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痹症)
• 邪毒感染(伤口、变证)源自损伤的病因内因• 年龄(老人、年青人、儿童)
• 体质(强、弱) • 解剖结构(交界处、肌肉少) • 先天因素(不足、畸形) • 病理因素(骨病、内分泌) • 职业工种(手、劳损、运动、低头) • 七情内伤(影响)
损伤的病机
• 自学部分 • 重点: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损伤与肝肾的关系 • 课程小结
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 床思维的第一步 • 分类为进一步治疗作准备 • 分类学习医学知识的基本学习方式
损伤分类
损伤的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外、内,相互影响) • 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慢性) • 按受伤时间分类(新、陈)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情况分类(闭合、开放) • 按受伤程度分类(轻、重)
•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日、工、农、通、运)
• 按致伤因素特点分类(物、化)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寻找致病因素,对病情作出 正确的估计
• 对治疗有决定性作用
• 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损伤的病因
外因
• 外力因素
直接暴力(创、挫、折、脱) 间接暴力(传、扭)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附着点、筋骨关系) 持续劳损(持续、多次)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概述: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学科,主要研究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以及中医在骨伤科学领域的独特优势。
理论基础: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气血理论、经络理论、五脏六腑理论和阴阳平衡理论等。
1. 气血理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气血被视为维持骨伤康复的关键因素。
气的运行畅通与否,影响着骨骼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血液的循环状态,决定了损伤部位的修复速度和质量。
2. 经络理论:中医骨伤科学将重点放在经络的研究上。
经络相当于人体的一种能量通道,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段,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3. 五脏六腑理论: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系统,而这些器官的功能状态与骨伤密切相关。
通过调理五脏功能,可以促进骨伤的康复。
4. 阴阳平衡理论:中医骨伤科学注重阴阳平衡的调节。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两者的失衡直接影响着骨伤的康复。
通过采用中药治疗等手段,可以调节阴阳的平衡状态。
治疗原则: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祛病扶正、活血化瘀、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和调理全身状况等。
1. 祛病扶正:中医骨伤科学强调治疗的根本原则是“祛病扶正”,即既要消除病理因素,又要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抵抗力。
2. 活血化瘀: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活血化瘀,通过活血化瘀,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3. 通经络:经络的通畅对于骨伤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骨伤科学借助推拿、针灸等手段,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4.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促进新陈代谢,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等方式,促进受伤部位的新陈代谢,加快康复进程。
5. 调理全身状况:在治疗骨伤的过程中,中医骨伤科学也注重调理患者的全身状况。
良好的心理状态、营养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对骨伤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1. 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首先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学说、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建立起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2. 解剖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需要对人体骨骼系统具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人体骨骼的构造、解剖和生理特点。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关节、韧带、肌肉等,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3. 病理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
通过学习病理学知识,能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诊断。
4. 临床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包括诊断和治疗技能。
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推拿、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
通过实践和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5. 中药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中药学知识,了解中药药性、功效和配伍原则。
学习常用于骨骼系统疾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掌握中药的药物学知识。
6. 康复治疗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康复治疗知识,包括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学习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按摩和膏方治疗等康复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临床实习与实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与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诊疗工作,进行病例观察和诊治实践,提升临床操作和综合能力。
总结来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造、病理、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培养对骨骼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断和康复治疗能力。
中医伤科学重点
1.疼痛弧: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上肢,当外展到60~120度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磨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
2.解剖复位:是指骨折经手法或手术复位后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一致。
功能复位:是指经复位后,骨折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3.中立位零度法:先确定每一关节的中立位为0度,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0度,完全屈曲时可成140度。
4.肘三角:肘关节屈曲90度时,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三角。
5.股骨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形成颈干角,为110—140°,平均127°。
6.(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外来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打伤、压伤、枪伤、炸伤及撞击伤等。
这类骨折多为横断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严重。
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两骨骨折部位多在同一平面。
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因打击物由外向内穿破皮肤,故感染率较高。
(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远离于外来暴力作用的部位。
间接暴力包括传达暴力、扭转暴力等。
多在骨质较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轻。
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则两骨骨折的部位多不在同一平面。
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多因骨折断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故感染率较低。
7.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
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若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
8、习惯性脱位多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
创伤性髌骨脱位合并股骨外髁骨折,多由处理不当而引起。
多数是患者膝关节局部结构发育异常,经轻微的外伤引起。
而局部结构发育异常者,有膝外侧软组织挛缩;髌韧带附着点偏外侧;股外侧肌止点异常;髌骨发育小而偏平;股骨髁间凹浅外髁发育不良;膝外翻畸形等。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导言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涵盖了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理论及临床实践。
本文将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进行分析。
就业方向1.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医骨伤科门诊工作,担任中医骨伤科医师。
–参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骨伤科疗法。
–可以选择进入大型综合医院、中医骨伤科专科医院或民营中医骨伤专科医疗机构就业。
2.科研与教育工作:–从事中医骨伤科学的研究领域,进行中医骨伤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可以选择从事大学、研究机构、医学院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培养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人才。
3.参与骨伤康复机构和运动场所的工作:–从事骨伤康复机构的康复师、运动场所的指导员等职业。
–可以为骨伤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骨伤科康复指导,协助患者恢复功能。
就业前景分析1.基础医学与中医骨伤科学研究的融合:–随着现代医学对于中医药学的认可和重视,中医骨伤科学的研究也获得了更多关注。
–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大学等多个领域具备广阔的就业机会。
2.人们对中医骨伤科治疗的认可度提高:–随着人们对传统治疗的需求增加,对中医骨伤科治疗的认可度也在提升。
–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提供中医骨伤科疗法来满足患者需求,并因此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3.社会老龄化趋势:–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增加,骨伤科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在应对老年人骨伤科疾病的防治方面将具有巨大的就业机会。
4.医师队伍结构需求:–随着医疗领域的发展,对综合能力较高的中医骨伤科医师的需求将会增加。
–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上具备优势,将能够满足医师队伍结构的需求。
结论中医骨伤科专业在现代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高,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也为中医骨伤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谈谈中医伤科学治疗的原则和目的
谈谈中医伤科学治疗的原则和目的一、引言中医伤科学治疗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针对各种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等创伤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和目的需要遵循和实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二、原则1.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要坚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这意味着要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地看作各个器官和组织的集合。
在治疗时应该考虑到患者的身心状态、生活习惯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康复。
2. 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方法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方法。
这意味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同时,应该注意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预测康复情况。
3. 以“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为原则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要以“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为原则。
这意味着要在治疗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
这样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并避免再次受伤。
4. 以“个性化治疗”为目标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要以“个性化治疗”为目标。
这意味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同时,应该注意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预测康复情况。
三、目的1. 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个重要目标。
这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理法等方法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草药、食疗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2. 恢复患者的功能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恢复患者的功能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这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指导等方法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草药、食疗等方法来促进康复。
3. 预防再次受伤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预防再次受伤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这可以通过生活指导、康复训练等方法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草药、食疗等方法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医伤科学治疗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韦版)
中医骨伤科的新生(1949~现在)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
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
革,中医伤科从分散的个
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
形式过渡。1958年以后,
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成
立了中医院,院内多设有
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
了骨伤专科医院。50年代
,上海市首先成立“伤科
研究所”
• 原上海伤科研究所, 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
以“粘膝”“不粘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作区 别
中医伤科兴盛时期(明清)
• 明清——骨科从外科分出--独立 • 明初——分13科:“接骨”“金镞”,
后改为“外科”和“正骨科” • 特点:伤科专著出现(20多种)
名医辈出,学派形成
中医伤科兴盛时期(明清)
• 明清时期,是我国骨伤科发展的鼎盛阶段 。其时伤科著述立说甚多,形成了伤科史 上的两大学术流派。一派受薛已影响,强 调八纲、脏腑辨证,倡导补气血、益肝肾 ,称薛已补派。一派从异远真人之说,以 经络穴位为诊疗依据,偏重手法,推崇循 穴治伤,称伤科少林派,其形成以明代异 远真人所著《跌损妙方》为代表。
• 3、书中有论有方有图,引文注明出处,载方 1340余首,附验案120余例,绘图44幅,资料丰 富,理论与临证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
清,胡廷光《伤科汇纂》
• 肩胛骨髎脱, • 有须不能捋, • 胸中拦抱住, • 两边齐拉拔, • 入臼骨归原, • 手动上下活, • 不用夹与缚, • 全凭膏药抹。
• 学科名称:最早出现清代:胡延光《伤科汇纂》
中医伤科的起源(远古~公元前 21世纪)
1、【170万年前“元谋猿人”西 南地区生活;70万年前“北京 猿人”石、骨器具,用火】2 0万年前:河套人用热物贴身 解除某些病痛,这就是最原始 的热熨疗法的诞生。
中医骨伤科学心得
中医骨伤科学心得嘿,咱来说说中医骨伤科学这一块儿啊!你想想,咱的骨头就跟那房子的大梁似的,要是不小心伤着了,那可不得了。
中医骨伤科学啊,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就好比咱走路,有时候不小心崴了脚,这时候中医的办法可就多了去了。
推拿按摩一下,嘿,那疼痛可能就减轻了不少呢!这就像给受伤的地方来了一场舒服的按摩派对。
再说说接骨吧,那简直就是一门神奇的手艺。
医生就像个神奇的建筑师,把断了的骨头精心拼凑起来,让它们重新连接在一起。
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呀,得有真功夫!还有啊,中医的那些草药也特别有意思。
各种各样的草药,就像是一群小精灵,能帮着我们的骨头快快恢复健康。
咱平常要是伤到了筋骨,敷上一些特制的草药,那感觉就像是给受伤的地方盖了一层温暖的小被子。
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整体观念,可不是光盯着受伤的地方看。
它会考虑到你整个身体的状况,就像一个细心的管家,照顾着你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你骨头受伤了,可能身体其他地方也会受到影响,中医就能全面地去调理。
你说中医骨伤科学是不是特别神奇?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利用。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中医骨伤科学,那我们受伤了该咋办呢?难道只能干等着自己慢慢好起来吗?那可不行!中医骨伤科学给了我们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而且啊,中医骨伤科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呢!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医骨伤科学也在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变得越来越厉害。
反正我觉得啊,中医骨伤科学就是咱的健康好帮手。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后要是不小心伤到了,别忘了找中医骨伤科学来帮忙哦!。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原创版】目录1.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简介2.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主要学习和就业方向3.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优势和挑战4.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正文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简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结合中医学和骨伤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医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该专业在中医学的基础上,注重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骨伤治疗中的优势。
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主要学习和就业方向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专科医院等,从事骨伤疾病的诊疗、康复和预防工作。
此外,部分毕业生还可能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卫生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三、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1)中医骨伤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手法复位和功能锻炼,具有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2)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日益看好。
2.挑战(1)与西医骨科学相比,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现代化方面还需加强。
(2)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亟需加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1.加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以满足社会对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的需求。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进行诊疗技术的改进和学术理论上的创新,使中医骨伤科学现代化。
3.深化中医药改革,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
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是一本关于中医伤科学方面的书籍,以下是书中部分内容的概括:一、中医伤科学的基本概念中医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损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学科。
中医伤科学认为,人体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为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因素和跌仆、闪挫、挤压、烧伤等人为因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脏腑虚弱,气血失调,筋肉失养,筋骨不坚等。
因此,中医伤科学的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康复。
二、中医伤科疾病分类中医伤科疾病包括骨折、脱位、筋伤、伤科疮疡、皮外伤及内脏损伤等。
这些疾病具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伤科疾病的分类不仅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伤科诊断方法中医伤科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体态、舌象等;闻诊包括听患者声音、呼吸、咳嗽等;问诊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
四诊合参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四、中医伤科治疗方法中医伤科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等,外治法包括膏药外敷、按摩、推拿等。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中医伤科还注重预防和康复治疗,如调养脾胃、调理气血、锻炼肌肉等。
以上只是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的部分内容,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中医伤科学的多个方面。
如果您对中医伤科学感兴趣,可以阅读原书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供中医类、针灸推拿等专业用)教学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教学任务: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
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2、掌握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1、中医伤科的起源、发展。
2、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3、清代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医伤科受到岐视的历史。
4、解放后,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总论第一节损伤的分类【目的要求】1、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法的特点。
2、熟悉损伤各种分类法的相互联系。
3、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一、一般分类1、按照受伤部位2、按照损伤性质3、按照损伤后就诊时间4、按照受伤程度5、按照损伤部位粘膜情况6、按照职业特点7、按照理化性质二、专科分类1、骨折2、脱位3、筋伤4、骨病5、内伤【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目的要求】1、掌握损伤的内因、外因。
2、了解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外因、内因的定义。
2、外因:包括外力伤害、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3、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先天因素、职业工种及七情内伤等。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三节损伤的病机【目的要求】1、了解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病机的生理功能。
2、熟悉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的相互关系。
3、掌握骨伤科疾病发生后,、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的病理变化。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学专业使用)前言《中医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骨关节损伤及疾病的一门学科。
它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临床课程之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医伤科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十九讲。
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为基础理论,介绍中国骨伤科发展简史、骨伤病的分类与病因病机、临床检查、治疗方法、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骨病等。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6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0学时,医院见习、实训20学时。
教学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X线片、CT、MRI、幻灯片、挂图、实物、录像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实行启发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讲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 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定义。
2. 熟悉各历史时期中医伤科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论著及学术贡献。
建国以来中医伤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新时期本学科的特点和展望。
3. 了解中医伤科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2. 骨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3. 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4. 中医骨伤科的发展5. 中医骨伤科的兴盛6. 中医骨伤科的危机1840-1949年7.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学时安排】1学时第二讲骨伤病的分类和病因病机【目的要求】1. 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损伤的内因、外因内容。
骨伤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的病理变化。
2. 熟悉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
损伤各种分类法的定义。
3. 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分类意义。
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
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教学内容】第一节骨伤病的分类1. 按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伤和内伤。
《中医伤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伤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64 适用专业:中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修课方式:选修教学时数:40学时总学分数:2.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伤科疗法历史悠久,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特别是近年来,中医伤科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骨科学成果,初步形成了一门理论观点新、技术领域广、临床疗效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学科,大提高了伤科学在中医临床学科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伤科学绪论、伤科学基础、骨折、脱位、伤筋、损伤内证。
2.课程性质中医伤科学就是培养骨伤科学基本技能与训练得一门临床学科,它就是骨伤方向本科学生得必选课与专业临床课程之一。
讲授本课程得目得与任务,就是使学生在中、西医学各门基础课程得基础上,基本掌握中医骨伤科得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患诊断、治疗得基本方法。
通过中医骨伤学得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病人应用所学得知识进行正确得诊断、熟练得骨伤急救,运用所学得骨伤整复手法、手术与康复等疗法处理骨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4.课程作用《中医伤科学》教学所要达到得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常见内伤疾病、以及骨肿瘤得诊治,了解创伤急救得基本常识;熟悉常见筋伤疾病得诊治及关节脱位得诊治要点;掌握骨伤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部位常见骨折得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法尤其就是常用正骨手法与固定方法,能够独立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以《人体解剖学》、《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认识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认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中医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可以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骨伤科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认识。
1.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与骨伤科学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骨伤科学知识,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骨伤科问题。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疾病诊断:通过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对骨伤科疾病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原理和技术手段,制定治疗方案和应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康复措施:通过中医康复理论和方法,帮助骨伤科患者恢复功能和减轻痛苦。
•预防与保健:结合中医健康理论,提供骨伤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2.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特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2.1 诊断方法独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采用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相比于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更加直观、个体化。
2.2 综合治疗手段丰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呈现个体化、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3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与环境、脏腑与经络、阴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病变部位外,还强调调理整体,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应用范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关节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的辅助治疗和康复。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运动员的伤病防治等。
损伤科学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受众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包括损伤的原因、危害、
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等,内容应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教育形式
03
采用讲座、宣传册、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案例分析:校园内运动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组织
活动目标
通过校园内运动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安全意识,降低 运动损伤发生率。
04 诊断方法与评估技巧
诊断方法介绍
望诊
观察患者体态、表情、步态等 ,了解损伤部位和功能障碍情 况。
动诊
让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损伤部 位,观察活动范围、疼痛程度 等。
问诊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信 息,初步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 。
触诊
通过触摸患者损伤部位,检查 局部压痛、肿胀、畸形等情况 。
量诊
使用测量工具对患者损伤部位 进行测量,如关节活动度、肢 体长度等。
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详细阐述损伤发生后机体的病理生 理反应过程,包括炎症反应、修复 与再生等。
生物力学原理在损伤中应用
生物力学基本概念
介绍生物力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与损伤科学的关系。
生物力学在损伤中的应用
阐述如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损伤原因、预测损伤风险以及指导 康复治疗。
生物力学评估方法
介绍常用的生物力学评估方法,如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及 其在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和不同 损伤类型,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可操作性原则
预防策略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 实施和推广,同时要考虑资源投
入和成本效益。
健康教育推广途径和内容设计
途径选择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至汉代 (一)
完成了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 《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 《伤寒杂病论》。 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医 药学发展的基础。 书中记载了大量的骨科方面的知识
春秋战国至汉代 (二)
华佗 :既能用方药、针灸治病,又擅长手术。 麻沸汤\五禽戏 张机:《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最早的临 床 医学巨著。
宋元时期
宋代的医事制度分为九科,内有疮肿兼折疡肿和 今镞兼书禁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记载了小 儿先天并指的截除术。《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 部很有价值的法医学专书,其中也记载了不少检 查外伤的方法。 元代在医制十三科中,除了金疮肿科之外,又成 立了正骨科。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在伤科 学上有伟大的成就,他继承了唐代蔺道人等的伤 科经验,系统的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成就,并 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使骨折和关节脱位的处理原 则和方法更臻完善。
唐代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采用蜡 疗和热敷,以助关节功能的恢复,他还采用热敷和热熨治疗伤 损瘀肿。 王焘 《外台秘要》主张用毡做热敷,减少损伤肢节的疼痛 。 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 书,它阐述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 夹板固定、 物治疗。该书还首次描述了髋关节脱位,并将髋关节脱位分为 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类型,采用手牵足蹬治疗髋关节脱位;利 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书,将伤 科病列为专章,其中有“金疮病诸候”二十三论,该书对 破伤风的症状描写得非常透彻,并指出这是创伤后的并发 症。 《金疮筋急相引病不得屈伸候》和《金疮伤筋断骨候》记 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的症状,还指出软组 织裂伤、关节开放性损伤必须在受伤后立即进行缝合,折 断的骨胳亦可用线缝合固定,这是有关骨折治疗施行内固 定的最早记载。 《金疮肠断候》,该书将化脓性骨感染分为附骨痛肿(急 性)和附骨疽(慢性)两类型,并加以明确论述。
魏晋~隋唐五代
伤科在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都有显著的提 高,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晋代
葛洪:《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 位口内整复方法,他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 并创立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卒死病人的复 苏术、夹板固定骨折
南北朝时期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 科专书。 对金疮、痈疽的诊治有祥尽的论述
骨伤科发展简史
南京中医药大学三附院骨科
伤科学的定义
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疾患的科学 。
既往称谓
折疡、金疡、今镞、接骨、正骨等不同称 谓
原始社会公社时期
砭石、荆棘刺 石针、骨针
商代
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
周代
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 疡医 :记录了当时疡医以创伤所作的诊察和 分类,并采用内外治结合的方法治疗创伤 骨折,采用祛腐生肌的药物处理伤口,懂 得做一些病灶清除手术。
明代
明初,太医院制度分为十三科。 伤科分为:“接骨”和“金镞”两个专科
清代
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 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 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 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 正骨手法: 摸 接 端 提 推 拿 按 摩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随着帝国主义 文化侵略,中医伤科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贯彻党的中 医政策,祖国医学犹如枯木逢春,欣欣向 荣。
思考题
各年代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