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计算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例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例题
2
11
L x 2 x 2
式中 E——钢弹性模量为 2 10(Pa) J——圆截面的惯性矩为 0.05 D(mm)
4
3 工件轴向截面形状误差
将车床和工件的变形叠加,以 y车床工件表示车床、工件受切削 力产生变形引起工件半径的变化量,如下表。
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 化引起工件的形状误差
中心线
情况2 盘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成批生产) 工序号 1 工 步 定位基准(面) 小端外圆面
车端面C,粗、精镗φ60孔,内孔倒角 粗车、半精车这批工件的φ200外圆,并车φ96 外圆及端面B,粗、精车端面A,内孔倒角 拉键槽 钻、扩6-φ20孔 钳工去毛刺
2
φ60内孔及端面
3 4 5
φ60内孔及端面 φ60内孔及端面
四、尺寸链的计算
例题1解答:
根据增环及减环的定义,可得出尺寸链中的A1、A2、A3、A4为增环,A5、A6、 A7为减环,所以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A 0 A1 A 2 A 3 A 4 ( A 5 A 6 A 7 ) 30 30 30 10 ( 40 15 40 ) 5mm
y车床 x Lx y 主轴箱 y 尾架 y刀架 L L
2 2 2 1 L x 2 1 x 1 Fy K tj L K wz L K dj 2 2000 x 2 1 1 1 x 337.6 2000 50000 2000 40000 30000
四、尺寸链的计算
(2)封闭环的上偏差
例题1解答:
ES0=ES1 +ES2 +ES3+ES4-(EI5 +EI6+EI7)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工序基准定义为(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4、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A.刀具不同B.形成原理不同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D.运动关系不同12、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13、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14、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个自由度。

A.5B.4C.3D.215、下列哪一种定位不能采用(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22、工件以两顶尖孔定位时,后顶尖孔限制()自由度。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3、自位支承()。

A。

其高度方向是不可调的;B。

只用来增加刚性不起定位作用C。

随定位基准位置变化而变化D。

限制自由度数取决与工件接触点数26、工件在长V块上定位时.其限制自由度的个数为( )。

A、3B、4C、5D、628、钻套的材料常选用( )。

A、T10钢B、铸铁C、钢D、45钢19、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9、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43、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A.机床B.工件C.刀具D.切屑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有2-4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括号内,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8分)8、螺旋夹紧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调整201004新)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调整201004新)

第一部分机械制造工艺1. 图1-1所示齿轮,毛坯为模锻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在一台车床上先车端面,然后粗镗孔,半精镗孔并倒角,在另一台车床上粗车外园及另一端面,半精车外圆并倒角,且内孔倒角;调头,外圆倒角;插键槽;滚齿;进行热处理;磨孔;磨齿。

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

其2. 图1-2所示零件,毛坯用Φ35mm棒料,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

(1)在锯床上切断下料Φ35mm×125(2)在车床上车端面,打中心孔(3)在一台车床上将整批工件都车至Φ35mm外圆及Φ20mm外圆(第一刀车至Φ24mm,第二刀车至Φ20mm)车螺纹,倒角(4)在车床上车Φ18mm外圆及端面(5)在铣床立式转台上铣两平面。

将立式转台转900 ,铣另外两个平台。

b )3.试分析图1-3中各零件加工主要表面时定位基准(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其余a)b)其余c)d)图1-34.图1-4所示零件的A、B、C面,Φ10H7及Φ30H7孔均已加工过,试分析加工Φ12H7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5.在车床上采用三爪卡盘夹持圆棒料车削时,若三爪卡盘三个爪的中心与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同轴度偏差为δ(如图a所示)试问:(1)对所加工的外圆直径有无直接影响?(2)在加工如图b所示的阶梯轴时,先夹持B加工A,C,再调头夹持A 加工B,对其同轴度有无影响?其数值关系如何?(3)对工件横断面形状有何影响?6.在车床上镗孔,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A)毛坯孔轴线倾斜,加工余量不均匀(如图示),且刀杆刚度差(B)刀具很易磨损;(C)机床主轴颈有椭圆度误差,试分析上述三种情况对孔加工精度的影响,并画出加工后孔的形状与位置。

7.使用端铣刀铣平面时,有时为了减少铣刀刀刃在已加工表面上的啃刀现象,提高加工表面光洁度,减少刀具磨损,将铣刀轴线偏斜一个很小的角度,假设主轴轴线与工作台成880(如图所示)。

试估计加工面会产生怎样误差?如铣刀直径为240mm,工作宽为50mm,则此项误差值多大?8.图示铸件,采用以下工艺过程加工Φ40+0.025孔,(1)粗镗,(2)精镗,(3)磨孔,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和毛坯孔尺寸。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
1、镗内孔至 39.600.1 ;
2、插键槽至尺寸A; 3、热处理;
4、磨内孔至 400
设计尺寸 43.6 0
0.34
0.05
,同时保证

要求确定工序尺寸A及其偏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
[1-10]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1000.20和 50.05 mm,按调整 如图所示,终加工时铣缺口须保证尺寸
机械制造工艺学
[3-4]为什么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比垂直面内的高 ?而平面磨床则相反?镗床则都要求较高?
普通车床的车刀是水平安装的,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 线度误差直接反映为刀具在被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尺寸变 化,对加工直径影响大。 磨削平面时,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在垂直面上,因此对平 面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上的直线度有较高的要求。 在镗床上镗孔时,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是不断变化的,镗 床导轨在水平面与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都对镗孔的径向尺寸有 明显影响,因而都有较高的要求。
[3-2] 由于近似加工方法都将产生原理误差,因而都不是完善的加
工方法,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3]举例说明误差复映现象并简述误差复映规律。 [3-4]为什么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比垂直面内的 高?而平面磨床则相反?镗床则都要求较高?
[3-5]分析说明热塑性变形后材料表层的残余应力分布。
机械制造工艺学
[1-5]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粗基准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余量,使 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求。 一 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被加工零件上如需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面的位置要 求,则应选不加工面作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不加工表面相对 于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 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 (3)便于装夹的原则 为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也光洁,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第六章-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第六章-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1、什么是机床夹具?举例说明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答: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机床夹具的功用:①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②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举例:用V形块,用三爪卡盘,顶尖可很好的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以及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的位置精度.如图a.b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1.定位元件, 2.夹紧装置 3.对刀引导元件 4.连接元件5.夹具体, 6.其它元件或装置3、常见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有哪些?答:⑴工件以平面定位: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⑵工件以外圆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园套、圆锥套⑶工件以圆孔定位:定位销、圆锥销、定位心轴⑷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销4、辅助支承与自位支承有何不同?答: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件零件刚度,不是用作定位支承点,不起消除自由度作用;自位支承是支承本身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但一个自位支承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5、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由于对同一批工件说,刀具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因此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⑴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⑵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基准位移误差Δjw7、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答:⑴方向:①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夹紧力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③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⑵夹紧力作用点:①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②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上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⑶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主要确定方法有经验类比和分析计算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课200/4/8机械制造工艺学
一、机械制造工艺
14. 图1-2所示零件,毛坯用Φ35mm棒料,其机械加工工艺 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
(1)在锯床上切断下料Φ35mm×125; (2)在车床上车端面,打中心孔; (3)在一台车床上将整批工件都车至Φ30mm外圆及
答:选用A表面, Φ10H7,Φ30H7孔 定位最合理 基准重合 且Φ30——圆柱销, Φ10——菱形销
2020/4/8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与工序余量有关的概念
•外表面(轴)的最小、最大公称余量的计算公式:
①Zimin=Zi-1min-Aimax=Zi-TAi-1 最小工序余量:上工序的最小工序尺寸与本工序的最大工序尺寸之差 (本工序公称余量与上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②Zimax=Ai-1max-Aimin=Zi+TAi 最大工序余量:上工序的最大工序尺寸与本工序的最小工序尺寸之差 (本工序的公称余量与本公序的尺寸公差之和) ③Zi=Zimin+TAi-1=Ai-1+Ai 公称余量:本工序的最小余量与上工序的尺寸公差之和 (上工序的基本尺寸与本工序的基本尺寸之差) ④Tzi=Zimax-Zimin=TAi+TAi-1 工序余量公差:本工序的最大与最小工序余量之差 (本工序的尺寸公差与上工序的尺寸公差之和)
2020/4/8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定位基面的形式:粗基面、精基面 • 精基面:辅助精基面、基本精基面 • 粗基面:用作定位的表面,是没有加工过的毛坯面。 • 精基面:用作定位的表面、是已加工过的表面。 • 辅助精基面:作为定位的表面,只是为满足工艺需
要,而在工件上专门设计的表面,而非零件的工作 表面。 • 基本精基面:作为定位的表面,既是定位表面,也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关于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如下图,工艺基准为孔的下母线,而定位基准为轴的中心线,若外圆及孔的 尺寸无误差,则引起工序基准位置变化的原因为孔轴的同轴度误差,工序基 准位置最大的变动量=T(同轴度公差值),即Δdw =Δjb =T; 若考虑外圆
和孔的尺寸的公差Td和TD,则Δjw = Δdw =Δjb+ Δjw
+0.0895 0
习题4-18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L3 L2
20 = 60 + L 4 − 70 L 4 = 30 mm ES L 4 = + 0 . 1mm
L1
+ 0 . 15 = ES L 4 + 0 − (− 0 . 05 )
0 = EI L 4 − 0 . 025 − (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第六章习题 6-1:选择粗、精加工基准分析定位方案:1)指出限制的自由度
数;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3)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在O处钻孔
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为 保证孔轴线过中心O应该限制六个 自由度,因此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Td 2 sin
α
2
; Δjb =T+ Td/2;
第六章习题 6-4:定位误差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1.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2000 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

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 天,试计算每月(按22 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15%)(1+5%)=2415 台/年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定位?各举例说明。

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d)一面两销定位,X,两个圆柱销重复限制,导致工件孔无法同时与两销配合,属过定位情况。

7、“工件在定位后夹紧前,在止推定位支承点的反方向上仍有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其位置不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保证正确的定位时,一定要理解为工件的定位表面一定要与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相接触,只要相接触就会限制相应的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得到确定,至于工件在支承点上未经夹紧的缘故。

8、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中各工件需要限制哪些的自由度,指出工序基准,选择定位基准并用定位符号在图中表示出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 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 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机械制造工艺学典型习题解答(DOC)

机械制造工艺学典型习题解答(DOC)

典型习题和解答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例1。

3〕试举例说明下列各组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1)零件尺寸链、工艺过程尺寸链,工艺系统尺寸链,装配尺寸链;(2)封闭环.组成环,增环.减环。

〔例1。

10〕设某一零件图上规定的外圆直径为Ф32mm,渗碳深度为0。

5~0.8 mm。

现为使此零件可和另一种零件同炉进行渗碳,限定其工艺渗碳层深度为0。

8~1。

0 mm。

试计算渗碳前车削工序的直径尺寸及其上、下偏差?[解]渗碳深度是间接保证的尺寸,应为封闭环。

并作出尺寸链计算图。

车削外圆的半径及公差RδR为组成环之一。

求RδR: 0.8=1+16-R min,R min=16.2mm0。

5=0.8+15.975—R max, R max=16。

275mm故车削工序的直径尺寸及公差应标注为Φ32。

55 mm。

〔例 1.11〕設一零件,材料为2Cr13,其内孔的加工顺序如下:(1)车内孔Φ31。

8(2)氰化,要求工艺氧化层深度为磨内孔Φ32,要求保证氧化层深度为0.1~0.3mm,试求氰化工序的工艺氧化层深度t?[解]按加工顺序画出形成氰化层深度0。

1 ~0.3mm的尺寸链计算图。

图中0.1~0.3 mm是最后形成的尺寸应为封闭环。

计算t: 0.3=t max+15。

97-16。

0050.1=t min+15.9—16。

0175得 t max=0.335mmt min=0.2175mm故氰化工序的工艺氰化层深度t=0.2175mm。

〔例1。

12〕某小轴系成批生产,工艺过程为车、粗磨、精磨、镀铬。

所得尺寸应为Ф30㎜,镀层厚度为0.03~0.04㎜。

试求镀铬前精磨小轴的外径尺寸及公差。

[解] 列尺寸链如图示,镀铬后外径尺寸Φ30mm为封闭环30=A1max+0。

08 得A1max=29.92mm30-0。

045=A1min+0.08—0.02 A1min=28.895mm 所以镀铬前精磨小轴的外径尺寸及公差大小为A1=Φ29。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doc 3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doc 3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试题库机电工程教研室目录一填充题 (3)二选择题 (7)三问答题 (9)四分析题 (16)五计算题 (25)六计算实例 (40)2.用调整法钻2-φD 孔、磨台阶面,试根据加工要求,按给定的坐标,用符号分别标出该两工序应该限制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七、应用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在无心磨床上磨削一批小轴,直径要求为mm 002.016-ϕ,加工后测量发现小轴直径尺寸符合正态分布,其平均值mm X 991.15=,均方根偏差为mm 005.0=σ,试:⑴ 画出尺寸分布图;⑵ 标出可修复及不可修复的废品率; ⑶ 分析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

2.下列三图中:A )表示了零件的部分轴向尺寸,B )、C )为有关工序示意图,在B )工序中加工尺寸mm 01.050-和mm 1.0010+在C )工序中,加工尺寸h H ∆+0,试计算H 和Δh 值。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 整体式箱体时应采用的粗基准是:()a.顶面;b.主轴承孔;c.底面;d.侧面。

2 中批量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的方法是:()a.查表法;b.计算法;c.经验估算法3 车床主轴产生轴向窜动,其原因可能是:()a.主轴承端面跳动量大;b.主轴轴肩端面跳动量大;c.两者都有较大的端面跳动量;d.主轴后端紧固螺母松动。

4 用三爪卡盘夹持镗削工件短孔,产生了倒锥,其原因可能是:()a.刀具磨损b.工件热变形c.机床导轨误差d.床头箱因连接螺栓松动,使轴线与导轨不平行。

5 滚齿与插齿相比,滚齿的()a.运动精度高;b.齿形精度高;c.基节精度高;d.生产率高;e.齿面粗糙度值低。

6 使用三点式自位支承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是:()a.三个自由度;b. 二个自由度;c. 一个自由度;d.0个自由度7 机床主轴承内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a.外圆磨床;b.平面磨床;c.卧式镗床;d.车床8 车床上加工大刚度轴外圆产生中凹的原因可能是:()a.机床刚度差;b.刀具热变形;c.工件热变形;d.刀具磨损;e.工件刚度差9 当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多,装配精度高于IT6大批量生产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宜选用:()a.完全互换法;b.大数互换法;c.选配法;d.修配法;e.调节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解答(部分)汇总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解答(部分)汇总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解答(部分)汇总外圆2限制了某、y,(用扁V形铁,自动定心)(b)应限制全部6个自由度槽1(用短圆销)限制y,平面2(用支承钉)限制y,外圆面3(用厚V形铁)限制某、z、某、z(c)限制所有6个自由度平面1限制(三个支承钉或平板)z、某、y平面2限制(用支承条)某、z,平面3限制(一个支承钉)y。

(d)应限制全部6个自由度。

底面1限制(用支承板)z、某、y,孔2限制(用短圆销)某、y,外圆弧3限制(用扁V形铁,某可移动的)z。

1-10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各图示定位方案,并判断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答:(a)左端卡盘限制z、y,右端尾顶尖限制某、y、z,共限制5个自由度;(b)左端顶尖限制某、y、z,右端滑动顶尖限制y、z,共限制5个自由度;(c)心轴+开口弹性套限制y、z、y、z4个自由度;(d)左端圆锥销限制某、y、z,右端滑动圆锥销限制y、z,共限制5个自由度;(e)左侧两个短V形块限制某、y、某、y4个自由度,右侧一个短V形块限制z、z2个自由度,共限制6个自由度,完全定位;(f)底面两块长支撑板限制z、某、y,侧面下端两个支撑钉限制某、z,侧面上端菱形销限制y,共限制6个自由度,完全定位。

第四章4-3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答:P.12。

优质、高生产率、低成本、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步骤与内容(10项标题,简写).4-4试分析图示零件有哪些结构工艺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改正意见。

答:修改意见:(1)螺纹处有退刀槽、倒角;(2)两处轴颈(Ra0.4)处有砂轮越程槽,并取一致的尺寸;(3)两处键槽应在同一侧面且尺寸(宽度)一致,一处(小端)可做成一头通槽;(4)凡是装配零件处端面(包括前螺纹端面)都应有倒角(共加四处);(5)装零件处应有轴向定位结构(加大直径处的台阶);少一处装轴承的台阶;(6)两端有顶尖孔。

4-6试分别选择图示各零件的粗、精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计算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计算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题
以下是几道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计算题,以供参考:
1. 一根直径为D的钢棒,长度为L,要将其弯曲到90°,需要施加的最小力F是多少?
2. 一台车床的主轴转速为1200rpm,切削深度为0.5mm,刀具的前角为15°,后角为5°,求车刀的切削阻力。

3. 一台钻床的钻头直径为10mm,钻孔深度为20mm,钻孔时的切削速度为10m/min,求钻头切削刃上的切削力。

4. 一台铣床的铣刀直径为100mm,转速为300rpm,切削深度为2mm,求铣刀的切削阻力。

5. 一台磨床的砂轮直径为300mm,转速为3000rpm,磨削深度为0.2mm,求砂轮的磨削阻力。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2.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4.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5.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6.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__、清洗及防锈等作用;7.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8.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11.尺寸链的特征是_关联性和_封闭性_;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14.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15.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1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17.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1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1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 ,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22.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2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 ,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25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_定尺寸刀具法__、__调整法_____、自动获得尺寸法;2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2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28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范围内2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3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31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_; 32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33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__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34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_现象;3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36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37.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_研磨______、超精加工及__抛光_____等方法;38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工艺;39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40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指标表示;41而加工精度包括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42.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43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误差等44.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45.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φmm,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00.06150.043ϕ- mm;46.拉孔,推孔,珩磨孔, 铰孔或浮动镗刀块镗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47.工艺基准分为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8.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工位 工步49.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保证相互位置要求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50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则该工序中有 个工步, 个工位;1 4 51.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5 45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定位,一种是 定位;定心 支承 53.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 和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54.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圆跳动、 和 三种基本形式;端面圆跳动 倾角摆动55.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传动;降速56.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 ;越小57.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 烧伤, 烧伤和淬火烧伤;回火 退火 58.磨削时,采用内冷却方式和 砂轮能有效地防止烧伤现象的产生;开槽59.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可以分为 和 ;完全互换法 大数互换法60.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 或 ;装配精度 技术要求61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 和 ;修配法 调整法62.各装配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是相对运动精度的基础, 对其它两项精度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52.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 ;单件自保53.完全互换装配法常用于 精度的 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高或低 少或多54.最常见的调整方法有 、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固定调整法 二、简答题1. 冷作硬化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表面受切削力的作用而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表面层得到强化,其硬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影响冷作硬化的因素有:1刀具的影响 2切削用量的影响 3工件材料的影响 2. 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 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基准统一原则 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3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 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可靠、方便原则 应选定位可靠、装夹方便的表面做基准;3. 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 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2)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3) 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4) 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4. 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 5.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判断方法4分一是根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6.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8分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 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填写工艺文件;7.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6分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原因,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8.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其振动频率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或为激振力频率的倍数,可根据振动频率找出振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除;主要途径包括:1减少激振力 2调整振源频率 3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4采取隔振措施 5采用减振装置 9.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1基面先行原则 2先粗后精原则 3先主后次原则 4先面后孔原则10.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 11.单件工时定额的含义及组成答:单件工时在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完成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其组成可表示为:t 休服辅基单+++=t t t t 12.表面质量的含义答:任何机械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加工表面,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想的表面,总存在一定的几何形状误差,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包括:1表面粗糙度及波度—其中较小的是粗糙度,较大的是波度;它们影响零件的平稳性和耐磨性;2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机械加工时,由于切削力、切削热的作用,使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包括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和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三个方面;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计划规定的速度,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 14.精密车削的必要条件 答:精密车削的必备条件包括:1精密车床—要求车床实现精密的回转运动和精密的直线运动;2车刀—车刀对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起决定性作用; 3加工环境—包括消除振动干扰及保持稳定的环境温度;15.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危害当切削振动发生时工件表面质量严重恶化,粗糙度增大,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痕,这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使生产率的提高受到限制,振动严重时,会产生崩刃现象,使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此外,振动将加速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噪音也危害工人的健康; 三、判断题6.在大量生产中,单件工时定额可忽略准备与终结时间7. 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9.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能纠正位置精度;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11. 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 12.孔的直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下偏差为零;13. 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14. 对于平面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应该高于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15. 加工丝杠时常采用弹性或液压尾顶尖,是为了避免工件受热伸长而产生弯曲变形;16. 如果工艺过程稳定,则加工中就不会出现废品; 17. 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18. 一般来说,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19. 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20. 加工误差的点图分析法可用于估算加工过程中的合格率和不合格率21. 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22. 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23.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误差复映”而使工件产生与毛坯同样大小的圆度误差; 24.假若一批工件加工尺寸的实际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相符,则其分布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都受加工系统中的常值系统误差的影响; 25. 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26.滚压加工能使工件表面金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27.固定调整法采用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28.采用互换装配时,选择的协调环不能为标准件或公共环;29.粗糙表面易被腐蚀; 30.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一般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序的加工方法;31.采用调整法装配时,选择的补偿环不能为公共环; 32.选择装配法常用于高精度少环尺寸链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中;33.如果工件表面没有磨削烧伤色,也就说明工件表面层没有发生磨削烧伤;34.进给量对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35.装配尺寸链中的协调环和补偿环都不应该是公共环;36.采用直接选配法装配时,最后可能出现“剩余零件”; 1.× 2.√ 3.× 4.√ 5. × 6.√ 7.× 8.√9.× 10.√ 11.× 12.√ 13.×14.√ 15.√ 16.×17.× 18.√ 19.× 20.× 21.×22.√ 23.× 24.×25.× 26.√ 27.× 28.√ 29.√30.√ 31.√ 32.√33.× 34.√ 35.√ 36.√一、 分析题1.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 b答案B 结构的工艺性好,钻头切入和切出表面应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钻头易引偏,甚至折断;2. 图示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如果要求:1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孔;2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请分别回答如何选择粗基准为好 答案1为保证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孔应与外圆表面,即1为基准加工内孔,加工后孔壁厚薄均匀;2因要求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以内孔2自为基准加工,即可保证;3. 基本投资相近时,从经济性角度对不同工艺方案如何选择答案Nk 如果年产量用方案Ⅰ 4. 答案右边的结构B 较好,支承孔内安装滚动轴承时,应使支承内孔台肩直径大于轴承外圈内径,以便于拆卸方便;A B 5. 图示零件的A 、B 、C 面,710H φ及730H φ孔均已经加工;试分析加工712H φ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比较合理为什么6.答:选A 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730H φ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710H φ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为定位基准;选730H φ孔和A 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7.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b答:图示b 方案较好,凹槽尺寸相同,可以减少刀具的种类,较少换刀的时间;8. 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为便于装配,在设计不穿透的柱销孔和柱销时,应设置逸气口,以便装入销钉;9.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 b答案图A 中孔太深,加工不方便,而图B 结构中孔加工较容易;10. 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b答:图示a 方案较好,a 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11. 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NNkSS好,并说明理由a b答:图示b 方案较好,因销子与孔为过盈配合,当压入销子时,b 方案有利于空气排出;11.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原因并改图; 答案键槽的尺寸、方位相同,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效率较高;12.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bb 结构工艺性好; 孔的位置不能距壁太近;图b 可采用标准刀具和辅具,且可提高加工精度; 五、计算1、计算如图所示齿轮内孔及键槽加工工艺过程是:镗孔至1.00+ ,插键槽至尺寸A ; 热处理; 磨内孔至设计尺寸4005.00+ ;求工序尺寸A设热处理后内孔无胀缩;18分解:1建立加工艺尺寸链,3.0046+为封闭环∑A2列表计算 得工序尺寸225.00275.005.08.458.45+++==mm A 2. 有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外圆设计尺寸为0013.030-φ,已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毛坯尺寸和粗车余量,并填入表中;8分3. 图示齿轮箱部件,根据使用要求,齿轮轴肩与轴承端面的轴向间隙应在1~1、75mm 范围内;若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A1=101mm,A2=50mm,A3=A5=5mm,A4=140mm,试确定这些尺寸的公差及偏差12分 答案解:1 画出装配尺寸链图,确定各环属性A ∑A ∑j =1,T A ∑=021各环平均公差T MAi =T A ∑/n-1=0、75/6-1=0、15 因A3,A5尺寸小且不难加工,可取T A3=T A5=0、1 又A1,A2较大且难加工,取T A1=T A2=0、2 则T A4=0、15 2 按入体原则,取A1=1012.00+,A2=502.00+,A3=A5=501.0-,A4=140015.0-3 验算ESA ∑=∑ES Ai -∑EI Ai =0、75 EIA ∑=∑EI Ai -∑ES Ai =0 故结果正确;4. 如图所示零件,镗孔前表面A,B,C 已经过加工;镗孔时,为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A 面为定位基准,并按工序尺寸L 进行加工;为保证镗孔 后间接获得设计尺寸 ±符合图样规定的要求,试确定L 尺寸的范围基本尺寸及偏差;10分答:1 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2 计算基本尺寸:L3=L+L2-L1100=L+80-280 L=280+100-80=300C,保分为封闭环,2.图示套筒零件,毛坯为棒料,机械加工路线为:车左端面-车外圆-调头车右端面,保证设计尺寸017.050-,钻小孔10φ,镗大孔20φ;12分1按设计要求画出设计尺寸链并求解未知尺寸;2考虑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的不重合,试画出工艺尺寸链并求解未知尺寸;3当所求位置的大孔深度尺寸为40、25,套筒总长为50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是工序检验中的什么现象值法知,1A =36.017.040+-3大孔深为40、25,套筒总长为50时,得出,50-40、25=9、75,而9、75满足设计尺寸要求;这是检验工序中称之的“假废品”现象;3.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解:工艺过程安排如下表4.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5.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6、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盘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图中φ20的孔数量为6个;列表表示7、编制工艺过程卡8、编制工艺过程卡。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2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3版P94)2-1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何作用?概念题,见教材P25.2-2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概念题,见教材P25.2-3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见教材P25-31.2-4试分析图所示零件有哪些结构工艺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

解:1)键槽设置在阶梯轴90°方向上,需两次装夹加工。

将阶梯轴的两个键槽设计在同一方向上,一次装夹即可对两个键槽加工。

2)车螺纹时,螺纹根部易打刀;且不能清根。

设置退刀槽,可使螺纹清根;操作相对容易,可避免打刀。

3)两端轴颈须磨削加工,因砂轮圆角而不能清根;设置退刀槽,磨削时可以清根。

2-7何谓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P34)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P35):根据零件表面、零件材料和加工精度以及生产率要求,考虑本厂现有的工艺条件,考虑加工经济精度等因素。

2-8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加工一批直径为,长度为58mm的光轴,其表面粗糙度,材料为45钢,试安排其加工路线。

答: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精密磨削。

2-9图4-71所示箱体零件的两种工艺安排如下:(1)在加工中心上加工:粗、精铣底面;粗、精铣顶面;粗镗、半精镗、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粗、精铣两端面。

(2)在流水线上加工:粗刨、半精刨底面,留精刨余量;粗、精铣两端面;粗镗削、半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留精镗余量;粗刨、半精刨、精刨顶面;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精刨底面。

试分别分析上述两种工艺安排有无问题,若有问题请提出改进意见。

答:(1)应在先加工底面、顶面之后,加工两端面,因为底面、端面是定位表面,定位表面加工之后,再进行镗孔。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三、简答题:1.为什么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装配时,有时采用“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或“误差抵消法”,请问它们是由哪种装配方法发展成的?3.如果零件的表面没有烧伤色是否就说明零件的表面层没有被受热损伤?为什么?4.什么叫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为什么应遵守这个原则?5.磨削裂纹的产生与工件材料及热处理有无关系?6.修配装配法的含义是什么?适用于什么生产中?7.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什么作为统一的精基准,为什么?8.试分析在成批大量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毛坯硬度的均匀性?9.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试分析引起下列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细长轴,1)工件产生腰鼓形形状误差;2)工件产生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

11.什么是工序?对同一工件其加工工序的安排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12.试解释转移原始误差法的原理并举例加以说明。

四、分析题:1.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2.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3、过球心打一孔。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

4.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5.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6.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7、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 。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

8.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9.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11.镗两小孔(上方大孔已加工),保证尺寸A和H。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

12.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13.比较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14.比较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填空题:1.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 , ;2.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 、 、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3.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 时间与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4.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 ;5.拉孔,推孔,珩磨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6.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 、 和单件生产三类;7.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φmm,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8.工艺基准分为 、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10. 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 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11.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12.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则该工序中有个工步, 个工位;图1 工件13. 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 ,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费等;14.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5.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16.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17.工件装夹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1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 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19.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20.回转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夹具具有;盖板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21.常用夹紧机构中的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2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位,一种是定位;23.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一般要求主要夹紧力应垂直指向 ;24.铣床夹具的对刀装置主要由和组成;25.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和 ;26.在车床上车削轴,采用双顶针定位,如果轴产生腰鼓形误差,说明工艺系统中的刚度不足;如果轴产生鞍形误差,则说明工艺系统中的刚度不足;27.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的工件尺寸落在了范围内;28. 卧式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为;刨床的误差敏感方向为 ;29.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30. 按照在一批工件中误差出现的规律,加工误差可分为和两大类;31.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圆跳动、和三种基本形式;32.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 ;33.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34.在转塔车床上就地镗削转塔上六个安装刀架的大孔是为了保证大孔轴线与重合;35. 表面残余_ 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36.加工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 、 ;37.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值 ;38.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39.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烧伤, 烧伤和淬火烧伤;40.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同时,耐磨性 ;41.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耐磨性 ;42.常用的机械表面强化方法有和 ;43.磨削时,采用内冷却方式和砂轮能有效地防止烧伤现象的产生;44.任何机器都是由、、组件和部件等组成;45.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尺寸相近、加工方法相同的组成环,其公差值;难加工或难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值 ;46.产品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和 ;47.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标准件尺寸的组成环,其公差值;易加工或易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值 ;48.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可以分为和 ;49.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或 ;50.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和 ;51.各装配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是相对运动精度的基础, 对其它两项精度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52.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 ;53.完全互换装配法常用于精度的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54.最常见的调整方法有、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55.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组成环的数目应当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这就是装配尺寸链的原则;56. 大数互换装配法适用于精度的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57. 最常见的修配方法有、合并加工修配法和自身加工修配法;二、判断题:1.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2. 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磨削加工;3. 过定位和欠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4. 淬火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5. 工件一旦夹紧,则它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了;6.在大量生产中,单件工时定额可忽略准备与终结时间7. 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9.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能纠正位置精度;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11.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12.孔的直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下偏差为零;13. 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14. 对于平面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应该高于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15. 加工丝杠时常采用弹性或液压尾顶尖,是为了避免工件受热伸长而产生弯曲变形;16. 如果工艺过程稳定,则加工中就不会出现废品;17.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18. 一般来说,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19. 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20. 加工误差的点图分析法可用于估算加工过程中的合格率和不合格率21.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22. 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23.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误差复映”而使工件产生与毛坯同样大小的圆度误差;24.假若一批工件加工尺寸的实际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相符,则其分布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都受加工系统中的常值系统误差的影响;25. 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26.滚压加工能使工件表面金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27.固定调整法采用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28.采用互换装配时,选择的协调环不能为标准件或公共环;29.粗糙表面易被腐蚀;30.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一般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序的加工方法;31.采用调整法装配时,选择的补偿环不能为公共环;32.选择装配法常用于高精度少环尺寸链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中;33.如果工件表面没有磨削烧伤色,也就说明工件表面层没有发生磨削烧伤;34.进给量对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35.装配尺寸链中的协调环和补偿环都不应该是公共环;36.采用直接选配法装配时,最后可能出现“剩余零件”;三、简答题:1.为什么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装配时,有时采用“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或“误差抵消法”,请问它们是由哪种装配方法发展成的3.如果零件的表面没有烧伤色是否就说明零件的表面层没有被受热损伤为什么4.什么叫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为什么应遵守这个原则5.磨削裂纹的产生与工件材料及热处理有无关系6.修配装配法的含义是什么适用于什么生产中7.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什么作为统一的精基准,为什么8.试分析在成批大量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毛坯硬度的均匀性9.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试分析引起下列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细长轴,1工件产生腰鼓形形状误差;2工件产生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11.什么是工序对同一工件其加工工序的安排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12.试解释转移原始误差法的原理并举例加以说明;四、分析题:1.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2.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3、过球心打一孔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4.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5.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6.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7、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 和L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8.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9.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0.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1.镗两小孔上方大孔已加工,保证尺寸A 和H;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12.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13.比较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4.比较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5.钻2—φ6H7孔,各平面已加工;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16.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φ12±;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 = ,均方根偏差为σ= ;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17.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8.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19、过轴心打通孔,保证尺寸L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20、某镗孔工序,孔的尺寸为1.0050+φ,镗孔后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为,但分布曲线中心相对公差带中心向左偏移;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21.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22.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 b23、加工齿轮坯两端面,保证尺寸A 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 ;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24、某柴油发动机曲轴第四个连杆轴颈直径,要求为φ±,热处理后精磨194件,结果发现其尺寸接近正态分布, m x μ562.0-=,m μσ506.2=;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五、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圆盘形工件在V 形块上定位钻孔,孔的位置尺寸的标注方法假定有三种,其相应的工序尺寸为A 、B 、C,试对这三种不同的尺寸标注方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的计算;2、如图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01.080-=φd mm,025.0035+=φD mm,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内键槽,要求保证尺寸2.005.38+=H mm;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误差;3、在图a 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014.054-mm 和对称度;现采用图b 所示定位方案,试计算该种方案的定位误差;4、如图所示,要求在轴上铣一键槽,其加工顺序如下:车外圆至尺寸0074.04.58-φmm,铣键槽至尺寸A,磨外圆至尺寸060.0041.058++φmm,要求磨后保证下母线至槽底为02.052-mm,已知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05.0φmm,求尺5、如图为活塞零件图中只标注有关尺寸,若活塞销孔mm 018.0054+φ已加工好了,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须测量尺寸A2,试求工序尺寸A2及其偏差;6、图示a 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和 已加工好,b 、c 、d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精加工阶段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 2.工人 工作地点 3.基本 辅助4.封闭性 5.铰孔或浮动镗刀块镗孔 6.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7.00.06150.043ϕ- 8.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9.工位 工步 10.工序分散1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 12. 1 4 13.全年可变费用 14.确保零件达到或基本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15.退火 正火16.1 17.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18.定心 偏心 19.5 4 20.分度装置 夹具体 21.螺旋夹紧机构22.定心 支承 23.主要定位面 24.对刀块 塞尺 25.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26.工件 机床 27. ±3σ28.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29.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30.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31 端面圆跳动 倾角摆动 32 切屑 33 降速 34 机床主轴回转轴线 35 拉36.金相组织残余应力 37 增大38 越小 39 回火退火40 较好 41 最差42 喷丸强化滚压加工 43 开槽44 零件套件 45 相等取较大数值46 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47 为确定值取较小数值48 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 49 装配精度技术要求50 修配法调整法 51 相互位置精度相互配合精度52 单件自保 53 高或低少或多54 固定调整法 55 最短路线或一件一环56 较高较多 57 单件修配法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 26.√ 27.× 28.√ 29.√ 30.√ 31.√ 32.√33.× 34.√ 35.√ 36.√三、简答题:1.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因为:1刀具刃口表面粗糙度会“复印”在工件表面上,所以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低、中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或鳞刺,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抑制积屑瘤或鳞刺的产生,从而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是由修配装配法发展成的;“误差抵消法”是由调整装配法发展成的;3.表面没有烧伤色并不等于表面层没受热损伤;如在磨削过程中最后采用无进给磨削,仅磨去了表面烧伤色,但却没能去掉烧伤层,留在工件上就会成为使用中的隐患; 4.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的零、部件只以一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这样,组成环的数目就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即“一件一环”,这就是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因为由尺寸链的基本理论可知,在装配精度既定时,组成环数越少,则各组成环所分到的公差值就越大,零件加工越容易、越经济;所以要遵循这条原则; 5.磨削裂纹的产生与工件材料及热处理工序有很大的关系;如磨削导热性差的材料如耐热钢、不锈钢,容易产生裂纹;含碳量高的钢,由于晶界较脆,磨削时也容易产生裂纹;工件淬火后,如果存在残余拉应力过大,即使在正常的磨削条件下也可能出现裂纹;6.修配装配法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在装配时通过修去尺寸链中某一零件上预留的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中;7.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一面两孔”作为统一的精基准,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所有其它表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可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 8.成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调整法加工, 若毛坯硬度不均匀将造成切削力的变化较大,使工艺系统变形变化较大,将造成加工后尺寸不一;9.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1选择定位基准;2确定加工方法;3安排加工顺序及热处理、检验等其它工序;4确定生产的组织形式; 5划分加工阶段;10.1工件产生腰鼓形形状误差——主要原因是加工时工件刚度不足;2工件产生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主要原因是加工时工件和刀具产生热变形; 1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对同一工件其加工工序的安排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工人、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因此,同一工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12.转移原始误差法就是把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转移到不影响或少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或其它零部件上去;例如,在成批生产中,采用前、后导向套的镗模加工箱体零件的孔,刀杆与主轴浮动联接,这也就是把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转移掉,工件的加工精度完全由镗模和镗杆的精度来保证; 四、分析题:1.b 结构工艺性好;槽与沟的表面不应与其它加工面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加工量;改善刀具工作条件;在已调整好的机床上有加工的可能性; 2 a 装配工艺性较好;a 可将轴及其上面的零件组成单独的装配单元,便于装配; 3 xy4、夹紧力作用点位置工件刚性小,工件变形大;改进:如图,夹紧力作用点位置工件刚性较大,工件变形小; 5.b 结构工艺性好;孔的位置不能距壁太近;图b 可采用标准刀具和辅具,且可提高加工精度; 6 a 装配工艺性较好;a 结构螺栓置于外侧,便于装配; 7 y z z x8、夹紧力作用点位于定位元件之外,会使工件发生翻转,破坏工件的定位位置; 改进:使夹紧力作用点正对支承元件; 9.b 结构工艺性好;钻孔时入端和出端要避免斜面,这样可以避免刀具损坏;提高钻孔精度;提高生产率;10. a 装配工艺性较好;因图a 轴承内环直径大于轴的直径,便于拆卸轴承,而图b 轴承内环直径等于轴的直径,轴承难以拆卸; 11.Z X X Y Z12. 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与切削力方向不一致,则夹紧力至少要大于切削力; 改进:夹紧力与主切削力方向一致,此时所需夹紧力较小; 13.b 结构工艺性好;加工面减小,节省工时,减少刀具损耗,并且容易保证平面度要求; 14. a 装配工艺性较好;图a 为通孔结构,便于取出定位销,而图b 为盲孔结构,难以取出定位销;15.X Y X Y Z16. 作图有可修复废品产生; 17.b 结构工艺性好;避免斜孔加工;几个平行孔便于同时加工;简化夹具设计;减少孔的加工量; 18. a 装配工艺性较好;在轴套上预先加工好油孔,可消除装配时的机械加工工作量; 19. xyx z20、会产生可修复的废品; 21.b 结构工艺性好;封闭平面要有与刀具尺寸及形状相应的过渡面,这样可以减少加工量,采用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及标准刀具; 22. a 装配工艺性较好;a 只需修刮圆销的削面就可以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显然a 结构的修配工作量要比b 的少得多;23. x y zx y24、 不会产生废品; 五、计算题:1、解:三种情况的基准位置误差为:2sin2αdT jw =∆1尺寸A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故Δjb =02 尺寸B :工序基准是外圆上母线,与定位基准不重合,Δjb 与Δjw w 同时存在且方向相同;3尺寸C :工序基准是外圆下母线,与定位基准不重合,Δjb 与Δjw 同时存在且方向相反;2、解:1) 尺寸H 的工序基准为孔D 下母线A,定位基准为外圆d 的圆心,所以存在△jb,且△jb = T D /2 =2 = mm2V 型块定位外圆,存在△jw,且△jw = T d /2sin α/2 = 2sin45 = mm3 定位误差即为A 点在尺寸H 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dw = △jb + △jw = mm 3、解:1对于尺寸△dw = △jw - △bc =2sin2αd T - T d /2 = T d Td 为工件外圆直径公差△dw = × = mm 2对于对称度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都为外圆轴心线,所以 △bc = 0; 由于V 型块定位的对中性好,所以 △jw = 0; 所以 △dw = 0 4、解:画出尺寸链图 A 3AA 2A 0A 1A 0=02.052-; 增环A,A 2=03.00205.029 ; 减环A 1=0037.02.29- , A 3=0±A 0= A+A 2- A 1- A 3ES 0 = ES A + ES A2 – EI A1 – EI A3 EI 0 = EI A + EI A2 – ES A1 – ES A3求得:A= ES A = EI A =所以 092.01955.02.52--=A mm T A = mm5、1作测量尺寸链图2封闭环:L0=±增环:L 1=009.0027+ , L 2=A 23计算尺寸链:L0=L 1+ L 2 L 2= ES 0=ES 1+ ES 2 +=++ ES 2EI 0=EI 1+ EI 2 =0+ EI 2 ES 2=+EI 2= 6、 1图b :基准重合, mm ;2图c :尺寸A2,10±和 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下图c,其中尺寸10±是封闭环,尺寸A2和是组成环,且A2为增环,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10= A2-8,→A2=18mm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ESA2-,→ESA2=; =EIA2-0,→EIA2=;故:mm3图d :尺寸A3,10±, 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上图d,其中尺寸10±是封闭环,尺寸A3,和是组成环,且为增环,A3和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A3+8,→A3=20mm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0-EIA3+,→EIA3= ;= -ES A3+0,→ESA3=0;故:005.0320-=A 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计算题
1. 图所示某齿轮机构,已知A1=300—0。

06mm,A2=50-0.06mm,A3=38 +0。

16 +0。

10 mm,
A4=30—O.O5mm,试计算齿轮右端面与档圈左端面的向端在面的轴向间隙A0的变动范围.
根据公式A0=A3—A1-A2—A4=38-30—5-3=0
ES0=ES3-(EI1+EI2+EI4)=
(0.16+0.06+0.04+0。

05)mm=+0.31mm
EI0=EI3-(ES1+ES2+ES4)=(0.10—0-0—0)mm=+0。

10mm
故轴向间隙A0的变化范围为0.10~0。

31mm。

A3
A2A1
A0
A4
2.如图所示,A、B、C、D、E各面及设计尺寸20±0。

1mm,工序尺寸L1、L2都在前工序加工出。

本工序中,以E面为测量基准加工D面,得尺寸10±0.1,并要求保证设计尺寸10±0。

4、35±0。

2,现在要求计算前工序加工所得到的两个工序尺寸L1、L2的尺寸及偏差,以满足两个设计尺寸的要求.
L1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35为封闭环,L1为增环,10为减环。

可求得:L1=45±
0。

1
L2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10为封闭环,20、L2为减环,35为增环. 可求得:L2=5±0.1
3.如图所示零件,按图样注出的尺寸A 1和A 3加工时不易测量,现改为按尺寸A 1和A 3加工,为了保证原设计要求,试计算A 2的基本尺寸和偏差。

据题意,按尺寸A1、A2加工,则A3必须为封闭环,A2则为工序尺寸。

A2
A3=10A1=500
-0.060
-0.36
4.如图所示曲轴、连杆和衬套等零件装配图,装配的后要求间隙为N=0.1~0。

2 mm,而图样
设计时A 1=150 0+0。

016 mm,A 2=A 3=75 -0。

02 -0.06 mm ,试验算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是否合理?
根据公式校核
N=A1-A2—A3=150—75—75=0
ESN=ES1-EI2-EI3=0。

016-2×-0。

06 mm=+0.136mm EIN=EI1-ES2—ES3=0—2×-0.02 mm=+0。

04mm 故 N 范围为 0.040.136mm 在装配精度要求范围 0.10。

2mm 以内故合理。

5. 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20-0.2mm ,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分) 已知:A2=40+0.05
A3=65±0.05 A ∑=20-0。

2 求A (1) 尺寸链图(2分)
(2) 判断封闭环A ∑=20—0.2(2分) (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分)
A Σ=A+ A2―A3 A =45 BsA Σ= BsA+BsA2—BxA3 BsA=-0。

1
BxA Σ= BxA+BxA2-BsA3 BxA=-0.15 (4)入体尺寸标注:44.9-0。

05(2分) (5)校核δ∑= δ+δ2+δ3 = 0.2(2分)
6.如图所示,两个孔均以底面为定位和测量基准,求孔1对底面的尺寸A应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能保证尺寸60±0。

060mm?
根据题意,60±0.060尺寸为封闭环.
A=(60+40)mm=100mm
ESA={0.06+(-0。

02)}mm=+0。

04mm EIA=(—0.06+0。

02)mm=-0。

04mm 故A=100±0。

04mm
7.如图所示减速器某轴结构尺寸分别为:A1=40mm;A2=36mm;A3=4mm,装配后此轮端部间隙A0保持在0.10--0.25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精度等级和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um
IT7 IT8 IT9 IT10
>3~6 12 18 30 48 >30~50 25 39 62 100
8.加工如下图(a)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

1),由于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该尺寸L来间接保证。

试求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

(a)
9.某零件孔的设计要求为Ф100
035
.0
mm,Ra值为0.8μm,毛坯为铸铁件,其加工工艺路线
为:毛坯-—-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

求各工序尺寸并填入表格(每空1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mm)
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的经济精度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
浮动镗 0。

1 H7(035.00+) 精镗 0.5 H9(087.00+) 半精镗 2。

4 H11(22.00+) 粗镗 5 H13(54.00+)
毛坯
8
+1。

2
10。

图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 1=40 mm ,A 2=36 mm ,A 3=4 mm ;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 0保持在0。

10~0.25 mm 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 1、A 2、A 3的极限偏差.
11.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

1~0.35,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A 1=30,A 2=5,A 3=43,A 4=3005.0-(标准件),A 5=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12.如图(a)所示零件以底面N 为定位基准镗O 孔,确定O 孔位置的设计基准是M 面(设计尺寸100 ± 0。

15mm ),用镗夹具镗孔时,镗杆相对于定位基准N 的位置(即L 1尺寸)预先由夹具确定。

这时设计尺寸L 0是在L 1、L 2尺寸确定后间接得到的。

问如何确定L 1尺寸及公差,才能使间接获得的L 0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基本尺寸mm 公差等级um
IT7 IT8 IT9 IT10 >3~6 12 18 30 48 >30~50
25
39
62
100

(a)
13. 如图所示曲轴、连杆和衬套等零件装配图,装配的后要求间隙为N=0.1~0。

2 mm ,而图样设计时A1=150
16.000+mm ,A2=A3=752
.006.00--,试验算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是否合
为:1)车外圆至
10.05.28-φ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 ; 3) 热处理: 4)磨外圆至尺寸024
.0008.028++φmm 。

试求工序尺寸H 及其极限偏差。

15.某零件孔的设计要求为Ф90035
.00+mm ,Ra 值为0.8μm ,毛坯为铸铁件,其加工工艺路线
为:毛坯-—-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

求各工序尺寸并填入表格(每空1分)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mm )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的经济精度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尺寸 浮动镗 0。

1 H7(035
.00+) 精镗 0.5 H9(087.00+) 半精镗 2.4 H11(22.00+) 粗镗 5 H13(54.00+)
毛坯
8
+1.2
16.加工如下图(a )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

1),由于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该尺寸L 来间接保证。

试求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
三、工艺题
1、写出下图所示车床主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主轴选用45钢制造,热处理工艺为整体调质处理,硬度为220~250HBS;内锥孔和外锥体局部淬火,硬度为45~50HRC;花键部位高频淬火,硬度为48~53HRC。

2.试编写如图一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毛坏¢120x405,材质45号钢,精车余量3,粗磨余量0.4,精磨0.15)
技术要求
1.调质:HRC28—32
3.写出下图所示齿轮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4.编写下列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零件名称:半轴材料:40C r毛坯:棒料50×125
技术要求:
1.未注倒角1.5X45° 2、调质处理:28—32HRC
5、写出下图所示曲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曲轴选用QT700-2制造,热处理要求为整体硬度为240~260HBS,轴颈表面硬度≥625HV,.
6、写出下图所示车床主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已知该主轴选用45钢制造,热处理工艺为整体调质处理,硬度为220~250HBS;内锥孔和外锥体局部淬火,硬度为45~50HRC;花键部位高频淬火,硬度为48~53HRC。

7、写出下图所示齿轮轴的加工过程、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工序安排
8.编写下列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零件名称:半轴材料:40C r毛坯:锻件
技术要求:
2.未注倒角1。

5X45
3.调质处理:28—32HR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