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相位设计原则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e60d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4.png)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城市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城市交叉口的安全和顺畅,制定了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下面是我对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的一些总结。
一、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顺畅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拥堵。
3.效益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适应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适应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二、布局设计1.交叉口类型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等。
2.交叉口位置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道路网布局,选择合适的交叉口位置。
3.道路宽度: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宽度,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
4.交通信号灯: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状况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三、交叉口标志标线1.交叉口标志: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志,包括禁止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
2.交叉口标线: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线,包括车道标线、停车线、导向箭头等。
3.交叉口光源: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叉口光源,确保夜间交通安全。
四、交叉口通行能力1.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满足需求。
2.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安全设施1.人行过街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人行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等,确保行人安全通行。
2.缓冲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缓冲设施,包括缓冲地带、护栏、分隔带等,防止车辆相撞。
3.交通警示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通警示设施,包括警示灯、交通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6e5843561252d380eb6eb4.png)
城市规划原理辅导: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2)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岛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
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3)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4)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2.基本类型及其特点交叉口按竖向位置可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两大基本类型。
3.平面交叉口设计(1)形式:十字交叉、X形交叉、丁字形(T形)交叉、Y形交叉、多路交叉、环形交叉。
(2)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型、车速来确定。
交叉口转角半径(3)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要考虑尽可能缩小交叉口面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过效率,将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设置,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尽量靠近交叉口,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
人行横道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信号放行时间,通常选用的经验宽度为4~10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
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则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m)。
当行车密度很大或车速很高,过街行人很多时,可考虑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人行地道或天桥。
(4)停止线: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2m处,以保证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
(5)交叉口拓宽:建议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3~4辆时,增辟左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辆多于4辆时,需增设右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0.25~0.5m,应不小于 3.0m;进口段长度一般为50~75m。
4.环形交叉口设计平面环形交叉口又称环交、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车辆绕中心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这也是渠化交通的一种形式,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发生周期性交通阻滞(相对于信号灯来管制),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交叉口设计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交叉口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059e3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5.png)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交叉口设计要求公路交通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工程的规范化设计是确保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关键。
在公路工程规范中,交叉口的设计要求被赋予了特别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规范中关于交叉口设计的要求。
一、交叉口的分类根据交通状况和流量的不同,交叉口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信号化交叉口、非信号化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
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以适应不同的交通条件。
在设计交叉口时,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原则来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
对于大流量的交叉口,信号化交叉口通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对于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环形交叉口可能更为适合。
二、交叉口设计要素交叉口设计要素包括交叉口几何设计要素、标识标线设计要素和交通信号控制设计要素等。
1. 交叉口几何设计要素交叉口几何设计要素包括车道宽度、曲线半径、人行道、中央隔离带等。
其中,车道宽度的合理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车辆通行性能和安全性,曲线半径的设计要遵循公路工程规范的要求,以保证交通的安全流畅。
此外,人行道和中央隔离带的设置也是交叉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分离,提高交通安全性。
2. 标识标线设计要素标识标线在交叉口设计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交通指引和警告,帮助驾驶员正确行驶。
交叉口标线的设计应遵循国家规范,包括交叉口进口标线、禁止标线、停车线等的设置和规划。
3. 交通信号控制设计要素对于信号化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素。
它可以指挥交通流量,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信号控制设计应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峰值、通行的方向以及行人的需求等因素。
此外,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设计也需要遵循规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
三、交叉口设计的安全性考虑在交叉口设计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涉及的各种因素,如能见度、交通组织、车辆和行人的冲突等。
此外,交叉口的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原则,为行人提供便利和安全的过街设施,减少车辆和行人的冲突。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4b574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2.png)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交叉口的安全,顺畅和高效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网络的流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首先是关于交叉口的布局和设计。
交叉口的布局应根据交通量、车速、道路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环形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形式。
同时,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交叉口应设置足够的车道数量,以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
其次是关于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交通信号灯对于交叉口的安全和顺畅至关重要。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车速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安全通过交叉口。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也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交通需求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还有一些与交通安全相关的设计规范需要遵循。
交叉口应设置合适的地面标线和交通标志,以便提供清晰的交通指引。
此外,应设置合适的人行横道、人行过街设施等,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对于不同车辆和行人,应分别设置合适的通行设施,如左转专用道、右转专用道、人行天桥等。
最后,关于交叉口的施工和维护也需要遵循相关规范。
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交叉口的功能和使用安全。
维护时应经常检查交通信号灯、标志和标线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保持交叉口的良好状态。
此外,还需要做好交叉口的绿化和景观工作,以提升城市空间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总之,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是确保交叉口安全、顺畅和高效运行的基础。
合理布局、合适的信号灯、良好的交通标识和通行设施,以及及时的施工和维护都是交叉口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才能提高交叉口的使用效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好的条件。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4612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0.png)
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摘要:市政道路交叉口交通情况复杂,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是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通行效率的关键前提。
基于此,本文简述市政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渠化设计、行人过街设计、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几项交叉口设计策略,进而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实例,确定交叉口的现状,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多项优化措施改善市政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优化方案市政道路的建设可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落后的市政道路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妥善设计市政道路至关重要。
交叉口作为市政道路的“节点”,其车流量较大,交通条件复杂,可能因交叉口设计不当而影响交通秩序,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
为此,必须深入探讨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方法,下文则阐述具体内容。
1 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现状交通条件、路网规划方案等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市政道路交叉口。
以安全出行和高效出行为基本目标,以“人、车、路、环境”为核心要素,按照如下基本原则设计交叉口:1.1交通分离原则交叉口设计时,划分交通标志标线,采取信号相位把控以及其它措施,明确路权,精准分离不同流向的“人、非、机”,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1.2交通连续原则尽可能保证直行车辆不变换方向,避免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间断。
对于标准路段,行车道需对应着路口直行导向车道。
车流通过路口时应具有连续性,将信号灯设计为“绿波带”形式,实现连续性的道路交通活动。
路口进口导向车道应对应出口车道,以便车辆的连续行驶。
2 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策略2.1渠化设计渠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引导和隔离行人、车辆,按照性质的不同将各类交通流限定在特定的车道内,减少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干扰现象。
市政道路交叉口的主要渠化设计方法,如下:(1)交通岛。
在交叉口附近设置可提前分流右转向车辆的交通岛,并向前移动停车线;也可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的安全岛,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
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13bc3316fc700abb68fc5e.png)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
在道路网中,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向。
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相互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碍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据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约有35%~59%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上。
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与各条道路的通行能力相适应;(2)正确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3)交叉口的设计要满足排水的要求。
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2451交错点的种类进出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也不相同,可能产生的交错点也不一样。
(1)分流点同一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2)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3)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上述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中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点。
因此,在交叉口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消灭冲突点,减少合流点。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fab0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3.png)
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和要点公路工程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路交叉口的设计是公路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路交叉口是公路路网中交通流量较大的地段,是交通事故高发区域,对于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安全、交通流畅、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和要点两个方面对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尽可能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交通安全。
交叉口的设计需要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行车速度、视距、路面标线、信号灯等设施的设置,以确保交通安全。
2. 通行能力原则公路交叉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是指交叉口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通行能力越大,交通流畅度越高。
交叉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车道宽度、道路坡度等因素,以确保通行能力。
3. 经济性原则公路交叉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在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交叉口的设计需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土方工程和硬质工程的建设。
二、设计要点1. 设计范围和交通流量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范围和交通流量。
设计范围包括道路路段、交叉口、引道等部分,交通流量包括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流量。
设计范围和交通流量是公路交叉口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2. 设计速度和转弯半径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
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以确保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车道设置和车道宽度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需要合理设置车道和确定车道宽度。
车道设置和车道宽度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要求信号相位方案完整
![要求信号相位方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de66a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6.png)
要求信号相位方案完整简介在交通管理中,信号相位方案是指交叉口信号灯状态和时序的安排。
良好的信号相位方案可以提高交通流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要求信号相位方案的完整性,包括相位的定义、信号配时的原则、相位方案设计的要求等内容。
相位定义相位是指交通信号灯的一种状态,通常表示为灯的亮灭状态。
常见的交通信号灯相位包括:直行相位、左转相位、右转相位、行人相位等。
每个交叉口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相位组合,以满足交通流量的需要。
信号配时原则信号配时是指交通信号灯在不同相位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的设定。
一个合理的信号配时方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协调性:相位方案应该以整个道路网的交通流量为考虑因素,保证交通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交叉口的配时方案应与周围道路的信号配时相互协调,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2.安全性:相位方案要充分考虑行人安全和交通事故的风险,确保行人过马路和车辆通行的安全性。
3.效率性:相位方案应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交通流的高效运行。
较低流量的相位可以缩短配时,提高其他相位的配时。
4.灵活性:相位方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根据交通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变化,相位方案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交通流量和需求。
相位方案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信号相位方案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会对相位方案产生影响。
道路类型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交通流量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2.时间分配比例: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和道路的特点,合理分配不同相位的时间比例。
通常情况下,直行相位的时间比例会比其他相位略多,左转相位的时间较少。
3.信号配时的长度和切换间隔:信号配时的长度和切换间隔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来设定,保证交通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4.行人配时:在相位方案中,需要考虑行人的步行时间和信号等待时间,保证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交叉口相位设计原则
![交叉口相位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d571416561252d381eb6e3f.png)
交叉口相位设计原则交通信号相位的主要目的是把相互冲突或干扰严重的交通流适当分离,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和干扰。
交通信号相位设计是信号配时的关键步骤,决定了配时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直接影响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畅通。
【相位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相位内部交通流冲突尽可能少,非冲突的交通流可以在同一相位中放行,冲突的交通流应放在不同的相位放行。
2.效率原则相位设计要提高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过多的相位数会导致损失时间的增加,从而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太少的相位会因冲突严重而降低效率。
3.均衡原则相位设计需要兼顾各流向车流之间的饱和度均衡,应根据各流向车流的不同合理分配通行权。
应保证相位内部之间各流向的流量比相差不大,才能不浪费绿灯时间。
4.连续性原则一个流向在一个周期中至少能获得一次连续的绿灯时间;一个进口的所有流向要在连续相位中放行完毕;如果几股车流共用车道,它们必须同步放行。
例如直行和左转车流共用一个车道,则需同步放行。
5.行人原则一般情况下,行人应与同向的直行车流共同放行,尽量避免行人与左转流向车辆的冲突,对于过街长度较长(大于等于30米)的路口可适当推行二次过街。
【交叉口相位设计的基本流程】交叉口相位设计的一般流程可分为交通流分析、专用相位设计、相序设计和相位方案检验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1.交通流分析交通流分析包括交通流冲突分析和交通流均衡分析。
冲突分析主要是研究交叉口内的交通流冲突问题,分离冲突,保证安全;均衡分析主要是研究流向流量问题,把没有冲突且流量相近的车流集中在同一相位放行。
2.专用相位设计目前,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种相位设计形式:一种是对称流向放行的相位设计形式(简称对称流向放行相位形式,又细分为左转相位设计、右转相位设计、行人和非机动车相位设计、东西相位设计、南北相位设计);另一种是各进口单独放行的相位设计形式。
对于一个典型的十字交叉口,采用这两种设计形式的相位如下图所示。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904fe5482fb4daa48d4b94.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建设不断的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好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在构建城市道路体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水平,从而使城市道路交通结构更加趋于完善。
基于此,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进行深入探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引言:同其它城市道路相比,交叉口处汇集的车辆最多,也最容易在道路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对城市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面对城市中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越加拥挤的问题,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叉口交通予以合理的组织设计,从而提升交叉口车辆行驶的顺畅性。
一、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实际意义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运用技术与管理思维,对某段城市道路进行系统分析,以此来提升城市道路的顺畅程度,防止出现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等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来说,由于区域条件存在差异,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也有所不同,但是相比于其它道路,交叉口由于汇集多个方向的车辆,导致道路交叉口容易发生拥堵问题,从而提升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因此,做好交通组织设计工作,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基本概述1、交叉口设计基本要求和内容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总里程数每年均会大幅度地增长,增加了道路交叉口的数量。
作为城市道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路交叉口每天的交通流量十分巨大,由于受到不同方向交通流之间的干扰与影响,当车辆进入交叉口后,行车速度不得不需要降低,致使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大为下降,甚至会由此引发拥堵、事故等问题。
所以,为了提升交叉口车辆与行人的通过效率,必须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力度。
2、交叉口设计原则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下列原则,即:(1)在设计交叉口时,不同方向的道路要尽可能保持正交状态,降低斜交情况出现的概率。
交叉口行人信号相位配时
![交叉口行人信号相位配时](https://img.taocdn.com/s3/m/676c5609c5da50e2524d7f54.png)
交叉口行人信号相位配时一、行人相位组成完整的行人相位包括行人绿灯(WALK)、行人闪(FD W)和行人红灯(DW)3部分.在行人绿灯时间里,行人离开路缘石或路肩进入人行横道,按照指示的方向穿过道路;在行人闪时间里,没有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不允许再进入人行横道,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过人行横道或者到达安全岛,因此,行人闪时间也称作行人清空时间;显示红灯时,不允许任何行人通行.当行人与右转车辆冲突时,也可用闪动的绿灯信号代替绿灯.行人相位通行时间包括行人绿灯时间和行人清空时间2部分.1.1行人绿灯时间行人绿灯时间应该使得在一个周期内所有等待的行人离开路缘石进入交叉口.行人绿灯放行时间包括2部分:反应时间和人群通过路缘石进入人行横道的时间,即式中:WALK为行人绿灯时间,s;为行人反应时间,s;为行人绿灯信号开始时等待的人数,一般等于一个周期行人的到达量,人;为行人流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宽度内通过某一断面的人数,人/(m*s);为人行横道的有效宽度,m.1.2行人闪时间行人闪时间起到清空行人的作用,使在行人绿灯时间末尾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在冲突车流获得绿灯显示前通过冲突点.式中:FDW为行人闪时间,s;为行人穿越的长度,m;为行人15%位平均速度,m/s.3行人相位时间与机动车相位时间的关系1.3行人相位时间行人相位时间等于行人绿灯时间和行人闪时间之和,即求得的行人相位时间为行人相位最小时间,,,机动车相位时间T是指相位绿灯显示时间g和相位间隔时间I的和,I包括黄灯时间Y和全红时间AR,有时只有黄灯时间,即在行人相位和机动车直行相位同时设置的情况下,T不能小于行人相位最小时间,即根据行人清空时间和相位间隔时间的关系,将行人相位时间和机动车相位时间的关系分为2种情况:(1)禁止任何行人在相位间隔时间通行,行人只能利用机动车相位绿灯时间清空,即行人闪与机动车绿灯同时结束,行人红灯和机动车黄灯同时启亮;(2)在相位间隔时间内可以清空行人,即行人闪与机动车全红(黄灯)时间同时结束,行人红灯和机动车红灯同时启亮.相位间隔时间不用作行人清空时间相位间隔时间用作行人清空时间二、行人相位时间与机动车相位时间的关系2.1 当相位绿灯显示时间大于行人相位最小绿灯时间时如果机动车相位时间足够长,且绿灯显示时间不小于行人相位最小时间,则行人相位时间可与机动车绿灯时间同时结束,也可与全红时间同时结束,可选用以下两种形式(1)行人相位时间与机动车绿灯时间同时结束若,无需对行人绿灯时间WALK和行人绿灯闪时间FD W 进行调整,分别根据式(2)和(3)计算;如果,维持FD W不变,根据对WALK进行调整。
道路交叉口设计相关规范基本原则(严选优质)
![道路交叉口设计相关规范基本原则(严选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e54beda3aeaad1f346933fe0.png)
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 m,困难情下最小宽度可取3 .0 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2.8m。
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下列方法:1 展宽进口道,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
2 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专用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口至少应为2 m ,对改建交叉口至少应为1.5 m ,其端部宜为半圆形3 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用车道4 在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左转专用车道。
进口道右转专用车道设置可采用下列方法:1 展宽进口道,新增右转专用车道。
2 在原直行车道中分出右转专用车道。
确因需要在向右展宽的进口道上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利用展宽段的延伸段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并应增加站台长度。
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长度( L t) 与展宽段( L d )组成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少于:支路20m ,次干路25 m,主干路30m ~35m 。
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支路30m ~ 4 0 m ,次干路5 0 m ~70m ,主干路70m ~90m ,与支路相交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取上限。
进口道可不设路缘带出口道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
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 0 m ~60 m ,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他可取下限;当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再加上站台长度。
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20 m 。
平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平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宜为圆曲线或复曲线,其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
当平面交叉口为非机动车专用路交叉口时,路缘石转弯半径可取5m ~ 1 0 m. 一般可取15m;。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cec32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4.png)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在公路工程中,交叉口是连接道路的关键节点,交通流量的集散和安全导向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规范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交叉口分类在公路工程中,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重要性,可以将交叉口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互通式立交、互通式枢纽、信号化交叉口、非信号化交叉口等。
每种类型的交叉口都有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
二、交叉口布置交叉口的布置应考虑到交通组织、司机视距、道路等因素。
根据国家规范,交叉口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交叉口位置交叉口应合理设置,避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
在选择交叉口位置时,需要考虑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因素,并符合规范中的要求。
2. 交叉口间距交叉口间距的设置对于交通组织和通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规范要求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三、交叉口几何设计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交叉口内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曲线半径的确定、车行道宽度的安排等。
1. 横断面设计交叉口的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组织和通行要求。
规范要求横断面应包括适当的车行道宽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以满足各类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2. 曲线半径的确定交叉口内部应遵循曲线半径的要求,以确保车辆在弯道转弯时能够稳定行驶。
规范中对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曲线半径有相应的最小值限制。
3. 车行道宽度的安排车行道宽度对于车辆通行安全和交通流量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规范的要求,车行道宽度应考虑到车辆类型和通行流量,合理设置。
四、交叉口交通信号灯设计在规模较大或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口,通常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来引导交通流动和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信号灯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信号灯布置及配时交通信号灯的布置应满足交通流量需求和交叉口的通行特点。
信号灯的配时也需要根据道路流量、交叉口形式、车辆和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路面设计中的交叉口布置原则
![路面设计中的交叉口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c7410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a.png)
路面设计中的交叉口布置原则在城市规划中,道路交叉口是连接不同道路的重要节点,它们的布置对交通流的畅通与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路面设计中,交叉口布置原则成为影响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交叉口布置的原则,以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交叉口布置的功能需求交叉口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不同道路交通流的无缝连接。
在交叉口的布置中,应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和方向,合理确定拐角半径和道路宽度;同时,应考虑行人的安全需求,设置过街设施和人行通道。
此外,根据交通流量的密度和行驶速度,适当配置信号灯、交通标志和线形标示,以便引导车辆和行人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和过街。
二、减少冲突点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点最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叉口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冲突点。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设置左/右转专用车道和直行车道,减少车辆之间的交叉。
此外,在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之间设置适当的缓冲空间,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冲突的可能性。
三、提高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交叉口的设计应合理利用道路空间,提高通行能力。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设置专用车道,分流不同方向的交通流。
此外,合理设置信号灯的配时和相位,以保障交通流的畅通和高效。
四、考虑可达性在交叉口布置中,应考虑到道路的可达性。
交叉口所连接的道路应满足通行的需求,特别是对于行人和自行车而言。
为此,可以设置合适的人行通道和自行车道,使其在交叉口区域内畅通无阻。
五、优化交通流分配交叉口布置应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优化交通流的分配。
通过科学的交通分析和模拟,可以合理确定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数量和长度,以确保流量在道路系统中的平衡。
此外,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应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证交通流的连续性和通行效率。
六、考虑未来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交叉口布置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交通流量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在交叉口设计中,应考虑到未来的交通需求,并在设计中预留扩展空间。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和技巧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e6ff64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b.png)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和技巧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一、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主要原因1.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是宏观主要因素2.道路设计不正确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3.交叉口信号灯成为拥堵重要原因4.非机动车-行人过街干扰成为瓶颈5.公交站点交通成为混乱祸首6.铁路-长途-公交-地铁综合枢纽优化设计问题二、交叉口平面设计方法平面交叉口设计包括:进出口道车道数、进出口道车道宽度和人行道宽度;车道功能划分、交通流导行轨迹线、公交停靠站、停车线位置和行人过街横道宽度和位置、交通岛等交通渠化设计;视距三角形;竖向设计;各类标志布置以及信号配时基本方案设计等。
平面交叉口设计和交通管制实施的原则:1. 交叉口是交通冲突地点,为提高交通安全和通行率,在没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需要实行“路权”分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措施。
2.为改善交通安全,交叉口需对机动车、行人、自行车交通采用规范化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控制设计,其中包括:地面标线渠化、导流岛、人行道、自行车道、禁令、警告等标志和地面标线。
3. 新建平面交叉口,应以交叉口红线为依据,根据相交道路的类别以及设计车型、车速、交通流量流向,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设计。
4. 各类道路交叉口的进出口道应为行人安全过街或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过街空间、过街信号、交通安全岛、缘石坡道、触感盲道等。
5.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应符合行车舒适、排水迅速和美观的要求,其标高应与周围街坊标高相协调。
6. 平面交叉口转角处规划红线应做成圆曲线或切角斜线、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
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2m的视线障碍物。
7. 交叉口是交通改变方向的地点,需为驾驶者提供信息明确、简练、可视性强的指导性信息标志。
8. 本设计以国标GB5768-2009为主要依据。
地面渠化步骤1)首先在每条道路上设置出平滑过渡的道路中线。
2)然后在中线两侧画出平均分配的鱼肚皮左转车道。
3)以鱼肚皮或中线为基线,向两侧均衡画出车道线和非机动车道线。
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59a4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2.png)
交叉口设计规程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为了规范交叉口设计和建设,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交叉口设计规程。
本文将介绍交叉口设计规程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交叉口基本要点1. 交叉口类型:根据交通量和道路等级,交叉口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十字型、T型、环形、立交桥等。
在设计交叉口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
2. 交叉口几何设计:交叉口的几何设计包括车道宽度、转弯半径、交叉口角度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通行需求和安全要求,合理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参数。
3. 交通信号灯设置:对于需要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需要合理设置信号灯的位置和数量,确保交通流畅和行人安全。
4. 交叉口标线和标牌:交叉口标线和标牌的设置对于指导交通和提醒驾驶员起到重要作用。
标线和标牌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能够清晰易懂。
5. 交叉口可达性:交叉口的可达性是指交叉口对行人和残疾人的便利程度。
在设计交叉口时,需要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设置合适的人行横道和人行过街设施。
二、交叉口设计规程的注意事项1. 设计依据:交叉口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和标准,遵循交通工程学原理和规律。
2. 安全性:交叉口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交通安全。
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车速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参数,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3. 通行效率:交叉口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疏导,减少交叉口的拥堵和车辆停滞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4. 可维护性:交叉口的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以便于日常维护和保养。
5. 环境影响:交叉口设计还应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空气污染和景观等方面。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影响。
三、国际交叉口设计规程比较不同国家的交叉口设计规程可能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交通需求、交通文化和交通管理的特点。
例如,欧洲国家更注重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便利性,美国更注重车辆的通行效率。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之平面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之平面交叉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ce12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9.png)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之平面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交叉设计的一部分,它对于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平面交叉口设计的要点和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
1.设计要点平面交叉口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交通流量:需要根据交叉口所在道路的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容量和车道数目,以确保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安全:需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
行人通行:需要保证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安全通行,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信号灯等设施。
交通流动性:需要考虑交叉口的通行的流畅性,合理设置转弯车道和加速减速车道等。
土地利用和环境:需要考虑交叉口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合理设计交叉口的布局和景观。
2.设计原则平面交叉口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效率。
可视性原则:保证交叉口进口和出口的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可视性,避免盲区。
布局原则:合理设置交叉口的车道数目和线形,根据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容量,确保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安全原则: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交通流动性原则:合理设置车道、转弯车道和加速减速车道,确保交叉口的通行流畅。
行人通行原则: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信号灯等设施,保障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安全通行。
环境景观原则:考虑交叉口周边的土地利用和环境因素,合理设计交叉口的布局和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3.设计流程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数据:收集交叉口所在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行人通行量等相关数据。
确定要求:根据数据分析,确定交叉口的容量和通行能力要求等。
初步设计:根据要求,进行初步的交叉口布局设计,确定车道数目、转弯半径等。
优化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细化设计:进行细化设计,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等的设置。
施工图设计:根据细化设计结果,绘制出具体的施工图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口相位设计原则
交通信号相位的主要目的是把相互冲突或干扰严重的交通流适当分离,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和干扰。
交通信号相位设计是信号配时的关键步骤,决定了配时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直接影响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畅通。
【相位设计原则】
1.安全原则
相位内部交通流冲突尽可能少,非冲突的交通流可以在同一相位中放行,冲突的交通流应放在不同的相位放行。
2.效率原则
相位设计要提高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过多的相位数会导致损失时间的增加,从而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太少的相位会因冲突严重而降低效率。
3.均衡原则
相位设计需要兼顾各流向车流之间的饱和度均衡,应根据各流向车流的不同合理分配通行权。
应保证相位内部之间各流向的流量比相差不大,才能不浪费绿灯时间。
4.连续性原则
一个流向在一个周期中至少能获得一次连续的绿灯时间;一个进口的所有流向要在连续相位中放行完毕;如果几股车流共用车道,它们必须同步放行。
例如直行和左转车流共用一个车道,则需同步放行。
5.行人原则
一般情况下,行人应与同向的直行车流共同放行,尽量避免行人与左转流向车辆的冲突,对于过街长度较长(大于等于30米)的路口可适当推行二次过街。
【交叉口相位设计的基本流程】
交叉口相位设计的一般流程可分为交通流分析、专用相位设计、相序设计和相位方案检验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1.交通流分析
交通流分析包括交通流冲突分析和交通流均衡分析。
冲突分析主要是研究交叉口内的交通流冲突问题,分离冲突,保证安全;均衡分析主要是研究流向流量问题,把没有冲突且流量相近的车流集中在同一相位放行。
2.专用相位设计
目前,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种相位设计形式:一种是对称流向放行的相位设计形式(简称对称流向放行相位形式,又细分为左转相位设计、右转相位设计、行人和非机动车相位设计、东西相位设计、南北相位设计);另一种是各进口单独放行的相位设计形式。
对于一个典型的十字交叉口,采用这两种设计形式的相位如下图所示。
3.相序设计
相序设计主要是考虑直行左转的放行顺序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直行车流与左转车流分开放行,且出现左转车流较多侵占直行车道或阻碍直行车流的通行,应采取先放左转车流,后放直行车流的放行相序。
4.相位方案检验
相位设计好后,需要对其进行检验。
利用仿真手段,对制定好的相位方案进行仿真校验,确保方案的科学可行。