;易得3=2,两边各减去1,得出2=1,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这个结论,有人说是笑话,如果是这样,应当就是一个很深刻的笑话.由此,的确可以司出,思想和事实是两回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这并不很难理解,我们在数学上讲到的点、线、面、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东西.思想与事实的联系只是表现为思想可以应用到事实中去.前面讲到的那两个诡辩只是给错误想法敲敲警钟,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它们的确很荒谬.哲学的童年当你打开世界地图,将目光西移至地中海,你会不期而遇一只指头弯起的瘦骨嶙刚的手,这只手就是在公元前两千年抓住了西方文明的希腊本土.古时的希腊,面积可比现在要大得多,几乎包括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岛屿.希腊本土崎岖不平、沟壑纵横、风光美丽迷人,气候温润,阳光充沛.可是这里的土地却相当贫瘠、人民生活清苦,粗茶谈饭仅足裹腹.好在希腊人既不像欧洲寒带人那样勤勉而呆板,又不似亚洲人那样精明却缺乏活力,他们体格强壮,生气勃勃而又精明能干.艰苦的环境迫使他们背井离乡、远涉地方,倾力于航海和经商,时常也诉诸武力,殖民拓疆,占领地盘,输出文化,同时吸收外来的知识和文明.散布在地中海沿岸许多城帮,逐渐形成了繁忙的航海和商业中心,成为众多民族交流与各种思想和迷信汇集的地方.这种广泛的人际和文化联系与竞争使比较、分析和思考获得有利的条件.各种来源不同的思想传统和教条在这些五花八门的交往中心是很快就被相互抵消了了,见多识广的商人成为不盲信传统的怀疑论者,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问题.慢慢地,科学也跟着发展起来了,数学在交换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不断成熟,天文学随着日益大胆的海上冒险而得以深化.经济的发达与财富的增长,为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提供了必需的闲暇和物质保障,使许多心智发达的人能够不为一日三餐奔忙,再献身于单纯的知识追求,满足自己天生的好奇心,解答胸中无数谜团.不断深入的钻研,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有胆识,越来越雄心勃勃,他们把一切所能想象到的领域都纳入自己的对象范围,在把各种事物和过程归纳为超自然力的作用之前,他们总要大着胆子尝试一下合乎自然规律的解释.于是,魔鬼神祗和宗教仪式便渐渐让位给科学探索和人力控制的企图.当人们越过一切纷纭变幻的事象,不再去探问“这是什么”?“那为什么”?不再追寻“天空为何会出现彩云?”“地下为何会涌出喷泉”?这样一些具体的问题,而是更深一步地去考问:“世间万物背后的基础是什么?”“世界有统一性吗?”这样一些一般性的问题时,真正的哲学就诞生了.因为这意味着,人类的思维兴趣已经脱离了就事论事的现象论层次,而深入到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层次上去了,人的理性开始把世界的统一性和规律性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了.最初提出这些哲学问题的是一批自然哲学家.。
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精讲
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精讲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建设事业;推动哲学的发展,使之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从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
科学精神: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公共参与:自觉用真正的哲学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知识清单】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1)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名师点拨:(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②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关于哲学——哲学教授给大学新生上的第一课,如何学好哲学,哲学学什么,哲学有用吗?等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
1.只有热爱哲学,才能学好哲学2.哲学的概念——难以明确、清晰定义的概念;希腊人的启迪:从智慧到爱智慧。
智慧——合理的、独特的、超群的、卓越的观念(视角、视野、思路)。
它不是具体的经验知识,而是帮你获取经验知识的帮手。
——怎样才能获得智慧?他要求一个人应当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心,具有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具有顽强的毅力,具有自我批评精神,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人生与世界有新的领悟、独特的见解、超越时代的理解,从而拥有卓越的智慧。
——例证:柏拉图以理念论的方式告诉我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愿望和精神才是完美人生的真谛;亚里斯多德以本体论、中庸实践观的方式告诉我们,关注经验,寻求最适合的方式才是实现完美人生的真谛;笛卡尔让我们以质疑的方式思考传统的不足,坚信理性的力量;康德把实现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在不懈追求科学知识的时候不要忘记崇高的道德境界对实现完美人生的价值;黑格尔以思辨的方式告诉们,完美的人生不在彼岸世界,就在人不断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之中。
当代西方哲学家各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辈们的事业。
我们讲了西方哲人的启示,当然不能忘记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老子、孔子,到孟子、荀子、墨子,从秦汉儒家到宋明理学,我们的思想先辈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人生,思考着人与世界的关联,展望着我们的未来。
——智者学派的挑战:智慧的观念包含着对象性的思维特点,由于智者学派的批评,热爱智慧的问题才摆在了西方人面前。
爱——以激情、执著、坚毅、不屈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去追求美好、理想和境界。
对智慧的热爱构成我们的生命的核心。
只有热爱智慧,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才能不断地登上智慧的新高峰。
爱智慧是哲学精神的精髓——正因为此,我们希望年轻的学子能够热爱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哲学的精髓,才能在人类智慧的大海中漫游,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2.学习哲学的意义——学习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总在困扰着我们。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上)主讲人:边立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同志们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开辟未来,不忘本来。
所谓开辟未来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忘记本来。
所谓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初形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就要学习作为原初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因而我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问题,谈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谈的历史、理论和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首先谈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跟它的历史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什么历史条件呢?那就是19世纪的40年代,当时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实际上带来了两个后果。
第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导致了两极分化。
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之后,物质财富丰富了,但是占用物质财富的人,是少数资本家,大多数人包括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沦为无产者,称为无产阶级。
因而两极分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频频爆发,而工人运动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工人运用发展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从而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使工人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自发走向了自觉,当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工人运动的需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立场、他们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的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的立场,就是劳动人民的立场,而这个立场在马克思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
公务员、事业单位笔试讲义(全):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讲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 年月2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两大派别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几种表现:“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是万物的尺度”、“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雄造时势。
★★客观唯心主义的几种表现: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事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德国的黑格尔指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 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程颐:“有理则有气”“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神明,讲的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一些简单的物质构成,如水、火等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机械构成,善于用片面、孤立、 (形而上学) 静止地看问题 ★共同点:都主张世界的物质性。
★区别: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唯心主义,而新唯物主义则坚持唯物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3物质与意识:物质 意识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及可利用性两大总体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 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结合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唯物主义五大基本范畴 :实践 认识 认识论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形态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 反作用 一切事物在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现象与本质(结合认识论) 原因与结果(结合联系的观点)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行性与现实性 内容与形式 实践观 真理观 认识观 决定 反作用 积极投身实践,并重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们根据规律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第二章辩证唯物论一、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指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1第一讲引言:为什么要学哲学?怎么学哲学?[参阅《大问题》:“导言”、“逻辑准备”、第一章]一.我们为何需要哲学?1. 作为生活于世界中的人,其独特性在于需要、而且能够追问生活的意义。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哲学恰恰是有助于我们审视生活意义的最佳途径。
2. 对于初入学术专业的大学生,哲学有助于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因为揭示人类各种理智探索活动的合理性根据正是哲学的天职。
二.哲学究竟是什么?1. 词源考察:“爱智慧”(Philo-sophia,philosophy)(1)在古希腊语境中,“爱智慧”一词有一种特殊含义:参照“神—人—物”的文化框架来为“人”定位,即人是具有超越性的存在者,或者说,人是终有一死的爱智者。
(2)由此看,哲学着力于对人性的揭示,或者说,哲学的宗旨是揭示人在世界中的恰当位置,就像通常所说,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在汉语中,“哲”也与“智”相关,同样呈现出揭示人性的意向,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框架是“天—人—地”。
(4)以上简略的词源考察印证了《大问题》中的观点:“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第5页)2.历史追溯:哲学的诞生和初期发展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
对什么惊奇呢?按上述分析,当然应该是对宇宙和人性的惊奇。
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在哲学的童年时代发现从侧重于探索宇宙(自然哲学)到侧重于探索人性(精神哲学)的演变轨迹。
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观点、原则和方法。
(1)自然哲学时期:“本原”(Principle)、“存在”(Being)、“逻各斯”(Logos)、“努斯”(Nous)(a)“本原/始基”在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中已有“世界统一”的假定,不过,它们提供的理解方式是一些想象的故事。
哲学同样假定世界的统一性,但开辟出了理性的、概念化的理解方式。
哲学是什么
哲学所谈论的“爱”,显然重点在于“友爱”。友爱 是温和而理性,它不会像Erose,那样狂热到不能静止。 从互相欣赏和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 生之路。 这意味着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要把人类的 智慧,作为热爱、追究、拷问、批判、反思的对象。 这是对待“智慧”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恰恰又是 智慧的。 所以,在西方哲学看来,人是不能够拥有智慧的,而 只爱智慧;人不能自称为“智者”,而只能自称为 “爱智者”。 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没有答案(而且极 有可能没有),但我们有了答案之外的收获(而且一 定是有的)——我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2017/1/5 3
(一)希腊文之“爱”与“智”
哲学
Philosophy=Philia + Sophia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 Philia是爱的意思 Philosophy是爱智慧的意思。通俗地说,就 是不要糊里糊涂的活着,要活得明白。
2017/1/5
4
1、希腊文之“智”
19
2017/1/5
(四)“人是立法者”。 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 为自然立法,人为自己立法。自然之法体现了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保 证了科学的普遍有效性;人自己的法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自由规律, 保证了自由的普遍有效性。因此,他认为“人是立法者”。 (五)“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这是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说: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当然,人吃的不仅仅是物质食粮,还有文 化、历史等精神食粮。正是后者,才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六)“人是超人”。 尼采(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他认为自然界与社会中的 决定力量是意志,他提出“超人哲学”,认为历史的进程就是强力意 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扩张自我”。所谓“超人”, 是指具有旺盛的创造力的人,是生命的强者。精神三变:一是骆驼。 二是狮子,骆驼与狮子的差别在于:骆驼必须听从他人指导、接受他 人命令,所听到到的是是别人说:你应该如何。而狮子则是自己作决 定,对自己负责,说的是我要如何。三是婴儿,可能会如何。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第一章·何谓哲学:对哲学的理解应该从哲学一词的起源说起。
哲学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滥觞。
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一词被定义为“爱智慧”。
其实东方古代思想从东西方哲学所囊括的含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从西方演变而来的。
中国的大禹就曾说过:“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后人对此解释道:“哲,智也。
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
爱则民归之。
”可见,东方的先人也将哲学作为一种智慧的表现,哲学在先人眼里是一门使人聪敏的学问。
现在的哲学已经具有明确的定义了,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亦或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但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未免有些枯燥,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是充满无穷的奥义的,但并不意味着哲学就是远离世人、深不可测的。
不同的人看哲学会有不同的理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可见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看哲学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文学家说起哲学则认为哲学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精神的栖息地。
其实,哲学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就是一种寻觅精神家园的活动。
当然哲学还有一种极为宝贵的品质,那就是自我批判。
综上所述,哲学可以被定义为以批判思考探究和反省有关生活、知识以及价值等根本问题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是自己更具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
·哲学的特点(品质)1.哲学是非功利的。
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哲学能使面包的滋味更香甜。
”的确,哲学作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活动,他不能带给你诸多的实际利益,但他能教会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生活的更好。
哲学易错点(第一单元)
辨析判断(第一单元易错点)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所以哲学是主观的,源于人的主观世界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4、哲学就是智慧5、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7、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也是哲学8、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通、最一般的问题,这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9、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10、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1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1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13、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通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案1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16、哲学是科学之母17、具体科学可以没有世界观的指导,但不能没有哲学的指导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1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0、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他们是哲学的两大阵营21、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与存在能否相分离的问题22、对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3、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4、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2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2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或者半截子的唯物主义27、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28、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源29、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30、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1、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3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33、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34、马哲的诞生要求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35、马哲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细胞学说、万有引力定律和生物进化论36、马哲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结合37、马哲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统一38、马哲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9、马哲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基于马哲的实践观点4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邓、三、科4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4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4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
辩证法总结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p17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过去哲学上的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问题:哲学是科学吗?哲学不是科学,把哲学科学化或实证化、实用化实际上是用科学来消解哲学,而哲学作为人类自觉的理性是不可能“终结” 的。
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追问意义世界的思想,是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内心信念或信仰,是真正的精神支柱。
科学不可能取代哲学正如哲学不可能取代科学一样。
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艳丽花朵。
第二讲科技哲学是什么?p312.1 自然辩证法p32自然辩证法的建立以恩格斯发表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是它的研究对象。
即:它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它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法,得出自然观;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得出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得出科学技术方法论。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
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
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哲学的核心思想表述?首先,什么是哲学。
首先是起源,我就结合历史知识解说一下。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些人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
再次,从字面上理解,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和“sophis”(智慧)。
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说白了,哲学就是一门使人聪明的智慧之学。
那么,哲学实质是什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这里,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关系,我就不一一解说了,从字面上模糊了解即可)。
但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是,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凌乱的,不规则的,自发的,所以不能称为哲学,而哲学就是哲学家根据一定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西方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 义思潮
2021/4/9
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7
2021/4/9
4
பைடு நூலகம்
• 伽利略和实验科学的诞生:
• 实验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也不是系统观 察的经验归纳、分类,而是数学的假说— —演绎方法,牛顿的物理学
• 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主体意识和计算 理性
• 启蒙哲学的科学、理性、进步的主题和反 启蒙的潮流
2021/4/9
5
三、现代西方哲学概况
• 1、自然科学的巨大变革 • 2、现代西方的精神危机,对启蒙观念和传
第一讲 导论
西方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2021/4/9
1
一、西方哲学的起源
• 希腊哲学的产生:反思精神、惊异(爱智 慧)、闲暇和以希腊民主为基础的理性论 辩。
• 希腊哲学关注宇宙-自然,人生-政治,但都 倾向于统一理论。
• 希腊哲学的分期:前苏格拉底时代、苏格 拉底时代、希腊化时期。
2021/4/9
2
• (哲学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两千五百年以前就支配着 最早创造了新的理性传统的那些希腊思想家了。按照这种
传统,宇宙之谜的解答,不应该再继续听任于神话和宗教
信仰,而应该通过纯粹理智的思考,通过直观的认识和逻 辑的论证来获得。这些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关于宇宙最根
本性质和最基本法则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神的世界原理
和一切有限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宗教哲学问题;关于存在
着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应该遵守的绝对有效的规范的伦理学 问题;此外还有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可靠程度和方
式有关的逻辑问题和认识论问题。最初的哲学家式把极不 相同的各种任务结合于一身的。”——摘自施太格缪勒: 《当代哲学主流》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第二篇 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写作背景、地位简介和基本框架 2、历史地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它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起表述了新世界观的基 本立场和要点,标志着同旧唯物主义的决裂;标志着对思辨唯 心主义的批判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部著作代表着马克思 和恩格斯在哲学上完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变革。
一、马克思创建全新革命理论的简要历史
马克思整个思想或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三次大话语 转变和认识飞跃: 第一,以《1844经济学哲学年手稿》为标志,马克思哲学 思想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变,即从青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 一般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次 的转变还不是转向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二次转变,也就是马克思所实 现的哲学变革,即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 的创立。这一哲学思想变革发生在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 (《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的进程中,从《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经过《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柯夫》。
第一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写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1845年1月,由于受到法国政府的驱逐,马克思迁到了布 鲁塞尔。同年春,恩格斯也到了那儿。《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马克思那时写下的。直 到1888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 个提纲,于是在《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 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版的时候,以《马克思论 费尔巴哈》为标题,把这个提纲作为附录发表 出来。
第二篇 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二篇 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写作背景、地位简介和基本框架 2、历史地位: 唯物史观的发现和确立,第一次在现实历史 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揭示出历史运动的辩证法 和历史事变的客观进程,并且,由于共产主义运 动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现实根据,实践批判的意识 深入到历史运动的内部,所以人类解放这一伟大的社会理想便 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真实性内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神秘感?
一是研究哲学的人把哲学弄的神秘兮兮,用一些拗口难懂的
语言去描述哲学问题,没有贴近最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没有 真正的把哲学讲清楚 。
二是,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提到哲学
问题就变成政治问题,人们既反感又有话不敢说。
哲学是自由的思想,条条框框、意识形态的限制不能出哲学
家画得桌子,一张是现实中的桌子,一张是作为桌 子的概念的桌子。 摆在我们面前的桌子是从哪里来的?桌子为什么叫 桌子呢?是因为桌子的概念还是材料?构成桌子的 材料与桌子的概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桌子 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假如桌子毁灭了, 桌子的概念还有意义吗?我们怎么知道它是桌子而 不是椅子?我们关于桌子的认识与桌子本身是符合 一致的吗?
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主
要原因之一。
哲学是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哲学所有的问题都包含在“哲学是什么”这
个问题之中了,对于哲学的所有误解也都是由于没有搞清楚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 是却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六百多年依旧没有搞清楚的“世纪难 题”。
---卢梭《忏悔录》
一、什么是哲学
人们通常将世界上的哲学形态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西方哲
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不过从“哲学”概念的起源严格 来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哲学就是西方哲学。
所谓的“西方哲学”中的西方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或空间的概
念(不是简单的地理上的区分),而是指:一种不同于中国 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态。
第一讲
哲学的诞生与什么是哲学
我已经向您展示了我的真实面貌,无论是卑鄙丑陋,还是善良
高尚,我都按当时的情况如实写出,正如您所看到的那样;永 恒的主啊,我已经真实地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请把纭纭众生 召唤到我的面前,让他们倾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 落而叹息,让他们谴责我的种种恶行;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 都在您的宝座下面,以同样的方式真诚地表白自己的心灵,看 看他们之中有谁敢于对您说:“我这个人比他更好!”
哲学诞生于希腊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希腊人民因
此被称为哲学的民族。正是他们奠定了西方 哲学的基本体系和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那样:我们现在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都可 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古希腊哲学的持续时间,大概是公元前6世纪
左右到公元6世纪,前前后后一千多年,直到 公元529年,皈依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查士 丁尼下令关闭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 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
亚里士多德
黄金中庸。和我们中国的中庸之道、物极必
反意思一样 形式逻辑 其他贡献:天文、物理 、生物
谢谢
另一端是黑暗。越靠近光明,真善美的力量就越大,相反, 越靠近黑暗,丑恶的影响就越强。这个光明,普罗提诺还起 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帝之光!一个人若是可以被上帝之光 照耀,他就能和上帝合二为一,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 我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所畏惧、无所不能。
三位一体
希腊独特的地理位置
哲学与神话
哲学从宗教神话止步的地方开始思考。
命运--必然性--规律
自然界喜怒无常,有时候可以连续干旱,把
土地晒成焦土;有时候会连续几个月瓢泼大 雨,把土地变为水泽;人们对此痛苦万分, 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就通过宗教幻想,希望 通过祈祷的方式让那些神仙们发发慈悲。
泰勒斯(盛年:公元前585年)
1、万物的起源是水 。 2、万物之中皆有神在 。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产生了点,点产生了线,线产
生了平面,平面构成了立体,立体化为一切我们能 感受到的物体。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认为世间万物是唯一的,不变的。 当然自然中有很多事明显在变化的,婴儿变成成年人;冬天
花草树木会枯萎,春天会百花争艳,对于这些明显的变化, 巴门尼德认为:变是在变,但这些我们眼睛看到的变化全都 不可信,是感官产生的幻觉,他要揭穿这些幻觉,还人类以 理智的真面目。所以“理性”这个词就是巴门尼德创造的。
什么是哲学
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意
思是:“爱智慧”。 这里的智慧不是指聪明而是指的是宇宙自然 中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所以,古希腊哲学 家柏拉图才会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 适合神而不是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
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科学:是我们以理性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
希腊哲学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
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值得 注意的是,我们有时候称这一时期的西方哲 学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实际上是不准 确的。罗马人并没有给哲学贡献过啥新内容, 他们只是希腊哲学的简单延续而已。
犬儒学派
主张人的生活应该像狗一样简单朴素,这个
学派的创始人叫安提塞尼斯,他是苏格拉底 的嫡传弟子,其理论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他认为人只有抛弃外在的感官需求,才能得 到幸福。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形成世间万物的不一定是
我们已知的事物,比如水。而是一种我们还 不知道,无法去形容的物质。
阿那克西米尼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水来源于空气,水是由空气凝结
后形成的。因此,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水是 从空气中被挤出来的。如果再把水挤压,就变成泥 土,再挤压,就变成石头。反过来,空气膨胀就会 发热,热到极点就成为火。
造世界的工具、手段。 宗教:是以信仰为基础,对宇宙中真实存在 和终极奥秘以及包括人自己在内的所有存在 物的来源、归宿和实在性的关怀或牵挂。 哲学:居于科学和宗教之间,一方面像科学 一样属于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像宗教一样起 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永 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如何学习哲学
芝诺
一、“二分法”。
二、阿基里斯追乌龟。 三、飞矢不动。
芝诺想通过这些悖论证明巴门尼德坚持静止不动是
合理的,而那些坚持认为存在是运动变化的人是荒 谬的。 即使是现在,我们都知道芝诺的悖论与实际不符, 但是却又难以从理论上提出有力的反驳,为了回应 巴门尼德和芝诺的挑战,有些哲学家便从一元论转 向了多元论。
斯多葛学派
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
发生的背后都有其必然性。当命运来敲门的 时候,抱怨和欢喜都没有任何作用,必须使 用理性思维冷静的看待一切。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就是伊壁鸠鲁,他认
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感官 享受。
新柏拉图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他认为世界分为两端,一端是光明,
赫拉克利特
(盛年约在公元前50ຫໍສະໝຸດ -501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 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
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
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苏格拉底
确信世界是存在真理的,真理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 改变。 人性中有善有恶。善是因为具备了知识,恶是由于缺 乏知识。 知识即美德,求知和求善是一样的。
那么哲学家到底有没有给哲学下定义呢?有,而且很多,可
以说是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关于哲学是什么的解释,而且 这些解释之间从来没有达到过起码的共识,谁也不服谁,谁 也不信谁!套用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句话就是:哲学就是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对哲学的一些错误成见
“哲学是科学”。
“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
柏拉图
世上存在一个理性世界,所有的真理、幸福
都在那里。只要能找到理性世界的所有真理, 我们就能够通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看 透一切,成为圣贤。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地面 上的世俗社会。一个人要想寻求到真理,要 想成为圣贤,就必须抛弃世俗社会中的各种 欲望,将身体的感官和精神的追求完全抽离, 这样就能够感受到理性世界的真理。
对话包含三种元素
第一、“对话”的双方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
这样才“有话可谈”。 第二、“对话”是一种平等的相互间的交流。 第三、“对话”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
进入哲学王国的秘诀
将哲学家的问题当作你自己的问
题,或者把你自己的问题上升到 哲学的高度。哲学不是知识,而 是思考。
哲学的诞生
学习哲学的困难之处:哲学问题作为永恒无
解的难题,的确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哲学家们不是不想把话说清楚,而是有苦难 言,爱在心中口难开:他们不是不想把问题 说清楚,而是苦于说不清楚,他们也拼了老 命想找到一种合理表达的方式,但是始终没 有成功。
以桌子为例说明哲学的平易近人
按照柏拉图的思路,世界上有三张桌子:一张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