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理想人格特征与人格修养

合集下载

《老子四章》选必上(语文轩)

《老子四章》选必上(语文轩)
主旨:“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有无相生、相辅相成)
哲理应用: 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空” 和“无” ——适当休息,提高效率。 文学艺术中的“空”和 “无” ——适当留下空白,给人想象或寻味。
第 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 十 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四 【译】踮起脚跟想站得高,反而不能久立;跨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稳。自 章 我显露(表现自己优点)的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 两句是:_________胜__人__者__有___力_,_______自__胜___者__强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 的两句是:_________合__抱___之__木___,______生___于__毫__末______。
首先,不争是一种包容和宽恕的精神。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解 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式往往不是通过争斗或对抗,而是通过包容和合作。如果我们能够 以不争的态度面对问题,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利益,寻求和解和合作,那么我们就能够化 解矛盾,解决问题。古人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只有通过包容和宽恕, 我们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自见者不明 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 但需要有个度。 过度的自我表现,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 薄,缺少内涵,甚至令人生厌。 而且真正的自我夫,才是正道。
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ǎng】行者 三 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十 三 【译】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 章 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

自由与自律的统一——老子道德人格培养思想探析

自由与自律的统一——老子道德人格培养思想探析
都是不 健康 的 , 使 人 心 狂 神 迷 , 出不 适 当 的 举 动 。 他 说 : 五 色 使 人 目盲 , 骋 田猎 , 人 心 发 会 做 “ 驰 令 狂 ” … 子认 为这不 是真 正 的生活 , 。 老 这种 穷奢极 欲 、 狂欢 淫乐 充其 量不过 是一 种癫狂迷 乱 , 际上是 一 实
体 说 来就 是 远 离物 欲 、 离弃俗 智 , 持 精 神 的 和 谐 、 保 专一 , 法 自然 而 生 活 。 效
关 键 词 : 德 人 格 ; 人 ;自由 ;自律 道 圣
中 图分 类 号 : 2 3 1 B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6 5 2 1 ) 1— 0 5— 4 17 09 (0 0 0 0 1 0
据 , 为它 有无穷 的潜 力 , 认 证悟 了它 , 就可 以达 到理 想 的心理 状 态 , 且可 得 以 “ 生久 视 ” 怎样 才 人 并 长 。 能做 到这一 点呢 ?老 子强 调 以下 几点 。
第一 , 要离欲 、 弃智 。 老子极 力反 对追求 奢糜 的物 质 生活 享 受 和耳 目声 色 之娱 , 为 物欲 和 享乐 欲 认
是符合道的生活。他 的这一思想被后来的道教继承并加 以发挥 , 成为其进行宗教修养 的基本 内容和依 据, 因此 , 老子被 推为 道教 始祖 、太 上 老君 ” 不 是 偶然 的。不 仅 如此 , 的养生 之 道对 古代 医 学也 产 “ 绝 他
生 了很大 影响 。
追求 自由 , 追求生 命 的超越 和精 神 的升华 , 这是 老子 养 生之 道 的真 实 内 涵 , 是作 为 有理 性 存在 物 也 的人 类 的持之不 懈 的追求 , 人类 历史 上 的许 多著 名 的哲 学学 说 以及 宗教 学 说 都是 由此 出发从 而 建立 起 来 的 。在 中 国 , 同为道 家思 想代 表 的庄子哲 学 的逍遥 说 、 学 的解 脱 说 , 佛 都是 关 于 自由的理 论 。孟 子 的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_1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_1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20世纪初,诸子学兴盛,“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

本世纪的《老子》研究大致上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了几次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生平里籍考证、篇章辨伪及校注,二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探究。

老子的哲学思想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深不可测,因而,“五千言”的真谛,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虽然老子其人其书扑朔迷离,纷纭之议两千年,迄今也很难说已真正解决,但是《老子》成书当晚于《论语》,定稿约在战国初期;全书思想理论一贯,文体文风一致,大体出于一人手笔,则取得了大致一致的意见。

较之于哲学思想研究的繁盛,《老子》文学研究尤其是散文艺术研究薄弱一些。

80年代以前除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单列“老庄”一章略加论列外,大多只是只言片语的涉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80年代以后随着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老子》文学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出现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纵观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形式、艺术特色和文章风格等几个方面。

A、文体特性——洋洋五千言,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老子》虽为语录体却无对话与场面描写,也无设教授学的痕迹,是更为纯粹的“立意”、“见志”之作。

今本《老子》八十一章,结构完整,文辞精练,大体有韵,体近诗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学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鲁迅指出《老子》“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第三篇《老庄》),认为其之所以讲究用韵,是为了供人诵读传记。

张振镛认为:“其文理精而词简,整齐而有韵,盖冲口而出,自有声律”,认为《老子》用韵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发之于天籁,本之于自然”的结果。

柳存仁认为“其书为有韵口诀体”。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的诗体特征,然而声韵律调却是诗歌的基本特性之一。

惟钱基博谓《老子》“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其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似含有诗意品味的意味。

浅谈道家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经》

浅谈道家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经》

浅谈道家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经》的现实意义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庄的“道”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础,《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的哲学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时代精神产物,以及一种重要的文化渊源。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博大精深。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虽然只有区区五千字,但是其中的辩证思想和哲学道理让人常读常新。

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想人格。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人格的标准。

在古代士人的人格建构中,道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道家认定天道自然无为,把人从传统的天命论中解放出来,主张强调人性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把人的本质归于自然、素朴、无为和虚静,因此道家主张的是自然主义的理想人格。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成其言,形成了各家学派追求的理想人格。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为完美的理想人格典范是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这三者实现有机完美的统一”。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派。

儒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进入,即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道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出世,即人格的超越。

道家是推行避世自修的,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天下”主张,庄子的“回归自然,听任自然,顺应人情”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和主张的做人的原则对我们完美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导向意义。

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清静,无为,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阐释的是人理想的方式是顺导万物而不是妨害万物,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虽有所作为但是不与别人争。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被誉为道家经典之首。

老子谈论了人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实践,主张追求内在的真实自然,与世俗的功利、利益观念划清界限。

以下将从《老子》中探讨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首先,老子对理想人格的描述可以总结为“无为而治”。

他认为,高尚的人应追求无为而治的理想,即不做一些过分干扰或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让自然的道德真理自行运行。

这种无为而治的人格特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操之过急,减少对外界的干扰与干预。

其次,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在《老子》中,他强调虚弱、柔顺的品质优于强势、刚强。

他认为柔弱可以战胜强大,以忍耐与温柔来回应在生活中的挑战。

在理想人格中,柔弱的特质能够让人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外来因素所动摇。

此外,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他认为理想人格应该拥有全然无为的自然状态,没有个人意图的干涉和追求。

这种无为的状况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在行动中没有追求权力、虚荣和欲望的背离。

无为而无不为表达了一种无欲无求的心境,远离功利欲望,追求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针对理想人格的实践,老子提出了相应的生活哲学。

他主张“守拙”,即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和简单的态度,不追求外在的名利和虚荣。

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符合自然的规律。

他同时鼓励人们遵循“无欲则刚”,即不贪图身外物质的诱惑,保持自己的纯真本性,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在人生实践中,老子主张“无为而不为”。

他认为,人应当按照自己真实的本性去行动,不要追求权力、地位和欲望,而是要保持谦逊、无私、宽容的态度,实现自己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

通过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人们能够更好地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发现内心的真实需求,并与他人共同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结起来,《老子》提出了一种理想人格和人生实践方式,强调追求内在的真实自然,与功利、利益的世俗观念相区分。

第8章 老子的社会思想

第8章  老子的社会思想

老子认为,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虚名, 老子认为,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虚名,不足以成为民众趋 赴的对象。素朴是未经文饰与雕琢的自然状态。 赴的对象。素朴是未经文饰与雕琢的自然状态。人心保持这样 一种少思寡欲、无忧无虑的自然状态,社会自然太平无事。 一种少思寡欲、无忧无虑的自然状态,社会自然太平无事。人 文出于自然,还要以自然为归宿。 文出于自然,还要以自然为归宿。 第二,“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二,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对于治理社会,有整套高明而老道的办法。 老子对于治理社会,有整套高明而老道的办法。 在经济和社会整合的目标上,即社会理想方面, 主张: 在经济和社会整合的目标上,即社会理想方面,他主张: “虚其心,实其腹”、“为腹不为目”,人不能知足不外慕, 虚其心,实其腹” 虚其心 为腹不为目” 人不能知足不外慕, 则安分守己,社会也就容易安定。 则安分守己,社会也就容易安定。
常人心理,一般都是只重视大事而轻忽小事。然而, 常人心理,一般都是只重视大事而轻忽小事。然而,大事 无不从小事开始,小事处理好,就根本不会有大事。 无不从小事开始,小事处理好,就根本不会有大事。事物处 在萌牙阶段时,势力比较弱小,根基尚未牢固, 在萌牙阶段时,势力比较弱小,根基尚未牢固,此时着手解 决或处理,则用力少而收效大。这个道理看似简单, 决或处理,则用力少而收效大。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其实并 不容易做到。因为大事易见,小事难察。 不容易做到。因为大事易见,小事难察。 第三 “将欲、必固之术”。 将欲、必固之术” 事情在初始阶段比较好应付,一旦失去这一最佳时机,待 事情在初始阶段比较好应付,一旦失去这一最佳时机, 其势力已经状大,局面已难以控制时,老子则主张不以张力 其势力已经状大,局面已难以控制时, 对抗,而要任其发展,使之走到尽头,然后徐起而乘其弊。 对抗,而要任其发展,使之走到尽头,然后徐起而乘其弊。 “多行不义必自毙”,对于恶人,不必亲自志他对抗,自会 多行不义必自毙” 对于恶人,不必亲自志他对抗, 有人对付他。 有人对付他。

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二章墨道法《礼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二章墨道法《礼记》

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恶的教育作用 评价:
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主张严格要 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法家忽视了自我道德教育的 必要性,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法家的教育思想

三、禁私学、烧诗书
出于“法制”的目的和统一思想的需要,鼓动统 治者,禁私学、烧诗书,压制言论,以统一思想,并 奖励安心生产和战斗的农民和士兵,提出了重农的教 育,开了中国专制思想统治的先河。
法家的教育思想

评价:
尽管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但法 家对传统教育持否定态度,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定 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进而否定学校教育,法家教 育思想用于实践,不仅会摧残教育本身,还会导致文 化上的专制主义,这已为后来的秦朝历史证明。
各家学派
儒家
代表人物 关注
孔孟荀
墨家
墨子
“三纲领”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所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所 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 的作品,而该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 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 就是推己及人,即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 朱熹认为“亲民”应写做“新民”,使人“去其旧染 之污”,重新做人。 “止于至善”要求所有的人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 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 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 《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学记》和《乐记》 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 况和水平,并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的理想人格

老子的理想人格

老子的理想人格内容摘要:圣人是老子笔下的理想人格,圣人在修身方面是谦虚,心灵高洁,谨慎不妄为,朴实无华。

圣人在治理国家方面是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干涉,无情,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的品质与境界体现了道的特点,所以说圣人体道。

关键词:老子理想人格老子的道德是要求与自然相协调的,老子的“自然”具有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指的是宇宙的自然,道;另一方面是按照目的的行动符合世界的规律,符合于永恒的必然性,符合于道。

所以老子的理想人格就是符合于道的。

“这就是时代要求哲学的:‘告诉我们,一个确信自己幸福的人,不管他在世的命运如何,他应该具备什么品质?’这个模范人物必定是能干的,有德行的;”[1](P222)老子认为理想人格就是要像婴儿一样,内无思虑,外无政事,从而达到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的境界,老子贵柔。

老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内圣外王的,对内要求修身,不过老子的修身是要求和儒家是不同的,老子的要求是顺应自然,达到“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的境界;外在的,作为一个王者理想的人格要达到“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的效果。

一、圣人修身方面。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能“为雌”,能“无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老子所认为的有美德的理想人物,这是老子的一套道德标准。

老子的理想人格有“圣人”,“古之善为士者”,圣人总是对“道”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1.圣人谦虚。

圣人坚持以道作为行为准则,“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圣人的德的品质表现在“不自见”可以“明”,“不自是”可以彰显,“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圣人谦虚不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谦下,所以是有德,圣人固守这一法则,所以可以显明、立功和长久。

不自现,所以可以“全”,圣人是甘于处下的。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72章)圣人的美德是隐藏的,不自愿现美德于外,从不自我表现,圣人自知自爱。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功成事就,不处其位。

其不欲见贤。

老子理想人格的基石——道

老子理想人格的基石——道
看 。道是 老子 哲学 的基础 。老 子 的理想人 格 即是 道在人 生方 面 的落 存 在却 是不可 否认 的。 “ 独立 而不 改 ,周 行而 不殆 ” ,道 支配 着万
实 。老 子 原文 中不仅 详细 阐释 了道 的特征 ,也 对道 在人格 上 的要 求 物 的运转 ,蕴 藏于 万物 之 中。
的解 释 为 : “ 能知道 之所 常行 ,则 为明 ,不 知道 之所 长行 ,妄作 敲 生 二 。二生三 ,三 生万物 。 ” 《 老子 ・ 第三十 九章 》又说 : “ 昔之 得一 者 ,天得 一 以清 ,地 得一 以宁 ,神 得一 以灵 ,谷得 一 以 诈 ,则 失神 明 ,故 凶也 。 ” 由此 可见 。知 常与知 道 基本 同意 。 而 道 乃久 ,没 身不殆 ”则说 明 , 体 道 而行 才能长 久 。终 身可 免于 危 盈 。万 物得 一 以生 。侯得 一 以为天 下贞 。其致 之 。”按 照高 亨的解 “
精神来 自灵魂深处的捍卫。
毕摩 的多 重 角色 具 有重 要 的 探究 意 义 ,也 是 彝族 文化 的 精要 所在 。除 了是祭 司 、教 师 和医生 ,毕摩 还是绘 画 家 、舞蹈家 、音 乐
当然 ,有一定 的巫 术色 彩 。毕摩 对彝族 的传 统 医药贡 献 巨大 ,行 医 四 、结 束语
山西 青 年
文 化 艺 术
老子理想人格的基石——道
谢东芹
6 1 0 0 6 5 四川 大学 文 学 与 新 闻 学 院 成 都
摘 要 :老子哲学 以道 为理论基础 建立 了 其 关于宇宙观、世界观、人 同于 “《 易 》有太 极 ,是生 两仪 ”的太极 ,二 者天地 也 ,三者 阴气
疗法,具有~定的科学依据。还有针对精神病人 的 “ 红圈法”,毕 支柱 。这深 深体 现 了一 位毕 摩对 民族 文化发 自内心 的热 爱 ,对 民族

老子的修身处事理念与从政思想

老子的修身处事理念与从政思想

亦称《道德经》,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典籍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做人做事做官的精辟论述。

——处实不华、学江海为“百谷之王”和上善若水
多经典名言,他讲到做人要大: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

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

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圣人不与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通过对江海何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何以能天下人心所向的观察,得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善下”的缘故。

“海纳、包容一切大小河流的清浊。

圣人——处处事事谦下,以民众的利益为实、为先、为上。

所谓大气做人,亦即老子说的“大丈夫”,可以将朴实无虚华,胸怀宽广似江海。

大气做人小细做事廉洁从政
——老子的修身处事理念与从政思想
王竞
老子画像
《道德经》
年第1期江苏句容茅山老子神像。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根据《老子》的思想,其理想人格可以概括为无为而治、谦虚和自然,而人生实践则强调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理想人格:
1. 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以无为的心态面对世界,不去过度干预,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生活的平衡和秩序。

2. 谦虚:《老子》强调谦虚,主张不自大、不傲慢,而是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我,不争功名利禄,追求心灵的平静。

3. 自然:《老子》强调顺应自然,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平和、自然,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欲望的困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人生实践:
1. 追求内在的真实:《老子》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内在的真实自我,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不随波逐流,从内心出发,诚实而真实地生活。

2. 寻求心灵的宁静:《老子》主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寂静,通过无为而得的心态,舒展心灵,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内在的平静和稳定。

3. 善于保养自己:《老子》提倡养生之道,主张善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健康、均衡的生活方式,获得身心的平衡与协调。

总之,《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强调无为而治、谦虚和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通过顺应自然、保
持谦虚和内在修养,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和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文化与教育I魁潺鶴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赵吉晨摘要:“上善若水”比喻老子的理想人格“圣人”,其具有滋润万物、与世无争、甘守低位、与道同行的特质;并暗喻自然运行的规律“道”,而这种“道”作为“常道”的派生,具体地指引着人们走向至高之善。

关键词:道德经;水;上善若水;道一、关于《道德经》与“上善若水”中作为意象的“水”在《道德经》中,“水”是老子提及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折射了深刻的道家哲学。

笔者以为,《道德经》中的“水”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负面的,如二十三章中的水,飞扬于高空之上,故不得长久,比喻浮夸、大而失当的言辞。

第二类是正面的,如十五章、三十二章中的水,或深不可测、沉静辽阔,比喻“古之善为道者”;或柔弱退让、甘处下位,比喻“圣人”。

又如六十六章、七十八章中的水,都将表面上的“柔弱”转化为优势,从而成就了至大至坚的力量。

而《道德经》有关“水”的论述中最著名的一段,应来自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此处的"水”之意象,应属于上文的第二类,且几乎完全涵盖了第二类“水”的特点——“水”,滋养着天下万物,将自身尽可能地奉献出去,同时却不求回报、不争名利;它总是默默地向下流淌,甚至甘愿居于众人厌恶的低处,而不与人争高位;或清静澄澈,或污浊龌龊,它都是“水”本身,毫不计较、毫无怨言;它始终与“道”同在,不偏离“道”的左右。

由此看来,“上善若水”中的“水”,具有滋润万物、与世无争、甘守低位、与道同行的特点。

笔者认为,它既是在比喻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一一圣人,又是在暗喻道家哲学中世界之本原一一道。

二、上善若水——从“圣人”到“道”(-)“上善若水”含义之对“圣人”的比喻首先,“上善若水”表达了老子对于其理想人格一一圣人一一的思考,是对具有至高品德之人的描述。

我们不妨将《道德经》中关于“人格”的论述大略地分成两类:一类是"圣人”,即老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一类是“众人”,即老子认为的一般人格。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规矩和准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教养。
6、义 ● 符合社会道义的公正、合理的行为 ; ● 达到目的手段的正当途径; ●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原则。 ● 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由此推及,周围的人也会融合为一家人,天下人都可
以视为同胞手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3、忠 忠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对事
对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他人对事的品德:尽心他人;忠于职守,对自己 的份内事尽职尽责。 ●对社会责任感:人是社会的人。纯粹独立的个人是 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社会交往的情况下独自 一人生活。因之,每个人都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 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佛家的圆融
苏轼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儒释道 三种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三 者相通。他将三者相互融通,注入自己的生命 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形态,为后人欣羡和瞻 仰。
儒家·执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基因,“圣贤书”培养了
他们的思想根基。苏轼信奉儒家仁民爱物、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自言青年时“好贾谊、陆贽(西汉名儒)书”。年少时, 其母程氏为他读《后汉书·范滂传》,小东坡听后,就有志于学 习东汉名士范滂勇敢、刚正不阿的精神。
高考作文思想积累——儒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1、科学、经济已进入现代化阶段:
●国家富强;(GDP全球第二;“一带一 路”……)

《老子》的分析

《老子》的分析

徐山:《老子》的分析标签:老子●徐山[摘要]本文对《老子》中的老子思想作了结构性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1)对现实中的恐惧的体验;(2)“道”与胎儿期记忆、虚空记忆;(3)“道”与上帝;(4)无为与不争。

[关键词]《老子》;思想结构;分析;胎儿期记忆;虚空记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中可知,《老子》一书的写成,等于获得出关的通行证,所以老子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稿,形成了“五千余言”的精炼凝重的篇幅。

由于周的衰败,老子的理想和现实相去甚远,所以有了著书前的流亡他乡之举,这标志着成熟的心灵和世俗的彻底决裂。

(1)对现实中的恐惧的体验十三章:“贵大患若身。

”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从生命历程的体验中,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相抗衡,于是活着和如何活着,便是人生第一课题。

在造成死亡的各种原因中,尤其是未享天年的死亡原因中,战争是罪魁祸首,因而战争是死亡恐惧的直接发动者。

三十章:“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

”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

”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在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中,原则是和平共处。

因为战争无论对胜者还是负者而言,都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即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老子认为也应采取“退”的守势。

(2)“道”与胎儿期记忆、虚空记忆①在人生最基本的生和死的对立之中,尤其是在现实的种种死亡恐惧的包围之下,老子在寻求个人解脱以及政治开明的途径。

老子把理想归之于“道”。

“道”一词本义为道路,引申出抽象义的方法途径。

老子的“道”则是方法途径义的进一步抽象,指所达到的理想,成为老子全部思想的浓缩。

道家思想理想人格

道家思想理想人格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胡作非为,施行教化,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以顺应民心。

听凭万物兴起而不横加干预,滋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助其成长而不自恃其能,大功告成而不邀功自傲。

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业得到永存。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人,使民众不起纷争;不珍视难得的宝物,使民众不起偷盗之心;不显现能引起私欲的事物,使民众心绪安宁。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净化民众的心灵,满足民众的温饱,减少他们的欲念,强健他们的体魄,使民众经常保持纯净的心态。

让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

以“无为”的态度进行治理,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高明云:“所谓‘圣人之治’,主要是使民无知无欲,甘食肚饱,健全体魄,而无愤无争,安居乐俗,永远过着‘小国寡民’、互不往来的朴实生活。

”《帛书老子校注》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 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所偏爱,将万物看成刍草、狗畜;圣人也无所偏爱,将百姓看成刍草、狗畜。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只大风箱吗?虽然空虚却没有穷尽,鼓动愈快风力也愈大。

议论越多离道越远,不如长守道体虚静无为。

表面上写的“天地”,其实说的依然是“道”,是对道的进一步阐述。

因为“天地”、“圣人”都是道的体现者。

天地、圣人对百姓、刍狗是一视同仁的,这里体现的是道家的“万物为一”的思想。

4、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的存在既长且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并不为自己而存在,所以它就能长生。

上善若水--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上善若水--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RADIO &TV JOURNAL 2015.3老子的《道德经》,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上至宇宙起源,下至自然演变,包含了老子的人生理想、玄学哲思、治国之道等诸多内容。

老子的思想本源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字,他以“道”为核心概念,建立起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哲学体系。

而在这个哲学体系当中,老子以水喻道,认为“水”具有“道”的诸多特征,从而赋予了“水”韵味悠长的生命哲思。

一、以水喻道的生命旨趣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水,首先具有空明清澈的特性。

致虚守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虚”是形容清明空灵的心境,“静”是指心灵宁静安和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心境和状态之下,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杂念不生,外物不能侵扰本心,以利于对客观事物、客观形势的分析和认识。

内心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毫无阻滞,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与“道”相融,复归自然。

其次,水具有柔弱的特性。

因为水的柔弱,使任何东西都无法改变水的本性,因而也无法胜过水,但水滴石穿,水却可以改变坚强的东西的形状,寓刚于柔,内敛却不失其锋芒。

其三,水具有谦下的品德,水能“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所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忍辱谦让,淡然泊居。

最后,水具有不争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与人相争,不追名逐利,却在无声无息中滋养万物,顺其生长。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先于万物而存在,并且创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所以备受尊崇,是因其对外物的生长不加干涉,完全任其自然发展,具有“不有”“不恃”“不宰”的特性,使“道”既存在于万物之外,又内化于万物之中,促使万物的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而水所具有的这些柔弱、谦下、不争的品德,最接近老子所认为的“道”。

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

”水正因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德行,才能润万物,普生灵,而君子也应学习这些品质,在处世之中更好地修养其身,锻炼其能。

老子的理想人格观

老子的理想人格观

老子的理想人格观一、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本性、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思想。

在《道德经》中,老子表达了他的理想人格观,本文将会深入探讨老子的理想人格观。

二、老子的理想人格观的核心理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基于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和道德至高无上的原则。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以下特质:2.1 身心合一老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身心的统一,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外在荣誉,而是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健康。

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2.2 谦逊与柔弱在老子看来,谦逊和柔弱是一个理想人格不可或缺的品质。

他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谦逊而柔软,不争不抢,以和为贵。

谦逊和柔弱可以带来真正的力量和影响力。

2.3 无为而治老子提出了著名的“无为而治”,意味着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度干涉。

他认为,过度的干预会破坏自然的平衡,而无为而治能够使个人和社会达到最佳状态。

2.4 随遇而安老子的理想人格观强调随遇而安,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

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接受一切命运的安排,不论好坏。

只有保持平静的内心,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和满足。

三、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的方法与策略要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需要借鉴以下方法和策略:3.1 内观和修养通过内观和修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

通过冥想和反思,我们能够培养内心的平静和谦逊,从而更好地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

3.2 学会放下和无为而治学会放下是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涉。

3.3 培养谦逊和柔弱谦逊和柔弱是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的关键品质。

我们应该学会谦逊,并且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柔弱,不争不抢,通过温和的方式影响他人和社会。

3.4 追求身心合一身心合一是实践老子的理想人格观的最终目标。

老子《道德经》中的理想人格思想

老子《道德经》中的理想人格思想

物 负 阴 而抱 阳 , 气 以 为 和 。 ( 四 十 二 章 ) 冲 第
道 冲 . 用之 或 不 盈 也 。 渊章 ) 第
乃 是 合 一 而 不 隔 的 。这 样 也 就 不 存 在 个 人 寻 找 自
身 生 命 的 价 值 和 终 极 依 据 问 题 。 这 也 就 是 被 上 古 之 世被后世奉 为“ 下为公 ” 黄金 时期 的主要原 天 的
的道德观 , 而提 出尚柔 、 中、 进 守 持保 三宝等修养途径 , 建立 了一个使人实现其个别性 与普遍性相统 一、 完成人 格并达至理想 的存在状 态的体 系。守 中成德—— 修德 复命—— 复命 归朴—— 道无 名, , 即是 老子理 想人 朴 这
格 思 想 的基 本 进 路 。
关 键 词 道
朴 德 贵 柔 守 中 三 宝
“ 国哲 学 的 主题 是 内 圣 外 王 之 道 , 以 学 哲 中 所
道 生 万 物 而 法 自然 :
学 不 单是 要 获 得 这种 知 识 , 且 是要 养 成 这 种人 而
格 。①就 此 而 言 , 儒 释 道 为 代 表 的 中 国 传 统 思 ” 以 想 都 可 以看 作 是 成人 之 学 的 表述 , 通 过 对 于形 即 而 上 之 道 的探 索 , 立 道 德 的终 极 根 据 , 后 通 过 确 然
性 的创 造 性 思 考 , 后 多 归 结 为 一 种 理 想 人 格 的 最
建 构 , 中最 具 有代 表 性 的当 推儒 家 以至善 为追 其 求 的 圣 贤 型 理 想 人 格 、 家 以 涅 磐 解 脱 为 追 求 的 佛
佛 、 萨 理 想 人 格 和 道 家 崇 尚 自然 无 为 的神 人 、 菩 至
路方 面却迥 然不 同。本 文拟 以先秦 时期 道家 经 典 《 德 经 》 资 源 , 本 体 论 、 性 论 、 德 观 和 养 道 为 从 人 道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作者简介:王佳哲(1990—),女,山西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周可真(1958—),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研究。

2022 2No 2,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2月Feb.,2022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王佳哲,周可真(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心”与“气”是老子哲学中两个重要范畴。

“心”对生命起主宰作用,老子哲学肯定了自然状态下虚静、无为之“心”。

但“心”在后天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物干扰,产生心知、欲望,使生命失去虚柔、混沌的天性,陷入世俗纷争。

“气”是构成生命以及万物的自然元素,在老子哲学中“气”参与“道”化生万物的过程。

在“气”的层面,万物互感互通,生命在理想状态下的存在形式是气化的。

因而,老子主张通过“为道日损”的修养功夫祛除心知危害,消解人为欲望,超越世俗的对立与纷争,回归与天地万物相感互通的气化存在状态,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老子;心;气;生命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2-0001-06 中国哲学从产生之初就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并落实于现实中的一己之“身”,“身”在中国哲学中指形体与心灵合一的生命整体。

轴心时代发生的思想突破形成了各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国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与探索,都是以生命为核心进行的哲学思考,旨在为人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具体到老子哲学,其以生命为基点构筑了宇宙论、人性论和政治论,对人的深切关怀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

老子推崇生命的自然本质,反对人为的造作和理性的自负,其哲学中的生命理想便是对现实心知、欲望的超越,以此合于宇宙之“气”的大化洪流,复归于不受一丝一毫人为因素影响的婴孩状态,实现生命境界的跃升。

老子的人生观三篇

老子的人生观三篇

老子的人生观三篇对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

老子关于社会政治与人生的思想,就是他的人道观。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天道观(道论)的建立乃是出于人道观的需要,为其提供形而上的依据和论证,因而天道观(道论)必须向形而下的领域落实:落实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便是其社会政治学说,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便是其人生哲学。

从老子的人生哲学同道论的关系来看,是要从宇宙观的高度,来确定人生追求的价值和目标以及与此相应的生活态度;而从其人生哲学同社会政治学说的关系来看,则是以这种符合大道的人生理想与生活态度来协调人际关系,消解社会矛盾,以保证无为而治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

作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人,通过天和地这两个中介,与大道相通并效法大道之自然,因而老子的理想人格即是大道的品格在人生领域的体现,其生活态度乃是自然主义的态度,作为这种生活态度之具体化的养生之道、修身之道与处世之道,亦完全与自然主义的基本精神相契合。

一、养生之道①载营魄抱一,能够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够例如婴儿乎?莫韦赞玄鉴,能够无疵乎?爱民治国,能够无为乎?天门开阖,能够为雌乎?明白四达,能够幼稚乎?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使令,短而不家主,就是曰玄德。

(10章)参考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作“玄德”。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后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著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贫、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表示。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导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2章)参考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