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

合集下载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目录一、裂缝现状分析 (1)1.1 裂缝类型及数量 (1)1.2 裂缝宽度及深度 (2)1.3 裂缝出现时间 (3)二、裂缝成因分析 (4)2.1 设计原因 (5)2.2 施工原因 (6)2.3 环境因素 (7)三、处理原则与方案选择 (8)3.1 处理原则 (9)3.2 方案选择依据 (10)四、处理方案设计 (11)4.1 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 (12)4.2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3)4.3 质量控制要点及安全措施 (14)一、裂缝现状分析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当内外温差过大时,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和体积收缩,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收缩裂缝。

施工裂缝: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振捣不均匀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产生裂缝。

荷载裂缝: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荷载作用,当荷载超过结构承载能力时,产生荷载裂缝。

1.1 裂缝类型及数量初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不久即出现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或温度变化过快引起的。

初期裂缝通常较细小,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中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不均匀引起的。

中期裂缝通常较宽,但仍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后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的较长时间内出现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或荷载作用引起的。

后期裂缝通常较深且宽度较大,可能会对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贯穿性裂缝: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或荷载作用过大引起的。

贯穿性裂缝会对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表面裂缝:出现在混凝土表面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表面保护层损坏或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

表面裂缝一般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但需要进行修补以保持外观美观。

现浇板裂缝允许范围

现浇板裂缝允许范围

现浇板裂缝允许范围现浇板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可以提供坚固的支撑和平整的地面。

然而,在现浇板的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讨论现浇板裂缝的允许范围,并提供一些控制和修复裂缝的方法。

一、现浇板裂缝的允许范围现浇板裂缝的允许范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所允许的宽度和长度。

裂缝的宽度和长度是判断现浇板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现浇板的裂缝应满足以下要求:1.裂缝宽度:一般来说,现浇板的裂缝宽度应控制在0.2毫米至0.3毫米之间。

当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重要建筑物的现浇板,裂缝宽度可以适当放宽到0.5毫米。

但是,超过0.5毫米的裂缝应及时修复,以防止其进一步扩展。

2.裂缝长度:现浇板的裂缝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裂缝的长度应小于现浇板的一半长度,以确保现浇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裂缝长度超过现浇板的一半长度,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避免裂缝的扩展和影响现浇板的使用。

二、控制裂缝的方法为了控制现浇板的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比:混凝土的配比直接影响现浇板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合理选择水胶比和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抗裂剂和纤维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施工过程控制:在现浇板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注温度。

过快的浇筑速度和过高的浇注温度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因此,在浇筑现浇板时,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注温度,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3.合理的养护措施:现浇板施工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时间通常为7至14天,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过早拆除养护措施或不充分的养护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因此应注意合理的养护措施。

三、修复裂缝的方法如果现浇板出现裂缝,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防止裂缝的扩展和影响现浇板的使用。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及扩展,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裂缝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配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风险。

2. 混凝土浇筑工艺控制
混凝土浇筑工艺应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排气性,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浇筑不当而产生裂缝。

3. 混凝土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应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温度适宜,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稳定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风险。

4. 布置钢筋和预应力钢束
在混凝土结构中布置钢筋和预应力钢束,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风险。

5. 采用防裂剂
采用防裂剂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减缓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风险。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规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需要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加以控制和应用,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计算

温度裂缝控制计算本工程主副厂房底板、主厂房地下部分上下游墙体、前池底板及边中墙均为大体积砼,其中最大块为主厂房底板,其厚度为3m ,最大底板浇筑面积225.11895.355.33m =⨯=,一次浇筑最大量:36.2800145.115.330.305.245.33m =⨯⨯+⨯⨯=。

为了保证大体积砼的质量,针对我们采取的措施,对砼的温控作如下计算。

根据经验及有关规定,控制砼产生温度裂缝的关键在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砼的内部温升不超过50℃。

在此按最不利浇筑条件考虑,砼浇筑时间取6~7月份,浇筑时平均气温取30℃。

混凝土强度取C30,混凝土配合比按一般膨胀混凝土C30W6F150(90d)考虑,其中水泥:砂子:石子:膨胀剂(ZY ):掺和料:水:减水剂=200:748:1076:28:150:160:2.2,加强膨胀混凝土C30W6F150(90d)为水泥:砂子:石子:膨胀剂(ZY ):掺和料:水:减水剂=220:748:1076:37:150:163:2.2。

混凝土温升一般在三天达到最高。

按最不利条件,混凝土浇注时不采取降温的技术措施,取加强膨胀混凝土浇注计算。

1.混凝土的机口温度T 0=[(c s +c w q s )W s T s +(c g +c w q g )W g T g +c c W c T c +c w (W w -q s W s -q g W g )T w ]/(c s W s +c g W g +c c W c +c w W w ) c s 、c g 、c c 、c w -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比热q s 、q g -分别为砂、石的含水量,%W s 、W g 、W c 、W w -分别为每方混凝土中砂、石、水泥和水的重量T s 、T g 、T c 、T w -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温度c s =c g =c c =0.837kJ/(kg.℃),c w =4.19kJ/(kg.℃),砂、石含水量分别为2%,0.3%。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裂缝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和施工考虑因素。

随着结构的负荷、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收缩、膨胀和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范本,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1. 用含有细骨料的混凝土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可以使用含有细骨料的混凝土。

细骨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微小空隙,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程度,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该合理确定细骨料的种类和比例,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并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2.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重量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越好。

因此,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该控制水灰比的大小,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可以通过加入化学掺合剂、调整水泥的用量和调控施工工艺等方式来控制水灰比。

3. 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性能。

在拌和混凝土时,应该控制拌和时间和拌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充分混合,避免因混凝土的不均匀而导致的裂缝。

此外,还应该控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4. 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施工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基底处理工作,确保基底平整、牢固和无尘。

只有在良好的基底上施工,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效控制裂缝的形成。

5. 采取适当的施工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施工和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筑的层数,避免过快或过多的浇筑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和收缩变形。

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和控制温度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温度应力,从而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形成。

PKPM浇筑后的裂缝控制计算书(1)

PKPM浇筑后的裂缝控制计算书(1)

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书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计算原理:弹性地基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各降温阶段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按下式计算: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t)──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0×10-5;──混凝土泊松比,当为双向受力时,取0.15;E i(t)──各龄期综合温差的弹性模量(N/mm2);△T i(t)──各龄期综合温差(℃);均以负值代入;S i(t)──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cosh──双曲余弦函数;──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H──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式结构的厚度(mm);C 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地基水平剪切刚度)(N/mm2);L──基础或结构底板长度(mm);K──抗裂安全度,取1.15;f 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二、计算:(1)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取y0=3.24×104;M1=1.42;M2=0.93;M3=0.70;M4=0.95,则3d收缩值为:y(3)=y0×M1×M2……×M10(1-e-0.01×3)=0.084×10-43d收缩当量温差为:T y(3)=y(3)/=0.84℃同样由计算得:y(6)=0.166×10-4 T y(6)=1.66℃y(9)=0.245×10-4 T y(9)=2.45℃(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6d综合温差为:T(6)=T(3)-T(6)+T y(6)-T y(3)=3.22℃同样由计算得:T(9)=4.49℃(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3d弹性模量:E(3)=E c(1-e-0.09×3)=0.709×104N/mm2同样由计算得:E(6)=1.251×104N/mm2E(9)=1.665×104N/mm2(4)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根据实际经验数据荷载持续时间t,按下列数值取用:S(3)=0.186; S(6)=0.208; S(9)=0.214;(5) 最大拉应力计算取=1.0×10-5;=0.15; C x=0.02;H=1400mm; L=5000mm。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混凝土裂缝是在浇筑和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问题,并且可能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并评估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强等。

然而,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性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荷载施加等因素所致。

因此,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一、传统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 前期维护2. 锚固和连接技术3. 简化施工工艺4. 加固和修复裂缝二、现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灰比- 添加水泥和化学控制剂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使用保温材料和降低温度差异3. 控制荷载施加- 合理设计和计算荷载- 使用预应力技术三、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评估1. 优点-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提高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减少维修和修复成本2. 缺点- 需要额外的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部分技术可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结论: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传统的维护和修复技术已经被现代的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更加有效和可持续。

然而,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推动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观点和理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你的文章写手,我理解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持久性。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以及对结构和外观的影响。

在评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时,我认为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规范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必须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控制和限制。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设计、施工和验收。

二、术语和定义1.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内部或表面的开裂,包括原始裂缝和后期裂缝。

2. 原始裂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裂缝。

3. 后期裂缝: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裂缝。

4. 控制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有意引入的裂缝,用于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

5. 裂缝宽度:裂缝两侧之间的距离。

6. 裂缝控制:通过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布置、配筋等措施,限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和发展的过程。

7. 裂缝宽度控制:通过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限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对结构安全和美观的影响。

三、裂缝控制设计1. 控制裂缝的位置:控制裂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结构中应力最小的位置,如节点部位、板中心等。

2. 控制裂缝的数量:控制裂缝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受力情况确定,一般不宜超过5%。

3. 控制裂缝的宽度:控制裂缝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要求、美观要求和裂缝承受的应力等级确定,一般不宜超过0.3mm。

4. 控制裂缝的形态:控制裂缝的形态应尽量避免出现环形、斜向、交叉等不规则形态,以便于控制裂缝的宽度和深度。

四、裂缝控制施工1.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和配筋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形状。

2.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适当的振动方式和强度控制,避免混凝土的泥化和分层现象。

3. 控制裂缝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控制裂缝技术,如预应力、钢筋加势、压力注浆等。

4. 控制裂缝的开裂方式应遵循“从小到大、从中心向两侧”的原则,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破坏和裂缝扩展。

5. 控制裂缝的修补应采用适当的修补材料和工艺,确保修补后的裂缝宽度和深度符合控制要求。

五、裂缝控制验收1. 控制裂缝的位置、数量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布和形态应符合控制要求。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采取控制裂缝的措施,能有效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裂缝的形成原因、防止裂缝的措施和加强结构的方法,分别探讨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

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荷载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于水泥浆胶干燥收缩引起的,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后的早期阶段。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收缩或膨胀引起的,主要出现在大范围变温时间段。

荷载裂缝是由于结构载荷引起的,主要出现在长期服役后或者在短期荷载超载条件下。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采用适量的胶凝材料、适当减少水灰比,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此外,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细粉煤灰、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

其次,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覆盖保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表面过快的干燥收缩;在高温季节或高温地区施工时,应适当调整施工时间和方法,避免混凝土遭受高温膨胀。

此外,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的混凝土结构中,还可以采取预应力、受压钢板等加固技术来控制裂缝。

砌体结构是由砖、石等材料垒砌而成的建筑结构。

砌体结构裂缝主要分为砌缝裂缝和砌体本体裂缝。

砌缝裂缝是由于砌缝开裂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砌缝中的胶结材料收缩不均匀引起的;砌体本体裂缝是由于砌体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引起的。

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砌体材料。

在选择砌体材料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强度、密实度高、应力分布均匀的材料,以降低砌体的开裂倾向。

其次,合理控制砌缝的宽度和布置方式。

砌缝的宽度过大会使砌体之间的粘结力减小,增加开裂的倾向。

因此,要合理控制砌缝的宽度,并采取正确的砌缝密实工艺,确保砌体之间的紧密性。

现浇楼板裂缝控制

现浇楼板裂缝控制

随着城市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住宅小区相继建成,许多住户陆续搬进新居,他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一些现浇楼板出现的裂缝情况非常关注,担心这些裂缝最终会引发不安全事故,而纷纷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如某市一开发商共建6层楼住宅16幢,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初装修,一梯二户用砖墙分隔,每层设有圈梁同楼板整浇,板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房屋长约80-90m之间,不设伸缩缝,底层为2.2m车库层,基础采用C20钢筋笼灌注桩。

该小区于2003年10月完工,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裂缝,在住户装修时,发现楼板有裂缝出现,故联名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经实地踏看,16幢房屋均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

裂缝宽度在0.2mm-0.4mm之间,裂缝位置绝大多数处在板四角,朝阳处更为明显。

于是,质监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首先对房屋沉降量和倾斜度进行复查,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再查看施工图纸也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鉴于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确认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1、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渐渐收缩,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现浇板开裂。

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却与墙阴角线相垂直。

2、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但开发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

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大家知道,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发生干裂,最终导致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计算

2.1、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计算:以3#楼为例,基础底板长45.2m,宽21.6m,最厚筏板厚2.4m, 采用C35P8,地基土为砂软石层。

施工采用42.5级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控制在490Kg/m3。

(1)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最大绝热温升Th= mcQ/c p (1-e-mt)=490 X 375/0.97 X 2400(1-e-mt)二183750/2328X (1-2.718-0.34X3)=78.93X(1-2.718 -0.34X3)=50.47℃式中Th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mc=300;Q——水泥28d水化热(kJ/kg),查表Q=375;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表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殖3d 水化热Q (kJ/kg)7d28d硅酸盐水泥42.531435437532.5250271334胡渣水泥32.5180256334 c——混凝土比热、取 0.97[kJ/(kg-K)];p ——混凝土密度、取2400 (kg/m3);e——为常数,取2.718;混凝土的龄期(d),取t = 3d;系数、随浇筑温度而改变。

查表浇筑温度15℃, m = 0.34故t=3天最大绝热温升值Th=123.33℃(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1(t)=Tj+T忧(t)=15+50.47X0.65=47.8℃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因3d为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大温升,故取龄期为3d。

;Tj -混凝土浇筑温度(℃), Tj=15℃ (取浇筑当日平均气温);W (t)-t龄期降温系数,取0.65降温系数; 表10-83浇筑层厚度龄1期t (①.(mi- 3 <5 9 12 15 IS 21 24 27 30LO0.3=6 029 0.17 009 0.05 0.03 0.011.250.42 031 也19 0,11 0.07 9.04 。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配筋计算与裂缝控制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配筋计算与裂缝控制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配筋计算与裂缝控制摘要: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长度一般超过55m,可被定义为超长结构,结构形式为开敞式的最大长度则为35m。

剪力墙结构由于刚度及约束更大,长度限制则更加严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以下简称“砼规”)中建议采用设置伸缩缝的方法来降低温度应力对于结构的影响,然而由于抗震的要求,此类伸缩缝的宽度一般在100mm以上,不但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是漏水、渗水的隐患所在。

而通过对温度应力的配筋计算和加强结构的构造措施,再配合适当的施工措施。

完全可以做到无需设缝的超长混凝土结构。

关键词:计算温差;伸缩缝;松弛系数1.“抗”与“放”的概念结结构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若不受其他约束而产生自由变形,其将不会产生任何的温度应力。

一旦受到约束后,由此产生的约束应力随约束的增大而增大。

显然,在处理结构因温度的影响产生变形而导致的应力问题上,简单的“抗”,如加大截面、提高刚度、增加约束等,对结构未必是合理和经济的处理方式。

而应做到“抗”、“放”兼顾,如合理地控制温度区段、设置后浇带、控制结构合拢时的温度等,都是常见的“放”的措施。

这使结构在保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同时,又满足承载力的极限状态。

2.计算温差在计算温差时,是以结构初始温度与使用期限内该结构可能遇到的最高(最低)月平均温度的差值为计算温差,有时还要考虑浇筑初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度。

具体公式如下:T=T2-T1+T3T-均匀温度作用标准值T1-结构初始温度、为结构后浇带合拢后的当月平均气温T2-结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T3-混凝土浇筑初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度 T3=-Ey(t)/α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x10-5/°CEy(t)-任意时间的混凝土收缩量,ε(t)=ε(∞)?(1-e-0.01t)M1M2M3???M10?【3】,此函数公式与混凝土配合比,初期养护时间,混凝土配筋率,使用环境等都有密切联系。

裂缝及变形计算

裂缝及变形计算

第八章 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f t Ac 1 f t d l mu 4 m
lm K
d

裂缝间距越小,裂缝宽度也越小; 钢筋直径越细,裂缝宽度也越小; 配筋率ρ越大,裂缝宽度也越小;
采用变形钢筋,可减小裂缝宽度。
根据粘结-滑移理论, “裂缝宽度是裂缝间距范围内钢筋与混凝土的
wmax wm (1 1.645d ) l wm
式中,d — 裂缝宽度变异系数。τ扩大系数,τl-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系数
第八章 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对受弯构件,故取裂缝扩大系数 t =1.66 , t l=1.5 对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由试验结果统计得最大裂缝宽度 的扩大 系数为 t =1.9 。 t l=1.5
表面纵向裂缝 剥 落
劈裂裂缝惯通
第八章 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5.荷载产生的裂缝 我国《规范》将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进行验 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验算时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轴心抗拉强度标准 值 ft k ;而按荷载效应准永久值组合验算时,构件受拉边 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 期作用影响验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不应超过最 大裂缝宽度限值Wlim,即:Wmax≤Wlim
第八章 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以轴心受拉构件为例
s1 As s 2 As f t Ac
s1 As s 2 As m u l
m u l f t Ac
粘结应力分布
1 ft d f t Ac f t Ac l 4 m mu m d

混凝土场平工程浇筑裂缝的施工控制

混凝土场平工程浇筑裂缝的施工控制

混凝土场平工程浇筑裂缝的施工控制摘要:现代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浇筑的需求越来越多,混凝土浇筑已占有相当地位,随着施工工艺的改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从混凝土浇筑场平裂缝现象入手,系统性的分析了裂缝成因以及施工控制方法。

关键词:工程浇筑;裂缝成因;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混凝土可塑性好、强度高而被大量使用,但是混凝土裂缝不仅有损外观,而且破坏整体结构、降低刚度、影响强度和耐久性,长期困扰着工程施工人员。

1.混凝土裂缝成因1.1主观因素地质结构勘测数据误差较大导致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施工方法不当导致混凝土引起裂缝;混合材料混合比控制不当、骨料选择不当、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外加剂种类不全引起裂缝。

1.2客观因素温度应力引起裂缝;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引起裂缝;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对、长期风吹日晒都对混凝土收缩产生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温度裂缝。

1.3施工因素泵送混凝土局部骨料分布不均引起裂缝;外加剂拌合不均匀引起裂缝;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骨料分布不均引起裂缝;骨料及拌合水温度偏高,使得浇筑温度过高引起裂缝;搅拌和运输时间过长,使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泌水和沉陷引起裂缝;浇筑不连贯,顺序不合理,出现施工“冷缝”或施工缝处理不当引起裂缝;浇筑速度过快,捣固不足或过度振捣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引起裂缝;施工期间过度振动和其他人为因素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引起裂缝;拆模过早,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引起裂缝;模板缝隙不严实造成漏浆、渗水引起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度抹干压光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混凝土养护不当,使其产生裂缝;后浇带施工造成板面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混凝土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严重的会产生结构断裂,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根据对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为有效控制表面裂缝的产生,防止贯通裂缝的发生建议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裂缝控制

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裂缝控制
CHN0L00Y } r0RM A I N _ lON
工 业 技 术
论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的浇 筑 与 裂 缝 控 制
张 健
( 广州南沙经 济技术开发 区市政工 程公司
广州 5 0 0 0 0 ) 1
摘 要: 本文是作者结合 自己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 以实际工程 为倒 , 在现 场的特定 条件 , 定地下室底板 大体 积混凝 土的浇筑方案 , 确 分析 了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温 度 裂 缝 产 生 的 原 因 , 出 了裂 缝 控 制 的 具体 措 施 。 提
关键 词 : 大体 积混凝土 浇筑施工 裂缝控 制 中图分类号 : U7 T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2 3 9 ( 0 8 1 ( ) 0 O 0 1 7 - 7 1受 的温 度应 力与 混 凝 土 本 身 的 抗 以某 城 市花 园大 厦主 楼 , 上 2 地 4层 , 地 拉 强 度 之 间 矛 盾 发 展 的 直 接 结 果 。 因 此 , 下 2 , 筋 混 凝 土 筏 形 基 础 承 台 板 , 度 为 了控 制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温 度 裂 缝 的 展 开 , 层 钢 厚 为 21 . m~3. m。 地 下 室 底板 及承 台一 次 就 必须 从 降 低 温 度 应 力和 提 高 混 凝 土 本 身 O 现 浇 最 大 混 凝 土 量 为 8 0 m 混 凝 土 强 度 的 抗 拉 性 能 这 两 方 面 综 合 考虑 。 20 , 等 级 为 C 0 为 商 品混 凝土 。外 墙混 凝 土需 3, 与 底板 同 时 浇 筑 , 工 缝 设 置在 底 板 表 面 4大体积混凝土 的裂缝控 制 施 以 上 3 0 m高 处 。 0m ①优 化 配 合 比 , 低 水 化 热 。 在 征 得 降 设 计 者 同意 的 情 况 下 , 可 能 减 少 水 泥 用 尽 2混凝土的浇筑 量 , m 混凝 土水 泥 用量 为 2 0 g 每 9 k 。选用 低 该 工 程 地 下 室 底 板 面 积 较 大 , 度 为 热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 有 水 泥 存 放 时 间不 长 所 l0 , 6 m 中段 设 一 道 l 宽 的后 浇 带 , 成两 少 于 1个 月 , 加 高 效 复 合 型 外 加 剂 和 混 m 分 掺 个 施 工 段 , 一 施 工 段 中部 设 l条 膨 胀 加 合料 ( 煤 灰 ) 使 混 凝 土 用 水 量 减 少 2 %。 每 粉 , 5 强 带进 行 分 区 , 图 l 示 。膨胀 加 强 带与 ② 控 制 骨 料 级 配 和 含 泥 量 , 如 所 以减 少 混 凝 土 底 板 混 凝 土 用 钢 板 网 分 隔 , 一 分 区 的 底 收缩 。选 用 l . 0 续 级 配碎 石 , 率 控制 每 04 连 砂 板 采 取 斜 面 分 层 一 次 浇 筑 到 顶 的 方 法 施 在 4 %~5 %, 石 的 含泥 量 不大 于 1 ③ O 0 砂 %。 工 , 一 浇筑层厚 度为 2 0 每 0 mm, 图 2所 严 格控 制混 凝 土 的入 模 温 度 。混 凝 土 入 模 如 示 。膨 胀 加 强 带 的混 凝 土 也 与 底 板 混 凝 土 温 度 直 接 影 响 到 混 凝 土 的 内 部 最 高 温 度 , 起 浇 筑 , 一 施 工 段 的 混 凝 土 一 次 连 续 采 用每 m 和 4 k 每 掺 0 g冰 替 代 同 重 量 的 水 搅 浇 筑 3 h, 留施 工缝 。配 置 四 台混 凝 土输 拌 混 凝 土 、 对 碎 石洒 水 降温 、 保证 水 泥库 6 不 送泵 , 后保持约 为 3 的距离 , 前 m 滚动 式推 通 风 良 好 、 在 泵 机位 置搭 设 遮 阳棚 、浇 筑 进 , 免 施 工 冷 缝 的现 象 。 避 现 场 搭 设遮 阳 防 雨棚 、 泵送 管 道上 铺设 湿 膨 胀 加 强带 混 凝 土 的宽 度设 计 为 l 麻袋 等措 施 , 证混 凝 土 的入 模温 度 在 2 m, 保 5℃ 内掺 1 %的 C O EA— B微 膨胀 剂 , 混凝 土 强 度 以 下 。 ④ 合 理 地 分 缝 分 区 和 安 排 施 工 顺 等级提高一级 , 同时 , 求 膨 胀 加 强 带 处底 序 , 要 以改善 混 凝 土 的约 束 条件 。采 用 “ 层 分 板 的 钢 筋 不 断 开 。 混 凝 土 中 掺 加 复 合 液 循 环 推 进 、 薄 层 浇 筑 、循 序推 进 、 一 次 到 ( 水 泥 用 量 的 4 , 混 凝 土 有 较 好 的流 顶 ” 的浇 筑 工 艺 , 少 浇 筑 厚 度 , 快混 凝 为 %) 使 减 加 动 性 和 缓 凝 性 , 高 混 凝 土 的 抗 拉 强 度 和 土 浇筑 速 度 , 短 浇 筑 时 间 , 避 免 出 现 冷 提 缩 以 抗 裂 性 能 。 混 凝 土 的 坍 落 度 最 大 为 缝 。在 混 凝 土 初 凝 前 进 行 表 面 二 次 振 捣 , l0 8 mm, 凝 时 间 延 长 到 6 初 h。若 采 用 普 通 并 增 加 混 凝 土 的 压 光 次 数 , 减 少 表 面 的 以 的分 层 浇 筑 方 法 , 必使 混 凝 土 流 淌 较 远 , 势 易 形 成 施 工 冷 缝 。 在 施 工 现 场 , 浇 筑 方 与 , 向垂 直 处 , 隔 4 m 设 置一 道 钢 板 网 , 便 每 0 以 与 膨 胀 加 强 带 的 分 隔 相 吻 合 , 阻 止 混 凝 并 土 任 意 流 淌 , 对缩 小浇 筑 面 积 , 证 混 凝 相 保 I 2≮ l 土 在浇筑过程 中不出现施 工冷缝 。此外 ,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标准有所不同。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裂缝宽度公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W = qL / K
其中,W表示裂缝宽度(m);q表示荷载值(kN/m);L表示土工合成材料的宽度(m);K表示土体的相对抗拔系数,其值取决于土壤类型和土工合成材料种类。

此外,在工程设计中,也可能会采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该方法首先确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平均裂缝间距和平均裂缝宽度,然后通过考虑不同情况(如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裂缝宽度不均匀性、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等)对平均裂缝宽度进行扩大,以确定最大裂缝宽度。

具体公式可能因不同规范或文献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工合成材料特性、荷载情况等。

混凝土裂缝间距标准

混凝土裂缝间距标准

混凝土裂缝间距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裂缝则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控制裂缝的宽度和间距,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间距的标准。

二、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伸缩缝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会产生伸缩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弯曲裂缝:由于混凝土的弯曲变形,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3. 抗拉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4. 疲劳裂缝:由于混凝土受到长期的重复荷载作用,会产生疲劳裂缝。

5. 冻融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冬季遇到低温,会产生冻融循环,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裂缝间距的标准混凝土裂缝间距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要求: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裂缝间距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2. 施工要求:混凝土裂缝间距的大小还取决于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导致的应力集中。

(2)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震捣,避免混凝土内部空洞和气泡,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避免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过大,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设计要求:混凝土裂缝间距的大小还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使用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筋率,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应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进行充分的考虑,合理确定混凝土裂缝的间距和宽度,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

(3)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混凝土的伸缩变形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从而合理确定混凝土裂缝的位置和间距。

四、混凝土裂缝间距的计算方法混凝土裂缝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经验公式法: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裂缝间距。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宽度规范要求值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宽度规范要求值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宽度规范要求值一、裂缝的形态与发生部位裂缝形态呈上宽下窄形式,或肉眼只观察到上部裂缝,下部没有缝,但浇水试验,渗水轨迹清晰。

裂缝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大开间多、小开间少;南向房间多、北向房间少;底层多、上层逐渐减少;进深方向多、开间方向少;条形楼中间单元多,边单元少。

裂缝深度多为贯通裂缝和纵深裂缝,少部分为表面裂缝和浅层裂缝。

裂缝宽度在0.1毫米~0. 5毫米居多,个别的大于0.5毫米,或只有0.05毫米。

裂缝主要发生部位有:现浇楼板跨中,沿进深通长方向;沿负弯矩筋边缘,进深方向;模板四角45度折角处;沿电线管预埋方向;施工缝处。

二、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是目前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90%以上的裂缝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在变形作用中,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

由于这两种变形受到约束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产生。

1.温度应力产生的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约放出50.2卡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长升高35℃,如果使施工规范规定的最高浇筑温度28℃,则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60℃多度,因为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中心温度高,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应力。

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超过25℃,极易产生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天,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

2.塑性收缩裂缝。

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塑性状态时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的,经常发生在混凝土板或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一般长度大约0.2~2米,宽度为1~5毫米,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一般3~10厘米,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小时内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书
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计算原理:
弹性地基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各降温阶段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按下式计算:
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t)──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N/mm2);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0×10-5;
──混凝土泊松比,当为双向受力时,取0.15;
Ei(t)──各龄期综合温差的弹性模量(N/mm2);
△Ti(t)──各龄期综合温差(℃);均以负值代入;
Si(t)──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cosh──双曲余弦函数;
──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
H──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式结构的厚度(mm);
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地基水平剪切刚度)(N/mm2);
L──基础或结构底板长度(mm);
K──抗裂安全度,取1.15;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二、计算:
(1)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取y0=3.24×104,
则1dM1=1.42; M2=0.93; M3=0.70; M4=0.95;
收缩值为: y(1)=y0×M1×M2……×M10(1-e-0.01×1)=0.028×10-4
1d收缩当量温差为: Ty(1)=y(1)/=0.28℃
同样由计算得:εy(2)=0.056×10ˉ T y(2)=0.56℃
εy(3)=0.084×10ˉ T y(3)=0.84℃
(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
2d综合温差为: T(2)=T(1)-T(2)+Ty(2)-Ty(1)=-1.72℃
同样由计算得:T(3)=-1.72℃
(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1d弹性模量: E(1)=Ec(1-e-0.09×1)=0.219×104N/mm2
同样由计算得: E(2)=0.42×104N/mm2
E(3)=0.603×10N/mm
(4)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根据实际经验数据荷载持续时间t,按下列数值取用:
S(1)=0.062;
S(2)=0.124;
S(3)=0.186;
(5) 最大拉应力计算
取=1.0×10-5;=0.15; Cx=0.02; H=2500mm; L=90800mm。

根据公式计算各阶段的温差引起的应力
1) 2d (第一阶段):即第1d到第2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由公式:
得:=0.4364×10-4
再由公式:
得:(2)=-0.008N/mm2
同样由计算得:
2) 3d:即第2d到第3d温差引起的的应力:
(3)=-0.014N/mm
3) 总降温产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
max=(2)+(3)=-0.022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0.4N/mm2,则抗裂缝安全度: K=0.4/-0.022=-18.18<1.15不满足抗裂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