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交叉口改善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043a11fad6195f312ba6fa.png)
2 6 6 ・
工 程 科 技
城市道路交 叉 口交通改 善设 计
牟 丹
( 吉 林 省 敦化 市规 划 局 , 吉林 敦化 1 3 3 7 0 0 ) 摘 要: 介绍 了交叉 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 内容 , 对其改善设计的方法、 原则及步骤作 了阐述 。 关键词 : 城 市道 路 ; 交叉 口 ;随着机动车辆 的迅猛增长 , 城市 道路 的交通压 力 日渐 通标志 、 标线和交通管理等方面 。 增大 ,各大城市对 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扩大 , 通 2 . 3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2 . 3 . 1 确定交叉 口中心线 。平面交义 口 过强化交 通管理 , 积极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 城市交通有 了一定程度 相交 中心线在整个路 口中地位很重要 , 通 过局部调整线位或相 交角 的改善。但是 , 由于城市机 动车辆增长太快 , 交通需 求远 大于供给 , 度 ,可以使 X形交叉路 口或 畸形交叉路 口转换成十字形交叉 口, 解 通畅性和均匀性 。2 . 3 . 2 设计左转车道 、 直行 车道 、 以致城市 道路网负荷过大 , 城市交通 日趋拥挤 , 道路 交叉 口经常 出 决路 口的通视性 、 公交专用车道和 自行车道等。路 口处的交通 通行 能力~ 现车辆排 队等候现象 , 高峰期间更是拥挤 不堪。道路交通的拥挤 不 右转车道 、 仅导致交 通事故的增加 , 还产生 了大量 的废气排 放和噪音 , 造成城 般是 正常路段 的 0 . 5倍 , 所 以为了能提高路 口的通行 能力 , 设置专 用车道 , 增加路 口处的车道数量是相 当有必要的。2 . 3 . 3进行渠化交 市环境污染的加剧。 国内外交通工程的理论 和实践均 已证 明, 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 通设计 , 设置导流岛和安全岛。平面交叉 口处 交通 量较大且路 口范 应作渠化交通设计 , 即采用交通岛 、 路面标线 等 口采 取一定的交通工程改造措施 ,能有效地增加交 叉 口的通行 能 围内的用地许 可时 , 设 施 疏 导 车 流 和 人 流 。 力, 降低延误 , 充分发挥交叉路 口的交通功能。 本 文指 出我 国交叉 口 设计 以及路 网方面 的一些 问题 , 提 出相 应的改善策略 , 并总结平 面 2 . 4设计交 通标 志 、 标线 。在路 口处应 当特别注意标志 、 标线的 简约 、 明了 , 尽量用 图表示 , 少用 文字标注 ( 路 名牌除外) , 同一 个牌的 交叉 口的渠化设计 要点 , 希望能对交叉 口设计工作有一定帮助 。 信息量不能过于庞大。交通 岛的周 围应有合理 的标志或标线设计 , 1 平 面 交 叉 口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1 . 1交叉 口面积过大 。平面交叉 口面积过 大 , 车辆 和行 人通过 提示行人或车辆注意安 全等 。 2 . 5设计交通监控系统 。单个交 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 距 离也大 , 这使得交叉 口的信号周期变长 , 绿灯信号利用率低 , 降低 了交 叉 口的通行能力。同时行人 与 自行车 的过街 时间延长 , 降低了 容应包括 : 确定 多段式信号配 时时段划 分 、 配 时时段 内的设计 交通 行人的心理等待承受力 , 闯红灯的几率增大 。 量、 初始试算周期时长和交通信号相位方案 、 信号周期 时长 、 各相位 1 . 2渠化 不合理 。平 面交叉 口的渠化有些 不合理 或者 没有 渠 信号 配时绿信 比、 估评服务水平及绘制信号配时图。对于多个路 口 化, 在此类 交叉 口处车辆和行人 交通流属于无序状态 , 造成 交通混 间距较均匀 , 信号配时设计应 当多考虑连续性 , 一路 “ 绿灯” 。“ 绿波 是一种单 向交通干道 的信号 协调控制 , 绿波设计 的主要参数 乱; 有 些路 口没有设置左转专 用车道或右转专用车道 , 没有 分离右 交通” 绿信 比和相位差 , 其 中相邻交叉 口之 间的相位 差是其 转车道的三角导 流岛 , 引起人行横 道标 线和停车线都靠 后 , 进一步 有周期长度 、 造成交叉 口面积增大 。 关键 设 计 要 素 。 3 实 例 分 析 1 . 3路 口车道数的划分不合理 。平 面交叉 口进出 口处 的车道数 为了论证平面交叉 口优化设计 内容的可行性,本文以平 面交义 与标 准路段 的车道数一致 ,致使在进 口处 的车 辆要 突然 变换 车道 , 口为例加 以说 明。 从而增加交通安全 隐患 ; 直行 车道数少于 出口处 的车道 数 , 造成路 口通行能力下 降; 增 加左转专用车道时 , 仅拓宽道路 的右边部 分 , 造 3 . 1交叉 口现状交通组织存在 的问题 。平面相交路 口为城市主 目前为信号控制的“ 十字 ” 形交叉, 各 成左转车道 与出口的直行车道相对应 , 浪费了出 口处的车道空间。 干道和主干道相交 的交通节点, I 的交通转 向功能齐全。 现状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路 口渠化不够合 1 . 4标线设置不合理 。车行道 的停 车线位置不合理 , 离人行横 进 V 道标线太靠后 , 使得绿灯通行距离过长 , 降低了信号灯的通行 效率 ; 理,南北 向右转车与直行进入辅路 的公交 车在路 口处交织严 重 , 路 人行横道和 自行 车道地面标线划分不合理 , 甚至有些地方就没有划 口缺少二次过街设施, 行人过街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 3 . 2节点交通衔接转换要求 。 一般道路两侧 主要 为商业 、 居住用 标线 , 缺少行人的二次过街设施 , 增长了行人绿灯通 行时间 , 降低 了 地, 是城市主干道和公交主通道 主要承担沿线各 片区之 间的交通联 信号灯的通行效率 , 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1 . 5标志牌 的设置存在较大问题 。有些 主要路 口没有设置标志 系 功 能 。 3 . 3渠化改善方案。为避免公 交车与社会车辆相互 f扰, 南北 向 牌 ;有些路 口的标 志牌设置错误或者 旧牌作废后也没有及时更换 ; 右转车辆受信 号灯控制, 利用辅路设置港湾式停靠站 。同时, 在路 七 有些路 口的路名牌信息量太大 , 字体小 。 改善行人过街 安全条件。本节点信号周 1 . 6很多路 口信号灯配时设 计不合理 。黄灯 时间过 短 , 造成 车 设置行人二次过街驻 留岛, 5 0 s ( 可根据交通流量流 向动态调整) , 五相位控制。 辆在交叉 口吃红灯 , 产生与横 向交通流发生 冲突的隐患 ; 有些相位 期初步定为 1 绿灯 时却无 车可过 , 有些相位绿灯时车辆却不 能及 时过完 , 形成 车 3 . 4 交叉 口改善后效果评 价。交叉口改善后渠化显得更合理, 社 辆二次排队 。 会 车辆与公交 车的交织点变少 , 行人 利用二次 过街 设施, 安全性得 2优化设计基本 内容 到保障, 充分体现以人 为本 的设计理念。 结 束 语 理论上讲 , 两条等级 相同道路相交 , 车辆通过 交叉 口的有效 时 设计合理 、 经济的平面交叉 E l 是设计 工作者努力 的方 向。从分 间一般仅相 当于路段通 行时间的一半左右 , 交叉 口进 口道的通行能 力仅为路段的一半 。那 么, 交叉 口的进 口车道数一般 是路段 车道数 析 交叉 口的存在问题 出发 , 然后根据安全 、 通用能 力高的原则优化 的一倍 。依据交叉 口的交通需求特性进行交叉 口的进 、 出 口道 数设 设计路 口, 最后力求达到合理 、 经济的 目的。 计, 与相接道路 的通行能力相匹配。 参考文献 l 1姚 阳,董莉莉. 城 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 J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 . 1平面交叉 口基础资料的采 集和整理 。对 于新建的城市道路 【 交叉 口设计 , 因没有现状的交通资料数据 , 只有规划道路等级 、 设计 2 0 0 7 , 2 9 ( 4 ) . 2 】 周林平. 城 市道 路 平 面 交 叉 口设 计 的 方 法 与 相 关理 论 【 J ] . 城 市 建 车速 、 道路 宽度 、 车道 数 、 道路沿 线的规划用地性质 、 片 区的规 划人 【 口以及设计年限内预测的交通量等基础资料。 对 于改建或者治理性 设 , 2 0 1 o , ( 1 0 ) . 的路 口, 需要 对现状交通量 、 道路等级 、 沿线现状 出入 口、 未来 可能 产 生的交通量和交通管理进行一个详细的资料 收集 。 2 . 2分析现状道路交通安全存 在的问题 。交通 安全存在的问题 可 能包括车辆交通组织 、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 公共交通组织 、 交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7f7dca8762caaedc33d441.png)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交通工程课程设计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实践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名称:交通工程学实践学时:一周适用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交通工程理论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各类交通数据调查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的讲授与现场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具体交通项目数据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过渡,加深对专门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实践的目的及要求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区域交叉口规划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道路网交通规划的理解。
要求学生知道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内容:1)在费县选取不少于6个交叉口的区域,进行交通调查(现地调查或调用已有资料),分析各交叉口的现状通行能力和饱和度。
2)通过分析制定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
3)针对交叉口规划的制约条件阐述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安排:1、下达任务书,现场勘察1天2、交通量调查1天3、饱和度计算与现状分析1天4、改进方案设计(含对现场的再调查)1天5、整理文稿、绘制图纸1天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2月参考资料: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 交通工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上交:1、规划说明书1)项目概况:说明规划范围和目的;2)设计过程叙述,外业调研过程、内业分析过程及现场信息再搜集的说明3)方案分析与改进设计(结合图表)。
(有条件的可附路段和路口照片)2、设计图纸1)绘制标有现状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2)按非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3)按含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按照5分制评分。
评定实习成绩各等级的标准如下:1)调查资料认真、准确程度2)计算分析是否正确3)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合理4)对交通规划的认识是否正确、有一定深度、有独特见解5)设计报告详细、清楚、条理评“优”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皆达到为“优”。
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ec7e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e.png)
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功能及设计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交通组织与信号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道路交通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道路交通系统的能力,包括道路线形、横断面、交叉口等设计。
3.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道路交通设计方案讨论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交通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交通领域知识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交通问题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对道路交通设计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交通设计基本原理:介绍道路交通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包括道路功能、交通流特性、安全性、环保性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交通设计概述2.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讲解道路、桥梁、隧道、交叉口等交通设施的分类、功能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3. 道路线形设计:介绍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道路线形设计4. 交叉口设计:讲解交叉口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信号灯设计、渠化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交叉口设计5. 交通组织与信号设计:介绍交通组织原则、信号设计方法及优化策略。
交叉口设计报告
![交叉口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e6d6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6.png)
交通设计课程论文计划书天河北路-五山路(第九段)交通设计目录1.交通设计的目的 (2)2.交通设计的基本情况 (3)2.1设计地点示意 (3)2.2设计地点基本情况 (3)3.交通设计内容 (4)3.1断面形式及相应的宽度 (4)3.1.1道路横断面形式优化设计 (4)3.1.2机动车道宽设计 (5)3.1.3人行道宽度设计 (7)3.2主要参数的取值及依据或原因 (7)3.2.1进口道车道数设计 (7)3.2.2进口道展宽长度设计 (7)3.3交通信号控制方案 (8)3.3.1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利弊 (8)3.3.2 是否该设置信号灯 (8)3.3.4交叉口的相位图 (9)3.3.4进行行车周期时长计算 (9)3.3.5计算行人过街相位时长 (10)3.4路段其他设计项目 (10)3.4.1慢行交通行人过街无障碍设施设计 (10)3.4.2地标线设计 (10)3.4.5港湾式公交车站设计 (11)3,4.6 Taxi临时停靠点设计 (11)4.改善设计的评价结果 (12)4.1路段现状交通仿真结果 (12)4.2路段重新设计后交通仿真结果 (12)4.3综合评价与分析 (13)5.参考文献 (13)1.交通设计的目的交通设计是实现交通设施最佳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与交通设施设计犹如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前者起统帅作用。
交通设计的目的:主要面向交通系统特征与问题,基于城市与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最佳改善交通的方案,最佳地确定交通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及建设与管理要素,具有中微观性质。
;2.交通设计的基本情况2.1 设计地点示意设计地点为师大后门红绿灯,天河北五山路相交路段。
(如图1-1所示)图1-1 师大后门红绿灯,天河北五山路相交路段示意图其中,红色区域为车流量等信息调查者所在的调查点;黄色区域为车辆排队长度测量段;蓝色的图示表示两个断面的车速测量处。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c212a3169a4517723a341.png)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报告一、交叉口简介:该路口位于昆明市石闸立交桥以北500m左右的地方,是主干路--白龙路与支路--龙庆路十字相交所形成。
在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南面紧邻二环高架快速系统,北面通往世博路、东三环,北临世博园,世博车市,住宅小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二、交叉口概况:1)、周边区域的概况:(1)、交叉口南面不远处为石闸立交桥和俊园房产,紧邻佳园小区、豪都家具商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同时豪都家具和佳园小区旁边还有公交车站,该方向是昆明市进出主城区的主要干道,车流量较很大,交叉口北面不远处是世博车市,可通往世博园以及北市区,以及呈贡,玉溪等地。
(2)、交叉口东面有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两所高校,白龙村,住宅小区等。
55、70、75路等公交车在此设立站点,交通量需求相对较大。
交叉口西面主要为城中村,交通量很小。
2)、路口概况:白龙路方向为“四块板”道路,各进口均为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及一条人行道,两方向机动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栏,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均设有绿化带。
路幅宽约为25m。
龙庆路方向双向两车道,道路两边各设有人行道,路幅宽约为10m。
交叉口主要几何参数如下表所示:3)、交通状况:车辆组成以中型和小型汽车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见下表。
高峰小时流量表(晚高峰)4)、交通控制现状:现有信号相位图信号相位为三相位,白龙路方向设有独立的左转相位;行人、非机动车相位与机动车直行相位一致,龙庆路方向直行机动车和左转机动车冲突严重。
三、问题及对策:1)、改善前的主要问题:改善前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如下图所示:改善前存在的问题(1)路边停车问题龙庆路东面设有路边停车,停车量很大,一般均无车位。
因为是机非混行车道,再加上部分逆行非机动车影响,该车道行车非常混乱。
龙庆路西进口也存在机动车停放路边,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且也没有机非分隔栏,虽然北进口车辆较少,但事故发生可能也是很高的。
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e1db2c77da26925c5b033.png)
S t r e e t i n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a s a n e x a mp l e .We i n i t i a l l y c o l l e c t e d s u c h o r i g i n a l d a t a a s l o c a t i o n , t e r r a i n a n d t r a f f i c v o l u me o f t h e
交通 运输 专栏
城 市道 路交 叉 口改 善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
陈佳 宇 , 王世 明, 李金 果 , 孙 夫强
( 北京 交通 大学土建 学院 , 北京 1 0 0 0 4 4 )
摘要 : 以石 家庄 市裕 华路 和谈 固大街 交叉 1 2为案例 , 进行 城 市道路 交 叉 1 2改 善设 计 。首先 对 交叉 口的位 置、 地 形、 交通 量
道 路系 统 的通行 能力 与 安 全 品 质 。相 交 道 路 的各 种 车 辆 和行 人 都 要 在交 叉 口处 汇 集 , 转 换 方 向并 相 继 通 过¨ J 。由于交 叉 1 3车 多 、 人多 , 车辆 和车 辆 之 间 、 车辆 和过 街 行 人 间 、 特 别 是 机动 车 和 非机 动 车 之 间 的抢 道 、 干扰 , 不 但会 降低 车 速 , 阻滞交 通 , 而且 也 容易 发生 交通 事故 , 因此交 叉 口成 为道 路 网中通 行能 力 的瓶颈 和交 通 事故 的多 发地 。如 何更 好 的设 置交 叉 口, 合 理地 组织 交 通 , 对 于提 高 交叉 口的车 速 和通 行 能 力 , 减 少延 误 和 交通 事故 , 避 免交 通 阻塞 以及保 障交 叉 口行 车通 畅 , 都 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毕业设计_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完成
![毕业设计_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8d695e27580216fc710afd03.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论文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1109052学号:110905215姓名:李顶顶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摘要:城市中两条以上不同方向的道路的相交处,是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处,称平面交叉口;在不同平面上相交处,称立体交叉口。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和“瓶颈”。
当前,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 中小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大,且处于上升阶段, 部分大城市道路建设也处于调整和改善过程中,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频繁, 但缺乏科学的效益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对交叉口评价做了很多研究, 但基本局限于对现状的评价。
交叉口改造设计方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亟需一套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方法, 以便各改造设计方案之间的横向比较, 亦可作为相关研究报告的效率评价标准, 从而提高交叉口改造工作的科学性和开展效率。
国外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分析,60%左右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或附近。
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交叉口设计是针对交叉口的交通特征,包括地理特征和交通流向特征,分析现有空间和交通流走向,通过设计交通渠化岛、施划交通导流线、合理设置交通标志、配合相应的信号控制,使车流和人流安全、顺畅通过交叉口;同时满足道路景观的要求,成为道路景观的主题要素,为城市增添亮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对郑州G107国道与经南三路相交的交叉口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交通量,针对未来的交通量进行交叉口的改善。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机动车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增大,各大城市对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扩大。
通过强化交通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由于城市机动车辆增长太快,交通需求远大于供给,以致城市道路网负荷过大,城市交通日趋拥挤,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现象,高峰期间更是拥挤不堪。
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交叉口毕业设计
![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交叉口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47d8e4910ef12d2af9e7e5.png)
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交叉口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内研究现状 (2)1.3.2 国外研究现状 (3)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4)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5)2 交通调查与分析 (6)2.1 调查地点的选择 (6)2.2 调查方案设计 (7)2.2.1 交通量与交叉口信号配时调查 (7)2.2.2 区间车速调查 (8)2.2.3 大香山路道路调查 (8)2.3 调查结果处理与分析 (8)2.3.1 大香山路与长安大道交叉口 (9)2.3.2 大香山路与宏图路交叉口 (11)2.3.3 大香山路与祥云路交叉口 (13)2.3.4 大香山路与龙翔大道交叉口 (16)2.3.5 大香山路与S241省道交叉口 (18)2.3.6 大香山路道路调查及区间车速 (21)3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相关理论 (23)3.1 道路交通组织的优化概念及思路 (23)3.1.1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优化的概念 (23)3.1.2 道路交通组织的优化思路 (23)3.2 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 (23)3.2.1 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基本步骤 (23)3.2.2 搜集现有资料来确定现有存在的问题 (24)3.2.3 确定对策,制定改良方案 (24)3.2.4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 (24)4 平顶山市大香山路交通问题分析与诊断 (26)4.1 交通运行现状分析 (26)4.1.1 道路环境(景观设计) (26)4.1.2 道路现状交通 (26)4.2 交通问题分析与诊断 (36)5 平顶山市大香山路交通组织设计 (39)5.1 交叉口渠化设计 (39)5.1.1 大香山路与长安大道交叉口渠化设计 (39)5.1.2 大香山路与宏图路交叉口渠化设计 (39)5.1.3 大香山路与祥云路交叉口渠化设计 (40)5.1.4 大香山路与龙翔大道交叉口渠化设计 (40)5.1.5 大香山路与S241省道交叉口渠化设计 (41)5.2 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方案 (41)5.2.1 大香山路和长安大道交叉口 (42)5.2.2 大香山路与宏图路交叉口 (46)5.2.3 大香山路与祥云路交叉口 (48)5.2.4 大香山路与龙翔大道交叉口 (52)5.2.5 大香山路与S241省道交叉口 (54)5.3 路段交通组织设计 (55)5.3.1 行人过街横道设计 (55)5.3.2 路边临时停车设计 (56)5.3.3 公共加油站设计 (58)5.3.4 单位出入口设计 (59)6 大香山路交通组织优化仿真 (60)6.1 Vissim交通仿真基本方法 (60)6.2 交叉口设计方案仿真分析 (61)7 结论与展望 (63)7.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63)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6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711901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f.png)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样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培养学生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设计和规划能力,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对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交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1.交通工程概述:介绍交通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交通工程的重要性。
2.交通规划:讲解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预测、交通网络规划等内容。
3.交通设计:介绍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方法,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方面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4.交通控制:讲解交通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信号控制、交通、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5.交通信息技术:介绍交通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监控、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交通工程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交通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控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通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交通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4a77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4.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是如此。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我国现阶段对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对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对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了探讨。
首先,通过对路口的优化和改建,来改善路口的交通状况。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交通组织引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与城市发展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一条环境优美、宽阔的城市道路可以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好处。
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对道路的合理规划、设计与建设,所以对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规范、交通流量、功能等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四个级别,各级别道路的通行能力、设计要求、功能等各不相同,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级别的道路,其设计所要考虑的要素也各不相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城市与土地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1.城市道路规划的发展概况1.1交叉路口的设计容量不够十字路口是各种交通流和人流交织在一起的场所,也是最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地区。
当前,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常用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
小型城市中,立交桥数量稀少,且多为平面交叉,由于交通红线的制约,交叉路口很难进行扩宽,当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通行能力将会显著不足。
平面交叉又可以被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无信号交叉,另一种是有信号交叉,在无信号交叉口中,通常都会遵循传统,即主路优先,而在信号交叉口中,大部分都会使用两相位,也有一些会使用三相位信号控制。
中小城市在道路规划之初,通常未将分流、导流设施配置于交叉口,且因道路红线所限,难以采取拓宽交叉口的方法,缺乏立体交叉口,多为平面信号相位控制。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4a4d45cf84b9d528ea7a64.png)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成绩:《徐州市矿大易初爱莲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专业年级:交运2012-2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5/01/16徐州市矿大易初爱莲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摘要:道路交叉口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
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
因此,正确设计道路交叉口,合理组织、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此次交叉口信号灯控制配时的调查地点是金山东路和解放南路交叉口。
该交叉口地处市泉山公安分局巡防大队一中队前,属于平面十字型交叉口。
本调查组分为四个小分队,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入口通过实际观测的方法测得了道路交叉口各个入口的车道数、车道宽、分流向交通流量、车头时距、信号显示及周期等信息。
进而对现有的信号配时设计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然后再自行设计信号配时,与现有的信号配时进行对比,分析优劣。
对于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我国有停车线法和冲突点法等方法。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也在进一步的改进。
本设计采用的方法以停车线法为主。
本次设计本小组分工合作,共采集了车道宽、交通流量、车头时距、信号灯信号显示及周期等数据,并且对数据作出了运算整理。
关键词:交通流量;交叉口;信号相位;配时目录1、交通现状调查 (4)1.1金山东路与解放南路交叉口现状概况 (4)1.2交叉口几何尺寸调查 (5)1.3交通调查及问题分析 (6)2、信号相位分析 (9)2.1实地观测信号相位数据 (10)2.2现有信号配时的问题分析 (10)3、改进信号配时的方案 (10)3.1改进方案 (10)3.2流率比分析 (11)3.3相位配时计算 (11)3.4改进后的信号配时(平峰时) (12)4、方案评价 (13)4.1改进后方案的优点 (13)4.2改进后方案的缺点 (13)4.3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13)参考文献 (15)附录 (16)1、交通现状调查1.1金山东路与解放南路交叉口现状概况道路交叉口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d8fd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b.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发布时间:2022-04-29T06:28:51.37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1期作者:郭二亮[导读] 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组织设计和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难点。
郭二亮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048100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行人交通安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因此,如何促进车辆和行人快速、方便地通过交叉口,也是提高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
交叉口是整个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道路交通的咽喉。
然而,目前交叉口仍存在行车速度慢、事故率高、交通阻塞甚至拥堵等缺陷。
因此,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组织设计和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难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出行的方便与快捷,人们的出行方式多以汽车为主,随着城市道路中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路段的容量趋于饱和,致使交通拥挤,在此路况下频频发生交通事故,城市的交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1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道路交通的组织和设计目的主要是使车辆在整个科学区的公共交通网络上更加安全有序地行驶,从而尽可能减少和节约道路资源,尽可能缩短车辆的整体行驶时间,从而实现研究区公共交通的良性发展。
理想的交通团队包括城市规划设计、道路项目建筑设计和交通管理方面的知识。
自道路规划实施以来,道路交通项目的组织设计研究成果一直贯穿于城市规划、道路方案设计、初步规划、施工图设计、道路交通项目工程设计、道路交通管理等各个环节。
它为道路设计师提供交叉口的形式、道路入口和出口的布局、单向和双向交通、交通标志的设置、交通安全管理以及根据道路分类的各种交通单元选择建筑物开口。
按照道路交通工程组织研究成果的要求建设和管理道路,使交通物流更加均衡,合理充分利用道路资源,避免道路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避免道路资源严重短缺和交通拥堵。
交叉口通行能力课程设计
![交叉口通行能力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7687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e.png)
交叉口通行能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交叉口的基本概念,掌握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2. 使学生掌握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帮助学生了解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优化措施,提高学生对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策略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数据等资料分析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交叉口通行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就交叉口通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交通问题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交通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交通工程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高中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实际交通问题的认识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交叉口基本概念:交叉口类型、交叉口组成、交叉口功能;2. 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交通流量、信号控制、交叉口几何设计、交通参与者行为等;3.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基本通行能力公式、饱和流率、实际通行能力计算;4. 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优化措施:信号控制优化、交叉口几何设计优化、行人过街设施、公交优先策略;5. 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策略:智能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拥堵收费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交叉口基本概念及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第二课时: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第三课时: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优化措施;第四课时: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策略。
交通设计的课程设计
![交通设计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8a8f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6.png)
交通设计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交通设计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交通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设计实践活动;能够分析和解决交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使其能够关注交通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交通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交通设计的要素和基本原则。
2.交通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交通与分析、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等。
3.交通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交通设计案例,了解交通设计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效果。
4.交通设计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交通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通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交通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收集交通设计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交通设计的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交通设计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交通设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道路交叉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交叉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e7e3c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d.png)
道路交叉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道路交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道路交叉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相关实践能力,以应对日益增加的道路交通流量。
二、课程内容1. 道路交叉设计基本原理介绍交叉口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交叉口道路几何及设计要求,分析交通流特性及影响因素。
2. 交叉口设计基本流程介绍交通流量预测,制定道路交叉口的基本规划方案,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估,确定最终方案和实施措施。
3. 典型交叉口设计介绍目前常见的交叉口设计类型,包括无控制交叉口、半控制交叉口和全控制交叉口,讲解各类型交叉口的设计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
4. 仿真实验运用仿真软件模拟不同交叉口交通流运行情况,观察流量情况、时空间分布情况和安全情况,评价交叉口设计的合理程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传授理论知识,讲解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
2. 实践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道路交叉口的实际情况。
3. 仿真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运行情况,评估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交叉口设计的优缺点。
四、作业与评分1. 作业•道路交叉口基本规划方案•交通安全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估报告•仿真实验报告2. 评分•作业 60%•仿真实验 20%•课堂表现 20%五、教材参考•《道路交通工程》周定国,201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环境影响评价实务》李振华,2010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以上仅为参考教材,授课内容以教师所持教材为准。
六、参考实验•交通仿真软件:VISSIM•案例: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改造设计。
毕业设计 交叉口优化交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交叉口优化交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439ae0fa76e58fafab003d7.png)
交通设计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科学大道(天乐路至天达路)交通优化设计学院名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工程(2011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教研室)负责人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设计概述 .. (1)1.1设计目的及内容 (1)1.2设计目标 (1)1.3设计流程 (2)2 交叉口现状分析 (3)2.1土地利用与出行特征 (3)2.2交通量与现状信号控制调查 (5)2.2.1 科学大道与天达路交叉口 (5)2.2.2 科学大道与海关路交叉口 (8)2.2.3 科学大道与天乐路交叉口 (10)2.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13)2.3.1 道路交通标志 (13)2.3.1 道路交通标线 (13)2.4存在的交通问题及解决办法 (13)2.4.1存在的交通问题 (13)2.4.2 基本解决办法 (14)3 交通预测 (15)3.1合肥市城市机动车发展现状 (15)3.2交通预测 (16)4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18)4.1设计原则 (18)4.2交通流线设计 (19)5 交通渠化方案设计 (19)5.1设计原则 (19)5.1.2 明确路权 (19)5.1.2 控制冲突点 (20)5.1.3 设置左转弯车道 (20)5.1.4 合理设置标志标线 (20)5.1.5 合理优化道路线形 (21)5.2设计标准 (21)5.2.1 转弯半径 (21)5.2.2 进口道 (21)5.3改善措施 (22)5.3.1 总体改善措施 (22)5.3.2 科学大道与天达路交叉口 (22)5.3.3 科学大道与海关路交叉口(方案一) (23)5.3.4 科学大道与海关路交叉口(方案二) (24)5.3.5 科学大道与天乐路交叉口 (25)6 交通信号控制设计 (26)6.1 信号配时设计方法 (26)6.1.1 设计流程 (26)6.1.2 确定信号相位基本方案 (28)6.1.3 设计交通量 (28)6.1.4 饱和流量校正 (28)6.1.5 配时参数计算 (32)6.2 信号配时计算 (34)6.2.1 相位基本方案确定 (34)6.2.2 科学大道与天达路交叉口 (35)6.2.3科学大道与海关路交叉口(方案一) (38)6.2.4科学大道与海关路交叉口(方案二) (41)6.2.5科学大道与天乐路交叉口 (44)7 微观交通仿真实验 (47)7.1平均行程时间与平均行车延误 (47)7.2排队长度与停车次数 (52)7.3服务水平评估 (57)结论 (58)致谢 (59)参考文献 (59)摘要: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各种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班级:交通工程06—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交叉口改善设计目录目录 (2)第Ⅰ部分交通调查分报告 (3)第Ⅱ部分数据分析分报告 (8)2.1 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 (8)2.2 交叉口现状问题剖析 (15)第Ⅲ部分交叉口改善设计分报告 (17)3.1 交通控制方案优化设计 (17)3.1.1 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优化 (17)3.1.2 行人信号灯优化 (17)3.1.3 交通管理与执法的优化方案 (17)3.2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渠化的优化设计 (18)3.2.1 交叉口车道流向设置的优化 (18)3.2.2 交叉口渠化 (18)3.2.3交通标志、信息板优化设计 (19)3.3交叉口安全保障设计 (19)3.3.1 行人安全设施 (19)3.2.2 非机动车安全设施 (19)第Ⅰ部分交通调查分报告一、交叉口概况果园路与解放路的交叉口是一个十字路口,东西方向流量比较大,北进口较窄偏西,由于交通量非常少,道路为机非混行,其实主要是非机动车与行人出入,机动车流量基本上为零。
没有信号灯控制,功能相当于一个丁字路口,相对来说解放路上的车流量比较的大,信号灯控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信号配置大致合理,车辆行驶有序,比较稳定,基本上严重的阻塞与排队现象,总的来说此路口的通行还是比较顺畅的。
存在问题:1、红绿灯的箭头与时间显示不完全同步,会误导司机违章行驶。
路口是个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车辆在路口的违章不仅对行人安全形成一定的隐患,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2、人行道绿灯时间过短,尤其是东西进口处人行道,需要跑过去,对于老残行人,很难过去。
3、横冲直撞的情况依然突出。
不少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横穿马路乱闯红灯,随意与机动车抢道,加剧了交通的混乱情况和拥挤状况。
4、交叉北进口紧邻着一居民区,行人比较多,该处未设置相关安全标志,存在安全隐患。
二、交叉口现状平面图与信号配时图、相交道路横断面图1、交叉口现状平面图2、信号配时图3、相交道路横断面图(1)解放路横断面图为三幅路(2)果园路横断面图为三幅路三、流量流向图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调查表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西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型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尹富勇等时段左转直行右转小汽车公交摩托小汽车公交摩托小汽车公交摩托07:00~07:15 0 0 0 70 20 21 16 0 7 07:15~07:30 0 0 0 95 19 49 20 1 10 07:30~07:45 0 0 0 96 15 44 28 0 16 07:45~08:00 0 2 1 105 17 36 17 2 17 08:00~08:15 0 0 1 87 15 40 25 0 16 08:15~08:30 0 0 0 90 10 32 29 0 10 小计0 2 2 543 96 222 135 3 76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量调查表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西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型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尹富勇等时段非机动车行人左转直行右转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车自行车07:00~07:15 0 057166 17 607:15~07:30 1 68 231 57 6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东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路口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东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路口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南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南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第Ⅱ部分数据分析分报告2.1 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2.11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分析1、理论通行能力5924148Q=⨯=西东直124431Q=⨯=西东右6204155Q=⨯=东西直180445Q=⨯=东西左148437Q=⨯=南北左272468Q=⨯=南北右2、实际通行能力519 Q=西东直104 Q=西东右501 Q=东西直134 Q=东西左113 Q=南北左191 Q=南北右2.12现状评价(1通行能力由观测可知:早高峰时段为7:30—8:15之间,基本上无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严重的阻塞与排队现象,车辆能及时通过,其实际通行能力小于理论通行能力,基本为零目前其通行能力还是能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的。
由上面的表可知该交叉口的高峰小时交通为1136辆/小时。
机动车主要为小汽车,非机动以电动车为主,西进口与南进口非机动车辆很大,高峰时段甚至超过了机动车,在这一个半小时内通过了自行车、电动车共4182辆。
有时会引起交通混乱。
(2)饱和度交通饱和度(V/C ),即道路交通分配量(V ,单位辆/h )与道路设计通行能力(C ,单位辆/h)之比是衡量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交叉口服务水平划分:饱和度V/C 交通状况 A <0.40 畅行车流,基本上无延误 ,B 0.40-0.60 稳定车流,有少量的延误, C 0.60-0.75 稳定车流,有一定的延误,但司机可以接受 ,D 0.75-0.90 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但司机还能忍受,E 0.90-1.00 不稳定车流,延误很大,司机无法忍受, F >1.00 强制车流,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开时停。
88.0592519R ==西东直 84.0124104R ==西东右81.0620501R ==东西直 74.0180134R ==东西左76.0148113R ==南北左 7.0272191R ==南北右由计算可知实际通行能力基本上处于C~D 级水平,南北方向交通量基本出于C 级,有一定延误,但不会影响正常通行水平。
东西方向有较大延误,,但可以忍受。
道路资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利用,需求与供给基本处于动态平衡。
高峰时期有一定延误。
(3)定时段测定法测量交叉口延误实测延误是反映交通流运行效率的指标,进行延误调查就是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评价道路上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在交通阻塞路段找出延误的原因,为制定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减少延误提供依据。
通过延误调查可以直接得到车辆行程时间和损失时间的准确数据,便于评价道路交通交叉口及其设施的服务质量地点 果园路 路 解放路 路 西 进口 路口形式 十字形路口停止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停止车辆台数总延误=29.4s驶入交叉口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驶入车辆台数总延误=21.9s停止车辆比例 =驶入车辆台数停止车辆台数=74%地点 果园路 路 解放路 路 东 进口 路口形式 十字形路口 日期 6月25日 星期 四 天气 晴 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停止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停止车辆台数总延误=17s驶入交叉口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驶入车辆台数总延误=4s停止车辆比例 =驶入车辆台数停止车辆台数=24% 地点 果园路 路 解放路 路 南 进口 路口形式 十字形停止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停止车辆台数总延误=25s 驶入交叉口车辆每台平均延误 =驶入车辆台数总延误=7s 停止车辆比例 =驶入车辆台数停止车辆台数=28% 北进口机动车交通量基本为零,没有停车线,没有延误。
东进口和南进口交通状况基本相同,交通量相对较少。
系进口延误时间长,停车比例达到74%,排队现象明显,时间长,再加上大流量的非机动车的违规通行,造成通行能力大大下降,且存在安全隐患,服务水平较低,但由于高峰时段较短,尚未形成严长时阻塞状况,尚能忍受。
(4)饱和流饱和流与排队有着很大的关系,根据饱和流的定义,只有形成了排队测得的饱和流才有实际的意义。
交叉口饱和流量调查表地点 果园路 路 解放路 路 西 进口 路口形式 十字形路口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东路口形式T字形路口日期6月25日星期四天气晴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由以上表格中数据可知:由西向东直行车道的饱和流Q=3600/3=1200辆/小时由东向西直行车道的饱和流Q=3600/2=1800辆/小时由东向西左转车道的饱和流Q=3600/4=900辆/小时(5)安全该路口的机动车比较的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现象非常少,但是非机动车就不是这样,由于非机动车比较的多,其行驶灵活,闯红灯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着很大的交通隐患。
另外南北向人行道的绿灯时间只有十五秒,多人反映时间太短,行人难以完全通过。
2.2 交叉口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1、本交叉口的设计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合理的:1.1它能够承受现有的交通量,没有产生过长排队。
1.2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它的车道利用率还是比较高的,避免了造成道路资源的浪费。
1.3信号灯配时总体来说比较合理,能满足大多数行人与车辆的通行需求2、现状问题分析2.1、高峰小时交叉口拥堵现象的程度、特点、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2.11、由表中可以看出,左转车辆在观测时间段内波动不大,且排队长度南、东进口比较小,西进口最大,且西进口起伏最为严重。
南北向上给与了左转专用车道,而东西方向上给与了左转专用车道,但从信号配时上给与东西向左转较长的信号相位,对南北向左转车造成了一定影响。
2.12、由表可看出,直行排队车辆中南进口在时间上波动较小,且在空间分布上也比其他三个入口方向小,西进口车辆排队随时间波动起伏最大,东进口次之;但从空间上看南进口车排队长度较长。
由于东西向绿灯时间较长,虽然东西方向车流量比较大,但排队车辆在绿灯时间内基本上能得到清空,拥堵现象则是南进口较为严重;北进口车流量很小,基本为零。
无分析价值。
2.2、交叉口交通冲突及安全隐患交叉口冲突主要是右转机动车与过街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以及直行车辆与右转车辆之间、左转车辆与右转车辆之间的冲突。
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过街也对交叉口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此外,路边停车也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
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只是自行车必须行至右转机动车道上;甚至有的机动车直接停放在人行步道上,行人行至非机动车道上或者机动车道上,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2.3、交叉口便利性、人性化设计方面的缺陷2.31、红绿灯的箭头与时间显示不完全同步,会误导司机违章行驶。
路口是个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车辆在路口的违章不仅对行人安全形成一定的隐患,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2.32、南北方向人行道绿灯时间过短,再加上此处左转车比较多,行人可以过街的时间更短,年轻人尚且需要跑过去,对于老残行人,很难过去。
2.33、横冲直撞的情况依然突出。
不少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横穿马路乱闯红灯,随意与机动车抢道,加剧了交通的混乱情况和拥挤状况。
2.34、交叉北进口紧邻着一居民区,行人比较多,该处未设置相关安全标志,存在安全隐患3、相关对策:1、针对冲突问题改善信号灯配时。
进行人性化改善,在保证机动车行驶基本顺畅的同时确保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有足够的时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